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一部歌劇電影的名字!!
是這一部:The Music Teacher (1988 )
❷ 台灣華語音樂大師張弘毅的生平
姓名:張弘毅
性別:男
國籍:中國(台灣)
職業:其它
出生地:台灣高雄市
去世時間: 2006年5月11日
簡介:
祖籍山東、出生於台灣高雄市,為台灣知名作曲家。曾多次得到金馬、金曲、金鍾、金嗓、金鼎、亞太影展等獎項等音樂和電影獎項的肯定,2006年因心臟病於上海病逝。隔年獲第18屆(2007年)金曲獎最佳貢獻獎。
張弘毅主要電影音樂作品
黑屁股(2006)
春花夢露 (1996)
去年冬天(1995)
胭脂(1991)
三個女人的故事(1990)金馬獎最佳原著音樂
第一次約會 (1988)
海水正藍 (1988)
期待你長大 (1987)
策馬入林 (1984)
悲情城市 (1989)
晚春情事 (1989)
怨女(1988)
媽媽再愛我一次 (1988)
期待你長大(1987)
大海計劃(1987)
稻草人 (1987)
尼羅河女兒 (1987)金馬獎最佳原著音樂
望海的母親(1986)
箭瑛大橋(1985)
陽春老爸(1985)
國四英雄傳 (1985)金馬獎最佳改編音樂
在室女(1985)
我這樣過了一生 (1985)
亮不亮沒關系(1984)
玉卿嫂(1984)金馬獎最佳原著音樂
影子(1984)
看海的日子 (1983)
四次金馬獎最佳音樂得主
多次金曲獎、亞太影展、金鍾獎、金鼎獎得主
製作歌手
包括許景淳、堂娜、曾慶瑜、趙詠華等
以及張清芳的《80年代的美麗與哀愁》
張弘毅單曲作品
許景淳-玫瑰人生
蔡琴-愛斷情傷、洛神
趙詠華-從來不肯對你說 (林志炫有翻唱)
江淑娜-不要輕易說Bye Bye
曾慶瑜-隨風而逝 (趙詠華、殷正洋有翻唱)
相關聯接:
見證台灣電影興衰 作曲家張弘毅11日病逝上海
(影劇中心/綜合報道)
見證台灣電影興衰、4次榮獲金馬獎最佳音樂獎的台灣作曲編曲家張弘毅,11日晚間因心臟病發辭世於上海,享年57歲,他以《我這樣過了一生》、《悲情城市》等電影音樂作品聞名,一生中大約為50部電影作曲。
張弘毅出生於台灣高雄,父親是天主教徒,自小接觸教會詩班的「哈利路亞」後,便啟蒙了他在音樂上的天份,他曾說:「我幸運,因為能做音樂;我後悔,也因為選擇了音樂。」
他曾4次榮獲金馬獎最佳音樂獎,並多次榮獲亞太影展、金鍾獎、金嗓獎、金曲獎及金鼎獎,不僅為台灣新浪潮電影揭開台灣電影史上顯赫的一頁,更見證台灣電影業近幾十年的興衰。
20年前暫別熱愛的電影工作後,張弘毅與當年的電影工作夥伴楊惠姍、張毅和余為彥一同經營琉璃工房,近年長居上海,這幾天還在為新民樂發表會忙碌,11日晚間在與工作人員排練時,心臟病突發而過世。
張弘毅的作品橫跨古典、流行與影視界,一生中約為50部電影作曲,包括《玉卿嫂》、《我這樣過了一生》、《看海的日子》、《稻草人》、《策馬入林》、《尼羅河的女兒》、《悲情城市》、《胭脂》及《怨女》等。
張弘毅,祖籍山東,台灣高雄市人。1977年文化學院土地資源系畢業,1979年赴美國波士頓柏克萊音樂學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 - Boston〉進修古典音樂,爵士音樂,電影音樂及舞台劇之作曲與編曲,1982年學成,即參與台灣之商業、電影、舞台、廣告及唱片製作等音樂創作,曾多次獲得金馬、金曲、金鍾、金嗓、金鼎、亞太影展等獎項。
五月十一日於上海,因心臟病辭世,享年五十七歲。
