㈠ 請問這是什麼樂器!小時候,老師經常用來在音樂課上打拍子用的!
這個是古樂板,這個樂器是用上等的竹子製作而成。
㈡ 淺談新課程下小學低年級音樂節奏的訓練有哪些書
淺談小學低年級音樂節奏的培養
摘要:節奏是音樂的脈搏,節奏是音樂的精髓,是組成音樂的核心要素之一,是音樂生命力的泉源,沒有節奏就沒有音樂。音樂本身是以聽覺經驗為基礎的,讓學生用耳朵去 聽、去感知,學生生活在聲音的世界中,節奏無處不有,讓學生通過聽音樂親自去感受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節奏 。
關鍵詞:節奏要素、語言節奏、聽力節奏
奧爾夫認為,「原始的音樂」是人類最本能的音樂,它是人類本能性自然、直接、即興的流露。「原始的節奏」是人類脈搏跳動、呼吸及內心情緒起伏的體現。節奏是音樂的脈搏,節奏是音樂的精髓,是組成音樂的核心要素之一,是音樂生命力的泉源,沒有節奏就沒有音樂。所以培養孩子音樂節奏感時讓節奏和歌曲結合在一起,既能提高孩子對歌曲速度的理解,也能加強了樂感的理解及體驗。由此可見,在音樂課堂中培養孩子的節奏感,是十分有必要的。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我摸索出了一套簡單易行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學習與掌握節奏要素
在剛開始的音樂教學中,我並沒有把節奏要素單獨拿出來讓學生進行學習,我只是讓他們學會一首歌。但是,不久之後我就發現,對於節奏簡單的歌曲,學生學會唱沒有任何問題,但一旦碰上節奏有些復雜的歌曲,大部分學生都沒法將其准確唱出。我發現,這是由於學生不懂節奏,於是,在此之後,每節課中,我都教一些基本的節奏。在所教的人教版中,各個節奏型的認識與掌握,都由易到難的分布在了每冊書中,如,第一冊只要掌握Ⅹ ⅩⅩ Ⅹ-這三種節奏,第六冊書中則需要掌握前十六、後十六節奏型及八分休止符、全音符等,而到了第十冊書中需要掌握各種切分節奏。我遵循著這些規律,邁著小步子,由易至難,由抽象到形象,使學生沒有負擔的學習節奏,並且對節奏譜有了生動的認識。
一、打擊樂器是節奏訓練的有效學具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相對於唱歌和表演來說,學習節奏無疑是枯燥的。那麼這時,提起孩子們對節奏的興趣,就成了重中之重。談到節奏訓練,很多教師會使用拍手、跺腳。但是,不難發現,很多學生前面一兩遍還能表現的興致勃勃,可是到了第三四次時,已經有點不耐煩了,再教下去,已經完全沒興趣了。這種方法不利於學生對音符時值的理解和記憶,往往會在教學中出現學生在節拍上多打幾下或少打幾下的現象,直接影響了教學質量。在這時,打擊樂器顯得尤為重要。打擊樂器對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敲敲打打,本來就是學生的天性,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對打擊樂器很陌生,當我將碰鈴、三角鐵、響板、木魚、砂槌等各種打擊樂器展現在他們眼前時,每個學生都好奇極了,都很想摸上一摸,玩上一玩,我及時捕捉他們這一份迫切,對他們進行各種打擊樂器的節奏訓練。但是,學校的打擊樂器有限,無法做到人手一份,於是我鼓勵學生自製打擊樂器,可利用一些道具(如筆、尺子、文具盒等),去敲一敲,聽一聽,去創造自己的節奏。學生在玩的過程中,不僅學會了打節奏,還學會了使用各種樂器,並且在不知不覺中初步感受到各種樂器的音色,還懂得如何敲出特別好聽的聲音,可謂是一舉多得。
二、重視語言節奏的訓練
在我工作的第二年,由於學校語文老師缺乏,我便擔任了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於是,我便融匯貫通,上語文課的時候,加點兒音樂課的味道,上音樂課的時候,又有點語文課的東西。我認為,歌曲中的節奏如果單獨拿出來教,用「da」來念,學生總是很難接受,但是,如果結合一定的片語和語句去掌握一定的節奏型,就像語文課上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一樣,使孩子邊朗誦、邊拍掌,邊跺腳,那麼孩子們就會很快就學會。有節奏的朗讀歌詞,也能提高學生的節奏感。在上某首歌曲時,讓學生隨鋼琴伴奏或伴奏帶進行朗讀歌詞,使學生熟悉這首歌曲的節奏、歌詞,為學唱歌曲做好鋪墊。如一年級的《你的名字叫什麼》,一上課,我就用ⅩⅩ ⅩⅩ的節奏型進行自我介紹,然後要求孩子們也要向我一樣介紹自己,孩子們只要一遍就學會了,這節課的難點輕而易舉的就突破了。又如二年級的歌曲《我的好媽媽》,抓住節奏ⅩⅩ ⅩⅩ∣Ⅹ Ⅹ,讓孩子們有節奏的念句子,「 我會 洗衣 ∣ 服 呀」, 讀著讀著,我輕輕地彈起了鋼琴,為他們伴起了奏。學生們讀著讀著,聽著聽著,不知不覺改讀為唱,一首歌就這樣在讀中學會了。
