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音樂:東北大秧歌嗩吶
很多抄民歌的節奏用嗩吶加鑼鼓演奏都襲可以扭秧歌,但最傳統的是句句雙和滿堂紅,這兩個曲子可以單獨演湊,也可以套起來演湊。老藝人不使用簡譜,而用的是工車字來演湊。工車字相當我們用的簡譜,如¨車工六,六工車¨等等。老哥年令大見識少,錯誤之處請多指教。
2. 東北正宗大秧歌都用什麼歌曲曲調啊,
東北正宗大秧歌一般都是以秧歌曲牌為主調,秧歌曲牌比如:《句句雙》、《滿堂版紅》『《過街樓》權、《五匹馬》、《對伍》、《東北風》、《小磨坊》、《生產忙》、《柳青娘》、《大姑娘美》等等很多,不知你做什麼用?先給你提供這幾個曲牌應該夠了吧,這是指東北傳統正宗大秧歌而言,現在的一些大秧歌曲調有些創新,運用比較靈活。
3. 民間舞蹈的河北舞蹈
河北省的民間舞蹈,蘊藏豐富,絢麗多姿,素有北方漢族民間歌舞之鄉的美譽。據中國舞蹈家協會河北分會年的調查統計,全省民間歌舞達一百四十六種,為了繼承和發展民族民間舞蹈藝術,全省各地每年都定期舉辦民間歌舞訓練班,繼承傳統,推陳出新,不斷發掘整理民間舞蹈。在每年的新年、春節傳統的迎春花會等群眾性業余文藝活動中,民間歌舞異常活躍。
河北民間舞蹈人們比較熟悉的有:徐水獅子舞,唐山的地秧歌,昌黎的跑驢,石家莊的井陘拉花,滄州的落子舞,鹽山的武術扇、高陽的竹馬洛子,邯鄲的永年小曲、曲周花車,邢台的秧歌鼓,衡水的鳳秧歌、七巧燈,廊坊的勝芳胯鼓、勝芳花燈,保定的地平蹺、花鼓洛子,張家口的插花洛子、二人台,承德的春鼓、棒棒舞等等。現將幾種流傳較廣,影響較大,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作一簡略介紹。
冀東地秧歌和跑驢
冀東地秧歌廣泛流傳在河北省唐山地區。據《中國古代舞蹈話》(王克芬著)記載:「秧歌是由古代的『村田樂』演變而來」,它們的源泉是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
地秧歌,徒步於地上表演,不受演出場合和道具的限制,比較機動靈活,易學易演,是自娛性和表演性相結合,有廣泛群眾基礎的一種民間舞,傳統的活動形式,基本上分過街秧歌和場子秧歌兩種。過街秧歌,走街串巷,沿途表演。它的主要特點是:節奏與動作統一,表演各異,舞姿簡潔,邊走邊扭。場子秧歌,遇到廣場或十字街頭,拉開場面,大扭一番,有時還扭一會兒,唱一段,用鑼、鼓、釵間奏,然後表演帶故事情節的「小出子」(即小型舞蹈節目)。主要特點是:具有典型人物性格,舞姿舒展、健美,畫面靈活多變。
地秧歌的傳統表演形式,大多是前邊有兩個武生打扮的人物(有的扮成武松、魯智深),手舞花棒,開路打場,後跟提花籃、佛塵的童子及田公、漁婦、樵夫、書生等角色。在行當上分「妞」(少女或小媳婦)、丑(詼諧、幽默的滑稽角色)、擓(中年或老年婦女)、公子(文質彬彬的書生)。表演上的共同特點是腳下步伐上下顛顫,結合肩部與腰部扭動和雙手搖擺為主,就好象鳳擺楊柳一般。手中的道具根據人物性格,分別手持彩扇、花絹、團扇、撥郎鼓、棒槌、煙袋等,手部的基本動作以八字翻花為主,上下左右,前後抖動扇花,變化萬干,如雙雙對對的彩蝶在花叢中飛舞,既抒情、優美、典雅,又火爆、潑辣、熱情、歡快,富有詼諧、幽默、質朴健康的生活情趣。伴奏以悠揚的大嗩吶為主,配以中、小釵作打擊樂。大多習慣於吹奏《滿堂紅》、《句句雙》、《柳青娘》等喇叭牌子曲,易於表現樂觀、歡快、喜悅的節日氣氛。
地秧歌中的妞、丑((文丑、武丑)、公子等各種人物的舞姿動作非常細膩,富於表現力,能在地秧歌的「小場子」、「小出於」中,塑造各種不同人物的藝術形象,善於表現有故事情節的雙人舞、三人舞和小舞劇。著名的地秧歌表演藝術家、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中國舞蹈家協會河北分會理事周國寶和周國珍、張遷合作,根據「王小趕腳」、「傻柱子接媳婦」加工創作的民間舞「跑驢」,主要舞蹈語匯,就是選用地秧歌的素材。這個有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舞蹈,在參加1953年第一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時,曾榮獲優秀節目獎。隨後,由中國青藝術團帶到布加勒斯特,參加第四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榮獲國際舞蹈比賽二等獎。
