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一(上)古代文學考點
《候人歌》「候人兮猗!」 (《呂氏春秋·音初》) 《彈歌》 「斷竹,續竹,飛土,逐宍(肉)。」(《吳越春秋》卷九《彈歌》)
四始:風的第一篇《周南·關睢》,《小雅》的第一篇《鹿鳴》,《大雅》的第一篇《文王》,頌的第一篇《周頌·清廟》,稱「四始」。
六義:風、雅、頌、賦、比、興,合稱「六義」。風、雅、頌是詩的性質、音樂體制上的分類,賦、比、興則是詩的作法上的分類。
四家詩:魯人申培、齊人轅固、燕人韓嬰、趙人毛萇。魯、齊、韓為今文經學,毛《詩》出現較晚,是述而不作的古文經學。東漢末鄭玄箋毛《詩》,鄭學昌,毛《詩》行,餘三家《詩》漸亡。今存者毛《詩》。內容:《詩經》從主題來分,可分為社會政治詩、情愛詩、史詩和農事詩。社會政治詩:贊美或諷刺政治,發抒感慨,表達對生活的憤懣和憂傷。 婚戀情愛詩:歌詠愛情,抒寫戀愛、婚姻的甜蜜和苦惱,反映周人生活的側面。祭祖頌歌,史詩和農事詩:保存在《大雅》和「三頌」中,以祭祀、歌頌祖先為主,或敘述部族發生、發展的歷史,或贊頌先公先王的德業,是歌功頌德之作。
藝術特徵 一、現實主義精神:中國現實主義的開端。質實率真的抒情和情感化的敘事,構成抒情與寫實的統一。
二、賦比興的表現手法。
三、句式、章法和語言特點: 1、重章復沓的結構形式。2、以四言為基本句式。 3、節奏鮮明,音韻協洽,有天然音樂美感。4、語言很有特色。①詞彙豐富。②大量運用雙聲疊韻的連綿詞和疊字。《尚書》:《書經》,中國最早史書,重大政治文件匯編。上溯堯舜,下訖春秋秦穆公,跨時1500多年。內容:古帝王文告、軍臣談話記錄。《春秋》魯國編年史,孔子修訂。我國第一部系統編年史。魯隱公(前722)至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歷史大綱,文字簡短。 《國語》我國現存第一部記言體國別史,約戰國初成書。自西周穆王征犬戎,至韓、趙、魏三家滅智伯,約500年歷史。 21卷,以國分類,各自成章。 《春秋左氏傳》,又名《左氏春秋》、《古文春秋左氏傳》。是配合《春秋》的編年史。系採取《春秋》的大綱,並參考當時史籍寫成。是當時一部規模最大的編年體史書。記錄了魯隱公(前722)至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78),共245年。《戰國策》國別體史書。始於戰國,止於秦滅六國(前 460 —前 220 ),約240餘年。記敘戰國時代謀臣策士們的言論及活動,政治、軍事、外交斗爭和各諸侯國社會矛盾。
「春秋三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春秋左氏傳並稱「春秋三傳」。前兩傳純用義理釋《春秋》,《左傳》配合《春秋》記錄有關史事(亦闡《春秋》筆法)。 「春秋筆法」:孔子修訂《春秋》寓有意,每用一字,必寓褒貶,即所謂「微言大義」,後因以稱曲折而意含褒貶的文字為「春秋筆法」。政治思想核心為「仁」與「禮」。
《孟子》的文學價值:第一,神情畢現的孟軻形象。 第二,至精至密的論辨藝術。 第三,氣盛辭壯的語言風格。 第四,新穎獨到的文論見解。《莊子》 思想特徵:出世哲學。人生態度:主張修身養性、清靜無為。精神追求:逍遙自在。藝術特徵:超凡脫俗的思想。崢嶸浩盪的議論。汪洋恣肆的文風。恢詭譎怪的形象 一,異彩紛呈的故事情節。二,奇幻譎詭的想像。三,空靈飄忽的行文風格。 四,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畫。五,細膩逼真的描寫。六,諧趣和譏刺橫生。《史記》 列傳根據其敘述人物的方式分成 4種類型: ①專傳。