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音樂史研究生筆記
中國古代史(一)
一.遠古時期:
1.音樂形式:歌、舞、樂合而為一(基本因素是節奏),與生產力發展緊密相關(古歌、古樂舞)。
①《彈歌》——狩獵。
②《八闕》——農牧。
③《蠟辭》——祭歌。
④《雲門》——黃帝拜神樂舞(圖騰)。
⑤《咸池》——堯崇天樂舞(星座)。
⑥《蕭韶》——舜時期宗教性樂舞。2.樂器:①骨笛——河南舞陽縣賈湖骨笛,最古老的樂器,是我國音樂文化9000年可考的依據。20支,距今9000年。音孔不一,五、六、七、八。七音笛居多,保存完整。
②骨哨,陶塤(浙江餘姚河姆渡,一孔)、籥。
③鼓 ——山西陶寺鼉鼓,永登土鼓,商代雙鳥饕餮紋銅鼓。二.夏商時期。
1. 音樂發展:與遠古樂舞性質不同,有階級烙印。
①《大夏》:歌頌夏禹治水。
②《大濩》:歌頌商湯伐桀。
③巫樂:求雨,驅鬼逐疫,出征。2.樂器:
磬 ——石制。虎紋大石磬。山西陶寺夏磬。
編磬——故宮商代編磬,三枚一組。「永啟」、「夭余」、「永余」。
塤 ——商代,五孔。
鍾 ——陶鍾。商代青銅鍾。
編鍾——河南安陽商代編鍾,三個一組。
編鐃——殷墟,五件一組。三.西周。(奴隸制社會達到鼎盛)
1. 周代禮樂制度實質——等級制度。(可作填空或名詞解釋,如:判縣。)
a.體現在舞隊、樂隊規模與排列的嚴格規定。
① 樂隊——天子-宮縣;諸侯-軒縣;卿、大夫-判縣;士-特縣。
(周代禮樂制度體現在舞隊、樂隊規模與排列的嚴格規定。天子的樂隊為四面排列,稱宮縣。)②舞隊——天子-八佾;諸侯六佾;依次遞減。
b.典禮儀式,祭祀,宴饗的步驟。2.樂舞:
①六代樂舞:西周統治者用於祭祀、宴享,儒家雅樂最高典範。
黃帝——雲門大卷;
堯 ——大咸;
舜 ——簫韶(九韶);孔子「盡美以,盡善也」。盡善盡美的由來。
夏 ——大夏;
商 ——大濩;
西周——大武。②小舞:綵綢舞、羽毛舞、牛尾舞、長袖舞。(娛樂性強,道具與舞的關系)③散樂:民間音樂。④四夷之樂:周邊部落音樂、歌曲。⑤宗教性樂舞:攤舞。3.八音分類法:我國周代按照樂器製作材料的不同進行樂器分類的方法。西周有多達70多種樂器。
金~鍾、鐃;石~磬、鳴球;土~塤,缶;革~鼓、鞀;絲~琴、瑟;木~拀、敔 ;匏~笙、竽;竹~簫、篪。4.西周宮廷音樂機構的建立及其職能:
(古代音樂教育制度始於秦)周朝建大司樂,我國古代第一所音樂學校。職能:
① 皇室貴族子弟的音樂教育,包括「樂德、樂語、樂舞」。
② 音樂表演:宮廷內所有大型飲宴、祭祀。
③ 行政管理:大司樂1000餘人,分工明確,下設各部,各司其職。
目的:維護周王朝的統治。5.樂律。
①十二律——西周時期,正式有文獻記載。完整的十二個半音結構:黃鍾,大呂,太簇,夾鍾,姑冼,仲呂,蕤賓,林鍾,夷則,南呂,無射,應鍾。②五聲音階——西周有了記載,宮商角徵羽。③旋宮——西周轉調理論。任何一律都可作為宮音排列,形成新調。
四.春秋戰國
1.樂律
①三分損益法——記載於《管子·地員篇》春秋戰國出現,以弦長為計算基礎來計算樂律的理論,最早的樂律計算方法。
宮→徵→商→羽→角。②隔八相生法——記載於《呂氏春秋·音律篇》。三分損益法五律的基礎上,繼續往下至第十二律,每隔八位生一律。(參看十二律。如:黃鍾為宮,林鍾就為徵。)2.曾侯乙墓編鍾(2400年前):(從它的規模引發的思考啟示)
湖北隨縣擂鼓墩遺址。規模最大,音域最寬,數量較多,音律較准,保存較好。我國十二樂音體系中,最早具有半音音階關系的特大型定調樂器。
