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城南舊事的主題曲叫什麼名字啊
送別,挺好聽的,我們音樂課上還學來著
電影《城南舊事》對《送別》的使用,並沒有被林海音版所限。它實際是把豐子愷版和林海音版合二為一,但又有個別差異。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灑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㈡ 《城南舊事》電影插曲
插曲:《送別》望樓主採納
㈢ 《城南舊事》主題曲是誰唱的
送別》是李叔同作詞的一首清涼歌,作曲者是美國的J·P實德韋,它是一首學堂樂歌。學堂樂歌多採用歐美、日本等國歌曲的既成曲調填寫而成。《送別》後來被我國電影《早春二月》、《城南舊事》作為主題歌和插曲。該曲訴說一種離別之情,唱起來如怨如訴。《送別》是李叔同從日本留學回國後創作的,此時作者已開始接觸佛教,並對佛學有很深的研究,從《送別》詞中,我們或許可以感受到李叔同對當時社會的態度和對人生的思考,通過對人生悲歡離合的認知,加上學佛的歷程,作者已悟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之道理,使聽者也悲切地與作者產生強烈的共鳴。
弘一法師出家前,「天涯五好友」中有位叫許幻園的。一個冬天,大雪紛飛,當時舊上海是一片凄涼。許幻園站在門外喊:「叔同兄,我家破產了,咱們後會有期。」說完,揮淚而別,連好友的家門也沒邁進。李叔同看著昔日好友遠去的背影,在雪地里站了整整一個小時,連葉子小姐多次的叫聲,也沒聽見。隨後,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內,把門一關,讓葉子小姐彈琴,他含淚寫下「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送別》一詞寫的是人間的離別之情,講述的是人間美好之緣,構築的卻是人生的天問風景。在這首清詞麗句中,蘊藏著禪意,是一幅生動感人的畫面,作品中充溢著不朽的真情。弘一法師的眾多作品,體現了中國文化的意蘊和精神。「一音入耳來,萬事離心去」。大師的作品充滿了人生哲理,寧靜淡雅,給人啟迪。法師的詞像一杯清香的茶,清淡純凈,淡中見真味。
㈣ 電影《城南舊事》插曲送別李淑同
李叔同《城南舊事》背後的故事
他這一生有兩個身份,一個風情才子,版一個世外高僧。
前半生,權他是「二十世紀初文章驚醒海內」的藝術巨匠,無論音樂、戲劇、書法、繪畫、詩詞皆是一流,堪稱全才大師,中國現代藝術的鼻祖。然而在盛名抵達巔峰之際,他卻選擇拋妻棄子,遁入空門,留給世人難以揣測的玄迷。
他是弘一大師,也是李叔同。
在中國百年的文化史中,
李叔同是公認的通才和奇才。
直到多年後,朴樹在翻唱《送別》時說:
「如果這是我寫出來的歌詞,
讓我當場死在這兒都可以…」
1918年春,西子湖上霧氣氤氳。
水天一色的灰濛晨霧里,一南一北劃來兩艘木舟。
一男一女各立船頭,一人著素樸僧衣,一人穿異域和服。
兩艘船緩緩靠近,女子盯著那僧人凝視許久,開口道:明天,我就要回國了。
李叔同的情緣
僧人道:好。
女子含淚悲喚:叔同···
僧人答:請叫我弘一。
電影中李叔同的日本妻子
女子低頭,沉默良久,問:弘一法師,請告訴我什麼是愛?
僧人答:愛,就是慈悲。
答閉,轉身而去,再未回頭。
從此,世間少了「李叔同」,多了「弘一法師」。
㈤ 電影《城南舊事》中的插曲《送別》,採用誰的同名詩詞
弘一大師 送別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扶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㈥ 電影 城南舊事 是中國的為什麼插曲是美國編的
《送別》是一首流傳很廣的歌曲。是弘一法師李叔同在東渡日本(1905-1910)期間給一首美國歌曲寫的詞。還有林海音版本,就是城南舊事小說的作者。他們都是文化名人。
㈦ 電影城南舊事片中插曲是一首日本歌嗎
不時,是李叔同大師做的學堂樂歌之一《送別》
㈧ 電影《城南舊事》里的那首歌的歌詞
這首歌在上世紀的二、三十年代就已經有了,是美國的約翰·p·奧德威作曲,由著名的弘一法師(李叔同)填詞的作品,當然是在拍《城南舊事》之前就有了啦,《城南舊事》是八十年代時出品的啊。
㈨ 城南舊事的電影,和歌曲
下載復地址:
http://61.141.0.208/jxbk/data/jszp/xddwx/IMAGES/cnjs01.rm
http://61.141.0.208/jxbk/data/jszp/xddwx/IMAGES/cnjs02.rm
訊雷下..還比較可制以!
我上次用過..效果還可以..
你也可以用用!
㈩ 《送別》--電影《城南舊事》插曲
陳綺貞的《送別》 http://www.bingling.net/blog/UploadFiles/2008-3/42213325010.mp3
滿意請內采容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