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視頻12:25時的背景音樂
好像是 開封府中借三寶
㈡ 急求!京劇鍘美案駙馬爺近前看端詳的配樂伴奏!謝謝
【西皮導板】 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 【原板】 尊一聲駙馬爺細聽端的, 曾記得端午日朝賀天回子,我與答你在朝房曾把話提。 說起了招贅事你神色不定,我料你在原郡定有前妻。 到如今她母子前來尋你,為什麼不相認反把她欺? 我勸你認香蓮是正理,禍到了臨頭悔不及。 【快板】 駙馬不必巧言講,現有憑據在公堂, 人來看過了香蓮狀,駙馬爺近前看端詳: 上寫著:秦香蓮她三十二歲,她狀告當朝駙馬郎。 欺君王,瞞皇上,悔婚男兒招東床, 殺妻滅子良心喪,逼死韓琦在廟堂! 將狀紙押至在某的大堂上, 【搖板】咬定了牙關你為哪樁?
㈢ 開封府援軍攻破城門時張龍趙虎抱著木頭砸人的那一段背景音樂叫什麼名字有點像古希臘那種風格, 急急!
愛你一萬年太久
㈣ 包青天之開封府奇安案那個救濟災民的背景音樂是什麼歌曲
只要有你吧,還有一個比較好聽的是雲,只在不行可以去聽聽束竹令。
如果覺得答案解決了你的問題,請採納,有問題可繼續追問
㈤ 新包青天, 第一集, 皇帝小時候 和李娘娘 在一起的 那個背景音樂, 有誰知道
包公,名包拯,字希仁,宋朝合肥人,曾任開封府尹,是宋朝有名的清官。他鐵面無私,執法公正不阿,替民伸冤除害,深得人心。
斷雞蛋
傳說包拯三十歲當了開封府尹。那時,他已經是個有智有謀的清官,隔著窗欞吹喇叭——響聲在外啦!推薦他來京主事的,是當朝大師王延齡。此人是三朝元老,白鬍子齊腰深,還日夜思念著國事。包拯雖是他推薦的,但是他對包拯的人品、才智究竟怎樣,還了解的不那麼清楚,總想我個機會試試包拯的才能。
這天一早,老太師剛剛起身,漱洗完畢,要僕人端上早點,三個五香蛋。他一個雞蛋剛吃完,忽聽家人稟報:「新府尹包拯來拜。」
王延齡一聽,驚喜異常,一面吩咐:「快請。」一面腦子轉開了:「我何不藉此機會當面試試他呢。」
怎樣試呢?王延齡拿著筷子,正要夾第二隻蛋時,主意來了。他趕忙放下筷子,端起蛋碗放到桌上,對丫環說;「秋菊,你替我辦件事好嗎?」
秋菊說:「老太師盡管吩咐。」
王延齡指著桌上的五香蛋說:「秋菊,你把這兩只五香蛋吃了,任何人追問,不管怎樣哄騙、威脅、烤打,你都不要說是你吃的。凡事有我做主,事後再賞你。」
秋菊聽了一愣,可是老太師的吩咐又不敢拒絕,只得照吃了。
王延齡看她吃了,就走出內室,到了中堂,見到包拯後寒暄了幾句,便說;「舍下剛發生一樁不體面的事,想請包大人協助辦理一下。」
包拯說:「太師不必客氣,有事只管吩咐,下官一定照辦。」
「那好。」
王延齡說罷,便起身領著包拯走到內室指著空碗說:「每天早上,我用三隻五香蛋當早點。今日,剛吃了一隻,因鬧肚子,上廁所一趟,回來時那剩下的兩只蛋竟不見了。此事雖小,不過太師府里怎能容有這樣手腳不幹凈的人?」
包拯點點頭,問道:「時間多長?」
「不長。頭尾半頓飯的時間。」
「這段時間內,家裡有沒有外人來了又走的?」
「沒有。」
「老太師問了家裡眾人嗎?」
「問了,他們都說未見。你說怪不?」
包拯思索片刻說:「太師,只要信得過,我立即判明此案。」
王延齡雙手一拱,說:「那就仰仗也大人了。」
「太師:恕我放肆啦!」
「不必客氣。」
包拯挽起施子,走出內室,來到中堂,吩咐說:「現在太師府里大小眾人,全部集中,一廂站立。」
常言說得好:「宰相家人四品官。」這些家人雖然站立一旁,並不把新府尹放在眼裡。
包拯一見火了,桌子一拍,喝道:「王子犯法,與民同罪。今日,我來辦案,諸位休得怠慢,免得皮肉吃苦。誰偷吃了太師的五香蛋,快說。」
