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湖南花鼓戲《洗菜心》說的是什麼故事
周志軍來回答你。
湖南花鼓戲《洗菜心》,曲調優美動聽。
我們看看《洗菜心》的主題內(核容心)唱詞就一目瞭然了:
小妹子綉房中綉呀花綾,忽聽得媽媽娘叫奴一聲,她叫妹子洗菜心,梭那一么子郎當梭,她叫妹子洗菜心。
手提菜籃下河洗呀菜心,跌掉一個戒箍子七錢八九分,急的奴家好傷心,梭那一子一子郎當梭,急的奴家好傷心。
哪一位年少的哥哥呀幫奴撿到戒箍子,許他的燒酒大半斤,還有瓜子落花生喃,梭那一子郎當郎當梭,小妹與他結成親。
大意是:一位美女到河邊洗菜,不小心把戒子掉(水裡)啦,她心裡著急,看看周圍有好多帥哥,就『請求』帥哥們幫她(下水)撿戒子,並許諾,誰幫了她,美女願意送一壺醉人的美酒,外加下酒的花生米,這些都是鋪墊,主要是美女這位美女懷春了吧,甚至願意對帥哥以身相許.,當然哪有帥哥不會鍾情的...........最後,肯定是某位帥哥抱得此美人歸哦。
這就是湖南花鼓戲《洗菜心》所講的故事,怎麼樣,朋友,很浪漫吧。
② 有那些好聽的民歌...............急求!!!!!
1
摘菜(貴州民歌)
雨果唱片
2
猜調(雲南民歌)
雨果唱片
3
牧歌(東蒙民歌)
雨果唱片
4
浚羅河(印度民歌)
劉紫玲
5
白蘭鶴(美國民歌)
劉紫玲
6
回娘家(河北民歌)
民歌
7
眼淚花兒
那英
8
星星素(印度民歌)
劉紫玲
9
楊柳青(揚州民歌)
雨果唱片
10
小白菜(河北民歌)
雨果唱片
11
斑鳩調(江西民歌)
雨果唱片
12
正對花(東北民歌)
雨果唱片
13
落水天(廣東民歌)
雨果唱片
14
北國之春(日本民歌)
劉紫玲
15
喀秋莎(俄羅斯民歌)
劉紫玲
16
三套車(俄羅斯民歌)
劉紫玲
17
賣花姑娘(朝鮮民歌)
劉紫玲
18
丟丟銅仔(台灣民歌)
雨果唱片
19
猜調(Live)
宋祖英
20
對花(陝西民歌)
純音樂
21
秋收(陝西民歌)
純音樂
22
採花(四川民歌)
純音樂
23
燕子(新疆民歌)
華人群星
24
雀(蒙古族民歌)
純音樂
25
哇哈哈(維吾爾族民歌)
雨果唱片
26
贊歌比星多(湖北民歌)
雨果唱片
27
思念 (湖南民歌)
陳宇
28
紅梅花兒開(俄羅斯民歌)
劉紫玲
29
友誼地久天長(蘇格蘭民歌)
劉紫玲
30
啊朋友再見(南斯拉夫民歌)
劉紫玲
31
茉莉花(江蘇民歌)
黑鴨子
32
瀏陽河(湖南民歌)
黑鴨子
33
念親恩(國語)
龔玥
34
在那遙遠的地方 (新疆)
李雙江
35
掀起你的蓋頭來 (新疆)
尹相傑
36
搖籃曲 (東北)
於文華
37
信天游(陝西民歌)
純音樂
38
千年等一回(二胡)
民歌合輯
39
走西口(陝西民歌)
純音樂
40
走西口 (陝北)
馮健雪
41
回娘家(河北)
朱明瑛
42
小看戲(東北民歌)
黑鴨子
43
新鴛鴦蝴蝶夢(古箏)
民歌合輯
44
采紅菱 (安徽)
葉茅
45
小白菜 (河北)
於文華
46
青青河邊草(琵琶)
民歌合輯
47
龍船調 (湖北)
劉家宜
48
杜鵑花(揚州小調)
卓依婷
49
拾豆豆(山西民歌)
黃乙玲
50
趕牲靈 (陝北)
貟恩鳳
51
牧歌(蒙古族民歌)
黑鴨子
52
綉荷包(陝北民歌)
黃江琴
53
五哥放羊 (河曲二人台)
貟恩鳳
54
槐花幾時開 (四川)
李雙江
55
四季調 (青海)
於淑珍
56
趕牲靈(陝北民歌)
華人群星
57
山青水秀太陽高 (廣西)
廖莎
58
深秋的黎明(古箏)
民歌合輯
59
放馬山歌 (雲南)
黃虹
60
一天一天等下去(古箏)
民歌合輯
61
扎西秀(後藏民歌)
童聲合唱
62
鳳陽歌 (安徽)
俞淑琴
63
茉莉花(江蘇民歌)
華人群星
64
讓我歡喜讓我憂(琵琶)
民歌合輯
65
彌渡山歌 (雲南)
林靜
66
打連成 (內蒙)
俞淑琴
67
黃楊扁擔 (四川)
俞淑琴
68
大眼睛(青海民歌)
純音樂
69
綉金匾(陝西民歌)
純音樂
70
綉荷包(陝西民歌)
純音樂
71
白牡丹(青海民歌)
純音樂
72
原鄉情濃 (台灣)
葉茅
73
荊莉花 (江蘇)
周靈燕
74
流言(二胡 琵琶)
民歌合輯
75
跳月歌(雲南民歌)
發燒榜
76
小拜年(吉林民歌)
純音樂
77
尕老漢(青海民歌)
純音樂
78
明月心(琵琶)
民歌合輯
79
苦伶仃(晉中民歌)
純音樂
80
趕牲靈(陝西民歌)
純音樂
81
小看戲(東北民歌)
純音樂
82
送親(蒙古族民歌)
純音樂
83
撒拉令(青海民歌)
純音樂
84
對不起(二胡)
民歌合輯
85
上茨山(東北民歌)
純音樂
86
腳夫調(陝西民歌)
純音樂
87
愛偏要別離(琵琶)
民歌合輯
88
陽山道(吉林民歌)
純音樂
89
巴達瑪(吉林民歌)
純音樂
90
紡車謠(吉林民歌)
純音樂
91
紡車謠(吉林民歌)
發燒榜
92
懷念(達干爾民歌)
發燒榜
93
小白菜 (河北民歌)
黑鴨子
94
阿拉木汗 新疆民歌
黑鴨子
95
雲南民歌五首 山歌
雨果唱片
96
雲南民歌五首 跟哥
雨果唱片
97
雲南民歌五首 猜謎
雨果唱片
98
康定情歌(四川民歌)
黑鴨子
99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俄羅斯民歌)
劉紫玲
100
東方紅(陝北民歌版)
經典老歌
③ 急求!!!有關草根達人,青春榜樣的話劇或小品,急啊,
