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簡來譜:
《小河淌水》,尹宜公於自1947年創作的一首雲南民歌。歌詞質朴自然,富於想像,感情真摯、內在,音區較高,音域較寬,表現出少女的活力與純情,是一首經典的民歌作品。歌手黃虹、朱逢博、龔琳娜、彭麗媛、譚晶等歌唱家都曾演唱過該歌曲。
最初,尹宜公取歌名為《月亮出來亮汪汪》,連夜拿去請江鶩看時,江鶩低聲哼唱了兩遍後說:這首山歌太美了!建議歌名用「小河淌水」更好。《小河淌水》就用筆名「趙華」編入了雲大「南風合唱團」的刊物《教學唱》。從那時起,《小河淌水》逐漸傳播開來。
(1)小河淌水音樂視頻擴展閱讀:
歌名:《小河淌水》
作詞:尹宜公
作曲:尹宜公
歌詞:
哎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哥啊哥啊哥啊
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哎,月亮出來照半坡照半坡
望見月亮想起我的哥,一陣清風吹上坡吹上坡
哥啊哥啊哥啊,你可聽見阿妹叫阿哥
月亮出來照半坡照半坡,望見月亮想起我的哥
一陣清風吹上坡吹上坡,哥啊哥啊哥啊
你可聽見阿妹叫阿哥,你可聽見阿妹叫阿哥阿哥
② 求音樂:簡譜歌曲小河淌水
網上很多的,找一下吧,金色風鈴曲譜網應該有,或者搜譜網。
③ 《小河淌水》的歌詞
作詞:尹宜公
作曲:尹宜公
歌詞如下:
哎,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身上,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
哥啊哥啊哥啊,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哎,月亮出來照半坡照半坡
望見月亮想起我阿哥,一陣清風吹上坡吹上坡哎
挨,你可聽見阿妹叫阿哥
哎,阿哥
(3)小河淌水音樂視頻擴展閱讀
《小河淌水》節奏從容舒展,比較自由,回環起伏,清新優美;旋律具有雲南地方特色,悠長飄逸;歌詞質朴自然,富於想像:皎潔的月光,靜靜的小河,陪伴著凝眸遠視的姑娘,她在深深的思念中,放開了自己的歌喉,細膩生動地描繪出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深遠意境。
《小河淌水》,尹宜公於1947年創作的一首雲南民歌。最初尹宜公取歌名為《月亮出來亮汪汪》,連夜拿去請江鶩看時,江鶩低聲哼唱了兩遍後說:這首山歌太美了,建議歌名用「小河淌水」更好。《小河淌水》就用筆名「趙華」編入了雲大「南風合唱團」的刊物《教學唱》。《小河淌水》逐漸傳播開來。
這首民歌旋律優美,引起了很多作曲家的興趣。作曲家朱踐耳曾將它改編為鋼琴曲《流水》,作曲家孟貴彬、時樂還將它改編為混聲合唱曲。
民歌《小河淌水》經過改編,被昆明市創作排演成大型花燈歌舞劇《小河淌水》,經文化部專家多輪評選,在全國申報的166台劇目中脫穎而出,入選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項目。
④ 《志願者》中插曲《小河淌水》
我們找的是童聲版的,就是韓秋霞唱的那個,不是這個明星哪個明星唱的,民歌都叫他們去這群人給糟蹋了!
⑤ 小河淌水是一首經典的民歌作品源於雲南
小河淌水是一首雲南民歌,由尹宜公創作於1947年。歌詞質朴自然,富於想像,感情真摯、內在,音區較高,音域較寬,表現出少女的活力與純情,是一首經典的民歌作品,黃虹、朱逢博、龔琳娜、譚晶等歌唱家都曾演唱過該歌曲。
《小河淌水》以超然地域壞境的人性追求之美,感動了每一個人,被世界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膚色的民眾所喜愛,被西方音樂界譽為「東方小夜曲」,其魅力是因為它滋生於彌渡這片神秘的人文土壤。
(5)小河淌水音樂視頻擴展閱讀
《小河淌水》從產生起,猶如文學中「典型大於形象」的藝術魅力喚起了人們的共鳴。優美的旋律,動情的歌聲不論是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響起,不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也不論是黎民百姓還是藝術家,各自都會由此產生對愛情、幸福生活的追求和美的感受。
