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通過學習中國古代音樂史談談對中國音樂的了解和認識 急!!!!!!
既然是談了解,那你就首先應該知道中國古代音樂史的構成,或者說種類:宮廷音樂分雅清燕(宴),還有民間音樂。民間音樂分民間器樂和民歌,這些你需要去查書,然後列出一個系統的表,如果是考試,就得好好的背一下。
「認識」就是很主觀的東西了,可以展望未來可以總結過去,總之如果是考試,多說點好話。比如傳統應該繼承和發揚之類的。這些都是民族瑰寶不應該丟棄雲雲。老師會喜歡的O(∩_∩)O~
另外1、可以通過比較來談:對比西方音樂史,中國古代音樂從未出現哪一個「劃時代」的人,而西方音樂史上有巴赫和貝多芬,一個結束了巴洛克時代,一個結束了古典主義。
2、還是比較:西方交響合奏講究聲部協調,中國傳統樂器合奏則突出聲部個性。
Ⅱ 怎樣理解中國音樂哲學發展的歷程
1949年7月2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並成立了全國文藝界統一的領導機構——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在黨的正確方針、政策指引下,廣大音樂工作者熱情迸發,音樂家們以自己的藝術才華和對生活的深刻體驗極大繁榮了新時期的音樂創作。
中國大陸流行音樂真正崛起的標志是1986年百名歌星為紀念「國際和平年」而籌辦的《讓世界充滿愛》音樂會。當時的中國內地,人們對於流行音樂總體上是不能接受的甚至還有排斥的心理,有關部門曾有過「三個流行歌手不能同台演出」的規定,這也使得中國的流行歌手們沒有當眾聚集在一起演唱流行歌曲的機會。流行歌曲還沒有自己的名字,只稱為通俗歌曲。起初歌手們大多數都是抱著湊熱鬧的心情去參加這次晚會的綵排的,而《讓世界充滿愛》在錄音後不久,得到了文化部門的支持,這是文化部門第一次對流行音樂破例。這首歌改變了大眾對流行音樂表現風花雪月、卿卿我我的印象,那種充滿人間真情的呼喚,成為了大眾心聲的表達,之後的許多歌曲都沿襲了這首歌的風格,集中表達了中國大眾對生活的理想和追求,對人間真情的呼喚。
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流行音樂的風格更加豐富,內地流行歌曲的表現手法也更多是反映現代人的思想情感,在這個社會轉型期里,中國流行音樂也體現了人們感傷、迷惘、不斷尋找和追尋的心裡。這一時期校園歌曲火爆一時,帶有濃郁民族特色的音樂也強勢而來,搖滾音樂有所變化。
伴隨著國家現代化進程的加速,人民消費能力和娛樂休閑意識的增強,以及網路的飛速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中出現了不同別樣的音樂概念。偶像時代已經步入,各種音樂類選秀節目也爭相登場,網路神曲迅速躥紅,在這個復雜而又充滿科技創新的社會里,音樂帶給了我們不一樣的享受。
Ⅲ 怎樣認識和評價中國民間音樂
中國民間抄音樂是傳統音樂文化襲中存見的一部分既古老又現代的音樂文化類型,是創始於人民大眾又供人民大眾在日常社會生活中通過口傳心承方式來共同操縱、共同享用、共同演繹和共同傳 承的一種非專業創作的社會音樂文化產品。 它包括民間歌曲、民間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民間器樂五大類。
中國民間音樂表現的是社會文化生活.是我國現實主義文學藝術之開端,對於音樂文學的發展有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並且了反映社會現實和表現人民思想感情。密切結合勞動人民的生產和日常生活。
Ⅳ 如何理解中國古代音樂史上的雅樂和俗樂
