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引入古詩詞吟唱
詩的話比較困難,但是詞本來就是有曲的,詞譜就是根據曲調編的,可以找找詞的曲
❷ 《古詩詞對流行音樂的影響》研究性活動學習的調查提問
一、詩詞與流行歌曲的本質趨同?
二、流行歌曲相對於古典詩詞的優勢
三、造成現狀的客觀原因
........ 唉,我也不知道了...
❸ 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分析
音樂教育的審美
隨著音樂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音樂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音樂審美」與「相關文化」觀念在我國音樂教育中越來越引起音樂教師們的重視。〔1〕古希臘哲學家早就提出:「由體力、智力、美學、道德這四個方面編織在一起去構成一個完整的人。」該思想早已在歐美的中小學教育中得到採納。我國經過數十載的教育實踐,由「德、智、體」不完全的「三育」發展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的「五育」教育,把美育放在適當的位置,或者說在我國整體教育改革中重新顯現,這是新世紀的音樂老師們目前面臨的嚴峻挑戰。
〔2〕「音樂美育,也叫「審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培養人對於自然界的美、社會生活的美和藝術作品的美的感受、鑒賞、評價、創造及愛好、情感的教育」。它的教育功能、價值功能、政治功能,都在那音響流動的每一瞬間展開實施著,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的情緒、情感、情操以及性格的變化。從而激勵人去塑造多彩的人生和健全的人格。而小學實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陣地應該是藝術類科目(即文學、美術、音樂),文學、美術、音樂等多種藝術形式雖然都有各自獨特的藝術發展規律,有不同的內在結構和表現形式,但是,它們都圍繞著一個共同的目標——人類的思想感情,去揭示、去描繪、去抒發、去展現各自的藝術魅力。在小學美育教育中各具特色,共同為學校美育教育構置成一個五彩繽紛、八音協和的大千世界。
音樂美育教育是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其獨特的功能。比如,樂曲的旋律美、歌詞的語言美、音響的意境美、表演的體態形態美、演唱演奏的情感美,是其它學科難以比擬的。它既能陶冶兒童情操,豐富聯想、開啟智力、活躍思想,又能鼓舞勢氣,奮發向上,激發創造、影響世界觀的形成。由此筆者通過多年音樂教學實踐,結合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與實踐,就音樂教學和美的關系作以下管窺。
一、唱遊學習中感受美,以美塑形
唱遊是小學低年級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它包含著強烈的節奏感和韻律美,它是音樂形象的反映,形體藝術的表現。泰戈爾說:韻律起著河岸的作用,賦予詩以形式美和特徵。其實,何止是文學,其它姊妹藝術的美又有哪一種能夠擺脫節奏和韻律的約束呢?每當學生感受到律動音樂的音高、音色、力度和節奏變化時,他們就會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其自身的動作與音樂律動產生協調一致的美感,給人帶來音韻的和諧、節奏的鏗鏘,讓你獲得美的享受。
如:小學低年級唱遊教材歌表演《大雁大雁天上飛》和集體舞《東北秧歌》。前者音樂旋律抒展優美、節奏相對穩定,其動作形態顯得平穩、圓滑、輕柔、舒展大方,顯現出學生從小要學習大雁遵守紀律,熱愛集體的本質,後者音樂旋律奔放,節奏活潑、興奮、紅火熱烈。其動作形態則跳躍、頓挫、輕快、情緒歡快激昂,呈現出集體性的廣場民間藝術那歡快熱烈的場面。通過上述不同內容,不同形式,不同風格,的音樂律動作品與相應的形體動作組合的教學,無疑為孩子們營造了一個感受、理解、想像、創造和演繹的廣闊空間。真可謂見而有形、聽而有聲、聲而有物、物而有景、景而有情。學生在參與學習和表演的過程中,掌握了知識、開發了潛力,豐富了情趣,培養了創新能力,對於學生世界觀的形成和個性的塑造無疑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真正體現主導與主體之間,主體與主體之間的思維與創造,情感與情感之間的交流與碰撞,體現了新課標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原則。進而在唱遊學習過程中,培養他們高尚品格,啟發創新思維,拉近教師與學生,書本與實踐的距離,從唱遊學習活動中去發現美、認識美,感受美,表現美,以美塑形。
二、歌曲學習中認識美、以美悅情
俄國大文豪契可夫說:〔3〕「歌聲是太陽,沒有歌聲的生活就象沒有太陽的生活一樣蒼白,淡化」。學習唱歌和歌曲欣賞是學校音樂教育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它是學習者情感的表達,靈魂的體現。當學生對其樂作品產生強烈的情緒時,就會潛移默化地提高他們的道德修養和思想境界。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浸透他們的心脾。
