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推薦一首歌,用最動聽的音樂和最美麗的心靈為青春餞行。要求:①闡述推薦理由
上學的時候 課間校園廣播放的《最初的夢想》《同桌的你》《我們都是好孩子》等等校園歌曲 無論什麼時候聽,都能勾起滿滿的回憶。
B. 《懂音樂的朋友》這篇閱讀短文發展、高潮和結果都在那些自然段中的那些句子
1,發展:她決定送這盆花參加社區將要舉行的「最佳花卉」展。
2,高潮:但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在參賽前夕,這盆花卻不翼而飛。
3,結果:就這樣,里微絲又找回了自己的這位懂音樂的朋友。
《懂音樂的朋友》課文主要敘述了里微絲在角落裡看到鳳仙花並讓它見太陽讓它好好生長,發現鳳仙花懂音樂後,決定帶鳳仙花參賽,可鳳仙花不見了,找到後以鳳仙花懂音樂的理由拿回鳳仙花,得了一等獎的故事,告訴植物和人類一樣,都懂音樂,要愛護植物!
(2)美麗的心靈輕音樂擴展閱讀:
《懂音樂的朋友》原文:一位叫里微絲的小朋友無意中發現,自家栽種的一盆鳳仙花在自己拉小提琴的時候,不僅會輕微的擺動,而且還長勢越來越好,「它突兀地挺立著,兩多淡紫色的花苞就要吐蕊怒放展示美姿。」
所以,她決定送這盆花參加社區將要舉行的「最佳花卉」展。但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在參賽前夕,這盆花卻不翼而飛。
里微絲非常傷心,因為她失去了一位懂音樂的朋友。但在花卉展上,她卻意外地發現了自己的這盆鳳仙花,只是主人變成了其他人。
為了證明這盆花是自己的,小里微絲對著那盆鳳仙花深情地演奏起悠揚的樂曲,人們真的看到了鳳仙花「先是挺直了身子,然後緩緩地搖動,接著朝里微絲站的方向彎去,似乎想要邀她一同起舞。」多麼知心的朋友啊!就這樣,里微絲又找回了自己的這位懂音樂的朋友。
C. 介紹我國流行音樂的發展時期,謝謝!
第一發展階段:1917-1936年(上海時期)
從中國流行音樂先軀黎錦暉先生從事音樂活動算起,中間以其封建的明月歌劇社為線索,先以兒童歌舞劇如《三蝴蝶》、《麻雀與小孩;歌舞表演曲如《可憐的秋香》、《寒衣曲》等開始,繼而創作了中國第一批家庭愛情歌曲,即流行歌曲《毛毛雨》、《妹妹我愛你》、《桃花江》、《特別快車》等。本期終止於明月歌劇社音樂團體的解散,眾歌星大都進入電影界為止。
此期的演唱風格不甚優美,常用類聲喊叫的唱法。
代表歌星有黎明輝、王人美、黎莉莉、薛玲仙、胡笳、嚴斐、英茵、徐粲鶯、蔡一鳴、錢鍾秀、張仙琳等。
作曲家有黎錦暉、嚴工上、許如輝、任光等。
詞作家有黎錦暉、高天棲、安娥、王乾白、魏如晦等。
第二發展階段:
前期:1937-1949年(上海時期)
本期從周璇進入電影界後,在影片《馬路天使》中所演唱的兩首插曲,《天涯歌女》和《四季歌》傳遍全國。由她開創一代歌風影響整個中國歌壇,這種風格可形容成婉轉、輕柔、鬆弛、甜美。但音量、力度都不大。
此期歌壇整個情況是沒有歌舞表演團體表演。專門靠灌唱片和電台播音來演唱的歌星是少數,大多數歌星都以拍電影為主,演唱電影插曲的影歌雙棲形式出現。本期到共和國成立後,大部分主要代表歌星都轉移到香港發展為止。
代表歌星有周璇、白虹、龔秋霞、姚莉、嚴華、姚敏、張翠紅、李麗華、白光、李香蘭、張帆、黃飛然、黃源尹、吳鶯音、歐陽飛鶯、梁萍、逸敏、屈雲雲、金溢、白雲、鄧白英、佩妮、張伊雯、韓菁清等。
作曲家有黎錦光、陳歌辛、姚敏、嚴華、李厚襄、嚴折西、嚴個凡、梁樂音、陳瑞禎、劉如曾、嚴工上、劉雪庵、賀綠汀、張簧、張昊等。
詞作家有吳村、陳棟蓀、李雋青、范煙橋、田漢、葉逸芳、張准、魯旭、包乙等。
後期:1950-1969年(香港時期)
本期從姚敏、姚莉兄妹為首,很多主要代表歌星都轉移到香港發展開始。最初還是以影歌雙棲為主,隨時間推移,靠演唱和錄制唱片的歌星比例有所增高。影片中不是由演員本人唱插曲,請專業歌星配唱的情況也多起來,但仍無明顯有影響的歌舞團體表演。