即一個人一篇傳記,如《魏公子列傳》。 ②合傳。即兩個人以上合寫成一篇傳記,如《屈原賈生列傳》。 ③附傳。在一個人傳記之後,附帶敘述與之有關或事跡相近人的傳記,如《魏其武安侯列傳》,如插入了灌夫的傳記。 ④類傳。把同類人物寫入同一傳記中,如《酷吏列傳》。 一、精巧的剪裁和安排。 首先,用「互見法」寫人。即在本人傳記中表現該人物主要特點。其他事件和性格特點置別人傳記中描述。既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徵,又揭示了人物多個側面的性格特點。如《高祖本紀》。其次,在同一篇傳記中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同時寫出其性格的復雜性。如《李將軍列傳》。 二、通過人物之間的對比互相襯托。《項羽本紀》和《高祖本紀》。 三、在特定的環境和場面中,通過尖銳的矛盾沖突,凸現人物特點。如《項羽本紀》的「鴻門宴」。 四、出色的細節描寫和心理描寫。如《李將軍列傳》中殺霸陵尉的細節。以簡單的心理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特徵。通過人物獨白、語言或由作者直接揭露出人物內心世界。 五、以個性化的語言表現人物性格。 漢賦發展經歷了三個時期: 騷體賦(騷賦)時期:漢初。 代表作家:陸賈、賈誼、枚乘、嚴忌、淮南王劉安等。賈誼《吊屈原賦》《鵩鳥賦 》《旱雲賦》;枚乘《七發》 漢大賦(新體賦)全盛時期:西漢中後期。 代表作家:司馬相如、東方朔、枚皋、王褒、揚雄等。 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合稱《天子游獵賦》)、《大人賦》、《長門賦》、《美人賦》楊雄:《甘泉》《河東》《羽獵》《長楊》 抒情小賦時期:東漢。代表作家:張衡、蔡邕、趙壹、禰衡、王粲等。張衡:《二京賦》《歸田賦》趙壹《刺世疾邪賦》 原義:音樂機關名稱。秦:樂府;西漢:樂府(樂府令)和太樂(太樂令)東漢:黃門鼓吹署(承華令)和太予樂署(太予樂令) 。職能:制定樂譜、訓練樂工、搜集歌詞。 音樂機構轉為詩體名稱。漢:歌詩;六朝:樂府。即由樂府機關收集、整理和保存下來的,合樂而歌的詩歌。新樂府:唐代:元白新樂府運動。新題寫時事,不必入樂。
(一)民生痛苦與社會矛盾。 1.戰爭罪惡、行役勞苦。《戰城南》、《十五從軍征》、《飲馬長城窟》、《古歌》等。 2.剝削壓迫導致的困頓與反抗。《平陵東》、《婦病行》、《東門行》等 3.寓言詩。借動物傾吐受害者的聲音。如《雉子斑》、《烏生》、《枯魚過河泣》、《蛺蝶行》。(二)上層社會的奢淫丑惡。《陌上桑》、《孤兒行》、《相逢行》、《長安有狹斜行》。 (三)愛情婚姻與家庭生活。女性的歌唱。《上邪》、《有所思》、《白頭吟》、《怨歌行》、《上山采靡蕪》、《孔雀東南飛》。 (四)郊廟祭祀詩。唐山夫人《安世房中歌》、司馬相如《郊祀歌》。 漢樂府的藝術成就 1.現實主義傳統。反映社會現實廣闊深刻。 2.敘事為主,詳略得當。古代敘事詩的成熟。 3.人物形象鮮明。行為典型,語言個性化,善用細節刻畫人物、環境場面烘託人物。 4.語言渾朴自然、言近旨遠。口語,富表現力和生活氣息。 5.形式多樣。有四、五言詩,而以雜言居多。 6.獨特的比興運用。 《古詩十九首》 概況:最早見於《昭明文選》。蕭統收集、選編的一組無名氏的五言詩。年代:東漢中後期,東漢順帝以後,獻帝建安以前。作者:中下層文人,非一人一時之作。 建安風骨:建安文學獨特的審美特色 1、功業意識與慷慨文風。 2、生命意識與悲涼文風。 3、特色:清峻、通脫、騁詞、華靡。 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 曹操詩20餘首,文140餘篇。軍事著作《孫子略解》、《兵書要略》、《兵法接要》。 曹丕詩歌:存詩近40首。多樂府形式。五、七言成就較高。散文:通脫流暢,生動活潑,富抒情性。文論:《典論·論文》。曹植《白馬篇》《洛神賦》
