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誰有李健迷霧的吉他譜,簡單一點的~求求求~ 沒有換一首~故夢~白石溪~繁花~都可以哦
㈡ 還有古代現存的樂譜嗎
有的,如姜白石詞調十七首、越九歌十首及《風雅十二詩譜》是南宋流傳至今的三種樂譜。
㈢ 神秘園之歌的小提琴的曲譜
this
㈣ 求,山有木兮,同道殊途的竹笛簡譜
是風動,上邪,同道殊途,姻緣劫,長生決,腐草為螢,宿命,煙籠長安,與歸,瀘沽尋夢,不老夢,倚欄聽風,涼涼,第三十八年夏至,執傘,水墨江南,御劍江湖 ,劍心,傾盡天下,山有木兮,憶江南,無垢,霜雪千年,長安憶,牽絲戲,白石溪,錦鯉抄,參商御劍山河,不歸人,醉仙歌,醉夢仙霖,我的一個道姑朋友,黯然銷魂,棠梨煎雪。半古風:離人愁,紅昭願。。
㈤ 古詩詞吟誦曲調有哪些古人的格律詩詞是可以唱的,那些固定的古曲調(曲譜)還有流傳下來的嗎
我印象中···
在敦煌出土過唐朝的曲譜,由於無人能懂,專家在破解(幾年內之前的看的消息容了,樓主不問,我還想不起了)
至於流傳,唐朝的部分曲譜在敦煌就出土了
宋朝的詞到了清朝也就是失傳了
簡單來說
樓主不妨翻開唐詩三百首,凡是樂府類目下的都是可以唱的
樓主翻開詩經,你會發現有的存目無詞,因為詩經全部是用來唱
至於曲調
太多了···我手頭沒那些資料不妨簡單點說
宋詞都可以用來唱,諸如蝶戀花,浣溪沙等等一個詞牌就是一個名字
唐詩中也有很多,不過所謂的絕句律詩並不是用來唱的
㈥ 旋律是民歌《 》的曲譜 美術作品的名字叫《 》
旋律是民歌《茉莉花》的曲譜,美術作品的名字叫《蛙聲十里出山泉》, 是齊白石的畫。
這幅畫充分的展現了齊白石老人的藝術才情。上面確實沒畫青蛙,只畫幾只蝌蚪逆水而游動,旁邊是山石。據說這是老捨出題,有好多畫家參與,最後公認齊白石的最好。原來,欣賞藝術作品(包括文學作品,特別是詩歌),都離不開鑒賞者的生活經驗,,人們依據做平所寄託的意象,也就是畫面的形象,喚起生活積累,展開聯想和想像,從中就會感受到一種藝術美,將畫面還原成生活現實。
具體來說,由畫面上那幾只蝌蚪,我們想到,蝌蚪是青蛙的卵變成的,自然就想起青蛙;青蛙在交配前,都有一段談情說愛的日子,他們不停鳴叫,,這就是「聽取蛙聲一片」。所以說,沒有青蛙就沒有蝌蚪,換句話說,有蝌蚪必定有青蛙。
再看畫面上的蝌蚪,它們逆水而游,並非順水而下,這意味著,這里是它們的故鄉,這里有它們的爸爸媽媽,它們不能離開這里。那它們的父母又在何處呢?也許,它們正躲在旁邊的大石底下,饒有興趣的看著自己的子女在嬉戲呢。只不過,畫面上沒畫出它們罷了。
你看,沒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不調動聯想和想像,是不會從中聽到蛙聲的。
蛙聲十里出山泉」這個題目,白石老人最後非常巧妙地畫了一群蝌蚪,由遠及近地從一股山泉中隨水流出,畫面既未直露地以「蛙」破題,卻又完全切合題意;既未出現蛙,當然也就無「蛙聲」,但卻又讓觀者分明聽到蛙聲。
作品創作背景:
《蛙聲十里出山泉》是齊白石老人的一幅重要作品。紙本水墨,縱129厘米,橫34厘米,創作於1951年。此圖是齊白石老人91歲時為我國著名文學家老舍畫的一張水墨畫。
老舍與齊白石是一對好朋友。有一次,老舍先生到齊白石先生家做客。他從案頭拿起一本書,隨手翻到清代詩人查慎行的一首詩,有意從詩中選取了一句「蛙聲十里出山泉」,然後想請齊白石先生根據這句詩作幅畫,用畫去表現詩中聽覺器官感受到的東西。齊白石先生欣然接受,但這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它涉及到藝術上一個深層話題。據說齊白石先生經過了幾天的認真思考。可見齊白石老人已經領悟這不是一般的課題,而是讓他去觸及藝術領域中的更深層課題,這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最終,齊白石老人憑借自己幾十年的藝術修養,以及對藝術的真知灼見,經過深思熟慮,終於完成了任務,創作出了這幅著名的《蛙聲十里出山泉》。齊白石把『蛙聲』這一可聞而不可視的特定現象,通過酣暢的筆墨表現出來。當老舍先生打開齊白石的畫看完之後,高興得拍案叫絕,贊不絕口。
