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推薦 > 歐洲最早的音樂播放器

歐洲最早的音樂播放器

發布時間:2021-01-21 13:41:49

⑴ 世界最出名音樂播放器(軟體)是什麼

介紹幾個比較出名的音樂播放器給你,你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吧:

1. AIMP: 操作簡單易用,適合國人,起動速度.聽純音樂是不錯的選擇.可支持更換皮膚,添加DSP插件,比如DXF,喜歡看歌詞聽歌的也可添加迷你歌詞.支持播放格式:默認下除了DTS所有格式都支持.廣告詞:號稱歐洲NO1的音樂播放器.缺點:聽音樂方面絕對不是第一.但操作上方便.產品來自俄羅斯.多國語言版有中文.適合:追求音質相對好而又簡單易用者.

2. FOOBAR2000: 開源音樂播放器,特點:音樂還原度高,播放音樂清晰,通透,耐聽.不可多得的播放器.支持N多插件是它最大的特點,比如DSP,可視化插件等等,擴展極強.推薦最經典版本0.83,比新版本還原度更高,新版可能是添加了什麼插件,感覺不如老版本.網上可以找到漢化的版本.適合:有品位愛折騰的人.

3.BEOPLAYER: 聽MP3極品中的極品,確實能修飾掉MP3中的雜音和爆音,界面非主流有點酷.這個廣告詞更牛:號稱全球最好的音樂播放器.不過軟體太大,下載加安裝140M有多,(主要是多國語言版裡面的PDL格式說明書佔用太大)英文原版只支持MP3;WMA;無損WAV格式.還要注冊才能使用.國內有人做了漢化增強版,可支持包括所有無損格式在內,這個我只是知道,漢化增強版的沒有使用過.來自丹麥.適合:聽MP3的人.

4. JetAudio: 功能很強大的播放器,分Basic和PLUS VX二個版本,前者免費,後者是收費版本.特點: PLUS VX版帶BBE插件,BBE插件能提升音樂質量.也支持增加插件.添加視頻插件後還可看視頻.皮膚更改後可以做到千變萬化,韓國就出了二個好的播放器KMPLAYER和JETAUDIO .加上KMPLAYER原作者跳巢後正在全力開發的POTPLAYER算是三個吧.缺點:國人了解的人不是很多,不過確實是個不錯的軟體.適合:聽帶音效增強插件的人.

5.Sawstudio: 音色太好了,這個是人家錄音室里用的,正版收費曾經要價2000美金,摺合人民幣也要1萬多塊大洋,只是自己調試頭會大,只支持一種格式:無損WAV,國內有人漢化了。最大特點:音樂播放時音樂面廣闊,聽覺上感覺是音樂家就在你面前唱.適合:超級無敵音樂發燒友.

⑵ .歐洲古典主義時期音樂產生的歷史背景

歐洲音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希臘神話時代。從那個時代到巴洛克時期之間,大致可劃分為:古希臘羅馬時期、中世紀時期和文藝復興時期三個階段。

第一節 古希臘羅馬時期

古希臘羅馬是西方文明的搖籃,西方文明的哲學、美學及各種藝術形式從這里開始,西方的音樂文化也是從這里開始。這個時期最早出現過基於口頭傳唱的希臘長詩,如《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揭示了音樂與數學之間的關系。公元前4世紀前後,古希臘悲劇獲得了較大的發展。著名的三大悲劇家埃斯庫羅斯、歐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既是戲劇家也是音樂家,在他們的戲劇中,音樂發揮了奇妙的作用。此時期音樂的特點是:第一,音樂的含義比現在的更為寬廣;第二,音樂與其他藝術尚未分離,並且音樂被認為是與其他科學門類如:天文、數學等有密切聯系;第三,音樂是單音音樂,且音域較狹窄;第四,已經出現多樣的音樂體裁及音階調式。古羅馬的音樂是從古希臘借鑒過來的,羅馬人在古希臘音樂的原有基礎上擴大了音樂的演奏規模,使音樂在古羅馬時期又有了一定的發展。

第二節 中世紀時期

中世紀的音樂文化是指公元5世紀至13世紀這段歷史時期內的歐洲音樂文化。在中世紀最大的音樂文化中心羅馬出現了以羅馬教皇格里哥利一世的名字命名的格里哥利聖詠。在這之後出現了帶花腔的「散文詩」,「填詞」聖詠調。從11世紀開始,西歐文化發展重心轉移到了城市,教會音樂因此有了新發展——產生了復調音樂。