魏晉風度:魏晉知識分子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誕而風流自賞的言談舉止,被稱為魏晉風度。 思想性格:儒家信仰與老莊思想,「外坦盪而內淳至」。對現實不滿,鄙視禮法。以佯狂掩飾狷介。借游戲文字挖苦諷刺禮法之士。如《獼猴賦》《大人先生傳》。用酣醉迴避政治是非。「發言玄遠,口不臧否人物」。
正始之音: 1.「正始」是魏齊王曹芳年號(240-249)。 2.魏晉之際,尚玄學清談,後人稱當時的風尚言論為「正始之音」。 3.以阮籍、嵇康為代表,包括正始後到西晉立國(265)時期的文學也稱「正始之音」。 4.文學特點:抒寫個人憂憤。詩歌與玄理結合,詞旨淵永、寄託遙深。
竹林七賢:正始年間(240-249)阮籍、嵇康、劉伶、王戎、阮咸、向秀、山濤七人常聚山陽縣(今河南輝縣西北)竹林之下,肆意酣暢,世謂 「竹林七賢。」
㈡ 音樂學專業就業方向及前景分析
音樂表演來"具有系統的專業知自識與技能的音樂表演專門人才,畢業後能勝任演唱、演奏及相關的理論研究和教學等工作。 主要課程:專業主課、視唱練耳、基本樂理、和聲學、曲式學、藝術概論、音樂欣賞、民族民間音樂、中國音樂史、外國音樂史、鋼琴...
音樂教育專業設有:聲樂,器樂,舞蹈,表演,理論,美術,戲曲等專業.
音樂學,其中包括音響學、音響生理學、音響心理學、音樂工藝學。③民俗學的音樂學,包括比較音樂學與樂器...如音樂分析學、音樂術語學、音樂語義學、音樂工學、音樂社會心理學、音樂教育心理學、音樂治療學、音樂欣賞等.
學了音樂表演後可以靠教師資格證哦!!
上大學了好好苦樣樂器!!!!!!
㈢ 想問一下中國音樂學院 音樂教育系的同學 你們從大一到大四都上過什麼課程用的都是哪些教材感謝!
音樂學系本科必修的本專業課程包括漢族民歌、說唱音樂、戲曲音回樂、民族器樂、答少數民族民歌、世界民族民間音樂、民族音樂學概論、采風技能、中國古代音樂史、中國近現代音樂史、西方音樂史、音樂美學、古代樂論等專業課程。此外,音樂學系還承擔全院各系音樂學方面上述所有課程的共同課教學;同時,音樂學系教師還為全院開設了20餘門選修課程。
㈣ 我們如何正確評價黎景輝在中國音樂史上的成就和地位,一千五百字,大一音樂史期末考試論文,現在在考,
直接網路 黎錦暉 你會發現很多文章的,選取一篇對你有用的
這是從網路學術摘取的
黎錦暉是中國兒童歌舞劇的創始人,也是第一個中國歌舞學校的創辦者。他創作的兒童歌舞劇與歌舞音樂,在人民大眾中影響相當廣泛。「五四」運動後的十年間,創作了十二部兒童歌舞劇和二十四首兒童歌舞表演曲而聞名全國。。音樂選用民歌、戲曲曲牌等改編而
成,詞曲通俗易懂,作品帶有民歌風味,音樂簡煉明快、情節生動易於上口,主題內容和語言適合兒童的心理和興趣,在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講科學、講民主的精
神,因此流傳面很廣。被當時中小學廣泛採用為音樂教材。但1928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
敗至抗戰前,他受到當時社會腐朽風氣影響也編寫一些委靡頹廢的歌舞音樂,如:《毛毛雨》、《桃花江》、《特別快車》、《妹妹我愛你》等在社會上造成一定的
不良影響。受到當時音樂界的批評。1936年後寫過一些宣傳抗日救亡的愛國歌曲,如《向前進攻》,標志著創作作風的轉變。他創作的兒童歌舞劇的代表作有