(二)作品內容介紹:
簡略的筆墨在一遠山的映襯下,從山澗的亂石中瀉出一道急流,未畫青蛙,只畫幾只蝌蚪逆水而游動,旁邊是山石。六隻蝌蚪在急流中搖曳著小尾巴順流而下,它們不知道已離開了青蛙媽媽,還活潑地戲水玩耍。人們可以從那稚嫩的蝌蚪聯想到畫外的蛙媽媽,因為失去蝌蚪,它們還在大聲鳴叫。雖然畫面上不見一隻青蛙,但使人隱隱地如聞到遠處的蛙聲正和著奔騰的泉水聲,演奏出一首悅耳的樂章,連成蛙聲一片的效果。這正切合了「蛙聲十里出山泉」這句詩的意境。
(三)作品特點:
1、以形寫神
齊白石先生在創作這幅畫時,並非僅僅將對象的外形在畫面上進行惟妙惟肖的再現,而是緊緊的抓住對象的性格,把它反映出來,即寫物的神。畫面中山川、河流、蝌蚪無不生動鮮活。而齊白石先生著重的是通過畫面本身的生動,讓觀者體會到無法看到的水聲及蛙聲。顯然齊白石先生是經過了深入的、准確的分析,所以對於所畫的對象就能夠非常熟悉,充分地體會和掌握對象的特殊本質及其特徵,作畫的時候,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到表現的對象中去,遷想妙得,提筆一揮,才能夠把對象的形和神真實生動的表現出來。
2、高度提煉
齊白石先生用藝術手法對事物加以處理,千錘百煉之後,把一般事物的形象提煉成藝術的形象,雖然簡而又簡,卻掌握了事物的特徵,不但沒有失掉真實性,反而比真實的東西更純粹更集中更有概括性,更具有動人的魅力,筆墨洗練,寥寥幾筆就能夠把事物塑造的恰到好處。如:大塊濃淡有致墨塊即將山川峽谷之勢展現出來;寥寥幾筆線條的勾勒即將河流的靈動表現出來;對蝌蚪的描繪更是高度提煉、一撮而就便表現得活靈活現。
3、空間靈活
《蛙聲十里出山泉》的畫面上,留有大塊的空白,即天和水的地方不著墨色,留出白紙。這樣的表現使畫面虛實相生,使主體更加突出,更加富有層次,布局更加合理。雖然沒有西方美術中通過光線、明暗等透視技巧,但畫面卻給人一種立體感和真實感。山巒由近及遠,河流由遠及近,彷彿蛙聲也從遠處傳來,讓人如身臨其境。由於齊白石對『時』、『空』領域的熟練掌握,才在畫面上表現那樣勝似閑庭信步。這種空間的處理方法在中國畫中是非常普遍的,也是中國畫的傑出創造。
4、講究意境
所謂意境,是指畫中的境界,即詩中有畫境,畫中有詩意的境界。這幅畫不僅僅是對事物的單純描繪,其中還有畫家富有感染力的感情投入,使看畫的人可以受到感動和震撼,達到了物我兩融的境界。境界中最能感動人的是富有含蓄的意境,含蓄可以使人產生聯想。詩情畫意不是輕易可得到的。在齊白石的《蛙聲十里出山泉》中,在對『遠山』、『山澗』、『急流』、『蝌蚪』的處理上,齊白石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駕馭得游刃有餘,詩情畫意榫鑿相吻,水乳交融,充滿了濃郁的藝術魅力。
5、重墨不重色
墨在中國畫中是非常重要。「惜墨如金」用金來比喻用墨,可見中國畫家對於用墨是非常慎重的。有筆有墨謂之畫,所謂筆,是包括線在內的,所以這句話就是說中國畫是由筆和墨構成的,如果說,中國畫離開了用筆和用墨便不成其為中國畫。齊白石先生的這幅畫就是秉承中國畫「重墨不重色」的特點,巧妙而嫻熟的用墨,使畫面有了色彩的感覺。因為墨即是色,通過墨色的深淺濃淡,可以使人有不同的色彩的感覺。這也增加了畫面的真實感和韻味。
(四)作品評價
《蛙聲十里出山泉》是現代繪畫大師齊白石的代表作之一,是被世人公認的傑作。齊白石先生在藝術領域達到一個高境界,表明齊白石老人在對待詩與畫的表現功能上是掌握和運用得十分准確的。齊白石若沒有對青蛙、蝌蚪等有仔細深入的觀察,是很難畫出這生動的畫來的,以文人畫的筆墨,表現充滿勞動者的情緒,這正是齊白石老人的偉大之處。齊白石先生筆底的功夫,給欣賞者呈現了一個鮮明可感的藝術境界。 齊白石老人以詩人的素養、畫家的天才、文人的氣質創造了如此優美的意境,把詩情畫意融為一體,准確地表現了詩中的內涵,達到了中國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高境界,也使這幅畫成為其人生中光輝的一筆。
