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陝西民間藝術有那些
音樂
·陝北民歌梁祝
·信天游
·陝北嗩吶
·紫陽民歌
·關中民歌
·寶雞花兒
·榆林小版曲
舞蹈權
·羊角鼓舞
·四船撲蓮
·榆林霸王鞭
·黃陵抬鼓
·跑驢
·洛川蹩鼓
·洛川文獅子
戲曲
·陝北秧歌劇
·陝北二人台
·秦腔
·眉戶
·碗腕腔
·漢調桄桄
·同州梆子
曲藝
·陝西木偶戲
·長安古樂
·皮影的歷史
·三才板
·陝北說書
·陝南花鼓坐唱
·陝北二人台打坐腔
美術
·戶縣農民畫
·富縣薰畫
·洛川毛麻綉
·吳旗豆粘畫
·安塞現代農民畫
·關中剪紙
·延川布堆畫
風俗
·南鄭飲食
·漢中滑竿
·嵐皋風俗
·四時風俗
·補天補地節
·腌菜作嫁妝
·楊凌蘸水面
B. 漢調桄桄的歷史淵源
上古時期,人們在生產勞動中,就有了「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尚書、堯典》)的歌舞藝術。1976年,在漢中市城固縣蘇村出土的青銅面具,證明早在商時,已經有了類似戲劇人物面部化妝的專用道具。西周以後,民間歌舞廣泛發展,詩歌說唱相應繁榮。至漢代,已出現了「百戲」。在百戲的孕育中,戲曲集歌舞、詩歌、說唱的要素,並加入了情節故事,則形成戲曲獨特的綜合藝術。到了唐代,文學藝術的空前繁榮,又促進了戲曲藝術的發展,並為後來的宋元雜劇奠定了基礎。也催生了以秦腔為主的陝西地方劇種的形成和發展。並在西秦舊地(即以鳳翔為中心的西府地區)形成了「西秦腔」。
據《陝西省劇種概觀》記載,「西秦腔」於1465~1487年(明成化年間)、1506~1521年(明正德年間),先後傳入洋縣、南鄭等地,在吸收當地口語,配以說唱歌調及其它民間音樂的基礎上,逐步衍化為地方聲腔,再經過藝人們的不斷創造,唱腔有了鮮明的鄉土特色,表演和伴奏亦有獨特的地方風格,形成了以洋縣、城固為中心的東路桄桄和以南鄭、漢台為中心的西路桄桄。新中國建立後正名為漢調桄桄。
漢調桄桄在其自身發展的漫長歷程中,由於漢中毗連四川,水路直通湖北武漢,又與川劇和漢調二黃進行了藝術上的不斷交流,致使漢調桄桄既保持秦腔高亢激越的特點,又融入川劇和漢調二黃柔和婉轉等長處,使其特點也顯得更為突出。
如對漢調桄桄歷史沿革作以簡要分期,大致可視為:
1、萌芽期:1465~1521年(明成化至正德年間),「西秦腔」傳入漢中,與當地語言及音樂結合,孕育出漢調桄桄之萌芽。
2、形成期:1573~1620年(明萬曆年間),漢調桄桄已相當繁盛,班社和名角眾多。此為漢調桄桄形成之期。
3、成熟期:1736~1785年(清乾隆年間),漢調桄桄已形成獨立風格的劇種。
4、鼎盛期:1851~1908年(清咸豐至光緒年間),當時漢中、洋縣、城固、南鄭等地相繼出現科班20多個,演出班社達40多個,足跡遍及甘、川、鄂等地。
5、衰落期:20世紀30年代後,由於天災人禍,經濟凋敝,民不聊生,致使多數漢調桄桄戲班處於衰微狀態。至40年代末,所剩5個班社相繼倒閉。
6、曲折發展期:1950年洋縣成立「新民社」,1951年南鄭成立「新民劇社」,恢復演出;「文革」停滯,1978年後復興,1992年後漸入蕭條。
