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安徽花鼓燈舞蹈
花鼓燈《劉海戲金蟾》、《玩燈人的婚禮》、《網中情》、《新媳婦挑塘》,《新媳婦挑塘》,《游春》、《搶扇子》、《搶板凳》的劇目裡面的曲子。
㈡ 安徽花鼓燈有哪些音樂
我給你歌名吧
鳳陽花鼓
《送郎參軍》、《沼淮歌舞》、《打麥場上》、《雨中情》、《劉海戲金蟾》、《一輪明月照九州》、《玩燈人的婚禮》,《歡騰的鼓鄉》
你看這些你能不能用上!
㈢ 安徽花鼓燈有哪些音樂
花鼓燈,是播布於淮河流域四省二十多個縣、市,以舞蹈為主要構成部分的綜合性藝術形式,它有舞、有歌、有鑼鼓等打擊樂演奏、有情節簡單的小戲。它是中國九億漢族人創造的最完整系統的民間歌舞藝術形式,是漢族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民間舞蹈,它有著世界上最豐富系統的舞蹈語言體系,是世界上最能用肢體語言表達復雜情節和人物的民間舞蹈之一。自古至今,始終以華夏文明的主體形象出現,屹立在世界舞蹈文化的森林中。
花鼓燈角色繁多,分工細致,主要演員有「臘花」(亦稱、「蘭花」)和「鼓架子」。女角色一般統稱「臘花」,是演出的核心成員;男角色一般統稱「鼓架子」。
花鼓燈班子的藝術人員構成一般有鑼鼓隊、演員、燈頭、燈混子。花鼓燈的演出分布「開場」、「上盤鼓」、「中盤鼓」、「地盤鼓」、對唱、後場小戲等幾個部分。
舞蹈是花鼓燈的主要構成部分,舞蹈中包括「大花場」、「小花場」、「盤鼓」。「大花場」的集體表演的情緒舞;「小花場」是「鼓架子」 和「臘花」的雙人或三人即興表演的有人物、情節的小舞劇,是花鼓燈舞蹈的核心部分;「盤鼓」則是舞蹈、武術、技巧表演相結合又具有造型藝術特徵的表演。
歌唱部分統稱燈歌,多在「大花場」、「小花場」中間由「鼓架子」和「臘花」對唱或獨唱,可長可短,即興性強。
花鼓燈鑼鼓是花鼓燈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包括場面鑼鼓和燈場鑼鼓,具有情緒熱烈奔放,節奏形式多變,明快緊湊,感染力強等特點。場面鑼鼓可獨立存在,單獨演奏;而燈場鑼鼓則與花鼓燈的舞蹈和小戲表演融為一體,起伴奏和渲染情緒的作用。
花鼓燈自明清以後,流行區域逐步擴展,形成了以安徽蚌埠、淮南、阜陽、毫州為中心,輻射淮河中游安徽、河南、山東、江蘇四省二十多個縣、市,出現了《游春》、《搶扇子》、《搶板凳》等節目,至20世紀30年代後,陸續出現了像馮國佩(藝名「小金蓮」)、陳敬之(藝名「一條線」)、田振起(藝名「小銀子」)、鄭九如(藝名「小白鞋」)、常春利(藝名「老蛤蟆」)、石金禮(藝名「石猴子」)、楊再先(藝名「小紅鞋」)、詹樂亭(藝名「蓋九江」)、李兆業(藝名「貓春」)、萬方啟(藝名「萬漏子」)等名家,形成了花鼓燈的興盛。特別是在安徽蚌埠懷遠縣、禹會區,淮南鳳台縣,阜陽穎上縣,農民祖祖輩輩、男女老少都玩燈,鄉鄉村村都有燈班。當時在淮河中游每個鄉鎮至少都有2個以上的花鼓燈班子,有的達3、4個之多,形成了「千班鑼鼓百班燈」盛況。
但是,由於社會迅速變革,農村城市文化步伐加快和外來文化移入,花鼓燈生存環境急劇惡化,播布范圍迅速萎縮,目前主要集中在安徽省蚌埠市所轄的懷遠縣、禹會區,淮南市所轄的鳳台縣等,真正保持花鼓燈原生形態的花鼓燈班子僅存4、5個,已臨近消亡!