㈦ 白石道人歌曲 ....要有曲譜... 有沒
點絳唇
丁未冬,過吳松作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欄懷古,殘柳參差舞。
鷓鴣天
己酉之秋,苕溪記所見
京洛風流絕代人,因何風絮落溪津。籠鞋淺出鴉頭襪,知是凌波縹緲身。
紅乍笑,綠長顰,與誰同度可憐春。鴛鴦獨宿何曾慣,化作西樓一縷雲。
鷓鴣天
丁巳元日
柏綠椒紅事事新,隔籬燈影賀年人。三茅鍾動西窗曉,詩鬢無端又一春。
慵對客,緩開門,梅花閑伴老來身。嬌兒學作人間字,郁壘神荼寫未真。
鷓鴣天
正月十一日觀燈
巷陌風光縱賞時,籠紗未出馬先嘶。白頭居士無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隨。
花滿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來悲。沙河塘上春寒淺,看了遊人緩緩歸。
鷓鴣天
元夕不出
憶昨天街預賞時,柳慳梅小未教知。而今正是歡游夕,卻怕春寒自掩扉。
簾寂寂,月低低,舊情惟有絳都詞。芙蓉影暗三更後,卧聽鄰娃笑語歸。
鷓鴣天
元夕有所夢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裡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鷓鴣天
十六夜出
輦路珠簾兩行垂,千枝銀燭舞凄凄。東風歷歷紅樓下,誰識三生杜牧之。
歡正好,夜何其。明朝春過小桃枝。鼓聲漸遠遊人散,惆悵歸來有月知。
杏花天影
丙午之冬,發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風月清淑,小舟掛席,容與波上。
綠絲低拂鴛鴦浦,想桃葉當時喚渡。又將愁眼與春風,待去,倚蘭橈更少駐。
金陵路、鶯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滿汀芳草不成歸,日暮,更移舟向甚處?
玉梅令(高平調)
石湖家自製此聲,未有語實之,命予作。
石湖宅南,隔河有圃曰苑村,梅開雪落,竹院深靜,而石湖畏寒不出,故戲及之。
疏疏雪片,散入溪南苑。春寒鎖、舊家亭館。
有玉梅幾樹,背立怨東風,高花未吐,暗香已遠。
公來領略,梅花能勸,花長好、願公更健。
便揉春為酒,翦雪作新詩,拚一日、繞花千轉。
踏莎行
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後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浣溪沙
丙辰歲不盡五日,吳松作。
雁怯重雲不肯啼,畫船愁過石塘西,打頭風浪惡禁持。
春浦漸生迎棹綠,小梅應長亞門枝;一年燈火要人歸。
霓裳中序第一
丙午歲,留長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黃帝鹽、蘇合香。又於樂工故書中得商調霓裳曲十八闋,皆虛譜無詞。按沈氏樂律「霓裳道調」,此乃商調;樂天詩雲「散序六闋」,此特兩闋。未知孰是?然音節閑雅,不類今曲。
予不暇盡作,作中序一闋傳於世。予方羈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詞之怨抑也。
亭皋正望極,亂落江蓮歸未得,多病卻無氣力。況紈扇漸疏,羅衣初索。
流光過隙,嘆杏梁雙燕如客。人何在?一簾淡月,彷彿照顏色。
幽寂,亂蛩吟壁,動庾信清愁似織。沉思年少浪跡,笛里關山,柳下坊陌。
墜紅無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漂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壚側!
