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越劇中的唱腔的形容詞
越劇誕生於1906年,時稱「小歌班」。其前身是浙江嵊縣一帶流行的說唱藝術——落地唱書。藝人基本上是半農半藝的男性農民,曲調沿用唱書時的〔呤哦調〕,以人聲幫腔,無絲弦伴奏,劇目多民間小戲,在浙東鄉鎮演出。
1910年小歌班進入杭州,1917年到達上海,1920年起,演出用絲弦伴奏,因板胡定弦1—5兩音,稱〔正宮調〕。20年代初,劇種被稱為「紹興文戲」。1923年7月,在嵊縣施家嶴開辦了第一個女班。1925年坤伶施銀花在琴師王春榮的合作下,產生了6
3定弦的〔四工調〕,成為紹興文戲時期的主腔。30年代初,女班大批涌現。這時期,除男班、女班外,還有男女混合演出的形式。1938年名伶姚水娟吸收文化人參與對越劇的變革,稱「改良文戲」。這時期,最有名的演員是被稱為越劇四大名旦的「三花一娟」,即施銀花、趙瑞花、王杏花、姚水娟,小生為竺素娥、屠杏花、李艷芳;青年演員如筱丹桂、馬樟花、袁雪芬、尹桂芳、徐玉蘭、范瑞娟、傅全香等,都已嶄露頭角。主要編劇有樊籬、聞鍾、胡知非、陶賢、劉濤等。
1942年10月,袁雪芬吸收新文藝工作者參加,對越劇進行比較全面的改革,被稱為「新越劇」。編導有於吟、韓義、藍流、白濤、肖章、呂仲、南薇、徐進等。1944年9月起,尹桂芳、竺水招也在龍門大戲院進行改革。此後,上海的主要越劇團都走上改革之路。
「新越劇」重要標志之一,是編演新劇目,使用完整的劇本,廢除幕表制。內容大都是反封建、揭露社會黑暗和宣揚愛國思想。1946年5月,雪聲劇團首次將魯迅小說《祝福》改編為《祥林嫂》搬上戲曲舞台,標志著越劇改革進入一個新的階段。1946年9月,周恩來副主席到上海,在看了雪聲劇團演出後,指示地下黨要做好戲曲界的工作。此後,地下黨派了黨員錢英郁、劉厚生、李之華及黨的外圍組織成員吳琛等,到越劇界擔任編導。在1946年袁雪芬被流氓拋糞事件中,1947年越劇「十姐妹」聯合義演《山河戀》及為筱丹桂申冤的斗爭中,進步文藝界、新聞界都給予了支持。
唱腔方面,越劇改革有重大的突破。「新越劇」在實踐中擴大了表現內容,原來較明快、跳躍的主腔〔四工腔〕已不能適應。1943年11月袁雪芬演《香妃》時,1945年1月范瑞娟演《梁祝哀史》時,都在琴師周寶財的合作下,分別創造出柔美哀怨的〔尺調腔〕和〔弦下腔〕。後來這兩種曲調皆成為越劇的主腔,並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各自的流派唱腔。
表演方面,一是向話劇、電影學習真實、細致地刻劃人物性格、心理活動的表演方法;二是向崑曲、京劇學習優美的舞蹈身段和程式動作。演員們以新角色的創造為基點融合二者之長,逐漸形成獨特的寫意與寫實結合的風格。 舞台美術方面,採用立體布景、五彩燈光、音響和油彩化妝,服裝式樣結合劇情專門設計,色彩、質料柔和淡雅,成為劇種藝術風格的有機組成部分。40年代的越劇改革,建立起正規的編、導、演、音、美高度綜合的藝術機制。越劇觀眾的構成也發生了變化,除原來的家庭婦女外,還吸引來大批工廠女工和女中學生。上海解放前夕,從事「新越劇」的幾個主要劇團如「雪聲」、「東山」、「玉蘭」、「雲華」、「少壯」,都受到中國共產黨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擁有大量觀眾。