演唱風格無太大變化,輕柔曼妙的特點有所減少,趨向於自然、平淡。另外由於白光的影響,以低音域演唱,具有中音特色的歌星增多;用西洋傳統發聲方法演唱或更多借用西洋傳統發聲技巧的歌星也增多了,這是受到李香蘭的影響。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期,國語流行歌曲在香港漸趨衰落,粵語歌曲中興,在歌壇上占據主導位置。主要代表人物是許冠傑。
本期主要代表歌星潘秀瓊、崔萍、張露、葛蘭、劉韻、顧媚、席靜婷、潘迪華、董佩佩、蓓蕾、夏夢、石慧、江岩、楊光、石林等。
作曲家有黎平、楊龍、勵鳴、王福齡、周藍萍、顧嘉輝、黃露、夏端齡(日本作曲大師服部良一)、江適、葉純之、草田、於粼等。
詞曲家陳蝶衣、陶秦、易文、盧一方、司經明等。
第三發展階段:1970-1981(台灣時期)
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期,台灣的流行音樂逐步發展起來。取代了國語流行歌曲漸趨衰落的香港歌壇的位置。其標志是謝雷一曲《曼麗》、姚蘇蓉一曲《今天不回家》紅遍東南亞,奠定了台灣流行歌壇的領先地位。
之前,台灣歌壇所演唱的歌曲有漢族及各少數民族民歌(包括閩南語歌曲);上海時期和香港時期的國語流行歌曲;以及受日本影響的創作歌曲。後來逐步創作出處於上海時期流行歌曲與現代城市流行歌曲之間具有自己特點的時代曲。這種風格的歌曲,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才漸趨衰落,而被新城市流行歌曲所取代。
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台灣曾出現過著名的校園民歌運動。由學生首先發起創作、演唱,影響深遠,以至波及到香港及內地歌壇。直到八十年代前期,才匯入了流行音樂,融合在一起發展,為流行音樂注入了新鮮血液。
D. 推薦一些老歌曲,六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的經典老歌。
1、《魯冰花》
《魯冰花》原唱為曾淑勤,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由甄妮與南京小紅花合唱團共同演唱,由姚謙填詞,陳揚譜曲。
歌曲發行於1988年8月1日,收錄於專輯《金罇陳酒》。該歌曲是電影《魯冰花》的主題曲 。
2、《月亮代表我的心》
月亮代表我的心(英語翻譯為:The Moon Represents My Heart),經典歌曲,歌曲由孫儀作詞,翁清溪作曲。
1973年由陳芬蘭首唱,1977年經鄧麗君重新演繹後紅遍華人世界。
3、《小城故事》
《小城故事》是鄧麗君為電影《小城故事》演唱的電影主題曲。歌曲由庄奴填詞,翁清溪譜曲。收錄在1979年發行的鄧麗君專輯《島國之情歌第六集——小城故事》中。
歌曲於1979年4月14日至4月29日間成為香港商業電台中文歌曲擂台陣三周冠軍歌曲。
4、《燭光里的媽媽》
歌曲《燭光里的媽媽》,這首歌詞創作於1987年,是詞作者李春利為自己編劇的電影《眼鏡里的海》作的電影插曲。
並且是獻給卧病多年的母親的,當時她還是個高中生,每個句子都是有感而發,且得到了母親的認可和喜愛。
5、《偏偏喜歡你》
《偏偏喜歡你》是陳百強演唱的歌曲。由鄭國江作詞、陳百強作曲,收錄於1983年8月1日由華納唱片發行的同名專輯《偏偏喜歡你》。 該歌曲是電影《港囧》的插曲。
1983年,該歌曲獲得1983年十大中文金曲獎,1989年,該歌曲獲得年東京音樂節TBS一等獎。
E. 周光耀老師感恩教育的背景音樂是什麼
