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鋼琴和小提琴。
mmmmmm.....
主要問題是你有時間限制,所以你就挑一個簡單的來學吧,就學鋼琴吧。因為公專認的小提琴是世界上最難學屬的樂器,小提琴比任何樂器都難學,同樣的刻苦,花在鋼琴身上可能比話在小提琴身上效果更突出一些,所以建議你選鋼琴。
還有在音樂學院里,我不知道你要考哪個學校哪個專業,但就我所知中央音樂學院和中國音樂學院鋼琴都是必修課(好像鋼琴只要在音樂學院里就是必修課無論你是什麼專業。)不知道對於你來講這是個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無論你選哪個,祝你成功吧!
----------------------------------
你要兩個都學,怕是哪個都學不好,因為這兩個可是最難學的,不是別的小樂器,如果你想這兩個都掌握,那麼應該學好一個,再學另一個。
❷ 學鋼琴比較有前途還是學小提琴
今日話題:
有小夥伴留言說:自己從小就有學鋼琴的夢想,但是農村出生,也沒上過大學,現在在城裡打工,每月三千塊薪水,日常開銷房租水電就已經壓得自己基本沒有用於休閑娛樂的錢,更別說學鋼琴的學費了。聽說學鋼琴一節課就要一百多,好點的要更多,感覺對自己來說很不現實……
丁丁租琴:那麼,窮人學鋼琴是不是不現實呢?
對於網友的這個問題,小編突然想到韓寒曾經在自己的作品中說過一句話:「不能因為跑步跑不過劉翔就不跑步了,不能因為開車開不過舒馬赫就不開了。」韓寒的這句話告訴大家,我們不能因為「窮」就放棄自己的夢想。還記得去年小編為大家分享過一篇文章:
「偷雞腿媽媽」住垃圾場送娃學鋼琴!再窮,也要有追求!
沒錯,再窮,我們也有權力去擁有追求。因為,夢想源於對現實的不滿和改造。既然是夢想,就必然是對現實的一種突破和提升。如果沒有對現實的無奈和不滿,也許人類至今仍然活在原始社會,沒有工業文明,沒有發達的信息,當然也沒有這些豐富多彩的娛樂工具。生存的意義就在於不斷樹立夢想和實現夢想。有了夢想,我們就有了改變世界、改變生活和自己的動力,生活才能更加精彩。
丁丁租琴:窮人學鋼琴現實
在困境中最能考驗一個人。當你相信明天會變得美好的時候,你就不會再計較今天所遭受到的痛苦。因為當你有了夢想時,就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你前進的步伐。
在互聯網發展迅猛的共享經濟時代,只要您肯堅持自己的夢想,沒有什麼是實現不了的。比如,我們買不起一台鋼琴,卻可以去用一件衣服的錢租一台好的品牌鋼琴去學習,去堅持你的鋼琴夢想。
結語:
為了不斷的滿足大家的鋼琴夢想,丁丁租琴堅持創新,讓鋼琴夢想者用琴更加便利化、專業化、創新化,從而給大家提供創造有鋼琴的機會,為每一個渴望音樂夢想的人插上翱翔的翅膀,讓購買鋼琴不再成為鋼琴夢想者擁有音樂夢想的障礙。
❸ 小提琴與鋼琴哪個地位更高
近幾年來,隨著電鋼琴生產工藝的提高和產量的增加,越來越多的電鋼琴開始進入大眾的視野,很多琴友在選擇鋼琴的時候,經常會在傳統鋼琴和電鋼琴之間猶豫不決,到底傳統鋼琴和電鋼琴之間各自有何優劣,今天就請跟隨小編來一探究竟。
NO.1功能功能作為一架鋼琴的首要考慮因素,一直是廣大琴友非常關注的一個硬性指標,電鋼琴作為傳統鋼琴的一個補充,在功能上除了能夠表現傳統鋼琴的演奏效果之外,近幾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的電鋼琴已經自帶變聲、錄譜、伴奏等功能,日趨的呈現出更多樣化的功能。NO.2 便捷性