眾人一驚,頓時,老實了。可是包拯連問三次,這些家人竟象木頭樁子一樣,悶聲不響。秋菊站在那裡,也象無事的一樣。王延齡在一旁睜大眼睛,裝著急於要把此事弄明白的樣子,眼看眾人一言不發,他想:「包拯啊包拯,這事夠你喝一壺了,下一步你難道和一般官員一樣動刑嗎?即使棍棒下面找出犯人來,也不算高明。」想到這,故意說:「包大人,常言說,肉怕渣,人怕打,既然他們不說,你用刑吧!」
包拯把手一擺說:「不。」轉臉對眾人冷笑兩聲,說:「偷蛋的,你不招認,我自有辦法。來人啊,給我端碗清水和一隻空盤子來。」
「是。」隨從答應著去辦了。
王延齡看到這里,心裡樂了,包拯果然名不虛傳。審理案子能夠動腦子,不屈打成招。
王太師正在想時,隨從把一碗水和一隻盤子拿來了。包拯個隨從把盤子放在屋中間。然後說:「每人喝口水,在嘴裡激漱吐到盤子里,不準把水咽下肚。」
頭一個人喝口水,漱漱吐到盤子里。包拯瞅瞅盤子里的水,未吱聲,又讓第二個人把水吐到盤里。包拯又瞧瞧,又未吱聲。輪到第三人,正是秋菊,她拒絕喝水漱嘴,包拯離了坐位,指著她說:「嘿嘿,雞蛋是你偷吃的。」
秋菊頓時臉紅到脖子梗,低頭搓弄著衣角。王延齡忙說:「包大人,你斷定是她偷吃的,道理何在呢?」
包拯說:「大師,剛吃過雞蛋,一定會有蛋黃渣子塞在牙縫里,我讓他用清水漱嘴,再吐出來,就根據吐出來的水裡有無蛋黃沫子來判斷。她不敢喝清水漱嘴,不是她是誰呢?」
一席話說得太師點頭稱是。心想,這包拯還真有招數哩。口裡卻說:「包大人,此事已明,算了吧,讓他們散吧!」
包拯搖搖頭說:「不行。案子到此,只明了頭,尾還沒收呢。」
「此話怎講?」
包拯嚴肅地說:「秋菊只是為人捉弄,主犯不是她。」
王延齡一驚,想不到包拯這么年輕,遇事想得這么周全,辦事這么干練。索性試到底吧,便說:「包大人,這樣說她吃雞蛋是受人指使啦,此人又是誰呢?」
包拯認真地說:「此人就是太——師——你。」
「啊!」
王延齡笑著連連點頭,轉臉對眾人說:「這事正是我要秋菊做的,為的是試試包大人怎樣斷案。包大人料事如神,真是有才有智。你們回去,各干各的吧。」
這時,秋菊臉上才現出笑容,和大家一道散去。
等人走後,王延齡問道:「包大人,你根據什麼斷定是我指使秋菊的呢?」
包拯說:「秋菊已是個大姑娘,懂得道理,犯不著為兩個雞蛋闖下禍,這是一,二是,當我知道是她吃了雞蛋時,她感到羞愧和委屈;三,這一條,也是最重要的,在全府眾人面前她被當眾說出是偷吃,這事根根絆絆的不向眾人說清楚,秋菊就不能過安分日子,會因羞愧而尋短見的。太師雖是開玩笑,試試我的才智,我要是一步處理不慎,不是會鬧出人命來嗎?」
一席話,說得王太師連連點頭,佩服地說:「包大人,有你坐開封府,我放心啦?」
蘇樺 整理
選 師 爺
包公做了開封府尹後,為了使自己的主張能夠很好地施行,決定選一名稱心的師爺。什麼是師爺了就是在府衙幫助做文書工作的人。
包公選師爺的告示一貼出去,汴梁內外、四面八方的文人學士紛紛前來應試。只三、四天時間就來了上千人。考試的第一個項目是做文章,由包公出題,讓應試的人去做。上千張卷子包公一一親自過目,從中挑選出了十個文才最高的人。考試的第二個項目是面試,包公要把這十個人一個一個地單獨叫進去,隨口出題,當面應答。
第一人被叫進來了。這個人對包公畢恭畢敬,唯恐稍有失誤,不能入選。他未進門就向包公打躬施禮;進得門來,一步叩一個頭,一直叩到包公面前,口中說道:「小人恭聽老爺訓教。」包公說;「這不是什麼訓教。你既來本府應試,就請起來入座攀話。」那人說:「小人不敢。」包公說:「哎!叫你起來,你盡管起來。」那人說:「還是跪著聽老爺訓教。」包公見他這樣,也不再勉強,就說:「你的書面文章做得不錯。今天老爺我還要對你面試一番。」那人說:「請老爺出題。」包公指指自己的臉說:「你看我長得怎麼樣?」那人說:「小人不敢放肆。」包公說:「這是考試,恕你無罪。」那人抬頭一看包公的面容,哎呀,真是難看死了,頭和臉都黑得如煙熏火燎一般,乍一看,簡直就象一個黑色的壇子放在肩膀上;兩隻眼睛大而圓,瞪起來,白眼珠多,黑眼珠少,令人害怕。那人大吃一驚,沒想到包府尹長得這么醜陋。他想:我若把他的模樣如實講出來,他一定火冒三丈,別說當師爺,不挨他的狗頭鍘都算好的。當官的都愛聽恭維話,我何不奉承他一番,討他個歡喜呢!於是嘻嘻一笑說:「啊,老爺長得真是好看極了!方面厚耳,紅潤潤的臉膛,濃眉虎目,格外精神。真是有福的相貌呀!」包公聽了,望著他向外擺擺手說:「行了,你回家去吧。」