三、重視聽力節奏的訓練
音樂本身是以聽覺經驗為基礎的,讓學生用耳朵去 聽、去感知,學生生活在聲音的世界中,節奏無處不有,讓學生通過聽音樂親自去感受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節奏 。節奏就存在於我們的周圍生活中,如學生喜歡的動物的叫聲(小雞叫「嘰嘰嘰、嘰嘰嘰」等)、自然界的聲音(流水聲「嘩啦嘩啦」等)、交通工具的聲音(汽車聲「嘀嘀—嘀嘀」)等.讓學生仔細聆聽這些聲音不僅能給學生一種美的享受和體驗,更重要的是學生學會了傾聽,然後將這些聲音用音樂來代替,讓學生聽著音樂自由做各種動作,親自感受各種各樣的節奏,慢慢地學生就會發現這些聲音在不停的變化,又有一定的規律性,從中體驗了快樂,從而對節奏有更細致、全面、深刻的理解。
總之,學生學習節奏時,只要有老師的正確引導,從課堂各個細節入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才能確切地提高學生的節奏感,學生的潛力也能夠得到最大發揮。在教學的道路上,永無止境,我將摸索著一直前進,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學生的音樂素質和能力一定會得到更大的提高,那麼學生的培養目標也就達到了.從而音樂藝術也得到了升華。
㈢ 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進行節奏訓練
小學音樂教學節奏訓練是小學音樂教學音樂素質培養的重要環節。節奏是音樂的脈搏,是組成音樂的基本要素之一,任何音樂都離不開鮮明的節奏。學生在唱歌、舞蹈、器樂等活動中,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節奏,作為音樂教師我們深感到節奏掌握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我們的音樂教學。
在音樂教學中,節奏是組成音樂的第一要素。它好像音樂的「骨骼」,沒有節奏,旋律就不存在了。節奏更是學好唱歌的重要前提。因此,節奏訓練比較枯燥,學生一般不感興趣。如果此時不注意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去聽、去練、效果肯定不佳。
為了化解這一難點,我嘗試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快樂地參與節奏的訓練中,而且對節奏訓練逐漸產生興趣。以下是我的幾種教學方法的歸納總結。
一、 看圖識節奏
首先在黑板用不同的顏色畫出高高低低的一些方塊兒,學生們一下就被吸引了。有的瞪大眼睛充滿好奇,有的咧嘴微笑非常高興,還有的一頭霧水被這小方塊兒深深地吸引……在這種狀態下,讓學生先認識了一個是一拍,方塊兒里有一個字 ,這個字就讀一拍。後面採用問答的形式,老師問方塊兒里有兩個字各讀幾拍?學生立刻回答「各讀半拍」。一個字占兩個方塊兒讀幾拍?「讀兩拍」。學生注意力十分集中地將方塊兒里的奧秘揭開了,而且非常明白。簡單的幾句話,學生就將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時值全理解了,興趣非常的濃厚。
二、象聲詞模仿節奏
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總是在黑板上寫出幾條節奏,讓學生用
「da」的形式讀,或者是用手拍一拍。如:2/4 × ×︳× ×︳×—‖ 其形式比較枯燥,學 da da ︳da da︱da—‖學生興趣不大,處於被動學習狀態。那麼,怎樣將這些乏味的知識,讓學生樂於接受並且易於接受呢?
