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鋼琴指法 什麼是吊臂 高抬指
「吊臂」是指把抄手臂吊起來襲,是一種放鬆肩膀的有效練習方法。
高抬指是訓練手指在琴鍵上能站起來,手指要立直,而且每個手指都能獨立地站起來。觸鍵的手指要支撐起來,不觸鍵的手指要離開鍵盤。觸鍵要有一定的力度和速度,要找到像小榔頭敲在桌面上一樣的感覺。鋼琴發出的聲音應飽滿、堅定、有力。
(1)鋼琴抬指圖擴展閱讀:
鋼琴之所以能發出聲音,主要是人的臂力與指力運動對鍵盤賦於作用力的結果。這對於每個鍵而言,所感應到的是垂直的「重力」。重力大,弦振動的幅度大,聲響就強;重力小,弦振動的幅度小,聲響就弱。
聲響大小的對比,也是音樂表演中不可缺少的表現手段之一。演奏者在運用這類手段時,不付出一定勞動是難以實現的,而這種勞動的付出,又和部分肌肉「緊張」的活動是分不開的。鋼琴從結構上來看與其它弦樂器的結構有它不同的特點,它不同於可以連續振動的弓弦樂器
㈡ 鋼琴抬指是一個個抬還是一起抬
彈鋼琴要手指抬起抬落彈奏音符所謂抬某手指候其手指起抬落
指左右
手
四指
彈奏狀態
四指抬低抬困難彈音量弱手指抬起候讓五指起抬起讓四指藉助五指力起抬高自彈音量其手指
所彈音量用整支手都抬起做標准手形
㈢ 鋼琴高抬指是只抬要彈的手指還是都要抬起來
鋼琴演奏需要長期持之以恆的日常練習過程,日常練習需要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練琴習慣,習琴中的「腦前手後」是首先應該養成的正確而重要的練琴習慣之一。
在教學過程中時常發生下述情況,練琴花費了一周的時間(約6-12小時),可是在老師面前匯報作業時,學生卻大夢初醒般地發現了自己的錯誤,諸如:漏掉調號或變音記號、用錯指法而破掉了樂句、斷奏與連奏沒有區分等等。出現上列問題的原因主要有:
練琴時心不靜氣不凝,怱忙行事,練琴好比干體力活,「風風火火闖九洲」;
動手彈琴練習之前,缺乏應有的細讀與簡析樂譜的環節過程;
樂曲中的特殊內容沒有理清,重點難點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缺乏應有的理性認識;
對於學習內容的練琴計劃缺乏明確的布局安排,對於每次的習琴目標也缺乏應有的指向性要求。
要取得優良的學習效益,日常練琴過程中養成「腦前手後」的練琴習慣尤為重要。「腦前手後」是指先動腦再動手,動腦的主旨任務是眼睛看清樂譜,思想上集中於彈奏要領的「內視聽覺」,心中想到音樂,(俗曰:看到—想到—聽到)。在動手彈奏的過程中,要聚精會神地聆聽自己所彈出的聲音,隨時調整自己的彈奏狀態及生理機制,並傾注於聽覺記憶音樂和手感。
琴中「先動腦」的指向域面主要有:
看清並記住譜號、調號、拍號,認准節奏和音符;
看清小節內的變音記號;
看清指法;
看清連奏、斷奏等不同的演奏記號;
認清力度、表情和速度等音樂記號;
認請練習曲或樂曲的作者、織體特點及音樂體裁等;
運用「視聽聯覺」凝神貫注地想到音樂,並對樂曲整體做出宏觀把握及微觀聚焦,設定初步練琴計劃並目標明確地指向重點難點域面。
關於樂曲速度:樂曲或練習曲曲首一般都標有義大利文或中文的樂曲速度。在初練此曲時,切勿用此速度練習,要用慢一倍乃至慢二、三倍的音樂速度進行練習。待練習熟練自如之後,再逐漸地提升樂曲速度。「樂曲速度是自然地走出來的,而不是逼出來的」,否則,必將引起演奏的痙攣僵硬等弊端。