如歌曲欣賞教材中《我愛你,中國》,其歌詞運用疊句、排比等手法,對祖國的森林山川、春苗秋果、田園莊稼等作了形象的描繪和細膩的刻劃,且詞句清新秀麗,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字句間展現出一幅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畫卷,把「我愛你,中國」的主題引向深化。歌曲的旋律跌宕起伏,詞曲珠聯壁合,相互輝映,彷彿把人們引入百靈鳥凌空俯瞰中國大地而引頸高歌的藝術境界。學生通過欣賞,加之教師生動的講解,他們被歌曲優美的旋律和多媒體課件生動的畫面所描繪的音樂形象而深深吸引,難怪同學們在聽後感中寫到,歌曲猶如一幅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畫卷,瀑瀉出海外兒女一腔熾熱和真摯的愛國主義情感。
其次在《國歌》的學唱和欣賞中,學生知道它是中華民族形象的標志,聯想到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他們可以說出許多:中國的今天、明天、中國的改革開放......今天對祖國說話的是澳門,三百年長久的呼喚,「祖國母親我要回來」。包含著酸甜苦辣。喜淚掛在笑臉上,奮斗抗爭、渴望,隨著音符的跳動從心底里流淌出來。香港的呼喚,讓祖國母親看到《東方明珠》今天更加美麗。但是,還有一個子女日夜牽掛著母親的心。「海龍王」你能架起彩橋,把鼓浪嶼和基隆港連起來嗎?鄭成功的子孫們面對台灣,遙想當年「雄風」。「快快見到」的急切心情感染著學生,這情,是母子情、思戀情、思歸情,通過歌曲的教唱和欣賞,誰不受到感染,他們聽著、唱著、愛國之情由然而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他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得以提升,道德情操隨之升華。拉近了教材與學生的距離;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拉近了學生與社會、與生活的距離。因此不難看出,音樂與文學藝術的整合在這里發揮到了及至。豐富的歌詞和優美激進的歌曲旋律大量蘊藏著美。然而,美和善是一對孿生姐妹,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引導學生去辨別美、感知美、認識美、發現美、盡量為孩子們營造以美揚善的氛圍,啟迪領悟學會做人的真諦。
三、樂曲欣賞中孕育美,以美揚善
樂曲欣賞是音樂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培養學生通過聽覺聆聽音樂作品,從中獲取音樂美的享受,滿足精神的愉悅和理性的提升。然而,音樂以其音響的魅力,給人以各種美的感受。它的旋律在起伏變化,抑揚頓挫,迂迴曲折中,在動與靜、高與低、快與慢、緊與松的對比組合中無一不蘊涵美的因素,顯現出它獨有的魅力,從而喚起人們對美的追求和嚮往,激起人們感情的波瀾。它以其音響本身的美,去滋潤孩子們的心田,陶冶他們的情操。
如器樂曲欣賞教材中大獨奏曲《天鵝》,樂曲形象地描繪了潔白高雅的天鵝在碧波粼粼的湖面上悠然漫遊的優美情景,那如歌的抒情旋律,恰似天鵝的吟唱,而鋼琴玲瓏剔透的琶音伴奏又似清澈明麗,波光搖曳的湖面,塑造了天鵝在湖面漫遊的優雅形象,富有詩一般的境意。當孩子們聆聽著輕柔優美的樂曲時,彷彿身臨其境,美不勝收。其次,另一曲選聽教材民族管弦樂合奏《春江花月夜》作者細膩的筆觸,為人們刻畫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樂曲顯得格外優美寧靜。把月落前江面甜靜、醉人的意境,描繪得細致入微。從那江樓鍾鼓、月上東山、風洄曲水、花影層疊、水雲深處、漁歌晚唱等段落的演奏中,不同的樂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配器、不同的表現手法,將那山河秀美、碧波月影、層層漣漪的湖光山色演繹得惟妙惟肖,令人疑神屏息,浮想聯翩,猶如一幅幅清麗淡雅的水墨丹清在你眼前徐徐展開,令人陶醉,彷彿把你帶入這美麗的春江去暢想,去遨遊。此時此刻,樂曲的魅力與學生的心靈在碰撞在交融,獲得了相得益彰的最佳效果,與此同時,教師要因勢利導見機而行,指導學生在今後欣賞音樂作品中,要多聽、多想,用心去感受,去領悟、去體會樂曲所表現的音響美、音色美、配器美、直體美、和諧美、意境美以美怡心。
四、音樂活動中體驗美,以美怡心