1949年上海解放,7月便舉辦了以越劇界人員為主的第一屆地方戲劇研究班。1950年4月12日,成立了第一個國營劇團——華東越劇實驗劇團。1951年國營的浙江越劇實驗劇團建立。1955年3月24日,上海越劇院成立。
黨和政府重視民族戲曲,尤其是周恩來總理,對越劇藝術給予熱情關懷。建國初,為擴大越劇的表演手段,適應時代的需要。華東越劇實驗劇團和浙江的越劇團進行了男女合演的實驗,創作演出了《風雪擺渡》、《未婚妻》、《斗詩亭》、《爭兒記》、《山花爛漫》、《十一郎》等劇。從50年代到60年代前期,創作出一批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藝術精品,如《梁山伯與祝英台》、《祥林嫂》、《西廂記》、《紅樓夢》。除此之外,還有一大批優秀劇目蜚聲大江南北。其中《梁山伯與祝英台》、《情探》、《追魚》、《碧玉簪》、《紅樓夢》等被搬上銀幕。從50年代初起,相繼有一批越劇團從浙江、上海走向各地。到60年代初,越劇已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1954年起,上海市戲曲學校開設了越劇班和越劇音樂班。1958年起,浙江藝術學校也開辦了幾屆越劇班。1960年上海越劇院開設了學館和舞台美術班。上海市虹口、南市、靜安等區,也辦起了學館或戲校。有計劃地培養出一大批越劇專業人才。
1977年1月起,一大批優秀傳統劇目陸續恢復上演。上海越劇院還相繼創作演出了新劇目《忠魂曲》、《三月春潮》、《魯迅在廣州》,塑造了現代史上歷史偉人的形象。浙江的越劇團,創作演出了《五女拜壽》、《漢宮怨》、《胭脂》、《春江月》、《桐江雨》、《花燭淚》等一大批優秀劇目。南京市越劇團也創作演出了《莫愁女》、《報童之歌》等好戲。1978年,男女合演的《祥林嫂》被攝製成彩色寬銀幕電影。《五女拜壽》、《莫愁女》、《春江月》、《桐江雨》、《花燭淚》等劇,相繼被搬上了銀幕。
一些五六十年代已成名的演員如陸錦花、王文娟、張雲霞、呂瑞英、金采風、畢春芳等,藝術上繼續提高,風格更加鮮明,繼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蘭、戚雅仙之後,形成新的流派唱腔。 80年代中期起,越劇界陸續試行了體制方面的改革。上海、浙江和江蘇大力培養新一代青年演員。趙志剛、錢惠麗、方亞芬、陳穎、韓婷婷、單仰萍、章瑞虹、王志萍、茅威濤、董柯娣、何賽飛、方雪雯、陶琪等新秀,已蜚聲海內外。
這種新的演劇風格的出現,對中國戲曲的發展至少有以下三點意義。
第一,它是對近代條件的一次成功的自覺運用。雖然改革者在起步時未見得有明確的藍圖,但在對近代條件的運用上又是比較自覺的。近代條件有:1、外來演劇文化的參照(包括形式、觀念、技巧);2、新型劇場的物質,技術裝備;3、具有新的文化素養和專業知識的各種專門人才。三者之中尤以人才最為重要;沒有對於人才條件的自覺運用,前兩個條件雖有若無,都是抓不住的。那時,袁雪芬願意拿出自己十分之九的"包銀"聘請一批"外行先生",他們大多是年輕的話劇、電影工作者或愛好者。這種結合所帶來的知識結構的變化,決定了新越劇的基本走向。由於當時雙方都年輕,都未成為"大家",所以沒有包袱,膽子挺大,矛盾較少,能夠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切磋,互相補充,互相依靠,共同探索出了一條新的路子,改造了舊越劇,創造了新越劇。
