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李娜的《杜十娘》 歌詞
《杜十娘》
填詞:任飛
譜曲:佚名
演唱:李娜
歌詞
孤燈夜下,我獨自一人坐船艙
船艙里有我杜十娘,在等著我的郎
忽聽窗外,有人叫杜十娘
手扶著窗欄四處望,怎不見我的郎
啊~~~,郎君啊
你是不是餓得慌,如果你餓得慌
對我十娘講,十娘我給你做面湯
郎君啊,你是不是凍得慌
你要是凍得慌,對我十娘講
十娘我給你做衣裳,啊~~~
郎君啊,你是不是悶得慌
你要是悶得慌,對我十娘講
十娘我為你解憂傷,郎君啊
你是不是想爹娘,你要是想爹娘
對我十娘講,十娘我跟你回家鄉
啊~~~,郎君啊
你是不是困得慌,你要是困得慌
對我十娘講,十娘我扶你上竹床
十娘呀杜十娘,手捧著百寶箱
縱身投進滾滾長江,再也不見我的郎
啊~~~
(1)杜十娘的曲譜擴展閱讀:
《杜十娘》其他版本
《杜十娘》
演唱:蔣月泉
歌詞
窈窕風流杜十娘,她是自憐身落在平康
落花無知隨風舞,飛絮飄零淚數行
在青樓寄跡非她願,有志從良配一雙
但願金釵布裙去度時光,她在平康識得個李公子
嚙臂三生要學孟梁,她自贖身軀離火坑
雙雙月下渡長江,那十娘偶爾把清歌放
嚦嚦鶯聲倒別有腔,哪曉隔舟兒聽得魂無主
可恨登徒使計要拆鴛鴦,那李郎本是個貪財客
辜負佳人一片好心腸,說什麼讓度他人也不妨
那杜十娘她恨滿腔,可恨終身誤托薄情郎
說郎君啊,我只恨當初無主見
原來你是假心腸一片待紅妝,可知妾身亦有金銀寶
百寶原來有百寶箱,我今朝當了你郎君的面
把一件件一樁樁,都是價值連城異尋常
何妨一起付汪洋,青樓女子遭欺辱
她一片浪花入渺茫,悔煞李生薄情郎
⑵ 杜十娘的這首歌的譜曲。
歌名:杜十抄娘
作詞:凌飛
作曲:凌飛
原唱:李娜
孤燈夜下
我獨自一人坐船艙
船艙里有我杜十娘
在等著我的郎
忽聽窗外
有人叫杜十娘
手扶著窗欄四處望
怎不見我的郎
啊
郎君啊
你是不是餓得慌
如果你餓得慌
對我十娘講
十娘我給你做面湯
郎君啊
你是不是凍得慌
你要是凍得慌
對我十娘講
十娘我給你做衣裳
啊
郎君啊
你是不是悶得慌
你要是悶得慌
對我十娘講
十娘我為你解憂傷
郎君啊
你是不是想爹娘
你要是想爹娘
對我十娘講
十娘我跟你回家鄉
啊
郎君啊
你是不是困得慌
你要是困得慌
對我十娘講
十娘我扶你上竹床
十娘呀杜十娘
手捧著百寶箱
縱身投進滾滾長江
再也不見我的郎
啊
⑶ 杜十娘的歌詞
《杜十娘》
演唱:卓依婷
作詞:任飛
作曲:佚名
孤燈夜下 我獨自一人坐船艙
船艙里有我杜十娘 在等著我的郎
忽聽窗外 有人叫杜十娘
手扶著窗欄四處望 怎不見我的郎
啊 郎君啊
你是不是餓得慌 如果你餓得慌
對我十娘講 十娘我給你做面湯
郎君啊 你是不是凍得慌
你要是凍得慌 對我十娘講
十娘我給你做衣裳 啊
郎君啊 你是不是悶得慌
你要是悶得慌 對我十娘講
十娘我為你解憂傷 郎君啊
你是不是想爹娘 你要是想爹娘
對我十娘講 十娘我跟你回家鄉
啊 郎君啊
你是不是困得慌 你要是困得慌
對我十娘講 十娘我扶你上竹床
十娘呀杜十娘 手捧著百寶箱
縱身投進滾滾長江 再也不見我的郎
啊