湖南花鼓戲又稱湘劇,源自於湖南益陽,後發展到湖北 、 湖南 、 江西 、 安徽等地,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戲花鼓、燈戲的總稱。由於流行地區不同而有長沙花鼓戲、衡陽花鼓戲、邵陽花鼓戲等等之分,各具不同的風格。它源自湘南民歌發展而成,從一旦一丑演唱發展到「三小」演唱。各地花鼓戲的傳統劇目約有四百多個,音樂曲調三百餘支。按其結構和音樂風格的不同可分為川調、打鑼腔、牌子、小調四類,都有粗獷爽朗、地方色彩濃郁的特點。音樂以小嗩吶、鑼鼓伴奏,曲調活潑輕快,適於歌舞戲。著名演員有廖春山、王佑生、張樹生等。 [編輯本段]湖南花鼓戲歷史花鼓戲源出於民歌,逐漸發展成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戲初級形式。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刊行的《瀏陽縣志》談及當地元宵節玩龍燈情況時說:「又以童子裝丑旦劇唱,金鼓喧闐,自初旬起至是夜止」。說明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戲——地花鼓,最遲在清嘉慶年間已經形成。又據楊恩壽《坦園日記》清同治元年(1862),楊恩壽在湖南永興觀看的「花鼓詞」(即花鼓戲)中,已有書生、書童、柳鶯、柳鶯婢四個角色,而且情節與表演都較生動,說明這時的花鼓戲不但已發展成「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戲,而且演出形式也具有一定規模。從聲腔和劇目看,初期以民間小調和牌子曲演唱邊歌邊舞的生活小戲,如《打鳥》、《盤花》、《送表妹》、《看相》等。後來,「打鑼腔」與「川調」傳入,才逐漸出現故事性強的民間傳說題材劇目。打鑼腔主要劇目有《清風亭》、《蘆林會》、《八百里洞庭》、《雪梅教子》等,川調主要劇目有《劉海戲蟾》、《鞭打蘆花》、《張光達上壽》、《趕子上路》等。這樣,便形成了藝術上比較完整的地方劇種了。 早期的花鼓戲,只有半職業性班社在農村作季節性演出,農忙務農,農閑從藝。光緒以來,這種班社發展較快,僅寧鄉、衡陽兩縣就有幾十副「行箱」,藝人近200人。訓練演員採取隨班跟師方式,也有收徒傳藝的,稱「教場」或「教館」,每場數十天,教三、四齣戲。過去,由於花鼓戲經常遭受歧視和禁演,各地花鼓戲班都曾兼演當地流行的大戲劇目以作掩護,這種戲班稱「半台班」或「半戲半調」、「陰陽班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各地分別成立專業劇團,進入城市劇場公演。據1981年統計,全省有花鼓戲劇團54個,並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戲劇院。1957年,湖南省戲曲學校成立,設有花鼓戲專科。 傳統劇目各地花鼓戲傳統劇目,總計約400多個,以反映民間生活為主,多以生產勞動、男女愛情或家庭矛盾為題材,語言生動,鄉土氣息濃厚。1949年後,花鼓戲藝術有較大發展,不但整理了如《劉海砍樵》、《打鳥》等傳統戲,而且創作了《雙送糧》、《姑嫂忙》、《三里灣》等不少現代戲。《打銅鑼》、《補鍋》、《送貨路上》、《野鴨洲》等已攝製成影片。 音樂曲調花鼓戲的音樂曲調約300餘支,基本上是曲牌聯綴結構體,輔以板式變化,根據曲調結構、音樂風格和表現手法的不同,可分為4類:川調。或稱正宮調,即弦子調,大筒、嗩吶伴奏,曲調由過門樂句與唱腔樂句組成,調式、旋律變化豐富,是花鼓戲的主要唱腔。 打鑼腔。又稱鑼腔,曲牌聯綴結構,「腔」、「流」(數板)結合,不託管弦,一人啟口眾人幫和,有如高腔,是長沙、岳陽、常德花鼓戲主要唱腔之一。 [編輯本段]花鼓戲角色分類牌子,有走場牌子和鑼鼓牌子,源於湘南民歌,以小嗩吶、鑼鼓伴奏,活潑、輕快,適用於歌舞戲,是湘南諸流派主要唱腔之一。 小調。有民歌小調和絲弦小調之分,後者雖屬明、清時調小曲系統,但已地方化。各種形式的曲調,都具有粗獷、爽朗的特點。 表演特點花鼓戲的表演藝術朴實、明快、活潑,行當仍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小丑誇張風趣,小旦開朗潑辣,小生風流灑脫。步法和身段比較豐富,長於扇子和手巾的運用,擁有表現農村生活的各種程式,諸如劃船、挑擔、搗碓、砍柴、打鐵、打銃、磨豆腐、摸泥鰍、放風箏、捉蝴蝶等等。後期由於劇目的發展,表演藝術也有所豐富,如吸收了兄弟劇種的一些毯子功和把子功,充實了武功表演。 行當花鼓戲的行當分工也更趨細致,不但由「三小」發展到生、旦、凈、丑,而且「三小」中也有更細的分工。以長沙花鼓戲為例,小丑又分褶子丑、短身丑、官衣丑、爛布丑、奶生丑;小旦又分正旦、二旦、花旦、閨門旦;小生又分正小生、風流小生、武小生、爛布小生、奶生子等。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各地的花鼓戲都各有一些著名演員,近期有長沙的何冬保(丑)、湘潭的廖春山(旦)、邵陽的王佑生(老旦)、桃源的張樹生(生)、岳陽的楊伯成(丑)、衡陽的張廷玉(小生)等。 長沙花鼓戲,以長沙官話為舞台語言,是湖南花鼓戲中影響較大的一種。它是由農村的勞動山歌、民間小調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燈)發展起來的,距今已有一百六十餘年。 長沙花鼓戲在地花鼓階段,是從「兩小」(小丑、小旦)到「三小」(兩小加小生),再從「三小」發展到多種角色。但以「三小」為主,至今仍是長沙花鼓戲的重要特點。 [編輯本段]劇目與音樂長沙花鼓戲的傳統劇目中,有大量的小戲和摺子戲,是最有特色和具有代表性的劇目。小戲包括「對子戲」和「三小戲」。小戲大都是在山歌、漁歌、小調、地花鼓、竹馬燈等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摺子戲則是大本戲中經常作為單獨演出的,都是長沙花鼓戲中最流行的劇目。建國後,依靠老藝人和文藝工作者的合作,對長沙花鼓戲的傳統劇目進行了挖掘、改編。重點加工整理的有《劉海砍樵》、《蘆林會》、《陰陽扇》、《南庄收租》、《劉海戲金蟾》等五十個劇本。 在音樂中屬於「曲牌聯綴體」,聯綴的方法是根據塑造形象的需要和保持唱腔布局統一協調的要求,將同基調的多支曲牌聯接起來,達到刻劃人物、展現劇情的目的。但在表現手法上,輔以板式變化,以彌補曲調之不足。 