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沒有像梁祝一樣柔美的純音樂
我非常喜歡的一首曲子,名叫故鄉的原野風,這是一首笛子獨奏曲目,經常在90年代港劇中出現,比如古天樂版的神鵰俠侶。
這首曲子曲風悠遠,讓人很動容,跟梁祝有異曲同工之妙。
B. 誰知道類似梁祝的音樂叫什麼名字啊
首先我要問你一下,看過94版《梁祝》嗎?主演是:吳奇隆、楊采妮。導演:徐克。回答我看過嗎?
C. 誰能告訴我一些類似於梁祝的輕音樂要很好聽的哦~~謝謝
安妮的仙境
D. 梁祝音樂鑒賞
引子:樂曲一開始由長笛奏出了華彩的旋律,呈現出一派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景象。由雙簧管奏出的主題音調,取自越劇的過門音樂。
呈示部:主部主題——在豎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譯出純朴而美麗的「愛情主題。」(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多少人聽了段旋律都為之陶醉。作者在選取這段主題時可是費了一番苦心。當年他們還是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的學生。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劇團當演員,他對越劇音樂既熟悉又喜愛。在創作《梁祝》時,故事流傳在浙江一帶,越劇是浙江的代表劇種,他決心從越劇音樂中取材。據平時的觀察,許多越劇名演員,不論他們演出任何劇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時,台下都會博得熱烈地掌聲為之呼應。作者抓住了這段唱腔作為《梁祝》中「愛情主題」的基本音調。這段主題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調。)
副部主題——與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題形成鮮明的對比。音樂轉入活潑、歡快的迴旋曲。獨奏與樂隊交替出現,描寫梁祝同窗共讀時的生活情景。(傳說中祝英台女扮男裝去讀書,在途中與梁山伯相識後兩人情投意合,結拜為兄弟。這段音樂主題就是表現梁祝同窗三載共讀共玩時的情景。)在這段快板過後,音樂轉入慢板,副部主題中的結束部。在弦樂顫音的襯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載就要分別,音樂表現十八相送、長亭惜別的依戀之情。(傳說中二人在臨別時,祝英台假意說家中有個妹妹願嫁與梁山伯,約梁山伯去探望。故事就這樣發展了下去。)低沉的音響預示出不詳的事情就要發生。
展開部:由三部分構成,抗婚、樓台會、哭靈投墳。
(祝英台的父親逼祝英台嫁與官僚馬府少爺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銅管樂奏出了表現殘暴的封建勢力的主題。緊接著小提琴採用戲曲的「散板」節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樂隊以強烈的全奏,襯托著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題。逐漸形成了矛盾沖突的高潮,越來越激化,但音樂突然停頓下來,又轉入慢板樂段——「樓台會」(傳說中正在此時,梁山伯來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樓台相會互訴衷腸。)這時大提琴與小提琴對答式的手法「一問一答」,如訴如泣的曲調。
接下去音樂急轉而下——哭靈投墳,樂曲運用戲曲中的緊拉慢唱的手法,將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至。(傳說中在梁山伯歸家後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後悲痛萬分,她已下定了決心選擇了一條道路,她與父親約定,穿素服上花轎,並繞道梁山伯的墳前祭奠,父親同意。那天祝英台來到墳上向蒼天哭訴後碰碑自盡。)鑼、鼓、管、弦齊鳴表現祝英台縱身投墳,全曲達到了最高潮,樂隊奏出贊頌的音調。
再現部:樂曲出現了引子的音樂素材,而這已不是人世間的美景,而把我們帶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當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開,祝英台縱身投入後,從墳墓中飛出一雙蝴蝶),我們又再次聽到了那段熟悉的「愛情主題」。許多藝術家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現這一動人的情節。下面我給同學們朗讀一段「化蝶」的歌詞。
碧草青青花盛開,彩蝶雙雙人徘徊,千古傳頌深深愛,山伯永戀祝英台。
同窗共讀整三載,促膝並肩兩無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誰知一別在樓台。
樓台一別恨如海,淚染雙翅身化彩蝶翩翩花叢來,歷盡磨難真情在,天長地久不分開
E. 有沒有像梁祝那樣純音樂
和蘭花在一起
情深意長
絲綢之路
月光下的鳳尾竹
蘆笙戀歌
英雄的黎明
森林之春
漁舟唱晚
女兒情-葫蘆絲曲
~~~~~這幾首音樂不錯,聽聽看!
