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流音樂 > 莫扎特鋼琴重奏

莫扎特鋼琴重奏

發布時間:2021-02-24 05:25:45

Ⅰ 音樂史上都有那些鋼琴三重奏(越全越好)

鋼琴三重奏Piano trio(英):樂曲體裁或演奏形式之一。由鋼琴、小提琴、大提琴組成。以往主要演奏,奏鳴曲,如今選用的題材廣泛,曲式也較自由。屬於室內樂范疇。

如op.100 降e大調第二號鋼琴三重奏,(Mozart Vienna Piano Trio)莫扎特 維也納鋼琴三重奏,等等

鋼琴三重奏的一些代表人物:

馬尼亞爾:鋼琴三重奏 (MAGNARD:Piano Trio)
馬尼亞爾(Alberie Magnard,1865—1914),法國作曲家。1886—1888年在巴黎音樂學院師從馬斯奈,後又成為丹弟的學生,其創作追求結構嚴謹,有冷峻簡朴之感。在二次大戰中,因抗拒德軍侵犯其家室而被殺害。馬尼亞爾的鋼琴三重奏,F小調,0P.18,作於1904年。

肖邦,小調鋼琴三重奏 Op.8

史麥塔納:鋼琴三重奏,鮑羅定三重奏
塔納的大半輩子順利得近乎完美,然而在1854 1855兩年之間他接連失去珍愛的兩個女兒,包括極富音樂天賦而尤其為他鍾愛的長女;他的心靈受創到無以復加,在悲劇的酷刑中他將自己投入創作里,寫出了G小調鋼琴三重奏,像是想把充塞著的恐懼悲慟統統洗凈

貝多芬鋼琴三重奏:大公( 阿什肯納基/帕爾曼/ 哈瑞爾)

柴可夫斯基:a小調鋼琴三重奏
柴可夫斯基將他的a小調鋼琴三重奏獻給一位偉大的藝術家:尼可萊.魯賓斯坦。這是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室內樂作品.

德弗乍克 鋼琴三重奏
捷克小提琴家蘇克(Josef Suk)與他祖父及父親都同名,他的祖父是位作曲家,曾追隨德弗乍克學習,後來並娶德弗乍克的女兒為妻。因此這位蘇克與德弗乍克是親外曾祖孫的關系,由他來詮釋德弗乍克的音樂是再貼切不過的事情。 蘇克23歲時與大提琴家Josef Chuchro及鋼琴家Jan Panenka組成了「蘇克三重奏」(The Suk Trio),當時是西元1952年。然而一個新成立的室內樂組合很難在一開始就表現得十分理想,因此在累積多年經驗後才真正成為一個成熟的團體。從這張德弗乍克鋼琴三重奏的CD當中,大家就可體會他們豐富的表現力。

貝多芬的bB大調單簧管、大提琴與鋼琴三重奏

莫扎特鋼琴三重奏 — Portal

肖斯塔科維奇:《E小調鋼琴三重奏》

舒伯特鋼琴三重奏:
浪漫與古典最完美結合的室內樂極致珍品。
演奏:司圖佳特鋼琴三重奏
舒伯特的鋼琴三重奏充分融合了他創作弦 樂四重奏與鋼琴奏鳴曲的寫作經驗,是他室內樂作品中最能夠掌握古典曲式與他浪漫語法之美的作品,這些鋼琴三重奏從最大程度上表現了舒伯特清新爽朗 的樂曲風格,完全展示了室內樂的諧和之美。本片同時加錄兩首以鋼琴三重奏組合寫成的、但示形成完整樂曲的小樂章,其中《夜曲》有著舒伯特最深邃的思想靈魂,旋律非常動聽-敘述舒伯特生平的電影《夜曲》,就是以此曲作為舒柏特他作構思與靈魂的象徵。

Ⅱ 莫扎特好聽的鋼琴曲,協奏曲!!!

D大調小號協奏曲來(莫扎特)土耳其自進行曲(莫扎特)
德國舞曲(莫扎特)小步舞曲(莫扎特)
法國號協奏曲(莫扎特)小提琴協奏曲3號(莫扎特)
鋼琴協奏曲(莫扎特)橫笛協奏曲1號(莫扎特)
小夜曲1(莫扎特) 小夜曲2(莫扎特)
小夜曲3(莫扎特) 小夜曲4(莫扎特)
橫笛協奏曲二號(莫扎特) 降B大調三重奏(莫扎特)
魔笛(莫扎特)聖詩(莫扎特)
這些是有名的嘍,好不好聽還得你自己聽吧
可以找胎教音樂,莫扎特在那方面比較出眾呵

