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民歌的發展史
同世界上的任何古老民族一樣,中國民歌也是在先民們的原始狩獵、祭祀、婚戀、放牧等活動中萌生並逐步流傳起來的。所以,它很早就確立了「勞者歌其事,飢者歌其食」,「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現實主義藝術傳統。例如,《吳越春秋》記載的這首《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肉)。相傳是黃帝時代產生的一首民間歌唱,它僅用了四個二言體的短句,就極其簡括地描述了原始狩獵勞動的全部過程。又如載於《易經》中的兩首歌詩:女承筐,無實;士圭羊,無血(「歸妹」上六)。賁如,番如,白馬翰如;匪寇,(婚)(《易經·賁》六四)。前者用二、三言相雜的句式表現了上古時代田園般的男女剪羊毛勞動場景,後者則用二、四言交錯的句式記錄了這一時期民間的婚嫁生活。再如《呂氏春秋》所載:「禹行功,見塗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塗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於塗山之陽。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實始為南音。」文學史家認為,這位「妾」所唱的「等啊,等你啊」之歌,應當是中國民間情歌的濫觴。而同一著作中記述的「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一曰《載民》,二曰《玄鳥》,三曰《遂草木》,四曰《奮五穀》,五曰《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則是人們農業豐收之後以歌舞形式舉行大規模慶祝祭祀活動的生動記錄。早期民間歌唱的這些優秀篇章,一方面為我們了解當時的社會生活內容提供了一部分依據,同時也讓我們看到,數千年前的先民在以口頭形式觀察、概括、描述自己的勞作、婚戀、思盼、信仰等行為、感情時所達到的令人驚嘆的藝術水準。
約公元前六世紀左右,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在該集的305篇作品中,有165篇是民間歌詩。它們總稱為「風」,因收錄了當時十五個國家(地區)約500餘年間(前1006-前570)的民間歌唱之作,故又稱「十五國風」。以這些作品所反映的社會歷史內容而言,不僅十分廣泛宏闊,而且也典型深刻,稱得上是以歌唱方式揭示周民族500年來民間社會的一部「創世紀史「。特別應該提到是這些歌詩大都採用了「四言體」句式。這一詞格的相對穩定和廣泛使用,為以後中國民歌的唱詞句式的進一步發展和多樣化,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如《詩經》的開篇之作《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下略)。不但內容清新明暢,而且詞格句式本身已包含了豐富的歌唱性。
漢代以降,民間歌曲的流傳地域不斷擴大,其體裁形式也隨之發生變化。為了及時收集民間歌曲而於秦漢間成立的專門音樂機構--「樂府」,在記錄和推廣民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此,人們便把漢魏時期流傳的民間歌詩總稱為「樂府」,同時也把這一時期民歌所採用的基本體式--五言體總稱為「樂府體」。「樂府」是繼《詩經·國風》之後中國民歌迭起的又一個高峰,在長達五、六百年的漫長歲月中,不僅民間廣泛使用這一體式,而且也直接影響了文人的詩歌創作。
宋人郭茂倩所編之百卷《樂府詩集》,正是民間樂府和文人樂府藝術成就的集中體現。其中,流傳於東漢和南北朝時代的《十五從軍征》《陌上桑》《孔雀東南飛》《木蘭辭》以及「吳歌」中的「子夜四時歌」,有的氣勢恢宏,有的清麗婉轉,即使曲調早已失傳,但只讀其詞,也會立刻讓人動容。誠如《大子夜歌二首》所雲:歌謠數百種,子夜最可憐。慷慨吐清音,明轉出天然。絲竹發歌聲,假器揚清音,不知歌謠妙,聲勢出口心。「五言體」樂府是對「四言體」國風的合理繼承和新發展,它們為接著出現的「七言體」句式和長短句詞格提供了先決條件。
唐代,在李氏王朝大力開展對外文化交流並廣泛吸收其周邊民族音樂的歷史背景下,民間歌唱仍然保持了自己旺盛的生命力。中唐詩人劉禹錫(772-842)在巴楚一帶聽到一種當地民歌「竹枝詞」,十分興奮,於是,模仿其歌體,一連寫了十首。其中最為人稱道的如: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情。又如:山頭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通過他的仿作,我們可以體會到這種「七言體」的民歌那種興比自如,「含思婉轉」的民間風格。
此外,劉禹錫還寫了一首《插田歌》,描述了他在廣東連州看到農民一邊插秧一邊唱「田歌」的真實場面。為後人留下了有關這種源遠流長而又傳播至今的民歌品種的珍貴記錄。這一時期出現的另一類民歌體裁是存見於「敦煌曲子詞」中的「太子五更轉」「思婦五更轉」。這種以「更」序分節的新形式,由於非常適合表達思念、期盼的情感內容,所以在唐宋以後廣為流傳,以至到明清之際已遍布全國,各種各樣的「五更體」民歌,隨處可聞。總的來說,除了產生新的體裁品種外,唐代民歌在體式上的最大特徵,便是「七言體」句式的全面成熟和廣泛應用。