音樂有著強烈的愉悅功能,〔4〕「凡樂於欣賞音樂,就能夠傾心賞美,便是樂於接受教育的表現,人的精神愉悅了,就會產生積極向尚的情緒,煥發出異彩」。筆者在器樂教學活動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摸式,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創新的能力,讓學生自己去認識美、感受美、體驗美。比如,我在口風琴教學課上組織排練合奏《彩雲追月》,首先運用聲勢訓練法,讓學生拍手、拍腿、跺腳,模仿伴奏樂器,其次按聲部分小組練習,讓大家都參與到活動中去體驗作品的節奏美、姿體美、旋律美、意境美,有的小組用口風琴吹奏旋律,有的小組用節奏樂器為旋律伴奏,有的小組作即興舞蹈表演。學生通實踐,激起了創作的慾望。這種參與----互動----體驗----升華的教育模式,則是新課標「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提驗和深化。既優化了課堂,又啟迪了學生的智慧、拓展了思維空間,以情動人、以情育人、在不知不覺中滲入學生心靈,以美怡心產生了相應的效果。
五、音樂實踐中表現美,以美導行
音樂是對青少年思想教育的自律工具,也是實現德育功能的重要途徑。音樂作品的藝術性和思想性融為一體,隱性的德育教育因素潛移默化相互滲透。如在課外合唱、器樂合奏排練中,因合唱隊,樂隊由多人組成。相互間協同配合很重要,不但要求大家唱、奏要整齊,而且要求必須齊心協力才能表現好作品,在整齊的基礎上特別強調多聲部的唱、奏不僅聲部直體諧和,而且更講究方方面面的協調配合,才能把藝術性很強的聲樂和器樂作品完美地表現出來。在此基礎上,教師因勢利導,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以美導行」在這里所產生的效果,是最直接、最有說服力的事實。由此不難看出,集體主義意識在合唱、合奏音樂活動中是何等的重要。相互配合協調這種顯性意識正是我們學校德育教育中重要的內容。以美育美、以美啟智、以美悅情、以美育德在這特定的環境下得以淋漓盡致的展示。
綜上所述,學校的美育教育,它不應該是應試教育的遮羞布,不是裝飾名牌學校的廣告牌!不是掛在校長嘴邊動聽的詞燥,也不是校園牆壁上華麗的標語,更不是學校升學率的代名詞......。那麼,它究竟是什麼呢?筆者認為:它應該是學生創新思維的動力,是個性發展的催化劑,是培養人格的工具,是勾勒宏偉藍圖的色彩,是國民整體素質的集中體現,是課堂上春雨潤物的悉心交融、是開闊視野的明鏡。它能折射出美育教育絢麗多彩的畫卷;它能編織出美育教育五光十色的彩環;它能堆砌出美育教育百年樹人的大廈;它能譜寫出壯麗人生的不朽樂章.....作為學校美育傳播者和奠基人的音樂教師,應該明白新世紀角色轉換的道理,主動去感受、體驗、觀察、比較、分析、明確自己在課改中的位置。不僅要挖掘音樂教材中美的各種因素,而且還要善於啟發誘導學生以美導行,使他們在學校美育教育活動的實踐當中,自己去認識美、體驗美、掌握美、表現美、創造美。
也許,我的「紙言片語」僅是盲人摸象,無法窺探音樂課程標准改革的全貌,但我們力求走進新課程,去感悟新課程改革那如火如荼的氣息,去接受新課程改革那春風化雨般的洗禮,去加入新課程改革那轟轟烈烈的行列,去吮吸新課程改革那點點滴滴的精髓。
❹ 研究怎樣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1 營造和諧的課堂, 創設美的學習氛圍
《學記》中說「: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因此,和諧的課堂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需要一個良好的氣氛,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有利於學生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樂於參與,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才能得以激發。而和諧的課堂則是靠師生間的有愛、平等交往建立的,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把自己當成指導者或者領導者,而應把自己同自己的學生視為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 我們必須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在音樂教學中,我們還應不時鼓勵學生,多表揚學生,充分運用自己的眼神、語調、微笑等體態語言來表達對學生的鼓勵和愛。適時的激勵,能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以激發。
2 豐富教學手段, 激發小學生的創造性
小學階段主要通過游戲的形式,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游戲中學習,興趣在歡樂中高漲,知識在歡樂中產生。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既要依據大綱和教材,同時也要根據當今社會不斷更新的教學觀念進行備課,要積極、努力地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盡可能使每一個教學步驟和每一個環節都具有趣味性、啟發性、創造性,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選取教學素材時,應注意選擇一些內容健康、富有表現力、生動活潑、適合小學生特徵的作品為教材。在教學手段上,則應該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和多樣化,以適應學生個性發展。