長沙花鼓戲的聲腔分為「川調」、「打鑼腔」和「小調」三大類。前兩類稱為「正調」,有較固定的聲腔格式、旋律特點;後一類的曲調旋律、節奏、調式都變化較大,基本上各自保持原來的民歌結構。長沙花鼓戲的過場音樂,曲調來源於民間歌曲和古典的曲牌。 長沙花鼓戲在「三小」的基礎上發展了生、旦、凈、丑諸行角色。但小丑、小旦、小生仍代表著本劇種獨特的藝術風格。小丑分為褶子丑、短身丑、官衣丑、爛布丑、奶生丑等。 長沙花鼓戲的伴奏樂隊,分文武場面。文場有大筒、嗩吶。大筒是主要樂器,形似二胡,以竹筒蛇皮製作,音色清亮而渾厚,伴奏時用於托腔保調;嗩吶分大嗩吶和小嗩吶,主要用於吹奏過門。武場有堂鼓、大鑼(蘇鑼)、大鈔(漢鈔)、小鈔和小鑼。擊拍的是「可子」(即長方形的梆子)。 岳陽花鼓戲流行於岳陽、汨羅、臨湘及鄂南一些城鎮。清代嘉慶《巴陵縣志》就有在巴陵 一帶農村演花鼓戲之盛的記載。 從音樂來說,岳陽花鼓戲主要聲腔叫「琴腔」。「琴腔」曲調有[單句子]、[夾句子]、[夢調]、[陰調]、[哀調]等。其他民歌小調如[思夫調]、[相思調]、[鬧五更]、[十綉]、[回門調]、[十杯酒]、[梅花引]等,常穿插其間使用。「琴腔」受漢調影響是很明顯的。岳陽花鼓戲有不少劇目也是以「琴腔」為主的,所以它在湖北南部、東南地區演出時,因音樂同源,語言相近,群眾很容易接受,很喜歡看,並叫它「提琴戲」。 主要劇目有《思夫》、《補背褡》、《蘆林記》、《雙盜花》、《雙賣酒》、《牛郎織女 》等。 長沙花鼓戲流行於長沙、湘潭、株洲、寧鄉、瀏陽、平江等地,是湖南花鼓戲流行最廣, 影響最大的一個花鼓戲劇種。早在清代中葉就在這些地方流行開來,盛演不衰。 長沙花鼓戲主要聲腔是「川調」,為大部分劇目所採用。因伴奏用絲竹樂器,民間稱它為 「弦子腔」。「弦子腔」同樣受漢調皮黃影響,逐漸靠近板腔音樂,也有[一流]、[二流]、[三流]、[導板]、[哀子]、[四腔哀子]、[吟腔]、[梢腔]之類,主要劇目有《盤夫》、《祭塔》、《捉蝴蝶》、《放風箏》、《梁祝哀史》、《白蛇傳》、《菜園 會 》、《討學錢》、《蘆林會》等。 無論「琴腔」還是「川調」弦子,都以大筒等弦樂伴奏,其發音沉鬱淳厚。 岳陽花鼓戲和長沙花鼓戲第二種聲腔都叫「鑼腔」。「鑼腔」也叫「打鑼腔」即演唱時用鑼鼓伴奏,不託管弦、人聲幫腔。解放前荊州花鼓戲也是鑼鼓伴奏,人聲幫和,50年代才加入文場伴奏。無論是岳陽還是長沙的花鼓戲在本地鑼鼓音樂如[木皮調]、[木馬調]、[ 辭店調]、[四六調]、[八同牌子]的基礎上,吸收了漢調皮黃某些板腔音樂,形成 [導板]、[三流]、[急板]、[散板]等板式組合結構。 岳陽花鼓戲、長沙花鼓戲第三種聲腔叫「小調」,為地方性民間音樂,具有濃郁的地方鄉土色彩。如民歌小調[採茶調]、[望娘調]、[倒板調]、[四季青]、[采蓮船調]、[洗菜心]等。但作為過門、過場音樂也搬用了漢調某些鑼鼓經,如[萬年歡]、[一枝花]、[撲燈蛾]、[得勝令]、[柳搖金]、[傍妝台]等。 岳陽花鼓戲、長沙花鼓戲成為獨立戲曲劇種最早演出是情節性不太強的「二小」,即一旦 一生、「三小」即一旦一生一丑的「三小」歌舞戲,多用當地小調,後受漢劇和其它劇種影響搬演情節性強,人物較多的劇目。 因小調戲曲化程度低,就吸收了與之毗鄰且語言、語音又比較接近的漢調音樂,形成後來 的 「琴腔」或「川調」及某些「打鑼腔」。並在長期的舞台演出過程中融入地方音樂,依循旋律特點相對固定的聲腔格式。花鼓戲把這稱之為「正調」。「正調」的形成彌補了小調之不 足,曲牌聯綴之不足,使花鼓戲具備演本戲的音樂條件。 至於常德花鼓戲,主要流行於常德、桃源、漢壽、臨澧、大庸、慈利一些地方。它源於民間的「採茶燈」、「車兒燈」,清末流入城市。宣統年間《長沙曰報》就有常德禁「花燈淫戲」的記載,正因為此,才迫使後來花鼓戲班與漢班合演,在合演中直接受到常德漢劇的影響。解放前,不少花鼓戲藝人學漢劇,入漢班,演出常是花鼓、漢調「兩下鍋」,當地稱這種班子為「兩掄班」。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解放後。 常德的音樂也是「川調」、「打鑼腔」和「小調」。主要劇目有《林英觀花》、《跳粉牆 》、《揀菌子》、《雙下山》以及解放後改編的《尤二姐之死》。新編現代戲《山村獸醫》。 湖南花鼓戲除聲腔音樂外,不少傳統劇目是從漢劇搬過來的,據說有幾百個,如《宋江殺 惜》、《梅龍戲鳳》、《關王廟燒香》、《槐蔭送子》、《清風亭》、《趕潘》等。 [編輯本段]現代花鼓戲著名劇目解放後,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湖南花鼓戲在老藝人和新文藝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挖掘 、整理和改編了許多傳統劇目,其中在全國影響較大的有《劉海砍樵》、《劉海戲金蟾》等 由蕭重飾胡秀英,趙菊雲飾劉海,鍾宜淳飾劉母的《劉海砍樵》說的是常德武陵絲瓜井劉家村有位青年樵夫劉海,每天上山砍柴,然後賣柴換回鹽米侍奉娘親。前山有狐狸九姐妹,九妹胡秀英因愛慕劉海勤勞朴實,所以在路上攔住劉海,提出親事。當劉海知道秀英是真心愛他時,就答應了。於是二人以柳樹為媒。山作證結為夫妻,雙雙歸家。原來劉海娶回家的胡秀英是修煉了500餘年,才得半仙之體的狐狸仙女。她有顆寶珠,使她得以變人身。前山還有個石羅漢,原身是青石金蟾,也在山上修煉,想得半仙之體,於是趁劉海長街購物之際,潛往劉家,見胡秀英正在絲瓜井旁汲水,便率眾石頭上去劫奪寶珠。胡秀英寡不敵眾,被打落井下,石羅漢用千斤閘閘下,胡秀英腹內絞痛,筋疲力盡,只得把寶珠從口內吐出,被石羅漢搶走。胡秀英失去寶珠,五鼓天明就要現原形,便對購物回家的劉海講了實情。劉 海聽後不顧生死,趕到前山,得神斧之助奪回寶珠,夫妻重得團圓,過著美滿的生活。 劇中「劉海哥,那我將你好有一比……我這里將大姐好有一比……」胡秀英與劉海的一段對唱活潑歡快,把二人成婚,雙雙歸家的喜悅心情表現得風趣可愛。是湖南花鼓戲最富特色的唱段之一,一直傳唱不衰