傳統鋼琴由於是傳統工藝製作而成,一架普通的傳統鋼琴的重量在200公斤左右,而一般的電子鋼琴的重量在幾十公斤左右。所以相較於傳統鋼琴,電子鋼琴擁有更小巧的外觀,便於攜帶,在運輸和搬用的過程中由於體積小,質量輕,擁有更好的表現,另外,不同於傳統鋼琴,電子鋼琴在使用前不需要調律,所以不用擔心跑音。NO.3 表現力一架電子鋼琴的音色采樣均來自於錄音棚,是通過現代科技的手段在最理想的條件下從演奏級的名牌鋼琴那裡獲取的,所以從最大程度上還原了傳統鋼琴的音質。但相較於傳統鋼琴,電子鋼琴的音色過於單一,缺乏個性化的表現,每一架傳統鋼琴,雖然調音比較繁瑣,但每一架傳統鋼琴都能夠通過自身的綜合表現發出獨特的聲音,而這種獨特正是每一個行走在職業鋼琴道路上的人多必備的,所以通俗來講,傳統鋼琴適合更專業的琴師,而電子鋼琴,作為一種業余愛好來培養絕對而選擇電子鋼琴絕對是最好的。NO.4 價格最後,一架鋼琴是選擇傳統鋼琴還是電子鋼琴,其價格也是廣大家長選擇時必然會作為重要考慮標準的要素。市場上,一架品質過硬的電子鋼琴,平均價位在3000—6000多元之間,而傳統鋼琴,由於繁雜的製作工藝,即使最普通的鋼琴,其價格也在10000元左右,兩者之間的差價還是很明顯的。
對於很多的家長來說,能夠通過傳統鋼琴培養孩子好的樂感,通過專業的鋼琴來塑造孩子在鋼琴演奏方面的個性的發揮是最好的願望,但由於傳統鋼琴高昂的購買成本,且買了後還不確定孩子能否在鋼琴這條道路上走下去,所以往往只能望而卻步的選擇了電子鋼琴,但卻從一開始就扼殺了孩子的天賦,那麼是否可以通過很少的成本就可以讓孩子接觸到專業級的品牌鋼琴呢?有的,即刻登錄丁丁租琴官網,各種知名品牌鋼琴及租及送,專業的表現,不一樣的實惠,花極少的錢享受專業的表現,丁丁租琴,國內極早的互聯網鋼琴租賃O2O平台,誠信經營,信譽保證,各種品牌鋼琴,還有高品質的電子鋼琴等著您哦。
❹ 小提琴好還是鋼琴好,哪個的前景更好一點
近幾年來,隨著電鋼琴生產工藝的提高和產量的增加,越來越多的電鋼琴開始進入大眾的視野,很多琴友在選擇鋼琴的時候,經常會在傳統鋼琴和電鋼琴之間猶豫不決,到底傳統鋼琴和電鋼琴之間各自有何優劣,今天就請跟隨小編來一探究竟。
NO.1功能功能作為一架鋼琴的首要考慮因素,一直是廣大琴友非常關注的一個硬性指標,電鋼琴作為傳統鋼琴的一個補充,在功能上除了能夠表現傳統鋼琴的演奏效果之外,近幾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的電鋼琴已經自帶變聲、錄譜、伴奏等功能,日趨的呈現出更多樣化的功能。NO.2 便捷性
傳統鋼琴由於是傳統工藝製作而成,一架普通的傳統鋼琴的重量在200公斤左右,而一般的電子鋼琴的重量在幾十公斤左右。所以相較於傳統鋼琴,電子鋼琴擁有更小巧的外觀,便於攜帶,在運輸和搬用的過程中由於體積小,質量輕,擁有更好的表現,另外,不同於傳統鋼琴,電子鋼琴在使用前不需要調律,所以不用擔心跑音。NO.3 表現力一架電子鋼琴的音色采樣均來自於錄音棚,是通過現代科技的手段在最理想的條件下從演奏級的名牌鋼琴那裡獲取的,所以從最大程度上還原了傳統鋼琴的音質。但相較於傳統鋼琴,電子鋼琴的音色過於單一,缺乏個性化的表現,每一架傳統鋼琴,雖然調音比較繁瑣,但每一架傳統鋼琴都能夠通過自身的綜合表現發出獨特的聲音,而這種獨特正是每一個行走在職業鋼琴道路上的人多必備的,所以通俗來講,傳統鋼琴適合更專業的琴師,而電子鋼琴,作為一種業余愛好來培養絕對而選擇電子鋼琴絕對是最好的。NO.4 價格最後,一架鋼琴是選擇傳統鋼琴還是電子鋼琴,其價格也是廣大家長選擇時必然會作為重要考慮標準的要素。市場上,一架品質過硬的電子鋼琴,平均價位在3000—6000多元之間,而傳統鋼琴,由於繁雜的製作工藝,即使最普通的鋼琴,其價格也在10000元左右,兩者之間的差價還是很明顯的。
對於很多的家長來說,能夠通過傳統鋼琴培養孩子好的樂感,通過專業的鋼琴來塑造孩子在鋼琴演奏方面的個性的發揮是最好的願望,但由於傳統鋼琴高昂的購買成本,且買了後還不確定孩子能否在鋼琴這條道路上走下去,所以往往只能望而卻步的選擇了電子鋼琴,但卻從一開始就扼殺了孩子的天賦,那麼是否可以通過很少的成本就可以讓孩子接觸到專業級的品牌鋼琴呢?有的,即刻登錄丁丁租琴官網,各種知名品牌鋼琴及租及送,專業的表現,不一樣的實惠,花極少的錢享受專業的表現,丁丁租琴,國內極早的互聯網鋼琴租賃O2O平台,誠信經營,信譽保證,各種品牌鋼琴,還有高品質的電子鋼琴等著您哦。
