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蒙古族特色樂器和音樂
呼麥就是用聲帶來發生的,用聲帶同時發出二個聲部的蒙古族的特色的音樂方式之一。與其配合用的樂器叫陶布西爾……二者結合真正穩得上天籟之音。
❷ 蒙古族代表樂器
蒙古大草原自古以來就有「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的美譽,勤勞的草原人彈奏著用本民族特有樂器來表達美好的草原生活,訴說著一個個不老的傳奇故事,如今已是家喻戶曉。站在這幾乎象是觸手可及的藍天白雲下,腳踏著無邊的綠色,極目都是成群的牛羊和駿馬,我們不盡心曠神怡,彷彿來到了夢中的人間天堂。
一.四胡
四胡:拉弦樂器,又名四股子、四弦或提琴,主要種類分為中、高、低四胡。蒙古族稱之為呼兀爾,源於古代奚琴。宋代陳暘《樂書》:「奚琴四胡本胡樂也。」清代用於宮廷樂隊,稱提琴。清代《律呂正義後編》:「提琴,四弦,與阮咸相似,其實亦奚琴之類也。」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種古老的弓弦樂器。主要流行於內蒙古地區,其它如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及四川等地也見流行。
二. 雅托克
雅托克即蒙古箏。蒙古箏與中原流傳的古箏在構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只是流行於內蒙古的古箏所奏的樂曲均為蒙古族民歌和器樂曲。雅托葛分有十二根弦和十根弦兩種。主要在錫林郭勒盟和伊克昭盟一帶流傳,因其年代久遠,所以在當地牧民中影響很大。一般十二根弦箏用於宮廷或廟堂,十根弦箏流傳在民間,多半用來為民歌和牧歌伴奏。
三.火不思
火不思:蒙古族彈撥樂器,見於元代,盛行於明代,清朝列入國樂,清後失傳,建國後重新研製成功。流傳於中國新疆、內蒙古、甘肅北部及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等地。火不思一詞為土耳其共和國語qobuz的音譯,約於唐代從中亞傳入中國,又名渾不似,「和必斯」、「虎撥思」、「琥珀詞」、「吳撥思」、「胡不思」和「胡撥四」等(均為蒙語音譯,即琴的意思)。民間稱其為胡不兒或渾不似。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河北省和甘肅省北部等地。四弦、長柄、無品、音箱梨形,明代時民間相當盛行。
四.口琴
口琴,亦稱口弦、口簧,鐵制撥奏體鳴樂器。蒙古語稱之為「特木爾·胡爾」。蒙古人素有彈奏口弦的習俗,尤以婦女為甚。明代以來,口弦在蒙古音樂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被納入了宮廷樂隊。除了以上所列幾件樂器之外,蒙古族原有許多種民間樂器,諸如胡琴、抄兀兒、箏之類,依舊在草原上流傳。
五. 胡笳
❸ 蒙古族音樂的精神實質
蒙古民族音樂基本上是以不帶半音的五聲音階構成,其五階中每個音皆可作為調式主音。以徵音和羽音作主音的調式更為常見。曲調起伏較大,常用六、七、八、九、十度的大跳;音域也較寬,一首歌曲常常包含十四、五度,給人以遼闊、奔放的感覺,表現了蒙古人民豪放的性格特徵。演唱方法為真假嗓分別使用,並且由於定調較高,更顯得音調高亢、嘹亮、富有變化。演唱者常在演唱悠緩的長音時加入一些裝飾音或裝飾性的顫音,以造成活潑的情緒或委婉的風格,並往往以長音後的短小上滑音結束句,使曲調柔和圓潤。此外,在蒙古還有一種叫做"潮爾"的演唱方法,就是"呼麥"。這種方法是利用口腔內的空氣振動聲帶產生共鳴,並巧妙地調節舌尖的空隙,從基音中選擇它所包含的不同的泛音,於是形成在持續低音的基礎上,不斷地產生高音區的曲調。使用這種方法演唱,可以清晰地聽到一個人同時發出兩種聲音,即高音區的曲調和低音區的持續音。不過這種方法大部分是由兩部分人來演唱,即幾個人唱持續低音,一個人唱高音曲調。