Ⅲ 莫扎特的鋼琴曲

莫扎特的鋼琴曲
C大調快板(鋼琴獨奏)(K.9A)(作於薩爾茨堡)
降B大調行板(鋼琴獨奏)(K.9B)
四十二首鋼琴獨奏曲(K.109B.)
C大調鋼琴奏鳴曲(四手聯彈),未完成(K.19D)(倫敦)
八首鋼琴變奏曲(K.24)
七首鋼琴變奏曲(K.25)
F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K.37)(薩爾茨堡)
降B大調第二鋼琴協奏曲(K.39(薩爾茨堡)
D大調第三鋼琴協奏曲(K.40)(薩爾茨堡)
G大調鋼琴協奏曲(K.41)(薩爾茨堡)
D大調鋼琴奏鳴曲(四手聯彈)(K.381)
D大調鋼琴協奏曲(K.175)
十二首鋼琴變奏曲(K.179)
六首鋼琴變奏曲(K.180)
C大調鋼琴奏鳴曲(K.279)
F大調鋼琴奏鳴曲(K.280)
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K.281)
降E大調鋼琴奏鳴曲(K.282)
G大調鋼琴奏鳴曲(K.283)
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四手聯彈(K.358)
降B大調第六鋼琴協奏曲(K.238)
F大調第七十鋼琴協奏曲(K.242)
C大調第八鋼琴協奏曲(K.246)
降B大調鋼琴三重奏(K.254)
降B大調第九鋼琴協奏曲(K.271)
C大調鋼琴奏鳴曲(K.309)
九首變奏曲(鋼琴)(K.164)
十二首變奏曲(鋼琴)(K.265)
A小調鋼琴奏鳴曲(K.310)
D 大調鋼琴奏鳴曲(K.311)
C大調鋼琴奏鳴曲(K.330)
A大調鋼琴奏鳴曲(K.331)
F大調鋼琴奏鳴曲(K.332)
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K.333)
八首鋼變奏曲(K.352)
十二首鋼琴變奏曲(K.353)
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
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K.400)
D小調、大調鋼琴三重奏(K.442),由Stadler最後完成
降E大調第十四鋼琴協奏曲(K.449)
降B大調第十五鋼琴協奏曲(K.450)
D 大調第十六鋼琴協奏曲(K.451)
G大調第十七鋼琴協奏曲(K.453)
降B大調第十八鋼琴協奏曲(K.456)
F大調第十九鋼琴協奏曲(K.459)
d小調第二十鋼琴協奏曲(K.466)
C大調第二十一鋼琴協奏曲(K467)
降E大調第二十二鋼琴協奏曲(K.482)
G小調鋼琴四重奏(K.478)
c小調鋼琴幻想曲(K.475)
A大調第二十三鋼琴協奏曲(K.488)
C小調第二十四鋼琴協奏曲(K.491)
C大調第二十五鋼琴協奏曲(K.503)
降B大調鋼琴三重奏(K.502)
D大調鋼琴迴旋曲(K.485)
F大調鋼琴迴旋曲(K.494)
G大調鋼琴奏鳴曲(K.357)
F大調鋼琴奏鳴曲(K.497)
G大調鋼琴慢板和變奏曲(K.501)
C大調鋼琴奏鳴曲(K.521)
D 大調第二十六(加冕)鋼琴協奏曲(K.537)
E大調鋼琴三重奏(K.542)
C大調鋼琴三重奏(K.548)
G大調鋼琴三重奏(K.546)
快板和慢板(鋼琴)(K.533)
C大調鋼琴奏鳴曲(K.545)
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K.570)
D大調鋼琴奏鳴曲(K.576)
f小調幻想曲(鋼琴四手聯彈)(K.608)(維也納)

Ⅳ 問莫扎特寫了多少重奏,都有哪些(要完整列出),最好有編號!

抱歉,我也不知道哪些是重奏,希望有你想要的。

莫扎特簡介: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偉大的奧地利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傑出代表。出身於薩爾茲堡宮廷樂師家庭,很小就顯露出極高的音樂天賦,即興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六歲即創作了一首小步舞曲,並在歐洲旅行演出獲得了成功,被譽為「神童」。1773年任薩爾斯堡大主教宮廷樂師,1781年不滿主教對他的嚴厲管束而憤然辭職,來到了維也納,走上了艱難的自由音樂家道路。

莫扎特的全部作品中洋溢著他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並迸發出在巨大社會壓力下的明快、樂觀情緒。他廣泛採用各種樂曲形式,成功的把德、奧、意等國的民族音樂和歐洲的傳統音樂有機的聯系在一起,賦予它們深刻的思想內容和完美的形式,為西方音樂的發展開辟了嶄新的道路。其創作手法新穎,旋律純朴優美,織體干凈細致,配器注重音色效果,發揮了復調音樂的積極作用,對後世音樂創作產生極大的影響。他在短促的一生中共創作了七十五部作品,留下了《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後宮誘逃》、《魔笛》等著名歌劇,使歌劇成為具有市民特點的新體裁。並作有大量交響曲、協奏曲、鋼琴曲和室內樂重

主要作品簡介:

降E大調第39號交響曲
莫扎特,《降E大調第39號交響曲》作於1788年。這是莫扎特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創作的三部最偉大的交響曲( 6月26日的完成第三十九交響曲,7月25日完成的第四十交響曲,8月10日完成的第四十一交響曲)之一。該曲曾被人們尊稱為「天鵝之歌」,以表達對莫扎特和這部作品的仰慕之情。這部作品最大的特點是自始至終貫穿著舞蹈性的節奏與旋律,表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樂觀主義精神。

作品包括四個樂章,採取了「奏鳴曲-交響套曲」的結構原則:

第一樂章:柔板,快板,長長的引子提供了一種美妙、寧靜,莊重而又心靈和諧明朗的意境(片段1)。這一樂章的主體是一首優雅的「歌唱性快板」,簡單的主題豐富地展開。這一樂章中有輝煌飽滿的全奏段,也有活潑的第二主題與層出不窮的想像變化。

第二樂章:行板。這個如歌的樂章充滿沉思冥想,優美而安祥,表現出了慢速進行曲的特點(片段2)。

第三樂章:小步舞曲,小快板。朝氣蓬勃,是作者最著名的小步舞曲之一,令人聯想起第一樂章節慶式的歡樂(片段3)。
第四樂章:快板,典型的奏鳴曲式,這個樂章明顯是海頓式的,活潑的開始主題輕輕奏出,然後由全奏大聲重復,充滿了機智、幽默的情趣,是一幅生氣勃勃的民間歡樂場面的寫照(片段 4)。

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

這是莫扎特最後的三大交響曲之一,是他的交響曲中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完成於1788年,整部交響曲熱情洋溢,有著充滿感情化的樂念。這首交響曲雖然仍能聽出巴洛克音樂的痕跡,但還是促使當時的絕對音樂向前邁進了一步,當它在十九世紀初於萊比錫演奏之際,曾受到「戰栗」或「沉緩」等字眼的評語。這部作品可以說是一步步接近浪漫派的作品。