❺ 鋼琴的歷史和衍變
鋼琴是一種鍵盤樂器,由於其音域寬廣、音色豐富、表現力無窮,以及技巧性強和難於演奏等特點,被稱為是 「樂器之王」。鋼琴的誕生並非一朝一夕,而是經過了約為600多年漫長的歷史時間才逐漸形成今天這樣較為完善的一件樂器。300多年前的鋼琴被稱為 「古鋼琴」 ,雖然外觀與現代鋼琴沒有太大的差異,但其機械原理卻是用飛禽的羽毛管做成撥子,撥動琴弦發聲,這種鋼琴被稱為是 「撥弦古鋼琴」 。由於撥弦古鋼琴聲音纖細,缺乏音量也缺少共鳴,因此不久又出現了一種利用杠桿原理製作,以擊弦方式來演奏的鋼琴,被稱為是 「擊弦古鋼琴」
1698年,義大利管風琴製作師巴爾托洛梅奧·克里斯托福里為佛羅倫薩的貴族菲迪南德·梅迪契製作了一架與羽管鍵琴的外形和結構相似的鋼琴。1709年,克里斯托福里又製作了一架能同時演奏弱音和強音的鋼琴,從此開始了鋼琴藝術的歷史紀元。在義大利語中,「鋼琴」就是指能同時發出強音和弱音的羽管鍵琴。後來,克里斯托福里將閑暇時間完全投入在鋼琴的革命性發明中,從1709年到1732年逝世為止,他一共做出了25架鋼琴。
[耶胡迪·梅紐因]鋼琴的前身是擊弦古鋼琴,而不是羽管鍵琴,羽管鍵琴是通過撥動琴弦而發音,而鋼琴則是通過敲擊琴弦來發音的。用鋼琴可以演奏任何風格的樂曲,但不一定能達到真正完美的效果。作為一個小提琴演奏者,我這樣說是有根據的,因為琴弦發出的聲音不像人的嗓音,人的嗓音可以保持一定的強度不變,而琴弦受到敲擊之後,聲音會由強變弱。所以鋼琴的演奏不能完全達到人聲演唱的效果,但是,如果演奏者技藝精湛,也可以演奏出接近人聲的音色。當琴弦的聲音開始下滑的時候,應當盡量減少間歇,保持聲音的連貫和圓潤,這樣就能演奏出類似人聲演唱的音色,要達到這樣的音響效果,演奏者必須有超凡的技藝,否則,擊弦後聲音的強度就無法保持不變。鋼琴的質量不僅直接關繫到琴弦聲音強度的穩定性能,而且影響到演奏的效果。鋼琴也是一種和聲樂器,因為鋼琴具備所有的音階,可以奏出各種和聲,所以鋼琴可以演奏各種樂曲。
為何鋼琴是一個重要的自我表達的工具? 著名作家喬治·肖伯納說:「鋼琴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樂器發明,它對音樂的重要性,猶如印刷之於詩歌」。16世紀鍵盤樂器中的王子曾是羽管鍵琴,但人們對於更具歌唱性的鍵盤樂器需求激增,人們需要一種可以提供更多音色的樂器。而羽管鍵琴不能像鋼琴那樣發出輕柔或響亮的聲音,也無法產生回響。當社會逐漸變得世俗,到十八世紀人們希望鍵盤樂器能如歌唱般地觸動人心,而不是僅能播送音樂。很快,順應時代需求的鋼琴產生了。如果說羽管鍵琴代表巴洛克時代,鋼琴則成為古典和浪漫派音樂的象徵。
早期的鋼琴引起了許多樂器製作師的興趣,他們對這種樂器進行了改進,但是這種鋼琴最終沒有得到全面的發展,哲學家伏爾泰曾經說:「製作鋼琴和羽管鍵琴應當是制鍋的工匠乾的活」。鋼琴的內部構造太硬,不便於練習,如果觸鍵太輕,琴槌就不能接觸到琴弦,如果觸鍵太重,琴槌則會反彈,造成重復擊弦,聲音就會很難聽。直到克里斯托福里使用擒縱裝置之後,才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雖然克里斯托弗里發明了鋼琴,但熱衷於歌唱和小提琴的義大利人卻對這項新發明不感興趣。在克里斯托弗里去世後,德國人很快就掌握了鋼琴的發展。
管風琴製造師、德國人戈特弗里德·希爾伯曼同時也是巴赫的朋友,一直夢想著製造有很大動態范圍的樂器,他奇跡般地發現了克里斯托弗里的琴槌裝置的圖紙,並付諸實施。18世紀40年代末,菲特烈大帝購買了超過一打的希爾伯曼鋼琴,並把它們放置在柏林的皇宮和各處行宮中。在此之前一年,巴赫曾經試彈過希爾伯曼的鋼琴,這位羽管鍵琴和管風琴大師並不喜歡它,但當他拜訪菲特烈大帝並再次試彈改進過後的新裝置的時候,巴赫宣稱它完美無暇。巴赫的鋼琴作品是留存最早的鋼琴曲目。