彈奏指法錯亂是基礎琴學中常見的問題。樂曲演奏指法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它往往因人而異(如手的大小等生理條件)。然而,指法卻有一個規范性、合理性與科學性的問題,特別是在基礎琴學階段。指法合理運用的依據是樂句的走向與連貫、和聲的連接與織體等。只要不是樂譜印刷有誤,又沒有特殊情況(如手確實很小),就要嚴格按照樂譜上的指法演奏。在基礎習琴階段養成規范的指法習慣,對於建立正確的基本手型、伸縮手型、八度手型、變化手型,對於熟悉彈奏的把位感和鍵盤感,對於提高視奏速度及學習效率,都具有直接推動效應。
動手彈奏的指向目標可以設定下列幾個方面:
視奏的方式,把樂曲或練習曲通彈1-2遍,做到心中統覽全局;
根據練習時間,有指向要求地分段練習或分句練習或分小節練習;
有目標要求地練習難點,並將重點難點置於樂曲整體中驗證;
練琴一定要做到正確重復,「彈一個音對一個音」,切忌無休止地重復錯誤。對於彈不過去的地方或認不清的音符,要停下來靜心地思想再動手彈奏。「腦前手後」常常是貫穿於習琴生活的始終和具體練習環節過程中;
日常練熟練的樂曲片斷要隨時與整體連接起來檢驗與強化,一首樂曲(或練習曲)需要幾次(多少時間)練好,要做到心中有設計,手上有記憶。
「腦前手後」的練琴習慣可經常與視譜彈奏實踐、與背譜演奏鍛煉相結合進行。視譜彈奏練習中的「腦前手後」練習熟練之後,可能自然地發展為背譜演奏。然而背譜演奏則更需要音樂耳朵的傾注和音樂心靈的投入。視譜彈奏與背譜演奏在學習中經常交替進行,要努力做到視譜准確快捷,背譜流暢生動。視譜彈奏與背譜演奏時常交替練習,可以加強理解,深化記憶,完善提高,積蓄音樂表演的感情力量。
背譜演奏是作業內容練習熟練的重要標志,是樂曲演奏的基本要求。基礎鋼琴習程階段鍛煉正確背譜能力對於學習質量升華和鋼琴的學以致用,起著直接的推動作用。
學習中常有一種自然的背譜習慣,即:當一個曲子彈熟練之後,就自然而然地背下來了,但演奏中一旦出現間斷錯誤或遺忘,就再也找不回來或彈不下去。這種背譜多是憑天然貫性式的下意識順手溜,不能說它絕對錯誤,但它需要完善成理性與感性相兼溶的「順手溜」。正確的背譜練習應多多切入聽覺—感覺(手感)—視覺的三位一體性的整體記憶和有意記憶。在練習背譜時要多一些理性的參與(聽覺—感覺—視覺),在實際背譜演奏中,理性化的內容要充滿感性化的音樂激情。
習程過程中的「腦前手後」,應成為基礎習琴、新作品初練、視奏練習和後繼深造學習的優良習慣。習慣成自然,自然既是演奏學的最高目標,又是音樂藝術的崇高理想。
㈣ 鋼琴高抬指的正確姿勢
一、抬指動作,抬手指為下鍵起到准備的作用。手指自然抬高即可,過高會使肌肉緊張,彈琴便很難放鬆。有些學生為了高抬手指,手掌也翻起來,手指也直直的抬起來,這些抬指的方法都是不正確的。
二、下鍵動作,下鍵動作是核心動作。最重要的就是注意下鍵要迅速果斷,手指像小槌子一樣快速敲擊琴鍵,聲音要很集中、很透徹。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兩只手的四、五指是弱勢手指,天生比較軟沒有力度,因此四、五指下鍵時特別容易手腕往下壓一下,在練琴時一定要讓四、五指獨立彈下去,而不藉助手腕的下壓力量彈奏。