作品共分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很快的快板,g小調,2/2拍子,開頭在中提琴和弦的伴奏下,由小提琴演奏充滿優美哀愁的第一主題(片段1),這段主題非常出名,後來經常被改編成為輕音樂曲單獨演奏。

第二樂章,行板,降E大調,6/8拍子,奏鳴曲形式(片段2)。

第三樂章,小步舞曲, 稍快板, g小調, 3/4拍子, 具有第一樂章那種哀愁感的民謠風味(片段3)。

第四樂章,甚快板,g小調,2/2拍子,奏鳴曲形式,樂章充滿令人產生亢奮的狂熱情緒,但仍有抑鬱的色彩(片段4)。

C大調第四十一號交響曲《朱庇特》

這是莫扎特最後的一部交響曲,規模宏大,壯麗燦爛,在他眾多傑出的作品中,堪稱為最優秀的器樂曲作品。作品完成於1788年,是在他的《第四十號交響曲》完成後15天即推出的,莫扎特的作曲天賦由此可見一斑。這部交響曲是莫扎特三大交響曲的壓軸之作。在《朱庇特》中已經看不到受海頓影響的成份,它是莫扎特發揮其作曲特色的代表作品,表現了莫扎特晚年嫻熟的作曲技巧。本曲還是均衡對照的典範。 朱庇特是羅馬神話中最高的創造神之名,把它作為此曲的別名是十分相稱的,但這並非莫扎特本人訂的名稱,而是後人加上的。

作品共分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活潑的快板,C大調,4/4 拍子,奏鳴曲形式, 是一個燦爛生輝的樂章,各主題對比鮮明,為數亦多。第一主題從一開始即以總奏呈現,顯得庄嚴而堂皇(片段1)。樂章的第二主題充滿了活潑的氣氛,音樂形象生動(片段2)。

第二樂章,如歌的行板,F大調,3/4拍子,奏鳴曲形式。與其他樂章形成對照,不甚華麗,但顯得庄嚴堂皇(片段3)。

第三樂章,小步舞曲,稍快板,G大調轉C大調,3/4拍子(片段4)。

第四樂章,終曲,甚快板,C大調,2/2拍子(片段5)。 整個樂章的特色是以對位手法展開的,它充分連續地應用了賦格法的技巧,完美地融合了主調音樂和復調音樂

C大調第二十一號鋼琴協奏曲

本曲創作於1785年,同年在維也納的克魯克劇場首演,並由作者本人擔任鋼琴主奏。本曲那進行曲般雄壯的開曲氣氛,以及充滿奔騰般詼諧精神的終樂章,還有中間樂章始終優美如歌的行板,都體現了這位音樂天才的妙筆。不僅如此,本曲還充分體現了主奏者的鋼琴演奏技巧,但並非純粹的「炫技之作」,並且以莫扎特獨有的那種無可比擬的均衡感,使得聽眾根本找不出管弦樂與主奏樂器(鋼琴)之間不協調的絲毫破綻,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全曲共分為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快板,C大調,4/4拍子,奏鳴曲式。 第一主題以類似齊奏進行曲般的節奏拉開序幕,色彩十分明朗, 之後主奏鋼琴與引子同時登場, 再度呈示第一主題(片段1)。樂章的第二主題令人感到趣味盎然,鋼琴展示出絢爛的演奏技巧。

第二樂章,行板,F大調,2/2拍子,三段歌謠曲式。 首先,加上弱音器的弦樂器呈示歌謠風的主題,接著重新由主奏鋼琴加以接引(片段2)。擔任主題伴奏的三連音節奏在整個樂章中幾乎不曾間斷。

第三樂章,極活潑的快板,C大調,2/4拍子。 充滿生命力的第一主題由樂隊反復兩次之後,由鋼琴再度呈示主題 (片段3)。在樂章的中段,管弦樂伴奏與鋼琴主奏不斷交替出現,相映生輝。最後鋼琴以排山倒海之勢的上升音階,華麗地結束全曲。

降E大調第二十二鋼琴協奏曲

本曲作於1785年,是莫扎特使用降E大調來作曲的第四首鋼琴協奏曲,與其他三首比較,本曲的規模宏大,帶有威風堂堂的交響曲式結構,是莫扎特後期成熟筆調的充分表露,作者從容地運用飽含自身特色的作曲技法,簡直達到了無懈可擊的境界。莫扎特懂得如何把聽眾的愛好融合於他本人對藝術的要求中,本曲便是最成功的一例。這首協奏曲中處處洋溢著莫扎特獨特的表現力與美感,特別是他對木管樂器的處理,更顯示出無與倫比的絢爛效果;徐緩的第二樂章,富有一種朦朧之美。另外,本曲中首創以單簧管取代雙簧管的位置,這一變革在鋼琴協奏曲的發展史上還屬首次。這也是莫扎特所有的協奏曲中演奏時間最長的一首。

全曲共分為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快板,降E大調,4/4拍子,奏鳴曲式。其中獨具魅力的木管樂器柔和、清澈的音色得到充分表現,旋律相當意味深長。主奏鋼琴的加入,展示了精細而流暢的技巧(片段1)。

