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歌曲歌詞 > 長鼓花歌譜

長鼓花歌譜

發布時間:2021-01-31 16:31:36

『壹』 長鼓的瑤族長鼓

瑤族長鼓,流傳於瑤族地區的細腰鼓,主要用於舞蹈伴奏。早在12世紀的宋代,瑤族回人民已能製作答長鼓。但不相送、不出售,並且寨寨都有。古時稱為「鐃鼓」或「銃鼓」。明清兩代仍以鐃鼓為名,至今有的瑤寨還將長鼓叫作鐃鼓。
瑤族長鼓製作精細,外形美觀,多以燕脂木製作,鼓身呈一長筒形,長83厘米左右,系用一整塊木料車旋而成,中腰較細而實,兩端稍粗面空,蒙以羊皮或山兔皮。通體彩繪著雲頭、日月、龍鳳、花草或鳥獸等圖飾,油漆色調鮮明,極富民族風格,有的還在鼓的兩端和腰間系著8個小銅鈴。 瑤族打長鼓大多在農歷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十五、十月十六日舉行。尤以十月十六日瑤族盤王節最為盛行。還盤王願三年一小願,十二年一大願;小願打長鼓三天三夜,大願則打七天七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此類活動由同姓宗族組織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則以村為單位組織,而且不限 於上述節日,國慶節、春節或慶賀豐收時,均可打長鼓。

『貳』 長鼓舞是哪個民族的舞蹈 十萬火急等!

答案(朝鮮族.

『叄』 江華瑤族長鼓舞的演變類別

由於瑤族進入江華地區的時間差異和所處地理環境不同等原因,便演變出多種形式的長鼓舞:盤古長鼓舞、蘆笙長鼓舞、羊角短鼓舞、鑼笙長鼓舞等。 是江華瑤族自治縣嶺東瑤族調廟時跳的一種集體舞蹈。二人打長鼓,二人吹蘆笙,一人打鑼,其餘各執小旗、紙幣、銅鈴等道具跟在後面,六位姑娘打著花傘,邊唱邊舞,用鑼鼓蘆笙伴奏。

『肆』 長鼓有關資料

長鼓分兩種,一種是朝鮮族長鼓。另一種是瑤族長鼓。朝鮮長鼓主要流行於吉林省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及其它朝鮮族聚居地區,又名伏鼓。起源於古代的細腰鼓; 瑤族長鼓於宋代已流傳,多以燕脂木製作,工藝精細,主要用於舞蹈伴奏。圖為瑤族長鼓。

◆朝鮮族長鼓,又稱杖鼓、兩杖鼓。流行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及其他朝鮮族聚居地區。

長鼓為古代細腰鼓的變體。隋唐時期已用於宮廷九、十部樂中。宋代《樂書》:「杖鼓、腰鼓、漢魏用之。大者以瓦,小者以木類,皆廣首纖腹。」沈括《夢溪筆談》:「唐之杖鼓,本謂之『兩杖鼓』,兩頭皆用杖。今日杖鼓,一頭以手拊之」。元代記載尤詳,《元史·禮樂志》:「杖鼓,制以木為匡,細腰,以皮冒之,上施五彩綉帶,右擊以杖,左拍以手」。

鼓身木製,呈圓筒形,兩端粗而中空,中段細而實。全長(70—80厘米,鼓面直徑約40厘米。兩端鼓腔大小不一,蒙皮也有別。粗的一端蒙牛皮、馬皮或豬皮,細的一端蒙鹿皮或狗皮,皮膜以鐵圈為框,由皮條或繩索綳緊並可調節張度。鼓身外塗紅漆。因鼓腔大小和蒙皮薄厚有別,可發出兩種不同音色,粗端為柔和深沉的低音,細端為清脆明亮的高音,一般為四度或五度音程關系,並可根據需要調節音高。

演奏時,坐勢,置鼓於架上;立勢,將鼓掛於奏者身前,右手執鼓棰敲擊細端鼓面,鼓棰用細竹條做成,長40厘米左右,棰頭稍大;左手拇指放在粗端鼓框邊,用其餘四指拍擊。演奏技巧豐富,左手有單鼓點、單花點、雙花點和悶鼓點四種,右手有單鼓點、單花點、雙花點、滾奏、震奏等多種。

◆瑤族長鼓,流傳於瑤族地區的細腰鼓,主要用於舞蹈伴奏。早在12世紀的宋代,瑤族人民已能製作長鼓。但不相送、不出售,並且寨寨都有。古時稱為「鐃鼓」或「銃鼓」。明清兩代仍以鐃鼓為名,至今有的瑤寨還將長鼓叫作鐃鼓。