①共65枚,上中下三層,分三組排列。上為鈕鍾,19;中下甬鍾,45。有一銅鎛,楚惠王贈。標志春秋戰國時期音樂的高度發展。②總音域五個八度:從大字一組的A到小字三組的c。其中大字組的G到小字二組的g,三個八度,十二律備齊。鍾上2800錯金銘文,記載楚、齊、晉、周、申、曾等國律名、階名、變化音名的對照。對律學研究的重要性:反映了這個時期的音樂文化交流,為古代樂律研究提供了實證資料,旋宮轉調有實踐成果。割 律、姑冼律。③多數甬鍾可發兩音(鼓部、隧部),為大三、小三度。引發研究者雙音規律實際運用的思考④上層鈕鍾律制與三分損益法近似——三分損益已用於實踐。 中下層三組近似純律——復合律制,可以轉調。3.《詩經》:春秋末年產生,最早的詩歌總集,分風、雅、頌,現存305 首。 從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500年間各類音樂作品。
風——最優秀,多達十幾種曲式手段,表現手法豐富。160,15國民歌。
雅——105,貴族文人的作品。分大雅與小雅。
頌——40,祭祀宗廟祖先。
◇「亂」(名詞):《商頌·那》。《西周·大武》。
「關雎之亂,洋洋乎,引爾哉」——孔子。說明已有「亂」的手法。
為全曲最後高潮段落。在相和歌,相和大麴中成為第三段。4.「楚辭」——屈原所創作的體裁形式,與楚地密不可分。用楚地方言,風俗,音樂來進行創作。後人的模仿應按楚語、楚風。《楚辭》——總集,收集了以屈原為主的辭賦。5.音樂思想:儒、墨、道家。
儒家孔子:開創儒家,創立私學。「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強調音樂的社會功能。「樂雲樂雲,鍾鼓雲乎哉。」雖對音樂只有隻言片語,強調「德」的思想,對其後儒家音樂思想產生重大影響。荀子:《樂論篇》,被吸收到樂記。墨家墨子:《非樂》《三辯》。認為音樂使「飢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老者不得息」,使統治者喪失江山。從勞動者和小生產者的利益出發,反對統治階級的奢侈生活,認為音樂會加重人民的痛苦和災難,浪費物力和人力,可能使國家衰亡。忽視音樂對社會、人類具有不同功能。道家老子:「大音希聲」,「五音令人耳聾」。主張自然,反對雕琢。莊子:崇尚天籟。6. 我國早期儒家最重要的音樂美學思想著作。
《樂記》(公孫尼子),集先秦儒家思想之大成。我國最早具有比較完整體系的音樂美學著作。吸收了荀子《樂論篇》。
①音樂的本質:音樂是表達感情的藝術;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之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立場,區別。
②政治的關系:音安政和;
③社會功能:端正社會風氣;與孔子觀點一致,分層論述。
④美感認識:給人的愉悅感受不可缺少。五. 秦漢
秦:匯集六國之樂到秦。
1. 漢:樂府:
建立於秦,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一枚錯金銀鈕鍾上刻有「樂府」二字,可以肯定樂府機構原為秦代所設。漢承秦制,在漢武帝時期對樂府進行了擴建,達到興盛。「采詩夜誦」:采詩官四處收集民歌,回宮廷後秉燭夜審,使樂府鼎盛。然後加工、改編、創作、填詞、研究。李延年的「新聲二十八解」,是西域音樂與漢音樂結合的最早記錄。106年後,漢哀帝時,由盛變衰。意義:保存民間音樂,促成漢代民間音樂繁榮,對其音樂文化發展產生深遠影響。2.漢代俗樂
相和歌 由徒歌(清唱)~ 但歌(一人唱,三人和)~ 相和歌 ~(魏晉南北朝)清商樂。
高級形式:相和大麴。
結構形式:三段式歌舞曲,艷——曲(段後加解)——趨(亂)。
相和三調:平、清、瑟。後稱清商三調。鼓吹樂 以管樂、打擊樂為主,兼有歌唱。北方游牧民族和漢族傳統音樂融合形成。分鼓吹(排簫,笳為主要樂器,常在殿廷、宴飲中用);橫吹(鼓、角,儀仗、馬上之樂)。百戲 漢代多種民間藝術的匯合,包括角 、雜戲、魔術、歌舞等。有歌手、樂器伴奏。3. 樂器曲項琵琶、羌笛、築、笳、排簫、馬王堆古琴(長度稍小,七弦)4. 樂律。
