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音樂的教學形式主要有哪四項
⑴體驗性音樂教學方法,以音樂感受情感體驗為主,通過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感受鑒賞音樂美,情感體驗外化等培養學生音樂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①音樂欣賞法:如藉助詩歌,舞蹈,戲劇繪畫等②演示法: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實際音響,示範讓學生獲得感性知識③參觀法:如組織學生聽音樂會,參觀樂器博物館,事先向學生講明目的,要求,事後進行討論⑵實踐性音樂教學方法:以音樂實踐活動為主,通過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親身參與的各項音樂實踐活動,形成與完善音樂技能技巧和發展音樂表現能力的方法①練習法:如教師提出要點進行必要的示範;或由學生進行集體或個別練習,教師加以指導;師生共同對練習進行分析,小節②律動教學法:從身心兩方面同時入手訓練,學慣用聽覺感受音樂,用肌體和心靈感受節奏的疏密,旋律的起伏③創作教學法④游戲教學法:隨音樂的情緒,節奏,有表情地進行律動⑶語言性教學方法:以語言傳遞為主,通過教師和學生口頭語活動以及學生獨立閱讀書面語言為主的音樂教學發①講授法,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進行教學②談話法③討論法④讀書指導法⑷探究性音樂教學方法,以探究,發現為主,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習動機,引導學生多角度分析得出結論。
B. 如何拓展音樂課堂教學方式
一、唱歌教學中的拓展教學方式
唱歌教學主要解決的內容是讓學生唱會歌曲,一切手段和方法都是為了刺激學生的注意力。當然會唱歌曲並不是最終目的,但是學生首先必須學會歌曲。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走進音樂的更深層次,這就是唱歌教學的拓展。音樂課的拓展內容應該與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相聯系。拓展後最終要回到音樂中。
1.讓音樂與生活溝通起來,拓展廣闊的教學空間。
音樂本來就是從生活中創造出來的。我們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需要,實現教師、學生、教材、教具、教學環境與生活的多方面橫向聯系,及他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讓音樂回歸生活、回歸自然。例如:學唱歌曲《數蛤蟆》時,歌曲學會演唱後,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出「狗」、「羊」等動物的圖片,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創編歌詞,拓展思維,以達到優化教學過程的目的。教師為學生創造新的空間,讓學生親身體驗、主動參與,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音樂與美術學科聯系起來,拓展學生的藝術思維。
音樂(四年級)培訓資料音樂與美術同屬於藝術這一大家庭,音樂是聽覺藝術,美術是視覺藝術。繪畫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繪畫的芳姿倩影。這些足以說明美術、音樂間是有著一種必然的聯系的。在課堂教學中,當聽覺藝術與視覺藝術結合在一起時,它會同時刺激人的不同感官,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互相影響,發揮著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的思維力、創造力的作用。例如:在教授歌曲《動畫城》這首歌曲時,導入歌曲環節中,我製作了動畫城片頭中的許多的圖片,設置了跟隨歌曲《動畫城》的動畫播放,一下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很快就學會了歌曲,學生學會歌曲後,我展示動畫城10歲生日的圖片,引導學生為動畫城生日製作賀卡,讓學生在歌曲《動畫城》的伴奏下,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動畫形象,學生們立刻拿出紙和筆興奮地畫起來,歌曲的伴奏既達到了復習歌曲的目的,又達到了活躍課堂氣氛的效果。這樣相關藝術間的橫向聯系和相關學科的整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拓展了學生對不同藝術的綜合感受,使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得以體現,教學過程的結構更加合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的效率。