第二樂章,行板,c小調,3/8拍子,變奏曲式。 樂章主題帶有一絲浪漫主義風格,由一段洋溢著深切情感的主題 (片段2)及五段變奏組成,有一絲悲愴的效果。

第三樂章,快板,降E大調,6/8拍子,迴旋曲式。樂章主題具有莫扎特迴旋曲所特有的輕松嬉遊般的風格(片段3),也是本作品中最為人熟知的樂章。

G大調第三小提琴協奏曲

完成於1775年,時年作者十九歲,當年作者共完成了五部小提琴協奏曲。雖然還帶有第一和第二協奏曲的痕跡, 但這部作品表明了莫扎特的藝術風格已經有了新的發展。 與前兩部作品相比,第三協奏曲規模變大,技術更為精湛,表現的幅度以及藝術性都有飛速的進展,因而頗引人注目。此曲第一次強烈地展示了莫扎特獨有的風格。例如主奏樂器與樂隊之間對話式的特點,重用管樂器等,都十分明顯。此曲也具有濃厚的法國色彩。例如第二樂章的慢板,可以說是直接來自於當時著名的法國協奏曲的徐緩樂章; 此外像終樂章, 幾乎就是一種法國式的作品,而第一樂章單純明快的旋律,同樣與法國有直接的關系。此外,第一樂章開頭的主題,與同年(一七七五年)四月二十三日初演的二幕音樂劇 《牧人之王》 每幕第三首阿敏達詠嘆調的管弦樂開頭相同。包括本曲的三首「薩爾茲堡協奏曲」,是迄今經常演奏的曲目,同時也常被用來作為教材。原因是它們形式完整、音色 優美, 而且內容豐富。是當今被演奏最多的十大小提琴作品之一。

作品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快板,旋律流暢,感情朴實明朗,富有朝氣(片段1)。

第二樂章:柔板,加弱音器的第一小提琴織出的開始樂句十分美麗,使得這個樂章顯得極其柔美(片段2)。

第三樂章:迴旋曲,快板,這個樂章的開頭平淡無奇,像一首輕盈的迴旋曲。這一樂章充滿了日耳曼或奧地利民歌的韻 味,中間突然出現陰影,速度放慢, 成為行板,但不祥之感很快一掠而過,天真無邪的大調旋律重新回來,最終在靜悄悄中結束(片段3)。

A大調第五小提琴協奏曲

1775年作曲。 此曲規模堂堂,作為一連串作品的最後十分相稱。 這首樂曲德國色彩非常濃厚,令人側目;其線條之流暢,貫通全曲,單純而朝氣蓬勃的作風,已預示了次年莫扎特所具有的新風格。在第一樂章里,全合奏的呈示部與緊跟其後的主奏呈示部之間,安插了主奏樂器的慢板序奏,這種新方法是值得注目的。此外,主奏的呈示部引子里,以曲首全樂隊所奏的音形,作為主奏小提琴所奏的主題之對旋律,這也是很新鮮的。再者,以往採用迴旋曲體的終樂章,都用了小步舞曲速度,況且小調的中段採用了土耳其型節奏,使得此曲面貌一新,所以其結構是耐人尋味的。總之,這首曲子不但很美妙,而且洋溢著年輕人的活力,充分表露出青年莫扎特的一種音樂典型。

作品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 爽朗的快板,A大調,4/4拍子,協奏曲型奏鳴曲體。樂曲由全樂隊強奏而開始,然後在第二小提琴與中提琴細碎的音樂伴奏之下, 第一小提琴以撥奏輕輕地奏起了分解和弦。 這有如第一主題,可真正的第一主題是由主奏小提琴奏出,至於這個樂隊所奏的部分則是一種伴奏(片段1)。

第二樂章 慢板,E大調,2/4拍子。首先由第一小提琴奏出第一主題。旋即移至第二主題,以第一小提琴為中心,出現了律動細碎,曲趣細膩的音形(片段2)。

第三樂章 迴旋曲,小步舞曲,A大調,3/4拍子。此曲不像前面的《第三號》與《第四號》那樣手法稀奇古怪多彩多姿,而是採用古老的小步舞曲。

單簧管協奏曲

這是莫扎特所譜寫的最後一首協奏曲,也是唯一的單簧管協奏曲。它是為當時舉世無雙的單簧管高手史達德勒而寫的。這首協奏曲和莫扎特的另一首單簧管傑作《單簧管五重奏曲》,都是受到了史達德勒卓越的演奏技巧的刺激而譜寫的。當時這種新樂器尚未成為管弦樂隊的編制內樂器,莫扎特憑著自己的先見之明,盡量利用其最低音附近的音域,以資與高音域對比而產生巧妙的效果。

雖然主奏聲部淋漓盡致地發揮了燦爛的技巧,但擔當音樂實質的不僅是單簧管,而是主奏與協奏彼此呼應。樂隊也對整個作品的藝術架構負有同等的責任,甚至主奏也擔任起伴奏的任務。 莫扎特採用單簧管擔任主角的兩首作品,都沒有用降B調單簧管而用的是A調單簧管,這可能與史達德勒的喜惡有關。A大調與 g小調一樣,一向是適合莫扎特音樂特質的調性, 莫扎特籍此在這首協奏曲中里孕育出生氣勃勃的感官性氣氛,揉合在他晚年創作具有的平靜澄澈的情境里,顯得優美無比。

樂曲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 快板,A大調,4/4拍子,奏鳴曲形式。整個長度超過莫扎特大半的協奏曲。 此曲沿襲協奏曲的固有形態,先由樂隊呈示主題開始,第一主題由弦樂器引出,接著管樂器加入,然後由主奏單簧管呈示溫柔嫵媚的第一主題。充分展示出單簧管柔美的音色和力度(片段1)。

第二樂章 慢板,D大調,3/4拍子,三段歌曲形式。 在弦樂器的伴奏下,單簧管平靜地奏出了主旋律。這是一首難以言傳的憂郁的輓歌,好象天鵝臨死前最後的哀鳴(片段2)。

第三樂章 迴旋曲,快板,A大調,6/8拍子。 這里一改前面慢板沉重的曲調,顯得輕松而有趣,它以音域或節奏的對比造成幾分幽默的氣氛,在表達歡樂光彩的同時又含有一絲淡淡的哀怨(片段3)。