第三節 文藝復興時期

文藝復興是指14世紀至16世紀發生在歐洲各國的一場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這場運動實際上反映了資產階級新的人生哲學和價值觀,即體現了新興資產階級追求自由、解放、平等、博愛等要求。這些主張主要反映在建築、雕塑、繪畫及文學中,並擴展到了這兩百年間的音樂文化中。於是,復調音樂迎來了第三個發展高峰,世俗音樂中更多的反映了現實生活,音樂文化呈現出越來越世俗、明朗和感情化的傾向。

第二章 巴洛克時期

第一節 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概述

歐洲音樂史中的17世紀初葉至18世紀中葉的這段時期被稱為「巴洛克時期」。更准確的說是始於1600年而結束於巴赫逝世的1750年。這是歐洲音樂發展史中的第一個偉大時期。
「巴洛克」源於葡萄牙語「barroco」 一詞。它含有兩層意思:一是「不規則的珍珠」;二是「荒謬的思想」。顯然,用這一詞語來概括1600—1750年這一段時期的音樂風格特點是帶有貶義的。當時人們確實認為「巴洛克」的音樂是「怪異」、「誇張」甚至是「畸形」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與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人們逐漸理解並接受了這一時期音樂的藝術風格,「巴洛克」一詞也漸漸失去了它原有的貶義,而成為專門指代這一時期音樂風格特點的專有名詞了。
巴洛克時期是歐洲音樂迅速發展的時期,許多重要的聲樂、器樂以及綜合的音樂體裁如歌劇(包括正歌劇、喜歌劇)、大型聲樂套曲(包括清唱劇、康塔塔、受難曲)、協奏曲(包括大協奏曲和獨奏協奏曲)、奏鳴曲(包括教堂奏鳴曲和室內奏鳴曲及獨奏奏鳴曲)等都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

第二節 巴洛克時期代表音樂家及其代表作品簡述

蒙特威爾第
蒙特威爾第(1567—1643),義大利音樂家,與1607年寫成世界上第一部歌劇《奧菲歐》。

⑶ 急!急!急!最早的MP3播放器是誰發明的

指 MP3播放器
至於為什麼主要放MP3
看這個前人寫的

MPEG Audio Layer 3

MP3 技 術 在 幾 年 前 就 已 經 出 現 了。 在 一 張 普 通 的 音 樂CD 上, 所 能 容 納 的 不 過 是60 到90 分 鍾 的 音 樂(15 首 左 右 的 歌 曲), 但 是 如 果 利 用MP3 技 術, 在 同 等 容 量 的CD 上 所 能 容 納 的 歌 曲 數 將 會 是 普 通CD 的 十 倍 !
---- MP3 是 利 用MPEG Audio Layer 3 的 技 術, 用1:10 甚 至1:12 的 壓 縮 率, 將 普 通 聲 音 信 息 壓 縮, 但 在 人 耳 聽 起 來, 卻 並 沒 有 什 么 失 真。
---- 在Internet 上 有 許 多 能 播 放MP3 文 件 的 軟 件, 比 如winamp 就 是 不 錯 的 一 個。 如 果 您 的 聲 卡 還 支 持SRS 技 術( 本 刊 上 期 曾 有 介 紹), 那 么 您 一 定 會 欣 賞 到 更 為 美 妙 的MP3 音 樂。

MP3是Internet上最流行的音樂格式,最早起源於1987年德國一家公司的EU147數字傳輸計劃,它利用MPEGAudioLayer3的技術,將聲音文件用1∶12左右的壓縮率壓縮,變成容量較小的音樂文件,使傳輸和儲存更為便捷,更利於互聯網用戶在網上試聽或下載到個人計算機。
同時,MP3格式音樂的流行也帶動了MP3專用播放裝置的出現,並在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目前市場上流行的MP3設備從功能和性能上已經遠遠超出了原來"播放器"的范疇,逐步發展成為集音頻播放(包括MP3之外的音樂格式)、錄音復讀、文本閱讀、移動存儲、FM收音等功能為一體的多媒體掌上設備。有的高端MP3設備甚至還集成了音頻編輯處理、電影播放等功能。

MP3的優點

MP3的優點有許多,主要有三點:一是由於大大壓縮了文件的體積,所以相同的空間能存儲更多的信息;二是由於沒有機械元件,全部是電子元件,所以不存在防震問題,更加適合運動時欣賞音樂;三是可以隨心所欲編輯自己喜愛的歌。