④ 湖南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源出於民歌,逐漸發展成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戲初級形式。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戲花鼓、燈戲的總稱。其中有流行於湘中、湘東和洞庭湖濱的長沙花鼓戲,流行於常德地區的常德花鼓戲,流行於湘北嶽陽、臨湘一帶的岳陽花鼓戲等等。
1、由來:
湖南花鼓戲源出於民歌,逐漸發展成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戲初級形式。
湖南花鼓戲與四川、湖北、貴州、雲南、安徽等花燈戲、花鼓戲的起源發展過程大致相同,即在民間玩燈歌舞的基礎上加上說白、情節而來的。過去民間玩燈無論是龍燈、獅子燈、蚌殼燈、采蓮船都需要音樂渲染氣氛。需要鼓鑼控制節奏。玩燈者高興時還要把民歌小調摻雜進去,一唱眾和,旋律活潑、跳躍,具有古樸原始的鄉音之美。
最早的花燈音樂源於「儺」。殷商時,荊楚一帶就「擊鼓載胡,儺舞逐疫」(《荊楚歲時記》)。到戰國時期,除鼓鑼外,其他樂器像瑟、簫、竽之類也都用於儺儀中。各種樂器組合「應律合節」配合巫之歌舞以迎神驅疫。
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刊行的《瀏陽縣志》談及當地元宵節玩龍燈情況時說:「又以童子裝丑旦劇唱,金鼓喧闐,自初旬起至是夜止」。說明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戲——地花鼓,最遲在清嘉慶年間已經形成。又據楊恩壽《坦園日記》清同治元年(1862),楊恩壽在湖南永興觀看的「花鼓詞」(即花鼓戲)中,已有書生、書童、柳鶯、柳鶯婢四個角色,而且情節與表演都較生動,說明這時的花鼓戲不但已發展成「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戲,而且演出形式也具有一定規模。從聲腔和劇目看,初期以民間小調和牌子曲演唱邊歌邊舞的生活小戲,如《打鳥》、《盤花》、《送表妹》、《看相》等。後來,「打鑼腔」與「川調」傳入,才逐漸出現故事性強的民間傳說題材劇目。打鑼腔主要劇目有《清風亭》、《蘆林會》、《八百里洞庭》、《雪梅教子》等,川調主要劇目有《劉海戲蟾》、《鞭打蘆花》、《張光達上壽》、《趕子上路》等。這樣,便形成了藝術上比較完整的地方劇種。
早期的花鼓戲,只有半職業性班社在農村作季節性演出,農忙務農,農閑從藝。光緒以來,發展較快。
2、舉辦時間
節慶日等等都可以呀?
3、服飾
根據劇目劇情設計。短打扮多。
⑤ 湖南花鼓戲屬於五大戲曲中的那個戲曲
湖南花鼓戲不在於五大戲曲之列。
五大戲曲有京劇(全國范圍都有)、評劇回(河北、東北答地區為主)、豫劇(中原地區)、越劇(華東地區)、黃梅戲(安徽及周邊地區)
但凡大的劇種都有在全國觀眾范圍廣,優秀劇目多等特點。湖南花鼓戲雖然也存在比較多的流派,但畢竟劇目相對較少,觀眾集中於湖南地區,在全國還缺少影響力。
不過湖南花鼓戲曾經出過一個全國聞名的演員------李谷一。
⑥ 湖南花鼓戲有幾大流派
湖南花鼓戲由於流行地區不同而有長沙花鼓戲、岳陽花鼓戲、常德花鼓戲、衡陽花鼓戲、邵陽花鼓戲、醴陵花鼓戲等6個流派之分。諸路花鼓戲各具不同的藝術風格。
長沙花鼓戲流行於長沙、湘潭、株洲、寧鄉、瀏陽、平江等地,是湖南花鼓戲流行最廣,影響最大的一個花鼓戲劇種。早在清代中期就在這些地方流行開來,盛演不衰。
長沙花鼓戲主要聲腔是「川調」,為大部分劇目所採用。因伴奏用絲竹樂器,民間稱它為「弦子腔」。「弦子腔」同樣受漢調皮黃影響,逐漸靠近板腔音樂,也有「一流」、「二流」、「三流」、「導板」、「哀子」、「四腔哀子」、「吟腔」、「梢腔」之類,主要劇目有《盤夫》、《祭塔》、《捉蝴蝶》、《放風箏》、《梁祝哀史》、《白蛇傳》、《菜園會》、《討學錢》、《蘆林會》等。
長沙花鼓戲,以長沙官話為舞台語言,是湖南花鼓戲中影響較大的一種。它是由農村的勞動山歌、民間小調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燈發展起來的,距今已有一百六十餘年。
長沙花鼓戲在地花鼓階段,是從小丑、小旦的「兩小」到小丑、小旦加小生「三小」,再從「三小」發展到多種角色。但以「三小」為主,至今仍是長沙花鼓戲的重要特點。
長沙花鼓戲的傳統劇目中,有大量的小戲和摺子戲,是最有特色和具有代表性的劇目。小戲包括「對子戲」和「三小戲」。小戲大都是在山歌、漁歌、小調、地花鼓、竹馬燈等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
長沙花鼓戲的摺子戲則是大本戲中經常作為單獨演出的,都是長沙花鼓戲中最流行的劇目。建國後,依靠老藝人和文藝工作者的合作,對長沙花鼓戲的傳統劇目進行了挖掘、改編。重點加工整理的有《劉海砍樵》、《蘆林會》、《陰陽扇》、《南庄收租》、《劉海戲金蟾》等五十個劇本。
在音樂中屬於「曲牌連綴體」,連綴的方法是根據塑造形象的需要和保持唱腔布局統一協調的要求,將同基調的多支曲牌聯接起來,達到刻畫人物、展現劇情的目的。但在表現手法上,輔以板式變化,以彌補曲調之不足。
長沙花鼓戲的聲腔分為「川調」、「打鑼腔」和「小調」三大類。
前兩類稱為「正調」,有較固定的聲腔格式、旋律特點;後一類的曲調旋律、節奏、調式都變化較大,基本上各自保持原來的民歌結構。長沙花鼓戲的過場音樂,曲調來源於民間歌曲和古典的曲牌。
長沙花鼓戲在「三小」戲的基礎上發展了生、旦、凈、丑諸行角色。但小丑、小旦、小生仍代表著本劇種獨特的藝術風格。小丑分為摺子丑、短身丑、官衣丑、爛布丑、奶生丑等。
長沙花鼓戲的伴奏樂隊,分文武場面。文場有大筒、嗩吶。大筒是主要樂器,形似二胡,以竹筒蛇皮製作,音色清亮而渾厚,伴奏時用於托腔保調;嗩吶分大嗩吶和小嗩吶,主要用於吹奏過門。武場有堂鼓、大鑼、大鈔、小鈔和小鑼。擊拍的是「可子」。