此外,唐山市、秦皇島市和昌黎縣的專業和業余舞蹈愛好者作,以地秧歌為素材創作了許多新的舞蹈節目,如《娶女婿》、《盲人摸象》、《中秋之夜》、《撲蝶》、《搶親》等等。這些舞蹈已在全省普及,深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
趙縣扇鼓、戰鼓、挎鼓
趙縣扇鼓的鼓,是用狗皮蒙的一種盤狀圓扇形手鼓,帶有長把,把上有九個鐵環,細長的鼓錘富有彈性,鼓聲清脆悅耳。
扇鼓的歷史久遠,它起源於商代的巫舞。巫舞在古代是娛神舞蹈,所使用的主要道具是扇鼓(又名「太平鼓」或「太平神」)。隨著社會的變革和前進,巫舞逐漸由娛神的舞蹈演變成為人的舞蹈。相傳公元前424到公元前387年,鄴縣黎民百姓為念西門豹治鄴為民除害的功德,每逢年節都要敲打太平鼓(即鼓),載歌載舞,以示紀念。
巫舞中的扇鼓傳到清代,已基本上形成為民間娛樂活動。清何耳作《燕台竹板詞》中雲:「鐵環振響鼓蓬蓬,跳舞成群歲漸終。」就是反映當時扇鼓表演活動的場景。
趙縣扇鼓多為集體舞形式,每逢喜慶豐收之時,農民們手持扇鼓,在場院里扭起舞步,敲打著輕快活潑的鼓點,唱著民歌小調,表達歡悅的情緒,很有生活情趣。建國以來,一些專業和業余舞蹈工作者繼承傳統,運用扇鼓表現形式,創作出不少新的舞蹈節目,受到群眾歡迎。國慶三十周年文藝獻禮演出時,河北省民間歌舞業余演出隊帶著經過加工整理的趙縣扇鼓《慶豐收》進京,榮獲了演出二等獎、創作三等獎。趙縣戰鼓,是表現古代戰陣生活的一種很有氣魄的民間舞。以大架鼓為中心,鼓面直徑為一點八米,由四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擂打,十六名健壯的男子手持大鈸,列隊隨著大架鼓的節奏,前後左右,上下飛舞,不斷變化著敲擊樂器的姿態,很有氣勢,這與纖細、優美、抒情的扇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趙縣的挎鼓(又名背燈挎鼓),是一種很別致的民間舞蹈。表演者背上背著一盞特製的龍燈或西瓜燈,將鼓挎在腰間,雙捶擊打圓鼓。時而歡騰跳躍,時而旋轉著敲打著輕快有序的鼓點。每值燈節之夜,數以百計的「背燈挎鼓」湧上街頭,排成一字長蛇陣,在鼓樂聲中,燈火之下,於歡樂的人群中往來穿梭表演。表演者與觀賞者融為一體,共同享受著一種太平盛世,歌舞昇平的喜悅,增強了喜慶的節日氣氛。
滄州落子
滄州落子是冀中一帶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歌舞。據滄縣縣志記載:落子是大秧歌中的一個小場子,起源於清代嘉慶和道光年間(1796一1821年)。傳統的落子,女的腳踩寸蹺(又名踩寸子),手持花扇或小竹板,男的手打霸王鞭。落子的舞蹈特點是,扇花少,舞姿造型多,注重曲線美,講究韻味兒。扇舞的風格瀟灑,板舞的動作幅度大,節奏變化多,非常明快。落子的傳統節目,內容大多是表現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以及愛情故事和人們對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如《茉莉花》、《放風箏》、《嘆情郎》、《綉手絹》、《尼姑思凡》等。其中《榮莉花》、《放風箏》經過加工、整理,更加優美動人,成為舞壇上久演不衰的保留節目。
已故的著名民間舞蹈家周樹棠在繼承和發展滄州落子方面有突出的貢獻。周樹棠從小在「落子坊」學藝,經過四十多年的磨練,自成了落子舞的一個藝術流派。他的舞蹈動律特點是,突出地刻畫了女性「三道彎」的舞姿造型:頭是歪的,腰是擰的,腿是曲的,線條兒美,韻味兒濃,使人感到典雅、秀美、端莊。在舞蹈步伐上,吸收了中國古典舞和兄弟民族舞的優長。周樹棠認為,民間舞不發展,不創新,就沒有生命力。為了發展落子舞中的板舞和扇子花,他從各民族民間舞中,曾記下許多舞蹈語匯和舞姿動律,經過一番剖析和鑽研,把許多舞蹈語言溶化到落子舞當中,進而加工整理出二十多套扇子花和板舞動作組合。這些瑰麗多采、千姿百態的動作,增強了落子舞的表現力,發展了落子舞的傳統藝術。