以至於,著名作家、電影劇作家白樺2005年9月在接受雲南媒體采訪時說了這樣的話:我對《小河淌水》太熟悉了。上世紀50年代初第一次聽到黃虹演唱,之後就一直聽了50多年……。
為此我回憶了經歷的很多事,翻看了雲南的許多史料和音樂資料,感到《小河淌水》很可能不是雲南單一民族的民歌,而是多民族融合的結晶,是各民族世世代代的熱戀著的情人們的呼喚。因為雲南各民族的生活不是單一的,它體現著多元文化的交匯。就如同王洛賓的西部民歌,很難說它屬於哪個民族。
⑥ 小河淌水是哪個民族的歌曲
《小河淌水》,出自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堪稱「東方小夜曲」。或唱或聽,優美的旋律使人陶醉,熟悉雲南的人,還會想起「到了彌渡,不想媳婦」的民諺。
彌渡,曾名迷渡。相傳這里原是一片浩瀚的水鄉澤國,行者易迷津,故名「迷渡」、「彌渡」。為諱水患,清代改稱彌渡。它猶如一塊翡翠鑲嵌於滇西高原。唐代,彌渡是南詔王國腹心之地。10多萬中原將士和商賈遊民,不僅給這片豐腴的土地帶來了農商技術,也給這塊多情的地方傳播了黃河文化。於是,彌渡便有了「燈從唐朝來,藝從唐朝起」之說。到了明朝洪武年間,軍屯、民屯、商屯和開疆移民活動連綿不斷,又給這里帶來了纏綿婉轉的長江文化。經過歷史的滄桑,彌渡以其境內漢族和彝、回、白等少數民族文化相互交流、滲透,綜合自己地方民族文化的長處,博採祖國南北文化的精華,形成了獨具地方民族特色的燦爛多姿的傳統文化。
彌渡是「花燈之鄉」、「民歌之鄉」、「山歌之鄉」。《小河淌水》源於密祉。詞曲改編作者尹宜公先生,1924年出生於彌渡縣的密祉。他回憶1947年春天的一個晚上作這首曲子時的情景說:「密祉放羊調優美的旋律讓我想起家鄉的月亮、深山、森林清風和蜿蜒奔流的小河,取了《月亮出來亮汪汪》的歌名。雲南大學《教學唱》主編江騖建議用《小河淌水》更好,這首歌發表後,逐漸流傳開來。」密祉不僅山歌調子優美動聽,而且是雲南花燈的重要發源地。這里的龍燈盛會起源於清乾隆年間,至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每年正月十五、十六兩天,18個村的群眾匯集密祉大寺,獅、龍、鳳乘興起舞,男女老幼同場賽唱,晝夜狂歡,氣氛熱烈,實屬罕見,被譽為「東方的狂歡節」。
彌渡花燈、民歌,浩如煙海。彌渡花燈、山歌多達400多首,傳統劇目達250多個。《十大姐》、《綉荷包》、《彌渡山歌》、《大風刮來樹頭歪》等久唱不衰,膾炙人口。
http://bbs.ahradio.com.cn/read.php?tid=234824
⑦ 雲南民歌小河淌水表達了什麼
思念情郎的美好來情感自 【借景抒情】
《小河淌水》借景抒情 ,表達思念情郎的美好情感。歌曲旋律是民族五聲的羽調式 ,節奏自由舒緩 ,具有回環起伏的特點。自由延長音的靈活運用 ,豐富了歌曲的節奏變化。在旋律發展上 ,以一個基本音階形成復樂段結構 ,刻畫出非常鮮明的音樂形象。
《小河淌水》是一首最早流行於雲南漢族地區的山歌 ,當地稱其為彌渡山調子。山歌一般是指人們在上山砍柴、野外放牧以及農田耕耘等勞動中 ,為抒發感情、消除疲勞和遙相對答、傳遞情意而編唱的民歌 ,藝術表現上具有自由、質朴的特點 ,即興性強。
——希望您滿意(於)
⑧ 歌曲小河淌水是雲南什麼民歌
《小河淌水》是雲南省大理州彌渡縣密祉鎮的民歌。所以選擇彝族。
主要有彝、佤專、拉祜等省數民族,其屬中彝族204人,占總人口1%,佤族86人,占總人口0.5%,拉祜族47人,占總人口的0.3 %。人口密度為11.7人/平方公里。
請上<激動社區>網站注冊並回復可下載你要的輕音樂專輯,還有很多你看到就想要的!
⑩ 小河淌水原唱
小河淌水原唱是黃虹。
小河淌水是一首雲南民歌,由尹宜公創作於內1947年。歌詞質朴自然,容富於想像,感情真摯、內在,音區較高,音域較寬,表現出少女的活力與純情,是一首經典的民歌作品,黃虹、朱逢博、龔琳娜、譚晶等歌唱家都曾演唱過該歌曲。
創作背景:
《小河淌水》誕生於1947年春雲南大學月亮高懸亮汪汪的一個夜晚。最初,尹宜公取歌名為《月亮出來亮汪汪》,連夜拿去請江鶩看時,江鶩低聲哼唱了兩遍後說:這首山歌太美了!建議歌名用「小河淌水」更好。
《小河淌水》就用筆名「趙華」編入了雲大「南風合唱團」的刊物《教學唱》。從那時起,《小河淌水》逐漸傳播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