在原長沙府地區內,長沙花鼓戲分益陽、西湖、寧鄉、醴陵和長沙5個藝術流派。
其中的寧鄉路以「學錢調」為代表,多演《書房調叔》等風流小戲;益陽、西湖路以「八同牌子」、「西湖調」為代表,多演《雪梅教子》、《孟姜女》等正劇;長沙路因出入城鄉,因而不得不致力於聲腔音樂的創新,以小調見長,處理細膩,字正腔圓,委婉清新,真摯動聽,並發展了弦樂伴奏。
經過近百年來的藝術交流,各路花鼓戲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較完整的長沙花鼓戲體系。
岳陽花鼓戲源於臨湘花鼓戲,流行於岳陽、汨羅、臨湘及湖北通城、崇陽等地。清代嘉慶年間的《巴陵縣志》中有在巴陵一帶農村演花鼓戲之盛的記載。
從音樂來說,岳陽花鼓戲主要聲腔叫「琴腔」。「琴腔」曲調有「單句子」、「夾句子」、「夢調」、「陰調」、「哀調」、「一字調」等。
岳陽花鼓戲的其他民歌小調如「思夫調」、「相思調」、「鬧五更」、「十綉」、「回門調」、「十杯酒」、「梅花引」等,常穿插其間使用。
「琴腔」受漢調影響是很明顯的。岳陽花鼓戲有許多劇目都是以「琴腔」為主的,所以它流傳到鄂南的通城、崇陽演出時,因音樂同源,語言相近,深受當地群眾喜愛,逐步形成了一個當地的新劇種,稱其為「提琴戲」。
岳陽花鼓戲主要劇目有《思夫》、《補背褡》、《蘆林記》、《雙盜花》、《雙賣酒》、《牛郎織女》等。
無論「琴腔」還是「川調」弦子,都以大筒等弦樂伴奏,其發音沉鬱淳厚。
岳陽花鼓戲和長沙花鼓戲第二種聲腔都叫「鑼腔」。「鑼腔」也叫「打鑼腔」即演唱時用鑼鼓伴奏,不託管弦、人聲幫腔。
岳陽花鼓戲在本地鑼鼓音樂如「木皮調」、「木馬調」、「辭店調」、「四六調」、「八同牌子」的基礎上,吸收了漢調皮黃某些板腔音樂,形成「導板」、「三流」、「急板」、「散板」等板式組合結構。
岳陽花鼓戲的第三種聲腔叫「小調」,為地方性民間音樂,具有濃郁的地方鄉土色彩。如民歌小調「採茶調」、「望娘調」、「倒板調」、「四季青」、「采蓮船調」、「洗菜心」等。
岳陽花鼓戲也搬用了漢調某些鑼鼓經,如「萬年歡」、「一枝花」、「撲燈蛾」、「得勝令」、「柳搖金」、「傍妝台」等,作為過門、過場音樂。
岳陽花鼓戲作為獨立戲曲劇種,最早演出是情節性不太強的「二小」戲,即一旦一生,還有「三小」戲,即一旦一生一丑,多用當地小調。
後來岳陽花鼓戲受湖北漢劇和其他劇種影響搬演情節性強,人物較多的劇目。
常德花鼓戲主要流行於常德、桃源、漢壽、臨澧、大庸、慈利一些地方。
常德花鼓戲源於民間的「採茶燈」、「車兒燈」,清末流入城市。宣統年間《長沙日報》就有常德禁「花燈淫戲」的記載,正因為此,才迫使後來花鼓戲班與漢班合演,在合演中直接受到常德漢劇的影響。
以前有不少花鼓戲藝人學漢劇,入漢班,演出常是花鼓、漢調「兩下鍋」,當地稱這種班子為「兩掄班」。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新中國成立後。
常德的音樂也是「川調」、「打鑼腔」和「小調」。主要劇目有《林英觀花》、《跳粉牆》、《揀菌子》、《雙下山》以及新中國成立後改編的《尤二姐之死》。
衡陽花鼓戲是一種流行於湖南省湘南地區的民間小戲劇種。各地的名稱不同,在衡陽、衡南、耒陽、常寧一帶稱之為「馬燈」,攸縣、茶陵一帶稱為「地花鼓」,安仁一帶稱為「花燈」,永興江左一帶也叫「花燈」,江右則叫「唱調」。
邵陽花鼓戲舊稱花鼓和花鼓戲,興起於舊時邵陽縣境,20世紀50年代開始稱為邵陽花鼓戲。主要流行於現在的邵陽市和邵東、新邵、邵陽、隆回、洞口、新化等縣市,以祁劇寶河派戲白結合邵陽地方語言為舞台語言,是湖南花鼓戲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劇種之一。
邵陽花鼓戲以花燈戲為基礎吸收了師道戲、賽神扎故事和地方傳統歌舞之精華,後來吸收了祁劇的某些舞台藝術形式,表演藝術豐富精彩,尤其小旦、小丑和小生的表演藝術更具特色。
邵陽舊稱寶慶,是個文化淵源深厚的地方,民間文化發達,歌舞興盛。邵陽花鼓戲便是在當地民間歌舞「打對子」、「車馬燈」的基礎上發展而來。
「打對子」,即「對子花鼓」,由小丑和小旦演出。小旦舞花扇,小丑走矮步,載歌載舞。「車馬燈」,即一旦坐車,一丑推車,一丑騎馬,同台載歌載舞。其「車」、「馬」均用竹、綢扎制而成,系在演員身上。「打對子」和「車馬燈」均以鑼鼓打節奏,胡琴、嗩吶伴奏。
從風格上來看,邵陽花鼓戲可以分為東、南、西三種風格流派。
東路源於「車馬燈」,以川調、鑼鼓牌子為主要音樂材料,藝人都是男角,多為巫師出身,一邊行巫,一邊唱戲。
南路源於「對子花鼓」,音樂以走場牌子、小調為主,藝人女性比較多,常與踩軟索的雜技藝人合班演出,或者身兼兩種技藝,白天踩軟索,夜晚唱花鼓。
西路與南路同源,音樂上主要是小調,藝人也多是巫師出身,邊行巫,邊唱戲,男角為主,間有女旦。西路和南路合流得比較早,所以風格上差異比較大的只是東路和南路。
早期的邵陽花鼓戲,多為「社火」性演出,逢節慶和游儺、慶娘娘之類的宗教活動的鄉間盛會,即臨時邀集,在禾場、草坪演出,都是些業余班社。
清咸豐年間,出現了半職業性及職業性的班社,成員多為手工業者、農民、巫師等。他們在農忙務農,農閑時從藝,有的則是邊行巫邊唱戲,演出也多在縣郊及鄉鎮。有些職業班社,終年奔波,行程遠涉貴、黔、贛、鄂、滇、蜀境內部分城鄉,人稱「江湖班」。
醴陵花鼓戲是流行於湖南醴陵地區的花鼓戲,深受醴陵地區人們的喜愛,受到周邊戲曲的影響,成為了具有獨特魅力的花鼓戲劇種。
上述各地花鼓戲,是我國文藝百花園中的奇葩。特別是唱遍大江南北,風靡海內外的湖南花鼓戲名劇《劉海砍樵》,其膾炙人口的「比古調」唱段,深受全國各地的人民群眾所喜愛。
⑦ 荊州花鼓戲站花牆的曲譜哪兒能弄到
你哪裡也找不到。這就是這個劇種不能發展的原因之所在,悲哀啊!幾個有曲譜的藝人都只想自己獨有這份資源,不想發出來大家共享,那怎麼普及,怎麼發展。那就讓荊州花鼓戲隨同他們一起走進墳墓吧!