《麻雀與小孩》、《葡萄仙子》、《小小畫家》、《神仙妹妹》等。兒童歌舞表演曲代表作有:《可鄰的秋香》、《吹泡泡》等。二十年代,因創作了十二部兒童歌
舞劇和二十國首兒童歌舞表演曲代表作有歌舞劇《麻雀和小孩》、《月明之夜》、《小小畫家》,歌舞表演《可憐的秋香》、《好朋友來了》、《誰和我玩》、《神
仙妹妹》等。黎錦暉的兒童歌舞劇一般都採用童話的方式,向兒童傳達真、善、美的道德情操,而其中的歌曲大都親切、好唱、好記,再加以優美的舞蹈動作和真實
的表演,對兒童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大家都喜歡演、喜歡看。在半個世紀前的中國,他的名字如雷貫耳。當時上海幾家外商經營的大唱片公司,都以能約到黎錦暉的
作品為驕傲,每個公司的大堂上都高懸黎錦暉的巨幅畫像。在近現代中國的文化界,他是位多種成就集於一身的奇人。中國的音樂史、戲劇史、電影史、文學史、教育史他都佔有重要席位,在有些領域,他更無愧於「奠基者」、「創始人」之譽,在上世紀20至40年代,他創造了中國文化事業的一個個「里程碑」。當然,他最重要的成就,首先是音樂。無論過去還是今天,音樂界都承認,他是中國流行音樂之父。他創作的《桃花江》、《特別快車》、《夜深沉》、《小小茉莉》、《薔薇處處開》、《妹妹我愛你》等,是中國最早的流行歌曲。他的流行歌曲集《家庭愛情歌曲100首》,由上海文明書局分16冊出版,在當時的中國產生過巨大的影響。他還把中國流行歌曲推出國門,近年一位美國音樂人出版了《黃色音樂》(黃種人群的音樂)一書,把黎錦暉稱為「黃(膚)色音樂第一人」,並指出:黎錦暉將中國音樂的發展向前推進了「至少二十年」,黎錦暉將西方爵士樂與中國本土民族音樂結合後,在中國乃至東南亞的推廣,使中國音樂向國際化發展。
又有人稱黎錦暉為中國兒童歌舞劇之父。他創作的歌舞劇《麻雀與小孩》、《葡萄仙子》、《神仙妹妹》、《小羊救母》,和兒童歌舞表演曲《好朋友來了》、《三個小寶貝》、《誰和我玩》、《可憐的秋香》等,在當時的兒童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劇作家吳祖光當時只有六歲的妹妹吳樂,「穿件黑色長裙跳舞衣,插上一對黑綢翅膀翩翩起舞,」在北京孔德學校參加黎錦暉《月明之夜》演出的情景,至今還被人憶起。而他1928年編劇並作曲的《小小畫家》,則被認為是20世紀中國歌劇的
濫觴。黎錦暉所做的,還遠不只這些。1927年,黎錦暉創辦了中國第一所訓練歌舞人才的學校——「中華歌舞專科學校」。他憑著豐富的民間音樂素養和漢
語音韻學功底,繼承、發展民族樂舞的傳統,秉承「中西合璧、雅俗共賞、改進俗樂、創造平民音樂」的主旨,以新穎、實用、快速為舞蹈教學的准則,聘請當時頗
富聲望與造詣的中外教師授課,教育方法與課程內容相當規范。此外,為配合舞蹈教學,學校還開設時事、外語、會話、戲劇常識、樂理、聲樂、器樂等課程,採用
啟發式教育,因材施教,發揮學生的特長。這種教學法使學員在短短三個月便可上台演出,學校也因此為中國新舞蹈藝術培養了一批出色的演員。正是這年的中秋之
夜,上海一所小學禮堂里,在小朋友們演唱完黎錦暉創作的童謠《搖啊搖》之後,他宣布:「我們要高舉平民音樂的旗幟,猶如此刻當空皓月,人人得以欣賞。以此
為宗旨,『明月歌舞社』即日成立。」這被視為中國近現代最早的專業歌舞表演團體。歌舞社成立後不久,即創造了驚人業跡。在一位南洋商人3000塊大洋
的資助下,1928年5月,他們闖出國門,遠赴南洋演出。第一站先到香港,在香港大劇場,八位青年女演員,身著雪白小紡袖衫和長裙,滿懷深情地合唱戴傳賢作詞、黎錦暉作曲的《總理紀念歌》,一時間,劇場里觀眾肅然起立。一些身著大禮服的英國貴
