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漢代的《清商樂》中代表性的樂舞《巾舞》演繹了怎樣的場景
魏晉以後流傳很廣泛的一個樂舞。它是一種《巾舞》,與漢代風行的《內巾舞》有深厚的聯系容。關於這個樂舞的內容和表演形式,歷來說法很多。舞蹈史家多採用《宋書·樂志》的說法:「公莫舞,今之巾舞也。」《舊唐書·音樂志》也說:「《公莫舞》,晉、宋之《巾舞》。」其內容,一般認為與鴻門宴的故事相關。《宋書·樂志》載:「相傳雲,項庄劍舞,項伯以袖隔之,使不得害漢高祖,且語庄雲『公莫』。古人相呼曰公,雲莫害漢王也。今之用巾,蓋象項伯衣袖之遺式。」宋人的解釋有其合理的一面。《鴻門宴》的故事原本當然應該用劍器來表演。但是在後代的演出中,《公莫舞》採用舞「巾」,因為是象徵項伯的舞長袖。這樣一來,《公莫》的舞名和表演者採用《巾舞》的形式,就融合為一了。
Ⅱ 愛情公寓陳赫穿浴巾跳舞的背景音樂是什麼
《快一點》,郭采潔的吧
Ⅲ 這就是街舞最新一期扔毛巾的時候的bgm是什麼
Soundclash
Ⅳ 《巾舞》內容是什麼
四川羊子山出土的樂舞畫像磚問世之後,人們對於漢代樂舞的傳播和影響有了深刻回的認識。圖中右下角一答女性舞者,手持長巾,飛跑似地要離席而去,旁邊一胖胖的男性舞者呈現出戀戀不舍的樣子,好不生動!《巾舞》是漢代著名的雜舞之一。舞者手中持巾而舞,因此而得名。表演者多為女性,她們所持之「巾」,有長短之分,多用綢條製成。舞蹈的時候,表演者在「巾」下裹一木棍,帶動綢條揮舞。山東安邱縣的一方漢畫像石上,有《巾舞》的典型形象:「一高髻細腰女子,下身穿分成四片的舞裙,其長及地,不見雙足。裙叉開得極高,從腰部就開始分片」,「舞人手舞雙巾,雙巾在身體兩旁轉環飛舞,舞人上身略向後仰,頭稍偏於一側,雙手抱在胸前,似是作曲線退步的繞巾動作,身段優美,姿態生動,表現出舞蹈美的韻律感」。
從漢代起,《巾舞》就流傳很廣泛,以至於形成了所謂「四舞」之說,即「鼙、鐸、巾、拂」四種樂舞。《隋書·音樂志》載:「牛弘請存鞞、鐸、巾、拂四舞,與新伎並陳。因稱『四舞』。漢魏以來,並施於宴享。」魏晉之後,《巾舞》也被稱作《公莫舞》。
Ⅳ 優酷網里弘鈺紗巾舞肚皮舞那首音樂叫什麼名字
這首肚皮舞曲叫yalayi,經常被用作紗巾舞的編舞,如果網上下載不了,給我留言,我給你發
Ⅵ 哪位有這個漂亮的紗巾舞音樂
推薦:愛如風/愛人心/肚皮舞紗巾舞
Ⅶ 初音帶著圍巾跳舞,開始的音樂是嘟嘟嘟的
如果開頭是嘟嘟嘟。。。音樂可能用的是《里表》。。。但是這圖我就沒有了
Ⅷ 我想問問大家 在網路上有(美女舞蹈自帶紙巾)的一個視頻 我想問那首背景音樂是什麼 還有這個組合叫什麼
朴嘉熙 - 回來吧 壞人
視頻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0MzY4OTg4.html
那個舞蹈組版合叫Black Queen
網路資權料:http://ke..com/view/3279398.htm
Ⅸ 美女跳舞太投入,姨媽巾掉了的那首背景音樂是什麼
用我的真心換你的電話號碼。泰國神曲
Ⅹ 漢代《巾舞》的起源於什麼地方