接著第二個人被叫進來。包公一看。這人漫長臉,白麵皮,兩顆大眼珠沒看人就滴溜溜打轉。當包公又拿自己的臉進行面試時,他偷偷溜了包公一眼,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包公要他隨口應答,他眼珠兒轉了幾轉,滿面春風地說道:「哎喲,老爺真是個清官呀!」包公問:「你怎麼知道?」他說:「我看老爺長得眼如明星,眉似彎月,面色白里透紅,純粹是副清官相貌啊!」包公一聽又好氣又好笑,心裡話:如果照你所說,我這面如鍋鐵、容貌醜陋的大概就該是好官相嘍。真是一派胡言!於是,不耐煩地對那人向外擺擺手。
包公面試完第九個人時,老家人包興進來了,問:「老爺,可有如意的?」包公搖搖頭嘆了一口氣說:「眼下還沒選上一個。這些人為了討得我的喜歡,他們竟然顛倒黑白,胡說八道,如果都象這樣拍馬溜須、專說瞎話,誰去為百姓辦事呀?」包興說;「忠良難找,你就將就著選一個吧。」包公說:「不行。開封府如果選不著實心眼兒人,我寧願自己多勞,也不能湊合。喚最後一個進來!」
第十個人進來了。只見他坦然地來到包公面前,施禮說:「見過老爺。」包公說;「免禮,坐下!」那人坐了。包公說:「你的文章做得不錯呀!」那人道:「老爺,文章做得再好,那隻不過是紙面上的東西,不值幾個錢。以小人之見,要報效國家,為百姓辦好事,第一是要有德,第二才是要才。」包公一聽,暗暗稱是,便說;「老爺我今天當面口試,你要馬上回答。」那人道:「請老爺出題。」包公說:「別的題也沒什麼意思,就說說我的臉面吧。你看我的容貌如何?」那人向包公打量了一下說道:「老爺的容貌嘛……」「怎麼樣啊?」「臉形如黑壇,面色似鍋底,實在該說是醜陋。」包公一聽,故意把臉一沉;「嗯!放肆,你怎麼這樣說起老爺來了?難道不怕我怪罪嗎?」那人說:「老爺別生氣。老爺的臉本來是黑的,難道我說一聲『白』它就變白了?老爺長得本來是丑的,難道我說一聲『美』就會變美了?老爺若不喜歡聽老實話,今後怎能秉公斷案,做個清官呢?」包公說:「我聽人說,容貌醜陋,其心必奸。此話當真嗎?」那人說:「不然。奸不奸在心而不在貌。只要有忠君愛民之心,報效國家的願望,就是長得再黑,也會做清官;相反,就是長得再白,也保不住不做貪官。難道老爺沒見過白臉奸臣嗎。」
包公聽完,心中大喜,說:「你被選中了。」
劉秀森 搜集整理
妙對破案
相傳包公帶著包興,微服私訪。這天,來到一個地方,看看天色已晚,決定找個人家投宿。
他們順街走著,見前方有一位老人伏在門前石階上流淚。包公忙上前問:「請問老翁,何事傷心?」老人抬頭看了包公一眼,並不說話,只是流淚。包公不便多問,便提出想在這里借宿。老人一聽,連連搖手:「不行,不行!實不相瞞,這里前幾天才死了人。」包公一聽死了人。便問死者何人?何故而死?這一問不要緊,倒引出一段奇案來。
原來,這位老人姓徐,夫婦兩人,膝下只有一子,年方十八。不久前,老夫婦為兒子娶了親。新娘子聰明賢慧,全家人都很滿意。
新婚之夜,新娘子聽說丈夫正在攻讀迎考,便出了一個上聯考他。這是個連環對:「點燈登閣各攻書」。新娘子開玩笑地說:「對不上下聯,不準進洞房。」偏偏新郎書生氣太重,一時答不出,竟賭氣到學堂去了。
第二天,新娘發現丈夫愁眉不展,便問是何原因?新郎說;「我正為答不出你的對聯發愁呢!」新娘說:「你昨天夜裡不是對上了嗎?」新郎感到很奇怪;「我昨夜睡在學堂里,並沒有回家,怎麼會答出對聯來呢?」新娘聽了這話大吃一驚,這才知道昨夜是被人鑽了空子失去貞操,悔恨交加,一氣之下,便上弔死了。