E大調第三圓號協奏曲

E大調第三號圓號協奏曲 此曲是莫扎特在薩爾茲堡宮廷樂團任職時,為該團的圓號演奏家雷特格布所譜寫的四首圓號協奏曲與一首圓號五重奏曲中的一首,作品大約完成於1783年。四首圓號協奏曲中,這首是最優秀的。這部作品的創作年代也正是莫扎特擺脫過去的粉飾社交的音樂,而轉向譜寫較為深奧的協奏曲的轉折點。莫扎特這幾首圓號協奏曲都已成為廣大音樂愛好者喜愛的作品,許多圓號演奏家都把它們作為保留曲目。

作品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快板,降E大調,4/4拍(片段1);

第二樂章,浪漫曲最緩板,降A大調,2/2拍,是一首旋律極其優美的三段體,也是四首圓號協奏曲之中最優美的緩板樂章, 被稱為是洋溢著朦朧之美的浪漫曲。 其中,圓號和樂隊相繼奏出溫和的曲調,經多次反復,貫穿整個樂章(片段 2)。

第三樂章,快板,降E大調,6/8拍,與其他三首圓號協奏曲風格非常接近,都充滿了快樂的狩獵氣氛,而且更為洗練,流暢,優美(片段3)。

G大調弦樂小夜曲

該曲是十八世紀中葉器樂小夜曲的典範,莫扎特於 1787 年8月24日 在維也納完成,並以當時最時髦的德文用語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夜曲)命名。最早為弦樂合奏,後被改編為弦樂五重奏和弦樂四重奏,尤以弦樂四重奏最為流行,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歡迎的一首。

原有五個樂章,後第二樂章因故失傳,所以現存只有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快板,G大調,4/4拍,是一首完整的小奏鳴曲。第一主題開門見山,以活潑流暢的節奏和短促華麗的八分音符顫音,組成了歡樂的旋律,其中充滿了明朗的情緒色彩和青春氣息;隨後是輕盈的舞步般旋律(片段1)。

第二樂章,行板,C大調,2/2拍,抒情的浪漫曲。 音樂開頭樂隊奏出簡易、 動聽如歌的主題,旋律溫柔恬靜,猶如輕舟盪漾,充滿了綿綿情思(片段2)。

第三樂章,小快板,G大調,3/4拍,小步舞曲。主題節奏鮮明,旋律流暢,充滿了青春的活力(片段3)。

第四樂章,迴旋曲,G大調,快板,4/4拍,主題是一首威尼斯流行歌曲,旋律明澈流麗,跳盪著無憂無慮的情感,象徵著幸福完美的愛情 (片段4)。 它在該樂章中共出現五次,每次都作了調性變化。最後仍重復這一主題,結束全曲。

C大調長笛,豎琴協奏曲

大約在1778年,作於莫扎特的第三次巴黎之旅。當時,長笛與豎琴的組合是極其罕見的,作品實際上是為兩位上流社會的業余演奏者而作的。這首作品中,作者沒有受當時流行的交響化協奏曲形式影響,而是以小心翼翼的樂隊為背景,兩件主奏樂器充任主角而競相爭艷,它屬於純粹的協奏曲。這部作品讓大為流行的兩種樂器融合於樂隊的音響之中,不但未流於膚淺低俗,反而譜成典稚的法國風味沙龍音樂,在當時是無可比擬的。

作品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快板,C大調,4/4拍子,奏鳴曲形式。 包括主奏樂器的整個樂隊,以總奏C大調分解和弦華麗的第一主題開始,樂曲以當時協奏曲常用的手法來進展(片段1)。 第二主題優雅迷人,在華彩之後的清朗的音樂之中,堂皇地結束。

第二樂章,小行板,F大調,3/4拍子,奏鳴曲形式。拉長為十小節的優美的第一主題優美動聽,充分體現了主奏樂器柔和的音色(片段2)。

第三樂章,迴旋曲,快板,C大調,2/2拍子。這個終樂章相對前面的兩個樂章,更具法國情調,充分體現了加沃特舞曲型弱拍起節奏的基本主題(片段3)。樂曲以輝煌、有力的第一主題為結尾,華麗地結束了整個曲子。

歌劇《費加羅的婚禮

莫扎特的歌劇及歌劇序曲-- 歌劇是莫扎特創作的主要體裁之一,他從十一歲起就開始了歌劇創作嘗試,共寫了十七部歌劇。

莫扎特早期的創作主要是義大利風格,而他在歌劇創作領域中的最高成就,是在他一生中的最後十年(1782—1791)達到的,主要作品有:兩部德國歌唱劇——《後宮誘逃》和《魔笛》,採用德文劇詞;一部義大利喜歌劇《費加羅的婚禮》,採用義大利文歌詞,但以奧地利民族文化傳統為基礎;還有一部新型歌劇 《唐·璜》, 這部歌劇將音樂悲劇和喜劇的最重要特點熔為一爐。莫扎特的歌劇反映了當時進步的社會思想和倫理思想,歌劇序曲則充滿戲劇的形象,是一種具有標題因素的管弦樂作品,經常在音樂會上獨立演奏。莫扎特的早期歌劇序曲主要按照義大利序曲的傳統形式寫成,他的後期歌劇序曲則有許多大膽創新,多半運用奏鳴曲形式,為十九世紀的新型歌劇開辟了道路。

莫扎特作於1785-1786年間的四幕喜歌劇《費加羅的婚禮》描寫了作為平民的費加羅,同垂涎於他未婚妻蘇珊娜的美貌的貴族主人之間的斗爭,最後以他的機敏幽默而取得勝利。這部社會性喜劇在大革命前夕的法國,對封建貴族的揭露和諷刺起了很大的作用。莫扎特在創作這部歌劇時保留了原作的基本思想,那愚蠢而又放盪的貴族老爺同獲得勝利的聰明僕人形成鮮明的對照,並以此作為整個劇情發展和音樂描寫的基礎。