第二,它是戲曲古典形態向自由、多樣的現代形態過渡中間一個有啟發性的實例。我們有些戲曲改革運動的領導者曾希望"重建"一種"偉大的民族歌舞劇"○21,這種新歌舞劇是"平劇等各地方劇優點的綜合,甚至吸取各民族劇的優點。"○22那麼,這種新歌舞劇的形態是怎樣的呢?是以新的單一化替代舊的,古典的單一化,還是由單一化變成了多樣化呢?世上能否創造出一種可以綜合一切戲劇之優點的偉大劇種呢?都不甚明確。從本世紀初開始就對戲曲有種種爭論,現在快到世紀末了,原先有些預言家斷定必死的東西並未死去,有些理想家呼喚著要創造出來的東西也未能如願實現。實際的狀況是多樣並存,而且將會更加多樣化。舊東西的魅力遠比某些預測的壽命要長,還會延續下去;新東西的創造,也決不能囊括一切優點,因而需要多種多樣的新東西。任何綜合都有限度,任何優勢都是相對的,越劇就是這樣的一個實例。它在今天和未來的多樣化格局中,只是一種形態、一種風格。它確是地方劇和話劇間交流與綜合的產物,有它的相對優勢,但也並非一切優點的集中。例如,它在表演上,唱有相當高的成就,做有自己的特色,然而淡化了(也就是捨去了)做、打中的某些高難度技術要求。如用昆、京、梆等劇種唱、念、做,打的全能化要求來衡量越劇表演,它是不夠全面的。因而它的行當也是不夠全面的。但這無損於它的存在。減輕某些技術重負,沖淡某些程式規范,卻可增強它在表現生活上的某種自由度和寫實力,同現代新藝術形式、新傳播手段如電影、電視的"聯姻",也比較方便、自然些。越劇這個實例可以給我們一種啟示:把似乎板結的戲曲特徵進行松動、稀釋,保持選擇的主動性,從而接納某些非戲曲的因素,以構成一種新的演劇風格。其實,戲曲的藝術特徵是多層次的動態結構,並不板結;板結的只是某些欣賞心理和理論主張。好在越劇在進行改革的年代,碰到的主要阻力,是看慣了"大戲"的觀眾一時總瞧不起它,及至真正改出個模樣來,也就漸漸承認"越劇確已有了新的形式和內容,非僅是皮相的改革而已。"○23今後,戲曲的創造應更加多樣,更加自由,通過松動、稀釋,進行吐納,揚棄,達到選擇性的重新建構,將是實現多樣化的必由之路。
第三,它自身也可以提供一種獨特的美。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麼,上述兩點意義就毫無說服力了。過去總結越劇的經驗,有這樣兩句話:靠改革起家,靠綜合取勝。這當然很對,編、導、演、音、美的全面綜合,確實是越劇的藝術優勢,但我覺得還可以再深入討論下去。現在,全面綜合的戲已不算稀奇了,如何把越劇同其他也有這種綜合優勢的戲曲相區別呢?我認為,越劇還有一種過去談得較少的優勢,就是民間性、古典性與現代性的兼備。這是比舞台表現諸因素的全面綜合,更深層也更有意味的一種綜合。談到這兒,想起建國初期的一次討論:1952年冬,前蘇聯木偶藝術大師謝·奧布拉茲卓夫在我國南北各地旅行,對各種戲曲進行觀摩和調查之後,於北海公園的團城開了一個座談會。出席會議的有歐陽予倩、梅蘭芳、田漢以及從事各種戲劇專業的專家和若干戲劇機構的領導人。會上討論的問題之一,是哪些戲曲劇種適合於使用"古典的"這個"光榮的形容詞"?在大家一致回答京劇是"古典的"之後,也談到了越劇:
"那末,越劇--也是古典的嗎?"有些人說"是",有些人說"不"。發生了一場小小的爭論,最後大家都同意了,越劇也應當被認為是古典的戲劇。○24
多麼有意思!其時,新越劇的形成才10年。它在京劇"老大哥"面前是個"小妹妹",竟也獲得了"古典的"這個"光榮的形容詞"。為什麼會發生一場小小的爭論呢?因為越劇畢竟不同於崑曲(當時尚未"救活"),京劇這些真正的古典藝術。"古典的"這個形容詞並不能概括越劇的性質,應當說,它是古典性、現代性和民間性的統一,這"三性"滲透在越劇的各種構成因素之中。越劇表演因有"兩個奶娘",可以說是一種帶有古典色彩的現代表演。越劇的唱腔音樂具有民間曲調的單純性、雋永性,而伴奏音樂"可以和西歐歌劇中的主導旋律相比喻,甚至在某些樂詞中有交響樂的味兒"○25,不是夠現代的嗎?越劇古裝人物的扮相,是富於現代感的古典美。越劇的布景燈光是現代手段,其色彩觀念和裝飾趣味又是古典的、民間的。越劇的文學語言,尤其是一些優秀作品的唱詞,兼有民歌和古典詩詞的雙重美色等等。像這樣"三性"兼備的戲曲劇種,真還不多。再深一層說,越劇是柔和優美的女性戲曲。越劇過去有過男女合演,現在也在作男女合演的實驗,但就其主體而言,它是由女性扮演、善於表現婦女命運、最博女性觀眾喜愛的女性戲曲。女性戲曲之能夠確立,關鍵是"女小生"的產生。培養女小生的難度要比花旦大,也最為女性觀眾所注目。美麗的女性能裝旦的不一定能裝小生,對女小生的要求是俊美,是清奇脫俗,瀟灑飄逸,富於書卷氣;切忌賣弄女相,一味取媚。由於小生由女性扮演,也就決定了這個劇種的題材以"生旦傳奇"為主,其風格基調以柔和優美取勝。概而言之,越劇是全面綜合、"三性"兼備的女性戲曲。只要它能同具有一定社會意義的演出內容(體現在劇本創作中),做到盡可能完善的結合,它所釋放出來的美,是非常獨特的,也是不可替代的。所以,這位風姿綽約的"小妹妹",在戲曲大家族中相當突出,也頗受鍾愛。大家族中也有一些缺乏個性和活力、有它不多沒它不少的成員,但不能想像可以沒有越劇這個"小妹妹"!
五
最後,談談對越劇現狀的思考。
1986年,我在北京看了上海越劇院從巴黎歸來演出的《紅樓夢》,這次來上海又看了《西廂記》,有這樣的感想:十年浩劫之後的上海越劇,在青年演員的培養上成績顯著,在藝術風貌上變化不大,有點"吃老本"的味道。這話可能說得不對,但我確是這樣想的。新越劇是在上海誕生的,因而我們也有理由要求,在深化藝術改革上,上海能起帶頭作用。
50年代的越劇為什麼能有大的發展?除了社會條件起了深刻變化之外,越劇界的創作心態也比較好。那時,人們對舊社會持有激烈的批判態度,連帶著對於40年代的改革成果並不自滿,故能充分利用黨和國家的重視這個優越條件,不停頓地對越劇進行了一番新的整合和提高,造成越劇史的一個輝煌的新階段。等到有了50年代以來創造的"四大精品"之後,能否繼續開拓前進,這就不大容易了。一是起點高了,再上新台階的難度自然大了;二是40年代幾乎沒有摹本,全在於探索、創造,現在有了一批精品和流派創始人作為摹本,為了不失去已經得到的藝術成果,要求青年演員"原樣傳承",也是必要的,但長時間醉心於此,讓青年演員滿足於當名家的"替身",也會弱化她們的創造能力;三是已往的精品似乎成了一種凝固的模式,藝術改革有點深化不下去的樣子。這是我對"吃老本"現象的一點分析,當然還有其他復雜原因。