傳說產生於大禹時期的夏王朝(距今4000多年前)。中國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是大禹娶妻、治水會諸候的地方。當地塗山有建於漢代的禹王宮,兩千年來香火不斷。至今,當地仍有農歷三月二十八日在禹王廟會上跳花鼓燈祭祀大禹的風俗。西漢時期淮南樂舞的風格是奔放,激越而又輕盈曼妙,舞蹈表演有擊鼓、擊節的完整樂隊,舞蹈比較規范,在表演時常常使用一些特殊舞技,充分顯示舞蹈抒情、傳情、動情的風貌。這些風格和特徵在今天的花鼓燈雙人舞中仍清晰可見。唐代的「合生」,又名「合笙」,開始只在宮廷內部演出,表演者1-2人,載歌載舞,即興演唱一些祈祝奉承、歌功頌德的內容,歌詞通俗,以逗樂為目的。唐朝中朝,「合生」流入民間。「合生」的表演,可以根據不同的場合,環境、對象,由觀眾隨意點出題目,表演者即興演唱。今天花鼓燈仍保留這一明顯特徵,「踩街」、「謝場子」、「射門燈」與其基本相似。宋代上元燈節中關於「舞隊」的記載(《京華夢梁錄》),其表演程式與今天花鼓燈的「大花場」一樣,先由「竹竿子」(花鼓燈稱「傘把子」)出場後,「竹竿子」唱一段歌,領著群舞演員在音樂中跳舞出場。隊舞女主角「臘花」的稱謂,對確定花鼓燈產生的年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至今在安徽阜陽的穎上、淮南的鳳台、河南的信陽等地區一直稱花鼓燈的女主角為「臘花」,意為臘花里開的花,是個十分美麗的名字。而花鼓燈之「燈」,實為燈節(正月十五,上元燈節)上表演的民間藝術。此現象還有許多如大頭娃娃燈、蓮花燈等等,這些叫法都是自宋代而來。在「舞隊」演員分工上, 「杖子頭」是歌舞的領頭人,站在舞隊的前面,由演員中技術最高者擔任。「竹竿子」類似指揮、導演,後行是擔任獨舞、雙從舞,或與「竹竿子」問答,是演出的主體。這些與花鼓燈演員分工基本相同,「杖子頭」相當於花鼓燈「傘把子」,「竹竿子」相當於「鼓架子」,「後行」相當於鑼鼓班子。
㈣ 求安徽花鼓燈有關體態"三道彎"的一些資料
如果說到三道彎,孔雀舞中用的最多~
是手,胳膊與體態!
㈤ 湖南花鼓戲Mp3完整曲目哪裡能下載
花鼓戲是湖南、湖北、安徽、廣東各地的花鼓戲、採茶戲、燈戲和楊花柳等劇種的統稱。主要曲調來源於民間小調,如花腔、打鑼腔、川調、口子調、筒子腔等。湖南各地的花鼓戲劇目就有400餘出,湖北有「大本三十六,小出七十二」的說法,大多是反映人民勞動、男女愛情和家庭矛盾的,例如《打鳥》、《盤花》、《雪梅教子》、《鞭打蘆花》、《綉荷包》、《趕子上路》、《劉海砍樵》、《補鍋》、《告經承》、《蕎麥記》、《天仙配》、《酒醉花魁》等。還有一些以喻老四、張德和為主角的戲,都以濃厚的鄉土氣息反映著當地的風土人情。因此花鼓戲與當地人民的生活關系非常密切,再加上語言不同,師承不同,流派不同,每個地區的花鼓戲都有各自的風格特色,所以花鼓戲的種類也就五花八門了。
下面我們按地區來看一看有多少種花鼓戲。
湖北有東路花鼓、黃孝花鼓、天沔花鼓、襄陽花鼓、遠安花鼓、陽新花鼓、黃梅採茶、梁山調、鄖陽花鼓、隨縣花鼓、文曲戲、提琴戲、楊花柳、恩施燈戲、巴東堂戲;湖南有長沙花鼓、常德花鼓、岳陽花鼓、衡陽花鼓、邵陽花鼓、零陵花鼓、祁陽花鼓燈、風陽花鼓、樂昌花鼓、淮北花鼓、商洛花鼓和安徽的皖南花鼓。據1981年統計,僅湖南省就有54個花鼓戲劇團,湖北的天沔地區就有5個花鼓戲劇團。不僅劇團甚多,名角輩出,而且在許多地方都出現過「三里五台」的景象和台上唱、台下和的生動場面。
㈥ 雲南花燈,安徽花鼓燈教學組合音樂在哪裡可以下載
試試優酷上有沒有?