⑧ 請問下湖南花鼓戲中秋調這首歌的簡介誰知道急
記得採納
湖南花鼓戲簡介
花鼓戲源出於民歌,逐漸發展成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戲初級形式。清嘉慶二十三年()刊行的《瀏陽縣志》談及當地元宵節玩龍燈情況時說:「又以童子裝丑旦劇唱,金鼓喧闐,自初旬起至是夜止」。說明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戲——地花鼓,最遲在清嘉慶年間已經形成。又據楊恩壽《坦園日記》清同治元年(1862),楊恩壽在湖南永興觀看的「花鼓詞」(即花鼓戲)中,已有書生、書童、柳鶯、柳鶯婢四個角色,而且情節與表演都較生動,說明這時的花鼓戲不但已發展成「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戲,而且演出形式也具有一定規模。從聲腔和劇目看,初期以民間小調和牌子曲演唱邊歌邊舞的生活小戲,如《打鳥》、《盤花》、《送表妹》、《看相》等。後來,「打鑼腔」與「川調」傳入,才逐漸出現故事性強的民間傳說題材劇目。打鑼腔主要劇目有《清風亭》、《蘆林會》、《八百里洞庭》、《雪梅教子》等,川調主要劇目有《劉海戲蟾》、《鞭打蘆花》、《張光達上壽》、《趕子上路》等。這樣,便形成了藝術上比較完整的地方劇種。
早期的花鼓戲,只有半職業性班社在農村作季節性演出,農忙務農,農閑從藝。光緒以來,這種班社發展較快,僅寧鄉、衡陽兩縣就有幾十副「行箱」,藝人近200人。訓練演員採取隨班跟師方式,也有收徒傳藝的,稱「教場」或「教館」,每場數十天,教三、四齣戲。過去,由於花鼓戲經常遭受歧視和禁演,各地花鼓戲班都曾兼演當地流行的大戲劇目以作掩護,這種戲班稱「半台班」或「半戲半調」、「陰陽班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各地分別成立專業劇團,進入城市劇場公演。據1981年統計,全省有花鼓戲劇團54個,並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戲劇院。1957年,湖南省戲曲學校成立,設有花鼓戲專科。 傳統劇目 各地花鼓戲傳統劇目,總計約400多個,以反映民間生活為主,多以生產勞動、男女愛情或家庭矛盾為題材,語言生動,鄉土氣息濃厚。1949年後,花鼓戲藝術有較大發展,不但整理了如《劉海砍樵》、《打鳥》等傳統戲,而且創作了《雙送糧》、《姑嫂忙》、《三里灣》等不少現代戲。《打銅鑼》、《補鍋》、《送貨路上》、《野鴨洲》等已攝製成影片。 音樂曲調 花鼓戲的音樂曲調約300餘支,基本上是曲牌聯綴結構體,輔以板式變化,根據曲調結構、音樂風格和表現手法的不同,可分為4類:川調。或稱正宮調,即弦子調,大筒、嗩吶伴奏,曲調由過門樂句與唱腔樂句組成,調式、旋律變化豐富,是花鼓戲的主要唱腔。 打鑼腔。又稱鑼腔,曲牌聯綴結構,「腔」、「流」(數板)結合,不託管弦,一人啟口眾人幫和,有如高腔,是長沙、岳陽、常德花鼓戲主要唱腔之一。
牌子,有走場牌子和鑼鼓牌子,源於湘南民歌,以小嗩吶、鑼鼓伴奏,活潑、輕快,適用於歌舞戲,是湘南諸流派主要唱腔之一。 小調。有民歌小調和絲弦小調之分,後者雖屬明、清時調小曲系統,但已地方化。各種形式的曲調,都具有粗獷、爽朗的特點。 表演特點花鼓戲的表演藝術朴實、明快、活潑,行當仍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小丑誇張風趣,小旦開朗潑辣,小生風流灑脫。步法和身段比較豐富,長於扇子和手巾的運用,擁有表現農村生活的各種程式,諸如劃船、挑擔、搗碓、砍柴、打鐵、打銃、磨豆腐、摸泥鰍、放風箏、捉蝴蝶等等。後期由於劇目的發展,表演藝術也有所豐富,如吸收了兄弟劇種的一些毯子功和把子功,充實了武功表演。 行當 花鼓戲的行當分工也更趨細致,不但由「三小」發展到生、旦、凈、丑,而且「三小」中也有更細的分工。以長沙花鼓戲為例,小丑又分褶子丑、短身丑、官衣丑、爛布丑、奶生丑;小旦又分正旦、二旦、花旦、閨門旦;小生又分正小生、風流小生、武小生、爛布小生、奶生子等。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各地的花鼓戲都各有一些著名演員,近期有長沙的何冬保(丑)、湘潭的廖春山(旦)、邵陽的王佑生(老旦)、桃源的張樹生(生)、岳陽的楊伯成(丑)、衡陽的張廷玉(小生)等。
長沙花鼓戲,以長沙官話為舞台語言,是湖南花鼓戲中影響較大的一種。它是由農村的勞動山歌、民間小調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燈)發展起來的,距今已有一百六十餘年。
長沙花鼓戲在地花鼓階段,是從「兩小」(小丑、小旦)到「三小」(兩小加小生),再從「三小」發展到多種角色。但以「三小」為主,至今仍是長沙花鼓戲的重要特點。
長沙花鼓戲的傳統劇目中,有大量的小戲和摺子戲,是最有特色和具有代表性的劇目。小戲包括「對子戲」和「三小戲」。小戲大都是在山歌、漁歌、小調、地花鼓、竹馬燈等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摺子戲則是大本戲中經常作為單獨演出的,都是長沙花鼓戲中最流行的劇目。建國後,依靠老藝人和文藝工作者的合作,對長沙花鼓戲的傳統劇目進行了挖掘、改編。重點加工整理的有《劉海砍樵》、《蘆林會》、《陰陽扇》、《南庄收租》、《劉海戲金蟾》等五十個劇本。