京房六十律——在三分損益法產生十二律之後,繼續往下相生。為解決黃鍾不能還原的問題。到了五十三律已經還原。附會了天文歷書、陰陽五行。發明了樂器「京房准」,十三弦,似箏。相和三調:平、清、瑟。鼓譜:《李記·投壺》。三種符號:□、○、半。如果算樂譜的話,是我國最早的樂譜。
六.三國、兩晉、南北朝。
1. 清商樂
清商樂——魏晉南北朝漢魏相和諸曲與南方民間俗樂的總稱。(清商三調)
吳 歌——東晉、南朝流行於建康的民歌。
西 曲——南朝流行於江陵的民歌,表演形式有舞曲與倚歌。2. 音樂文化大融合
a.少數周邊國家歌舞在中原迅速流行[龜茲、西涼、高麗、天竺]。
b.少數民族樂器帶入中原:曲項琵琶、五弦琵琶、篳篥(管子)、方響、鈸、羯鼓。
c.佛教傳入,佛教音樂與中國民間音樂相融合,建立中國佛教音樂體系。
d.龜茲:蘇祗婆帶入五旦七調,隋唐形成八十四調理論。
為隋唐音樂的輝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3. 主要音樂思想:《聲無哀樂論》。。
魏晉名士、竹林七賢之一嵇康著。與《樂記》(儒家音樂思想的代表)成為封建社會音樂思想兩大潮流。音樂-客觀存在,哀樂-主觀存在。
①與儒家的音樂觀點——表情說相對立。「心之與聲,名為二物」。
②哀樂之情來自客觀事物的影響,音樂只是誘導其表現出來。肯定了音樂的娛樂作用和美感作用,否定了儒家提倡的音樂教化作用。反對無視音樂的藝術性,將之簡單與政治話等號。是我國古代具有代表性的音樂美學論著,涉及到音樂本質、音樂功能、音樂審美等思想。4. 樂律學發展。
①何承天——南朝傑出律學家,創立了「新律」,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意在消除「黃鍾不能還原」、不能旋宮轉調的缺憾。
②荀勖——西晉律學家,發現了笛律中「管口校正數」,運用管口校正製作出比較精確的十二笛。
③純律——古琴有了「徽」位,按照純律所定。有了徽位後可以記譜,促使古琴藝術飛速發展。5. 歌舞戲(簡單掌握)——停留在歌舞上,有了戲劇的雛形。
南北朝後期興起,有情節、角色、歌舞、伴奏、伴唱。與百戲有直接淵源,為高度綜合戲曲藝術的形成作了准備。劇目:《大面》出現了戲曲臉譜的雛形。《缽頭》《踏搖娘》(《蘇中郎》)
中國古代史(二) 七.隋唐
1. 宮廷燕樂——隋唐音樂發展的重心。 ①專指天子諸侯宴飲賓客時所用音樂,體制宏大。 ②它的發展建立在多民族音樂並存的基礎之上,繼承性、兼容性 ③集中反映了這一時期的音樂最高成就, ◇多部伎:隋,九部伎;唐,十部伎,燕樂(景雲河清歌)為諸部之首 ◇坐、立部伎:坐部伎3-12人,堂上表演,六部樂舞幽雅抒情。 立部伎64-108人,堂下表演,八部樂舞氣勢磅礴。
2. 隋唐的音樂形式:大麴與法曲 大麴:又稱「燕樂歌舞大麴」,綜合器樂、歌唱、舞蹈,有多段結構的大型樂舞,是漢代相和大麴與清商大麴的高層次發展。其特點:歌、舞、樂三位一體,結構龐大、節奏速度復雜多變。《破陣樂》《玉樹後庭花》《涼州》《霓裳羽衣舞》 分三部分:散序——器樂,自由節拍。 中序——歌唱,器樂伴奏,抒情的慢板。 破 ——舞蹈,熱烈快捷。 法曲:因佛教法會得名,以漢音樂和器樂為主。特點:清淡。《霓裳羽衣曲》。《霓裳中序第一》:為宋代姜夔從故紙堆中發現,加以填詞,收錄在《白石道人歌集》中,名為《霓裳中序第一》。 1. 唐朝的音樂機構 太常寺是唐朝最高行政機構,大樂署、鼓吹署隸屬於太常寺,監管雅樂、俗樂。 a.大樂署,對宮廷藝人進行訓練和考核的嚴格管理機構,最多時達11447人。 b.鼓吹署,專門管理儀仗鼓吹樂。 c.教坊,由宮廷直接管理,專門培養宮廷燕樂表演人才。歌舞、器樂水平較高。 d.梨園,在禁苑設立的音樂機構,教習、演奏法曲(器樂 )為主。從太常樂工精選,300餘人,「絲竹之戲」 2. 唐朝主要民間俗樂形式。 曲子:隋唐時期一種齊言的、可以填寫各種歌詞的新型民間歌曲。代表作品有王維的《陽光三疊》(聽辨)。這首樂曲到了明代成為琴曲;清代《琴學入門》的版本最為流行。曲子到了後期發展為長短句。