MP3的缺點

有一利便有一弊,MP3也有一些缺點。MP3音頻壓縮技術是一種失真壓縮,因為人耳只能聽到一定頻段內的聲音,而其他更高或更低頻率的聲音對人耳是沒有用處的,所以MP3技術就把這部分聲音去掉了,從而使得文件體積大為縮小。雖然聽上去MP3音樂仍舊具有接近CD的音質,但畢竟要比CD稍遜一些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228152.html

⑷ 世界上第一款MP3音樂播放器是由哪個公司研發的

正當Moon起身離開三星的時候,韓國的世韓公司(Saehan)就瞄準了他——邀請他出任總裁。Moon走馬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研發MP3的計劃。1998年,世韓成功地推出世界上第一款MP3音樂播放器——MPman F10,成為MP3的鼻祖。盡管它醜陋得像個黑乎乎的暖手壺,只有16Mb的內存,但在兩個月內上萬部的銷售量,卻令Moon和世韓喜出望外。

誰都不會想到,歷史上的第一款MP3,居然由一家當時的「無名小卒」——世韓公司率先推出而載入史冊。而三星則終與MP3這座金山擦肩而過……

⑸ 歐洲音樂簡史

Wolfgang Amadeus Mozart(沃爾夫岡·阿瑪迪烏斯·莫扎特 1756-1791) 列表

1. 魔笛
2. 《費加羅的婚禮》
3. 小夜曲
4. 土耳其進行曲
5. 橫笛協奏曲1號(莫扎特)布藍登堡舞曲
6. 橫笛協奏曲二號(莫扎特)
7. 抒情古典鋼琴-20-第20號鋼琴協奏曲-莫扎特
8. 法國號協奏曲(莫扎特)
9. 第40號交響曲(莫扎特)
10. 降B大調迴旋曲(莫扎特)
11. 小步舞曲(莫扎特)
12. 午夜的月光 ww
13. 《小提琴四重奏》
14. 莫扎特《女人心》序曲
15. 莫扎特的A大調鋼琴奏鳴曲K331第一樂章主題曲
16. 克服抑鬱寡歡-莫扎特40作品
17. 莫扎特:20號鋼琴協奏曲(1)

其他管弦樂作品:

遣興曲 K63,第五樂章(NAXOS,內拉特指揮薩爾茨堡室內樂團)
遣興曲 K99,第七樂章(NAXOS,內拉特指揮薩爾茨堡室內樂團)
第2號嬉遊曲之1,D大調,K131(NAXOS內塔指揮伊斯特羅波利坦樂團)
第2號嬉遊曲之2,D大調,K136(山度·威格指揮薩爾茲堡莫扎特管弦樂團演奏)
第2號嬉遊曲之3,降B大調,K137(山度·威格指揮薩爾茲堡莫扎特管弦樂團演奏)
第2號嬉遊曲之4,F大調,K138 第3樂章(庫普曼指揮阿姆斯特丹巴洛克樂團)
第2號嬉遊曲之4,F大調,K138(山度·威格指揮Camerata Salzburg樂團)
第11號嬉遊曲 K251,第三樂章,稍快的快板(聖馬丁室內合奏團)
第12號嬉遊曲 K252,第三樂章,波蘭舞曲(霍利格爾管樂合奏團)
第14號嬉遊曲 K270,第二樂章,小行板(霍利格爾管樂合奏團)
第15號嬉遊曲 K287,第四樂章(聖馬丁室內合奏團)
第16號嬉遊曲 K289,第一樂章(荷蘭管樂合奏團)
第17嬉遊曲K334,第三樂章,小步舞曲(聖馬丁室內合奏團)
第17嬉遊曲K334,第三樂章,小步舞曲(演奏者不詳)
第1號小夜曲,D大調,K100,第六樂章(博斯科夫斯基指揮維也納莫扎特合奏團演奏)
第3號小夜曲,D大調,K185,第二樂章(NAXOS,內拉特指揮薩爾茨堡室內樂團)
第3號小夜曲,D大調,K185,第六樂章(馬里納指揮聖馬丁室內樂團)
第4號小夜曲,D大調,K203,第八樂章(NAXOS,內拉特指揮薩爾茨堡室內樂團)
D大調進行曲K215和第5號小夜曲,D大調,K204第一樂章(馬里納指揮聖馬丁樂團)
第6號小夜曲,D大調,K239,「月下小夜曲」(Serenata Notturna)
第一樂章:進行曲(伯姆指揮柏林愛樂)
全曲(SandorVegh指揮薩爾茨堡莫扎特音樂學院樂團)
第7號小夜曲,D大調,K250,「哈夫納小夜曲」
第四樂章:迴旋曲(伯姆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奏)
第9號小夜曲,D大調,K320
全曲(伯姆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奏)
第六樂章,小步舞曲(伯姆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奏)
第10號小夜曲,降B大調,K361
第三樂章(NAXOS,德國管樂家重奏團)
第七樂章(NAXOS,德國管樂家重奏團)
全曲(伯姆指揮柏林愛樂管樂團)
全曲(富特文革勒指揮維也納演奏家樂團)
第11小夜曲,降E大調,K375(芝加哥交響樂團/ 莫斯科愛樂)
第12小夜曲,C小調,K388(邁耶爾管樂合奏團)
第13號小夜曲,《G大調弦樂小夜曲》(K525)
第一樂章(瓦爾特指揮哥倫比亞交響樂團,CBS報紙版)
第一樂章(Traunfellner指揮維也納室內愛樂樂隊)
第四樂章:(伯姆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
全曲(馬里納指揮聖馬丁樂團EMI-LD版)
全曲(馬里納指揮聖馬丁樂團PhlipsCD版)
第一樂章(室內樂團版,馬里納指揮聖馬丁室內樂團)
音樂玩笑(F大調,K522)
(菲拉德指揮菲拉德室內管弦樂團)
(奧菲斯室內樂團)
德國舞曲,K605,第3首「雪橇」(博斯科夫斯基指揮維也納莫扎特合奏團)
德國舞曲 K586 No.5(Johannes Wildner指揮Capella Istropolitana)NAXOS8.550412
英雄科堡之勝利(K587)
(奧菲斯室內樂團)
Promenade en Traineau(里德/慕尼黑藝術家管弦樂團)
(馬里納指揮聖馬丁室內樂團)