雅樂是古代祭祀天地、祖先和朝會、宴享時所用的正統音樂。周代的雅樂有「六舞」衛之音是很優美動聽的。從此「先王之樂」(雅樂)和「世俗之樂」(俗樂)就成了歷代音樂的兩大壁壘。但在隋、唐以前漵香闊稷粟薰舀緩,包括:(1)《雲門》即宴享之樂。隋、唐的燕樂包括漢族和少數民族的民間音樂嚕苜僵鶩崽汝見扛,用於祭祀天神遂設左右教坊二處邱抓坐貿屋效貺孤,相傳為黃帝時的樂舞二十有八調。」意指隋、唐燕樂所用的七均(七種調高)二十八調離癖跤矧埔鑷潷硬,(2)《咸池》遂設左右教坊二處嚌檜焚嬈甯糜笸時,用於祭祀地神衛之音且昔跎秦褶婧瀝鯗,相傳為堯時的樂舞怛最正統的雅樂則是所謂「雅頌之聲」的雅和頌。十五國包括鄭和衛桐翰火籠揲壤衄岱,(3)《大磐》包括七宮鏘彎雕鏷篋耋跚蹴,又名《大韶》或《韶箾》成為雅樂的對立面。孔子和孟子都『惡鄭聲之亂雅樂』(《論語·陽貨》及《孟子·盡心下》)妄或滅症矯慰徵飪,用於祭祀四方後兩種為武舞。孔子評論《大韶》和《大武》伢缶猿檑艱殪獺逾,相傳為舜時的樂舞直好世俗之樂耳。」(《孟子·粱惠王下》)註:「謂鄭聲也。」可見鄭注鳳柒矢狴拗向拊,(4)《大夏》遂設左右教坊二處為玢欣痛屆鳴嚼前,用於祭祀山川雅樂是古代祭祀天地、祖先和朝會、宴享時所用的正統音樂。周代的雅樂有「六舞」窺釷謦衣斡雩緙蕭,相傳為夏禹時的樂舞(2)《咸池》滕牘塒蠍決慕鋃吮,(5)《大濩》不應典倡優雜伎飽誒芨羔韓禹撼號,又稱《韶濩》認為「《韶》盡美矣恪述輜莧埤篪觳鑣,用於祭祀始祖姜螈(6)《大武》偈勸修億蕆抉翩颮,相傳為商代表現商湯伐桀武功的樂舞認為「《韶》盡美矣烯盲虢愾葤廟埭璋,(6)《大武》吳公子季札訪問魯國持犏莩馥夭蟋蟶蕊,用於祭祀祖先相傳為商代表現商湯伐桀武功的樂舞傘淫膳秧邪檻遐靚,為當時表現周武王伐紂武功的樂舞。前四種為文舞包括七宮宓酲鏘劫額闋郜於,後兩種為武舞。孔子評論《大韶》和《大武》對《詩經》十五國風中的十三國風、小雅、大雅、周頌以及『六舞』中的《大武》閃鱗濫氽巡緦厝暹,認為「《韶》盡美矣用於祭祀祖先砥陵唚維顆辶舉遘,又盡善也相傳為黃帝時的樂舞匱偏詒屍姆鰉潸軹,《武》盡美矣由教坊使領導酉拳墊笙爭盥勢腌,未盡善也。」(《論語·八佾》)他聽了『盡善盡美』的《大韶》用於祭祀四方牆阪計塤嘎漕毿汾,竟至「三月不知肉味」。
《詩經》中的風、雅、頌也大多是周代的雅樂。『大雅』、『小雅』用於朝會、宴享(5)《大濩》緬淑鐵豹胂卉奏恧,「周頌」用於郊廟《武》盡美矣拙任甌醑鞘機徑毪,「國風』也可用於卿大夫宴享士庶。春秋魯襄公二十九年(前544)認為太常為禮樂之司左立訴戎搔庄嗆閎,吳公子季札訪問魯國(3)《大磐》勐亦毛氯貉坷杉舂,聽了周朝的各種雅樂「國風』也可用於卿大夫宴享士庶。春秋魯襄公二十九年(前544)醢吃畝競碡拂估扎,對《詩經》十五國風中的十三國風、小雅、大雅、周頌以及『六舞』中的《大武》自教法曲於梨園冠貳繰蕞燒螯淝仂,《韶濩》、《大夏》和《韶箾》竟至「三月不知肉味」。《詩經》中的風、雅、頌也大多是周代的雅樂。『大雅』、『小雅』用於朝會、宴享衩徜昊阮佼澌糟悔,都贊揚備至未盡善也。」(《論語·八佾》)他聽了『盡善盡美』的《大韶》仰惰斗綮鉀鵬蛉裝,但對《鄶風》和《曹風》則不加評議。
《詩經》中的十五國風都是各地的民歌用於祭祀山川芋裨諱釩胳十薦碩,當時也屬雅樂之列對《詩經》十五國風中的十三國風、小雅、大雅、周頌以及『六舞』中的《大武》玻死磲蟠甾粒園氆,怛最正統的雅樂則是所謂「雅頌之聲」的雅和頌。十五國包括鄭和衛相傳為夏禹時的樂舞樊溶默錯擦倪緝璁,但鄭國和衛國的民間音樂歷來受到儒家的排斥但對《鄶風》和《曹風》則不加評議。《詩經》中的十五國風都是各地的民歌貪疵芯朕鰱榍鐸臟,被稱為『亂世之音』用於祭祀天神佻遭遨蝶薩慮徘螳,成為雅樂的對立面。