《杜十娘》是台灣著名歌手卓依婷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專輯《化蝶2》當中。卓依婷(Timi Zhuo),1981年10月2日出生於台灣新北市新莊區,中國台灣女歌手、演員。
《化蝶》是卓依婷2002年2月1日發行的專輯,由卓依婷擔任專輯製作人,專輯收錄了《長相依》《霧里看花》等14首歌曲。
2002首發卓依婷HDCD音樂輯,真正的歌曲精品可以跨越時空,人們至純至美的藝術享受和心靈陶冶。卓依婷這位從中國大陸,台灣及東南亞脫穎而出,而為百萬唱將的實力派歌手,將跨越四海,帶進亞洲最經典歌曲,我們稱它們是百唱不厭的歌,歌海採珠,藝苑品酷,精心籌備已久的經典歌曲,是我們對廣大歌迷的真誠奉獻。
⑷ 蔣月泉的《杜十娘》 歌詞
杜十娘
歌手:馮夢龍,作詞:蔣月泉,作曲:馮夢龍
歌詞:
萬曆年間事一庄,千古流傳杜十娘
身陷煙花整七載,一心一意要從良
十娘看中人一個,看中李甲俊俏郎
煙花院中初相會,朝夕相伴情意長
兩人訂下從良事,老鴇兒反復無常難為十娘
為從良我為公子湊足銀兩,這恩德今生今世難報償
可恨那老鴇兒心比蛇蠍狠,臨行時摘下我的手飾和衣裳
多虧院中眾位姐妹,贈銀兩贈衣裳抬來一個百寶箱
我撒淚告別眾姐妹離開京城返回故鄉
杜十娘跟隨李甲從良而去,好似困鳥出籠魚入大海洋
回頭看煙花院如同閻王殿,老鴇兒貪財無厭賽過活閻王
坑害了多少個良家好兒女,葬送了多少人的青春好時光
錦羅帳遮不住姐妹心酸淚,白銀如山添不滿鴇兒黑心腸
幸喜我今日從良逃出苦海,從此後朝夕相伴地久天長
看眼前車馬來到來到大江岸,我與你舍陸登舟又要起航
盪悠悠行船行到天色已晚,轉眼間日影西斜照大江
但之間殘陽染紅一江水,兩岸觀山都是陣陣蒼
月影風涼那是船影動,杜十娘心裡喜氣洋洋
這良辰美景咱們兩個莫虛度,咱何不飲酒賞賞月光
我與李郎把曲來唱,且把那滿腹愁腸扔一旁
(4)杜十娘的曲譜擴展閱讀:
1940年3月2日(農歷正月廿四),張雲亭領徒蔣月泉在光裕社出大道。是年因倒嗓,蔣月泉把京劇老生楊寶森的唱腔和京韻大鼓的發聲方法融化到自己的唱腔中,並根據自己嗓音特點,在「周調」的基礎上不斷衍變,開始慢慢形成了「蔣調」。當時代表作為《杜十娘》、《戰長沙》等。
杜十娘是《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的女主人公,曾為青樓女子,深受壓迫卻堅貞不屈。將全部希冀寄託於紹興府富家公子李甲身上。然而李甲背信棄義,將其賣於孫富。萬念俱灰之下,杜十娘怒罵孫富,痛斥李甲,把多年珍藏的百寶箱拋向江中,最後縱身躍入滾滾波濤之中。
參考資料:網路——杜十娘
⑸ 二胡獨奏杜十娘
是不是需要曲譜
⑹ 《杜十娘》和《長相依》的詞曲作者是誰
《長相依》、《杜十娘》傳唱大江南北,令無數歌迷痴狂。但你知道嗎?這兩首歌曲的詞曲作者是一位貴州人,土生土長的石阡縣龍塘鎮人凌飛。
⑺ 杜十娘簡譜
杜十娘
⑻ 像杜十娘一類的歌曲有哪些
天涯歌女啊,舞女淚啊,千古絕唱啊,
反正就是那種反應風塵女子的悲慘愛情故事的,
滿場飛啊,夜來香啊,這是電視里舊上海舞廳里的常用曲目。