三、還原放鬆狀態。還原放鬆狀態的關鍵是迅速,也就是說在觸鍵後要迅速放鬆,這種放鬆狀態對於彈下一個高抬指的音又做很好的准備工作。不然手總放鬆不下來,保持僵硬狀態,彈一會兒就會手臂或手腕發酸,所以一旦發現手臂或手腕發酸,一定要放慢速度彈琴,彈完一個音後體會放鬆的感覺。
(4)鋼琴抬指圖擴展閱讀:
手型:
1、 手指自然彎曲,同手掌一起構成一個半圓型,呈空握球狀。
2、掌關節(通常叫第三關節)及所有手指關節都應凸起,應避免和糾正最易出現的手指第一關節和第三關節(指掌關節)塌陷呈凹狀。
3、手指應自然分開,原則上剛好一個指頭對准一個琴鍵。
4、整隻手(從整個前臂到手)應以水平位置正擺在琴內健上,並應使手指擺正,與琴鍵排列平行,大指應放在琴鍵上面。
5、手指觸鍵的基本位置應取在白鍵與黑鍵距離的約二分之一處。當觸按黑鍵時,整隻手應向黑鍵位置前挪,容黑鍵應彈在鍵前端位置。
6、要求指尖落在琴鍵上,不能用指肚;手腕不要搖晃,除非是練「落滾」;手不能趴在琴上。
㈤ 在鋼琴練習中,什麼是高抬指什麼是貼鍵
具體分析如下:
高抬指: 通常是配合慢彈來練習的,將彈奏力量送到指尖,把琴鍵迅速彈深彈透,第一關節著力要堅實牢固。除觸鍵指尖緊張用力外,其餘手指及手背均要鬆通。
貼鍵: 是高抬指彈奏法的繼承和發展。貼鍵彈奏法強調肩、臂重量的運用。萊舍蒂茨基(Theodo Leschetizky)在教學中提出使用整個手臂,放鬆手指,不用敲擊使手臂重量降落在鍵盤上的主張,追求演奏音色的豐滿、柔潤及華麗,他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鋼琴家。
鋼琴彈奏中的各種因素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復雜關系。高抬指訓練法與貼鍵彈奏法就是相互關聯、互為補充的,它們是學琴不同階段採用的不同訓練方法。
(5)鋼琴抬指圖擴展閱讀:
鋼琴之所以能發出聲音,主要是人的臂力與指力運動對鍵盤賦於作用力的結果。這對於每個鍵而言,所感應到的是垂直的「重力」。重力大,弦振動的幅度大,聲響就強;重力小,弦振動的幅度小,聲響就弱。
聲響大小的對比,也是音樂表演中不可缺少的表現手段之一。演奏者在運用這類手段時,不付出一定勞動是難以實現的,而這種勞動的付出,又和部分肌肉「緊張」的活動是分不開的。鋼琴從結構上來看與其它弦樂器的結構有它不同的特點,它不同於可以連續振動的弓弦樂器(例如二胡、提琴)。
當我們在鋼琴上觸鍵後,琴錘隨即離開靜止位置去撞擊琴弦,並依靠弦的反作用力回到靜態位置,此時即使手指不離鍵也不能保持聲音的持續強度。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繼續向琴鍵用力,就形成「多餘勞動」。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在鋼琴藝術中,美妙悅耳的聲音與手觸鍵時使用力量的來源、力度的支配、觸鍵的方法有著直接的關系。從生理學角度把人的上肢劃分為手、前臂、大臂、肘部、腰部等幾個可以獨立活動的部分,正確運用力量是學習鋼琴基本技能的關鍵,力的運用是否合理,是否科學決定所彈作品的成敗。
參考資料:網路-觸鍵
㈥ 彈鋼琴時如何抬指才是正確的
方法如下:
1、一下一下地高抬指(拾3、4、5指是可以相互帶起來的),提前離鍵法(就是不 彈的手指都提前抬起來)。
