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流音樂 > 貝多芬第三鋼琴協奏曲創作背景

貝多芬第三鋼琴協奏曲創作背景

發布時間:2021-02-03 07:46:14

Ⅰ 貝多芬簡介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6—1827.03.26),男,德國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創作了9首編號交響曲、35首鋼琴奏鳴曲(其中後32首帶有編號)、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2部彌撒、1部清唱劇與3部康塔塔,另外還有大量室內樂、藝術歌曲與舞曲。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因此被尊稱為樂聖。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7-1827.3.24),出生在德國波恩,祖籍佛蘭德。家族是科隆選侯宮廷,自幼跟從父親學習音樂,很早就顯露了音樂上的才華。八歲便開始登台演出。
1792年到音樂之都維也納深造,藝術上進步飛快。他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創作了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如交響曲《英雄》、《命運》;序曲《哀格蒙特》;鋼琴曲《悲愴》、《月光曲》、《暴風雨》、《熱情》等等。他集古典音樂的大成,同時開辟了浪漫時期音樂的道路,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一位頗具創造性的作曲家。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後一位,與海頓、莫扎特一起被後人稱為「維也納三傑」。他和米開朗琪羅、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生都經歷了各種苦難坎坷,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根據他們的人生寫成了《名人傳》。

Ⅱ <<音樂巨人貝多芬>>寫作背景

請登陸人抄民教育出版社網站http://www.pep.com.cn/

那裡有詳盡的資料。
各冊的課文、教參一應具全。

我全給你找出來,然後長篇大論地從網頁上復制過來沒有意思,浪費資源。還是自己看看吧,呵呵。

以後凡是人教的書都可以去上面查

Ⅲ 有誰知道貝多芬的<第三鋼琴協奏曲>的創作背景,如果有之間發生的趣事更好,再分析以下這個作品. 急!

弊病

Ⅳ 貝多芬的悲愴奏鳴曲的創作背景

悲愴奏鳴曲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於1798-1799年初創作的,它是在貝多芬面臨耳聾不斷加劇的折磨下創作的,當時的歐洲也正處於急劇變革的時期。

它是日記式的生活狀態的反映,而貝多芬在他的音樂聲中告訴我們,他已超越了現實,擺脫了塵世的困苦,在精神上他是勝利者。

「悲愴」,隱藏著生命的磨難,流露出內心的痛苦。但音樂的本體,更多的是對不幸遭遇的「隱忍」,對命運的「挑戰」和抗爭,對現實的超越和升華,對理想的執著和堅定。

(4)貝多芬第三鋼琴協奏曲創作背景擴展閱讀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於德國波恩,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

貝多芬一生創作題材廣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響曲、1部歌劇、32首鋼琴奏鳴曲、5首鋼琴協奏曲、多首管弦樂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鳴曲等。因其對古典音樂的重大貢獻,對奏鳴曲式和交響曲套曲結構的發展和創新,而被後世尊稱為「樂聖」、「交響樂之王」。

在貝多芬的創作中鋼琴作品也占重要地位。可以說,他一生都在寫鋼琴作品。最重要的是五部鋼琴協奏曲和五首鋼琴奏鳴曲(悲愴、月光、暴風雨、黎明、熱情)。

鋼琴奏鳴曲和他的交響曲相近,有深刻的思想、豐富的內容、形式寬廣,而且還加強了奏鳴曲式結構內部的對比因素,擴大了展開部的矛盾沖突和發展的動力,使得他的鋼琴奏鳴曲遠遠地超過了海頓與莫扎特 。

Ⅳ 貝多芬 命運交響曲創作背景

貝多芬開始構思並動筆寫《c小調第五交響曲》是在1804年,那時,他的耳聾已經完全失去了治癒的希望,他熱戀的情人朱麗葉·琪察爾迪伯爵小姐因為門第原因離開了他,再加上當時的德國正處於一個令人窒息的封建時期。一連串的遭遇讓貝多芬備受打擊,但這位堅強的音樂巨人並不想就此認命,更不想屈服於命運對他的捉弄,他想要向命運、向大家證明,即使自己耳朵聾了,也照樣可以進行音樂的創作。