⑼ 杜十娘……等十大悲歌
1.垓下歌
——漢•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這是英雄末路的輓歌,楚霸王項羽在進行必死戰斗的前夕所作的絕命詞。在這首詩中,既洋溢著與倫比的豪氣,又蘊含著滿腔深情;既顯示出罕見的自信,卻又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嘆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現出如此豐富的內容和復雜的感情,真可說是個奇跡。
作這首詩時,項羽被包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南沱河北岸),糧盡援絕,他自知敗局已定;作詩之後,他率部突圍,雖曾殺傷敵軍多人,終因兵力單薄,自刎於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詩歌的第一句,就使讀者看到了一個舉世無匹的英雄形象。在我國古代,「氣」即源於人的先天稟賦,又能賴於後天的培養;人的品德、能力、風度等等均取決於「氣」。所謂「氣蓋世」,是說他在這些方面超過了任何一個人。盡管這是一種?其概括的敘述,但「力拔山」三字卻給讀者一種具體、生動的感受,所以在這一句中,通過虛實結合的手法,他把自己叱吒風雲的氣概生動地顯現了出來。
然而,在第二、三句里,這位蓋世英雄卻突然變得?其蒼白無力。這兩句是說:由於天時不利,他所騎的那匹名馬-騅-不能向前行進了,這使他陷入了失敗的絕境而無法自拔,只好徒喚「奈何」,無論他如何英勇無敵,舉世無雙,一旦天時不利,除了滅亡以外,他就沒有別的選擇。在神秘的「天」的面前,人是多麼渺小;即使是人中間的最了不起的英雄,也經不起「天」的輕微的一擊。
項羽知道自己的滅亡已經無可避免,他的事業就要煙消雲散,但他沒有留戀,沒有悔恨,甚至也沒有嘆息。他所唯一憂慮的,是他所摯愛的、經常陪伴他東征西崐討的一位美人-虞-的前途;毫無疑問,在他死後,虞的命運將會十分悲慘。於是,尖銳的、難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嚙著他的心,他無限哀傷地唱出了這首歌的最後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譯成白話,就是:「虞啊,虞啊,我把你怎麼辦呢?崐」在這簡短的語句里包含著何等深沉的、刻骨銘心的愛!
是的,相對於永恆的自然界來說,個體的人確實極其脆弱,即使是英雄豪傑,在奔騰不息的歷史長河裡也不過像一朵大的浪花,轉瞬即逝,令人感喟不已。但愛卻是長存的,它一直是人類使自己奮發和純凈的有力精神支柱之一,縱或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頭,在愛的面前也不免有匍伏拜倒的一日,使人歡喜贊嘆。《垓下歌》雖然篇幅短小,但卻深刻地表現了人生的這兩個方面。千百年來,它曾經打動過無數讀者的心;其魅力大概就在於此吧!