3.舞蹈表演是「音樂想像」的拓展。
自古以來,舞蹈與音樂就是一對有機的結合體,是形體美與音樂美的交融。《樂記.師乙篇》記載道:「故歌之為言也,……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則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說的是唱歌唱到激動時,不知不覺手也舞起來了,腳也跳起來了。由此可見,舞蹈是唱歌時感情的升華。如果音樂教學中,能做到根據歌曲的內容,創作一些舞蹈動作,讓學生邊唱邊表演,定能加深學生對歌曲的內心體驗與理解,拓展學生的「音樂想像」。例如,學習一年級下冊《螢火蟲》這首歌曲時,可以根據歌曲的律動,編一些螢火蟲飛的舞蹈動作讓學生模仿。演唱時,隨著歌曲的節奏與旋律,學生們揮動手臂,如同一隻只小螢火蟲上下飛舞。
二、欣賞教學中的拓展教學方式
1.與音樂大師對話,拓展學生欣賞能力。
教科書只是學習音樂的例子而非全部,它給孩子的學習提供了一個選擇的文本,而不是唯一的範本。教師應根據學校、學生和自身的實際,給學生提供、介紹一些豐富多彩的音樂作品,讓其聆聽、感悟。可以讓學生把他喜歡的名曲拿到課堂上,進行介紹、播放、講解。在這過程中,學生猶如和音樂大師對話,猶如在人類音樂文化的長河中暢游。每學期給孩子們布置幾首名曲的欣賞任務,幾年下來,就會有很多名曲裝到孩子的心中。不要說孩子們聽不懂,在我們按部就班教育中出來的孩子又有幾人真正理解和喜歡上了音樂?廣泛的欣賞和與音樂大師們的直接對話,對孩子的熏陶是潛移默化和不可估量的。
2.在欣賞教學中,拓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音樂教學中,還經常採用非音樂的教學方法,把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戲劇、音樂與文學、音樂與身體運動等很好地結合起來,把這些多樣的方法統一於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上。如在教完《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曲時,我放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這首歌曲進行改編。為了完成改編的任務,各組都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並紛紛根據歌曲的主題、內容、情感特色來編排舞蹈動作、創作旁白、製作道具、設計人物造型等。在各組的「匯報演出」中,每位學生盡管在其中擔任了不同的角色,獲得了不同經驗,但都能自己去感受、去理解、去想像,最大程度地接受藝術的熏陶。學生在這種自編、自導、自演的實踐活動中,既激發了對音樂的濃厚興趣、樹立了自信心,又發展了創造性思維。雖然學生們的「作品」質量參差不齊,重要的是學生已能在課堂中自主地獲取知識,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教師這時則變成了整個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服務者(伴奏、播放音樂、組織評比等)。長期進行這樣的引導和鼓勵,我相信在學生心中播下的音樂的種子總有一天會生根、發芽、開花。
三、音樂活動中拓展教學的方式
讓音樂與活動溝通起來,給予自由的音樂想像空間。音樂最具不確定性,解釋的自由度是最大的。所以,音樂可以讓每一位學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想像、解釋,來宣洩自己的情感,它最能體現人的個性。而主題活動恰恰就能提供這樣的自由。游戲、表演等是小學生最喜歡的活動方式。我們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十分注重通過音樂活動過程的展開,來激發學生創新的潛能,給他們探究問題、探詢知識的空間,讓他們大膽想像,自由創造。
1.角色性體驗,拓展學生的表演能力。
音樂本來就是從生活中創造出來的。我們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需要,實現教師、學生、教材、教具、教學環境與生活的多方面橫向聯系,及他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讓音樂回歸生活、回歸自然。如《搖籃曲》一課,我抓住小朋友很想做爸爸媽媽的特點,准備了很多娃娃,讓學生親身體驗做一天爸爸媽媽是多麼辛苦,從而進行愛父母、尊敬長輩的教育,在活動中巧妙地將歌曲教學、創編、表演、打擊樂器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親身體驗、主動參與,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在情景劇中,拓展藝術活動的空間。