變文:唐代佛教寺院用於宗教宣傳的說唱形式。「俗講」的本子就叫作變文。散文、韻文更替出現。內容有兩類 ①講說佛經故事,佛經教義《目蓮變文》《地獄變文》 ②講說民間故事、傳說,歷史故事。《王昭君變文》《孟姜女變文》。 3.樂律 「八十四調」,隋代萬寶常、鄭譯根據蘇祗婆的「五旦七調」理論發展而來。它的提出建立了宮調理論較為完整的體系。
「二十八調」,唐宮廷燕樂所用宮調體系,有「七均四調」「四均七調」兩種說法。 「犯調」,同宮系統,調性轉換。 「移調」,音樂不變,換調進行。
4. 重要的拉弦樂器: 奚琴:似二胡,軸非平行。 軋箏:竹片拉之。 八.宋金 1. 曲子(詞調音樂): 在民間歌曲基礎上發展的藝術歌曲,多為長短句。體裁形式源於唐大麴,創作手法多為依樂填詞。常用技法:減字,偷聲,攤破,犯調。
《白石道人歌曲》:姜夔,收入詞曲17首,其中自度曲14首,古曲填詞2首,為范大成曲填詞1首,旁綴宋俗字譜;祀神曲,旁綴呂字譜;琴歌,旁綴減字譜;另有《聖宋鐃歌鼓吹曲》歌詞14首。代表作《揚州慢》《杏花天影》(聽辨)。 2. 宋代市民音樂的發展: 經濟不斷發展,城市人口劇增,帶來社會結構的改變。 ①表演場所:「瓦子」和「勾欄」,茶坊,酒肆,歌館。 規模:有的可容數千人。數量:汴京「大小勾欄50餘座」。 藝術形式:小唱、雜劇、諸宮調等。 ②宋雜劇頗有特色,遍布城鄉。 唱賺:兩種形式。纏令- 纏達-兩個曲牌交替使用。 勾欄藝人:李師師、徐婆惜、封宜奴。 ③後期的發展——出現專業組織: 書會——編寫話本和腳本的行會組織。 社會——從事職業表演藝術的行會。 分別有專門的唱賺社、雜劇社等。 ④特點:音樂轉型,主流由宮廷向民間;戲曲的確立,替代了歌舞,進入新的歷史時期。
3. 宋代器樂合奏(簡單了解名稱) ①民間合奏形式:細樂,清樂,小樂器,鼓板(拍板、鼓、笛)。 ②宮廷合奏形式:教坊大樂,隨軍番部大樂,馬後樂。 4.宋說唱發展(宋元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 a.唐在寺院中表演,宋元到城鄉各處。 b.形式普及,廣受人們喜愛。 c.大型長篇說唱以豐富形式呈現出來。 主要形式: ①鼓子詞——是一種說唱相間、以唱為主的藝術形式,用鼓伴奏得名。同一曲牌,反復歌唱多段曲詞。 ②諸宮調*——北宋時期勾欄藝人孔三立創立的大型說唱形式,把我國說唱藝術推進到新的水平。使用多種宮調,表現較為復雜的故事情節。主要伴奏樂器有:鼓、拍板、笛。《西廂記諸宮調》董解元作,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作品,代表說唱音樂高度成熟。《劉智遠諸宮調》《天寶遺事諸宮調》 ③陶真——農村說唱形式。題材、歌詞通俗,多為七字句。 5. 宋雜劇與元雜劇的區別。
①宋由艷、正雜劇、散段組成,固定角色:副凈,副末,孤,旦。一類以對白為主的滑稽劇,音樂少。一類以歌舞為主的歌舞戲,音樂貫穿全劇。 ②元雜劇一本四折,有時加楔子,可以幾本串聯。每折用相同宮調若干曲牌;一本有四個不同宮調。曲、賓白、科組成。唱曲為主,一人主唱。屬曲牌體形式,又稱北曲。 優秀曲目:關漢卿《竇娥冤》《救風塵》;馬致遠《漢宮秋》《岳陽樓》;鄭祖光《倩女離魂》;白樸《牆頭馬上》。王實甫《西廂記》。 5. 樂器: 嵇琴——奚琴,弓弦樂器。後改進為馬尾胡琴。 ——唐稱「軋箏」,宋改稱「」,弓弦樂器。 6. 音樂理論: 「十八律」,南宋蔡元定創立。生成十二律之後,繼續計算出六律。理論上解決了三分損益音階轉調後,音程關系不統一的問題。理論上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