2.《十面埋伏》是蓍名琵琶傳統大套武曲,前身是明代的《楚漢》。
十面埋伏:著名琵琶傳統大套武曲。描繪了楚漢相爭中垓下之戰的情景,故事性極強。
曲譜最早見於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華秋萍的《琵琶譜》,而在此譜之前,只有描繪同樣題材的《楚漢》。
明代王猷定《湯琵琶傳》中,記有被時人稱為「湯琵琶」的湯應曾彈奏《楚漢》時的情景:「當其兩軍決戰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聲、鼓聲、劍弩聲、人馬辟易聲,俄而無聲,久之有怨而難明者,為楚歌聲;凄而壯者,為項王悲歌慷慨之聲、別姬聲。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余騎蹂踐爭項王聲。使聞者始而奮,既而恐,終而涕泣之無從也。」從這段描述可看出,湯應曾彈奏的《楚漢》與《十面埋伏》在情節及主題上一致,由此可見早在16世紀之前,此曲已在民間流傳。
《楚漢》在明代嘉靖、萬曆前後流行一時,深受琵琶演奏家的喜愛。
自公元1818年華秋萍編的《琵琶譜》問世以來,其後各個琵琶譜集都載有《十面》樂譜。各個版本在分段與分段標目都有所不同:
《華氏譜》稱《十面》,由直隸王君錫傳譜,凡十三段;
《李氏譜》名《淮陰平楚》,隋秦漢子作;金山周瑞清厚卿校,凡十八段;
《養正軒譜》稱《十面》,一名《淮陰平楚》,凡十八段;
《瀛州古調》名《十面埋伏》,凡十段。.
3.廣陵散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它至少在漢代已經出現。其內容向來說法不一,但一般的看法是將它與《聶政刺韓王》琴曲聯系起來。《聶政刺韓王》主要是描寫戰國時代鑄劍工匠之子聶政為報殺父之仇,刺死韓王,然後自殺的悲壯故事。關於此,蔡邕《琴操》記述得較為詳細。
今存《廣陵散》曲譜,最早見於明代朱權編印的《神奇秘譜》(1425年),譜中有關於「刺韓」、「沖冠」、「發怒」、「報劍」等內容的分段小標題,所以古來琴曲家即把《廣陵散》與《聶政刺韓王》看作是異曲同名。
《廣陵散》樂譜全曲共有四十五個樂段,分開指、小序、大序、正聲、亂聲、後序六個部分。正聲以前主要是表現對聶政不幸命運的同情;正聲之後則表現對聶政壯烈事跡的歌頌與贊揚。正聲是樂曲的主體部分,著重表現了聶政從怨恨到憤慨的感情發展過程,深刻地刻劃了他不畏強暴、寧死不屈的復仇意志。全曲始終貫穿著兩個主題音調的交織、起伏和發展、變化。一個是見於「正聲」第二段的正聲主調, 另一個是先出現在大序尾聲的亂聲主調。 正聲主調多在樂段開始處,突出了它的主導體用。亂聲主調則多用於樂段的結束,它使各種變化了的曲調歸結到一個共同的音調之中,具有標志段落,統一全曲的作用。
《廣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國現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殺伐戰斗氣氛的樂曲,直接表達了被壓迫者反抗暴君的斗爭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藝術性。
《廣陵散》在歷史上曾絕響一時,建國後我國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據《神奇秘譜》所載曲調進行了整理、打譜,使這首奇妙絕倫的古琴曲音樂又回到了人間。
「廣陵」是揚州的古稱,「散」是操、引樂曲的意思,《廣陵散》的標題說明這是一首流行於古代廣陵地區的琴曲。這是我國古代的一首大型器樂作品,它萌芽於秦、漢時期,其名稱記載最早見於魏應璩《與劉孔才書》:「聽廣陵之清散」。到魏、晉時期它已逐漸成形定稿。隨後曾一度流失,後人在明代宮廷的《神奇秘譜》中發現它,再重新整理,才有了我們現在聽到的《廣陵散》。琴曲的內容據說是講述戰國時期聶政為父報仇,刺殺韓王的故事。
嵇康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大師,他寫的《聲無哀樂論》、《難自然好學論》、《太師箴》、《明膽論》、《釋私論》、《養生論》千秋相傳,並且他彈得一手好琴,尤其善於演奏《廣陵散》,倍受人們關注。