瑤族長鼓製作精細,外形美觀,多以燕脂木製作,鼓身呈一長筒形,長83厘米左右,系用一整塊木料車旋而成,中腰較細而實,兩端稍粗面空,蒙以羊皮或山兔皮。通體彩繪著雲頭、日月、龍鳳、花草或鳥獸等圖飾,油漆色調鮮明,極富民族風格,有的還在鼓的兩端和腰間系著8個小銅鈴。

在瑤族的民間舞蹈中,《長鼓舞》是最為著名的。舞蹈者將鼓斜掛腰側,雙手拍擊,或左手執鼓中部,用右手拍擊,邊擊邊舞,長鼓既是伴奏的樂器,又是舞蹈的道具。在瑤族村寨,每年逢10月16日這天,人們便會如醉如痴地跳起長鼓舞。

長鼓瑤語稱"播公",其歷史悠久。南宋紹興二年(1132)五月三日頒發的《十二姓瑤人進山榜文》載:"天子殿前,國王長衫大袖,長腰木鼓,斑衣赤領,琵琶吹唱。"據此已有800多年歷史。傳說瑤族始祖盤瓠上山打獵,與一野牛搏鬥時跌落懸崖,死在一棵樹權上。人們便挖空樹心,剝下牛皮蒙成長鼓,日夜敲打以祭盤王。

長鼓按其形狀分小、中、大三種。小長鼓亦稱短鼓,長約70-90厘米,鼓腰直徑為4-5厘米,兩端鼓面直徑為8-10厘米;中長鼓亦稱長腰鼓或黃泥鼓,長約110-130厘米,鼓腰直徑約15-20厘米,兩端鼓面直徑約25-30厘米;大長鼓亦稱賽鼓,長約 180-200厘米,鼓腰直徑約20-25厘米,兩端鼓面直徑約30-40厘米。無論哪種長鼓,均由木質松軟的樹作材料,牛、羊皮蒙鼓面,塗上油漆,繪上龍風圖案。

長鼓的擊鼓動作有72套,大多是表現生產、生活內容,如建房造屋、犁田種地、摹仿禽獸動作等,形象生動,富有生活氣息。擊鼓有文打武打之分。文打動作柔和緩慢,武打粗獷豪放;有2人對打、4人對打,也可大群人圍成圓圈打,氣氛熱烈,鼓聲洪亮。

瑤族打長鼓大多在農歷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十五、十月十六日舉行。尤以十月十六日瑤族"盤王節"最為盛行。"還盤王願"三年一小願,十二年一大願;小願打長鼓三天三夜,大願則打七天七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此類活動由同姓宗族組織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則以村為單位組織,而且不限 於上述節日,國慶節、春節或慶賀豐收時,均可打長鼓。

如果您還有什麼不滿意的,請發消息給我,並附上問題的連接,謝謝

『伍』 長鼓的材料

長鼓分兩種,一種是朝鮮族長鼓。另一種是瑤族長鼓。朝鮮長鼓主要流行於吉林省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及其它朝鮮族聚居地區,又名伏鼓。起源於古代的細腰鼓; 瑤族長鼓於宋代已流傳,多以燕脂木製作,工藝精細,主要用於舞蹈伴奏。圖為瑤族長鼓。

◆朝鮮族長鼓,又稱杖鼓、兩杖鼓。流行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及其他朝鮮族聚居地區。

長鼓為古代細腰鼓的變體。隋唐時期已用於宮廷九、十部樂中。宋代《樂書》:「杖鼓、腰鼓、漢魏用之。大者以瓦,小者以木類,皆廣首纖腹。」沈括《夢溪筆談》:「唐之杖鼓,本謂之『兩杖鼓』,兩頭皆用杖。今日杖鼓,一頭以手拊之」。元代記載尤詳,《元史·禮樂志》:「杖鼓,制以木為匡,細腰,以皮冒之,上施五彩綉帶,右擊以杖,左拍以手」。

鼓身木製,呈圓筒形,兩端粗而中空,中段細而實。全長(70—80厘米,鼓面直徑約40厘米。兩端鼓腔大小不一,蒙皮也有別。粗的一端蒙牛皮、馬皮或豬皮,細的一端蒙鹿皮或狗皮,皮膜以鐵圈為框,由皮條或繩索綳緊並可調節張度。鼓身外塗紅漆。因鼓腔大小和蒙皮薄厚有別,可發出兩種不同音色,粗端為柔和深沉的低音,細端為清脆明亮的高音,一般為四度或五度音程關系,並可根據需要調節音高。

