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線譜與簡譜的區別
簡譜,是指一種簡易的記譜法。有字母簡譜和數字簡譜兩種。一般所稱的科譜,系指數字簡譜。數字簡譜以可動唱名法為基礎,用1、2、3、4、5、6、7代表音階中的7個基本音級,讀音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O表示。每一個數字的時值名相當於五線譜的4分音符。
五線譜的每根線以及線與線之間的空間,自下而上分別稱為第1線、第2線、第3線、第4線、第5線和第1間、第2間、第3間、第4間。線和間如不夠使用,可在五線譜上方或下方增加線和間。加線及加間各分別稱為上加第1線、上加第1間;下加第1線、下加第1間等,各代表1個音級。這些音級的固定高度根據所用的譜號來決定。譜號有 3種:高音譜號,亦稱G譜號;低音譜號,亦稱F譜號;中音譜號,亦稱C譜號。五線譜為適應不同音域的人聲和樂器的需要,並避免過多的加線,有多種譜表,其中常用的有5種:即高音譜表(用G譜號)、低音譜表(用F譜號)、女高音譜表、中音譜表、下中音譜表(後3種用C譜號)。女高音譜表現已不常應用,中音譜表僅用於中提琴,次中音譜表常用於大提琴、大管、長號的較高音區。此外還有上低音譜表、女中音譜表等。五線譜一般分類為:①總譜,記載合奏或合唱的樂譜,由許多單行譜聯合組成。②分譜,分別記載每種樂器或每個聲部的樂譜。③大譜表,由高音譜表與低音譜表聯合組成,用於鋼琴、管風琴、豎琴及混聲合唱等。兩譜表中隱伏一條臨時加線代表中央C,故又稱十一線大譜表。
五線譜是用來記譜用。學習五線譜的記法就知道怎麼用啦。 看看樂理書吧!
2. 簡譜如何改成五線譜
用來記載音符的五條平行橫線叫做五線譜。五線譜的五條線和由五條線所形成的間,都自下而內上計算容的。
假使音樂作品是寫在數行五線譜上,那麼,這數行五線譜還要用連譜號連結起來。
連譜號包括起線(連結數行五線譜的垂直線)和括線(連結數行五線譜的括弧)兩個組成部分。
括線分花的和直的兩種。
花括線為鋼琴、風琴、手風琴、豎琴、揚琴、琵琶等樂器記譜使用。
直括線為合奏、合唱、樂隊記譜用。在總譜中用直括線來連接同為樂器,把它們分成完全的或不完全的樂器組。有時在直括線之外還加上輔助括線(花的或直的)來連接同種樂器。
在總譜中,獨唱獨奏聲部如果只包括一兩行五線譜的話,左邊只畫一條起線,而不加括線。
為了標記過高或過低的音,在五線譜的上面或下面還要加上許多短線,這些短線叫做加線,在五線譜上面的叫上加線,下面的叫下加線。
由於加線而產生的間,叫做加間,在五線譜上面的加間叫上加間,下面的叫下加間。
加線和加間的計算方法是:上加線和上加間,由下向上計算,下加線和下加間由上向下計算。
3. 簡譜的1234567五線譜上怎麼寫,快 急!
請見下圖:(下面的數字代表指法)
4. 怎麼把五線譜變成簡譜
那先要看你的簡譜是什麼調的,比如c大調:在下加一線的就是小子一組的版1.這樣翻譯成簡譜就是c=1.如果權是f調的:那五線譜的4在簡譜上就是1,即f=1.這個這樣說不太清楚!你找身邊懂的朋友教一下,很簡單的!好好學哦!!加油(*^__^*)
5. 怎樣將五線譜改成簡譜
高音譜表上,下加一線為1,下加一間為2,一線為3,依此類推,由下往上數;低音版譜表上,上權加一線為1,上加一間為7,一線為6,依此類推,由上往下數
高音譜表看上去像英文的G畫起來兩頭都出了五線,低音譜表看上去像英文的F,兩頭都不出五線,像是一個月牙帶一個冒號
6. 簡譜 五線譜
這里是沒有升來降記號源的調號,所以~~63 6 63 #53 5 53(遇到5都要#),從這里開始的5都要還原(彈白鍵) 53 5 53 41 4 41
如果要更清楚,可以點擊我的ID進入空間看看《五線譜與簡譜的互換》那篇。
7. 五線譜怎麼轉為簡譜
第一步,先認清是什麼調式。看五線譜的調式可以根據譜號後的升降號來確定,沒回有升降號的是C調,答兩個升號的是D調。有個口訣可以幫你記憶。
升號口訣:一是G二是D,三A四E五十B,六個升號升F,七個升號是升C。
降號口訣:一是F兩降B,三降E來四降A ,五降D六降G,七個降號是降C。
第二步,知道是什麼調了,再找這個調do的位置。下加一線是是c,也就是C調的do(1)。下加一間是d,也就是D調的do(1),是C調的re(2)。第一線是e,也就是E(降E)的co,是D調的re(2),是C調的mi(3)。第一間是f,第二線是g,第二間是a,第三線是b.....。以此類推。
第三步,認識音符種類。音符由符頭、符干、符尾構成。符頭分白符頭(空心符頭)和黑符頭(實心符頭)。只有白符頭是全分音符,白符頭加符干是二分音符,黑符頭加符干是四分音符,黑符頭加符乾和一條符尾是八分音符,黑符頭加符乾和兩條符尾是十六分音符......符頭後有附點的附點音符。
知道以上常識,你就可以試著慢慢將五線譜譯成簡譜了。祝你成功!