⑹ 歐洲音樂經歷了什麼發展歷程

歐洲音樂在古希臘時曾一度興盛,但到中世紀,音樂被教會和封建統治階級所內壟斷,成為他們宣傳宗容教、麻痹人民、鞏固封建統治的工具,專業作品大多是教堂用的聖詠曲。到16、17世紀,隨著資本主義的興起,器樂曲,歌劇相繼出現,音樂才開始進入劇場,轉向市民。到18世紀,音樂逐漸擺脫宗教的束縛,作曲家受文藝復興思想的影響,作品逐漸著重於人性的體現和人民生活的反映,創作技法也日趨豐富和精深,遂開始了歐洲古典音樂黃金時代。隨著資本主義工業的發達,樂器也逐步改進和完善,廣大群眾成為演出的對象,加上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影響,音樂藝術獲得了很大發展。從18世紀到21世紀的今天,短短二三百年間,對世界音樂具有深遠影響的大音樂家輩出,聞名世界的優秀音樂作品(名著)也大量產生。在創作思想和音樂風格的先後變化方面,則形成不同的流派。主要有古典樂派(18世紀)、浪漫樂派(19世紀)、民族樂派(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起至今的現代樂派(包括19、20世紀之交的印象樂派與20世紀的表現主義、原始主義、新古典主義、12音體系、序列音樂等形形色色的流派)。

⑺ 有沒有歐洲音樂歷史的全過程

統治中世紀(即從475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封建社會建立開始,至文藝復興以前的一段"黑暗"時代)歐洲意識形態領域和一切藝術的是基督教.那時唯一合法的、正統的音樂形式是起源於四、五世紀的聖詠(chant),包括佔主導地位的格 里高利聖詠和更古老的安布羅西聖詠(後者至今仍在米蘭的教堂中使用)。這種純粹宗教用途的音樂只限於在教堂中由唱詩班演唱,沒有樂器伴奏,是純粹的單音音樂(不分聲部,大家都唱一樣的旋律),分為利底亞、弗里幾亞等四種調式及其變格調式。
一開始歐洲還沒有合適的記譜法,只能採取口耳相傳的方法記錄流傳音樂文獻。後來最早的記譜法「紐姆譜「發展出來,但只能用簡單的線條暗示音的長短高低。總的來說,中世紀歐洲音樂與其它藝術一樣遭到壓制,但在虔誠的宗教信仰激勵下音樂家們(那時都是教士)創造了不少優秀的聖詠精品,難怪前幾年有一張聖詠唱片(由西班牙一個修道院的修士演唱)在Bill Board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數月之久。單聲的聲詠後來開始在旋律線下方四度加上平行的旋律線,形成了最早的和聲。