情景劇的表演與創作是典型的藝術綜合的過程。美術與音樂交融的前提是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像植物的生長需要陽光、空氣、水分、土壤和特定的生態環境一樣,人的藝術能力的發展也需要適合條件和環境。例如小小音樂劇《蝸牛與黃鸝鳥》的教學中,課前布置學生分組分角色自己動手製作小猴子、小鹿、小鳥、蝸牛的頭飾。課堂上,先播放准備好的幾段小音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和畫面,選擇一首清新優美的音樂來表現音樂劇開始的情形,選擇一首緩慢、穩健的樂曲表現慢吞吞的蝸牛的形象,選擇一首活潑歡快的樂曲表現小猴子、小花鹿、小鳥等形象。出示響板、木魚、舞板、串鈴等打擊樂器,然後用正確的方法、適當的力度示範演奏,讓學生有一個比較感性的印象。再請學生選擇恰當的樂器表演音樂中描繪的情形:舞板表現小猴子的笑聲,響板表現小鹿在笑和跳動,串鈴表現小鳥在笑和飛的樣子。在教師的指揮下,學生戴上自己製作的頭飾表演真是惟妙惟肖,展現了音樂劇的故事情節。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的學習活動是開心有效的,同時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拓展了學生藝術活動的空間。
四、豐富多彩的評價中,拓展學生的藝術表現力
1.音樂會中的特長展示。
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音樂長處及短處,讓他們自主選擇音樂學習的評價方式,使其真正地通過音樂來培養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這也正是我們選擇教育的出發點:尊重學生的發展,主動發展,有個性的發展,為他們拓展空間,挖掘學生的潛能。音樂會上,可吹、可拉、可彈、可唱,可以一人獨演,也可以雙人、多人合作演出,評委和主持人都由學生自己擔任,評出的分數作為綜合分,和平時的分數一起評出一學期的成績。
有些同學性格內向,不喜歡獨立表現;有些同學的音樂表現力差,但是喜歡與同學共同參與音樂活動,因此「音樂活動的集體形式齊唱(奏)、合唱(奏)等為學生表現自我創造了條件,而且感人至深,影響巨大,極有益於個體與群體的交往、合作,能融洽人際關系,超越小我、融入大我,從而領悟共處的真諦」。
2.唱歌練習中的激勵性評價。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對某一事件注意力時間短,容易對各種事件發生興趣,分散學習精力,而且課堂教學不容易組織,尤其是對於反復較多的歌唱練習的知識等,更是難以達到活而不亂的效果。例如學生在反復練習唱歌時,會因為多次的反復而失去興趣,就可以採取分組競賽的辦法:將學生分成幾個大組,分組情況寫在黑板上,每一組唱完後,分別有教師和部分學生參與評價該組的演唱情況,等學生都唱完後,教師作一次比較性的評價,最後分別為每一組學生發獎,唱得最好的一組得一朵大紅花,稍差一點的得一朵小紅花,再差一點的得一朵黃花,很差的得一棵小草,以此激勵學生為了小組的榮譽唱好。再者學生會在參與評價時發生隨便說或者吵鬧的現象,教師可以同時評出紀律紅花,有些組就會演唱、紀律紅花雙豐收,有些唱得不好但卻得到了紀律紅花,這樣會達到活而不亂的效果。
3.觀察與談話參與到評價之中。
在課上有許多學生不願積極主動地去表達自己的意願,顯得膽小、害羞。遇到這種情況,一般可採用觀察與談話的方法對他進行評價。時間則選在小組創編或討論時,觀察各組的每一個人,找到那個不愛討論的同學與他談話。請他說說對歌曲的理解及創編的動作,並和他一起練習。同他一起唱、跳,帶動起他的情緒,使他高興地唱起來跳起來。同時教師對他的評價也會有新的認識。
另外,運用多媒體輔助音樂教學,可以融聲匯色,拓展審美視野;設境悟情,深化思想教育等,具有其他媒體所無法比擬的優勢。但是,它並不能解決教學中的一切問題,如果使用不當,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在教學中,必須特別注意適時適度使用,多種媒體優勢互補、發揮人機交互功能等,以使教學取得最佳效果。
新課程的實施,給我們每一個音樂教師提供了拓展教學天地、開發學生智力的舞台。實現了教學的內容從統一到多樣,教學的方式從模式化到多樣化。音樂教學的方式正在日新月異地發展。
C. 音樂課該表演什麼
我的來課是每一節音樂課上課之自前,讓學生自己准備好節目,每個組一節課輪換,什麼形式都可以,什麼鋼琴,電子琴,二胡,笛子,小提琴,舞蹈,唱歌,小品,等等,學生自己表演(大約3到4分鍾左右),時間長了,學生就按照這樣的要求在上課之前就准備好了,讓學生自由發揮.