C. 陝西有哪些地方戲劇
在三抄秦大地上,除了秦腔、碗碗腔和眉戶戲外,還有陝西道情、漢調二黃、漢調桄桄、陝南端公戲和合陽跳戲比較著名。
陝西道情源於關中道教的說唱音樂,由道教的誦經唱詞發展而來的,並因演出形式和藝術特點不同而分為陝北、關中、商洛和陝南四大流派,也稱作「四路道情」。
漢調主要流行於陝南和隴東,是二黃腔調從湖北沿漢水進入陝西而形成的;漢調桄桄又稱「漢調秦腔」、「南路秦腔」、「桄桄戲」,並曾流傳到川北、隴東、鄂北等地;陝南端公戲俗稱「耍壇」、「壇戲」、「對兒戲」,是由端公,即巫師化妝「慶壇」跳神、唱神歌衍進而來的一個地方劇種。
D. 漢調桄桄有哪些特點
漢調桄桄的音樂為梆子板腔式變化體。音階為綜合性七聲音階,調式為七聲音節的「徵」調式間「宮」調式,音樂包括唱腔、伴奏兩部分。
漢調桄桄的唱腔板有二流、慢板、箭板、攔頭、七棰等。且有歡音、苦音及快板、慢板之別。其花旦與正旦、小旦唱腔高昂;花臉講究「犟」音,唱腔多用假聲窄嗓,藝人稱為「老少配」。
漢調桄桄的唱腔詞格有10字句、7字句、5字句、散句等句式,以10字句、7字句為主。念白包括道白和韻白、引子、詩、板歌5種。唱腔、道白皆以漢中語音為准。演唱除大量單聲唱外,還用乾唱、伴唱、輪唱、對唱、合唱等形式。
漢調桄桄曲牌據查約200餘首。常用和已收集的曲牌有弦樂22首、嗩吶18首、管子4首、笛子1首。這些曲牌來源多見於唐宋大麴、宋金諸宮調、南北曲及崑曲和明清小曲、近代民歌、民間器樂曲和眉戶、京劇、晉劇的曲牌。曲牌結構為單牌體和復牌體,其中以單牌體為多。
漢調桄桄的伴奏樂器分文場和武場。文場原以蓋板二弦為主奏樂器,後改為板胡,另有京胡、海笛、三弦等與之配合;武場使用尖鼓、平鼓、鉤鑼、鐃鈸、梆子、牙子、木魚等打擊樂器。
漢調桄桄的伴奏風格細膩、悠揚、悅耳、動聽;詠、白、唱、念的發音,均以漢江上游群眾語音為基礎,曾流布於漢中地區各地並流傳到安康、川北、隴東、鄂北等地。
漢調桄桄的因地域環境與風土人情的不同分為東西兩路,南鄭、勉縣、略陽、寧強、漢台稱「西路桄桄」或「府壩桄桄」;洋縣、城固、西鄉、佛坪等地稱「東路桄桄」或「下路桄桄」。東路唱、白、吐字發音略帶關中語音,西路則用巴蜀語音。
漢調桄桄表演藝術多追求大幅度誇張,講究人物性格化和形象的真實性。並有許多獨特的技巧,如「箍桶」、「撒蓮花」、「耍椅子」、「棍架子」、「吊毛蓋」、「變臉」、「換衣」、「揣火」等。另外,還有不少刀槍、棍棒、拳腳、騰翻一類的特有身段。
漢調桄桄演出的服裝比較簡單,清代末期以前,生、凈均不穿靴,常穿草鞋演出,因而民間有「草鞋班」之稱;化妝也不大講究,如旦角,臉部搽粉,頭上插花,即可出場演出。不過,漢調桄桄對唱工非常注重,講究夜聽十里大調,且聽遠不聽近,名為「燕過梁」。
漢調桄桄劇目豐富,傳統劇目有700多個,其中本戲560多本,摺子戲170多出,其中《劉高磨刀》、《鑌鐵劍》、《夕陽山》、《水灌晉陽》、《紅纓披》等百餘種劇目為漢調桄桄所獨有,《帝王珠》、《無影劍》、《呢喃閣》、《草坡面理》等劇目在其他劇種中已經失傳或殘缺。