1450年至1600年--文藝復興

十四、十五世紀羅馬教庭在與世俗君主的政治斗爭中多次被挫敗,威信與勢力開始衰落;同時歐洲一些地區如義大利日益繁榮的貿易和手工業造就了最早的資產階級和金融貴族,城市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大批的市民。他們迫切要求有為自己服務的藝術形式,反對教會的束縛,宣揚以人而不是以神為本的人文主義。於是在文學、建築、美術也包括音樂領域里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文藝復興運動。
音樂史上的文藝復興起始於1450年左右。那時一批有才華的音樂家雲集在勃艮第(相當於今天法國北部、比利時一代)宮廷,顯示出一派歌樂昇平的氣象,被稱為「法蘭德斯樂派」。此時音樂家們主要使用一些日益改進的弦樂器如詩琴 ,音樂內容開始涉及世俗生活,記譜已經使用點線組合的形式,稱的上是今天五線譜的鼻祖,到十六世紀中後期開始使用四線、五線譜記譜,教會調式逐步解體,大-小調體系逐漸形成。
宗教音樂也繼續發展。一個重大事件是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宣揚人人皆可憑借虔誠信仰與上帝相通。路德創造了眾贊歌這一群眾化的音樂形式,由教徒在禮拜儀式上自行演唱。同時,羅馬教庭為了對抗宗教改革,力圖強化聖詠在宗教音樂中的統治地位。帕萊斯特里那發展了織體復雜的多聲部聖詠,把這一體裁推向了發展的高峰。

1600年至1750年--巴羅克時代

巴羅克時代是歐洲音樂大發展的時代.在這150年的歷程中,歌劇、協奏曲、奏鳴曲等題材相繼被創造發展出來。

1750年至1827年--古典時期

1750年巴赫逝世後歐洲復調(即由多個並行發展的旋律線交織成復雜的織體的作曲手法)後繼無人,樂風轉向簡潔實用的主調(即旋律+和弦的作曲手法)。 在這個時代大顯身手的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三位大師:海頓(交響樂之父)、莫扎特(音樂神童)、貝多芬(樂聖)。在歐洲啟蒙運動和大革命的洗禮中,歐洲音樂的主題從延續近千年對神的虔誠轉移到對理性的崇尚上來,使得古典時期的 作品具有豐富的哲理內涵。

1827年至19世紀末--浪漫主義時期

1827年貝多芬的逝世結束了嚴謹的古典主義時期。此時的歐洲文化正經受浪漫主義潮流的洗禮。這一時期的作曲家把作曲作為抒發自我感情的手段,作品中體現出他們內心中豐富復雜的感情。這一時期還涌現出一大批演奏家,如帕格尼尼、李斯特等,多以輝煌的炫技手法給人以強烈的審美沖擊。十九世紀中後期隨著歐洲民族主義思潮的抬頭,一些民族國家開始有了用自己民族音樂語言進行創作的音樂家如芬蘭的西貝柳斯、挪威的格里格、俄羅斯的強力集團等,可稱之為民族樂派。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印象主義潮流

音樂上的印象主義與繪畫上的印象派或有相通之處--都十分注重色彩(盡管音樂色彩和顏料的色彩不同)和外界景象在藝術家本人心中的印象.德彪西和拉威爾是此派的代表人物。

20世紀--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20世紀西方音樂發展方向多元化。

影響較大的有本世紀初勛伯格的十二音體系和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義等。勛伯格的十二音作曲法徹底廢棄了統治歐洲音樂近400年的調性體系,十二個音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這一體系為他的弟子貝爾 格所繼承。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義崇尚復調和對位法,在調性方面採用多調性,並不象勛伯格的無調性走的那樣遠。 本世紀特別是戰後西方音樂發展流派眾多,如無聲音樂、雜訊音樂、微分音樂等,電子合成器等新的技術手段更為標新立異的音樂家們提供了新的武器。西方音樂發展潮流日益多元化。

⑻ 歐洲人用什麼音樂播放器

歐洲排名第一的音樂播放器是Aimp 3.55.1312
AIMP3 是一款功能強大且完全免費的音樂播放器回,號稱答歐洲NO1的音樂播放器!它的強大不僅僅體現在音樂播放功能,更提供了與音樂相關的多種實用工具,如式轉換、標簽管理和錄音等,比較EQ、播放視覺特效、設置播放器皮膚、多標簽瀏覽切換等等。
AIMP 音樂播放器的操作界面,乍一看界面似乎有點像當前流行的播放器 Winamp,不過,看起來比 Winamp 更有質感一些,所以您完全不用擔心無法很快上手的問題。AIMP3 提供了具備 18-band 的聲音均衡器、可視化的窗口可以以多種視圖顯示節奏的動態效果、播放列表功能可更方便地編輯和管理您的音樂文件,等等。此外,周全的音量控制功能,可避免歌曲之間的音量劇變。 當然,AIMP 音樂播放器的主要功能還是在於音頻播放,它所有的操作都能通過快捷鍵來實現。
另外 AIMP 還自帶了很多的實用的小功能,比如自動關機、或在指定時間讓電腦自動關機、休眠、停止播放或關閉 AIMP 軟體。當然你也可以讓某一首歌曲播放完成後自動關機或停止播放,相當方便。