蒙古民族音樂的節奏大致有兩類:一類是節奏比較清楚,常見的是二拍子或四拍子,雖有復合拍子,但其性質仍為二拍或四拍。另一類節奏則很不明顯,速度也較緩慢,實際上許多樂曲的節拍是不能用小節線來劃分的。即使以某種節拍劃分,其每拍的時值也不一定絕對相等,而且輕重拍的區分也不明顯。因此,可以說,蒙古民歌是一種"曲調性強、節奏性弱"的歌曲。蒙古常用的樂器是馬頭琴、火不思、四胡、三弦、蒙古箏、蒙古琵琶、胡笳、興隆笙以及笛子等。蒙古器樂的特點是柔和、安靜。上述樂器中馬頭琴是最有代表性的樂器,音色低沉柔美,音量不大,表現力豐富。除了為民歌與說唱伴奏外,還常用於獨奏與合奏;不僅演奏旋律,而且適宜於表現馬匹的奔跑與嘶叫。蒙古的器樂曲多半是民歌旋律的器樂化。
❹ 蒙古族的樂器是什麼
1、馬頭琴
馬頭琴是一種兩弦的弦樂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馬頭形狀的琴柄,為蒙古族人民喜愛的樂器。馬頭琴是蒙古民間拉弦樂器。蒙古語稱「潮爾」。琴身木製,長約一米,有兩根弦,共鳴箱呈梯形,聲音圓潤,低回宛轉,音量較弱。
2、胡琴
胡琴,琴類一種,因為來源於北方少數民族,古代漢人稱謂北方少數民族為「胡」,從北方傳過來的琴,因此而得名。蒙古族弓拉弦鳴樂器。古稱胡爾。
蒙古族俗稱西納干胡爾,意為勺子琴,簡稱西胡。元代文獻稱其為胡琴。漢語直譯為勺形胡琴,也稱馬尾胡琴。歷史悠久,形制獨特,音色柔和渾厚,富有草原風味。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各地,尤以東部科爾沁、昭烏達盟一帶最為盛行。
3、四胡
四胡,拉弦樂器,又名四股子、四弦或提琴。蒙古族稱之為呼兀爾,源於古代奚琴。宋代陳暘《樂書》:「奚琴四胡本胡樂也。」清代用於宮廷樂隊,稱提琴。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種古老的弓弦樂器。主要流行於內蒙古地區,其它如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及四川等地也見流行。
4、火不思
蒙古族彈撥樂器,見於元代,盛行於明代,清朝列入國樂,清後失傳,建國後重新研製成功。流傳於中國新疆、內蒙古、甘肅北部及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等地。
又名渾不似,「和必斯」、「虎撥思」、「琥珀詞」、「吳撥思」、「胡不思」和「胡撥四」等。民間稱其為胡不兒或渾不似。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河北省和甘肅省北部等地。四弦、長柄、無品、音箱梨形,明代時民間相當盛行。
5、雅托克
雅托克即蒙古箏。蒙古箏與中原流傳的古箏在構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只是流行於內蒙古的古箏所奏的樂曲均為蒙古族民歌和器樂曲。雅托葛主要是用右手的大指托、劈和食指勾、挑等技巧來演奏單聲部樂曲。錫盟藝人則用大、食指八度、四度、五度應弦技巧之外,還用大指上下掃和弦。
❺ 蒙古族特有的樂器有哪些
蒙古族特有的樂器:
1、四胡
四胡是拉弦樂器,又稱為四股子、四弦或者提琴。主要分為低、中、高四胡。
(5)蒙古箏蒙古音樂視頻擴展閱讀:
蒙古音樂的特點:
內蒙古地域遼闊,生活方式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演唱風格。因此,蒙古民歌既有風格上的統一性,又有地區色彩的多樣性。
經過漫長的歷史歲月,在內蒙古地區大致形成了五個地域性風格色彩區:呼倫貝爾風格區、科爾沁風格區、錫林郭勒風格區、鄂爾多斯風格區和阿拉善風格區。
大體上來說,呼倫貝爾民歌多華彩重裝飾;科爾沁民歌旋律平和流暢、蘊藉深沉;錫林郭勒民歌蒼涼而古樸;鄂爾多斯民歌旋律活潑跳盪、大起大落;而阿拉善民歌則顯得沉著而有耐力。各風格區之間既有音樂風格上的重疊,也偶有交錯現象。
蒙古民族向有「詩的民族」之稱,蒙古族居住的遼闊草原,世人稱之為「歌的海洋」。自古以來,蒙古人素以能歌善舞而著稱。作為一個勤勞勇敢的偉大民族,他們不僅創造了自己的歷史,也創造了燦爛的草原文化。
❻ 蒙族和蒙古族是否一樣