1843年,波士頓鋼琴製造商瓊納斯·契柯林發明以鑄鐵型框架製造鋼琴的外框,之後不但鋼琴持久不走音,其嘹亮的音響還可傳遍音樂廳的每一個角落。克里斯托弗里的原型鋼琴遠比現代鋼琴輕巧。現代鋼琴以多達兩萬件的零件,榮登「工業革命之女」寶座,鋼琴從此成為浪漫派的樂器代表。在浪漫派時代,鋼琴天才們紛紛降生。在德國,菲利克斯·門德爾松出生於1809年,波蘭人弗里德利克·肖邦出生於1810年,匈牙利來的弗朗茨·李斯特生於1811年。他們為鋼琴創造出一個充滿鮮明個性與濃烈情感宣洩的視野。
音樂創作的發展進一步推動了鋼琴製作工藝的進步。從1860年起,人類進入了真正的鋼琴時代。英國的樂器製作大師布羅德伍德對方形鋼琴的琴弦設計進行了改進,使低音音域更加寬廣。同時還用踏板代替了操縱旋鈕和膝板。布羅德伍德對三角鋼琴也進行了改進,使鋼琴的聲音增加了強度和共鳴性,但同時又使聲音的清晰度有所減弱。19世紀初,法國人塞巴斯蒂安·埃拉爾開始在琴架上使用金屬支撐桿。1822年,埃拉爾又邁出了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在鋼琴中使用了雙重擒縱裝置,這就使演奏者能夠迅速地連奏同一個音,於是就可以用鋼琴來演奏各種旋律。現在的鋼琴都是採用雙重擒縱裝置,因此埃拉爾被譽為「現代鋼琴之父」。德國人亨利·帕普也是一位多產的發明家。1826年,帕普想出了一個很有創意的辦法,那就是用尼絨墊代替琴槌上的皮墊。此外,三角鋼琴和方形鋼琴也出現了一些重要的發明,比如琴弦交叉安裝,既加長了琴弦,同時又使擺放琴馬的位置變得更加合理,而低音琴弦和高音琴弦的重疊,使鋼琴獲得了更加理想的共鳴效果。
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鋼琴在上流社會越來越受歡迎,新的鋼琴品牌應運而生。19世紀後半葉,美國的亨利·斯坦威成為令人矚目的鋼琴製造商。工業革命推動了機械製造業的發展,鋼琴製作技術又有了新的改進。19世紀中期,德國的鋼琴製造業發展迅速,一些歷史悠久的鋼琴品牌也在積極地進行技術革新,他們製作的鋼琴佔領了歐洲大大小小的音樂廳。直到1914年,美國的斯坦威鋼琴進入歐洲市場之後,才結束了德國鋼琴的壟斷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德國製造的鋼琴以優良的質量聞名於世,英國人則擅長製作用於教學的鋼琴,法國的埃拉爾和普萊耶爾兩大品牌製造商則主要生產用於演出的鋼琴。在那個時代,樂器製造商們不遺餘力地改進製作技術,為鋼琴注入了更豐富的音色。
20世紀是一個分水嶺,在進入20世紀的同時,鋼琴進入了現代化階段。與眾多的音樂家相比,一位法國的音樂家在20世紀初創立了一套新的作曲體系,他就是克勞德·德彪西。德彪西不僅是一流的鋼琴演奏家,同時又是傑出的鋼琴作曲家。他在音樂創作中進行了許多新的探索,把鋼琴當作一種可以製造豐富的色彩和獨特的音響效果的調色板,激進的和聲語言是他為20世紀音樂創作帶來的最大禮物。
從第一架古式鋼琴的出現到現代鋼琴的廣泛運用,鋼琴的製作經歷了近300年的歷史。經過歷代制琴大師的不斷改進,鋼琴的構造日趨完善,音色更加完美,它已經成為現代樂器中音域最廣闊、表現力最豐富的鍵盤樂器。三百年鋼琴的歷史發展不僅反映了人們在音響審美上的追求,還勾勒出了樂器和演奏者之間的相互促進關系。然而鋼琴家在將自己的情感與心境投入鋼琴作品時,完成的不僅僅是對作品的二度創作,更多的是演奏家在追求琴人合一的境界,實現鋼琴作為自我情感媒介的功能。鋼琴歷史的三百年,就是人類文化所經歷的三百年。鋼琴之所以偉大,就因為它是人類酸甜苦辣三百年的象徵。
❻ 小提琴和鋼琴是什麼時候有的
現代鋼琴是1710年前後義大利樂器製造家克力斯托福里根據哈普希科德(用羽毛或皮內制舌片容撥弦的鍵盤樂器)改制而成的鍵盤樂器。現代提琴族樂器(包括大、中、小、低音提琴)是1700年以後由維奧爾族弓弦樂器(其雙肩傾斜,側板寬厚,背板平坦,音孔為C形,琴弦細張力小,持弓時掌心朝上)演化而成。總之,二者都是18世紀初期成型的。
❼ 20世紀鋼琴最後的浪漫主義者是誰
霍洛維茲 Vladimir Horowitz 1904~1989