族,也隨之站起,全場氣氛庄嚴肅穆。一曲唱完,掌聲雷動。當晚,香港同胞舉行晚宴招待全體演員,慶賀他們在英國統治下的香港為國爭光。新中國成立後,
黎錦暉一直背負著「黃色」十字架。1957年,「百家爭鳴」之際,他曾要求重新考慮他的《毛毛雨》、《葡萄仙子》等是否沾有「黃色」,但在那種政治形勢
下,終未有人敢作正面回答。其實,黎錦暉所寫的情愛歌曲,多為情非所願,他自己就有「十不寫」的准則,如妓女唱的不寫,猥褻的不寫,「三妻四妾十美圖」不
寫等等。但為了事業,他又不得不生產一些「賣身」之作。比如「明月歌舞社」曾因經費緊張而一度向米店賒賬,險些被米店老闆告到警方。為了籌錢,黎錦暉只得
到英商百代唱片公司,按老闆要求違心寫歌,以「風花雪月」為演員換米換肉。又如赴南洋演出,因經營不善,歌舞社竟無回程路費,他只好向國內「賣歌求款」,在半年內寫出百餘首戀愛歌曲,以稿費把演員帶回祖國。而「文革」前被判「十足」色情的《桃花江》,則是「十足」的蒙冤,這是黎錦暉及歌舞社被困馬來西亞時,與夫人徐來在
海邊思念湖南家鄉風景如畫的桃花江,有感而作。其實,人們對黎錦暉作評價時,往往忽視了他藝術生涯的另一面。抗戰期間,他出版《抗日三字經》;創作發
表愛國歌曲數十首,其中如《中華民族戰歌》、《十里送夫》等都在當時產生過不小影響。由於當時的紅軍隊伍中也流行黎錦暉的歌,陳毅曾代表中共中央派人給黎錦暉送錢,希望他「能到延安看看」,後因故終未成行。他對革命充滿同情,1927年「四一二」後,田漢把中共早期黨員錢壯飛的女兒錢蓁蓁託付給黎錦暉,黎錦暉知道錢的特殊身份,表示一定會照顧好他女兒。在黎錦暉的悉心培養下,錢蓁蓁的歌舞表演潛質很快被發掘出來,與王人美、薛玲仙、胡笳並稱歌舞社的「四大天王」。並認黎錦暉為義父,取名黎莉莉。後黎錦暉應邀創作彩色歌舞劇有聲電影《芭蕉葉上詩》,讓黎莉莉、王人美主演,從此把黎、王二人領上銀幕。後來黎莉莉能成為三四十年代當紅影星,黎錦暉具有重要影響。黎莉莉談起當年的引路人,
仍深深感念。黎錦暉的才華不僅表現在音樂方面,他還曾編寫各類教科書,編輯多種報刊,1920年至1927年在上海任中華書局編輯所國語文學部部長和
國語專修學校校長,在推廣國語上,曾有過突出貢獻。他一生對兒童教育情有獨鍾,除創作兒童歌舞劇、兒童歌曲外,還曾創辦主編兒童讀物《小弟弟》、《小妹
妹》、《新少年》等。1922年,中華書局出版了一本由黎錦暉創辦編輯的「可以陶冶兒童的性情,增進兒童的智慧,使他們成為健全的國民,替社會服務,為民
族增光」的兒童刊物,取名《小朋友》。4月26日正式出刊。它印刷精美,內容包括詩歌、小說、謎語,還有小朋友自己的作品。兩三期後,即成為風靡全國及南洋、日本等地的熱銷刊物。當時沒有人專為孩子們寫作,作為部長的黎錦暉就動員「國語文學部」的編輯們為《小朋友》寫稿,他自己更是熱情高漲,樂此不疲。兒童文學家陳伯吹在
回憶《小朋友》對他的影響時,深情寫道:「中華書局出的兒童周刊《小朋友》,誇張一點兒說,其時風行全國,我在交通不便的鄉間也接觸到了。它不僅作為我給
學生們選擇課外讀物的寶庫,同時也作為我學習寫作的藍本,它是我在文學修養、寫作實踐上不出聲的一位好老師,是它,循循善誘地引起了我的創作沖動,並展示
了美好的學習榜樣。」2002年,《小朋友》迎來它80歲「生日」,這恐怕是中國最長壽的兒童刊物。
2001年9月,文化部音樂司、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藝術研究所、中央音樂學院在北京召開了「紀念黎錦暉先生誕辰110周年暨黎錦暉音樂創作學術研討會」。與會專家指出:「紀念黎錦暉的意義超過紀念黃自、蕭友梅。」有人說:當年批評黎錦暉是一種「無知和偏見」。並強調,研討會做了解除「禁區」、為黎錦暉先生的「跨世紀懸案」揭謎的工作。
㈤ 求中國近代史綱要復習重點,是大一的!