《費加羅的婚禮》序曲採用交響樂的手法,言簡意賅地體現了這部喜劇所特有的輕松而無節制的歡樂,以及進展神速的節奏,這段充滿生活動力而且效果輝煌的音樂本身,具有相當完整而獨立的特點,因此它可以脫離歌劇而單獨演奏,成為音樂會上深受歡迎的傳統曲目之一。

序曲雖然並沒有從歌劇的音樂主題直接取材,但是同歌劇本身有深刻的聯系,是用奏鳴曲形式寫成的。開始時,小提琴奏出的第一主題疾走如飛,然後轉由木管樂器詠唱,接下來是全樂隊剛勁有力的加入(片段1); 第二主題帶有明顯的抒情性,優美如歌 (片段2)。最後全曲在輕快的氣氛中結束。 另外,這里還選錄了歌劇中最著名的兩段詠嘆調:費加羅的詠嘆調(片段3)和蘇珊娜的詠嘆調(片段4)。

歌劇《魔笛》

《魔笛》是一部深具哲理意味的德國民族敘事歌劇,上演於1791年,作者於同年逝世。在這部歌劇中,莫扎特運用通俗易懂和引人入勝的神話劇的形式,體現了他的「烏托邦」的理想,即智慧終將戰勝愚昧,光明終將戰勝黑暗,善良終將戰勝邪惡。這部歌劇的劇情十分離奇和稚氣,情節的發展也有不合邏輯之處,但歌劇上演後卻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這無疑體現了當時的歐洲民眾在法國大革命影響下,對「自由、平等、博愛」的嚮往。故事的中心情節敘述了古埃及一個叫做埃米諾的王子,同他所愛慕的少女帕米娜的愛情經歷,他們兩人在捕鳥人帕帕傑諾和智慧與光明王國的祭司薩拉斯特羅的幫助之下,在緊急關頭依靠魔笛的魔力,經受了種種嚴峻的考驗,最後終成眷屬;而代表邪惡勢力的夜女王和摩爾人則倉惶地被趕走了。

這部歌劇的序曲非常有名(片段1),用奏鳴曲形式寫成。 整個序曲就好象是一股源源湧出的水流,象徵著光明和美好的生活。

《魔笛》第二幕中的一個主題曾被西班牙吉它作曲家、演奏家索爾改編為吉它獨奏曲《魔笛主題變奏曲》,成為吉它演奏的最經典曲目之一。

歌劇《唐·璜》

莫扎特的兩幕歌劇《唐·璜》初演於1787年。劇中的主人公唐·璜是中世紀西班牙的一個專愛尋花問柳的膽大妄為的典型人物,他既厚顏無恥,但又勇敢、機智、不信鬼神;他利用自己的魅力欺騙了許多村女和小姐們,但他終於被鬼魂拉進了地獄;他本質上是反面人物,但又具有一些正面的特點。所有劇情都是圍繞唐·璜和為了保護自己的女兒而被唐·璜殺死的司令官這個中心而發展的。 歌劇 《唐·璜》把生活和哲理的因素揉合在一起,著重於人物的心理刻劃,為十九世紀大為發展的音樂心理戲劇開創了先例。

歌劇的中心思想,在它的序曲中已經有了具體的反映。這首序曲用奏鳴曲的形式寫成,其中的主題主要描寫 唐·璜 那種玩世不恭的性格,充滿生命力和火熱的情緒,是樂觀和愉快的形象(片段1)。 莫扎特把序曲同歌劇直接聯系在一起,這也是本劇的一大特色。

魂曲

安魂曲 作於1791年,是莫扎特最後的作品。 1791年秋天,莫扎特曾對妻子說:「我想為自己寫一首安魂曲。」不料很快應驗,瓦爾茨格伯爵來請他作一首安魂曲以悼念亡妻。莫扎特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這部作品的創作中,在給朋友的信中,他寫到:「…你知道,創作對我來說至少不比休息更累,況且我也不能無事可作。我預料有些事情將在我身上應驗。鍾聲響了,我只能用標點符號向你表示…」。直到去世,莫扎特也沒能完成這部富於人道主義色彩的作品,這果然成了他為自己作的安魂曲,最終由他的學生蘇斯邁爾根據他留下的手稿續完。

莫扎特這部《安魂曲》使用的是傳統的《安魂曲》形式,用的是拉丁文歌詞,非常真摯、動人。莫扎特一生直到窮極潦倒之時,在他的音樂中也一直沒有痛苦,而只有純凈的歡樂。這部臨終前的作品仍是如此,只有那種在天國的光芒照耀著他的感覺(片段1)。

土耳其進行曲

在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中,這首作品最為著名,雖然名為奏鳴曲,但它並不具有正規的樂章結構。比如第一樂章屬於優雅行板的主題與變奏,以及第二樂章屬於附有中間部的小步舞曲等,固然有些與眾不同,但在終樂章的小快板里,明記有「土耳其風」的記號,很明顯的具有當時盛行的東方風味, 這更是促成這一樂曲大眾化的原因。

第一樂章 A大調,6/8拍子, 主題與變奏曲。優雅的行板的主題,是由前半段若干小節,後半段十小節的二段而成,並依慣例加以反復,非常優美,明顯的反映了這一新時期的曲式概貌。主題及變奏精巧而細致,優雅而活潑。

第二樂章 小步舞曲,A大調,3/4拍子。是規模相當大而附有中間部的小步舞曲。以強有力的齊奏為開始的小步舞曲主部共有四十八小節之長。中間部左手與右手相互交替,中央又插入有齊奏的強奏部分,技巧華麗而艱深。