世界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 俄國鋼琴家
生平概略
霍洛維滋1904年10月1日出生於俄國基輔,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鋼琴家,曾在基輔的貴族音樂學校里受過鋼琴訓練,家境富裕。四歲便由媽媽啟蒙開始學鋼琴。平時除了一般課業外,他常與同學一起玩各式各樣的音樂,聯彈、室內樂、歌劇、交響樂,接觸各式音樂。霍洛維茲在11歲時,曾透過叔父的安排跟俄國鋼琴家史克里亞賓會面。在聽過霍洛維茲的演奏後,史克里亞賓對他母親說:「這個小孩將來會是個鋼琴家。不過,一定要給他完整的教育,不要只懂音樂,生活各個層面都要兼顧。藝術的范圍很廣,除了音樂還有繪畫、文學、甚至哲學,這樣,他才會成為一個有深度的音樂家。」
原本,霍洛維茲想成為一位作曲家。1920年他於基輔音樂院畢業時,俄國大革命野火燃燒到基輔,富裕的家庭被視為資本階級而被破壞殆盡,家裡的財產全部被充公,家庭經濟頓時陷入絕境。17歲的霍洛維茲只好提早展開他的職業演奏生涯,開始以開演奏會來賺錢貼補家用。起初,剛開始演奏時,由於知名度尚未打開,他的音樂會並不受到大家的注意,音樂廳觀眾席幾乎是空的;後來情況雖然漸漸好轉,但也常常只有半場的觀眾人數而已; 漸漸 知名度打開, 所到之處受到許多愛樂者的欣賞。 有一年的冬天,他光在列寧格勒就舉行23場音樂會,彈了200多首曲子,俊秀的外表,加上演奏時的強烈震撼力,在列寧格勒成為無人不知的風雲人物。樂迷瘋狂的程度,可媲美當今的偶像歌手;有八名少女更組成 "綠衣團"跟著他到處巡迴。對於自己早先從幾乎是空的音樂廳,到後來全滿的觀眾席之間所經歷的這一切,霍洛維茲覺得對一位音樂家來說是再恰當也不過的事了。
後來,霍洛維茲認識了密爾斯坦,兩人常常一起舉行合奏會,再加上霍洛維茲的妹妹跟另一位大提琴手,便成為俄羅斯幾個大城市裡家喻戶曉的四重奏團體。幾場音樂會下來,20歲時,霍洛維茲又以「電與光的鋼琴家」揚名全國。當時還有一批身穿綠衣的少女組成啦啦隊,只要霍洛維茲舉行演奏會,她們一定到場加油,為他鼓噪助威。後來,這些女孩得悉霍洛維茲要離開俄國到歐美闖天下,這下她們可慌了,便打定主意要留下一點紀念品。於是在某場演奏會後,女孩們來到後台,一擁而上把霍洛維茲團團圍住,人手一剪,把燕尾服喀擦亂剪一通,再把這些戰利品平分成八條,各與一朵黑玫瑰配戴在綠衣上,以示悼亡之意。
霍洛維茲一直憧憬要離開祖國到歐美打天下,1924年,經紀人Alexander Merovitch 看中他,想介紹他到歐洲表演,1925申請出國不過,卻遭到阻礙。後來他的父親想出以要到德國科隆拜Schnabel 為師的申請理由,才得以獲准過關。當霍洛維茲把自己攢來的五千美金藏在鞋底准備出境時,站崗的衛兵狠狠地盯住他說:「別忘了祖國!」雖然霍洛維茲從來沒忘了祖國,但是這一次離別出國境,要等到整整六十年以後,霍洛維茲才有機會光榮回到俄國。
歐洲時期
霍洛維茲剛到歐洲時,小有名氣,從早到晚都在趕音樂會。在德國開了幾場叫好不叫座的音樂會;當他到德國漢堡時,正好有一個機會成為他一生的轉捩點。當時有一位經紀人臨時找他代打,在沒有排演的情況下,請他代替昏倒的知名女鋼琴家演出柴可夫斯基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兩小時後,音樂會開始,指揮霍布斯坦被霍洛維茲的彈奏方式嚇到了,他跟著霍洛維茲的拍子來指揮,直到整首曲子結束。當演奏會結束,所有聽眾歇斯底里地叫喊,幾乎要把音樂廳掀翻了!漢堡當地的樂評也對當晚的音樂會佳評如潮。
美國時期
到了美國,又是柴可夫斯基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讓霍洛維茲一舉成名!不過這回是跟指揮家畢勤合作。紐約時報樂評家將這場演出稱為「鍵盤熱烈冒煙的演出」。