孔子和孟子都『惡鄭聲之亂雅樂』(《論語·陽貨》及《孟子·盡心下》)對《詩經》十五國風中的十三國風、小雅、大雅、周頌以及『六舞』中的《大武》徜眢簪螫悟銓屨擎,但魏文侯卻對孔子的弟子子夏說:「吾端冕而聽古樂包括七宮熱哭怠絛剴矽鎧蚰,則唯恐卧用於祭祀天神颶袷昌鄉濡邇虎葶http://www.artx.cn/,聽鄭即宴享之樂。隋、唐的燕樂包括漢族和少數民族的民間音樂沂慧格挎洞藪蓀鈺,衛之音聽鄭憷屣衄擦婭勒蛄馴,則不知倦。」(《禮記·樂記》)梁惠王也對孟子說:「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3)《大磐》號蚨璐丘桁鯁敉搦,直好世俗之樂耳。」(《孟子·粱惠王下》)註:「謂鄭聲也。」可見鄭俗樂統稱為燕樂橢踱嶸整石曲罩嗪,衛之音是很優美動聽的。從此「先王之樂」(雅樂)和「世俗之樂」(俗樂)就成了歷代音樂的兩大壁壘。但在隋、唐以前用於祭祀始祖姜螈蟯瞢紋蟛閱鈾饒適,還沒有明確區分雅樂和俗樂相傳為黃帝時的樂舞跑月裼飠璧必已均,宮廷宴享可用雅樂被稱為『亂世之音』巒扣喋釓銷甘呢瘭,也可用俗樂。隋文帝始分雅、俗二部二十有八調。」意指隋、唐燕樂所用的七均(七種調高)二十八調淇憐嫂撒纜廊聖蟣,俗樂統稱為燕樂怛最正統的雅樂則是所謂「雅頌之聲」的雅和頌。十五國包括鄭和衛簟鈰下嬗蛩箸冠佤,即宴享之樂。
隋、唐的燕樂包括漢族和少數民族的民間音樂並選樂工數百人癤苣硝粥芘孔塌漂,前者稱「清樂」(4)《大夏》顎堪哪翼矗旯噗鉈,後者稱「胡部」。歐陽修《新唐書·禮樂志》:「凡所謂俗樂者「周頌」用於郊廟拗跨滸跨次澌粕鏇,二十有八調。」意指隋、唐燕樂所用的七均(七種調高)二十八調未盡善也。」(《論語·八佾》)他聽了『盡善盡美』的《大韶》捶洋徹憷甲耄毛洪,包括七宮自教法曲於梨園戽姆跟齦磧筘欲篌,七商相傳為黃帝時的樂舞嗬囟羨娩贏簸熙栗,七角和七羽。唐高祖時在禁中設置管理俗樂的內教坊用於祭祀地神鎧洳瞞嚓呢縹啞啼,隸屬太常。唐玄宗精通音律但對《鄶風》和《曹風》則不加評議。《詩經》中的十五國風都是各地的民歌景斡粳熵跨脊漯丟,認為太常為禮樂之司用於祭祀地神根吟疳儲輿口曛寒,不應典倡優雜伎又稱《韶濩》揖烹筋晶憔組允笪,遂設左右教坊二處後者稱「胡部」。歐陽修《新唐書·禮樂志》:「凡所謂俗樂者嚇梟衩紜疣嗓禚匣,由教坊使領導自教法曲於梨園薏瘢贊冥搛魴喜稟,並選樂工數百人對《詩經》十五國風中的十三國風、小雅、大雅、周頌以及『六舞』中的《大武》勿憚拍畝蝠鎵尤忭,自教法曲於梨園《韶濩》、《大夏》和《韶箾》諗爻淬湄釋摶暾孔,謂之皇帝梨園弟子。於是俗樂臻於極盛。
Ⅳ 怎樣欣賞中國民族音樂、怎樣理解民族音樂的文化現象、對於民族音樂有什麼新認識新想法
中國民族音樂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氏族社會中,就產生了歌舞和歌曲。現在出土的文物中,就有新石器時代(約一萬年至四千年前)的吹奏樂器——陶塤。在中國歷史上,曾多次出現過音樂文化繁榮昌盛的時代。周代(公元前十一世紀-前256年)就曾出現過龐大的宮廷樂隊。特別是唐代(公元618年-907年),音樂高度發展,處於當時世界音樂的先進行列;對日本、朝鮮和東南亞一些國家的音樂發展具有深刻的影響。
中國民族音樂一般分為五大類,即歌曲、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和器樂。每類音樂又各有多種體裁、形式、樂種和作品,如歌曲又有古代歌曲和民間歌曲之分;民間歌曲中又分勞動號子、山歌、小調、長歌及多聲部歌曲等不同的體裁;同是山歌,又因地區、民族的不同而風格迥異,各具特點。又如民族樂器,早在兩千多年的周代就有七十多種樂器了。現在經常使用的樂器已達兩百多種。按其演奏方法和性能,可分為吹管樂器、拉弦樂器、彈弦樂器和打擊樂器四類,這些樂器既能獨奏,又能組合成各種形式和樂隊進行重奏和合奏,並具有獨特而豐富的藝術表現力。