8. 五線譜與簡譜的區別
五線譜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數音樂所使用一種記譜方式。他的歷史相當久,不過目前的體制,大約是在十六世紀所底定的。而簡譜的起步較晚,在十七世紀時由法國出現,其後經由多人的改良,到十九世紀下才逐漸奠定其規格。並傳入日本,再傳入中國。其實大約是清末民初的時候。目前使用簡譜的,大概以有中國人的地方最多了。除了國樂以外,流行歌曲,吉他,甚至於在大陸有些合唱等等,都使用了簡譜。對於大多數由業余開始學國樂的人來說,簡譜還是最先入門的一種記譜方式。而音樂班的學生,如果是從小學起的,則有些直接就使用五線譜,沒有使用簡譜。如果是在大一點的,則可能是兩者並用。所以,以我的經驗來說,有人只會看簡譜,拿到五線譜就得翻成簡譜才看得懂;有的人只會看五線譜,跟他唱首調旋律他還會被搞混了;有人兩種都可以看,但是其中一種看的速度與正確率較高!
對於只會看五線譜,不會看簡譜的人,大都是自幼接受固定調線譜的觀念,所以一時難以理解首調的觀念,自然也就不容易使用簡譜了。如果當初使用的是首調線譜的觀念,應該會容易些。我個人覺得這是因人而異的,重點則在於個人對於首調的體認程度,以及對於固定調五線譜的視唱聽寫能力。在平時的訓練中,當第一遍的視奏完畢,我已經聽到了曲子了,這時候我的聽寫部份,是首調居上風的,所以第二次視奏的時候,我可能就改為一半首調一半固定調了。也就是說音程的關系採用首調安排,部份樂譜也是轉為首調了。樂曲愈是具有明確的首調感,我自動翻譯成首調的比例就愈大,所以,主宰我識譜時心中想法的,其實是耳朵的聽覺。容易聽出首調樂譜的,就自動轉成首調線譜來看;不容易聽出來的,或者小片段一直轉調的,就採用固定調識譜。也就是說看情況,該首樂曲用那個比較方便,就用哪一個方法。上面講的是識譜,時於演奏時音準的控制,則大都是以和聲共鳴好,或者音階進行順耳為准,也就是基本上很少用十二平均率的感覺來演奏。
接下來談談簡譜與線譜各有其優缺點,簡譜的音符,不同音高之間的符號差異,比起線譜的豆芽菜要大得多,所以以可分辨性來說,無疑的簡譜的符號差異,要比線譜的位置差異要來得容易辨認,所以對於初學者的學習,簡譜的確比較快容易上手。五線譜初學看錯行是很常見的,簡譜卻多半是指法不熟而按錯。一個是識譜時候的問題,一個是是識譜後執行時期的問題,這兩者是有很大區別的。而採用簡譜,對於初學者來說,容易培養首調感,也較於容易建立起首調的聽覺,有助於以首調方式來演奏的音準。上手容易,轉調也容易,但是對於首調感不明確,臨時記號多的曲子,學簡譜的人就比較缺乏這樣的訓練了。簡譜的實際音高,卻沒有線譜那麼明確,尤其是碰到轉調的時候,更容易出現不確定的情況。
在和聲方面,愈多音出現時,簡譜就愈吃力。因為簡譜符號大,又要加點,迭起來相當暫空間,而且有時必須分神判斷夾在裡面的點到底是屬於哪個音符的。所以當和聲同時出現的數目多到一定程度時,簡譜的識譜就不如線譜簡潔明了。至於其它的部份,簡譜與線譜相通之處就很多了,差異性也不大。
對於一般的社團人士,我的建議是還不必非學線譜不可。如何把音準,節奏,技巧,情感等等做好,才是熱愛音樂的人應該先要去追求的。只有當行有餘力時,再去嘗試看線譜,也算是學習了新的東西。至於音樂班的學生以及專業人士,相信兩種都要會看已經是必備的技能了。其實科班教育都有鋼琴課,看線譜應該都不成問題。只有像我這種沒有學過鋼琴,而由民間藝人跳入專業的,才需要特別去訓練自己看五線譜了。
9. 五線譜與簡譜
以基本C調為准來
簡譜1為五線譜下加源一線do
簡譜2為五線譜下加一間re
以此類推(四分音符)
中國共享軟體注冊中心裏面有這樣一個好東東 你可以試試
http://reg.banma.com/Detail/26ec881b-0c9e-4486-9ec5-a005f56f0ffe/index.html
10. 五線譜與簡譜的對應問題
高音譜號五線譜下加一線為小字一組的C;即1;第三間為小字二組的C,即高八度的1;在簡譜中不內難發現,這些高容一個八度的音上面都有一個點,同樣,數字下面有點就是低一個八度。
其實看譜一般來說是簡譜容易,但是簡譜有時符號的表達有些混,看慣了五線譜就會發現五線譜比簡譜好,甚至會有一種親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