但是,另外一種改革的呼聲一直比較高,那就是要搞男女合演。早在1947年,十分關心越劇改革的田漢說過:"提倡男女合演也是一種反封建運動。這有待於越劇工作者的斷然的勇氣。"○26建國以後,這種提倡更具權威性,並在實驗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因此,從理論上研究越劇的藝術個性時,只能談全面綜合之類,這是歷史性的光榮;女性戲曲這個要素成了需要革除的對象。如有篇題為《越劇小問答》的文章說,某越劇團"已恢復了男扮男、女扮女的正常形式,上海越劇團也正在培訓之中,想來不久也會改為男女合演的了。"○27言下之意,越劇全由女子扮演是非改不可的"反常形式"。
談到越劇界的這個敏感話題,我贊成馬彥祥先生的態度。他在80年代初給袁雪芬同志的一封信上說,女子越劇與男女合演的越劇,是"兩種可以並存,而且在藝術上可以開展競賽"的"藝術形式。"○28雪芬同志在復信中表示同意這個意見○29。這樣的態度比較開明,至少不把女子越劇看作"反常形式"了。我要補充的是:既然把男女合演的越劇,作為越劇的又一種"藝術形式",就應當更充分地允許、支持、鼓勵它對女子越劇的藝術風格,作若乾重要的變革,正如當年女班對男班越劇作過許多變革那樣。如果只是讓男小生唱得跟女小生一樣,這樣的"合演"就沒有多大意義了,要與女子越劇開展競賽,必須同它適當拉開一些距離,才顯出自己存在的必要性。如果只是貼近,又要競賽,那是非常困難的。我們歡迎這種實驗繼續進行下去。
對於女子越劇來說,"反常形式"這個包袱完全可以不背了。演劇藝術的本性是通過假扮創造出有審美意義的動作形象。無論男扮男、女扮女,還是男扮女、女扮男,都是假扮,都合乎演劇藝術的本性,其藝術價值的高低,在於所創造的形象具有多大審美意義,並不在於演員與角色的性別是否一致。戲曲是假定性程度比較高的演劇樣式,因而對於假扮者留有寬裕的創造餘地。還應當承認,在特定樣式或特定題材的范圍內,變更性別的扮演,往往更能顯示藝術家的非凡本領,所以梅蘭芳成了國際上公認的藝術大師。作為女性戲曲的越劇,包含不包含它的若干局限性呢?當然是包含的,但觀眾的審美心態是可以調節的,可以既承認你的局限性,又要欣賞你所提供的獨特的美。對於這種審美心態,古人早已論及,明代散文家、戲曲鑒賞家張岱在《劉暉吉女戲》一文中說:"女戲以妖冶恕,以嘽緩恕,以態度恕,故女戲者全乎其為恕也。"○30這段話的意思是:女戲有很多局限,但妖冶的打扮,舒緩的情調,迷人的姿態,又使人原諒其不足而樂於觀賞。張岱看的不是越劇,他的欣賞趣味也與我們有出入,然所論之審美心態頗有古今相通之處。看越劇也要心存一個"恕"字,如果你不能"恕",不善於調整欣賞角度,要求越劇除演文戲也演武戲,除有好的唱、做還要有做、打上的許多高難度技術,除有好的小生、花旦、老生、老旦還要有好的小丑和大花臉等等。那我就勸你別去看越劇,還是去看紹興大班或京劇吧。但在紹劇和京劇那裡你是感受不到越劇的那種美的,你對越劇的這種"全面"的"愛",最終會毀了越劇。風格上的求全,只能導致風格的毀滅,不善於調整欣賞角度的觀眾,審美趣味必然會狹隘化。其實,何止越劇有局限性?文藝之所以要百花齊放,不就是因為任何藝術品種都含有自身的某種局限性,因而需要有其他品種的各種不同的相對審美優勢來互相補充嗎?