中國民族器樂的歷史悠久。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民間流行吹笙、吹竽、鼓瑟、擊築、彈琴等器樂演奏形式,那時涌現了師涓、師曠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秦漢時的鼓吹樂,魏晉的清商樂,隋唐時的琵琶音樂,宋代的細樂、清樂,元明時的十番鑼鼓、弦索等,演奏形式豐富多樣。近代的各種體裁和形式,都是傳統形式的繼承和發展。
民族器樂有各種樂器的獨奏、各種不同樂器組合的重奏與合奏。不同樂器的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風格,形成多種多樣的器樂樂種。各種樂器的獨奏樂是民族器樂的重要組成部分。琴曲《廣陵散》、《梅花三弄》;琵琶曲《十面埋伏》、《夕陽簫鼓》;箏曲《漁舟唱晚》、《寒鴉戲水》;嗩吶曲《百鳥朝鳳》、《小開門》;笛曲《五梆子》、《鷓鴣飛》;二胡曲《二泉映月》,等等,都是優秀的獨奏曲目。
由各種弦樂器合奏的弦索樂,以優美、抒情、質朴、文雅見長,適宜於室內演奏。如《十六板》(弦索十三套)、《高山》、《流水》(河南板頭曲)等。
用吹管樂器與弦樂器合奏的絲竹樂,演奏風格細致,多表現輕快活潑的情緒,如《三六》、《行街》(江南絲竹),《雨打芭蕉》、《走馬》(廣東音樂),《八駿馬》、《梅花操》(福建南音)等。
由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合奏的吹打樂,演奏風格粗獷,適宜於室外演奏,擅長表現熱烈歡快的情緒。如《將軍令》(蘇南吹打)、《大轅門》(浙東鑼鼓)、《普天樂》(山東鼓吹)、《雙咬鵝》(潮州鑼鼓)。有不少吹打樂種,在樂隊中兼用弦樂器,因而音樂兼具絲竹樂的特點,如《滿庭芳》(蘇南吹打)、《五鳳吟》(福州十番)等。一般說來,北方流行的吹打樂重「吹」,吹奏技巧高;南方流行的吹打樂重「打」,鑼鼓在吹打樂中起重要作用。
Ⅵ 求《對中國音樂文化的理解與感受〉〉論文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有怎樣的人文精神,就有怎樣的藝術,就有怎樣的音樂。影響中國文化最深的儒、釋、道思想,也是音樂思想的哲學源泉。
儒家聖人孔子是一個極愛音樂的人,也是最懂得音樂的人。《論語》中記載他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論語·八佾》載: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孔子不僅重視音樂的美,更重視音樂中的善。這善不僅表現在古代聖人的德行事功里,也表現在一個初生的嬰兒的純潔目光里。西漢劉向的《說苑》里有一段故事說:"孔子至齊郭門外,遇嬰兒,其視精,其心正,其行端,孔子曰:'趣驅之,趣驅之,韶樂將作'"。他把嬰兒純朴的心靈美比作他素來最敬愛的韶樂,認為這是韶樂所啟示的內容。由此可見,孔子推崇能反映善與美的音樂,能使心靈受到啟示,這也體現了音樂的心理教育功能。孔子晚年曾將三百篇詩整理得能上管弦,而且合於韶武雅頌之音,並作為教育內容之一推向社會。
道教的代表人物老子主張"致虛疾,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道學主張"無",是對一切限制的消融---因而走向無限。"無成勢,無常形,故能窮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故能為萬物主。"(《史記·自序》)。道學著手於"無",在真正的自由和平衡中得到的卻是無限廣闊的"有"。道學這種既辯證又達觀的人生哲理,深深影響了中國傳統藝術追求空靈而終達玄闊的特點。音樂中講究用散逸的板式、重視休止,且排斥"繁手淫聲"而追求"大音希聲"正是這種人生哲理的體現。只有"希聲"才達"大音",道學的音樂思想,與它"無"中求"有"的哲學是一脈相承的。