大秧歌抄序曲
(《大秧歌》電視劇主題曲)
作詞:陳曦 作曲:董冬冬
演唱:孫楠
咱的天呀咱的地
咱的秧歌咱的戲
上山咱就唱山歌喲
下海咱就喊號子
號聲落知天色長夜已過
守道義護家國血色山河
是與非失與得不訴離歌
人世間聚散定格
一首歌心一顆
道愛恨情難舍
由命運大起大落
半壺酒淚一桌
同舉杯敬袍澤
與誰共落日長河
聽風過看雲火壯志如昨
愛擔得恨抗得才算活著
山河破興邦國奮勇抗倭
血流得命拼得才算活過
一首歌心一顆
道愛恨情難舍
由命運大起大落
半壺酒淚一桌
同舉杯敬袍澤
與誰共落日長河
聽風過看雲火壯志如昨
愛擔得恨抗得才算活著
山河破興邦國奮勇抗倭
血流得命拼得才算活過
咱的天呀咱的地
咱的秧歌咱的戲
掄起鋤頭種莊稼嘞
扛起那槍桿打鬼子
5. 誰能提供足球訓練的內容
一、教學內容:
1、深入了解東北大秧歌的起源、種類、表演形式、人物扮相、音樂、伴奏樂器等。
2、掌握東北大秧歌的音樂特點,舞蹈動作特點,並通過復習總結,進一步理解掌握東北大秧歌的風格特點,韻律特點。
3、小組的自評與互評,及時進行信息反饋。
二、課型:探索實踐課
三、課時:1課時
四、教學設計理念
新課程改革強調「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調整課堂教學目標,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調整課堂教學中的師生關系」;「調整課堂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調整課堂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這些基本理念是我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的出發點和基本原則。首先讓學生通過實地考察和網路查詢等,在觀察搜集過程中去更多的了解東北大秧歌。其次,讓學生在復習總結過程中,理解音樂的豐富內涵、情感,體會音樂舞蹈間的密切聯系。古人語:情動於衷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嘆之!嘆之不足,故詠歌!歌之不足,故舞之!為創編舞蹈打下基礎。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在掌握一定東北秧歌舞素材的基礎上,進行以豐收為主題的舞蹈動作的創編。目的在於不但讓學生學會知識,更要提高她們運用已有知識去獲得新知識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力、思維力和想像力。從學生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素質差異和個性差異,確立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讓全體學生都在最近發展區得到最大發展。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知識與情感的結合,與學生建立平等、合作夥伴的關系,教師要做到既是引領者又是合作者。對學生的評價多以鼓勵表揚為主,為學生能合作交流,探索求實,提供時間與發展個性的空間。以增強學生大膽實踐創新和創造表現的自信心,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培養了創造性,動作情感到位的同時,又讓民間舞的自娛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和發揮。展示與評價的過程,讓學生加深自我認識,促進學生發展,完善評價機制,達到了相互交流與激勵的目的,同時也及時反饋教與學的信息,以有利於今後的教與學的方法策略的改進。
五、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觀察秧歌隊的表演和網路搜集資料等,對東北秧歌的表演形式、伴奏音樂等有更全面的了解,鞏固加深對東北秧歌風格特點的掌握,為創編舞蹈打下基礎。