貝多芬為他的第五交響曲花了四年左右的時間辛勤勞動,從1804到1808年。在此期間,為了創作另一部交響曲、小提琴協奏曲和第四鋼琴協奏曲,《c小調第五交響曲》曾暫時中輟。另一部交響曲因完成較早,所以編為第四。

(5)貝多芬第三鋼琴協奏曲創作背景擴展閱讀:

樂曲故事:

樂曲開始的主題被貝多芬稱作「命運的敲門聲」,它是樂章的第一主題,陰暗、冷酷、威嚴,以很強的力度在弦樂與單簧管的齊奏中奏響。接著,主題以弱的力度急促地出現在各個聲部,似乎是一聲巨響後的餘音,也似乎是厄運在四處蔓延。隨著力度的漸強,命運主題在樂隊合奏的轟鳴中又一次出現,並稍加變化向前沖去。

它開始時有些驚慌不安,以後逐漸活躍起來,試圖主宰一切。突然,兩個強烈的和弦將它阻截住。瞬間的沉寂之後,嘹亮的號角聲在圓號聲部奏響。隨即,抒情的第二主題呈現,這是作曲家內心的寫照,在這安謐、溫暖的音樂中作曲家表達了渴望安寧的心境。

此時,躲在低聲部的命運主題越來越執拗、堅決,伺機重佔領地,然而,一個強有力的堅定的旋律以不可阻擋的氣勢將它淹沒。在這段音樂的末尾仍可聽到厄運的掙扎聲。

Ⅵ 貝多芬的歷史背景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 出身於德國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顯露了音樂上的才能,八歲開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維也納深造,藝術上進步飛快。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創作了有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如:交響曲《英雄》、《命運》;序曲《哀格蒙特》;鋼琴奏鳴曲《悲愴》、《月光》、《暴風雨》、《熱情》等等。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二十六歲時開始耳聾,晚年全聾,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辟年代裡,依然堅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過言論和作品,為共和理想奮臂吶喊,寫下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和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影響,個性鮮明,較前人有了很大的發展。在音樂表現上,他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大大提高了鋼琴的表現力,使之獲得交響性的戲劇效果;又使交響曲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重要音樂形式。貝多芬集古典音樂的大成,同時開辟了浪漫時期音樂的道路,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稱為「樂聖」。
瓦格納 Richard Wagner(1813-1883)

作家生平的作品:《漂泊的荷蘭人》、《紐倫堡的名歌手》、《尼伯龍根的指環》、《湯豪舍》

Ⅶ 貝多芬第一鋼琴協奏曲的寫作背景

貝多芬,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C大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作品完成於1798年,並於當年在布拉格首演。雖名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卻比他的《降 B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完成要晚三年,只是由於前者出版早而被定為第一號。從作品本身來看,第一號比第二號要成熟許多,在管弦樂法上,本曲已加入了單簧管、小號與定音鼓等樂器。這部作品是貝多芬年輕時代的代表作之一。

全曲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 燦爛的快板,C大調,4/4拍子,協奏風奏鳴曲形式。音樂意氣風發, 主部主題堅定有力(片段1),副部主題優雅柔美(片段2)。 整個樂章旋律雖然平穩,但漸漸裝飾得異常華麗,主奏鋼琴的技巧性很強。

第二樂章 最緩板,降A大調,2/2拍子,三段體。 曲調抒情、柔美,平緩如歌的主題平和、安寧,充滿希望(片段3)。

第三樂章 詼諧的快板,C大調,2/4拍子,迴旋曲形式。主奏鋼琴若無其事地奏出了迴旋主題,顯得非常輕快,錯落有致的節奏顯得朝氣蓬勃(片段4)。隨後是管弦樂充滿氣勢的反復,主奏鋼琴在發展部分,充分體現出作者日趨成熟的作曲技巧。最後,在一種排山倒海的氣勢之下,全曲結束。