我國有300多個男女合演的戲曲劇種,唯獨越劇由女子扮演,保持這份特殊性,恰恰有利於它的生存、發展。從20年代起搞的女子越劇,已於封建主義無多大關系,有關系的倒是商業主義,所以越劇身上也留有不少遷就小市民觀眾口味的庸俗習氣。越劇從40年代起,逐步獲得近代品格和綜合優勢,50年代到60年代中又有新發展,但所有這些都是歷史的、具體的,需要一浪一浪似地繼續把它推向前進。換句話說,越劇也有一個通過深化藝術改革,使之進一步現代化的任務。文化市場如同其他市場一樣,走俏的總是"名、特,優"產品,"特"是基礎,"特"而"優"則"名",越劇作為女性戲曲的特色是明顯的,應當保護,現在要緊的是進一步優化。當年田老把越劇看作可以同京劇、話劇"三分天下",具有廣闊前景的新興戲曲,越劇界應當有志氣,繼續優化劇種的藝術個性以爭奪"天下"。
個劇種的藝術個性,反應在觀眾的感受中就是欣賞的特殊性,或者說是能夠吸引、能夠征服觀眾的某種審美優勢。上文談到越劇可以提供一種獨特的美,正是談的越劇的藝術個性問題。我講的全面綜合、"三性"兼備、女性戲曲,三者不可缺一,三者的有機結合,才是1942年以來開創的新越劇。那麼,所謂優化者,也就是進一步強化這三者的有機關系。前面兩點的強化,可以提高女性戲曲的審美品位。但前面的兩點又是可以寬泛化的,不是越劇一家能夠獨占的,所以女性戲曲這一點也很重要,甚至帶有根本性。正是基於這個根本,前面兩點的具體表現才不一般化,才有越劇自己的鮮明特色。
那麼,女性戲曲這一點如何強化呢?答曰:青年化,即充分重視發揮女演員的青春魅力。香港一位評論家說,1983年秋,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第一次赴港演出,"一出《五女拜壽》……將素有"越劇霸主"之稱的上海越劇院在香港戲迷心目中的"聲譽",一夜之間給壓了下去!"○31這種情緒性反應不無道理。這不就是青春優勢與藝術優勢相結合的特殊效應吧?"小百花"去日本演出,被日本觀眾稱之為"中國版寶冢"○32,這也給我啟發:可否把越劇團辦得更少女化些,讓越劇充滿青春活力,成為我國的一種青春戲曲呢?越劇是最有條件這樣做的,因為它以文戲為主,注重唱工,又多用本嗓演唱,這都決定它的人才培訓周期較短,而江南盛產佳麗,是越劇取之不盡的"資源",多辦些少女越劇團是並不困難的,困難的還是不斷取得新的藝術優勢。
越劇的藝術優勢,歸根到底要在全面綜合,"三性"兼備上繼續做文章,做出新水平來。上文說過,這兩個特點的形成,乃是地方劇與話劇--擴而言之,乃是中西戲劇文化交流與綜合的產物。這種交流與綜合,是隨著我們藝術視野的擴大,理解水平的提高而不斷深化,是無有底止的。試以舞台裝置的運用為例,40年代的新越劇在引進話劇的裝置手段時,基本上不大考慮戲曲"場子活潑',時空靈活這個美學特點,甚至把它當作過時的、落後的東西拋棄,田老對此曾有批評。到了50年代就前進了一步,積極想辦法讓舞台裝置去適應戲曲的這個特點,於是出現了例如《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十八相送",用三變背景的辦法,把時空搞活一些,但布景與表演的結合仍不夠貼切。最近看了"小百花"的《西廂記》,舞台裝置的運用又前進了一步。這個轉台用得多麼活!可以說是密切地結合了動作,用出了戲劇性。這里有西方新構成主義的技巧、原理,但形象是中國的,合乎戲劇規定情境的,而且與戲曲流動空間的美學原理相融通,給這出古典名劇的演出增添了現代感。