一見出了人命案子,衙門馬上來人,將新郎捉拿歸案。文弱書生抵不住糊塗官的嚴刑拷打,被逼供認,判了死刑,秋後問斬。老夫人徐氏聞訊,投河而亡。活生生的一個家庭,被弄得家破人亡,好不凄慘。
包公聽老人講完了經過,心裡也很難過。是誰促成新娘子冤死的呢?要破此案,必得先對出這個對子來。
這天晚上,包公就宿在老人家裡。夜深了,他還在苦思著那個下聯,一個人在後院里踱了一會,索興叫包興搬來一張太師椅,倚在梧桐樹旁,對月而思。想著想著,包公禁不住笑出聲來。原來,這個下聯正是「移椅倚桐同賞月」。對聯想出來了,破案的辦法也就有了。
天明後,包公來到縣衙,叫人貼了張榜,上寫欲在本地挑選一些有才學的人,帶進京城做官。條件是:能對出「點燈登閣各攻書」的下聯來。
榜貼出不久,一個書生揭了榜。他得意洋洋地來見包公,說:「本書生看過榜後,欲隨大人進京,還望大人多多栽培。」包公說;「你對出那副對聯了嗎?」書生假裝思索了一下,說:「這是個下聯,上聯應是『移椅倚桐同賞月』,不知大人肯不肯帶學生進京?」包公嘿嘿一陣冷笑。「行,我帶你進京!」說罷,驚堂木一拍:「還不快給我拿下!」左右一擁而上,把書生捆綁起來。
書生正做著官夢,不想被當場拿住,嚇得連喊冤枉。包公厲聲說:「歹徒,你居心不良,乘夜間淫人妻子,害死兩條人命,豈能饒你!左右,掌刑!」書生一聽,嚇得魂不附體,連忙跪下,高呼:「小人願招!」
原來,那日新郎賭氣跑到學堂後,幾個同學開他玩笑,說他放著如花似玉的新娘不伴,卻到學堂來守夜,新郎便將考對聯的事說了。誰知,言者無意,聽者有心,那書生乘機潛往新郎家去答對聯,新娘子不辨真假,竟與他同入洞房,以致釀成了這場悲劇。
包公當堂叫書生劃供,打入死牢,並叫來姓徐的老人,讓他將押在獄中的兒子領回家去。一場冤案,被包公巧妙地判明了。
陶錦生 搜集整理
長嫂如母
合肥地區,敬重嫂子比敬重姐姐還講究,說句把怠慢姐姐的話,還可以原諒;要是說了怠慢嫂子的話,那可是捅了馬蜂窩,不能善罷甘休的。人們常說:「長嫂如母」。老到白鬍子的翁,小到穿開襠褲的娃,都曉得這是因為清官包公的緣故。
那還是宋朝,廬州府出了個清官包拯。這年,包拯巡按到赤桑鎮。嗬,在赤桑鎮,包拯遇到了「咬手」的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大娘,哭奔衙門,狀告包拯侄兒包勉,打死她兒子,摔死她孫子,強奸她兒媳婦,致死人命三條。包拯准了狀,發簽拿人,一連數日,緝拿不到兇犯。包拯為這事,吃不香,睡不穩,顯得更黑更瘦了。
這天,包拯坐衙,仍舊拿不到兇犯。散衙後,他滿臉愁悶地回到家。他妻子——李夫人卻手拿一隻撥浪鼓迎上來,一本正經地說;
「相公,這玩藝是清東西時翻出來的,年深日久也壞了,要這玩藝幹啥?放著還佔地場,我看,不如扔掉了吧!」
包拯從夫人手裡接過撥浪鼓,鄭重地說:
「這,這哪行!」
說罷,端詳著撥浪鼓,那麼凝神,象是看一件罕見稀奇的珍寶。包拯為啥這么喜愛這件玩具呢?這里有包拯孩提時的故事。
原來,包拯是老罕(指最小的兒女)兒子,母親生他時已上了年紀,年老體衰,加上產後受了風寒,一病不起,在包拯未滿月時就死了。嫂嫂憐愛這個未滿月就失去母親的小叔子,就把包拯抱回自己房裡,放在比他小日分的兒子包勉——包拯的侄兒——的搖籃里撫養。嫂嫂心地善良,為人朴實,餵奶先盡小叔子吃,剩多剩少才是自己兒子的。一人奶,兩人吃,自然不夠。「奶不夠,粥來湊」。包勉可是吃米粥長大的。
包拯兩歲時,哥哥從集上買了一隻撥浪鼓回來,拿給包勉玩。小孩家愛新奇玩藝兒。包拯一看到,就要;包勉不給,包拯就哭著要。嫂子看到這情況,一面責備丈夫不該只實一隻,分配不均,一面從包勉手裡奪下撥浪鼓給了包拯。包拯止住哭了,但她自己的兒子卻哭個不住。一看,才知道剛才因為用力過猛,撥浪鼓的蔑把子把包勉的小嫩手拉破了,血糊淋拉的。爺爺心疼大孫子,又要從老罕兒子手裡拿過撥浪鼓,讓嫂嫂攔住了。