2、將學習的短小素材創編成完整舞蹈的過程,體驗解決創編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創新能力。
3、在觀察中培養認真細致的學習態度。在創編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用發自內心的情感表達作品,體會成功的快樂。
六、教材、學情分析與處理
1、教材分析與處理
東北秧歌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在我們阿城市就有數十支秧歌隊。為讓學生對東北秧歌有更多的了解,繼承和發揚東北秧歌的表演形式、風格特點,更加熱愛我們黑土地上獨具特色的民俗歌舞藝術,在教學中,我積極開發課程資源,不但通過各種手段搜集秧歌素材,而且將它們整理加工,編成不同訓練內容的組合,然後傳授給學生,並注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在了解掌握東北秧歌的表演形式、基本動作、風格特點等的基礎上,運用所學東北秧歌組合動作和平時的觀察積累,以「豐收」為主題來進行舞蹈的創編。「豐收」含義很豐富,要求學生從不同角度表達喜悅之情,設計適合的主題動作,運用道具和表演技巧等,創編出具有新意的舞蹈,升華「豐收」這一主題。
通過教師的語言提示、動作示範、及時的引導與幫助、創造和諧的環境等,拓寬創編思路,展開想像的翅膀,提高她們的創編能力和表現力,繼承和發揚東北秧歌舞的風格特點等,把東北秧歌舞跳得越來越美、越來越浪。
2、學情分析與處理
我授課的班級是高三八班,她們學過幼兒舞蹈,古典舞,東北秧歌的踢步組合、手巾花組合等。兩年來,一直關注學生素質的提高和各種能力的培養。如大量的古典舞組合的學習,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樂感、美感和韻律感。從創編簡單的幼兒律動、歌表演到創編集體舞、表演舞,逐漸培養了學生掌握知識並能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對於她們來說,創編一段舞蹈已不是難事,難的是如何用恰當的動作既表現出東北秧歌的特點又符合所給曲目的氛圍,表達一定的情感。
教學中,通過對音樂的分析,讓學生自己構思表達情感的方式,讓素質較好的、思維較快的同學起帶頭作用,學生之間互相啟發,師生之間及時溝通交流,運用集體智慧,促進學生共同發展。
七、 教學重點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對我們熱愛的東北大秧歌有進一步的了解,更加熟悉它的音樂、風格、韻律等特點,學會運用所學東北秧歌的組合和自身生活積累,進行創編,並通過集體的智慧完成創編構思。繼承和發揚東北民俗歌舞藝術。
八、教學難點
能搜集整理所掌握的相關資料,充分理解所給曲目特點,創編舞蹈語匯流暢,既表現出東北秧歌的風格特點、韻律,又符合所給曲目的氛圍,隊形變化合理,突出「豐收」主題。
九、 重點、難點的突破方法與手段
針對學生素質和能力存在的差異,布置長時間觀察與網路搜集信息等。本節課創編時以學生搜集整理資料、信息為主,教師加以補充引導,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探究用怎樣的動作和情感,把舞蹈創編的更有表演性。學習的主動權主要歸於學生,他們可暢所欲言、自選道具,設計舞蹈動作、隊形等,為他們創設自主發展的空間,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新意識,發揮學生的個性和潛能。通過生生、師生動態的互學,合作交流,共同探討研究,教師的及時引導與示範等,讓重點和難點不再成為學生取得成功的障礙,而是在挑戰自我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師的應變能力(對學生表現的不足如何指出、糾正等)、素材容量(能否為學生提供不同的但可表現同樣情緒的動作等)、文化底蘊(用何種方式更激發情感等)等也是達到最好教學效果所可缺少的。