作品代表:
舞劇:魚玄機(游好彥)
白蛇傳(吳佩倩)
一念萬年(林原上)
歌舞劇:大鼻子情聖西哈諾(果陀劇場)
一切為電影(亞太影展)
專輯唱片:在倫敦星空下(Sony Classic, 倫敦教響樂團)
黃就是黃(騰格爾)
電影:玉卿嫂(張毅)
我這樣過了一生(張毅)
我兒漢生(張毅)
我的愛(張毅)
國四英雄傳(麥大傑)
稻草人(王童)
三個女人的故事(關錦鵬)
尼羅河女兒(侯孝賢)
老科最後一個秋天(李佑寧)
漂亮在唱歌(林正盛)等40餘部
電視主題曲:玫瑰人生(許景淳)
還君明珠(堂娜)
隨風而逝(曾慶愉)
希望之鴿(趙詠華)
紅塵有愛(蔣修蓉)
從來不肯對你說(趙詠華)
好久(張學友)等多部電視劇
❸ 電影《海獸之子》你看懂了什麼
《海獸之子》是一部非常形而上的動畫影片;想表達的哲學思想非常多:天人合一、存在主義、不可知與可知論、生命的實質、人生的意義……影片想要架起生物、海洋、陸地、地球乃至整個宇宙的橋梁,實現宇宙中物質與生命意義上的統一。畫面張力與表現力很強,藉助了很多表現手法:象徵、意識流等,也挪用了看似科學的解釋,藉助了很多哲學意象(受精、孕育、人與其它生命體的轉化與溝通等等)。但本作作為情感與思想的載體,似乎無法承受如此深刻與宏大的哲學主題。
比如安哥拉與老太太哲學家式的深奧對白,我們可以理解這是想要向觀眾們揭示影片哲學思想的一隅。但是這種說教式、說明文語言式的台詞,放在一部要靠劇情去揭示懸念的動畫片中就尤顯突兀,讓人覺得故作高深、拔高主題。女主人公、海和空的諸多行為在觀眾看來十分缺乏合理的動機與邏輯性。如女主人公在結說:「他們(海和空)為什麼要選擇我?」作為觀眾,我也好奇海與空為什麼選擇了女主人公作為祭典的見證者與參與者(可能天賦凜異,親近生命,遺傳她媽?)。人物的動機都是埋在他們的心底的,只有他們自己知道。觀眾則難以推測他們這樣做、那樣做的原因,最終只能選擇放棄推理和思考,單純地追隨人物的腳步不再多想地「往下看」。
不僅如此,影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及人物情感的處理也充滿了問題。可能由於電影篇幅所限,不能像連載的漫畫一樣細細描摹,許多配角的背景、身世、行為目的交代得多不完整,只能依靠一些鏡頭和人物的對白加以推斷。好一點的像女主母親,觀眾還能通過「酗酒(不知道啤酒算不算)」、「關心家人但缺乏合理的情感表達」、「是天才馴獸師」等零星的片段拼湊出一個較為豐滿的人物形象。但像安哥拉,這一滿口玄奧哲理、像是在幫助主人公的人就如謎一般。他口中的「薇薇」(我沒記錯的話)是誰?他為什麼要幫助主角們?我們只能在他說出「暗物質」與生命哲理後慨嘆一句「大師,我悟了。」
劇中人物與物象太富有象徵性,很多角色其實代表的是一種思想、一群人的態度。這種過於藝術化的處理,就使得劇中的人物在成為象徵符號的同時,失去了人這一個體所應有的正常情感表達。海和空這兩個「海獸之子」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們如精靈一般,超脫世俗,性情與身體都融於自然、依於自然,身負使命,充滿謎團。「鬼火」,「祭典」,「隕石」,這些事物充滿了神秘色彩與儀式感。這種人物的構建,物象的鋪陳,是詩意的,美學的,哲學的。但也晦澀的、抽象的、去邏輯化的,勢必會給觀眾對劇情、人物和設定的理解帶來挑戰。
❹ 希臘音樂大師范吉利斯在電影《1492:征服天堂》插曲中寫到,,,,「你
???你要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