「爹,沒娘的阿叔可憐。包勉哭兩聲有啥呢?老輩常說:『葫蘆是吊大的,小孩是哭大的』。就是有個三長兩短的,我還年輕力壯嘛!」
嫂嫂一席話,感動得公公說不出話來,也就沒有從包拯手裡再拿回撥浪鼓。嫂嫂轉身就從書案的香爐里,抓了一把香灰,捻在包勉的傷口上,止住血。從那兒,包勉的手上就留下一條顯眼的疤痕。直到包拯十歲,他父親臨死前,把撥浪鼓交給他,把這件事講述了三遍,讓包拯記住。他才放心地閉上眼睛。之後,包拯就一直把撥浪鼓帶在身邊。
李夫人看著包拯拿著撥浪鼓這樣動感情,又進一步地說:
「相公,這玩藝兒又破又舊,不金不銀的,實是沒有留頭。」
「呸!」包拯動氣了,說:「娘子,你馬不知臉長,怎麼就忘了?從你過門那天起,我就不止一次給你講了嫂子那顆無私的心,和她金子般的語言。這只撥浪鼓是嫂嫂親手給我的,它比金比銀還貴重咧!」
李夫人並不是忘了這件事,而是故意要引起包拯回憶起這事的。原來,包勉知道外面告了他,包拯准了狀。老叔這個人一向鐵面無私,他害怕了,就躲到老嬸身邊,求老嬸給他講情。李夫人自然就答應了。可是,她熟知包拯稟性剛直,怕一時不容情,就想點子來打動包拯的心。
這時,她覺得有門了,就說:
「好吧!撥浪鼓我來好好收藏!相公——」
包拯急躁了,說:
「夫人,有話,你就脆崩點說吧!」
「相公,嫂子就只有包勉這點骨血,念嫂子撫養之恩,赦了包勉吧!讓他改邪歸正,服侍嫂嫂晚年。」
「啊!」
包拯一驚,明白事故點兒出在家裡。李氏拿出撥浪鼓原是為了給包勉講情的,包勉緝拿不到,是「家鬼害家人」。這怎麼能行呢?豈能因包庇自己的骨肉,壞了國法呢?本來,包拯想發怒的,但一想這樣會讓事情更麻煩。於是來了個「老鴨浮水——表面不動」,說:
「這……這……這事,往後再說吧!」
李夫人以為包拯動情了,為包勉擔憂的心也鬆了點。
當天下午,包拯帶著李夫人登衙升堂。讓王朝、馬漢把白發大娘請上堂。包拯說:
「老人家,你叫什麼名字,有什麼冤屈,說出來,我與你做主。」
白發大娘忍著悲痛,說:
「我叫肖劉氏,赤桑鎮人。包勉為強奸我兒媳婦,殺害了我一家三口,請大人為我做主伸冤。」
「肖劉氏,你可看清了,不是壞人冒充包勉的嗎?」
「大人呵,賊子行凶時,我在場。我親耳聽他說,『我是包大人的侄兒,狀子是告不透的。』他殺我兒子時,我親眼看到他左手心中有條又粗又大的疤痕。連我那哭著要娘的兩歲小孫孫,他也不放過,伸出疤痕的左手奪了小嫩手中的撥浪鼓,又伸出右手抓起小孫孫,摔死在地上。兒媳婦被搶走,抵死不從,也被殺死。慘呀,大人啊!」
李夫人聽了,也氣得臉兒發青;包拯聽了,心似刀絞。可他故意說:
「肖劉氏,包勉是我的侄兒,你就原諒點,我給你三百兩俸銀,給你安排好晚年生活。」
好似一聲霹靂,肖劉氏一怔,眼裡淚水沒有了,圓睜著眼,怒斥道:
「呸!我不要你的臭錢,你也甭為我這孤老婆子操心。常言說:『屈死不告狀』,原來你包大人也是『官官相護親為親』,枉有清官的好名聲!」
包拯並不動氣,轉臉對李夫人說;
「娘子,你看這事如何處理?」
李夫人咬著牙,說:
「相公,你照國法發落吧!包勉藏在我後花園。」
「砰」的一聲。包拯一拍驚堂木,叫道;
「帶兇犯!」
「喳!」
聲音一落,包勉就給帶上了大堂。咋會恁快呢?原來,包拯把李夫人帶上街,就命令張龍、趙虎搜查自己的家,沒有李夫人的阻攔,包勉自然被捉拿歸案。包拯計策用得好啊!李夫人想通了,自然交出兇犯;李夫人想不通,也照捉兇犯。
包勉一帶上堂,肖劉氏就叫道:
「正是這賊子,大人你與我做主,替小人兒媳報仇。」
包勉曉得事情不好,哭著向李夫人說:
「老嬸,你答應替侄兒討情的;老嬸,你快向老叔說說吧!」
李夫人掩著臉,哭著說:
「包勉,你的罪孽太重了,老嬸救不了你呀!你不要怨怪老嬸,老嬸給你備了紙錢。」