以下鏈接可以聽到作品的片斷欣賞。
http://www.hongen.com/art/gdyy/amqbl/ga20105.htm

Ⅷ 貝多芬為什麼要創作c大調三重協奏曲

協奏曲 音樂體裁的一種。十六世紀指義大利的一種有樂器伴奏的聲樂曲。十七世紀後半期起,指一件或幾件獨奏樂器與管弦樂隊競奏的器樂套曲。巴羅克時期形成的由幾件獨奏樂器組成一組與樂隊競奏者稱為大協奏曲。古典樂派時期形成的由小提琴、鋼琴、大提琴等一件樂器與樂隊競奏的控協奏曲稱「獨奏協奏曲」。海頓、莫扎特、貝多芬以及浪漫樂派的許多作曲家均作有大量的獨奏協奏曲作品。另有兩件相同或不同樂器與樂隊競奏的復協奏曲(或和雙重協奏曲)、三件相同或不同樂器與樂隊競奏的三重協奏曲,單樂章的小協奏曲,樂隊與樂隊競奏的控化的大協奏曲等。控化的協奏曲多用三樂章的套曲曲式構成:第一樂章為奏鳴曲式的快板,第二樂章慢板,第三樂章快板。古典樂派及浪漫樂派的部分協奏曲的第一樂章多採用雙重呈示部,先由管弦樂隊演奏第一個呈示部,之後獨奏樂器加入演奏,隨後由獨奏樂器為主演奏另一個內容不完全一樣的第二個呈示部。除此外,在第一樂章和第三樂章再現部結束、結尾開始前的主和弦第二轉位和弦後安插由獨奏樂器演奏的華彩樂段,並用屬和弦上長時值的顫音過渡至管弦樂合奏的結尾。

協奏曲——Concerto,原意是競賽。十六世紀義大利的協奏曲多指有樂器伴奏的合唱曲,以別於無伴奏合唱。十七世紀後半葉起,指由幾件或一件獨奏樂器,與一小型弦樂隊互相競賽的器樂套曲。用幾件樂器者稱「大協奏曲」。義大利作曲家托萊里和科萊里是大協奏曲的創始者。亨德爾和巴赫都作有大協奏曲。巴赫的《勃蘭登堡協奏曲》就是大協奏曲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由一件樂器(有時還帶有伴奏)與樂隊競奏的古協奏曲,叫做「獨奏協奏曲」,如維瓦爾第的協奏曲。

維也納古典樂派大師莫扎特以大量的創作—二十多首鋼琴協奏曲,六首小提琴協奏曲,以及長笛、單簧管、小號、圓號等為獨奏樂器的協奏曲確立了至今還被襲用著的協奏曲形式。這種協奏曲由一件獨奏樂器與管弦樂隊協同演奏,獨奏部分具有鮮明的個性和高度的技巧性。樂曲通常包括三個樂章:第一樂章用奏鳴曲式,第二樂章多為抒情的慢板,第三樂章常用回族曲式或奏鳴曲式。第一樂章的後部有一個華彩段(第二、三樂章有時也插入較短的華彩段)。起初,華彩段由演奏家根據樂曲的基本主題作即興發揮,到十九世紀後則由作曲家寫成固定的曲譜。現代音樂家演奏古典協奏曲時所用的華彩段曲譜,是由後來的作曲家寫成的。貝多芬為協奏曲形式注入了深刻的思想內容,並使獨奏部分與樂隊部分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共同實現交響性的發展,使協奏曲的思想性、藝術性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他的小提琴協奏曲,五首鋼琴協奏曲,都是對協奏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傑作。

浪漫樂派以及後來各國民族樂派作曲家的作品中,獨奏樂器更富於鮮明的表現力、感人的歌唱性和高難度的技巧性,整個樂曲往往也具有更強的動力感和交響性。肖邦的鋼琴協奏曲,門德爾松、勃拉姆斯、帕格尼尼等人的小提琴協奏曲,以及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協奏曲,格里格的鋼琴協奏曲,柴科夫斯基的鋼琴、小提琴協奏曲等都成為世界音樂文化寶庫中獨樹一幟的珍品。李斯特把多樂章套曲的藝術構思集中凝聚起來,創造了單樂章的協奏曲形式,他的兩部單樂章的鋼琴協奏曲成為儈炙人口的名著。二十世紀以後,如蘇聯的格里埃爾的聲樂協奏曲,則以人聲與樂隊結合而成。西方現代主義音樂流派的某些協奏曲,則更顯出「濃縮」、簡短的特點,「新維也納樂派」韋伯恩以無調性的十二音序列形式寫成的協奏曲,現今仍居同類型作品的「鰲頭」地位。