演奏時,坐勢,置鼓於架上;立勢,將鼓掛於奏者身前,右手執鼓棰敲擊細端鼓面,鼓棰用細竹條做成,長40厘米左右,棰頭稍大;左手拇指放在粗端鼓框邊,用其餘四指拍擊。演奏技巧豐富,左手有單鼓點、單花點、雙花點和悶鼓點四種,右手有單鼓點、單花點、雙花點、滾奏、震奏等多種。

◆瑤族長鼓,流傳於瑤族地區的細腰鼓,主要用於舞蹈伴奏。早在12世紀的宋代,瑤族人民已能製作長鼓。但不相送、不出售,並且寨寨都有。古時稱為「鐃鼓」或「銃鼓」。明清兩代仍以鐃鼓為名,至今有的瑤寨還將長鼓叫作鐃鼓。

瑤族長鼓製作精細,外形美觀,多以燕脂木製作,鼓身呈一長筒形,長83厘米左右,系用一整塊木料車旋而成,中腰較細而實,兩端稍粗面空,蒙以羊皮或山兔皮。通體彩繪著雲頭、日月、龍鳳、花草或鳥獸等圖飾,油漆色調鮮明,極富民族風格,有的還在鼓的兩端和腰間系著8個小銅鈴。

在瑤族的民間舞蹈中,《長鼓舞》是最為著名的。舞蹈者將鼓斜掛腰側,雙手拍擊,或左手執鼓中部,用右手拍擊,邊擊邊舞,長鼓既是伴奏的樂器,又是舞蹈的道具。在瑤族村寨,每年逢10月16日這天,人們便會如醉如痴地跳起長鼓舞。

長鼓瑤語稱"播公",其歷史悠久。南宋紹興二年(1132)五月三日頒發的《十二姓瑤人進山榜文》載:"天子殿前,國王長衫大袖,長腰木鼓,斑衣赤領,琵琶吹唱。"據此已有800多年歷史。傳說瑤族始祖盤瓠上山打獵,與一野牛搏鬥時跌落懸崖,死在一棵樹權上。人們便挖空樹心,剝下牛皮蒙成長鼓,日夜敲打以祭盤王。

長鼓按其形狀分小、中、大三種。小長鼓亦稱短鼓,長約70-90厘米,鼓腰直徑為4-5厘米,兩端鼓面直徑為8-10厘米;中長鼓亦稱長腰鼓或黃泥鼓,長約110-130厘米,鼓腰直徑約15-20厘米,兩端鼓面直徑約25-30厘米;大長鼓亦稱賽鼓,長約 180-200厘米,鼓腰直徑約20-25厘米,兩端鼓面直徑約30-40厘米。無論哪種長鼓,均由木質松軟的樹作材料,牛、羊皮蒙鼓面,塗上油漆,繪上龍風圖案。

長鼓的擊鼓動作有72套,大多是表現生產、生活內容,如建房造屋、犁田種地、摹仿禽獸動作等,形象生動,富有生活氣息。擊鼓有文打武打之分。文打動作柔和緩慢,武打粗獷豪放;有2人對打、4人對打,也可大群人圍成圓圈打,氣氛熱烈,鼓聲洪亮。

瑤族打長鼓大多在農歷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十五、十月十六日舉行。尤以十月十六日瑤族"盤王節"最為盛行。"還盤王願"三年一小願,十二年一大願;小願打長鼓三天三夜,大願則打七天七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此類活動由同姓宗族組織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則以村為單位組織,而且不限 於上述節日,國慶節、春節或慶賀豐收時,均可打長鼓。

『陸』 瑤族長鼓的形制

瑤族長鼓製作精細,外形美觀,鼓身細長,多以燕脂木製作,整段原木經車旋內而成,鼓身用整段泡容桐原木挖制或旋成,內腔挖空,兩端相通,外形呈兩個倒接的喇叭狀,兩端鼓口較為粗大、稍粗而空,形成兩個共鳴鼓腔。中間鼓腰較為細小。
瑤族長鼓有大中小三種規格:大長鼓,全長200厘米、鼓腰直徑15厘米、兩端鼓面直徑30厘米;中長鼓,全長100厘米、鼓腰直徑5厘米-6厘米、兩端鼓面直徑12厘米-13厘米;小長鼓,全長70厘米、鼓腰直徑3厘米-4厘米、兩端鼓面直徑11厘米-11.5厘米。長鼓雖尺寸不同,但都蒙以羊皮或山兔皮,蒙皮方式有三,一是用鼓釘將鼓皮固定於兩端鼓口四周;二是用鰾或膠將皮膜直接粘附在鼓口上;三是用竹圈將鼓皮緊箍於鼓口上。通體多彩繪雲頭、日月、龍鳳、花草或鳥獸等絢麗圖案紋飾,也有專門塗以紅、黑兩色油漆,並在兩端鼓面四周漆以綠色裝飾圖案,油漆色調鮮明,極富民族風格。用竹圈蒙皮的,則在竹圈四面垂以絲穗為飾。有的還在鼓的兩端和鼓腰系以八個小銅鈴。瑤族長鼓製作精細,外表美觀。它既是一件民間樂器,也是一件古樸而精緻的工藝美術品,富有濃郁的民族風格。