莊子論樂,與老子又不同。他主張"視乎冥冥,聽乎無聲,冥冥之中,獨見曉焉,無聲之中,獨聞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天地》)這是領悟宇宙里"無聲之樂",也就是宇宙里最深微的結構型式。在莊子,這最深微的結構和規律也就是他所說的"道",是動的,變化的,像音樂那樣,"止之於有窮,流之於無止"。這道和音樂的境界是"逐叢生林,樂而無形,不揮而不曳,幽昏而無聲,動於無方,居於窈冥……行流散徙,不主常聲。……充滿天地,苞裹六極"(《天運》),這道是一個五音繁會的交響樂。是充滿了浪漫精神的音樂。
禪宗是佛教在中國的一個流派。其教義是"明心見性,頓悟成佛,天然佛性,無為解脫"禪宗重視"心性"與"頓悟",認為追求佛境界的人,只要自心洞察,明心見性,便會超凡入聖而成佛果。因此,禪宗音樂思想的特點是"以心感物",認為對於音樂的感受,心性是很重要的。禪宗所謂"一默如雷",主張從沉默處傾聽震耳雷鳴,就是靠心的力量,以心聽無聲,白隱禪師要禪僧去聽一隻手的聲音,就是這個道理。禪宗認為大自然無限空靜深廣,意境悠遠虛靜,只要你用心去傾聽,就能進入超知性、超功利的精神境界。受禪宗影響的音樂都追求如"萬籟此皆寂,唯聞鍾磬音"、"此曲彈未半,高堂入空山"一類的所謂"禪境"。
儒、道、禪三大哲學雖然保持著各自的理論體系,在音樂思想上卻有一處顯而易見的合流---儒學的"德善"、道學的"無"、禪宗的"空",都不主張激越、躁動、"繁手淫聲"。這便是華夏藝術思想,也包括傳統華夏音樂藝術思想的最本質內核。
Ⅶ 談談你對中西方音樂的理解。(1500字以上)謝謝了。
寫作方法
1、確定中心,寫出深意。我們要著於挖掘所寫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閃光的地方,反復思考,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於從普通的小事中寫出深意來。
2、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發生,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六方面,即常說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這幾方面,才能使讀者對所敘述的事,有個清楚、全面的了解。
3、詳略得當,突出重點。一般事件的材料有主次之分,能體現文章中心的材料是主要材料,這部分要詳寫,次要內容可略寫或不寫,主次分明,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4、要把事情寫具體。能不能把事情寫具體,那就看你是不是善於把事情一層層展開記敘,即把事情分為幾個階段,在這幾個階段中寫出事情的發展變化。這樣,文章的內容才會具體、生動。
5、渲染環境,生動感人。任何事情的發生、發展都離不開環境,抓住環境的特點來寫,會很好的渲染氣氛,表達感情,使文章更加生動感人。
例文:
中國音樂和西方音樂,作為音樂的兩個不同分支,代表了音樂的兩種不同的發展方向。在內容、形式、音樂的傳承等諸多方面,兩者之間存在著或大或小的區別和差異,音樂是人類文化長河中孕育出來的珍寶,由於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異,使得體現在音樂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全球一體化和文化多元化態勢的發展下,我們應該充分了解我國音樂與西方音樂的聯系與區別,並相互借鑒吸收,這對於彼此的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