落葉在空中盤旋, 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 那是大樹對滋養它的大地的感恩; 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盪, 繪畫著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 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 我們沐浴著愛的陽光長大, 我們滋潤著人間的真情成長, 感謝父母,給了我們寶貴的生命; 感謝老師,給了我們學習的本領; 感謝小夥伴,給了我們真誠的幫助; 感謝學校,給了我們和諧的成長環境。 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 老師對我們有教育之恩, 同學對我們有幫助之恩, 社會對我們有關愛之恩, 軍隊對我們有保衛之恩, 祖國對我們有呵護之恩…… 多少次,帶著幸福的感覺進入夢鄉, 多少回,滿含著感動的淚花暢想未來, 有人說—— 善良的本質就是有一顆感恩的心; 有人說—— 一個人如果有了一顆感恩的心, 他就是一個幸福的人。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我們才懂得去關心、幫助他人;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我們就會勤奮學習、珍愛自己。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我們就能學會包容, 贏得真愛,贏得友誼。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我們就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 就能夠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感 恩 的 心 (朗誦詩) 從茫茫渺渺的遠古洪荒,到熙熙攘攘的今日世界, 我們只是這個時間巨河中微不足道的一滴 從百萬年前人類的始祖,到今天全球的幾十億人, 我們,只是生生不息的生命中微小的一個 面對浩渺的時間巨流, 我們難免感到弱小,但我們依然需要感恩 因為我們正生動地存在著 面對廣袤的空間涯際, 我們通常感到茫然,但我們依然需要感恩 因為我們還堅強地存在著 我們存在於人生的精彩和人世的豐富 我們存在於世界的廣闊與萬物的生息 我們不曾被忽略,也不會忽略自己 所以—— 當童年走過我們的年少 我們就不得不感恩於那份天真的歲月 當朋友走過我們的生活 我們就不得不感恩於那種珍貴的相知 當家人走過我們的一生 我們就不得不感恩於那種血肉的真情 當師長走過我們的生命 我們就不得不感恩於那份真摯的呵護 是啊,當風雨走過我們的身旁 我們同樣感恩於風雨的滋養 帶來生命的成長,和生命的力量 當日月走過我們的天空 我們同樣感恩於日月的光芒 帶來光明的溫暖,和清澈的明亮 那麼,我們有什麼理由, 不感恩於親人朋友師長的愛與包容? 我們有什麼理由漠視這個世界的溫暖? 我們有什麼理由踐踏這個自然的奉獻? ——我們沒有理由, 因為,他們也在感恩著 他們感恩於你所帶來的幸福與歡樂 甚至於愛和痛苦 他們感恩於你傳給人間的溫暖與理解 還有隨時隨地的幫助 他們還感恩於你給大地種下的小樹 以及放歸風中的蝴蝶 這些,就是來自你常常忽略的 他人的感恩,世界的感恩,自然的感恩啊 親愛的朋友們 在看著太陽又一次從地平線上升起時, 讓我們感恩於這個世界的和平吧 在看著父母相依偎於門口等你回家時, 讓我們感恩於他們的堅韌與包容吧 如果朋友這一刻心裡還記著你的名字 就讓我們感恩於他們的信任與愛護吧 如果師長這一刻還在燈下讀著你的文字 就讓我們感恩於他們的執著與無私吧 如果你明天還睜開清澈的雙眼 那就感恩於天空的湛藍和世界的寧靜吧 如果你今天還在球場上奔跑 那就感恩於大地的寬廣和青春的生命力吧 如果此刻你手上所擁有的幸福 都來自於他人,請感恩於他人的慷慨吧 用你的笑與淚,還有眼裡的真誠 如果還有一些幸福是你自己的創造 那就感恩於自己的專注與平和吧 用祝福與微笑,還有一顆美麗的心靈 參考資料: http://www.dehua365.com/wx/go.asp?id=516 音樂 http://web.zywl.cn/u/mnls/moshimowang.wma