包勉賊人也有賊智,看看求李夫人不行,就伸出有疤痕的手,只是搖著,想打動包拯。包拯一看,鬍子直抖,便毅然畫下「斬」字,說:
「包勉,你媽留給你的是只『無私』手,你怎麼用這手做歹事呢!國法無情,只有斬了你,才能對得起一世無私的嫂嫂。」
說罷,扔了筆,吩咐行刑。
「喳!」
張龍、趙虎把包勉推出大堂。
包拯對肖劉氏說:
「肖劉氏,斬了包勉,替你那慘死的兒子媳婦伸了冤,只是人死不能復生,本官念你孤苦無依,生活無著,仍將三百兩俸銀給你去安排晚年吧!」
「謝包大人。」
一會,斬了包勉,張龍、趙虎呈上一顆血頭,包拯一見,一改他往日那種剛硬的性子,放聲呼陶大哭,淚水如斷線的珠子。還在飲泣的李夫人,止住了悲傷,說:
「相公,包勉已正法了,你還哭什麼呢?」
老包說:
「包勉被正法,他是罪有應得。我哭,是對不起嫂子呵!嫂子不僅用乳汁把我喂大,而且也給了我一顆無私的心。我光知道報嫂子恩情,對侄兒一味寵愛,沒有教育好侄子,以至使他犯下大罪。我對不起嫂嫂呵!」
說著,又哭;越哭,越傷心。李夫人只得勸說:
「相公,你要以身體為重。嫂嫂深明大義,她也不會怪罪你的。我們還是多想想嫂嫂的晚年吧,一個人夠凄苦的。」
包拯停住了哭泣,說:
「啊,這你就把心放到肚裡吧。我早考慮好了。嫂嫂,我來供養。『長—一嫂——如——母』,『敬—一嫂—一似—一母』,往後,你也得記住。」
「是!」
自那,「長嫂如母」的話頭,就流傳下來了。
陳義侶 搜集整理
清不過包公
包公是個鐵面無私的清官,真是做到王子犯法與民同罪。那年,老包鍘了不認前妻的駙馬陳世美,皇上懷恨在心,借個由頭,便把包公削職為民。就這樣,皇上還不解恨。當天,皇上把大太監和小太監召到皇宮,耳朵咬耳朵策劃了一陣。末了,兩個太監對皇上如此這般一說,說得皇上點頭微笑,吩咐照辦,事成大大有賞。
包公削了職,京城大棧小店,都受了皇家囑咐,不準留包公過夜;包公只好收拾收拾,當日就動身回家。包公為官清正,如今兩袖清風,雇不起車馬,由老家人包興挑著行李,自己跟在後面走。卻沒有料到太監還跟在後面盯梢咧。
那時正是六月暑天。包公一出京城,上路沒走多遠,便汗流浹背。走了半天,汗淌了幾桶。這會兒走到一座山下,包公熱得不行,口渴得要命。可是這里前不巴村,後不著店,既無池,也無井,只有一塊瓜地。青蔥蔥的瓜藤上開了黃黃的花,西瓜結得溜圓。包公咂咂嘴,周圍又沒有人,為了解渴,就摘下個西瓜,放在膝蓋上,用拳頭「嘭嘭」兩下砸開,就和老家人大口大口地吃了。他們一氣吃了兩個大瓜。兩個象鬼樣的太監早看在眼裡,大太監對小太監說:
「古來君子是『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老包愉瓜吃,還能算是清官嗎?逮他去見皇上。」
正要動手。卻見包公掏出幾個銅錢,放在瓜藤上,抹抹嘴上路了。兩個太監無可奈何地擺擺手:
「吃瓜給錢,那有啥說的。」
傍晚,包公住到小鎮上一家小客棧,兩個太監也盯著跟進去。包公錢不多,就要了素萊米飯。哪知這客棧小,米不幹凈,碗里盡是稻穀,包公只得邊吃邊揀,滿桌子上堆的盡是穀粒。這又讓兩個太監給看在眼裡,小太監對大大監說:
「糟踏糧食遭雷打,捉他去,好為皇上出氣。」
正說著,又見包公抓起穀粒,一粒一粒放在嘴裡嗑去稻殼,吃了米粒,真是「盤中之餐,一粒未廢」。這有啥說的,雞蛋里挑骨頭也挑不出來,大太監與小太監,只好大眼瞪小眼。
走著走著,眼看走到淮河邊上,包公就要到家了,兩個太監還未抓到包公的把柄,怎麼向皇上交差呢?於是,又嘀嘀咕咕地商量了一個計策:大小太監連夜從小路趕到包公前面,在淮河邊上坐等,單等包公一到,他們一個拉腿,一個推背,把包公推到一堆臟東西上。他們以為這樣,包公准會到淮河裡去洗手,淮河有人淘米洗菜,就安他個弄臟河水的罪名。這真是啥壞點子都想到了。