在漢調桄桄悠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涌現出了許多知名的藝人,如名噪隴東10餘縣的王庚子,活躍於川北廣元及成都一帶的青衣楊桂芳、花旦李伍鳳,唱腔洪亮高昂的須生謝興隆等,這其中尤其以被稱為「戲狀元」的王庚子最有名。
E. 漢調桄桄的表演形式
漢調桄桄為關中秦腔南傳漢中後,與當地民俗、語音、民間音樂融匯、整合而形成的具有漢水上游文化特色的梆子聲腔劇種。分東路、西路兩大流派。音階為綜合性七音音階。唱腔有歡音、苦音之別,有慢、中、快、散不同板眼、不同速度的板式,包括慢板、二六板、川板、二倒板、箭板、滾板六類。唱腔詞格有十字句、七字句、五字句、散句等句式,以十字句、七字句為主。念白包括道白和韻白、引子、詩、板歌五種。唱腔,道白皆以漢中語音為准。演唱除大量單聲唱外,還用乾唱、伴唱、輪唱、對唱、合唱等形式。
漢調桄桄曲牌,據查約200餘首。常用和已收集的曲牌:弦樂22首、嗩吶18首、管子4首、笛子1首。這些曲牌來源多見於唐宋大麴、宋金諸宮調、南北曲及崑曲和明清小曲、近代民歌、民間器樂曲和眉戶、京劇、晉劇的曲牌。曲牌結構為單牌體和復牌體,以單牌體為多。
漢調桄桄現存鑼鼓打擊樂牌138套,其中動作鑼鼓樂牌98套;板頭鑼鼓樂牌38套;開場鑼鼓樂牌2套。
漢調桄桄傳統劇目1500多個,已搜集723個,其題材上自三皇,下迄清末,歷代均有;體裁多樣,有正劇,喜劇、悲劇、悲喜劇、耍戲等。表演形式齊備:有文戲、武戲、唱工戲、做工戲和唱做並重、文武兼備的全行當戲。
F. 漢調桄桄有什麼歷史背景
在元代的時候,有個蒙古族親王因為犯罪而被朝廷謫貶到了陝西的漢中。這個蒙古族親王從小就對戲曲著迷,於是,就把經常在王府為自己唱戲的戲班也帶到了漢中,後來,蒙古族親王所帶的戲班唱的戲逐漸發展演變成了陝西漢調桄桄。
不過,關於漢調桄桄的由來還有另外的兩種傳說。一種傳說是在明代的時候,萬曆皇帝有個寵妃,是陝西洋縣江壩人。萬曆皇帝為了讓自己寵妃的父母在家歡度晚年,就贈送給其父母一個戲班,後來這個戲班所唱的戲,在這里落地生根而發展成了漢調桄桄。
還有另外一種傳說認為漢調桄桄是秦腔於明代萬曆年間傳入漢中後,吸收了當地語音、明間音樂等,逐漸發展而成的。
據史料記載,明代萬曆末年,秦腔已流傳到了漢中地區。清代乾隆年間,洋縣一帶本地班社在演出中,藝人們吸收了民間山歌、小調,豐富了唱腔曲調,使秦腔發生了變化。
再加上漢中毗鄰四川、湖北,長期與川劇、漢調二黃交流,使新興的漢調桄桄,既保留了秦腔高亢激越的特點,又融入了川劇、漢調二黃柔和婉轉之長,形成自己鮮明的地方色彩和獨特的風格。
漢調桄桄形成後曾長時間覆蓋關中地區,尤其是清代末期的時候,漢調桄桄出現了班社林立,藝人濟濟的鼎盛時期,也產生了一批優秀的戲曲作家,所作劇目對當時的社會進步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那時,漢中一帶有三秦班、洪喜班、同慶班、五福班等40多個班社,演出活動遍及漢中、安康及川北、鄂北、隴東等地。
當時演出的劇目主要有《伍員逃國》、《帝王珠》、《秦瓊賣兒》、《七星廟》、《青梅宴》、《夜打登州》、《甘露寺》、《黃金台》、《風箏媒》、《秋風扇》、《瘋憎掃秦》等。
漢調桄桄表演
