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的哪首古典音樂在世界上排名第一
國際上沒有排過類似的名次,不過可以換個思路考慮這個問題。1977年美國發射到外太空的「旅行者號」精選了27首最能代表地球人類的音樂,中國唯一入選的就是古曲《高山流水》中的《流水》部分,是古箏演奏的。所以我認為《高山流水》可以列為中國古曲之首,其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也最大。
❷ 梁山伯與祝英台 是什麼協奏曲被譽為
梁山伯與祝英抄台小提琴協襲奏曲,被譽為「民族的交響音樂」。
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取材於同名古老傳說,由中國著名作曲家何占豪、陳鋼創作,1959年5月27日首演於上海。《梁祝》旋律優美、色彩絢麗、通俗易懂、藝術性強,在中國被譽為「民族的交響音樂」。國外樂評家稱,這是一部迷人、新奇、具有獨創性的作品。這部作品在50年間,在舞台、唱片、廣播、電視等各種媒體廣泛傳播,傾倒了世界各地億萬聽眾。據不完全統計,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在中國的唱片發行量超過億萬張。上世紀90年代初,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獲「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金牌殊榮。
❸ 中國有哪些優美的古典音樂
如深邃水藍 所說,中國的古典音樂那不叫古典音樂,叫古曲。
古典音樂是指那些從巴洛克時期(1600-1750)開始一直到20世紀早期,在歐洲文化傳統背景下創作的音樂,它有別於通俗音樂和民族音樂,具有永恆的意義。
要說古曲,建議去古曲網試聽一下 www.guqu.net
❹ 中國古典音樂有黃河鋼協,梁祝小協,還有嗎
交響樂傳入中國,是在清末的時侯。那時,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老挨打受欺侮,不得不練「新軍」,照西方那一套辦法訓練軍隊,所以也照搬了軍樂隊。
在天津附近練「新軍」時,就派人到德國學習音樂,辦了軍樂隊。肖友梅(1884-1940)從日本、德國留學回國,在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辦過一個小型管弦樂隊,演奏過交響樂作品。上海的外國人租界「政府」工部局,也辦過一個交響樂隊,抗戰時,在重慶有過交響樂團。在延安,我們黨辦過延安中央管弦樂團。賀綠汀同志的《晚會》《森吉德馬》,就是為這個樂團寫的管弦合奏。我在1946年到延安後,就在這個樂團當指揮和教員冼星海曾經寫過幾部交響樂作品,但限於當時的條件,無法演奏交響樂隊和交響樂作品的創作的全面發展,是在新中國成立後的五十年代十年動亂,又停滯了那麼多年。目前,我國的作曲家創作出了一大批交響樂作品,1981年5月舉行了「全國第一屆交響樂作品評獎」。我國有了中央樂團、中國廣播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上海樂團、廣州樂團、北影樂團、上影樂團、長影樂團、珠影樂團、陝西樂團、江蘇樂團、中央歌劇院、中國歌劇舞劇院、中央芭蕾舞團、北京歌舞團、上海芭蕾舞團、天津歌舞劇院都有編制齊全的交響樂隊;每個省市自治區和部隊的歌舞團都有自己的管弦樂隊。
--------------------------------------------------------------
首先要說得是,《梁祝》根本不能稱之為中國古典音樂,它是建國後由當時的上海音樂學院的何占豪和陳剛兩個人寫的小提琴協奏曲。《高山流水》確實是中國古曲,有古琴版,古箏版,甚或琴蕭合奏版,但是加入其它古典樂器的類交響樂版是最近的指揮家改的了,所以也不符合樓主的要求。《十面埋伏》也同《高山流水》,古版是琵琶獨奏曲。
❺ 梁祝是是嗎中國古典音樂十大名曲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不能算中國古典音樂,其創作運用的是西方古典音樂手法
❻ 求梁祝之類風格的國內古典音樂
紅樓夢的:《葬花吟》《枉凝眉》
西遊裡面的:《女兒情》
少林寺裡面的:《牧羊曲》
這些都不錯,你可以試試聽聽看行不行!