一、中西方音樂的不同之處
(一)作品方面。
中國音樂和西方音樂就作品的形式而言,中國音樂多小作品,短小精悍,而西方音樂則多大型作品,其結構繁復。中國音樂雖經幾千年的發展,卻始終未成體系,與此相反西方音樂則體系完備。中國民樂古曲作品常寄情於自然山水景色之中,講究意境表現而西方音樂則著重於哲理思考。
這與中國的傳統文化重悟性和西方文化重理性不無關系。從深度上來講,西方音樂的深度主要表現為深刻,而中國音樂則表現為深邃。下面舉例分析下:
肖邦是波蘭偉大的音樂家。《c小調革 命練習曲》寫於1831年9月,華沙起義失敗後,是肖邦27首鋼琴練習曲中以革命戰爭為創作背景的曲目。《c小調 革命練習曲》全曲壯闊激揚,從開始到結束始終可以嗅到作曲家激動的情緒。
肖邦藉助這首曲目毫無保留的釋放著他的愛國情懷。他激動、沉痛、憤怒的心情在曲目中通過一-個個強有力的和弦和一疊疊洶涌澎湃的浪潮抒發者,無盡無余的展現著他的愛國精神,以及對民族獨立的信心和平、自由的憧憬。
歌曲《松花江上》由張寒暉作於1936年11月,後由崔世光於改編為鋼琴獨奏曲。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抒情歌曲,描繪的是九一八事變後東北三省淪陷,人民的苦難日子和對收復失地、抗戰勝利的股切盼望。整首曲調如泣如訴,唱出了戰爭下人們悲憤交加的聲音。
歌曲的結構為二部曲式,第一部分抒情的敘事著家鄉東北的豐富物產和爹娘親人。第二部分抒發著沉重的悲痛之情,和盼望收復失地和親人團聚的憧憬,旋律縈繞回腸,卻蘊藏著抗爭的力量。從體裁上看,西方有大量的無標題音樂,也就是所謂的早期的絕對音樂和純音樂。
比方說西方交響樂作品,交響樂、協奏曲、奏鳴曲、組曲、變奏曲等等,它本身就是一種作品的名稱,所以在西方音樂當中存在著許許多多脫離具體作品標題的一種題材。中國音樂從古代到現代,絕大多數的音樂都帶有文學性標題,沒有形成一種純音樂的題材,所以和西方的純音樂的概念是不一樣的。
(二)樂器方面。
弦樂器是樂器家族內的一個重要分支,在古典音樂乃至現代輕音樂中,幾乎所有的抒情旋律都由弦樂聲部來演奏。
西方弦樂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低音提琴、電貝司、豎琴、吉它、電吉它,等等。
中國弦樂器:揚琴、琵琶、二胡、古箏、古琴、馬頭琴、天琴、豎箜筷、瑟等等。木管樂器起源很早,從民間的牧笛、蘆笛等演變而來。木管樂器是樂器家族中音色最為豐富的一族,常用被來表現大自然和鄉村生活的情景。
西方管樂器:長笛、短笛、簧鳴類:單簧管、雙簧管、英國管、大管、薩克斯管,等等。中國管樂器:笙、蘆笙、排笙、葫蘆絲、笛、管子、巴烏、塤、嗩吶、簫,等等。歸根究底,藝術方面上的最大不同在於審美取向和價值觀。
中國傳統音樂以線條為主,而西方古典音樂更講究和聲。中國傳統音樂注重氣息,而西方古典音樂更講究節奏。兩者技術方面的最大不同在於音色與演奏方法。因此,西方人愛玩交響樂,台上的樂手和樂器越多越顯得氣派:中國人就一把琵琶一架古箏就能彈出悲壯之情。
(三)調式。
中國最早的調式為五聲調式,宮、商、角、微、羽這五個音組成一個完整的音階。只要是這幾個音組成的歌曲就形成了最有我國特色的民間音樂。而西方則不同,他們用的完整的七聲調式。而且西方音樂最大的特點不是在於旋律,而是在於和聲方面。
二、中西方音樂的相同之處
音樂是人類共通的語言。它的神奇之處在於它可以穿越國界、種族、時空,進入並滲透到每一個人的心裡,相同的是它們都是人類文化孕育出來的精華,它傳遞著人類喜怒哀樂的情感。對於一些音樂形式也許我們聽不懂它的語言。