1932年,指揮暴君托斯卡尼尼決定啟用霍洛維茲,與紐約愛樂合作演出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皇帝'' 。 音樂會結束的餐會中他認識了未來的伴侶---托斯卡尼尼的女兒溫達。8個月後,倆人於1933年聖誕節前夕宣布結婚,霍洛維茲成了托斯卡尼尼的女婿,也轉變了他的一生。從那時候開始,霍洛維茲的演奏生涯就逐漸保持在高峰狀態,他更藉多次退隱與復出來製造話題,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溫達終身扮演著霍洛維茲的伴侶、侍從、和第一線的樂評,直至1989年霍洛維茲去世為止。
霍洛維茲被稱為拉赫曼尼諾夫作品的最佳詮釋者。他有幾次機會演奏給當時已頗有名氣的拉赫曼尼諾夫聽,他曾經形容說'' 他把整首曲子吞下去了''。
霍洛維茲跟拉赫曼尼諾夫是怎麼認識的?這就要從小提琴家克萊斯勒的一封信說起。克萊斯勒曾寫信告訴拉赫曼尼諾夫說:「有一個年輕的俄國鋼琴家用過去從來沒有聽過的彈法彈你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和柴可夫斯基的協奏曲,你應該見見他。」就這樣,霍洛維茲一到美國就接到拉赫曼尼諾夫的邀請,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時常一起到紐約史坦威鋼琴公司的地下室練琴,終其一生都維持非常親密的關系。當拉赫曼尼諾夫完成他的經典名作「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時,霍洛維茲正好在瑞士,每當他完成一段變奏,就會打電話到瑞士告訴霍洛維茲,由此可見兩位巨匠深厚的情誼。
霍洛維茲曾4度退出表演舞台,時間分別是:1936-1937、1954-64、1968-1974、1983-1985。他退隱的理由很簡單,他說:「我受不了一個禮拜旅行五天的勞頓,在火車上、旅館里,吃不好、睡不著。我像一輛該停的汽車,若不停下來,引擎就要燒壞了。一位藝術家若不斷付出,他的內涵便會越來越空虛。」
第一次退隱 由於托斯卡尼尼、溫達的嚴厲督促與壓力,1936年,他毅然決定退隱潛修,去加深自己音樂內在的表達方式。1939年,於法國東山再起。
第二次退隱 1953年2月25日在卡內基廳舉行獨奏會後,又宣布無限期的退出舞台,但錄音繼續。十二年的退隱生活,一方面為了回復身心健康;同時也為了靜下心,重新思考,建立自己的風格。他閱讀了許多書籍,重新研究音色觸鍵,追求更高層次的境界。在此段期間,他並沒有放棄錄音,哥倫比亞公司(CBS)為方便他錄音,於1962年,在他家架設一套完整的錄音設備,只要他想要錄音,可自己操控,或撥一通電話,錄音技術人員馬上到。
1965年3月19日記者會中,宣布霍洛維茲將於5月9日重返闊別12年的舞台。這場音樂會一掃過去樂迷的疑念,鋼琴美聲歌唱的迷人音色變化決不是靠錄音的技巧。
第三次退隱 1968年為了滿足各地樂迷,親自策劃一場在卡內基廳電視現場轉播演奏會。之後,又因健康因素,第三度隱退。1974年第三度復出演奏會。這場音樂會,連遠在歐洲的卡拉揚也前來聆聽,此時霍洛維茲的音樂呈現非常個人主觀的詮釋方式。晚期的霍洛維茲,彈奏的音樂常被冠上太自由古怪,他的詮釋常出乎意料,和一般我們認定或聽到的版本不同,呈現給我們完全不同的音樂思想。
1968年後半,他已很少公開演奏,但家庭錄音仍照常。1989年11月5日,因心臟衰竭逝世。
三度退出舞台
霍洛維滋為了自己音樂的更上一層樓,呈現給樂迷更豐富的音樂,三度放棄他大好的事業,潛心研究練習,這是一般演奏者很難辦到的。 的確,在他退隱又再重返,每次都有對音樂更深層的表現。他在不同時期常彈奏相同的曲目,錄音紀錄他每段時期對樂曲思考的改變,我們可從不同時期的錄音看到一個演奏家的成長。
彈鋼琴的動作
現在坊間很容易便可以買到霍洛維茲的音樂會錄影; 銀幕上的霍洛維茲永遠上身沒什麼大動作或搖動,利用大腦控制兩只手,做出變化多端的音色,沒有任何誇張多餘的動作。和現今許多''演音樂的"音樂家(及表情豐富、動作誇張,音樂聽起來平淡無奇)相反。音樂是用來聽的不是用來觀賞的,是不???