2、擺好手型(准備動作)——高舉手指(指根部位)——第一關節適度彎曲——向下擊鍵(以手指自身力量)。以上是一次完整的高抬指的彈奏流程。需要提醒的是,在做高抬指的時候必須要獨立地使用第三關節,並且注意控制手腕的力度,以便能保持其餘手指與手腕不會因為用力過大而向上飛跳
3、4、5指天生是十個指頭里最柔軟無力的,再加上我們平常在使用雙手的時候,使用率最多的就是l、2、3指,而作為弱指的 4、5兩指也因為有著其他指頭的互相幫助,得到的鍛煉也少,從而導致4、5兩指力度軟弱,關節的支撐力差,尤其是各個指頭單獨動作也會顯得笨拙,再次靈敏 度與協調性相對較差。像你說的妮尼高抬指時3、4、5指互相帶起來彈,這種3、4、5指互相粘連(將指頭並在一起)的彈法會令4、5指缺失獨立性,一旦要 求手指張開,一個手指對應一個琴鍵彈奏,這種手指互相粘連、互相幫助的狀況,不僅會導致孩子出現常常觸鍵不準確、碰音等不好的後果,還會導致手指在正常的 豎直向下的用力方向上不停左右搖擺的情況發生,從而阻礙彈奏速度的提高。
㈦ 彈鋼琴如何高抬指
高抬指練習是一種訓練手指獨立性、靈活性的練習,就是要讓我們的掌關節靈活起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打開掌關節」.而要打開掌關節的很好的方法就是高抬指!
一個高抬指的動作分為三個環節:
1、抬指動作
2、下鍵動作
3、還原放鬆狀態。
一、首先是抬指動作,抬手指為下鍵起到准備的作用。手指自然抬高即可,過高會使肌肉緊張,彈琴便很難放鬆。有些學生為了高抬手指,手掌也翻起來了,手指也直直的抬起來了,這些抬指的方法都是不正確的。因為我們抬手指是為下鍵做的准備工作,而不是為抬指而抬指,因此手指只需按彈奏時手指的自然彎曲度自然抬起,手掌保持原狀放平狀態即可,手指抬得過高會造成肌肉的緊張。
二、其次是下鍵動作,下鍵動作是核心動作。最重要的就是注意下鍵要迅速果斷,手指像小槌子一樣快速敲擊琴鍵,聲音要很集中、很透徹。但是千萬不能為了聲音響亮而靠手腕的力量來壓琴,這樣漸漸就會養成顛手腕的毛病了。特別需要提醒的是,兩只手的四、五指是弱勢手指,天生比較軟沒有力度,因此四、五指下鍵時特別容易手腕往下壓一下,我們在練琴時一定要讓四、五指獨立彈下去,而不藉助手腕的下壓力量彈奏。
三、最後一個環節就是還原放鬆狀態。還原放鬆狀態的關鍵是迅速,也就是說在觸鍵後要迅速放鬆,這種放鬆狀態對於我們彈下一個高抬指的音又做了很好的准備工作。不然手總放鬆不下來,保持僵硬狀態,彈一會兒就會手臂或手腕發酸,所以一旦發現自己手臂或手腕發酸,一定要放慢速度彈琴,彈完一個音後自己體會放鬆的感覺。
在練習高抬指的過程中,還要注意音與音之間的慢速與彈奏每個音時的快速下鍵相結合。
㈧ 鋼琴初學者剛開始是抬手腕彈還是高抬指彈
鋼琴演奏需要長期持之以恆的日常練習過程,日常練習需要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練琴習慣,習琴中的「腦前手後」是首先應該養成的正確而重要的練琴習慣之一。
在教學過程中時常發生下述情況,練琴花費了一周的時間(約6-12小時),可是在老師面前匯報作業時,學生卻大夢初醒般地發現了自己的錯誤,諸如:漏掉調號或變音記號、用錯指法而破掉了樂句、斷奏與連奏沒有區分等等。出現上列問題的原因主要有:
練琴時心不靜氣不凝,怱忙行事,練琴好比干體力活,「風風火火闖九洲」;
動手彈琴練習之前,缺乏應有的細讀與簡析樂譜的環節過程;
樂曲中的特殊內容沒有理清,重點難點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缺乏應有的理性認識;
對於學習內容的練琴計劃缺乏明確的布局安排,對於每次的習琴目標也缺乏應有的指向性要求。
要取得優良的學習效益,日常練琴過程中養成「腦前手後」的練琴習慣尤為重要。「腦前手後」是指先動腦再動手,動腦的主旨任務是眼睛看清樂譜,思想上集中於彈奏要領的「內視聽覺」,心中想到音樂,(俗曰:看到—想到—聽到)。在動手彈奏的過程中,要聚精會神地聆聽自己所彈出的聲音,隨時調整自己的彈奏狀態及生理機制,並傾注於聽覺記憶音樂和手感。
琴中「先動腦」的指向域面主要有:
看清並記住譜號、調號、拍號,認准節奏和音符;
看清小節內的變音記號;
看清指法;
看清連奏、斷奏等不同的演奏記號;
認清力度、表情和速度等音樂記號;
認請練習曲或樂曲的作者、織體特點及音樂體裁等;
運用「視聽聯覺」凝神貫注地想到音樂,並對樂曲整體做出宏觀把握及微觀聚焦,設定初步練琴計劃並目標明確地指向重點難點域面。
關於樂曲速度:樂曲或練習曲曲首一般都標有義大利文或中文的樂曲速度。在初練此曲時,切勿用此速度練習,要用慢一倍乃至慢二、三倍的音樂速度進行練習。待練習熟練自如之後,再逐漸地提升樂曲速度。「樂曲速度是自然地走出來的,而不是逼出來的」,否則,必將引起演奏的痙攣僵硬等弊端。
彈奏指法錯亂是基礎琴學中常見的問題。樂曲演奏指法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它往往因人而異(如手的大小等生理條件)。然而,指法卻有一個規范性、合理性與科學性的問題,特別是在基礎琴學階段。指法合理運用的依據是樂句的走向與連貫、和聲的連接與織體等。只要不是樂譜印刷有誤,又沒有特殊情況(如手確實很小),就要嚴格按照樂譜上的指法演奏。在基礎習琴階段養成規范的指法習慣,對於建立正確的基本手型、伸縮手型、八度手型、變化手型,對於熟悉彈奏的把位感和鍵盤感,對於提高視奏速度及學習效率,都具有直接推動效應。
動手彈奏的指向目標可以設定下列幾個方面:
視奏的方式,把樂曲或練習曲通彈1-2遍,做到心中統覽全局;
根據練習時間,有指向要求地分段練習或分句練習或分小節練習;
有目標要求地練習難點,並將重點難點置於樂曲整體中驗證;
練琴一定要做到正確重復,「彈一個音對一個音」,切忌無休止地重復錯誤。對於彈不過去的地方或認不清的音符,要停下來靜心地思想再動手彈奏。「腦前手後」常常是貫穿於習琴生活的始終和具體練習環節過程中;
日常練熟練的樂曲片斷要隨時與整體連接起來檢驗與強化,一首樂曲(或練習曲)需要幾次(多少時間)練好,要做到心中有設計,手上有記憶。
「腦前手後」的練琴習慣可經常與視譜彈奏實踐、與背譜演奏鍛煉相結合進行。視譜彈奏練習中的「腦前手後」練習熟練之後,可能自然地發展為背譜演奏。然而背譜演奏則更需要音樂耳朵的傾注和音樂心靈的投入。視譜彈奏與背譜演奏在學習中經常交替進行,要努力做到視譜准確快捷,背譜流暢生動。視譜彈奏與背譜演奏時常交替練習,可以加強理解,深化記憶,完善提高,積蓄音樂表演的感情力量。
背譜演奏是作業內容練習熟練的重要標志,是樂曲演奏的基本要求。基礎鋼琴習程階段鍛煉正確背譜能力對於學習質量升華和鋼琴的學以致用,起著直接的推動作用。