哪知包公手弄臟後,嘆口氣爬起來,正想到河裡去洗,瞥眼一看,河邊小媳婦、大姑娘正淘米的淘米,洗菜的洗菜,提水的提水。他怔了怔,心想,這一洗手,不壞了人家吃用水嗎?於是,包公走到河邊,用干凈的左手掬水含到嘴裡,然後又離開水邊,到坡上吐出水來沖洗。兩個太監看著,一點辦法也沒有。心想,老包真是天下無雙的鐵清官,再跟下去,也找不到他的問題。只好垂頭喪氣地回去回復皇命。
這事一傳出來,老百姓就說:
毒不過皇上,
奸不過太監,
清不過包公
㈥ 百家講壇中康震老師講蘇軾的,當他念到十年生死兩茫茫時的背景音樂叫什麼是曲子
自我看百家講壇,10集的蘇軾是最喜歡的,每每重新觀之,不覺厭煩,喜愛猶深。 喜歡蘇軾這位大文豪是主要原因,但更為重要的是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康震的精彩講解。北師大的教授個個另人敬佩,現在正在播出的《論語》就是北師大的教授於丹。以前只知道他的幾首詞和蘇東坡這個名字。在看完節目後,在我的腦海中已經出現了一個生動的蘇軾:豪邁,開朗風趣,愛憎分明,愛國為民,做人達觀不拘小節,人生起起浮浮但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蘇東坡追求的是儒、是道、是佛,但又非儒、非道、非佛,是仕進之人生,又是終生追求隱逸之人生。這些正是東坡人格魅力之所在。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次集大成,是一次最好的中和。 面對如此偉大的人物,我所能理解的實在有限,寫的水平也非常有限。 但求大家看後能對蘇軾有進一步的了解,也喜歡上這位千古難得的奇才。 先說蘇軾的父母,蘇軾的母親程夫人是一位很有政治見解的婦女,官府小姐出身有非常良好的教養和學識。有一次她給蘇軾講《後漢書 范滂傳》。東漢名士范滂反對宦官專權誤國,漢靈帝大逮黨人,范滂鎮定自若的前去投案,其母和他訣別說:"汝今得與李、杜齊名,死亦何恨?既有全名,復求壽考,可兼得乎?"程母講到這里,激動不已。蘇軾問:"軾若為滂,夫人亦許之否乎?"程氏堅定的說:"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 蘇軾因此自幼立志以范滂為楷模,為官後清正廉潔,奉公愛民。他在任開封府推官期間,秉公執法,斷案精敏;任徐州知府時,洪水將淹城,他"誓與城共存亡",發動吏民抗洪保城,使百姓免遭洪災之害;在任杭州知府時,他關心民瘼,興修水利,為民造福,百姓感其德,家家掛其畫像,飲食必祝,並建生祠以紀念。由此可見,母親的早期教育,對蘇軾後來的道德節操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覺得很感動,有這樣的母親,才有了這樣的蘇軾! 父親蘇洵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蘇洵對自己的兩個兒子要求很嚴格,他一生沒做什麼大官,但卻培養了北宋文學的兩個奇葩,父子三人均位列唐宋八大家,這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是絕無僅有。 蘇軾少年成名,22歲考了相當於現在全國高考的第二名,實際是第一名,當時的主考官歐陽修以為是自己學生曾鞏的考卷,寫的太好了,但怕人說他徇私舞弊,把這份考卷點了第二名,實際考卷是蘇軾的。後來歐陽修對老友說:"捧讀蘇軾的信,我全身喜極汗流,快活快活!此人是當今奇才,我應當迴避,放他出人頭地。請大家記住我的話,三十年後沒有人會再說起我來的!"當時歐陽修名滿天下,天下士子進退之權全操在歐陽修一人之手,歐陽修這一句話,蘇軾之名頃刻傳遍全國,"出人頭地"這一成語就是從這里來的。蘇軾25歲時在制科考試中被皇帝點為第一名。制科考試在宋朝只舉行過22次而且不定期,錄取的人員只有41人,蘇軾是所有人中成績最好的,百年第一。 