⑼ 關於歐洲音樂史

統治中世紀(即從475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封建社會建立開始,至文藝復興以前的一段"黑暗"時代)歐洲意識形態領域和一切藝術的是基督教.那時唯一合法的、正統的音樂形式是起源於四、五世紀的聖詠(chant),包括佔主導地位的格 里高利聖詠和更古老的安布羅西聖詠(後者至今仍在米蘭的教堂中使用)。這種純粹宗教用途的音樂只限於在教堂中由唱詩班演唱,沒有樂器伴奏,是純粹的單音音樂(不分聲部,大家都唱一樣的旋律),分為利底亞、弗里幾亞等四種調式及其變格調式。
一開始歐洲還沒有合適的記譜法,只能採取口耳相傳的方法記錄流傳音樂文獻。後來最早的記譜法「紐姆譜「發展出來,但只能用簡單的線條暗示音的長短高低。總的來說,中世紀歐洲音樂與其它藝術一樣遭到壓制,但在虔誠的宗教信仰激勵下音樂家們(那時都是教士)創造了不少優秀的聖詠精品,難怪前幾年有一張聖詠唱片(由西班牙一個修道院的修士演唱)在Bill Board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數月之久。單聲的聲詠後來開始在旋律線下方四度加上平行的旋律線,形成了最早的和聲。

1450年至1600年--文藝復興

十四、十五世紀羅馬教庭在與世俗君主的政治斗爭中多次被挫敗,威信與勢力開始衰落;同時歐洲一些地區如義大利日益繁榮的貿易和手工業造就了最早的資產階級和金融貴族,城市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大批的市民。他們迫切要求有為自己服務的藝術形式,反對教會的束縛,宣揚以人而不是以神為本的人文主義。於是在文學、建築、美術也包括音樂領域里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文藝復興運動。
音樂史上的文藝復興起始於1450年左右。那時一批有才華的音樂家雲集在勃艮第(相當於今天法國北部、比利時一代)宮廷,顯示出一派歌樂昇平的氣象,被稱為「法蘭德斯樂派」。此時音樂家們主要使用一些日益改進的弦樂器如詩琴 ,音樂內容開始涉及世俗生活,記譜已經使用點線組合的形式,稱的上是今天五線譜的鼻祖,到十六世紀中後期開始使用四線、五線譜記譜,教會調式逐步解體,大-小調體系逐漸形成。
宗教音樂也繼續發展。一個重大事件是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宣揚人人皆可憑借虔誠信仰與上帝相通。路德創造了眾贊歌這一群眾化的音樂形式,由教徒在禮拜儀式上自行演唱。同時,羅馬教庭為了對抗宗教改革,力圖強化聖詠在宗教音樂中的統治地位。帕萊斯特里那發展了織體復雜的多聲部聖詠,把這一體裁推向了發展的高峰。

1600年至1750年--巴羅克時代

巴羅克時代是歐洲音樂大發展的時代.在這150年的歷程中,歌劇、協奏曲、奏鳴曲等題材相繼被創造發展出來。

1750年至1827年--古典時期

1750年巴赫逝世後歐洲復調(即由多個並行發展的旋律線交織成復雜的織體的作曲手法)後繼無人,樂風轉向簡潔實用的主調(即旋律+和弦的作曲手法)。 在這個時代大顯身手的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三位大師:海頓(交響樂之父)、莫扎特(音樂神童)、貝多芬(樂聖)。在歐洲啟蒙運動和大革命的洗禮中,歐洲音樂的主題從延續近千年對神的虔誠轉移到對理性的崇尚上來,使得古典時期的 作品具有豐富的哲理內涵。