一樣,都是指蒙古族。
蒙古族(蒙古語:ᠮᠣᠩᠭᠣᠯᠦᠨᠳᠦᠰᠦᠲᠡᠨ,西里爾字母:Монгол үндэстэн),是主要分布於東亞地區的一個傳統游牧民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同時也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
此外,蒙古族在俄羅斯等亞歐國家也有分布,鄂溫克族和土族也有時被認為是蒙古族的分支。
(6)蒙古箏蒙古音樂視頻擴展閱讀:
民族圖騰:
蒙古人所崇拜的圖騰有狼、鹿、熊、氂牛、鷹、天鵝、樹木等等。《蒙古秘史》開篇第一句話這樣寫道:成吉思合罕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兒帖赤那和妻子豁埃馬蘭勒,即蒙古人所崇拜的圖騰狼和鹿。
此外,受中原漢文化的影響,蒙古民族也崇拜龍,還有的部族有樹木圖騰崇拜、氂牛圖騰崇拜等等。各種圖騰神話反映了蒙古民族特點及與北方各民族、特別是阿爾泰語系各民族神話的許多共通之處,體現出他們之間相互交融的密切聯系。
蒙古族是一個酷愛音樂的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有「音樂民族」、「詩歌民族」之稱。蒙古人自古以來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蒙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藝術天才創造了豐富而寶貴的音樂財富。
蒙古民歌具有民族聲樂的獨有風格,蒙古族音樂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風格,又有各個地區的獨特風格 。
蒙古族的舞蹈節奏歡快,動作剛勁有力,以抖肩、揉臂、馬步最具特色。經典的蒙古族傳統舞蹈大致有「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盅碗舞」等。傳統樂器主要有馬頭琴、「雅托噶」(「蒙古箏」)、蒙古琵琶、蒙古四弦琴和蒙古戰鼓等。
❼ 蒙古族特有的樂器
蒙古族特有的樂器有哪些
蒙古族特有的樂器大致有五種,分別是四回胡、雅托克、胡笳答、胡琴以及馬頭琴,具體如下所示:
1、四胡
四胡是拉弦樂器,又稱為四股子、四弦或者提琴。主要分為低、中、高四胡。
2、雅托克
雅托克其實就是蒙古箏,蒙古箏與古箏的構造和技法基本相同,只是演奏的樂器均是蒙古族的民歌和器樂曲。
3、胡笳
胡笳是蒙古族的邊棱鳴樂器,又名為潮爾、冒頓潮爾。管身是木製的,管長58.5cm,管徑1.8cm。
4、胡琴
胡琴是蒙古族的弓拉弦鳴樂器,其製作獨
特,音色柔和、渾厚,富有草原的風味。
5、馬頭琴
馬頭琴是蒙古族民間的拉弦樂器,其音色較為圓潤、低回婉轉、音量低弱。
蒙古族是一個傳統的游牧民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於東亞地區。蒙古族的科學文化事業較為發達,同時音樂和舞蹈藝術上也是居於較為顯赫的地位。
❽ 蒙古箏派音樂風格特點
同古箏派音樂風格特點狂放。
❾ 蒙古箏的由來 如何傳入蒙古的
1206年,蒙古民族英雄成吉思汗(蒙古語強大之意)統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版,後又用武力滅亡西遼、權征服西夏、擊敗金朝。其孫忽必烈(1215年—1294年)又征服大理、吐蕃,滅亡南宋,1279年建立了元朝,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蒙古族統治全國的政權。在元代的宮廷、軍隊和蒙古族民間,普遍流傳著十三弦箏和十四弦箏。《元史·禮樂志》中載有:「宴樂之器,箏,如瑟,兩頭微垂,有柱,十三弦。」南宋孟珙《蒙達備錄》記述:「 國王(指木華黎)出師,亦以女樂隨行……多以十四弦箏彈《大官樂》等曲。」元代著名詩人楊維楨不僅在《無題》中有「十二飛鴻錦上箏」的詩句,他在《春夜樂》中還寫道:「…… 雙箏手語鳳凰柱,彈得新聲奉恩主。朝惺惺來夢妒婦,水遠神仙吹海雨。」說明在當時已經有了用兩張箏對彈的表演形式。明、清以來,在蒙古族民間、王府或喇嘛寺院中流行的仍然是體積大小不一、弦數多少不等的雅托噶。《包頭文物匯編》載:明朝末年,在阿拉坦汗夏宮壁畫《宴請奏樂圖》中樂隊女伎彈奏的是十二弦雅托噶。《清史稿》記有:清朝初期,在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俘獲林丹汗全部宮廷樂器中有「唯設六弦」的雅托噶。