從越劇舞台裝置的演進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戲劇上跨文化交流的結合點是移動的,這是一個由照搬到選擇,拼接到熔鑄、外加到內化的不斷深化的過程。交流與綜合的本質是重構,是創新,成功的創作,既可使外國技巧具有中國特色,又可使傳統的美學原則獲得新的藝術生命,越劇的表演同樣也要繼續深化當年袁雪芬提出的"中和"原則。話劇的"心理寫實"技巧並不是那麼容易掌握的;崑曲的"形體美化"也不是就這么幾下子,越劇表演的風格是確實存在的,然而有深刻表現力的例子不能說很多。現在的青年演員很需要重溫前輩們提出的奮斗目標,下功夫去深入實踐,否則,也不是沒有可能流於一種淺薄的新的程式主義。最近看到茅威濤扮演的張生、陸游,我以為是女小生表演上的一次突破,值得高興。此外,我還希望越劇在繼續豐富唱腔曲調和提高聲樂技巧的同時,把器樂的音樂氛圍搞得更濃厚些。希望越劇音樂家們繼續沿著劉如曾先生開辟的路子走下去,"悉心揣摩戲曲音樂的特點,又努力從國際視野提高它的音樂品格,使之既保持深厚的原味又具備更廣泛的可鑒賞性。"○33我有一種遐想,越劇在音樂上的進一步發展,最有可能成為國內外觀眾所喜愛的中國的音樂劇。
演員的年輕化與藝術改革的深化並不矛盾,袁雪芬樹起新越劇的旗幟時才20歲!尹桂芳看到大來劇場"正在嘗試新越劇",於是感覺到"我也應該負起這個使命"○34,成為繼起的革新家,也只有25歲。"十姐妹"中還有一些革新家也很年輕。她們在舞台上富於青春魅力,又能夠在藝術上出奇制勝,是因為她們有著"勇敢地猛烈地無保留地接受新要素的精神"○35,因而能夠自覺地同新文藝界各方面人士團結合作,今天同樣地需要這種精神,這種合作。演員隊伍的年輕化,藝術創作隊伍(編、導、音、美)的擇優組合,抓住這兩條,就會有"名、特、優",不愁在文化市場上沒有競爭力。演員們心裡一定要明白,光靠自己身上的技術,不同"外行先生"們合作,想再造一個輝煌階段,是絕對辦不到的。當然,現在的青年演員是拿不出"包銀"來請"先生"的了,但可以依靠文化主管部門,或依靠社會如成立基金會,辦文企聯合體等來解決創作資金問題,只要能搞出"名、特,優",辦法總是有的。戲曲改革需要內行與外行的結合,田老說得好:"在外行變成內行(掌握其一切技術),內行變成外行(理解戲劇以外的事物,獲得新的世界觀、藝術觀)的時候,當是這一艱難的改革運動初步收功的時候。"○36越劇的近代化是如此,越劇的進一步現代化也將如此。我們期待越劇掀起一個深化藝術改革的新浪潮,誰來帶這個頭?現在還看不分明,上海是最有條件也最應該起帶頭作用的。但上海也有它的難處:權威多,要求高,壓力大,探索的勇氣也可能反而小,而且攤子也大,力量分散。也許會從另外什麼地方沖出一支革新勁旅來,不管是哪一路的,只要作出了成績,我們都要張開雙臂,滿腔熱情地去迎接!
我們現在聽到的越劇基本曲調,都是女班的創造。早期女班創造了〔四工調〕以取代由男班傳下來的、不大適應女聲的〔絲弦正調〕。〔四工調〕清新、流暢,富於跳躍性,長於表現喜悅情緒,但作為主腔又顯得單調,越劇題材尤以表現婦女悲苦命運為多,更顯出這種主腔的局限性。這個缺陷,新越劇作了彌補,那就是1943年、1945年〔尺調〕和〔弦下調〕的相繼出現。〔弦下調〕是〔尺調〕的反調。〔尺調〕之成為新的主腔,"是越劇音樂的一大革命"○11這兩種新曲調的共同點是優美抒情,委婉細膩,尤善抒發哀怨纏綿、深沉激憤的情緒,正可補〔四工調〕之不足,又可與之形成對比。越劇有了〔四工調〕和〔尺調〕、〔弦下調〕,猶如京劇之有〔西皮〕和〔二黃〕、〔反二黃〕那樣,可以經過板式的變化和旋律的豐富,組成有表現力的成套唱腔,比較能夠塑造劇中人物的音樂形象了。又因為這些基本曲調具有較大的可塑性,演員可以結合自己的條件加以創造性的發揮,從而形成有高度聲樂技巧的豐富多彩的流派唱腔,使無數觀眾為之著迷。