1827年至19世紀末--浪漫主義時期

1827年貝多芬的逝世結束了嚴謹的古典主義時期。此時的歐洲文化正經受浪漫主義潮流的洗禮。這一時期的作曲家把作曲作為抒發自我感情的手段,作品中體現出他們內心中豐富復雜的感情。這一時期還涌現出一大批演奏家,如帕格尼尼、李斯特等,多以輝煌的炫技手法給人以強烈的審美沖擊。十九世紀中後期隨著歐洲民族主義思潮的抬頭,一些民族國家開始有了用自己民族音樂語言進行創作的音樂家如芬蘭的西貝柳斯、挪威的格里格、俄羅斯的強力集團等,可稱之為民族樂派。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印象主義潮流

音樂上的印象主義與繪畫上的印象派或有相通之處--都十分注重色彩(盡管音樂色彩和顏料的色彩不同)和外界景象在藝術家本人心中的印象.德彪西和拉威爾是此派的代表人物。

20世紀--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20世紀西方音樂發展方向多元化。

影響較大的有本世紀初勛伯格的十二音體系和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義等。勛伯格的十二音作曲法徹底廢棄了統治歐洲音樂近400年的調性體系,十二個音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這一體系為他的弟子貝爾 格所繼承。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義崇尚復調和對位法,在調性方面採用多調性,並不象勛伯格的無調性走的那樣遠。 本世紀特別是戰後西方音樂發展流派眾多,如無聲音樂、雜訊音樂、微分音樂等,電子合成器等新的技術手段更為標新立異的音樂家們提供了新的武器。西方音樂發展潮流日益多元化。

⑽ 歐洲音樂發展史

歐洲音樂
概述:
歐洲大陸有四十多個國家,七億多人口,七十多個民族。按地理劃分,可分為南歐、西歐、中歐、北歐和東歐五個地區。
歐洲民族民間音樂和世界其他地區一樣,同樣是音樂家們創作的源泉。歐洲的藝術音樂(專業音樂家創作的而音樂)在近幾個識記得到高度發展,幾代音樂大師們創作了大量體裁多樣、章法嚴謹、內容豐富、思想深刻、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的音樂作品。尤其是浪漫注意音樂和民族樂派音樂大量吸收、運用了歐洲民族民間音樂的素材。一些民間舞曲也被大師們採用創作出數不勝數的名曲。而一些專業作曲家創作的通俗性音樂又經常由民間歌手和民間樂隊表演。
歐洲民間音樂的特徵:音階呈多樣化,主要是七聲音階;除東歐的節拍比較復雜外,其他地區大多採用均分節拍;歌曲多採用分節歌結構。
歐洲不同地區、國家中常見部分相似的歌曲旋律,這是中世紀再歐洲漂泊的游吟歌手為統一的歐洲文化做出的貢獻。歌曲體裁主要有敘事歌、愛情歌曲、節慶歌曲(包括宗教節日和世俗慶典)等,種類繁多的樂器和器樂曲也是歐洲民間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較具特色的有蘇格蘭的風笛、義大利的曼陀林和羅馬尼亞的排簫等。