第三樂章 土耳其進行曲,a小調,2/4拍子。具有法國風迴旋曲。首先是著名的主題以a小調出現, 整部作品中以這個主題最為膾炙人口。 這一異國情調十足的樂章,在極為華麗而熱烈的氣氛中結束。本奏鳴曲的第三樂章最為著名,經常被單獨演奏,並被改編為管弦樂曲和輕音樂,這就是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片段1、片段2)。

小步舞曲

小步舞曲 作於1779-1780年,原本是《D大調第十七嬉遊曲》的第三樂章,後來常用作單獨演出,是莫扎特著名的音樂小品之一,曾被改編為鋼琴、小提琴、長笛等樂器的獨奏曲,這里選用的是小提琴改編曲。據說,本曲是為慶賀薩爾茲堡貴族羅比尼希的長子齊格蒙德從薩爾茲堡大學畢業而作,是為人們所熟知的小步舞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具有明顯的十七世紀宮廷音樂風格。

樂曲採用三部曲式,D大調,小步舞曲速度,3/4拍,樂曲的主題由第一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八度齊奏呈示 (片段1),音樂優美典雅。隨後出現的主旋律,宛如連綿不斷的涓涓細流,柔和而舒展 (片段2)。後來出現的中間部主題,以流暢的十六分音符組成的旋律,具有華麗而典雅的色彩。最後,樂曲再現第一部分,在明快的氣氛中結束.

Ⅳ 莫扎特唯一一首雙鋼琴合奏曲叫什麼名字

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 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的創作背景:1781年對於莫扎特來說是個什麼樣的年份?這不必細說,大家都知道的,莫扎特於薩爾茨堡大主教決裂就在這一年,這也是剛剛來到維也納的時期,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什麼樣的心情寫成的這首雙鋼琴奏鳴曲,還沒有找到確切的文件。但從莫扎特旅行年表上我們看到了這樣的行程表: 1778年3月23日起居留巴黎。7月3日母病死於巴黎。1778年9月26日,莫扎特離巴黎,經南錫、斯特拉斯堡、曼海姆和慕尼黑,於1779年返回薩爾茨堡。1780年11月,莫扎特獨自去慕尼黑。1781年1月29日他的歌劇《伊多美內奧》在慕尼黑初次演出,父親和姐姐也到慕尼黑觀看演出。1781年3月12日,莫扎特奉大主教之命去維也納。5月間,因不能忍受他的欺壓和凌辱而毅然脫離大主教,定居維也納。1782年8月4日,莫扎特和康斯坦策結婚。 看了莫扎特幾年來到日程,就可以想見莫扎特這首樂曲的創作年代的一些特徵,特別是臨近他和康斯坦策結婚前他加快了旅行的步伐。也正是1791年這一年,他和薩爾茨堡大主教毅然決裂,成為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自由音樂家。於莫扎特的雙鋼琴奏鳴曲,有許多傳奇的經歷,首先他就是莫扎特效應的代表作品之一。國外的評論為「神乎其神的莫扎特效應」。「莫扎特效應」一說最初為公眾熟悉是在1993年。當時弗朗西斯·勞謝爾博士對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36名心理學專業在校生進行了測試。在聆聽了10分鍾的莫扎特《D大調奏鳴曲k448》後,接受測試的學生的IQ測試成績普遍提高了8到9分。視頻地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UyNDQwOA==.html很值得一聽的曲子..在日劇《交響情人夢》中出現過呢...