㈦ 安徽蚌埠花鼓燈嘉年華里颶風飛椅的背景音樂是什麼
裡面有沒有什麼好玩的項目啊,如果去的話先玩哪個呢,那個摩天輪有沒有不含在票價里的、門票現在是一百六,中小學生憑學生證半價、 如果還有問題
㈧ 介紹一下安徽花鼓燈,主要把那些什麼試的詳細說下。
安徽花鼓燈,是我國淮河流域,特別是淮北一帶農村十分盛行的歌舞形式。相傳,最早的花鼓燈只是跑跑隊形,做幾個簡單的動作,扭兩下身段。到了後來,淮河的水災消退,莊稼豐收,人們便開始大鬧花鼓燈。於是花鼓燈從自娛性向表演性方向發展,豐富了舞蹈動作和表現力。解放後,優美多彩的花鼓燈再次受到舞蹈工作者的重視,通過不斷的交流提高,使花鼓燈從原來的民間廣場演出形式發展成為舞台表演藝術,並加以完善。
花鼓燈歌舞藝術包括舞蹈、歌唱和小戲。歌時不舞,舞時不歌。在民間人們給花鼓燈藝人起的綽號有「小金蓮」、「小白鞋」、「草上飛」等,就不難看出花鼓燈舞蹈非常講究腳下工夫。動作溜得起,剎得住,放和收十分鮮明,既有速度、力度的對比,又有擰傾、剛柔、動靜的對比。舞蹈中男子還要有精彩的翻筋斗。花鼓燈中女子叫蘭花,男子叫鼓架子。男女在表演上十分細膩,手絹和扇子是花鼓燈舞蹈的表演道具,運用十分奇妙,在諸多同樣道具的漢族民間舞中特別突出,使得它既有北方的剛勁古樸,又有南方的靈活秀麗 。
花鼓燈在民間流派眾多。就流傳地域和表演風格上來看,大致可分鳳懷兩派。風派講究男女角色的傳情,動作小巧玲瓏,優美細膩,懷派講究動作輕捷,風流灑脫。
㈨ 安徽花鼓燈的流派
蘭花有馮派、陳派、鄭派三大流派比較受各大舞蹈院校推崇,還有楊派、唐派、王派、趙派等十幾個地方性影響較大流派。鼓架子和鑼鼓也有很多流派
㈩ 安徽花鼓燈的風格是什麼
楚舞吳風遺韻——花鼓燈的風格韻味是在安徽特有的條件下形成的,源於河南桐柏山區的淮河橫貫安徽北部。盛行花鼓燈的鳳台,是春秋時代的楚地州來邑,都與楚國有關。花鼓燈亦得以兼融南北文化之優長,具有吳歌楚舞的風韻。楚人有尚武、知音、細腰等習俗,花鼓燈中諸多來自武術、武功的技藝,即尚武精深的體現。優美動聽的花鼓歌,富有表現力的鑼鼓伴奏,是知音的民風,而「蘭花」「三道彎」「S」型的動態形象,則是細腰的延伸。既有北方的剛勁古樸,又有南方的靈巧秀麗。
粗獷的農村青年形象——花鼓燈表演中所塑的人物形象,基本上是農村男女青年粗獷而秀麗的形象。粗,說它的表演手法是粗線條的大筆勾勒,而不是工筆的細致描繪。獷,是說它表達思想感情的方式,毫無竭絆約束,任真情自然流露出來,而達到朴實無華的藝術效果。花鼓燈的表演是以男女雙人的對歌、對舞為主,內容主要是表現農村青年的愛情生活,因而充滿了青春活力。然而既是愛情生活,會帶有委婉柔媚的色彩。所以在粗獷的表演中又有溫情細致的處理,從中看到秀麗和含蓄。
武術、戲曲的影響——花鼓燈中的舞蹈動作,大多是從勞動生活中提煉的,而且又從武術、戲曲中吸取營養,在鑼鼓打擊樂的配合下,逐漸形成了特有的表演規律。如「掛墊子」,演員掛上「墊子」表演時,必須踮起腳用腳掌踩著木蹺走路,小腿的部分較吃力,膝部比較艮直,走起路來兩腿靠緊,不能竄動,有下沉感,而著地的部分又要扒住地,故而形成一種特殊的「勁」,藝人們叫作「艮勁」,是花鼓燈蘭花動作的主要動律。蘭花使用的摺扇也源於戲曲,成為花鼓燈特有的表演手段和道具。
鑼鼓伴奏帶來的特色——花鼓燈的伴奏音樂是在民間「鑼鼓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鑼鼓會是淮河兩岸農村生活中不可少的娛樂活動,人們多在農閑和年節時聚集活動。鑼鼓敲打聲,使空曠的冬季農村充滿生氣,帶來了送舊迎新的熱鬧氣氛,給人以鼓舞,歡欣,給人以美好的希望和嚮往。花鼓燈用它來作伴奏,增加了生活氣息和感染力,增添了淮河地區的藝術色彩。好的鼓手不僅帶動樂隊打出各種節奏激發表演,而且自己也常隨著表演者情緒的起伏變化,邊敲奏邊舞,非常活躍。
地區的特點和藝人的流派——花鼓燈植根於農村生活,是自娛性的舞蹈活動中發展起來的藝術形式。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形成了不同地區的風格和不同藝人的流派。穎上縣的花鼓燈淳樸簡練,姿態穩重,節奏較慢。鳳台縣的表演細膩,著重人物的刻畫,動作活潑優美,花鼓歌唱腔多、音域廣、委婉動聽,伴奏上以鑼為領奏樂器。懷遠縣的舞蹈性強,動作矯健輕捷,風流灑脫,人物性格爽朗,鼓架子的跟鬥技巧高,伴奏上以鼓為領奏。其他也有地區風格,有個人的特點和風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