未曾參加過比賽的鋼琴家
霍洛維茲一生未曾參加過鋼琴比賽,他覺得比賽根本不是音樂家參與的活動; 一個音樂家應走出自己的路,比賽只會扼殺這種行為。 一個音樂家應不斷鞭策自己練習,不斷的進步。 這或許可以提供許多學音樂的老師家長、學生思考--- ''比賽'' 只是鞭策學生練琴、更進步,得獎與否並不那麼重要。一個鋼琴家的好壞,並不一定以比賽得獎為依規,波哥雷利奇是另一個成功的例子。
史坦威鋼琴的愛用者
霍洛維茲到任何地方演奏,均帶著自己的鋼琴,這是眾所皆知的事情。 他有五台史坦威鋼琴,分別是 CD186、 CD314 503、 CD223、 CD75、 CD443 (全由史坦威鋼琴免費提供),他最喜歡的一台是CD314 503。史坦威鋼琴並提供一個專屬調音師Franz Mohr給他. Mohr為他調音20餘年,霍洛維茲非常信賴他,Mohr沒空替他調音,他寧可取消演出。霍洛維茲對鋼琴的觸鍵、音色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有個人的喜好; 他要求鍵盤重量比一般輕,弱音踏板也需仔細處理過。
敏銳的耳朵
霍洛維茲非常在意音樂廳的音響效果。 每到一個新的演出場地,他都會察看舞台上下所有狀,仔細剔除他認為會影響音效的物體,包括布幕的高度跟卷法,對於鋼琴應擺在舞台的哪一個位置,他亦要求嚴格;會不斷的在演奏會前試彈,不停地要求舞台人員調整鋼琴的位置,並查看舞台的各不為所有會影響音響的物體,找到他認為最適當的位置,常常把工作人員弄得精疲力竭。美國卡內基音樂廳曾為了這件事想到一個一勞永逸的方法:從1965年起,卡內基音樂廳舞台地板上就一直有一個標有「霍洛維茲的螺絲孔」的字樣。此法確實替大家省去找到「正確」位置的麻煩。也因為有如此敏銳的耳朵,霍洛維茲才能製造出如此豐富多變的音色。
曾在曼尼斯音樂院 Mannes College of Music (我的母校)任教
由於演出繁忙,霍洛維茲雖然在演奏上達到本世紀的高峰,但卻後繼無人,除了他脾氣急烈暴躁,沒有什麼耐性指導學生之外,他也覺得這輩子沒碰過幾個彈得還可以的年輕人,在他一生中正式成為他的門下子弟的只有六人,且都只是短暫的指導。我意外發現,不熱中教學的他,居然曾經在我母校曼尼斯音樂院任教。霍洛維茲教學時很少示範,因為他始終認為:示範會抹殺學生的想像力。他發現,現在音樂學校訓練出來的學生,每一個彈起來都很相似,常常分不出誰是誰,他覺得這是示範跟模仿太多的緣故。霍洛維茲認為:只有知道自己如何去指導自己的人,才可能會有成功的一天。
有一次他在廣播里聽到一段鋼琴演奏,一邊聽一邊想,這個年輕人彈得還算不錯,但是應該可以再好一點。一會兒主持人報出演奏者的名字,沒想到正是霍洛維茲他自己!霍洛維茲之所以不聽自己的演奏,是因為他認為如果聽了以前的演出,就會造成某種程度的模仿,這對音樂家來說是很危險的。
曾霍洛維茲的小指
如果你仔細看過霍洛維茲演奏時的照片,會發現他的指法非常獨特。他手指平放在鍵盤上,看似肌肉僵硬,尤其是右手小指翹起,好像肌肉緊張一樣。這跟學校教的標准指法正好背道而馳。不過他的雙手力道驚人,能彈出如雷貫耳的聲響,也能夠彈出最後一排聽眾清楚感覺到的弱音。他對踏瓣的運用也非常特別,例如:他演奏李斯特作品時,常常不用踏瓣。
不聽自己的演奏
霍洛維茲語錄
1. 「彈鋼琴是天底下最簡單的一件事。」