《巾舞》是起源於漢代的一種民間舞蹈,後來在四川羊子山出土的樂舞畫像磚問世後,人們對這種樂舞的傳播和影響有了深刻認識。
這個畫像磚的右下角有一個女性舞者,她手持長巾,飛跑似的要離席而去,旁邊一個胖胖的男性舞者呈現出戀戀不舍的樣子,表情非常的生動。
漢代的《巾舞》是當時著名雜舞之一,這些《巾舞》的舞者手中持巾而舞。《巾舞》表演者多為女性,她們所持的「巾」,有長短之分,多用綢條製成。
人們在跳《巾舞》的時候,表演者在「巾」下面裹一個小木棍,然後帶動綢條揮舞。後來在山東出土的一方畫像石上,就有《巾舞》的典型形象。
在畫像石中,一個高髻細腰的女子,下身穿著分成四片的舞裙,裙子長得拖在地上,看不見雙足。裙衩開得極高,從腰部就開始分片。
《巾舞》的舞人手舞雙巾,雙巾在身體兩旁轉環飛舞,舞人上身略向後仰,頭稍偏於一側,雙手抱在胸前,似是做曲線退步的繞巾動作,身段優美,姿態生動,表現出了舞蹈的韻律感。
從漢代開始,這種《巾舞》就廣為流傳了,逐漸形成了《四舞》,也就是《拂舞》、《鼙舞》、《鐸舞》和《巾舞》4種樂舞。後來史書《隋書·音樂志》中記載:
牛弘請存鞞、鐸、巾、拂四舞,與新伎並陳。因稱四舞。
《拂舞》是一種舞女手中拿著「拂子」而舞的舞蹈表演。「拂子」又被叫做「拂塵」,「拂子」多用動物的尾毛捆紮在把柄上做成的。《拂舞》也是漢代末期江南流行的一種舞蹈,也有人稱之為《白符舞》,或者《白鳧鳩舞》。後來晉代有一首樂舞詩《白鳩篇》就寫到了這種舞蹈,詩道:
翩翩白鳩,載飛載鳴。懷我君德,來集君庭。
到了唐代,大詩人李白也有一首《白鳩拂舞辭》的詩,專門寫到了這種《拂舞》,詩道:
鏗鳴鍾,考朗鼓。歌白鳩,引拂舞。白鳩之白誰與鄰,霜衣雪襟誠可珍。
從以上詩詞描述中,可以得知《拂舞》用的是一種很清雅的舞蹈動作,而且舞中是配歌的,歌舞相伴,《拂舞》內容大都是歌頌當時有君德或高尚品質的人。
《鞞舞》也是當時一種名舞,「鞞」通「鼙」,因此也叫《鼙舞》,從「鼙」的字形上即可看出它與鼓的關系。其實至少在周代就已經有了鞞鼓的存在,古籍《禮記·月令》中曾經記載:「是月也,命樂師修鞀鞞鼓。」
可見,這種鼓是周代鼓師們用來祭祀鼓神,類似於後來的雷鼓。到了漢代,鞞鼓成為軍中樂器。漢代蔡琰那首著名的《胡笳十八拍》中就有這樣的句子,詩道:
鞞鼓喧兮,從夜遠明。風浩浩兮,暗塞昏營。
所以漢代著名文學家許慎在他所著的《說文解字》中把「鞞」字解釋為「騎鼓也」。這是說鞞舞已成為當時一種禮儀制度,因此《鞞舞》的起源應該在漢代時期。
還有,《鐸舞》中的鐸,其實早在周代就已經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禮器了。古籍《周禮·地官·鼓人》中記載「以金鐸通鼓」,也就是說「鐸」可以和鼓相配合來完成禮樂的儀式。
漢代《鐸舞》具體表演情形,已經很難去考證了,不過「鐸」和「鞞」一樣,在兩漢時期都是軍中的一種器物。後來晉代著名學者傅玄所作的《鐸舞》歌詞《雲門篇》中,就形容了《鐸舞》表演者的生動形態,原文是這樣記載的:
身不虛動,手不徒舉,應節合度,周其敘時。
因此,《鐸舞》舞姿和舞態已經充分儀式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