上編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前夜
開篇的話:
1、 中國近現代史的三條主線
2、 學習本課程的目的與要求
綜述:
1、為什麼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2、近代中國的國情(社會性質及其基本特徵、主要矛盾;兩大歷史任務)
第一章 反對外國侵略的斗爭
1、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給中國帶來了什麼?
2、民族意識的覺醒。
第二章 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早期的中國先進分子對國家出路進行了哪些探索?有何意義?
第三章 辛亥革命與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
1、評價三民主義
2、辛亥革命的意義及失敗的教訓
中編 從五四運動到新中國成立
綜述
1、 三座大山
2、 近代中國的三種建國方案,兩個中國之命運。
第四章 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1、新文化運動
2、五國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3、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區別
4、中國的先進分子為什麼和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
5、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中國革命的新面貌
第五章 中國革命的新道路
1、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是如何探索和開辟中國革命新道路的?
2、遵義會議及長征
第六章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1、中共是人民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第七章 為新中國而奮斗
1、為什麼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基本經驗是什麼
2、土地改革與農民的廣泛發動
下編 從新中國成立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綜述
1、 新中國成立後的歷史進程
第八章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1、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第九章 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不考查)
第十章 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1、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十二大)
2、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
3、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主要成就
㈥ 請大家幫幫忙 我想考天津音樂學院的研究生 方向是《中國音樂史》
初試來要考:政治、英語、(中國音樂源史、西方音樂史、民族民間音樂史、音樂美學)四選二,任意挑兩科考試、曲式作品分析、以及初試專業考試(包括中國音樂會史試卷+現場3000字論文)
考試中沒有樂理,沒有和聲。
參考書《西方音樂史》於潤洋著,以及此書背面所列的系列叢書《音樂美學》等。上面都有,除此之外還需要一本《音樂學知識基礎問答》就可以了。
找導師的時間大概在考試一年前找就可以了,如果你想和老師更加熟悉,更加了解老師寫作的特點的話,還是越早越好了。
《中國音樂史》的方向是個大方向,裡面還包含中國古代音樂史、中國近代音樂史、中國樂律學等方向,老師有:郭樹群、靳學東等等。具體情況看一下音樂學院網站上所登陸的招生簡章吧,上面寫的很清楚。
祝你好運。
㈦ 大一新生應該在大學期間學會什麼技能,培養什麼能力
1、表達能力的培養
每個大學生都需要提高多種形式的表達能力,其中最為主要的精確而優美的書面表達能力,清晰且具有說服力的口頭表達能力。這兩者是學生畢業後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需要運用的能力,是從業者必備的能力。
實際上,無論是基礎教育階段還是高等教育階段,我們的老師都要求學生掌握這兩項能力,並以語文練習、作文考試、演講比賽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鍛煉。但遺憾的是,在計算機、互聯網、智能手機等工具普遍被「沉迷式」地使用的當下,文字書寫、公文寫作、面對面交流的能力似乎被逐漸弱化。提筆忘字、埋頭「刷」手機、習慣交友軟體交流等逐漸成為這個時代師生普遍存在的病症。