唐宋八大家:唐代韓愈、柳宗元,宋代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 蘇軾一生在政治上起伏很大,他在北宋王安石變法上意見相反,屬於保守派,官場上始終被捲入派系斗爭。 蘇軾的仕途開始於鳳翔縣,他的頂頭上司陳公弼對他總是挑刺,不給他好臉色看。讓蘇軾很生氣,其實陳公弼是用心良苦。蘇軾後來非常後悔年輕時對陳公的不敬,這是在經歷過許多人生波折後才體會到的,後專門為陳公作傳。陳公弼的兒子就是陳季常,蘇東坡在一首詩里,開朋友陳季常的玩笑說:"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因為這首詩,在文言里用"河東獅吼"就表示懼內,而陳季常是怕老婆的丈夫,因此這個名字也就千古流傳了。 蘇軾第一次官場落難是因為"烏台詩"案,差點送命,已經退休的王安石上書懇請宋神宗不要殺蘇軾。最後蘇軾被貶到黃州,在那裡蘇軾與民為樂,耕作為生,在黃州蘇軾得到了蘇東坡這個稱號。也是在黃州蘇軾做出了千古絕唱《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後來蘇軾重新被啟用,在赴任之前去見了一個人-王安石,這次會面兩個人象多年的老朋友暢談了一個多月,屏棄了政見上的不同。在蘇軾離開後,60多歲的王安石說:"不知在過幾百年後才能再出蘇軾這樣的人物。"蘇軾
㈦ 開封府傳奇簫背景音樂叫什麼
主料
雞胗復 :適量制
輔料
老薑 :適量
桂皮 :適量
香葉 :適量
干辣椒 :適量
鹽 :適量
生抽 :適量
老抽 :適量
料酒 :適量
白糖 :適量
具體步驟
第一步
1. 雞胗洗凈 雞胗焯水,撈出瀝水
第二步
2.
第三步
3. 燒一鍋開水,將調料包放入煮上5分鍾。 將雞胗放入鍋中大火煮開,轉中火煮10分鍾
第四步
4. 再放生抽跟老抽、鹽、糖(老抽:生抽=1:1.5)
第五步
5. 轉小火煮,自己喜歡的熟爛程度,轉大火收汁即可,可以用筷子戳一下試試熟爛程度
第六步
6. 涼透了之後,切片。
烹飪技巧
1、桂皮香葉的量別放太多,干辣椒看個人嗜辣程度吧2、調料包先煮上5分鍾,這樣更方便雞胗入味3、注意,鹽跟醬油別過早放,過早放雞胗不容易熟!!等到雞胗到了6-7分熟的時候放入就可以了。4、生抽老抽比例也可自己掌握,主要就是關繫到最後成色
㈧ 開封府周懷仁死的時候音樂
食材用料
牛肉 120g
蘿卜 250g
蔥 9g
姜 4g
醬油 一小勺
料酒 一小勺
雞精 適量
鹽 適量
牛肉粉(內大喜大容) 一小勺
蛋清 1個
香油 一小勺
胡椒粉 一小勺
香菜 適量相剋食物
蘿卜牛肉丸子湯的做法
1.牛肉切成小塊洗干凈
2.將牛肉控干水分,放入料理機中打成肉糜
3.姜、蔥切成碎碎的末
4.將牛肉糜、蔥薑末、料酒、醬油、牛肉粉、鹽、胡椒粉、蛋清、香油放入盆中攪拌上勁
5.攪拌好的牛肉一旁備用
6.煮開一鍋水,放入切好的蘿卜條煮熟
7.肉糜用手虎口部位擠出丸子
8.用小勺配合這將肉丸放入煮沸的蘿卜條湯中
9.將所有肉丸做好煮至牛肉丸子熟透,放鹽和雞精調味(丸子個頭小,用不了幾分鍾就熟了)
10.關火後放入香菜末味道更佳
小貼士
攪拌牛肉餡的時候,料酒和醬油不要放太多,只是去腥提鮮而已,以免肉餡太稀不容易成型
㈨ 開封府招聘的背景音樂是什麼
從而掩飾我們對這一信息的一無所知
㈩ 誰有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的配樂朗讀急!!謝謝!
http://xy.eywe.com/Ancient/13/mydoc009.htm
這里進去,等一會就有了配樂朗讀專,真的很屬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