『柒』 瑤族長鼓的技巧

首當其沖的是先要掌握良好的「手法」。同時,必須要有正規的、通俗易懂的演奏手法和演奏技巧。當然,僅有這些還遠遠不夠。領奏符號及「指揮手勢」在蒲劇鑼鼓演奏行進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司鼓演奏者引導其他打擊樂器進入演奏所敲的鼓點,演奏過程拾遺補差,演奏的速度由慢到快、由快漸慢的漸變過程中指揮變化的『點法』的總稱。它是司鼓演奏過程中第二個重要環節,也是『底棰』之後,司鼓者首當其沖要解決的問題。」沒有領奏符號,打擊樂器的演奏就無法開始,演奏便不能順暢地展開。
只有領奏正確,才能為鑼鼓的順利展開建立良好的基礎,為「加花」創造有利的條件,使所有的打擊樂器得到有效的控制,把抑、揚、頓、挫、起伏跌宕的戲劇情節和進展速度,通過司鼓的准確指揮和演奏來完成,從而為表演者的唱、念、做、打服務,使演出有組織、有計劃地展現給觀眾,使之成為完美的綜合性藝術。獨立反復型的領奏符號是指在「底棰」之後、「加花」之前司鼓所敲的一種節奏鮮明、結構嚴謹的鼓板「點法」,是引導打擊樂器進入理想演奏的符號。由於鑼鼓結構的因素,領奏「點法」是一種獨立反復型的方式,領奏符號和「底棰」與「加花」是截然分開的,並具有獨立的領奏功能。但由於鑼鼓是「流動」的節奏形態,所以領奏「點法」可長可短,較為自由。
這種領奏方法在司鼓演奏中較為普遍。定點、定位領奏法是指由於秦腔傳統型的鑼鼓點是一次完成,沒有反復的餘地和必要,鑼鼓點和演奏方法都是原來編排設計好的程式,領奏和「加花」的點法常規布局也是固定不變的,也就是說用規定的點法在規定的部位和時間段內完成領奏任務,這就是定點、定位領奏法的概念。移動型的領奏方式是指領奏點法在鑼鼓演奏中不定位、不定時,只有當鑼鼓點出現偏差時,司鼓採用一系列糾偏補差的點法,或者根據劇情的發展變化,鑼鼓需要加快或減慢時司鼓所敲出的一系列點法。

『捌』 請問長鼓舞是哪個民族傳統舞蹈

瑤族長鼓舞,源遠流長,《過山榜》、《評王卷碟》均有記載。長鼓,瑤語為「播公」。傳說瑤族始祖盤瓠上山打獵,與一野牛搏鬥時,跌落懸崖,死在一棵樹的杈椏上,瑤族後代便挖空樹心,剝下牛皮,蒙成長鼓,日夜敲打,以祭盤王。後來,每當過春節、起新房、慶豐收、祭祀盤王等慶典禮儀時,瑤族人民都要表演長鼓舞。相傳長鼓舞有七十二套,多為二男二女合舞或二男對舞。由於瑤族進入江華地區的時間差異和所處地理環境不同等原因,便演變出多種形式的長鼓舞:盤古長鼓舞、蘆笙長鼓舞、羊角短鼓舞、鑼笙長鼓舞等。
盤古長鼓舞 流傳於江華瑤族自治縣蔚竹口一帶,是祭祀盤王「還願」儀式中所跳的一段舞蹈。除邀請兩名長鼓手外,還請四名歌手(男女各二人)伴唱《盤古歌》,歌舞曲是瑤族的「拉華」。整個「還願」儀式分「請願」、「落馬」、「開天門」、「點兵」、「訴師」、「分段」、「除苗」、「圍願」等段,盤古長鼓舞只在「請願」 和「圍願」中表演,有鑼鼓伴奏,舞步舒緩、持重。
羊角短鼓舞 流傳於江華瑤族自治縣平地瑤地區,由七人表演,一人拿朝笏或牛角領頭,兩人拿羊角,四人執短鼓,載歌載舞,唱著「野羊撬、野羊撬」之歌,互相穿插,另有兩個吹笛子的伴奏,舞場兩側吊著兩個賽鼓,按音樂節奏擊鼓烘托氣氛。
蘆笙長鼓舞 流傳於江華瑤族自治縣高灘一帶,由七人表演,一人手執朝笏,吹牛角領舞,二人吹蘆笙,二人打長鼓,一人打鑼。表演者圍方桌而舞。全舞分「迎聖」、「起拜」、「行路」、「梅花」、「歡鼓」等五段。每舞一段之後,領舞人呼喊:「色----色麻悠」,再敲鑼打鼓走一圓圈。動作粗擴,場面熱烈,山野氣味濃郁。
鑼笙長鼓舞 是江華瑤族自治縣嶺東瑤族調廟時跳的一種集體舞蹈。二人打長鼓,二人吹蘆笙,一人打鑼,其餘各執小旗、紙幣、銅鈴等道具跟在後面,六位姑娘打著花傘,邊唱邊舞,用鑼鼓蘆笙伴奏。