D. 小學音樂課堂上有什麼有趣的游戲
課例展示:
在《玩具兵進行曲》的音樂聲中,我引導孩子們模仿解放軍吹軍號的樣子,自豪地走進教室,在座位上有序地坐下來,孩子們難以抑制興奮的情緒,東張西望著。我坐到了一個坐得最端正的小朋友身旁,微笑著說「今天我是小學生了,真高興啊!我要學你的樣,坐得端端正正聽老師上課!」說完,挺了挺胸,把手放在了膝蓋上,下意識地環視了一周,孩子們馬上都學我倆的樣,坐得端端正正了,臉上也笑眯眯的。
「想認識我嗎?」見大家都集中注意力了,我微笑著問孩子們。 「想!」孩子們都看著我異口同聲地說。
「我們上的是音樂課,我要用音樂的方式來介紹自己。」我故意這樣說,孩子們更興奮了,但眼睛依然沒有離開我。我一邊出示 ⅩⅩ Ⅹ 的節奏卡片,一邊介紹著自己:「我叫吳老 師,我叫吳老 師。」孩子們覺得很好玩,馬上在輕輕地模仿了。於是我趁熱打鐵:「我很想認識你們了,你能用這樣的方式介紹你自己嗎?」
「能!」隨著響亮地回答聲,一隻只小手高高地舉了起來。我微笑著走向一個個孩子,親切地問:「你·的名字叫什麼?」,我叫 何思 穎 ,我叫 俞培 鑫 ,„„馬上有好多孩子自豪地介紹了自己,我在每個小朋友介紹完自己的時候,唱上一句「你·的名字真好聽!」這時我有意識地請我知道的一個叫「高禾」的小朋友來介紹自己,我唱著「你·的名字叫什麼,你·的名字叫什麼」,小傢伙挺聰明,歪著小腦袋回答我:「我叫高禾」。我馬上表揚她:「真會動腦筋,你的名字只有兩個字,你用了一種新的節奏來介紹自己!」然後我出示了 Ⅹ Ⅹ 的節奏卡片,對孩子們說,:「姓名只有兩個字的小朋友可用這個節奏來介紹自己。」於是又多了好多隻高高舉起的小手,我叫 陳 晨 ,我叫 蔣 天 ,„„
「孩子們,你們發現沒有,老師和你們合作,把一首《你的名字叫什麼》的新歌表現出來了,做小學生可真的有進步了!」孩子們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
於是我又用多媒體播放了這首《你的名字叫什麼》的歌曲,音樂一起,孩子們便情不自禁地跟唱起來了,當然嗓門很大。音樂停後,我示意孩子們靜下來,然後認真地說「我們一齊唱歌的時候,聲音不能太響,這樣你會聽不到好朋友的歌聲,當然也不能太輕,否則好朋友會聽不到你的歌聲,最好的辦法就是既能聽到自己的歌聲,又能聽到好朋友的歌聲,我們再來試試!」經過幾遍調整,孩子們有了輕聲演唱的意識。
二十多分鍾過去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漸漸要分散了,我說「做游戲啦!」孩子們馬上又集中注意力了,「只有把游戲規則聽清楚了,才能做好游戲哦!」我有意識地看著幾個還靜不下來地孩子說,他們意識到了。我一邊講解一邊示範,孩子們很快就明白了,爭先恐後地要「先來!」我說「請會認真聽的小朋友先來。」我請了一個注意力始終很集中的小姑娘先開始,並引導她「先去找在認真聽的小朋友做你的好朋友」然後又坐到了孩子中間,許多孩子學我的樣,坐得很端正,聽得也很認真。在游戲中,孩子們鞏固了《你的名字叫什麼》這首新歌,互相還有了初步的認識。
最後五分鍾左右,我安排了再次聆聽《玩具兵進行曲》,但是沒有告訴孩子們曲名,而是說:「現在我們來學做解放軍,解放軍是最守紀律的了,而且他們在操練時不亂說話,都是在班長指揮下整齊地喊口號的。小解放軍們,准備好了嗎?」音樂響起來了,孩子們抬著頭挺著胸,在音樂聲中學著解放軍有節奏地走步,學著敬禮,小嘴巴沒有發出一點聲音。我又加上一句「誰做的動作最棒,我就向誰學!」孩子們更來勁了,那天真、可愛的模樣真讓我感動。最後就在《玩具兵進行曲》的音樂聲中孩子們愉快地離開了教室。
E. 藝術節,學生會要出一個集體表演節目,體現我們團體各個部門團結向上的風采,求問什麼形式的好
考慮到你是醫學部的藝術節,可以跟醫學二字掛鉤。
設想1:
第一部:開場
場景:醫院
主要情節:演員身穿醫生護士裝,在醫院里忙著。此時相對較輕松,表現大家輕松的感覺。
第二部:驚變
場景:醫院和事故現場
主要情節:醫生、護士們正在醫院有條不紊的做著自己的工作,突然間,警鈴聲想起,大家愣了一下,而後意識到事故突發,立馬火速行動,手持裝備趕赴事故地點。(下舞台,場景切換,事故場景)傷病員或躺或坐,三三兩兩,精神萎靡不振。(此處也可以設計舞蹈動作來表現傷病員的情況,或滾,或搖頭,表現他們痛苦的神情)。就在此時,醫生護士趕到,立即實施救援。主要演員身穿白大褂,或抬擔架,或手持醫葯箱,或手拿聽筒,或手拿急救器材等等。而後有節奏的「跳」上舞台,對那些傷患或病人實施救助,各種動作都是通過舞蹈動作完成。可以在場上考慮設置三個分焦點,其一可以是車禍,其二可以是地震,其三可以是老人突發疾病。醫生護士分散開至各個分場景實施救援。
第三部:轉危為安
場景:醫院,病房
主要情節:先前事故的病人此刻躺在病床上,面帶笑容,跟醫生護士在熱切交談。(中上,某病人病癒出院,醫生護士相送,病人感念醫生護士的熱心及不遺餘力的救助,與醫生熱切擁抱或握手,表示感謝!)此時,警鈴聲再響,醫生護士奔向崗位,各病人揮手相送,此時,畫面定格。完~
基本設想如是,出舞台外,也可以考慮小品或是舞台劇。
如果考慮舞台劇,配上音樂,再加上優美的舞蹈動作。表現形式會更為豐富,生動。表演會更具藝術感染力。但由於沒有語言,全靠動作來表現,所以需要能充分運用肢體語言去闡釋整個劇情。
相較於舞台劇,小品的優點則是語言豐富,容易理解,易於接受。再加上合適,到位的動作即告基本成功。但缺點則是可能藝術表現力不夠強。
也可以綜合考慮,將舞台劇和小品融合,主以小品,輔以舞台劇,加入音樂。二者融合為一!