慶宮春
紹熙辛亥除夕,予別石湖歸吳興,雪後夜過垂虹,嘗賦詩雲:「笠澤茫茫雁影微,玉峰重疊護雲衣;長橋寂寞春寒夜,只有詩人一舸歸。」後五年冬,復與俞商卿、張平甫、①朴翁自封禺同載詣梁溪,道經吳松,山寒天迥,雲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錯雜漁火,朔吹凜凜,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纏,猶相與行吟,因賦此闋,蓋過旬塗稿乃定。朴翁咎予無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平甫、商卿、朴翁皆工於詩,所出奇詭,予亦強追逐之。此行既歸,各得五十餘解。
雙漿蒓波,一蓑松雨,暮愁漸滿空闊。呼我盟鷗,翩翩欲下,背人還過木末。
那回歸去,盪雲雪,孤舟夜發。傷心重見,依約眉山,黛痕低壓。
采香徑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誰答。垂虹西望,飄然引去,此興平生難遏。
酒醒波遠,政凝想、明②素襪。如今安在,唯有欄桿,伴人一霎。
【檢字】
① 金舌。讀 xian1。
② 王當。讀 dang1。
齊天樂(黃鍾宮)
丙辰歲,與張功父會飲張達可之堂。聞屋壁間蟋蟀有聲,功父約予同賦,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辭甚美。予裴徊末利花間,仰見秋月,頓起幽思,尋亦得此。蟋蟀,中都呼為促織,善斗。好事者或以二三十萬錢致一枚,鏤象齒為樓觀以貯之。
庾郎先自吟愁賦,凄凄更聞私語。露濕銅鋪,苔侵石井,都是曾聽伊處。
哀音似訴,正思婦無眠,起尋機杼。曲曲屏山,夜涼獨自甚情緒?
西窗又吹夜雨,為誰頻斷續,相和砧杵?候館迎秋,離宮吊月,別有傷心無數。
豳詩漫輿,笑籬落呼燈,世間兒女。寫入琴絲,一聲聲更苦!
滿江紅
滿江紅舊調用仄韻,多不協律。如末句雲「無心撲」三字,歌者將「心」字融入去聲,方協音律。予欲以平韻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聞遠岸簫鼓聲,問之舟師,雲「居人為此湖神姥壽也。」予因祝曰:「得一席風徑至居巢,當以平韻滿江紅為迎送神曲。」言訖,風與筆俱駛,頃刻而成。末句雲「聞佩環」,則協律矣。書於綠箋,沉於白浪,辛亥正月晦也。是年六月,復過祠下,因刻之柱間。有客來自居巢雲:「土人祠姥,輒能歌此詞。」按曹操至濡須口,孫權遺操書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操曰:「孫權不欺孤」,乃撤軍還。濡須口與東關相近,江湖水之所出入。
予意春水方生,必有司之者,故歸其功於姥雲。
仙姥來時,正一望千頃翠瀾。旌旗共亂雲俱下,依約前山。
命駕群龍金作軛,相從諸娣玉為冠。向夜深、風定悄無人,聞佩環。
神奇處,君試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電,別守東關。
卻笑英雄無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瞞。又怎知、人在小紅樓,簾影間。
【注釋】
諸娣:姜夔自注,「廟中列坐如夫人者十三人。」
一萼紅
丙午人日,予客長沙別駕之觀政堂。堂下曲沼,沼西負古垣,有盧橘幽篁,一徑深曲;穿徑而南,官梅數十株,如椒如菽,或紅破白露,枝影扶疏。著屐蒼苔細石間,野興橫生,亟命駕登定王台,亂湘流入麓山。湘雲低昂,湘波容與,興盡悲來,醉吟成調。
古城陰,有官梅幾許,紅萼未宜簪。池面冰膠,牆腰雪老,雲意還又沉沉。
翠藤共閑穿徑竹,漸笑語驚起卧沙禽。野老林泉,故王台榭,呼喚登臨。
南去北來何事?盪湘雲楚水,目極傷心。朱戶黏雞,金盤簇燕,空嘆時序侵尋。
記曾共西樓雅集,想垂楊還裊萬絲金。待得歸鞍到時,只怕春深。
念奴嬌
予客武陵,湖北憲治在焉。古城野水,喬木參天,予與二三友日盪舟其間,薄荷花而飲,意象幽閑,不類人境。秋水且涸,荷葉出地尋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見日,清風徐來,綠雲自動,間於疏處窺見遊人畫船,亦一樂也。①來吳興,數得相羊荷花中。
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絕,故以此句寫之。
鬧紅一舸,記來時、嘗與鴛鴦為侶。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風裳無數。
翠葉吹涼,玉容銷酒,更灑菰蒲雨。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
日暮青蓋亭亭,情人不見,爭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風南浦。
高柳垂陰,老魚吹浪,留我花間住。田田多少,幾回沙際歸路。
【檢字】
① 去曷。讀 qie 4。
法曲獻仙音
張彥功官舍在鐵冶嶺上,即昔之教訪使舍。
高齋下瞰湖山,光景奇絕。予數過之,為賦此。
虛閣籠寒,小簾通月,暮色偏憐高處。樹隔離宮,水平馳道,湖山盡入尊俎。
奈楚客,淹留久,砧聲帶愁去。
屢回顧,過秋風未成歸計。誰念我、重見冷楓紅舞。
喚起淡妝人,問逋仙今在何許?象筆鸞箋,甚而今、不道秀句。
怕平生幽恨,化作沙邊煙雨。
轉來的,看看對你有沒有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