F. 拜託啦!
《唯一的聽眾》讀後感
當我一口氣讀完《唯一的聽眾》時,眼睛不覺濕潤了。素有「音樂白痴」之稱的「我」竟然在一夜之間成了一位有名的小提琴手。是誰改變了「我」呢?是對自己兒子沒有任何希望的父親?不是!事實上是那位「聾」奶奶——音樂學院的老教授!讀到這里,我被作者奇妙的構思和精彩的語言吸引了。同時,我更由衷地敬佩「我」的那位良師。
我敬佩「聾」教授,是因為老教授不僅是「我」拉提琴時的聽眾,更是「我」心靈的聽眾!聽著「我」拉的「鋸床腿」般的小提琴聲,她不光裝作聾子一樣,還用溫柔的話語鼓勵「我」:「我想你拉的挺不錯。是真的,小夥子。」多麼善良的謊言!多麼美麗的心靈!一個「聾」字挽救了「我」那顆受傷的、脆弱的心靈!
其實,我也有心靈的聽眾。
爸爸是我心靈的聽眾。當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他意是親切地鼓勵我說:「相信自己,不要放棄,你是最棒的。」在爸爸的「誘導」下,我變得堅強了。
媽媽也是我心靈的聽眾。當我和夥伴們發生矛盾時,她總時溫柔地說:「好孩子,要學會寬容他人。」在媽媽的開導下,我變的活潑、懂得寬容別人。
我還有許許多多心靈的聽眾,他們為我所做的一切,我怎麼能忘記呢?
心靈的聽眾,你是微笑的鼓勵,你是溫柔的開脫,你是無言的期盼,你就是閃爍在人們心靈深處的啟明星!
我期盼做他人的心靈聽眾!
G. 金鳳浩的簡介(民族)
金鳳浩 1937年生,生於朝鮮咸興南道咸興市,朝鮮族,國家一級作曲,原武警文工團藝術指導,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四屆),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理事,中國少數民族聲樂學會理事,中國朝鮮音樂研究會常務理事。1941年隨父母遷入中國吉林省和龍。1957年考入和龍縣文工團,歷任演員、副團長。1974年任吉林省文化局副局長,1978年調任吉林省文聯間協副主席。1984年調入北京,任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政治部文貢團藝術指導,創作員。作表作有歌曲:《延邊人民熱愛毛主席》、《紅太陽照邊疆》、《我為革命放木排》、《黨的光輝照延邊》、《偉大祖國百花吐艷》、《美麗的心靈》、《金校和銀梭》、《小雪橇》、《壯家妹》、《國旗和士兵》等。其中《美麗的心靈》於1980年被選入聯合國亞太地區音樂教材。著作有:《光的光輝照延邊--金風浩歌曲選》、《金鳳浩歌曲集》;《金鳳浩聲樂品集》;《美麗的心靈--著名作曲家金鳳浩作品專輯》。論文《朝鮮族音樂與鄰近民族音樂的相互影響和交融》被1991年香港第14屆亞洲藝術採用,《我的歌創作》等12篇文章相繼在《間樂周報》、《人民日報》等報刊上發表。中央電台、電視台、《中國報導》、《世界音樂交流》、《中國文學》、《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民族團結》、《夕陽紅》以及許多省、市報刊和電台都曾作過作品的專題介紹和人物專訪。1996年被授予《中國歌壇輝煌20年》作曲成就獎。個人藝術簡歷以及名字曾分別被收入《中國藝術家辭典》、《中國大網路全收》、《中國當代文化藝術名人辭典》、《音樂欣賞》、《中國共產黨員名人辭典》、《中國少數民族藝術辭典》等。