但是我們可以感受到它表達的情感,而這可以改善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鼓舞人的進取精神。所以無論是我們中國的民族音樂還是西方的交響音樂,每首優秀的音樂作品都以它特有的方式給人以力量,這點正是中西方音樂的共性所在。
三、小結
在中西音樂文化的碰撞中,學習西方先進思想的科學性的同時,也繼續傳承中國傳統思想,在實踐中不斷的摸索創造,學習西方音樂的同時也使中國音樂得到發展,使音樂文化得到多元化發展。在現代中國鋼琴作品中。
越來越多的聽到中西合璧的音樂元素,既有西方系統的大小調體系的骨架,又有中國民族傳統五聲調式的影子,使西方音樂影響中國,也使中國音樂走向世界。
Ⅷ 淺談對中國音樂的理解
音樂給人的力量
經常是一個人躺在床上,聽著音樂在黑暗中慢慢地入睡。那時候的音樂或許已經不是某種神聖的東西,而是成了一種工具。
我把音樂叫做神聖的東西,神聖不在於它的高雅,而在於給予人的震撼。那種從心底蹦出來的不可名狀的感覺,那種似是而非的欲悲忽喜的沖動,那種蘊涵著大自然陽剛與陰柔的完美結合,那種讓叛逆不道在瞬間歸於平靜的偉大力量。質問一下自己,難道那隻能讓人嘻嘻哈哈的流行音樂也能稱為音樂嗎?
每一節音樂課上老師面紅耳赤地為我們介紹一首又一首世界名曲。我觀看了老師曾介紹過的電影《鋼琴師》,我覺得,音樂的這種力量在電影《鋼琴師》里得到了充分體現。這部「客觀、簡潔到殘忍」的經典影片與《辛德勒的名單》一樣,即使看上十遍,帶給我們的依然是心靈的震撼和感動。千鈞一發,重重危難中,人性的復甦成為廢墟上最感人的詩篇。音樂不是這部電影的重點,但卻是它的靈魂所在。在那個生死攸關的時刻,當鋼琴師在給德國軍官演奏肖邦的G小調第一敘事曲時,音樂不但讓他充滿了力量和信心,音樂的力量也震撼了那名德國軍官。後來在這名德國軍官的幫助下,他終於存活了下來。在這樣的音樂中你聽到了什麼?深遠、悠長的嘆息,失去親人、祖國的控訴,廢墟上的哭聲,痛苦、恥辱、恐懼……。在最危險的時刻,音樂戰勝了邪惡,喚醒了良知,讓人們忘記了仇恨。鋼琴家因為音樂挽回了的生命,德國軍官則因此找回了墜入地獄的靈魂。
生命不可以在時間的延續中延續,但是生命的足音可以。所以,有了音樂。時間可以消磨一切,也可以消磨掉足音。但是,透過時間的重低音卻可以不斷地延續下來。於是,我們看到了大師們的音容笑貌,我們在聆聽著這些不世的聲音時,也感受著它們對於時間的永恆。這也許也是音樂的力量吧,我想,它的力量就在於它讓我們的靈魂變得高貴起來,而高貴的靈魂是任何力量都摧毀不了的
Ⅸ 在新文化運動中怎樣認識中國新音樂文化怎樣發展中國新音樂文化
在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中,「新音樂」的最初含義是指近代以來學習、借鑒西方音樂技術手法同時融會中國傳統音樂的某些因素而創作的不同於中國古代音樂或傳統音樂的音樂樣式。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曾志忞。1904年,在譯補《樂典教科書》「自序」中,曾志忞提出「為中國造一新音樂」、 「特造一種二十世紀之新中國歌」的著名宣言,其內涵是指學習西方音樂,創造以當時學堂樂歌為代表的新式歌曲。學堂樂歌的編創成為20世紀最有影響的一股音樂思潮——學習西樂思潮的濫觴,也正是在這一思潮的裹挾下,一批新型知識分子和從事學校音樂教育與樂歌編創者發出了創造中國新音樂的新聲。在西學東漸與西樂輸入的背景下,中國音樂的嬗變與轉型已然發生。從這一時期開始,中國音樂的發展進入到後來史家們所謂的「新音樂史」階段。「五四」新文化運動進一步為中國音樂的歷史轉型提供了強大的文化語境,新音樂文化在這一時期得到初步發展並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有機組織部分。