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中去創造音樂,從中取材,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與主動積極的學習慾望。因此,在節奏訓練中,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探索生活中聲音的長與短,加以綜合。不同的節奏用不同的學生熟悉的「象聲詞」讀出、拍出,這種方法便於學生的記憶、理解。學生讀節奏時,不同的節奏型用不同的讀法,使學生必須動腦筋想「是什麼音符」,應該「讀什麼」,不動腦筋則讀不出音節。此法突出了讀音的形象性,盡量做到讀起來上口,降低了教學難度,例如基本節奏型與讀法:
⑴ × × | × ×|| 讀作:咚咚 咚 咚 (模仿心跳聲)
⑵ ×× 讀作:嘀嗒(模仿秒針走動的聲音)
⑶ ××× 讀作:噠噠噠(模仿馬蹄聲)
⑷ ××× 讀作:咚咚咚(模仿敲門聲)
⑸ ×××× 讀作:沙沙沙沙(模仿下小雨的聲音)
⑹ × ×· | × ×·|| 讀作:嘀 嘀 嘀 嘀(模仿汽車喇叭的聲音)
⑺ ×·× 讀作:知·了(模仿知了鳴叫的聲音)
低段是對節奏的感知和認識階段,根據學生的生理特點,把所要求掌握的節奏與生活相聯系,會比較簡單一些。這些聲音都是學生熟悉的聲音,所以在模仿過程中,學生的興趣一直很高,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多次反復練習後,難的、復雜的節奏對他們來說就一點也不難了。漸漸的我發現這種方法雖然提高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舉手回答問題的積極性高了。
二、 兒歌法
把難記的基礎樂理編成兒歌,讓學生容易接受。首先無論是低段還是高段學生,都應該在一開始就讓學生能認識幾個最基本的音符單位。幾個常用的時值由長到短分別是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接著再讓學生明白它們之間的關聯與不同。
如在區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時值的教學中,我出示了這樣一首兒歌:
音樂 媽媽 真粗 心,
取個 名字 調了 包。
又給 大家 添麻 煩,
請你 一定 記清 楚,
四分 音符 唱一 拍,
別看 八比 四要 大,
八分 音符 唱半 拍。
朗朗上口,易學易記。又如,用於區分附點四分音符與附點八分音符的時值時,用了這樣一首兒歌:
四分 音符, 八分 音符。
加個 圓點要 記清 楚,
四分 音符 加圓 點,
等於 一拍 加半 拍。
八分 音符 加圓 點,
等於 半拍加 半半 拍。
當枯燥、單調的樂理知識化為一首首動聽的兒歌並熟記於心時,學生會感覺音樂對他們而言不再是神秘。新鮮與好奇心主宰著他們的學習動機,學習也不再是被動。
四、劃拍法,適合於中高年級。
在小學的學習過程中,由具體形象思維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的思維方式的轉變,一般認為是四年級。因此,在低段熟練掌握基本節奏後,可以在中高段嘗試學習較復雜的節奏及其運用。
節奏練習時,可用「噠」字來念節奏,同時用手劃拍,為了節奏正確,拍與拍之間的速度平均。我採用過渡的方法,先用低年級的讀法讀兩遍,以後發展到用「噠」,讓學生們習慣了這種方法後,再直接用「噠」讀節奏。例如:
⑴ × × │×× ××│× ×│×─‖
走 走 嘀嗒 嘀嗒 走 走 慢走
噠 噠 噠噠 噠噠 噠 噠 噠─
⑵ ×·×│×·×│×× ××│× 0‖
知 了 知 了 嘀嗒 嘀嗒 走 空
噠 噠 噠 噠 噠噠 噠噠 噠
這種方法節拍感比較強,在音樂課中也是常用的方法。
五、用打擊樂器創作節奏
用打擊樂器按節奏伴奏時,在教師出示節奏時,學生早被樂器吸引了,興致當然很高。