比如,在教唱歌曲的同時,還可以選取一些色彩鮮艷、生動活潑的圖片或者動畫,利用多媒體演示歌曲情景,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將音樂和圖片、動畫融合在一起,適時對學生提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激發他們的創造慾望,使課堂充滿創造性學習氛圍。同時,還可以組織學生觀看有關錄相、電影,訪問演藝界明星,以動畫形式學習我國音樂發展的歷史等,這些學習對陶冶學生性情,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培養學生的造性思維都大有幫助。
3 利用游戲以導趣, 使學生寓學於樂
小學生思想很單純,由於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很容易對表現出好奇心的事物產生求知慾,對於教師來說也許很平常的事情,他們也會感到驚奇,並會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發現事物,這也是一種創造。音樂教學的課堂就是小學生的社會,能較為充分地滿足學生的求奇、求新、求動的慾望。
例如:在學習歌曲《愛我中華》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大膽表演,讓愛好舞蹈的同學和著音樂舞蹈,其他同學則可以打擊樂器,教師則可以指揮,充分調動學生演唱的積極性,還可以滿足小學生好動愛跳的性格,同時從常用的音樂節奏中使課堂常規得到實施,也更好地使輕松的課堂教學充滿著音樂的樂趣。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將學生的好奇心轉化為求知慾,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創造力發展的基礎。
4 幫助學生想像, 利用美的直觀事物以激趣
普希金曾說「: 做勇敢的人吧,勇於掃視廣闊的視野,創造性思考也就與之俱來」。
小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情感豐富。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不能限制學生的思維,允許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並且充分利用音樂教材中欣賞部分的材料,幫助學生把對欣賞音樂的理解和感受用表情表示出來,無論學生選擇的是開心或者悲傷的情感表達,都應理解並保護他們的思維,不能輕易對學生給予否定,幫助培養學生良好的感受美、欣賞美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5 豐富教學內容, 多樣學習方式以啟趣
小學生對於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會有一定的理解苦難。因此,在對小學生進行理論知識教授時,不能只用單調的講解,具體的事物形象可能會更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和想像力。例如在講解節奏時,如果我們只是一味的講解音符的時值應該唱幾拍,幾分音符應該怎麼寫,大部分小學生都無法理解,並會對音樂課失去興趣。相反,我們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樂器讓學生們聽發出的聲音的長短。如鼓和鑼的聲音,也可以讓學生閉著眼睛聽老師發出的不同的聲音,然後讓學生用拍手或跺腳的方式模仿出老師打出的節奏。讓他們親自感知節拍時值的概念,並由學生自己編創出簡單的節奏,通過這個過程,讓學生們的興趣得到充分的激發,創新思維得到更好地鍛煉。將這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教授,不但可以幫助小學生提高對學習音樂的興趣,還可以促進他們的試聽能力,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
❺ 關於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研究的著作推薦
一般搞這些古文詩詞教學研究的人很多,如果要買相關的書籍的話,建議直接到相關的。圖書館啊之類的,親自去選,然後找他們推薦。
❻ 如何改進中小學音樂課的歌唱教學提高教學實效