在音樂中屬於「曲牌聯綴體」,聯綴的方法是根據塑造形象的需要和保持唱腔布局統一協調的要求,將同基調的多支曲牌聯接起來,達到刻劃人物、展現劇情的目的。但在表現手法上,輔以板式變化,以彌補曲調之不足。
長沙花鼓戲的聲腔分為「川調」、「打鑼腔」和「小調」三大類。前兩類稱為「正調」,有較固定的聲腔格式、旋律特點;後一類的曲調旋律、節奏、調式都變化較大,基本上各自保持原來的民歌結構。長沙花鼓戲的過場音樂,曲調來源於民間歌曲和古典的曲牌。
長沙花鼓戲在「三小」的基礎上發展了生、旦、凈、丑諸行角色。但小丑、小旦、小生仍代表著本劇種獨特的藝術風格。小丑分為褶子丑、短身丑、官衣丑、爛布丑、奶生丑等。
長沙花鼓戲的伴奏樂隊,分文武場面。文場有大筒、嗩吶。大筒是主要樂器,形似二胡,以竹筒蛇皮製作,音色清亮而渾厚,伴奏時用於托腔保調;嗩吶分大嗩吶和小嗩吶,主要用於吹奏過門。武場有堂鼓、大鑼(蘇鑼)、大鈔(漢鈔)、小鈔和小鑼。擊拍的是「可子」(即長方形的梆子)。
岳陽花鼓戲流行於岳陽、汨羅、臨湘及鄂南一些城鎮。清代嘉慶《巴陵縣志》就有在巴陵 一帶農村演花鼓戲之盛的記載。
從音樂來說,岳陽花鼓戲主要聲腔叫「琴腔」。「琴腔」曲調有〔單句子〕、〔夾句子〕、〔夢調〕、〔陰調〕、〔哀調〕等。其他民歌小調如〔思夫調〕、〔相思調〕、〔鬧五更〕、〔十綉〕、〔回門調〕、〔十杯酒〕、〔梅花引〕等,常穿插其間使用。「琴腔」受漢調影響是很明顯的。岳陽花鼓戲有不少劇目也是以「琴腔」為主的,所以它在湖北南部、東南地區演出時,因音樂同源,語言相近,群眾很容易接受,很喜歡看,並叫它「提琴戲」。
主要劇目有《思夫》、《補背褡》、《蘆林記》、《雙盜花》、《雙賣酒》、《牛郎織女 》等。
長沙花鼓戲流行於長沙、湘潭、株洲、寧鄉、瀏陽、平江等地,是湖南花鼓戲流行最廣, 影響最大的一個花鼓戲劇種。早在清代中葉就在這些地方流行開來,盛演不衰。
長沙花鼓戲主要聲腔是「川調」,為大部分劇目所採用。因伴奏用絲竹樂器,民間稱它為 「弦子腔」。「弦子腔」同樣受漢調皮黃影響,逐漸靠近板腔音樂,也有〔一流〕、〔二流〕、〔三流〕、〔導板〕、〔哀子〕、〔四腔哀子〕、〔吟腔〕、〔梢腔〕之類,主要劇目有《盤夫》、《祭塔》、《捉蝴蝶》、《放風箏》、《梁祝哀史》、《白蛇傳》、《菜園 會 》、《討學錢》、《蘆林會》等。
無論「琴腔」還是「川調」弦子,都以大筒等弦樂伴奏,其發音沉鬱淳厚。
岳陽花鼓戲和長沙花鼓戲第二種聲腔都叫「鑼腔」。「鑼腔」也叫「打鑼腔」即演唱時用鑼鼓伴奏,不託管弦、人聲幫腔。解放前荊州花鼓戲也是鑼鼓伴奏,人聲幫和,50年代才加入文場伴奏。無論是岳陽還是長沙的花鼓戲在本地鑼鼓音樂如〔木皮調〕、〔木馬調〕、〔 辭店調〕、〔四六調〕、〔八同牌子〕的基礎上,吸收了漢調皮黃某些板腔音樂,形成 〔導板〕、〔三流〕、〔急板〕、〔散板〕等板式組合結構。
岳陽花鼓戲、長沙花鼓戲第三種聲腔叫「小調」,為地方性民間音樂,具有濃郁的地方鄉土色彩。如民歌小調〔採茶調〕、〔望娘調〕、〔倒板調〕、〔四季青〕、〔采蓮船調〕、〔洗菜心〕等。但作為過門、過場音樂也搬用了漢調某些鑼鼓經,如〔萬年歡〕、〔一枝花〕、〔撲燈蛾〕、〔得勝令〕、〔柳搖金〕、〔傍妝台〕等。
岳陽花鼓戲、長沙花鼓戲成為獨立戲曲劇種最早演出是情節性不太強的「二小」,即一旦 一生、「三小」即一旦一生一丑的「三小」歌舞戲,多用當地小調,後受漢劇和其它劇種影響搬演情節性強,人物較多的劇目。
因小調戲曲化程度低,就吸收了與之毗鄰且語言、語音又比較接近的漢調音樂,形成後來 的 「琴腔」或「川調」及某些「打鑼腔」。並在長期的舞台演出過程中融入地方音樂,依循旋律特點相對固定的聲腔格式。花鼓戲把這稱之為「正調」。「正調」的形成彌補了小調之不 足,曲牌聯綴之不足,使花鼓戲具備演本戲的音樂條件。
至於常德花鼓戲,主要流行於常德、桃源、漢壽、臨澧、大庸、慈利一些地方。它源於民間的「採茶燈」、「車兒燈」,清末流入城市。宣統年間《長沙曰報》就有常德禁「花燈淫戲」的記載,正因為此,才迫使後來花鼓戲班與漢班合演,在合演中直接受到常德漢劇的影響。解放前,不少花鼓戲藝人學漢劇,入漢班,演出常是花鼓、漢調「兩下鍋」,當地稱這種班子為「兩掄班」。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解放後。
常德的音樂也是「川調」、「打鑼腔」和「小調」。主要劇目有《林英觀花》、《跳粉牆 》、《揀菌子》、《雙下山》以及解放後改編的《尤二姐之死》。新編現代戲《山村獸醫》。
湖南花鼓戲除聲腔音樂外,不少傳統劇目是從漢劇搬過來的,據說有幾百個,如《宋江殺 惜》、《梅龍戲鳳》、《關王廟燒香》、《槐蔭送子》、《清風亭》、《趕潘》等。
解放後,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湖南花鼓戲在老藝人和新文藝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挖掘 、整理和改編了許多傳統劇目,其中在全國影響較大的有《劉海砍樵》、《劉海戲金蟾》等