十、 教學策略
新一輪課程改革向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的教學觀、學生觀等都要更新、轉變。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不但學會,還要會學,更要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在創造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不斷向困難挑戰,不斷超越自我。
1、觀察探索中加深對東北大秧歌的了解
在教學中,讓學生邊學習東北大秧歌的各種組合,邊讓她們在實際生活中去探索,去了解東北大秧歌的起源、發展、表演形式、風格特點等,觀察中去發現自己還不曾學過、沒有掌握的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去發現學習。
2、復習探索中的總結與發現
在復習探索中了解音樂與舞蹈的密切聯系,音樂與舞蹈是兩門從遠古起就共生相伴的藝術,在意境的創造上,訴諸聽覺的符號與訴諸視覺的符號是一種共生、互補和水與乳的交融,它們是最抽象和最具象的「流動藝術」,可以自由地表現人類內心世界最復雜、最寬泛、最直接或最含蓄的情感,以及無以言表的情緒。舞蹈作為空間和時間兼備的藝術,離不開音樂,舞蹈是音樂外化的形象,音樂是舞蹈內在的魂魄。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不同情感、不同節奏、不同速度等的音樂,會讓學生的感覺中有不同的流動的形象,在音樂的作用下,打開動作的閘門,傾瀉出由情而發、因心而舞的情感符號,這些會為今後的學習和創編打下良好基礎。
3、合作交流,學以致用,共同提高
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是現代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在教學中,我不斷轉變教學觀、學生觀,給她們創造自由參與探索與創新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她們發揚團隊精神,學會交流和分享信息、創意和成果。也要充分認識到只有當學生發現知識的個人意義,能夠學以致用時,她們才會學得更好,才更能增進教學效果。
4、評價與期望
採用自評、他評、互評、教師評的整體性和綜合性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多渠道的獲取改進教與學的信息,及時調整和改善教與學的方法,提高教與學的質量。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期望中使教學在不斷調整、不斷充實、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求新、求變、求發展。
十一、 新課標與本教材的聯系
音樂課程目標是以音樂課程價值的實現為依據:它提倡「文化傳承價值,尊重藝術,理解多元文化,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
為繼承和發揚東北大秧歌這一民俗歌舞藝術,在教學實踐中,我不斷挖掘課程資源,從點滴做起,讓學生了解掌握東北大秧歌的風格特點、動作特點、扭法、技巧等,使得我們的學生發自內心的、越來越熱愛我們的東北大秧歌。
在尊重藝術,理解多元文化的前提下,讓學生感知不同藝術門類的不同表現手段和不同藝術特徵,將音樂、舞蹈、美術、戲曲、表演等藝術形式相融合,了解音樂與舞蹈等與其他藝術學科的聯系,認識各藝術門類的社會功能,理解音樂、舞蹈的創編與人們生產勞動、社會生活的密切關系。
十二、 教具:多媒體課件,服裝,道具,錄音機,磁帶等。
十三、 教學具體過程
(一)、創設情境,巧妙引入
1、播放課件(內容為東北大秧歌表演的場面),師生在欣賞、模仿中進入課堂教學環節,點擊課題。