首先要讓學生認識樂器,會正確演奏樂器,了解樂器的演奏特點。然後發揮學生的集體合作精神,創作想像力,用各種打擊樂器創編節奏,為歌曲進行伴奏。利用各種打擊樂器,根據節奏型進行合奏,或給小樂曲配上伴奏,培養學生的合奏能力。
六、創編節奏
在學生熟悉節奏的基礎上,採用打擊樂器或動作進行大膽地創編節奏,在這一創編的過程中,教師應放手,積極鼓勵學生以個性的參與去創造節奏,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們能通過合作、討論、大膽地進行嘗試,教師都要給予表揚,不僅要表揚積極參與創編的學生,也要鼓勵那些膽小,能力較弱的學生,發掘和保護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通過課堂實踐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高漲,而且對節奏掌握的也很好。在音樂教學實踐中,把內容繁多的音樂知識歸納為簡煉的內容,把高深的理論變成生動、形象的語言,用「活動的教學」調動學生親自參與活動,在各種活動感受音樂、學習音樂、創造音樂,在樂於學的高昂情緒中學好節奏,打好節奏基礎。
總之,學習節奏是小學唱歌、舞蹈、視唱、器樂、欣賞等諸多學科的支柱,學生學習節奏時,只要有老師的正確引導,從課堂各個細節入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才能確切地提高學生的節奏感,學生的潛力也能夠得到最大發揮。這些都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體會,在學生身上我看到了一些成功,但也存在著不足之處,我相信在新課程的指引下,只有不斷地嘗試新的教學樣式和開拓新的教學領域,才能享受到創造帶來的無窮樂趣。
㈣ 音樂里的拍子怎麼打
1、先介紹最常見的4種節拍:全音符(共四拍),二分音符(共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
2、打節拍的基本方法:指揮的時候兩手上不能超過肩,下不能低過腰。節拍的基本手勢是:下左右上。
3、動作要領:大臂連著帶動小臂,然後通過手腕連接,雙腳不能動,需一前一後,指揮前雙手先自然垂直於兩腳側邊,預備的時候手不能太高,音樂節奏開始時右手打拍子。表演時目光一定要正視合唱隊員,用餘光去看伴奏。
(4)二年級音樂課打節拍擴展閱讀
音樂總是由強拍和弱拍交替進行的,這種交替不能雜亂無章、任意安排,而是按照一定的規律構成最小的節拍組織一小節,然後以此為基礎循環往復。
比如,當兩個強拍之間只有一個弱拍時稱作「二拍子」,2/4節拍就是這種類型;當兩個強拍之間有二個弱拍時稱作「三拍子」,象3/4和3/8;兩個強拍之間有三個弱拍稱「四拍子」,常見的是4/4。
兩個小節之間用「小節線」隔開。小節線是一條與譜表垂直的細線,上頂五線,下接一線,正好將譜表切斷,無論上、下加線離開譜表多麼遠,小節線都不能超出譜表之外。
作品的最後一個小節畫兩條小節線,並且右面的一條較粗一些,表示一部作品或一個段落的結束。小節線後面的那一拍一定是強拍,每個小節只有一個強拍,其餘均為弱拍。
㈤ 如何打節拍
先介紹最常見的4種節拍:全音符(共四拍),二分音符(共兩拍),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上音樂課時,用手打拍子的:2隻收打開,合上擊掌,再打開(回到原位),這「一合、一開」2個動作,就構成了一拍。用腳打拍子的原理是一樣的。
先來介紹用腳打拍子的的預備姿勢(也成原位),如下所示,腳跟著地,腳尖翹起。腳尖向下落地,為半拍;腳尖再抬起回到原位,亦為半拍;那腳尖向下落地再抬起回到原位,即為一拍。上面介紹了一拍和半拍的概念,那兩拍和四拍就好理解了:腳尖向下落地再抬起回到原位2次,即為兩拍;腳尖向下落地再抬起回到原位4次,即為四拍。
學會上面的最常用的基本節拍,就不怕那些不常規的節拍了,如三拍、一拍半等:腳尖向下落地、抬起回到原位、再次向下落地,即為一拍半。