『玖』 瑤族長鼓有哪些淵源

瑤族長鼓,流傳於瑤族地區的細腰鼓,主要用於舞蹈伴奏。早在12世紀的宋代,瑤族人民已能製作長鼓。但不相送、不出售,並且寨寨都有。古時稱為「鐃鼓」或「銃鼓」。明清兩代仍以鐃鼓為名,至今有的瑤寨還將長鼓叫作鐃鼓。

瑤族長鼓製作精細,外形美觀,多以燕脂木製作,鼓身呈一長筒形,長83厘米左右,系用一整塊木料車旋而成,中腰較細而實,兩端稍粗面空,蒙以羊皮或山兔皮。通體彩繪著雲頭、日月、龍鳳、花草或鳥獸等圖飾,油漆色調鮮明,極富民族風格,有的還在鼓的兩端和腰間系著8個小銅鈴。

在瑤族的民間舞蹈中,《長鼓舞》是最為著名的。舞蹈者將鼓斜掛腰側,雙手拍擊,或左手執鼓中部,用右手拍擊,邊擊邊舞,長鼓既是伴奏的樂器,又是舞蹈的道具。在瑤族村寨,每年逢10月16日這天,人們便會如醉如痴地跳起長鼓舞。

長鼓瑤語稱「播公」,其歷史悠久。南宋紹興二年(1132)五月三日頒發的《十二姓瑤人進山榜文》載:「天子殿前,國王長衫大袖,長腰木鼓,斑衣赤領,琵琶吹唱。」據此已有800多年歷史。傳說瑤族始祖盤瓠上山打獵,與一野牛搏鬥時跌落懸崖,死在一棵樹權上。人們便挖空樹心,剝下牛皮蒙成長鼓,日夜敲打以祭盤王。

長鼓按其形狀分小、中、大三種。小長鼓亦稱短鼓,長約70-90厘米,鼓腰直徑為4-6厘米,兩端鼓面直徑為8-10厘米;中長鼓亦稱長腰鼓或黃泥鼓,長約110~150厘米,鼓腰直徑約15~20厘米,兩端鼓面直徑約25~30厘米;大長鼓亦稱賽鼓,長約180~240厘米,鼓腰直徑約20~25厘米,兩端鼓面直徑約30~50厘米。無論哪種長鼓,均由木質松軟的樹作材料,牛、羊皮蒙鼓面,塗上油漆,繪上龍鳳圖案。

閱讀全文

與長鼓花歌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圍牆歌詞 瀏覽:230
道奇酷威廣告背景音樂 瀏覽:106
比喻輕音樂之美的文字 瀏覽:542
小號音樂下載 瀏覽:578
歌曲專輯圖下載地址 瀏覽:867
財神駕到歌曲mp3下載 瀏覽:734
琴歌指彈海闊天空吉他譜 瀏覽:355
下載mp4格式的音樂 瀏覽:352
電腦聽音樂用什麼 瀏覽:512
最好酷狗音樂播放器 瀏覽:502
信樂團隊的假如簡譜 瀏覽:243
平安酷狗音樂 瀏覽:760
佳人輕撫桃花mp3下載 瀏覽:453
infinite網易雲音樂 瀏覽:844
歲月趙忠祥背景音樂 瀏覽:980
如何將電腦的歌體添加到蘋果音樂 瀏覽:672
fade鋼琴mp3 瀏覽: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樂 瀏覽:806
成都彩虹小學音樂老師 瀏覽:496
鳳凰傳奇星光歌曲點評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