❼ 中國古典音樂 梁祝
我家裡有酷狗,這個軟體很好下載,你在裡面搜索,會找到的,下載好了會出現在左面的一欄里,那麼點右鍵,有一個復制到MP3或手機當然你也可以復制到別的地方,就是有一點,長度是25分鍾
❽ 論文 中國古典音樂與中國傳統文化論文 1000
音樂作品鑒賞
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
院 系: 商 學 院
班 級: 08廣告學本科班
姓 名: 譚 巧 玉
學 號: 081105045
指導老師: 肖 春 曉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
內容提要:《梁山伯與祝英台》是一個在我國流傳已久的愛情故事,與莎士比亞筆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其名。故事女主角祝英台系祝家莊祝員外之女,在女扮男裝遠去杭州求學的途中邂逅了同樣赴杭求學的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並在隨後的共同求學生活中互相傾心。無奈祝員外已將英台許配給太守之子,梁山伯抑鬱成疾,不久身亡。祝英台悲慟不已,誓以身殉。最終與梁山伯化為雙蝶,自由而去。這是一個美麗、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而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正是以這個故事為藍本,以音符詮釋了作曲者對於這個美麗故事的理解。我的鑒賞主要從《梁祝》傳說、作曲者的背景資料、以及在樂曲演奏過程中所表達出的情感變化這三個方面來分析。
關鍵詞:音樂鑒賞 梁祝
正文:
《梁祝》是一個美麗、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在我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而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也正是以其為創作背景。
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創作於1959年。作者是何占豪和陳剛。何占豪熟悉小提琴和越劇音樂,陳剛則較全面地掌握各種作曲技法。在創作《梁祝》時,他們都還是上海音樂學院的學生。陳剛現為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是我國著名的作曲家。
為了探索我國交響樂民族化、群眾化的道路,兩位作者遵循「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破除迷信,勇於實踐,選用了我國廣大群眾所熟悉的民間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這一愛情故事為題材,以越劇唱腔為音樂素材,採用了協奏曲這種外來體裁,吸取了我國戲曲音樂中豐富的表現手法。迷人的旋律、生動的音樂形象、濃郁的民族風格、鮮明的地方特色,使這部作品深深地紮根在人們心中,被廣大群眾深情地稱為「我們自己的交響音樂」,在音樂民族化的道路上邁出了可喜的一步。三十年來,它飄洋過海,飛往世界各地,先後在蘇、美、英、法等國演出,得到了世界樂壇的高度贊賞,為祖國爭得了榮譽。在香港,它連續四次榮獲金唱片獎與白金唱片獎;在國外,這首樂曲被稱作「蝴蝶的愛情」而廣泛傳頌,受到不同膚色人民的歡迎。
樂曲開始是引子。簡短的引子音樂,給我們展現出一幅美麗動人的圖畫。
隨後在輕淡的豎琴伴奏下,獨奏小提琴顯得純朴、甜蜜而深沉,表現了梁山伯、祝英台真摯、甜美的愛情。接著,大提琴奏出的旋律與獨奏小提琴形成對答,這段音樂感情深摯婉轉,為我們展現了梁祝草橋亭畔深情結拜的動人情景。對答以後,樂隊的合奏再現了愛情主題,充分展示了梁祝對愛情忠貞不渝的信念。接下來由獨奏小提琴奏出由主部到副部的過渡段音樂,末尾引出活潑、明快的小快板,這段歡跳、輕盈的小快板與溫柔、深情的愛情主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接著是獨奏小提琴與樂隊交替出現。這段音樂時而明朗歡快,時而溫柔幸福,時而熱情奔放,使我們自然聯想到梁祝三載同窗、朝夕相處的各種生活畫面:他們或是歡歌笑語,或是促膝長談,或是追逐嬉戲,或是脈脈含情。這段音樂再一次從不同角度充分體現了梁祝之間純真無間的學習生活和逐漸萌生的真摯愛情這兩個生活側面。
音樂轉入慢板,獨奏小提琴奏出了由主部愛情主題變化而來的似斷似續的音樂,它表現了祝英台羞怯、有口難言的內心感情。接著,由小提琴、大提琴奏出纏綿而深情的對答旋律,它將梁祝十八相送、長亭惜別的難舍難分的情景惟妙惟肖、細膩親切地展現在我們面前,詩情畫意,引人遐想。
突然,低沉、陰森的鑼鼓聲,暗示了不祥的預兆。樂隊奏出刻板、重復的音調,把我們帶到了一場悲劇性的抗爭中。接著,由獨奏小提琴奏出了祝英台驚惶不安和悲痛欲絕的音調,表現了祝英台對封建禮教誓死不從、挺身反抗的英勇精神。接下來,祝英台的抗婚音調與殘暴的封建勢力音調交替出現,形成了矛盾的焦點,最後推展為英台慘烈抗婚的悲憤場面。緊接著這激揚、卓烈的抗爭旋律之後,全樂隊奏出一個較明朗的音調,這個音調取材於前面結束部中十八相送的旋律,它代表了善良的人們幻想的希望之光,形成了全曲的第一個高潮。可幻想瞬間消失,刻板的音調再次出現,它預示封建統治重如磐石,善良人們的美好希望難以實現。
音樂轉入慢板,獨奏小提琴奏出委婉的曲調如泣如訴,揪人心肺,與大提琴再次出現對答,描寫了梁祝樓台相會互訴衷腸、沉痛哀怨的情景。
板鼓突然闖入,聲聲的敲擊聲,造成了緊張氣氛。音樂時而激昂,果斷,時而低回,幽咽,把祝英檯面向蒼天對封建勢力的罪惡進行憤怒控訴和泣不成聲、悲痛欲絕的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當祝英台指天踏地發出最後一聲呼喊時,鑼鼓管弦齊鳴,英台縱身投入墳中,全曲達到了最高潮。
音樂又重新出現安詳、寧靜的氣氛,長笛再次奏出引子部分的樂句。這時,小提琴抒情而緩慢地再次奏出愛情主題,更增添了朦朧的仙境色彩。這里,作者採用了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展示了人民的善良理想,彷彿嚴冬已經過去,明媚的春天又來到了人間,一對彩蝶相依為伴,在萬花叢中翩翩起舞,他們時而翻飛、時而憩息,十分逍遙自在。這是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化身,他們生前不能結為夫婦,死後也要比翼雙飛。
最後,全樂隊齊奏愛情主題,它又似汪汪洪流傾瀉而出,表達了人民群眾對梁祝悲慘命運的深切同情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
樂曲表現了梁祝這對青年男女對封建禮教的強烈反抗精神,歌頌了他們堅貞不渝的愛情,表現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欣賞這首樂曲的同時,也達到了美的享受。
❾ 《梁祝》為什麼被稱為我國古典音樂的典範
因為這首曲子能撥動我們中國人的心弦,引起很多人內心的共鳴!很好聽的音樂!當時一聽就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