(5)二年級音樂課打節拍擴展閱讀:
拍子,指計算樂音歷時長短的單位;在節拍中,眾多的音符都是以一拍為單位的,(這也叫做「單位拍」),這一個重要的時間段 — 一拍,就是音樂的基礎,用各種不同的音符,比如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等,做為基礎的一拍,有強有弱的循序漸進。
㈥ 音樂裡面的1/4、2/4、3/4、4/4分別怎樣用手打節拍
節拍具體在樂譜中指的是每一小節的音符總長度,常見的有2/4,3/4,4/4,6/8拍。每小節的長度是固定的,比如3/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3拍,也就是說可以有3個4分音符,或者6個8分音符。一首樂曲的節拍是作曲時就固定的,不會改變。
節拍是指強拍和弱拍的組合規律。有很多有強有弱的音,在長度相同的時間內,按照一定的次序反復出現,形成有規律的強弱變化,比如
2/4
強弱特性:
強
弱
3/4
強弱特性:
強
弱
弱
4/4
強弱特性:
強
弱
次強
弱
「強」與「弱」看似簡單,但是人們可以根據這些簡單的「強」與「弱」變化出很多種拍子來,從而形成各種情緒,各種不同風格的樂曲來。因此「節拍」是非常重要的,它等於是音樂大廈的基石,必須是有規律並且是有秩序的。
㈦ 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進行節奏的訓練
節奏是音樂的生命,小學生掌握准確的節奏和恰當的速度,才能更加深入生動的表達音樂,因此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節奏感很重要。當我們看現場演唱的時候,當歌手唱到歌曲的高潮動情處,台下的觀眾就會情不自禁的隨之拍手舞之蹈之,真情實感發自內心的流露出來。小學生在聽到一首歌曲或樂曲時,當情感產生共鳴時,也會情不自禁的拍手。音樂節奏和生活有密切聯系,人們在生活中的多種行為動作(如走路、勞動、舞蹈、劃船等等)所特有的節奏韻律,在樂曲中往往有所反映,例如舞曲、進行曲、搖籃曲、船歌等。當小學生聽到這些樂曲時,就應用引導的方式來啟發他們的想像力,如練習進行曲時,引導他們聯想解放軍的隊列行進;練習搖籃曲時,讓他們做拍洋娃娃睡覺的動作等等,這樣他們就能夠較快地掌握住樂曲的音樂形象,更好地表達音樂當中所反映出來的思想感情。
㈧ 音樂里的節拍有幾種怎樣才能看出這首歌是幾幾拍
常見的有六種,分別是1/4拍、/4拍、3/4拍、4/4拍、3/8拍、6/8拍。
1、1/4拍:1/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1拍。
2、2/4拍:2/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2拍,可以有2個4分音符。強、弱。
3、3/4拍:3/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3拍,可以有3個4分音符。強、弱、弱。
4、4/4拍:4/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4拍,可以有4個4分音符。強、弱、次強、弱。
5、3/8拍:3/8拍是8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可以為一大拍,但是實現上有3拍。可以有3個8分音符。強、弱、弱。
6、6/8拍:6/8拍是8分音符為一拍,每個小節可以分為兩大拍,但實際每小節6拍,可以有6個8分音符。強、弱、弱;次強、弱、弱。
音樂中的強拍與弱拍有規律地、周期性的反復出現就叫節拍。如重音與非重音,強拍與弱拍交替出現,或每個強拍要間隔兩個弱拍再出現。每一拍所佔的時值相等,被稱為一拍。按照重音出現的規律辨別。