F. 《梁祝》與《茉莉花》哪個更能代表中國民族音樂
《茉莉花》產生於民間、流傳於民間,後經提煉加工、傳唱於世,更能代表中國民專族音屬樂。
《梁祝》作為一部小提琴協奏曲,雖然充滿了中國民族音樂的元素,也已經流傳極廣、也被外國人認可,但跟《茉莉花》相比較,其代表性要差一些。盡管我也十分喜愛《梁祝》。
G. 類似梁祝的用音樂講故事的音樂
推薦 -- 國寶級國樂精品:(穆桂英掛帥) 與 (蘇三組曲)
《穆桂英掛帥》-- 我國第一部以京劇音樂為素材創作的交響樂
曾有這樣一段話描述:以西洋管弦樂配器加上少量民族樂器來演奏表現。由中愛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余隆指導演出,他指揮手法熟練而充滿自信,無論是演奏抒情或是戲劇性效果的樂段,都能充分發揮出樂團的感染力,這個新成立不久的樂團,在余隆的短期訓練後能有此驕人的成績,足以證明余隆優秀的指揮技法。加上所演奏的都是具有純正民族風味和民族氣節的作品,因此指揮家以及樂團在情感投入方面和音樂表現力上顯得游刃有餘,中國人自己演奏自己國家最優秀的管弦樂,無疑是最正宗、最權威的解釋。也是將國粹京劇旋律改編成大型管弦樂曲的一次成功嘗試.
演奏:中國中央交響樂團 指揮:胡炳旭 錄音時間:1992年9月 錄音地點:北京農影製片廠錄音棚 樂曲根據傳統戲曲《穆桂英掛帥》的故事,以京劇音樂為基本材料寫成。樂曲內容描寫古代女英雄穆桂英奮勇掛帥抗敵,保家衛國的歷史故事。全曲共分四段。
第一段:引子——天波府憶往事 描寫老年的穆桂英對往年戰斗生涯的回憶。樂曲開始8小節的引子,氣勢雄偉,好像一座歷史的豐碑,用京劇曲牌「點絳唇」變化寫成,接著是三支小號模仿嗩吶「水龍吟」曲牌的吹奏,製造一種武戲開場、鐵馬金戈的氣氛。然後京劇鑼鼓低沉的導板頭引出由小提琴演奏的西皮導板唱腔的音調,表現穆桂英復雜、激動的心境,導板結束後正式進入穆桂英主題,反復一次升到高點,經過一個連接句歸於沉寂,從遠處傳來隱約的小號和定音鼓節奏的戰斗動機,經撥弦的擴大,戰斗回憶逐漸清晰起來,猛然間,刀槍的碰擊,殘酷的廝殺展現了,在激戰中樂隊推向高潮,穆桂英主題在高潮上以勝利的姿態出現,好像當年大破天門,威風凜凜的形象。此後,音樂在一支長笛和一支單簧管弱奏,像洞簫般的幽咽聲里回到現實,最後在第一小提琴孤獨的吟詠中結束。
第二段:遼兵入寇 突然的強和弦後,京劇鑼鼓「疾疾風」敲響了軍情十萬火急,遼兵的主題素材采自黑頭唱腔,在急促的弦樂背景上,驕橫的銅管,表現鐵蹄縱橫,燒殺劫掠的殘暴形象,音樂在極度緊張中驟然截止,留下顫抖的低音和零落的豎琴點滴聲,猶如山河破碎,一片凄涼景象。加弱音器的弦樂用顫音奏出人民痛苦的主題,幾經反復,轉入以高撥子為素材的一段緊拉慢唱式的音樂,表現人民帶著仇恨,從血泊中奮起。
第三段:掛帥 宣敘式的插段(Recitative),用主題動機和導板音調交織寫成。節奏較自由,描寫穆桂英內心矛盾,一面是連年交兵、親人戰死和對皇帝不公正的怨憤,另一面是大敵當前、國危民困,經過激烈的內心沖突,終於以大義為重,捐棄前嫌,毅然決心挺身而起,統兵抗敵。西皮流水的一段,描寫她從猶豫走向堅定的心情,在全樂隊休止、全場靜寂中,兩聲清脆的板鼓獨奏,穆桂英作出了自己的抉擇。這段音樂的立意,是根據豫劇唱腔中的名句「我不掛帥誰掛帥,我不領兵誰領兵?」寫成,也是全曲的主導思想。
第四段:出征 在這一段里,引子、號角、人民痛苦和復仇主題都一一再現,雷鳴般的大鼓和戰鼓咚咚,好像陣列森嚴,旌旗蔽天、元帥升帳的壯觀場景,抗敵大軍在進行式高奏的穆桂英主題中,浩浩盪盪開赴戰場。
《蘇三組曲》劉廷禹