Ⅸ 求貝多芬黎明第三樂章演奏技巧分析,創作背景及曲目意境分析

貝多芬黎明奏鳴曲第三樂章 這首迴旋曲的篇幅十分巨大,歌唱音調的人民性十分鮮明,它色彩明快,猶如明亮的早晨,與第一章相比,它好像是「到廣闊的天空中去」,其聲音的響亮,晶瑩,透明及織體的規模,一切都顯得那麼朴實,自然。他是迴旋曲處理的光輝範例,乃是典型的迴旋曲式,很好的採用了ABACA的原則,同時又把每一個部分加以擴大變成ABACAB的形式 隨著音樂的推進,速度也逐漸加快。變現更為華麗,並掀起捏人心魂的高潮,貝多芬書努力把這迴旋曲的面貌擴大成更為壯麗的紀念碑式的音樂,在研究和多方面感受民歌音調的基礎上創造出自己獨特的旋律。全區主要的表現因素是:歡樂的跑動,輪舞性,從心中流出與誰的淙淙聲,樹葉的沙沙響和鳥的歌聲相融合,體現了大自然懷抱中的無限幸福和上帝-主耶穌基督的無限奇跡。並鮮明的預示了浪漫主義寫景風格的交響性。 優美歡快的主題是被一個擴張成氣息很長的樂句,是萊茵區葡萄者的歌唱,它似萊茵河畔的陣陣清風給人清新的感覺,充滿了幸福感和明朗樸素的美,把人們帶到民間節日的歡樂氣氛之中,柔美的歌聲越來越嘹亮,情緒越來越歡愉,抒發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家鄉的贊美,表現了勞動者的歡快,表現了勞動者的快樂和對幸福的期望。一連串強勁有力的三連音引出第一插部B,它的性質是健旺的,剛毅的,是熱情奔放的{塔蘭泰拉舞曲}。A小調的{塔蘭泰拉舞曲}先由左手在低音區以八度奏出,右手十分活躍的分解八度與之呼應,描繪出男青年跳起粗狂健美的舞蹈,姑娘們在周圍助興的場面,舞曲的旋律逐漸轉到右手,快速旋轉地音型時而插入,好像是第二次完全再現時,優美動人的民歌與熱烈的武道場面交替出現,使得音樂情緒抑揚起伏,多姿多彩。第二插部C以左右手互相交替的豪放曲調描繪出又一舞蹈場面,這是響亮,急速,嚴峻的音樂。當主要主題第三次出現時,抒情的情緒較前更熱烈,隨著充滿活力三連音的逐步上升。力度越來越強,歡騰的氣氛達到了高潮。 全曲的尾聲是一首龐大的,輕松愉快的舞曲,是一首寬廣的勝利之歌,它實質上是鋼琴協奏曲中大型的華彩部,整個建立在主要主題的基礎材料上,最後全曲在極其熱烈的武道場面中結束。總之,這一樂章是對人類充滿生機的大自然抒發的頌歌。 羅曼,羅蘭對這首曲子的評價「廣闊無邊的平原,灑滿了陽光。。。。。好像是一個夏日,這樣的日子永遠不會夠的!。。。。。。然而,作曲家沒有採用對位與和聲的創作手法。根據那蓋爾公正的意見,任何時候貝多芬要表達自己充滿力量或高度的歡樂時,他擺脫自身的任何花俏,他的音樂語言在和聲上特別純朴。這首Rondo的田地上帶來如此的豐收!」 累死我了,我給你翻閱資料,打字打了1個多小時,你不給分就太對不起哥了!!!{你還不給分啊!!}