2. 「貝多芬的音樂是可以改進的,樂譜並非聖經。」
3. 「由於我彈奏得非常清晰,一有錯你就聽得出來。如果你要我只按照音符來彈,不特別強調音色的強弱,那我絕對不會彈錯。永遠不要害怕,放膽去做。永遠不要仿效別人,不必求人提供意見,自己彈吧!」
4. 「如果我有什麼缺點,那就是我需要人愛。我不需要向別人說我彈得多麼美妙,我自己知道。我公開演奏,是請觀眾愛我。我出場時面露笑容,我感到快樂。我和你一樣,不同的是我不必買票。」
5. 「每次走上舞台,我就感覺自己是君臨一切的國王,是全場的主宰。」「我是將軍,我的兵就是琴鍵,我的任務就是要指揮這些琴鍵。」
6. 「當我對著鋼琴哭泣、歡笑,也希望聽眾能跟著我一起喜怒哀樂。」
7. 「聽眾付錢,他們想聆聽並觀賞一些美學的事物。」
8. 「唱片是一種回憶,是一張印有風景畫的明信片。」
9. 「我認為歌劇是音樂的根源,音樂最重要的就是歌唱。」
霍洛維茲論其他音樂家
1. 「莫札特是個敏感熱情的人,他有著各種不同的情緒,而他把這些感情都表現在音樂中。由此可見他是個十足的浪漫作曲家。」
2. 「我認為李斯特是歷史上最偉大的鋼琴巨匠,最了解鋼琴性能的就是李斯特。」
3. 「蕭邦對於我們了解鋼琴這個樂器有非常大的貢獻,他是一個只為鋼琴而存在的作曲家。尤其是他的練習曲,對現代的鋼琴來說非常困難。」
其他人對霍洛維茲的評語
1. 樂評家哈洛德‧荀伯格:「霍洛維茲這種光彩奪目的演奏法,音響強烈厚重頗具炮彈似地拋射力,無人可以企及!」「海飛茲至少有一個華麗的繼承人-帕爾曼。然而當霍洛維茲停止演奏時,沒有人能繼承他!」
2. 小提琴家密爾斯坦:「霍洛維茲是舉世無匹的,他可能常常出錯,但你不能說尼加拉瀑布有錯。」「別的鋼琴家是香水,但霍洛維茲是製造香水的『香精』。」
3. 鋼琴家兼指揮家伯恩斯坦:「我和霍洛維茲最不同的地方,就是他彈出了樂譜上的百分之百,而我只彈出了百分之七十而已。」
❽ 請問小提琴和鋼琴分別誕生在什麼時候誕生在哪個國家
最早的鋼琴是義大利人克利斯托福里(1655―1731年)發明的。他原是一位鋼內琴前身的制容造者。1687年,克利斯托福受雇於佛羅倫薩親王菲迪南,一直到1713年親王去世。1709年,他發明了一架外形與鋼琴前身完全相同,但內部琴弦發音裝置不一樣的鋼琴。這是世界上第一台鋼琴。鋼琴前身用羽管撥動琴弦,所以有人稱為「羽管鍵琴」;而鋼琴使用能被嘆氣會的錘子敲擊琴弦,力度可以控制,能使音量有大小不同的變化,所以當時講這中心十月七命名為「有強弱變化的哈波西考特」,弱(piano)和強(forte)兩個字拼寫起來就是「pianoforte 」,後來簡稱「piano」也就是鋼琴的外語名。這架鋼琴現存於紐約市藝術博物館。
小提琴最早出現於16世紀早期的義大利北部。最早期的小提琴,除了一些文藝作品中有所反映之外,沒有保存至今的實物。1550年的一幅壁畫上有一把三弦小提琴,這是至今可見的最早的小提琴的形象。早期很多小提琴只有三根弦,由此推斷,小提琴最初的製作者可能借鑒了其它早於小提琴的樂器,比如中世紀三弦琴(Rebec),這種琴自10世紀開始出現並被使用,它自身源於阿拉伯的雷貝琴(Rebab)。
❾ 小提琴和鋼琴是同個朝代出現的嗎
小提琴起源於17世紀
鋼琴起源於18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