劉廷禹的《蘇三組曲》是作曲家根據自己創作的芭蕾舞劇《女起解》的音樂改編而成的,其主要音樂素材來自京劇《玉棠春》,特別是該劇中最出名的一場戲《蘇三起解》。這也是將國粹京劇旋律改編成大型管弦樂曲的一次成功嘗試。作曲家力圖通過女主人公蘇三一生中幾個生活場景的音樂再現,表現出這個普通中國民女在封建社會所遭受的不幸。樂曲中採用了中國家喻戶曉的京劇唱段,並巧妙地將之與西洋管弦樂器融會貫通,生動而形象地塑造了蘇三的形象。
H.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與中國民族音樂的關系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是陳鋼與何占豪就讀於上海音樂學院時的作品,作於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於上海獲得好評,首演由俞麗拿擔任小提琴獨奏。題材是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以越劇中的曲調為素材,綜合採用交響樂與我國民間戲曲音樂表現手法,依照劇情發展精心構思布局,採用奏鳴曲式結構,單樂章,有小標題。以"草橋結拜""英台抗婚"、"墳前化蝶"為主要內容。由鳥語花香、草橋結拜、同窗三載、十八相送、長亭惜別、英台抗婚、哭靈控訴、墳前化蝶構成的曲式結構。
全曲大概二十六分鍾,首先五分鍾敘述梁祝愛情主題,然後是快樂的學校生活,接著十八相送。從十一分鍾開始進入第二段,祝英台回家抗婚不成,樓台會,最後哭靈。第二段和第一段長度差不多,大約十一分鍾。最後一段則是化蝶,是主題再現。
曲子開始幾聲撥弦聲接著長笛,好像在雲端的感覺,以此來揭開序幕,有如從天上俯瞰人間,撥開雲層,人物景象由模糊慢慢變得清楚。首先由小提琴奏出主題,二長二短加上一個結束句,綿綿長長,幽幽遠遠,彷彿祝英台在身旁說著昔日的故事。然後在低音重復一次主題,回到人間落了實。
管弦樂總奏主題,景象全明白了。大提琴代表的梁山伯也出現了,兩人情意綿綿,大小提琴和鳴奏著主題,漸漸的小提琴主導旋律並引進管弦樂再強調一次。等樂音漸歇,木管接續旋律慢慢落下。小提琴獨奏深情舒緩帶點內省的音色,表示祝英台對將來疑慮不安,但還是堅定相信自己。勇敢去愛吧!情緒輕快,笛聲嘹亮,大提琴也婆娑起舞,有如風光明媚三月天兩人春遊。小提琴展現技巧,風華絕代。
相聚雖好總有分別,快樂情緒之後就是離情依依十八相送。將主題變奏緩緩奏出,有如邁不開的步履,卻終究不得不離去。大小提琴二重奏,緊密結合難分難舍。在這段末尾由弦樂第一次奏出哭調主題,預言悲劇結局,這構成了全曲的呈示部「相愛」。
第二段發展部裡面有三小段: 強、弱、強,也就是快、慢、快。開始如大浪涌來的管弦樂聲代表祝父的反對,連續幾個小節下行樂句,好像在說:不可以!不可以!小提琴則猛烈與之抗衡,兩者沖突漸漸上升,最後全體合奏梁祝主題表示戀情曝光,一波波涌來浪潮終將這主題給淹沒。
樓台會小提琴委婉的訴說情意,大提琴撥奏聆聽。輪到大提琴傾訴愛意,小提琴一旁隨和。突然,音樂急轉而下,運用越劇中囂板的「緊打慢唱」手法,梁山伯因過度悲傷絕望而病逝。
祝英台在被迎娶過門途中,停在梁山伯墳前哭靈,小提琴以凄厲聲調哭出:梁兄呀!碎奏、斷奏哀痛欲絕旋律,有哭聲,有跪行,其中還有些回憶片段。漸漸的淚眼開了,哭聲歇了,心意已決,在悲憤低音鑼聲中,縱身投入突然爆開墳墓中自盡,音樂同時推向最高潮。
樂曲的最終部份是再現部「化蝶」,在輕盈飄逸的弦樂襯托下,愛情主體再現,梁山伯與祝英台從墳墓中化為一對蝴蝶,在花間歡娛自由飛舞,永不分離。
I. 梁祝是是嗎中國古典音樂十大名曲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不能算中國古典音樂,其創作運用的是西方古典音樂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