嵇康對那些傳世久遠、名目堂皇的教條禮法不以為然,更深惡痛絕那些烏煙瘴氣、爾諛我詐的官場仕途。
不幸的是,嵇康那卓越的才華和逍遙的處世風格,最終為他招來了禍端。他提出的「非湯武而薄周禮」、「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主張,深深刺痛了統治階級的要害.在一些仇視嵇康的小人的誹謗和唆使下,公元262年,統治者司馬昭下令將嵇康處以死刑。
在刑場上,有三千太學生向朝廷請願,請求赦免嵇康,並要拜嵇康為師,這正是向社會昭示了嵇康的學術地位和人格魅力,但這種「無理要求」當然不會被當權者接納。而此刻嵇康所想的,不是他那神采飛揚的生命即將終止,卻是一首美妙絕倫的音樂後繼無人。他要過一架琴,在高高的刑台上,面對成千上萬前來為他送行的人們,彈奏了最後的《廣陵散》,錚錚的琴聲,神秘的曲調,鋪天蓋地,飄進了每個人的心裡。彈畢之後,嵇康從容地引首就戳,時年僅三十九歲。
嵇康所彈奏的《廣陵散》是這一古代名曲經嵇康加工而成的一首曲子,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正象一首民歌一樣,凝聚著歷代傳頌者的心血。據《世說新語·雅量》載:嵇中散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奏《廣陵》。 曲終曰:「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 正因為嵇康臨刑索彈《廣陵散》,才使這首古典琴曲名聲大振,一定程度上,《廣陵散》是因嵇康而「名」起來的。但所謂「於今絕矣」則非指曲子本身而言,它主要反映了嵇康臨刑時的憤激之語。事實上,琴曲《廣陵散》經《神奇秘譜》保存,一直流傳到今天。
4.二泉映月
阿炳的代表作。阿炳經常在無錫二泉邊拉琴,創作此曲時已雙目失明,據阿炳的親友和鄰居們回憶,阿炳賣藝一天仍不得溫飽,深夜回歸小巷之際,常拉此曲,凄切哀怨,尤為動人。
阿炳的朋友陸墟曾這樣描寫過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時的情景:「大雪象鵝毛似的飄下來,對門的公園,被碎石亂玉,堆得面目全非。凄涼哀怨的二胡聲,從街頭傳來……只見一個蓬頭垢面的老媼用一根小竹竿牽著一個瞎子在公園路上從東向西而來,在慘淡的燈光下,我依稀認得就是阿炳夫婦倆。阿炳用右脅夾著小竹竿,背上背著一把琵琶,二胡掛在左肩,咿咿嗚嗚地拉著,在淅淅瘋瘋的飛雪中,發出凄厲欲絕的裊裊之音。」
這首曲子開始並無標題,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信手拉奏,賣藝時並未演奏此曲,阿炳曾把它稱做「自來腔」,他的鄰居們都叫它《依心曲》,後來在楊蔭瀏、曹安和錄音時聯想到無錫著名景點「二泉」而命名為《二泉映月》(江蘇無錫惠山泉,世稱「天下第二泉」),這時方定下曲譜。賀綠汀曾說:「《二泉映月》這個風雅的名字,其實與他的音樂是矛盾的。與其說音樂描寫了二泉映月的風景,不如說是深刻地抒發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
這首樂曲自始至終流露的是一位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的盲藝人的思緒情感,作品展示了獨特的民間演奏技巧與風格,以及無與倫比的深邃意境,顯示了中國二胡藝術的獨特魅力,它拓寬了二胡藝術的表現力,獲「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獎」。
5.《梁祝》是我國著名音樂家何占豪、陳鋼先生在1959年創作完成的,並在同年5月27日在上海首演,
6.李叔同《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1915年,在杭州第一師范任教的李叔同,寫了這首著名的《送別》。它屬於李叔同早年創作的「學堂樂歌」。所謂「學堂樂歌」,是指清末明初一批有抱負的知識分子,鼓吹音樂對思想啟蒙的重大作用,積極提倡在學校中開設音樂課。同時,一些在日本留學的青年學子,借當時流行於日本和歐美的曲調,填上新詞,編成新的歌曲。