樂隊伴奏方面的改革比較曲折。早先取消打擊樂之後曾用廣東音樂或流行曲調像電影那樣搞"配音",或放唱片,或彈鋼琴、拉小提琴。這是貼上去的"豐富",顯然新鮮,但缺少有機性。
如演《祥林嫂》,用陶行知《鋤頭舞歌》唱片通過擴大器配音,顯然不合適。越劇一度"中樂主歌唱伴奏,西樂主幫助情緒,其間還沒有很好的藝術上的融和統一"○12。如果說,1943年〔尺調〕的產生是越劇聲樂的一大轉折,那麼,1948年《珊瑚引》演出的伴奏當是越劇器樂的一大轉折。此劇全部採用民族樂器伴奏,作曲是受過西洋音樂高等教育的劉如曾。樂師周寶財回憶說:"伴奏用了四隻琵琶,還用了三弦、鳳凰簫、笛子。樂隊高興得不談,勁頭非常足,通宵達旦地排練……劉如曾教大家簡譜,曲譜的上面用工尺譜,下面寫簡譜,這也是過去沒有過的。演出轟動了上海,其他越劇團,申曲、江淮戲劇團,都趕來看。"○13周寶財是越劇主奏樂器--越胡的演奏家,曾對〔尺調〕、〔弦下調〕的創造作出過貢獻;"高興得不談",正表達了這位樂師參加新型樂隊的激動心情。這次實驗,對越劇的樂隊建制和伴奏音樂的發展起了奠基作用。樂器是民族的,富於江南絲竹特色,其作曲、配器的方法和技巧又是參照了西方歌劇或交響音
❷ 誰有越劇,情探送王郎,白蛇傳斷橋(好不明白的冤家)柳毅傳書湖濱惜別的曲譜,不是詞是簡譜謝謝了
網上有 我那天偶爾看見過
❸ 我想購一套各流派越劇曲譜
現在網路那麼發達。想購一套各流派越劇曲譜。在網上找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❹ 越劇情探 送別 曲譜
曲譜很難搞啊,送別找不到,只有行路。。。
也不知道怎麼學越劇,只喜歡聽越劇。
送別 歌詞:
送別
敫桂英(唱)送王郎赴帝京珠淚難忍,
王 魁(唱)蒙娘子待小生一往情深。
敫桂英(唱)但願得此一去鰲頭占定,
王 魁(唱)那時節衣錦歸改換門庭。
敫桂英 王郎,來此已是十里長亭,為妻不能遠送你了。菊妹,酒來。王郎,你就滿飲
此杯!
王 魁 娘子!
(唱)萊陽相聚兩年久,
你我的恩情蜜樣稠,
春花秋月懶消受,
願只願早日佔鰲頭。
此去若得功名就,
定接娘子共度春秋。
倘若文章不順手,
敫桂英(唱)你早日回家莫擔憂。
郎君今年二十五,
桂英今年二十秋。
青春結伴煙波起,
學一個范蠡大夫泛扁舟。
王 魁(唱)娘子呀,
本待與你白頭相守萊陽郡,
怎奈是功名二字困書生。
此一去一年半載說不定,
你眠食寒暖要小心。
蘭房寂寞勞妻等,
敫桂英(唱)王郎呀你旅途蕭條總斷魂。
王 魁 娘子,你還有何言?
敫桂英(唱)我與你萍水相逢把親定,
可憐我孤苦伶仃一個人。
你此去若把翰院進,
王郎呀,京都繁華你莫負前情。
王 魁 娘子,昨夜你我在海神廟內不是盟過誓了?娘子!
(唱)此去若能有寸進,
定當接你去汴京,
娘子且放寬心等,
秋風桂子報佳音。
敫桂英(唱)老父遺物留君念,
但願君心似我心。
見扇墜尤如見妻面,
你須念鳴珂巷夫妻苦守整兩年。
王 魁(唱)深感娘子恩和義,
王魁此心可對天。
敫桂英(唱)聽此言我放寬心,
王郎情重義又深。
青絲一縷猛取定,
青絲啊,你伴我隨送到汴京,
此一去旅途寂寞如相憶,
見此發尤如見桂英。
王 魁(唱)這一縷青絲有白頭情,
我定必珍藏不離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