Ⅵ 求鋼琴版莫扎特弦樂四重奏的曲子

公用音樂網盤 莫扎特

1號館:://www.4shared.com/dir/966632/32ab24ae/sharing.html

2號館:http://www.4shared.com/dir/1552735/d64646b6/sharing.html

3號館:http://www.4shared.com/dir/1913835/e7e40055/sharing.htm

4號館:http://www.4shared.com/dir/2011705/7b7b9775/sharing.html

5號館:http://www.4shared.com/dir/2103532/9183b7e5/sharing.html

Ⅶ 莫扎特:小步舞曲及三重奏的介紹

MINUET小步舞曲:原是一種溫文爾雅的法國舞曲,十七世紀中葉被採納到藝術音藝之中,形成一種通行於巴洛克組曲與浪漫時期弦樂四重奏和交響曲之中的樂曲形式。NOCTURNE 夜曲:浪漫時期的一種簡短,緩慢的樂曲,旋律與氣氛非常豐富,通常為獨奏鋼琴面寫。OPERA 歌劇:西方音樂中最偉大,最富麗與最重要的類型之一,大約於1600年在義大利產生。歌劇沒有固定的形式,在四百年的歷史中,已經有無數的結構與形式的改變。共同構成歌劇的要素有序曲OPERETTA 清歌劇:從喜劇衍生出來的一種輕松的音樂劇,以輕浮,世俗,甚至諷刺為題材寫成,配上和諧,燦爛的音樂,可能不定期加進當時流行的舞曲,而且一定附有對話。OVERTURE 序曲:法文開啟的意思,是歌劇,清歌劇,神劇,舞台劇或其他的作品之前的器樂前奏QUARTET四重奏:為四個人或樂器聲部寫作的樂曲,也可以用以指這四位演出者。在聲樂,特別是歌劇中,四重奏通常不定期有伴奏。常見的四重奏一般由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組成,非常著名的歌劇有威爾第的《弄臣》中的《愛情的美麗女兒》與貝多芬的《費黛里奧》中的《我覺得很妙》。QUINTET 五重奏:為五個人聲或樂器聲部寫作的樂曲,著名的歌劇五重唱有華格納歌劇《紐倫堡名歌手》中的《幸福如陽光》與比才《卡門》中的《走私者五重唱》。RECITAL 獨奏會:由一位主要演出者舉行的音樂會,這個名詞是由李斯特在十九世紀中葉到英格蘭巡迴演出時首次使用。REQUIEM 安魂曲:天主教禮儀為讓死者靈魂安息而舉行的送葬彌撒曲。RONDO 迴旋曲:古典器樂中的一種重要曲式,其中的主要主題樂節(疊句)會與一段或多段的其他主題樂節(插句)交替出現。迴旋曲由多種不同形式,很多奏鳴曲與協奏曲都以迴旋曲作終結樂章。SONATA 奏鳴曲:義大利原意是「鳴響」,也相對於歌唱而稱的演奏,是為一種或多種樂器面寫的樂曲。SCNERZO 詼諧曲:義大利玩笑的意思,是一種活潑的樂曲,自從十九世紀初開始,取代小步舞曲在交響曲與奏鳴曲中的地位,有時也是獨立的器樂曲,如肖邦的四首鋼琴詼諧曲。但盡管名為詼諧,曲趣並不一定幽默。SERENADE小夜曲:字面意思即夜間的音樂。十八世紀時一種多樂章構成的弦樂與管樂曲。是經常於露天演出的,為慶典,慶祝生辰或余興的音樂。小夜曲在十八世紀最流行。到十九世紀的浪漫時期已失去原來的風格,但這個名詞依舊保留,可能用來指一首歌曲,一首情景樂曲或是大型的管弦樂曲。SOPRANO女高音:最高的女聲或男童聲,是復樂音樂中最高的聲樂或器樂聲部,也是一個樂器組中的最高音的成員,如高音直笛,高音薩克斯等。SUITE 組曲:由一系列的舞曲或其他樂曲組合成的一個整體。組曲由各種類別:巴洛克舞曲組曲,浪漫組曲;以及在音樂會上演奏,由芭蕾舞劇,歌劇,舞台配樂等大型作品的選粹構成的管弦樂組曲。在巴洛克時代中,組曲也是最重要的器樂曲形式。SYMPHONY交響曲:一種三或四個樂章的管弦樂曲,從不同的巴洛克曲式演變出來,而在古典時期完成確定的曲式。古典交響曲實際是管弦樂團中的奏鳴曲,開頭是以奏鳴曲式寫成的中等快速樂章,第二樂章是慢板音樂,第三樂章是小步舞曲(貝多芬以詼諧曲取代,並沿用至今),最後是活潑的終曲,經常是迴旋曲式音樂。在海頓與莫扎特後期的作品中,交響曲的曲式與內容已達到理想的平衡。到了浪漫主義時期,從貝多芬之後,交響曲的個人與心理成分逐漸增強,但也有人力求維持平衡的古典形式。從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開始,標題音樂開始滲入交響曲的領域。TENOR 男高音:最主的男聲,也是任何樂器族中的次低的樂器,如次中音長笛,次中音低音號,次低音提琴等。TOCCATA 觸技曲:義大利原文是「碰觸」的意思,是一種以表現彈奏者「碰觸」或技巧能力的演奏曲,而非演唱曲。觸技曲是特別為鍵盤樂器面寫,在巴洛克時期中觸技曲是一種帶有賦格插句的技巧性管風琴或古鍵琴樂曲。TRIO 三重奏:(1)三重奏,為三個樂器聲部寫作的樂曲,為三個人聲寫作的樂曲則通常叫三重唱。(2)三個演奏者構成的團體,及三重奏團。(3)詼諧曲或小步舞曲的中段。在室內樂中,三重奏有時是為弦樂器而作(多數是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面譜,有時則是兩把小提琴與大提琴),但更常見的則是鋼琴三重奏(鋼琴,小提琴與大提琴)。

Ⅷ 求莫扎特鋼琴三重奏的譜

只找到視頻http://bbs.yyjy.com/dispbbs.asp?boardid=26&id=19974

Ⅸ 【古典音樂熱愛者入內】大神們,推薦一些好聽的著名的鋼琴三重奏曲目吧。太感謝了:)

好聽?什麼叫好聽?你覺得好聽我不一定覺得好聽。好不好聽是太個人化的感覺了。古典音專樂對大多屬數人來說是不好聽的東西。所以我只推薦幾首經典的:1.貝多芬「大公」、「鬼魂」三重奏。2.柴可夫斯基a小調鋼琴三重奏「回憶偉大的藝術家」。3.拉赫瑪尼諾夫的「悲歌」。4.門德爾松「D小調鋼琴三重奏」。5.莫扎特的6首鋼琴三重奏。6.海頓的鋼琴三重奏。

Ⅹ 急需莫扎特F大調雙簧管與弦樂四重奏 K.370鋼琴版本的伴奏譜

你可以去書店買一本祝盾編的雙簧管名曲集,沒記錯的話裡面就有,你可以去看看

閱讀全文

與莫扎特鋼琴重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圍牆歌詞 瀏覽:230
道奇酷威廣告背景音樂 瀏覽:106
比喻輕音樂之美的文字 瀏覽:542
小號音樂下載 瀏覽:578
歌曲專輯圖下載地址 瀏覽:867
財神駕到歌曲mp3下載 瀏覽:734
琴歌指彈海闊天空吉他譜 瀏覽:355
下載mp4格式的音樂 瀏覽:352
電腦聽音樂用什麼 瀏覽:512
最好酷狗音樂播放器 瀏覽:502
信樂團隊的假如簡譜 瀏覽:243
平安酷狗音樂 瀏覽:760
佳人輕撫桃花mp3下載 瀏覽:453
infinite網易雲音樂 瀏覽:844
歲月趙忠祥背景音樂 瀏覽:980
如何將電腦的歌體添加到蘋果音樂 瀏覽:672
fade鋼琴mp3 瀏覽: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樂 瀏覽:806
成都彩虹小學音樂老師 瀏覽:496
鳳凰傳奇星光歌曲點評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