大體就這些,具體的動作,台詞自己可以從實際出發,從生活中取材。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祝你成功!
子虛 二零一一年十月二十二日十點三十三分
F. 小學生音樂課該表演什麼節目
唱歌
G. 通過多種形式來表達班級目標,理念,口號,特色的集體表演,有什麼方式
集體朗誦(或集體唱班歌)+本版特色幻燈片(可以放照片或班機格言)
這個很好的,我們班就經常用。
有能力可以自編一些小短劇,要符合班級特色。
這些我們班都嘗試過,效果不錯哦。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幫助。
望採納!
H. 中小學常用的幾種音樂教學模式
一、 參與———體驗模式 參與是指在課堂上師生以平等的身份參與教學活動,共同討論,共同解決問題。體驗是以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直接親身體驗作為教學的主要形式。 這種模式的基本實施程序是: 情感喚起(定向激趣)———情感深入(感知體驗理解)———情感外化(創造) 理論依據:情感喚起階段,以愛沒為特徵,激發、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情感深入階段,以鑒賞美為特徵,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理想和趣味。情感外化階段,以創造美為特徵,將內在審美情感體驗客觀化、對象化、形式化。 如:音樂欣賞教學或音樂綜合課為例,其教學階段可以概括為: 1. 導入------激發興趣,喚起參與願望; 2. 展開------提供多種參與情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參與體驗願望與機會 3. 深入------師生進行深層次交流,思維充分展開; 4. 拓展------通過練習評價總結等活動,深化情感體驗、知識技能遷移。 二、 情境-------陶冶模式 又稱暗示-------領悟模式。運用語音、實物、音樂等手段,創設生動真實的情境,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對學生進行個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這種模式的基本實施程序是: 創設情境———參與活動———總結轉化 理論依據:創設情境階段,根據教學目的,教師可通過語言描繪、實物演示、音樂渲染、電化教育等手段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形象的場景,以激起學習的情趣。 參與活動階段,各種聆聽音樂、律動、游戲、唱歌、演奏樂器、表演等活動,使學生在特定的氣氛中進行學習。 總結轉化階段,教師啟發總結,使學生領悟所學內容,做到情理的同意,並使這些情感體驗轉化為理性認識。 三、 探索——創造模式 以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為中心,注重培養學生獨立鑽研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的基本實施程序是: 准備——分析探索——創造解決——遷移 理論依據:准備階段,收集資料分析問題,把握問題。從多角度分析問題的重點、關鍵,建立解決問題的框架順序。 解決階段,創造性解決問題。充分運用創造性想像,在廣闊的思維空間進行發散性思維活動,盡可能提出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的觀點,選擇解決問題最佳方案。 遷移階段,總結、提高、運用。 四、 引導——發現模式 這是意思紅以問題解決為中心,注重學生獨立活動,著眼與思維力和意志力培養的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的基本實施程序是: 導入——探究——歸納——運用 理論依據: 導入階段,將學生從舊知識引向新只是、誘發思維、集中注意、提供研究條件。 探究階段,幫助學生主動地形成概念、理解原理、概括法則、尋求答案。 歸納階段,使學生將舊只是與新知識重新組合、歸納,形成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運用階段,通過練習、反饋強化,使學生知識遷移或鞏固。 註:以上各種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只是提示,僅供參考。請各授課老師把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及中小學音樂教學法的理論融在一體。結合自己學校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所用的音樂教學模式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