學習中常有一種自然的背譜習慣,即:當一個曲子彈熟練之後,就自然而然地背下來了,但演奏中一旦出現間斷錯誤或遺忘,就再也找不回來或彈不下去。這種背譜多是憑天然貫性式的下意識順手溜,不能說它絕對錯誤,但它需要完善成理性與感性相兼溶的「順手溜」。正確的背譜練習應多多切入聽覺—感覺(手感)—視覺的三位一體性的整體記憶和有意記憶。在練習背譜時要多一些理性的參與(聽覺—感覺—視覺),在實際背譜演奏中,理性化的內容要充滿感性化的音樂激情。
習程過程中的「腦前手後」,應成為基礎習琴、新作品初練、視奏練習和後繼深造學習的優良習慣。習慣成自然,自然既是演奏學的最高目標,又是音樂藝術的崇高理想。
㈨ 鋼琴高抬指練習
一、1指獨立彈奏
1指比較獨立,彈奏時單獨抬起,不需其它手指幫忙;
二、由1指到5指順序上行彈奏
1、彈奏1指時:手指單獨抬起;
2、彈奏2指時:帶動3、4、5指同時抬起(記得2指彈下去的同時3、4、5指也落下放回原位,不要一直翹起)
3、彈奏3指時:帶動4、5指同時抬起,1、2指不必抬起(記得3指彈下去的同時4、5指也落下放回原位,不要一直翹起)
4、彈奏4指時:帶動5指同時抬起,1、2、3指不必抬起(記得4指彈下去的同時5指也落下放回原位,不要一直翹起)
5、彈奏5指時:手指單獨抬起。
(9)鋼琴抬指圖擴展閱讀
其他技巧
1、音階:音階24個大小調是比較重要且有用的。很多大型奏鳴曲、樂曲、協奏曲都有很多地方有音階,因此需要將音階掌握好。
彈音階要注意的是讓所有音發出來的聲音都要一樣,不能有輕有重,一定要注意手指的控制能力,如果彈音階的時候還是有的重有的輕,控制不好力度,可能演奏不出令你滿意的音色和旋律。
2、琶音:琶音包括24個大小調琶音跟屬7減7琶音。這個是建立在音階之上的東西,主要練習手指之間的擴張和伸縮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練習。
鋼琴曲中琶音部分佔很大一部分,各式各樣的琶音都會出現,但都是24個大小調屬7、減7和弦的琶音變形模式,所以彈好基本琶音是非常有用也是非常必要的。
㈩ 彈鋼琴 高抬指 怎麼抬
這個問題我不得不說一下,現在國內業余鋼琴培訓的亂像以及很多業餘人士陳舊落內後的教學方法。就是高抬指是單容獨一個一個的抬,這種方法不但手指抬不高,導致沒有力量,聲音都是飄的,而且一個個單獨抬,4指無法抬,5指沒有力量,這些都是違反人的身體構造的事情,這些教學方法都是很落後和很不科學的,很多師范出來的業余老師還是用這種方法,這種方法註定是彈不好鋼琴的。
其實高抬指就是練習手指的力量和靈活度,作為一個手指基礎練習,現在國內音樂學院鋼琴系的教學方法基本上還是以高抬指為基礎,但是正確科學的高抬指是:手腕以上全部放鬆,著重鍛煉三關節的支撐力量,一首曲子可以有很多種觸鍵方式,這些都是你在有一定的基礎上才可以進行的。
以音階為例,正確的高抬指方法是,如彈下食指,那麼其他手指都是要抬起來的,這樣彈下來才有力量,不信你自己可以試一下,是一個個單獨抬下鍵有力量還是全部抬再下鍵有力量。哪個更輕松,哪個更痛苦。
建議業余的學習者有興趣,可以去看聽一下劉詩昆和周廣仁講課,看看他們推薦的是什麼方法,看看朗郞,王羽佳他們這些人是怎麼彈的,你就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