Ⅹ 曲式分析 貝多芬第三協奏曲

第三鋼琴協奏曲
C 小調,作品號37
貝多芬一共寫了5 首鋼琴協奏曲,第一及第二協奏曲尚未脫出莫扎特和海頓等人的影響,也不夠成熟。從第三協奏曲起,貝多芬開始注入了自己的風格,樂隊部分也更具有交響的韻味。因此也可以說這首協奏曲是告別了莫扎特、海頓影響而邁進了自己廣闊的天地。
有人說C 小調對於貝多芬來說有著特別的意義,是他的「狂飆」調,例如他的C 小調作品第五交響曲、「悲愴」奏鳴曲等等。這種說法跟上面從此以後其鋼琴協奏曲脫離了稚嫩時期似乎是一致的,具有狂飆革命的氣息。
在這個協奏曲的手稿上貝多芬寫下了創作年代為1800 年,但是從另一份保存在不列顛博物館的草稿上看似乎還得往前推3 年;整個作品的完成至少不早於1802 年,可能還要晚一些,因為主奏鋼琴的分譜在1903 年4 月3 日首演時尚未完全寫成。首演時貝多芬自己演奏鋼琴,按照當時的習俗,得看著樂譜演奏,貝多芬請他的學生伊格納茨·馮·齊弗里德翻譜。但是齊弗里德發現譜紙上並無寫下的樂譜,大多是一些像是埃及象形文字的記號,根本看不懂,大概只對作曲家本人起到提示的作用。他幾乎是背著演奏的,大概是沒有時間寫下來。「當需要翻頁時,他對我頷首示意,我在翻頁時的緊張狀態使他忍俊不禁。」
這首協奏曲題獻給普魯士的斐迪南王子。全曲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有活力的活板(Allegro con brio), C 小調,2/2 拍,協奏奏鳴曲式。貝多芬遵循傳統,在主奏鋼琴進入之前,先由樂隊演奏呈示部。
第一主題是建立在C 小三和弦上的質朴而又剛健的旋律,在全部弦樂上以八度奏出:後由木管接過再轉到樂隊全奏,並予發展。
第二主題恬靜、閑適,與第一主題成對比,翱翔於大小調之間,由第一小提琴與單簧管奏出:主奏鋼琴開始奏出音階,然後導入第一主題。之後與樂隊形成對話式的發展。第一主題最後兩個音符形成的節奏在展開部中起極為重要的作用。由樂隊的「ff」全奏進入再現部。後面有貝多芬自己寫出的華彩樂段。尾聲很有想像力,最後從很弱到很強,結束這個樂章。
第二樂章,廣板,E 大調,3/8 拍,三段體。開始由主奏鋼琴奏出寬廣的主題,以後過渡到加上弱音器的弦樂聲部:後來,旋律在弦樂及木管上出現時,主奏鋼琴編織琶音來裝飾它。
第三段是第一段再現,先由主奏鋼琴奏出。隨後出現短小極有表現力的華彩樂段。最後,在樂隊的「ff」中結束這個樂章。第三樂章,迴旋曲,快,C 調,2/4 拍。這個活潑的終樂章是貝多芬許多迴旋曲與奏鳴曲精妙結合的例子之一。其結構是正常的迴旋曲,主部的主題饒有舞曲風格:
繼由雙簧管接過並予發展。第一插段的主題也是由主奏鋼琴奏出,與主部的主題形成對比(這也可認為傳統的奏鳴曲式中的抒情第二主題):樂隊反復這個主題,發展成主奏鋼琴與樂隊互相應答。後來主部的主題進入,有華彩樂段,並以主部主題為基礎予以展開。
第二插段的主題全由單簧管奏出:
然後在鋼琴上反復。後面是建立在主部主題上的賦格段。下面鋼琴又暫時轉入遠距離的E 大調,即第二樂章的調。後來在主部主題出現後,第一插段的主題再現,至此轉為C 大調,在一個短小的華彩樂段之後,進入急板,6/8 拍,以主部主題為基礎的尾部,歡樂地結束全曲。

閱讀全文

與貝多芬第三鋼琴協奏曲創作背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圍牆歌詞 瀏覽:230
道奇酷威廣告背景音樂 瀏覽:106
比喻輕音樂之美的文字 瀏覽:542
小號音樂下載 瀏覽:578
歌曲專輯圖下載地址 瀏覽:867
財神駕到歌曲mp3下載 瀏覽:734
琴歌指彈海闊天空吉他譜 瀏覽:355
下載mp4格式的音樂 瀏覽:352
電腦聽音樂用什麼 瀏覽:512
最好酷狗音樂播放器 瀏覽:502
信樂團隊的假如簡譜 瀏覽:243
平安酷狗音樂 瀏覽:760
佳人輕撫桃花mp3下載 瀏覽:453
infinite網易雲音樂 瀏覽:844
歲月趙忠祥背景音樂 瀏覽:980
如何將電腦的歌體添加到蘋果音樂 瀏覽:672
fade鋼琴mp3 瀏覽: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樂 瀏覽:806
成都彩虹小學音樂老師 瀏覽:496
鳳凰傳奇星光歌曲點評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