7.漢宮秋月
此曲有兩種較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為箏曲;另一為二胡曲,由劉天華先生所傳。本曲意在表現古代受壓迫宮女的幽怨、悲泣情緒,喚起人們對她們不幸遭遇的同情。箏曲演奏運用了吟、滑、按等諸多技巧,風格純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東箏曲;二胡曲則速度緩慢,用弓細膩多變,旋律經常出現短促的休止和頓音,音樂時斷時續,加之各種復雜技法的運用,表現了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具有很深的藝術感染力。
《漢宮秋月》原為崇明派琵琶曲,現流傳有多種譜本及演奏形式,樂曲表現了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漢宮秋月》原為崇明派琵琶曲,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且運用各自的藝術手段再創造,以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這是民間器樂在流傳中常見的情況。《漢宮秋月》現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二胡《漢宮秋月》:由崇明派同名琵琶曲第一段移植到廣東小曲,粵胡演奏,又名為《三潭印月》。1929年左右,劉天華記錄了唱片粵胡曲《漢宮秋月》譜,改由二胡演奏(只以一把位演奏)。
蔣風之整理並演奏的《漢宮秋月》,作了很大刪節以避免冗長而影響演奏效果。其速度緩慢,弓法細膩多變,旋律中經常出現短促的休止和頓音,樂聲時斷時續,加之二胡柔和的音色,小三度綽注的運用,以及特性變徵音的多次出現,表現了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極富感染力。
江南絲竹《漢宮秋月》:採用的原為「乙字調」(A宮),由孫裕德傳譜。原來沈其昌《瀛州古調》(1916年編)絲竹文曲合奏用「正宮調(G宮)。琵琶仍用乙字調弦法,降低大二度定弦,抒情委婉,抒發了古代宮女細膩深遠的哀怨苦悶之情。中段運用了配器之長,各聲部互相發揮,相得益彰,給人以追求與嚮往。最後所有樂器均以整段慢板演奏,表現出中天皓月漸漸西沉,大地歸於寂靜的情景。
琵琶曲《漢宮秋月》:又名《陳隋》。以歌舞形象寫後宮寂寥,更顯清怨抑鬱,有不同傳譜。目前一般是據無錫吳畹卿(1847-1926)所傳,但劉德海加上了許多音色變化及意向鋪衍的指法,一吟三嘆,情景兼備,很有感染力。
8.《枉凝眉》曹雪芹詞,王立平曲
一個是閬苑仙葩
一個是美玉無瑕
若說沒奇緣
今生偏又遇著他
若說有奇緣
如何心事終虛化
礙…
一個枉自嗟呀
一個空勞牽掛
一個是水中月
一個是鏡中花
想眼中
能有多少淚珠兒
怎經得秋流到冬盡
春流到夏
9.《胡笳十八拍》原是一首琴歌,據傳為蔡文姬作,由18首歌曲組合的聲樂套曲,由琴伴唱。現以琴曲流傳最為廣泛。
胡笳十八拍:古琴曲,據傳為蔡文姬作,由18首歌曲組合的聲樂套曲,由琴伴唱。「拍」在突厥語中即為「首」,起「胡笳」之名,是琴音融胡茄哀聲之故 。
唐代琴家黃庭蘭以擅彈此曲著稱。李頎的《聽董大彈胡笳》詩中有:「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客歸。」在琴曲中,文姬移情於聲,借用胡笳善於表現思鄉哀怨的樂聲,融入古琴聲調之中,表現出一種浩然的怨氣。
現有傳譜兩種,一是明代《琴適》(1611年刊本)中與歌詞搭配的琴歌,其詞就是蔡文姬所作的同名敘事詩;一是清初《澄鑒堂琴譜》及其後各譜所載的獨奏曲,後者在琴界流傳較為廣泛,尤以《王知齋琴譜》中的記譜最具代表性。
全曲共十八段,運用宮、徵、羽三種調式,音樂的對比與發展層次分明,分兩大層次,此曲全段都離不開一個「凄」字,被改編成管子獨奏,用管子演奏時那種凄切哀婉的聲音直直的透入人心,高則蒼悠凄楚,低則深沉哀怨。
10.《梅花三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