新吳學校 王新秀 唱歌課是小學音樂教學的一個重點內容,我發現現在的學生喜歡唱歌可是卻不喜歡唱音樂課本上的歌曲,喜歡唱象周傑倫等一些現代的流行音樂,難道是音樂課本上的歌曲不好聽,與學生現在的心靈差距太大了嗎?通過我的觀察不是這樣,以前所謂的唱歌,就是老師教會學生唱會旋律就可以了,也不管歌唱的方法和歌唱的狀態,以及對歌曲的感情處理。 歌唱是中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它不僅是對學生音樂感受能力和歌唱基本能力的培養,而且對學生浸潤美的熏陶、提高藝術修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應當在歌唱教學中與雙基結合互融,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教給學生正確的歌唱方法,以恰當的情感來表現歌曲內容,做到聲情並茂,以此培養學生的歌唱表現力。 一、用聽唱教學這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音樂是聽覺藝術,在各教學環節中要以不同的聆聽方式,幫助學生正確演繹歌曲。聽唱模式中,學生首先通過聽熟歌曲的調式、調性、節奏及旋律走向,也就是說對歌曲有了一個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進行讀譜訓練,將原來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再經過一段時間的聽唱訓練,學生會對音樂諸要素,如節奏、音程、時值有一定積累,待這種積累達到一定質和量,他們就會從聽唱學習階段過渡到視唱學習階段。在學生尚未掌握讀譜技能之前,聽唱教學更符合他們認識事物的基本規律,以往音樂教學中從未涉及到有關音樂記憶的訓練,聽唱教學填補了這個音樂教育的盲區。通過對音樂片段的聽辨、記憶、復述,提高了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通過調查了解,大多數孩子們對唱歌課中大量的讀譜練習感到厭倦或不知所措,他們認為學一首新歌根本不用先學唱譜。因為他們從廣播、電視里學到的新歌往往比音樂課上學的多,而聽唱教學既符合現代中小學學生求新、求快的心理特點,又能達到大多數老師的教學要求,協調了師生在對識譜訓練認識上的差異。由於視唱之前已有聽唱基礎,學生們擺脫了開不了口的尷尬局面,敢於大聲視唱。通過視唱,學生對基本節奏及音程進行反復練習,這對提高他們的音樂素質是很有幫助的。 二,樹立良好的歌唱自信心,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大家都知道自信心對人的重要性,一個人如果沒有好的自信心,那他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一事無成。而自信心對一個歌唱者來說尤為重要,那要怎樣才能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呢?就是需要師生雙方共同合作才能達到的。比如我們在上課的時候都會找出學生的毛病進行糾正,這是每個聲樂教師的職責,但是要切忌挖苦嘲諷,這會嚴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應該多給學生一些表揚和肯定,及時留意每一個學生的心理變化,保持和培養學生的細信心。 三,重視導入環節的設計,導入是引發學生對音樂產生興趣及熱情的導火線,也是學生體驗音樂和參與音樂活動的第一個重要步驟。良好的導入會使學生從上課之初就被深深吸引。 四, 讓學生動起來的教學過程,音樂課要生動活潑,必須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光靠老師能說、會唱、會跳讓學生動起來,不能閑著,要說動,那可動的內容可真不少。 五,節奏模仿,節奏模仿的好處在於能很快吸引學生注意力。學生們希望准確地模仿老師的節奏,以便炫耀自己的反應能力,因此他們會很安靜地聽老師的示範。教師把歌曲中的復雜節奏拿來拍一拍,學生通過模仿,對節奏進一步熟悉,歌唱中的難度會大大降低。 六,畫旋律線。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在樂譜下畫,一種是用手在空中畫。在聽范唱時,除了讓學生感受歌曲情緒外,我經常讓學生看著譜子畫旋律線。在視唱樂譜時,我會學生一起用手描出旋律線。這樣,學生有事做了,聽得就比較專心,而且通過畫旋律線,可以感受到旋律的起伏對表達音樂情感作用。 我認為,這些措施符合認知行為學的規律,這樣的模式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聽覺記憶能力,學生的主動性得到充分體現,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精心設計、巧妙安排,使上課成效大大提高。這些措施不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養,而且有助於開發智力,特別是在激活學生創新潛能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從而使學生在經歷音樂實踐過程中欣賞美、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讓音樂課真正地活起來,讓音樂課真正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總之,在唱歌教學中,只要我們摒棄長期形成的以技能技巧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堅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念,唱歌教學的審美功能一定會得到發揮。教師與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與藝術情操也一定能得到發展。