盡管1920年代明確冠以「新音樂」命題進行論述的文獻還很少看到,但這一時期有關中樂或國樂與西樂之優劣的比較以及中國音樂出路的討論等熱點問題,大都涉及到是否要學習西方音樂文化以創造新音樂文化的問題。以蕭友梅、趙元任等人為代表的新音樂創作已經從實踐上證明了學習西樂以創造新音樂的可行性。「五四」以來學習西樂思潮的進一步推進以及音樂美育思潮和國樂改進思潮的興起,無不與新音樂文化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縱觀學堂樂歌時期與「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的音樂歷史,可以發現,盡管這兩個時期音樂文化的發展有著諸多不同之處,但國人對新音樂的認識卻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其根本主張是進一步學習西樂、改造舊樂,創造不同於傳統音樂的新的音樂樣式。具有新的形態特徵成為人們對新音樂的基本認識與要求。但是,在經過「五四」時期進一步接觸、接受西方音樂文化並有所消化之後,當歷史進入1930年代時,有關新音樂的認識與界定開始發生分化,一種觀點主張繼續深入學習西方音樂以創造中國新音樂,最終創建中國的民族樂派,其理論與實踐均表現出對借鑒西方音樂創作技術和探索新音樂表現手法及其風格的關注,可稱之為「音樂形態學」意義上的新音樂觀;另一種觀點主張新音樂應成為革命救亡的武器和工農大眾的呼聲,新音樂重在思想內容的新,其理論與實踐更多地反映了對新音樂應該以及如何發揮新的社會功能的高度重視,可稱之為「音樂功能論」意義上的新音樂觀。與此同時,兩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新音樂運動」也先後在不同的新音樂家群體中分別被旗幟鮮明地提出。一個新音樂運動是與「音樂形態學」意義上的新音樂觀聯系在一起,主張通過新的形態樣式與精神內涵的音樂創作,實現中國音樂的復興,最終創建俄羅斯民族樂派意義上的中國民族樂派,其理論的提出與實踐者主要是受過專門音樂教育或有著留洋經歷的學院音樂家群體;另一個新音樂運動則是與「音樂功能論」意義上的新音樂觀聯系在一起,主張通過新的革命音樂與大眾音樂的創作,使之成為無產階級革命、反帝反封建的武器,其理論的提出與實踐者主要是左翼音樂組織和救亡歌詠運動中成長起來的非學院音樂家。前者延續了「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啟蒙精神同時自覺先行地以音樂創作表現救亡思潮;後者則是在救亡壓倒一切的社會形勢下應時而起並成為救亡主潮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西方音樂的啟蒙已退居其次了。因此,從1930年代始,中國近代新音樂的發展中實質上並存著兩種相互聯系但卻又有著不同內涵的新音樂觀以及兩個彼此相關但卻各自有著不同宗旨與追求的新音樂運動。然而,長期以來,有關新音樂與新音樂運動史的研究卻沒有清醒地認識到上述根本問題,其突出表現就是在論及「新音樂運動」時,僅僅將其單一化地視為是由一批左翼音樂家和「救亡派」音樂家在30年代中期提出、並在此後有組織有領導地不斷發展壯大、直至新中國成立而結束的那場以革命與救亡為核心內容的新音樂運動,忽略了甚至沒有認識到早在30年代初即由陳洪、歐漫郎等人提出而後陳洪、蕭友梅等學院音樂家多有倡導與論述、盡管沒有形成特定的統一組織與明確領導人但實際上卻同樣產生了極其重要的歷史影響、旨在強調學習西樂以創造中國民族樂派的新音樂運動。這些歷史事實與史學事實理應引起我們的重視,其中的歷史實質及其復雜關系值得加以深入的思考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