節拍具體在樂譜中指的是每一小節的音符總長度,每小節的長度是固定的,比如3/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3拍,也就是說可以有3個4分音符,或者6個8分音符。一首樂曲的節拍是作曲時就固定的,不會改變。
每小節中強拍和弱拍的循環稱二拍子;強拍、弱拍 、弱拍的循環稱三拍子。表示每小節中基本單位拍的時值和數量的記號,稱拍號。拍號的上方數字表示每小節的拍數,下方數字表示每拍的時值。
例如,2/4表示以4分音符為1拍 ,每小節有 2 拍。拍號中時值的實際時間,應視樂曲所標速度而定。在不同節拍類型中,每小節只有一個強拍的叫做單拍子,如2/4、2/8是單2拍子,3/4、3/8是單3拍子。每小節有一個強拍並有次強拍的叫做復拍子。
(8)二年級音樂課打節拍擴展閱讀:
還有罕見的8/8、8/16拍,前者是以8分音符為一拍,後者則是以16分音符為一拍。
3/4拍子的多數是圓舞曲形式,2/4拍的特點是節奏強弱交替,快速時多表現歡快的場面4/4拍是四二拍的復合而把第二個重拍淡化,從而使歌曲更富有抒情性。在實際記譜中,有的拍子也用記號來標記,如4/4拍子用C來標記,4/2拍子用CC來標記等。
1、拍子
比如當樂曲的規定速度為每分鍾 60 拍時,每拍佔用的時間是一秒,半拍是二分之一 秒;當規定速度為每分鍾 120 拍時,每拍的時間是半秒,半拍就是四分之一 秒,依此類推。拍子的基本時值確定之後,各種時值的音符就與拍子聯系在一起。
例如,當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時,一個全音符相當於四拍,一個二分音符相當於兩拍, 八分音符相當於半拍,十六分音符相當於四分之一拍;如果以八分音符做為 一拍,則全音符相當於八拍,二分音符是四拍,四分音符是兩拍,十六分音符是半拍。
2、拍號
拍號是一個分數,寫在樂曲開始的地方(第一行譜表的左端,跟在譜號 之後,如果有調號,則順序為譜號→調號→拍號)。分母表示拍子的基本時值,也就是說以幾分音符做為一拍,分子表示每小節中有幾拍。
例如:2/4 表示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兩拍;3/4 表示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 節有三拍;3/8 表示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拍號的分母部分只有 2、4、8 三種,也就是說,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作為拍子的 基本時值。
3、小節
當兩個強拍之間只有一個弱拍時稱作「二拍子」,2/4 節拍就是這種類型;當兩個強拍之間有二個弱拍時稱作「三拍子」,象 3/4 和 3/8; 兩個強拍之間有三個弱拍稱「四拍子」,常見的是 4/4。兩個小節之間用「小節線」隔開。
小節線是一條與譜表垂直的細線,上頂五線,下接一線,正好將譜表切斷,無論上、下加線離開譜表多麼遠,小節線都不能超出譜表之外。作品的最後一個小節畫兩條小節線,並且右面的 一條較粗一些,表示一部作品或一個段落的結束。
4、單拍子和復拍子
所有的二拍子和三拍子都屬於單拍子,如 2/2(強—弱)、2/4(強—弱)、3/4(強—弱— 弱)、3/8(強—弱—弱)等。如果一小節中包含兩個以上同種類的單拍子, 出現兩個以上的重音,就稱為「復合拍子」或「復拍子」。
小節線後面的那一拍當然是重音,仍然叫做強拍,第二個重音位置在力度上稍弱一些, 稱為「次強拍」。最常見的復拍子是 4/4(2/4+2/4),其節奏感覺是強—弱—次強—弱。
復拍子中還有九拍子和十二拍 子,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四拍子(如 4/4)之外,復拍子的重音位置都是以 三拍子為基礎的,即每隔兩個弱拍出現一個強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