設計意圖:輕松的氣氛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2、通過學生觀察本土秧歌隊表演、網路查詢及走訪老藝人等運用談話法、歸納法、示範法、模仿法展開這一環節。師生共同走近東北大秧歌,完成「教學內容1」,實現「教學目標1」。
學生最終了解掌握的內容:
(1)、秧歌的起源與主要流行地區
秧歌源於漢族人民的生產勞動和生活中,最早產生於我國中原一帶。主要流行在東北、河北、山東、陝北等地區,各地區的秧歌都有其不同的特點。
(2)、東北秧歌的表演形式及發展
東北秧歌廣泛流傳在東北城鄉各地,發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傳統的大秧歌表演,原是由農民、店鋪伙計等為同慶同樂而舉行的自娛性活動。經歷從伴隨勞動生活的小曲到獨立的民間歌舞演唱、由歌舞演唱逐漸向小戲過渡三個階段。後來,民間藝人隊伍的形成,東北大秧歌得以發展,表演形式分為地秧歌(包括耍龍燈,跑旱船)和高蹺秧歌兩種,秧歌隊一般由數十人或上百人組成,成為能扮演各種不同人物(舞者扮成生活中或神話傳說里的各種人物,如:孫悟空、白蛇、青蛇、公子、花旦等),手執扇子、手絹等,既有大場(開頭和結尾為大場,是集體舞,由一到兩名領舞率領秧歌隊邊舞邊走出各種隊形圖案,如二龍吐須等),小場(為二、三個人的舞蹈,以逗趣嬉戲為主,通過穩靜、俏皮、潑辣等動作的表演,把秧歌的表演推向高潮。),又有各種民間小戲表演的完整的藝術形式。並注意從姐妹藝術中吸取營養,如吸收山西柳腔、評劇、戲曲中的身段、跳轉翻轉等,使得表演內容更加豐富。
(3)、東北秧歌的伴奏樂器和音樂曲牌
東北大秧歌的樂隊由一至二嗩吶、大鼓、大鈸、小鈸和鑼組成。伴奏音樂以嗩吶演奏為主,打擊樂器鑼、鼓、鑔等配合嗩吶統一步法。典型的音樂曲牌有:《句句雙》、《滿堂紅》、《豐收樂》、《五匹馬》等。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以學生實際觀察和網路查詢的收獲為主,教師做適當的補充和提示。注重觀察了解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是否耐心細致,發現問題和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如何,自我探求知識的慾望強與否等,以有利於今後如何布置實踐活動。
(二)、知識教學,夯實基礎。
運用師生問答,復習總結,即興表演等方法,完成「教學內容2」,實現「教學目標2」。
1、師生問答,暢所欲言,談音樂與舞蹈及其它藝術門類的聯系,重點是讓學生談音樂與舞蹈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它源於生活,生活中也處處有音樂的存在(學生從生活中找音樂)。音樂與文學、影視、美術等其他藝術門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對情緒、情感的表現是它們共同的特徵。音樂通過其音調影響人的情緒,不同的音樂傳遞著不同感情,表達人的喜怒哀樂之情(貝多芬讀莎士比亞的《暴風雨》而作《d小調奏鳴曲》、門德爾松常用一首鋼琴曲代替書信,把它寄給家人,表達自己的心情……)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其他藝術門類,雖和音樂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但都可離開音樂而獨立存在,舞蹈卻不同,音樂與舞蹈是兩門從遠古起就共生相伴的藝術,在意境的創造上,訴諸聽覺的符號與訴諸視覺的符號是一種共生、互補和水與乳的交融,它們是最抽象和最具象的「流動藝術」,可以自由地表現人類內心世界最復雜、最寬泛、最直接或最含蓄的情感,以及無以言表的情緒。舞蹈作為空間和時間兼備的藝術,離不開音樂,舞蹈是音樂外化的形象,音樂是舞蹈內在的魂魄。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不同情感、不同節奏、不同速度等的音樂,會讓學生的感覺中有不同的流動的形象。