❿ 蒙古樂器
雅托克:即蒙古箏。蒙古箏與中原流傳的古箏在構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只是流行於內蒙古的古箏所奏的樂曲均為蒙古族民歌和器樂曲。
火不思:在明朝文人筆下,火不思有各種譯寫方法,諸如琥珀槌、胡博詞、虎撥思兒之類。元、明時代的蒙古人,上至可汗大臣,下至普通武士,均能自彈火不思唱歌舞蹈。正統十四年,「也先每宰馬設宴,必先奉上皇(明英宗)酒,自彈虎撥思兒,唱曲,命達區別子齊聲合之。」火不思不僅在蒙古草原上流傳,明代的中原地區也很盛行。不僅北人善彈火不思,內地漢族人民也對此喜聞樂見。
口琴:口琴,亦稱口弦、口簧,鐵制撥奏體鳴樂器。蒙古語稱之為「特木爾·胡爾」。蒙古人素有彈奏口弦的習俗,尤以婦女為甚。明代以來,口弦在蒙古音樂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被納入了宮廷樂隊。除了以上所列幾件樂器之外,蒙古族原有許多種民間樂器,諸如胡琴、抄兀兒、箏之類,依舊在草原上流傳。
馬頭琴:蒙古民族樂器之一。馬頭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時代,時稱朝爾。最初的馬頭琴琴箱是用一塊整木刳制而成。後經過加工發展,始將其音箱以四塊木板拼成梯形,面蒙馬皮、羊皮(現改為蟒皮、桐木板等),用白馬尾或尼龍絲作琴弦和弓毛。琴頭、音箱鑲有骨雕裝飾品,並將琴頭雕刻成馬頭狀。該樂器適用於獨奏、合奏及蒙古族曲藝烏力嘎爾的伴奏等。常用的弓法技巧有分弓、連弓、頓弓、快弓、抖弓、跳弓等;指法技巧有顫指、滑音、柔弦、撥弦、彈弦等。馬頭琴的演奏風格因為地區的不同而各異,如目前流行的科爾沁派、土爾古特(地名)派等。著名馬頭琴演奏家色拉西曾與周思來總理合影留念,齊.寶力高組建的馬頭琴樂團演奏的《萬馬奔騰》曾為第十一屆亞運會演出。
四胡:又名四股子、四弦或提琴。蒙古族稱之為呼日。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種古老的弓弦樂器。主要流行於內蒙古地區,其它如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及四川等地也見流行。其四根弦發音是成雙的,兩匹弓毛分別夾在一二、三四弦之間,張絲弦或金屬弦。四胡不僅能演奏單旋律,同時也能演奏較簡單的和聲音程與復調旋律。有高音、中音、低音之分。按弦法,有指肚按弦與指甲頂弦兩種,前者多用於高音四胡,後者多用於中、低音四胡。弓法技巧有全弓、分弓、快弓、抖弓、頓弓、擊弓等;指法技巧有抿音、抹音、連滑、墊指音、打音等。藝術家孫良、鐵鋼等人的四胡演奏技巧和理論研究具有一定水平。
哈薩克族--樂器
哈薩克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樂很有特色,樂器種類和樂曲形式也相當豐富。「冬不拉」為彈奏樂器,是哈薩克族民間最流行的傳統樂器,分為高、中、低等十幾種。冬不拉易學易帶,深受哈薩克族喜愛。拉奏樂器以「庫布孜」為代表,演奏起來聲音類似小提琴,但形狀比小提琴復雜,上端向里彎,琴腹如勺,腹面張開,背面蒙有羊皮,琴弦用馬尾或牛筋製成。吹奏樂器主要有「思布孜可」,民間藝人最善使用此物,被譽為「心笛」。這種樂器形似豎簫,吹奏起來音色悠揚柔和。哈薩克族的打擊樂器也有很多,極有特色的是「阿迪托亞克」。這種擊奏樂器由兩個組成一對,演奏時互相擊打,外形類似馬蹄,加之所奏出的效果,哈薩克族稱之為「馬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