G. 王庚子在漢調桄桄腔唱法方面有什麼貢獻
王庚子出生於1870年,陝西漢中人。他從小隨父親學戲,後來又在叔父教的「慶」字科學藝。在他父親和叔叔相繼去世後,他又拜桄桄名丑宋合子為參師。
由於王庚子吃苦愛學,又有學戲的天分,所以很快就脫穎而出,「生、旦、凈、末、丑,門門不擋手」。他飾演《抱琵琶》中的王延齡,風趣幽默,瀟灑自如;他飾演《龍玉笛》中的郭子儀,口齒流利,念白鏗鏘;他飾演《夜斷陰曹》中的司馬懋,威武雄壯,森嚴可畏;他飾演《盜佛手桔》中的賊丑邱小乙,身段敏捷;
另外,王庚子所飾掩的《合縫裙》中的老丑唐裁縫、《說書》中的文丑劉貢爺、《三搜索府》中的官衣丑施不全等,都有獨到的技藝。
王庚子在演出中,既繼承了漢調桄桄的傳統表演程式,又融化了川劇瀟灑、風趣的表演風格而自成體系,為後輩之師法,是「西路桄桄」的開拓者和先驅。
他雖以演丑角為最有名,但因他嗓音洪亮,吐字清晰,技藝嫻熟,做戲認真,表演時聲情並發,神形同至,所以他飾演生、凈、彩旦等,同樣受到觀眾贊譽。在其數十年的演藝生涯中,不但名噪漢中盆地,而且享譽川北及甘肅10餘縣。
王庚子還是一位戲劇教育家和藝術團體組織者。他教過的「桄桄科班」有「喜慶」、「忠興」、「五福」、「藝華」、「文化」、「忠和」等7個班。他除收「跟班」徒弟外,單在科班裡就授徒約300人。
因為王庚子對學員的精心培育和嚴格要求,學徒中各行當人才輩出。如「活曹操」田伍德,「活周瑜」劉林才,「活孔明」王喜滿,「活孫權」馬忠福,名旦「小紅桃」李五風,名丑杜文書,名須生王伍太、黎林明、李忠祿、劉文華、大凈范伍福、王喜述、米藝喜,旦腳張藝青、岳藝鳳、潘藝德,小生郭喜永、張少華,丑角王萬喜、黃喜慧等。
他所培養出來的這些藝人分布於漢中各地及甘肅、四川等地,都成了所在班社的骨乾和領軍人物。
王庚子還領過和創辦過行多的班社,其中主要有「明治社」、「松柏社」、「積玉社」、「春和社」、「同樂社」等八個戲劇團體。
王庚子對集體和個人榮譽非常重視。演出時以身作則,一絲不苟。對其他演員也嚴格要求,不許馬虎。在生活上,他很關心其他演職人員,經常為給別人慷慨解囊,自己卻餓著肚子趕路,所以,藝人們都喜歡搭他領的班子,並能盡職盡責。因為他領的戲過硬,被爭相邀請,常年四季「台口」不斷。
王庚子肚子里戲多,人稱「記腹」先生。他很重視豐富演出劇目,收藏劇本。只要聽到哪裡有好戲,他千方百計地都要「學來」,據演員們說。他有半背簍用麻紙抄的劇本,走到哪裡都背著。
有一次,王庚子為「學戲」,特意去「春和園」彈戲班,蹲在台下聽記,整整7天,被蚊子咬了一身疙瘩,回來請人抄寫成12本連台戲《蜜臘珠》。
1941年,王庚子不幸逝世,終年72歲。王庚子11歲登台演出。23歲開始領班。30歲任科班教師,對漢調桄桄劇種的繼承、發展和繁榮做了卓越的貢獻,被群眾尊稱為「漢調桄桄祖師爺」。
H. 我想排一個膠州秧歌,音樂選什麼好啊
梅花三弄-改編(簫)
百鳥朝鳳(嗩吶)
流水-古曲(古琴)
梅花三弄內-古曲(古琴)
二泉映月(二胡容)
平湖秋月(高胡)
春江花月夜(合奏)
蘇堤小景(小合奏)
我覺得很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