2、通過復習學過的東北大秧歌的組合,學生的親身體會,來總結東北大秧歌的音樂、動作特點,風格特點,扭法等。
(1)、東北秧歌的音樂、動作特點(通過《踢步組合》、《雙花組合》的復習和教師示範講解)
東北秧歌的音樂旋律性強,明快熱烈、奔放。音樂中附點音符較多,使其步法有獨具的特點:出腳快、落腳穩,屈伸有彈性。動作既哏又浪。穩中浪,浪中哏,哏中俏是跳東北秧歌的九字訣。
(2)、東北秧歌的風格特點
東北秧歌具有火爆、潑辣又穩靜、幽默的特點。是通過扭法、各種手巾花等動作來體現的。(師生共同探討手巾花、步法及各種技巧動作,以學生發現、表演為主。)
a、手巾花動作:挽花,片花,雙花等基本動作,頂花,立花等技巧動作。
b、步法:前踢步,吸腿跳步,跑場,花梆步等
c、給出表現細膩和優美的慢速的「句句雙」,表現開朗與瀟灑的中速的「滿堂紅」,表現歡快與火紅的「五匹馬」的音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作即興表演。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首先讓學生理解多元文化,拓寬學生思路,然後通過對已學知識的回顧、總結,進一步理解音樂與舞蹈的密切聯系,使學生能將知識系統化,並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在即興表演過程中檢驗學生是否真正理解掌握了本環節的教學內容。再通過教師的小結導入下一環節。
(三)、創編表演,激活創新思維。
採用合作交流,集體創編等方式完成「教學內容3」,實現「教學目標3」。
1、以觀看《浪秧歌》片段,激起學生創編慾望。
2、給出本節創編曲目《豐收》,學生邊聽邊唱,師生共同分析音樂結構、情緒及「豐收」的豐富含義等。
設計意圖:使學生創編思路更寬,思維和想像能力得到更好發展。
3、教師提出創編舞蹈動作的一般規律,創編步驟,具體要求(講解示範結合)。
(1)、創編舞蹈的一般規律:上段不變,下段變化;上段變化,下段不變;動、靜、高、低交替變化,層次分明。
(2)、創編步驟:a分析樂曲,構思情節。b確定主題動作c選擇道具、服裝d節奏安排e練習排練f創編表演
(3)、具體要求:a遵循編舞規律,根據所給曲目,運用所學素材及自身生活積累進行舞蹈的創編b舞蹈語匯連貫,隊形運用合理c節奏要快慢適當,有動有靜,有起有伏,表達一定的情感d所編舞蹈完整,符合音樂氛圍,有不同創意,富於表演性
設計意圖: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理論的辨證思想是我們創編出優秀作品的指導原則,使學生的思想認識進一步上升。
4、分組構思主題動作,教師了解掌握創編思路。
設計意圖:小組活動開始,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自主創編而不是盲目放任。
5、集體創編與表演,教師深入各組,幫助解決問題,提出多種建議,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設計意圖: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潛能,讓學生從中體會知識的個人意義和集體創造的快樂,培養學生合作、溝通及交往能力和集體主義精神。
(四)、評價、收獲、期望
1、學生自評、互評,各抒己見。目的在於完善評價機制,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評價觀,價值觀,不斷提高自身修養。
2、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得到了什麼啟發,今後的目標
設計意圖:收獲有大有小,各自感受體驗也不同,通過交談,師生進一步溝通,及時給本節的教學提供反思信息。
3、教師的評價與期望
教師用激勵性的語言給予評價,發現每個組或某個人的突出特點,亮點。使學生創編信心更足,創新意識更強,鼓勵她們在實踐中不斷超越自我,發揚光大我們東北大秧歌這一民俗歌舞藝術。
最後,用肯定和充滿期望的話語結束本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