金鳳浩是我國著名的朝鮮族作曲家,其早期代表作為《紅太陽照邊疆》,1964年,當時的金鳳浩還是吉林省延邊地區的一名文工團團員。他對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平時就愛寫一些歌曲。那年,我國農業狀況開始好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開展了秋季大豐收活動。為了鼓舞農民的干勁,上級要求金鳳浩寫一首「豐收歌」,在全地區廣泛傳唱。由於經常深入農村,金鳳浩寫來自然很有感覺。譜完曲,經人填詞,再由文工團的演員在各地演唱,這首歌就立刻在全地區傳唱起來。誰知這一傳就一發不可收拾,附近地區都開始傳唱這首曲調美妙的歌曲。隨後幾年,這首歌一直長盛不衰。直到1968年,有關專業部門發現了這首少數民族歌曲,並重新填寫了歌詞,將其正式定名為《紅太陽照邊疆》,這首帶有民族韻味的優美歌曲立刻在全國走紅。
H. 梁謠的歌曲都是原創的嗎
●八十年代●1980-1989是中國流行音樂創作最為動盪也最為繁榮的10年。改革開放以來,朱逢博的《薔薇薔薇處處開》是新中國第一盒立體聲音帶;在當時中國家庭錄音機擁有量極少的情況下,當年銷量310餘萬張,位居榜首,共再版三次銷量達800多萬張。現已列入中國唱片史冊,隨著卡式錄音機和電影、電視、廣播的普及,港台流行歌曲得天獨厚地闖入千家萬戶,不容分說地叩擊人們的耳膜,強烈地刺激了音樂界乃至整個社會,也帶來內地通俗抒情歌曲創作的勃興。重新起步的流行音樂,經歷了跟隨港台流行歌曲的走向而變化到以特有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的必然過程。80年代初期,谷建芬、鐵源、付林、施光南等大批作曲家,以及喬羽、王健、曉光等詞作家的先後介入,標志著我國通俗音樂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他們以良好的藝術素養、豐富的生活感受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礎,使作品呈現出強烈的民族風格,滲透出明顯的文化意識,體現出對通俗音樂藝術化的苦心示索,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可喜成績。《年輕的朋友來相會》、《那就是我》、《金梭和銀梭》《滿山紅葉似彩霞》、《我愛你,塞北的雪》《在希望的田野上》〈美麗的心靈〉、《青春啊,青春》、《我愛你,塞北的雪》等80年代早期作品,那充滿歡樂和陽光的音符像雪後的泉水一樣四外流淌,滋潤著「八十年代的新一輩」的心靈,使人感到可愛的祖國充滿希望。80年代中期郭峰以《讓世界充滿愛》為賭注一大批作品將藝術觸角伸向人生、社會、歷史,敞開心扉,提示人性,內涵豐富,從而使流行音樂得到廣泛、真正的認同,並被得到官方正式命名「通俗歌曲」。緊接著崔健、徐沛東、蘇越等,以《一無所有》、《信天游》、《黃土高坡》、《我熱戀的故鄉》等作品,把具有西北高原特色的單調置入搖滾性音樂的整體構思中,以民族傳統音樂的神韻為流行歌曲注入新的活力,欣起的「西北風」席捲80年代末的歌壇,很快就在聽眾中引起共鳴。有的專集發行量超過1500萬盒……80年代的流行音樂經歷了痛苦的思索和爭執後,「通俗唱法」與民族、美聲唱法形成鼎足之勢,被列入聲樂藝術之「正冊」,流行音樂在理論和輿論面前終於獲得了一席之地,其價值得到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