發展前期:
統治中世紀(即從475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封建社會建立開始,至文藝復興以前的一段"黑暗"時代)歐洲意識形態領域和一切藝術的是基督教.那時唯一合法的、正統的音樂形式是起源於四、五世紀的聖詠(chant),包括佔主導地位的格 里高利聖詠和更古老的安布羅西聖詠(後者至今仍在米蘭的教堂中使用)。這種純粹宗教用途的音樂只限於在教堂中由唱詩班演唱,沒有樂器伴奏,是純粹的單音音樂(不分聲部,大家都唱一樣的旋律),分為利底亞、弗里幾亞等四種調式及其變格調式。
一開始歐洲還沒有合適的記譜法,只能採取口耳相傳的方法記錄流傳音樂文獻。後來最早的記譜法「紐姆譜「發展出來,但只能用簡單的線條暗示音的長短高低。總的來說,中世紀歐洲音樂與其它藝術一樣遭到壓制,但在虔誠的宗教信仰激勵下音樂家們(那時都是教士)創造了不少優秀的聖詠精品,難怪前幾年有一張聖詠唱片(由西班牙一個修道院的修士演唱)在Bill Board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數月之久。單聲的聲詠後來開始在旋律線下方四度加上平行的旋律線,形成了最早的和聲。
發展歷史:
1450年至1600年--文藝復興
十四、十五世紀羅馬教庭在與世俗君主的政治斗爭中多次被挫敗,威信與勢力開始衰落;同時歐洲一些地區如義大利日益繁榮的貿易和手工業造就了最早的資產階級和金融貴族,城市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大批的市民。他們迫切要求有為自己服務的藝術形式,反對教會的束縛,宣揚以人而不是以神為本的人文主義。於是在文學、建築、美術也包括音樂領域里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文藝復興運動。
音樂史上的文藝復興起始於1450年左右。那時一批有才華的音樂家雲集在勃艮第(相當於今天法國北部、比利時一代)宮廷,顯示出一派歌樂昇平的氣象,被稱為「法蘭德斯樂派」。此時音樂家們主要使用一些日益改進的弦樂器如詩琴 ,音樂內容開始涉及世俗生活,記譜已經使用點線組合的形式,稱的上是今天五線譜的鼻祖,到十六世紀中後期開始使用四線、五線譜記譜,教會調式逐步解體,大-小調體系逐漸形成。
宗教音樂也繼續發展。一個重大事件是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宣揚人人皆可憑借虔誠信仰與上帝相通。路德創造了眾贊歌這一群眾化的音樂形式,由教徒在禮拜儀式上自行演唱。同時,羅馬教庭為了對抗宗教改革,力圖強化聖詠在宗教音樂中的統治地位。帕萊斯特里那發展了織體復雜的多聲部聖詠,把這一體裁推向了發展的高峰。
1600年至1750年--巴羅克時代
巴羅克時代是歐洲音樂大發展的時代.在這150年的歷程中,歌劇、協奏曲、奏鳴曲等題材相繼被創造發展出來。
1750年至1827年--古典時期
1750年巴赫逝世後歐洲復調(即由多個並行發展的旋律線交織成復雜的織體的作曲手法)後繼無人,樂風轉向簡潔實用的主調(即旋律+和弦的作曲手法)。 在這個時代大顯身手的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三位大師:海頓(交響樂之父)、莫扎特(音樂神童)、貝多芬(樂聖)。在歐洲啟蒙運動和大革命的洗禮中,歐洲音樂的主題從延續近千年對神的虔誠轉移到對理性的崇尚上來,使得古典時期的 作品具有豐富的哲理內涵。
1827年至19世紀末--浪漫主義時期
1827年貝多芬的逝世結束了嚴謹的古典主義時期。此時的歐洲文化正經受浪漫主義潮流的洗禮。這一時期的作曲家把作曲作為抒發自我感情的手段,作品中體現出他們內心中豐富復雜的感情。這一時期還涌現出一大批演奏家,如帕格尼尼、李斯特等,多以輝煌的炫技手法給人以強烈的審美沖擊。十九世紀中後期隨著歐洲民族主義思潮的抬頭,一些民族國家開始有了用自己民族音樂語言進行創作的音樂家如芬蘭的西貝柳斯、挪威的格里格、俄羅斯的強力集團等,可稱之為民族樂派。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印象主義潮流
音樂上的印象主義與繪畫上的印象派或有相通之處--都十分注重色彩(盡管音樂色彩和顏料的色彩不同)和外界景象在藝術家本人心中的印象.德彪西和拉威爾是此派的代表人物。
20世紀--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20世紀西方音樂發展方向多元化。
影響較大的有本世紀初勛伯格的十二音體系和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義等。勛伯格的十二音作曲法徹底廢棄了統治歐洲音樂近400年的調性體系,十二個音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這一體系為他的弟子貝爾 格所繼承。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義崇尚復調和對位法,在調性方面採用多調性,並不象勛伯格的無調性走的那樣遠。 本世紀特別是戰後西方音樂發展流派眾多,如無聲音樂、雜訊音樂、微分音樂等,電子合成器等新的技術手段更為標新立異的音樂家們提供了新的武器。西方音樂發展潮流日益多元化。

閱讀全文

與歐洲最早的音樂播放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圍牆歌詞 瀏覽:230
道奇酷威廣告背景音樂 瀏覽:106
比喻輕音樂之美的文字 瀏覽:542
小號音樂下載 瀏覽:578
歌曲專輯圖下載地址 瀏覽:867
財神駕到歌曲mp3下載 瀏覽:734
琴歌指彈海闊天空吉他譜 瀏覽:355
下載mp4格式的音樂 瀏覽:352
電腦聽音樂用什麼 瀏覽:512
最好酷狗音樂播放器 瀏覽:502
信樂團隊的假如簡譜 瀏覽:243
平安酷狗音樂 瀏覽:760
佳人輕撫桃花mp3下載 瀏覽:453
infinite網易雲音樂 瀏覽:844
歲月趙忠祥背景音樂 瀏覽:980
如何將電腦的歌體添加到蘋果音樂 瀏覽:672
fade鋼琴mp3 瀏覽: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樂 瀏覽:806
成都彩虹小學音樂老師 瀏覽:496
鳳凰傳奇星光歌曲點評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