由蕭重飾胡秀英,趙菊雲飾劉海,鍾宜淳飾劉母的《劉海砍樵》說的是常德武陵絲瓜井劉家村有位青年樵夫劉海,每天上山砍柴,然後賣柴換回鹽米侍奉娘親。前山有狐狸九姐妹,九妹胡秀英因愛慕劉海勤勞朴實,所以在路上攔住劉海,提出親事。當劉海知道秀英是真心愛他時,就答應了。於是二人以柳樹為媒。山作證結為夫妻,雙雙歸家。原來劉海娶回家的胡秀英是修煉了500餘年,才得半仙之體的狐狸仙女。她有顆寶珠,使她得以變人身。前山還有個石羅漢,原身是青石金蟾,也在山上修煉,想得半仙之體,於是趁劉海長街購物之際,潛往劉家,見胡秀英正在絲瓜井旁汲水,便率眾石頭上去劫奪寶珠。胡秀英寡不敵眾,被打落井下,石羅漢用千斤閘閘下,胡秀英腹內絞痛,筋疲力盡,只得把寶珠從口內吐出,被石羅漢搶走。胡秀英失去寶珠,五鼓天明就要現原形,便對購物回家的劉海講了實情。劉 海聽後不顧生死,趕到前山,得神斧之助奪回寶珠,夫妻重得團圓,過著美滿的生活。
劇中「劉海哥,那我將你好有一比……我這里將大姐好有一比……」胡秀英與劉海的一段對唱活潑歡快,把二人成婚,雙雙歸家的喜悅心情表現得風趣可愛。是湖南花鼓戲最富特色的唱段之一,一直傳唱不衰。
除傳統戲的整理改編外,湖南花鼓戲特別注重創作演出現代戲,在本省和全國都有較大影響。僅湖南省花鼓戲院1965年統計:「上演大小94個劇目中,現代戲佔69個,如《三里灣》 、《打銅鑼》、《補鍋》、《雙送糧》、《紅色營業員》、《郭亮帶兵抓郭亮》、《我的一家》、《還牛》、《送貨路上》、《兩張圖 紙》、《山村獸醫》、《野鴨洲》、《對 象》、《牛多喜坐轎》等。其中《打銅鑼》、《補鍋》、《兩張圖紙》、《送貨路上》、 《野鴨洲》等拍成了彩色舞台藝術片,《三里灣》、《對象》獲1979年文化部舉辦的建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創作獎。」
由李谷貽飾劉蘭英,彭復光飾李小聰,鍾宜淳飾劉大娘的《補鍋》說是的養豬能手劉大媽有個獨生女兒叫蘭英,高中畢業後回鄉參加農業生產,與同學李小聰相愛。李小聰高中畢業後學補鍋手藝。劉大媽風聞女兒看上一個補鍋的,認為補鍋沒出息,所以反對女兒與他相愛。有天劉大媽失手打破了煮潲的大鐵鍋,蘭英藉此機會把小聰叫來補鍋,兩人巧妙地對大媽進行教育,使大媽改變了過去的舊思想。
演劉蘭英的李谷貽,後改名李谷一,由唱花鼓戲進入了聲樂殿堂,成為當今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
湖南花鼓戲雖說後來發展有了生、旦、凈、丑諸行當,但小旦、小生、小丑仍佔主要地位,表演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同時也注重不斷吸收傳統的表演技巧,如岳陽花鼓戲就直接從巴陵戲中借鑒傳統戲的袍帶、翎子、翅子、扇子、官衣、羅帽、鬍子、把子和撲、跌、翻、打等表演技巧,用於塑造人物和表現情節,以豐富花鼓戲劇種的表現力。
⑨ 關於湖南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戲花鼓、燈戲的總稱。由於流行地區不同而有長沙花鼓戲、衡陽花鼓戲、邵陽花鼓戲等等之分,各具不同的風格。它源自湘南民歌發展而成,從一旦一丑演唱發展到「三小」演唱。各地花鼓戲的傳統劇目約有四百多個,音樂曲調三百餘支。按其結構和音樂風格的不同可分為川調、打鑼腔、牌子、小調四類,都有粗獷爽朗、地方色彩濃郁的特點。音樂以小嗩吶、鑼鼓伴奏,曲調活潑輕快,適於歌舞戲。湖南花鼓戲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戲花鼓、燈戲的總稱。其中有流行於湘中、湘東和洞庭湖濱的長沙花鼓戲,流行於常德地區的常德花鼓戲,流行於湘北嶽陽、臨湘一帶的岳陽花鼓戲,流行於衡陽地區的衡陽花鼓戲,流行於邵陽地區的邵陽花鼓戲,流行於湘南祁陽、零陵、東安一帶的花鼓燈和流行於湘南的道縣、寧遠、藍山、新田等縣與調子班合流的零陵花鼓戲。
早期的花鼓戲,只有半職業性班社在農村作季節性演出,由於花鼓戲經常遭受歧視和禁演,各地花鼓戲班都曾兼演當地流行的大戲劇目以作掩護,這種戲班稱「半台班」或「半戲半調」、「陰陽班子」。建國後,各地分別成立專業劇團,進入城市劇場。據1981年統計,湖南省有花鼓戲劇團54個,並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戲劇院。1957年,湖南省戲曲學校成立,設有花鼓戲專科。
花鼓戲源出於民歌,逐漸發展成一旦一丑的花鼓戲初級形式。從聲腔和劇目看,初期是以民間小調和牌子曲演唱邊歌邊舞的生活小戲,如《打鳥》、《盤花》、《送表妹》、《看相》等。後來,「打鑼腔」與「川調」傳入,才逐漸出現故事性較強的民間傳說題材劇目。
花鼓戲的音樂曲調約300餘支,基本上是曲牌聯綴結構體,輔以板式變化,根據曲調結構、音樂風格和表現手法的不同可分為4類:川調、打鑼腔、牌子、小調。
花鼓戲的表演藝術朴實、明快、活潑,行當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
花鼓戲傳統劇目總計約400多個。1949年後,不但整理了如《劉海砍樵》、《打鳥》等傳統戲,而且創作了《雙送糧》、《姑嫂忙》、《三里灣》等不少現代戲。《打銅鑼》、《補鍋》、《送貨路上》、《野鴨洲》等已攝製成影片。
花鼓戲的著名演員有:何冬保、廖春山、王佑生、張樹生、楊伯成、張廷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