但不管怎樣,無論時代和現實如何,培養學生准確、清晰、優美的口頭和文字表達能力是大學義不容辭的責任。
2、批判思維的形成
作為大學的基本目標,提高學生清晰的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能力被超過90%的大學老師所認可。批判性思維能力不僅是服務於特定的專業學習和研究,更重要的是在於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就我們的經驗而言,只需使用一些常見的思維方式和習慣,日常生活中的諸多問題便可迎刃而解。這些思維方式包括:清晰地認識和界定問題;分辨同一問題的不同論點與利益關系;搜集相關資料,並分析不同材料之間的相互關系;圍繞某一問題盡可能多地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分析證據並運用推斷、類比等常見的推理方式考察各種方案,最後提出合理的判斷和最佳方案。這些方法固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確實很多的問題至少能通過這些方法予以簡化。
一些基本的數理計算方法對這些思維的形成和使用大有裨益。當然,這並非是要求所有的大學生都應當去學習高等數學,實際上基礎教育階段的一般性數理計算方法就足夠我們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比如,計算考研的成功率,駕駛時應該保持多長的車距等等。
3、道德能力的塑造
在中國人的理解中,道德主要是一種品質而非能力。但實際上,在市場經濟浪潮下,將道德作為一種能力更為重要。我們大致可以將道德能力理解為兩個層面:
第一,道德能力實際上包括三種:嚴謹地思考如何處理道德兩難問題的能力、評價各方觀點合理性的能力、判斷正確行為的能力;第二,是學生將對道德問題思考的結論付諸實踐的願望和自律性。但因生活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一點責任更多地在父母的身上。但是第一點幫助學生認識到道德問題的存在並嚴謹地思考這些問題,則是大學義不容辭的任務。尤其是在當下,越來越多的學生對「存在即為合理」等相對主義的道德准則的認可,缺乏思考復雜道德問題的能力(一個比較常見的問題是,年輕人結婚後無法處理好雙方家庭間的關系和矛盾),大學更應該責無旁貸地肩負起培養道德思考能力的責任。
4、廣泛興趣的培養
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能力、知識和廣泛的興趣,是他們能享受豐富多彩的人生,這是比較傳統的高等教育目標。當然,有些興趣是學術性的,如對歷史、哲學等專業領域的探索;有些興趣則與藝術相關,例如欣賞並理解音樂、畫作、詩歌等,或者親自彈唱、畫畫、賦詩,並將其作為業余的愛好;有些興趣可以是一身鍾愛的體育運動,如羽毛球、籃球、跑步等。
擁有廣泛的興趣愛好無疑裨益頗豐:它可以拓展學生看問題的視角,避免過份專業化的危險;它讓學生的大學生活不僅是對未來職業的擔憂;它可以增加知識,讓學生理解全球變暖、選舉反腐、貿易往來等世界時事,也有助於學生去思考善與惡、公正與不均、戰爭與和平等人類社會永恆的問題;更為簡單卻是最重要的意義在於,興趣使生活不再無趣。
關鍵的問題是,大學該如何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是努力喚醒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以便他們在不同領域中活到老、學到老,還是教會學生基本的探究方法,讓他們去探求陌生的領域?亦或是詳盡地傳授那些最為基本的人類思想與知識,並確保學生能記住其中大部分的內容?顯然,回答這些問題頗為不易。也正是因為如此,通識教育抑或是素質教育一直廣受關注,卻成效不彰。
5、交往能力的提升
學會在生活和工作中與他人開展有效的溝通和交往,是大學生面向職場必備的能力。在「舊思維」的主導下,大學對這方面能力的培養並沒有太關注,也沒有有效的措施。
但是隨著互聯網和職能手機的發展,高校教育者不得不面臨一個現實:學生們越來越習慣通過交友軟體開展虛擬交往,而在現實中則默不作聲,保持著自我的封閉。這一問題甚至影響到了教學活動的開展——在大學的課堂里,教師不得不面對低著頭刷著朋友圈的學生;甚至有人戲謔:以前上課教師是跟瞌睡蟲斗爭,而如今智能手機則成為了教師最大的敵人。「宅」文化的盛行是學生現實交往能力衰退的表徵,但學生畢業後必然要走向職場、走向現實,在現實環境中與同事、客戶開展有效的交往。在大學期間,年輕人們必須學會如何去進行有效的溝通,如何保持建立並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如何表現出人際交往和職場生存的禮儀和風范——這些大概不能讓學生在太久的時間內在生活中慢慢摸索,大學必須教會學生一些常識、規范,並開展有效的實踐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