❼ 求古典詩詞與流行歌曲研究(800字)
古詩詞是現代流行歌詞的遠祖,有其「剪不斷理還亂」的藕斷絲連和「抽刀斷水水更流」的一脈相承,這是事實,不可否定。這也是中國民族文化底蘊與文化傳承的結果。前蘇聯詞作家薩柯夫斯基明確指出:「好的歌,它的詞都具有不依賴音樂的獨立藝術價值。」因此,研究古詩詞的承傳與轉化,對當代歌壇的開拓價值,具有暢通古今的現實意義。
古人雲:「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又雲:「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再雲:「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詩經》中的風、雅、頌都是樂歌。楚辭「書楚語,作楚聲」,與《詩經》成為詩歌史上的兩座豐碑。《樂府詩集》中的樂府,多為歌詞,「詩為樂心,聲為樂體」,表達了詩與歌之間的密切的血緣關系。
在中國,詩與樂很早就發揮著抒情言志和教育人的作用,詩依靠樂得到廣泛的傳播,詩就是歌,即聲詩。古詩詞吟與詩是緊密相聯的。吟詩也是詩人賞析、抒情、創作詩詞的重要方式。《辭海》解釋「吟」為:「吟詠、做詩」。《孔穎達疏》又對「吟」作了明確解釋:「動聲曰吟,長言曰詠,做詩必歌,故言吟詠情性也。」實際上吟詩的過程也就是品詩的過程,吟出其情其感。吟詩有三品:一吟一品:品物境;再吟再品:品情境;三吟三品:品意境。從原始歌謠、《詩經》、漢樂府、直到詞曲,聲詩的發展源遠流長,當一種詩體產生民間時,與音樂有著密切的關系。《詩經》也好,唐詩宋詞也罷,其實就是那個時代的流行歌曲,宋詞就是配合樂曲而唱的歌詞,「感於哀樂,緣事而發」。
流行歌曲稱通俗歌曲。「通俗」是就其演唱方式而言的。流行的歌詞創作也是一種文學創作,屬於詩詞創作的范疇。流行歌曲展現了千姿百態的生活,表達了各種各樣的情緒和心態,為一種通俗文化。「以歌傳情」是流行歌曲的核心,每首歌詞都確定一種感情基調,字里行間中尋覓以詞抒情、以情帶聲的重要追求。
中國古典詩詞大都非常講究,在遣詞造句、敘事抒情上自有一套嚴格的理論,是字字珠璣,千古傳頌。古典詩詞非常強調韻律,大多音樂感極強,結合中國人的情感表達方式,含蓄委婉,百折千回,動人不已。這是當今諸多流行歌曲創作人所追求的一種境界,許多音樂創作人採用挑選經典的古詩詞,譜上曲,詮釋千古佳句。
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著名歌手鄧麗君、王菲等人都曾演唱過,流傳甚廣。
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此詞被重新譜曲後歌名為《月滿西樓》,配以古典情懷:一位古裝女子,手持羅扇,獨倚窗前,望穿秋水,只為等待歸人。整個歌曲樸素清新,籠罩著深層的相思之痛,與李清照的詞風尤為吻合,實乃天作之合。
李煜的《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柳永的《雨霖玲》(寒蟬凄切),辛棄疾的《丑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等,由古月、劉家昌、翁清溪等著名曲作家譜曲與詩詞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加之有婉約清新唱腔的鄧麗君演唱,使得這些曲目成為現代音樂史上傳頌的極品。曾被《音像世界雜志》評為在夜晚用心聆聽的專輯,可謂評價之高。這張專輯里最有名的兩首,一個是李煜的《虞美人》,一個就是後來王菲翻唱的《但願人長久》,是對這首古典佳作現代版詮釋了。83、84年播出的電視連續劇《武松》中,張都監家的丫鬟,就曾彈唱了這一曲,但這屬於聲樂作品的范疇。從另一個角度上,說明了經典詩詞與音樂的融合性。再來換一個角度,流行歌曲多表現一種通俗文化,而古典詩詞的介入,恰好將其雅的一面也推到了眾人面前,正說明了,藝術其實並無雅與俗不可逾越之鴻溝,關鍵在於融合的手段了。
徐小鳳演唱的《別亦難》,由何占豪作曲,用的是李商隱《無題》前四句:「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同樣是膾炙人口的好歌。
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詞人借千古英雄的是非成敗,抒發自己的懷古之情。在渾厚的音調之下,表現對世事滄桑的超然和感悟,雄渾而深沉。《三國演義》電視劇將詞譜曲,楊洪基演唱,為電視劇增色不少。
梅艷芳的《床前明月光》:「是你吧/高高掛在穹蒼千年啦/看盡了人世離與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在這首歌曲中引用了古詩直接譜曲,在詩的前半部分,也可以看作是對李白的《靜夜思》做的全新注釋。
著名音樂人宋柯曾說:「我們可以看到,無論古詩新唱還是意譯古詩,都是適用了經過上千年有中國特色檢驗的文學精品,它們具有廣泛的認知度和群眾基礎。借用古典詩詞來表現流行歌曲的主題和內容,既給予了流行歌曲一表現空間,廣泛的也提升了流行歌曲的層次,找到了一條將歌手推進眾人的捷徑。」古典詩詞對現代流行歌曲創作有著深遠的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