宋元明清以來,一方面是原有的各種民歌體裁的繼續傳播,諸如農夫唱的「田歌」、漁夫的「漁歌」、山民的「山歌」、船夫的「船歌」等。另一方面,則是伴隨著城鎮商業經濟日益繁盛民間小調體裁廣泛流傳。如見於宋代話本的「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骨肉團圓敘,幾家飄零在他州。」歌詞是十分典型的「七言四句體」,曲調是各種各樣的江南小調。其中,流傳最廣的,就是以「起、承、轉、合」原則構成的四句頭「春調」。又如明代文人馮夢龍輯錄的《山歌》《掛枝兒》《夾竹桃》,清人王廷紹輯錄的《霓裳續譜》,華廣生的《白雪遺音》以及《粵謳》《小慧集》等,大多數是流行於這一時期南北各地城鎮市井的民間小調唱詞。《小慧集》(1837)中的《綉荷包》《紗窗調》《紅綉鞋》《楊柳青》《鮮花調》(即《茉莉花》)等八首帶有工尺譜的民歌,幾乎全部都屬於小調(俗曲)體裁。從中我們可以大體了解到小調在這一時期的發展概貌和特殊地位。
總之,至清末民初,中國民歌在經歷了數千年的傳播、流變、創新、積累之後,一方面是為適應不同社會階層以及不同的民俗場景而形成的題材范圍和體裁類別都已達到十分豐富成熟的境地。另一方面則是它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特定環境下所蘊積起來的民族和地域性風格的全面展示。從而使這類民間音樂成為歷史悠久、傳承不斷、體裁多樣、色彩斑爛、蘊藏豐富的一個民族文化寶庫。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有人明確指出:中國民歌是中華民族社會生活的一部「網路全書」,也是為其他民間音樂不斷提供豐富營養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⑵ 中國音樂簡史
一、遠古時期
中華民族音樂的蒙昧時期早於華夏族的始祖神軒轅黃帝兩千餘年。據今六千七百年 至七千餘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可能已經可以燒制陶塤,挖制骨哨。這些原始的樂器 無可置疑地告訴人們,當時的人類已經具備對樂音的審美能力。 遠古的音樂文化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具有歌、舞、樂互相結合的特點。葛天氏氏族中的所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的樂舞就是最好的說明。當時,人們所歌詠的內容,諸如"敬天常"、"奮五穀"、"總禽獸之極"反映了先民們對農業、畜牧業以及天地自然規律的認識。這些歌、舞、樂互為一體的原始樂舞還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想聯系。例如黃帝氏族曾以雲為圖騰,他的樂舞就叫做《雲門》。關於原始的歌曲形式,可見《呂氏春秋》所記塗山氏之女所作的"候人歌"。這首歌的歌詞僅只"候人兮猗"一句,而只有"候人"二字有實意。這便是音樂的萌芽,是一種孕而未化的語言。
二、夏、商時期
夏商兩代是奴隸制社會時期。從古典文獻記載來看,這時的樂舞已經漸漸脫離原始氏族樂舞為氏族共有的特點,它們更多地為奴隸主所佔有。從內容上看,它們漸漸離開了原始的圖騰崇拜,轉而為對征服自然的人的頌歌。例如夏禹治水,造福人民,於是便出現了歌頌夏禹的樂舞《大夏》。夏桀無道,商湯伐之,於是便有了歌頌商湯伐桀的樂舞《大蠖》。商代巫風盛行,於是出現了專司祭祀的巫(女巫)和覡(男巫)。他們為奴隸主所豢養,在行祭時舞蹈、歌唱,是最早以音樂為職業的人。奴隸主以樂舞來祭祀天帝、祖先,同時又以樂舞來放縱自身的享受。他們死後還要以樂人殉葬,這種殘酷的殉殺制度一方面暴露了奴隸主的殘酷統治,而在客觀上也反映出生產力較原始時代的進步,從而使音樂文化具備了迅速發展的條件。 據史料記載,在夏代已經有用鱷魚皮蒙制的鼉鼓。商代已經發現有木腔蟒皮鼓和雙鳥饕餮紋銅鼓,以及製作精良的脫胎於石樺犁的石磐。青銅時代影響所及,商代還出現了編鍾、編鐃樂器,它們大多為三枚一組。各類打擊樂器的出現體現了樂器史上擊樂器發展在前的特點。始於公元前五千餘年的體鳴樂器陶塤從當時的單音孔、二音孔發展到五音孔,它已可以發出十二個半音的音列。根據陶塤發音推斷,我國民族音樂思維的基礎五聲音階出現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而七聲至少在商、殷時已經出現。
三、西周、東周時期
西周和東周是奴隸制社會由盛到衰,封建制社會因素日趨增長的歷史時期。西周時期宮廷首先建立了完備的禮樂制度。在宴享娛樂中不同地位的官員規定有不同的地位、舞隊的編制。總結前歷代史詩性質的典章樂舞,可以看到所謂"六代樂舞",即黃帝時的《雲門》,堯時的《咸池》,舜時的《韶》,禹時的《大夏》,商時的《大蠖》,周時的《大武》。周代還有采風制度,,收集民歌,以觀風俗、察民情。賴於此,保留下大量的民歌,經春秋時孔子的刪定,形成了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它收有自西周初到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入樂詩歌一共三百零五篇。《詩經》中最優秀的部分是"風"。它們是流傳於以河南省為中心,包括附近數省的十五國民歌。此外還有文人創作的"大雅"、"小雅",以及史詩性的祭祀歌曲"頌"這幾種體裁。就其流傳下來的的文字分析,《詩經〉中的歌曲以可概括為十種曲式結構。作為歌曲尾部的高潮部分,已有專門的名稱"亂"。在《詩經》成書前後,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根據楚地的祭祀歌曲編成《九歌》,具有濃重的楚文化特徵。至此,兩種不同不同音樂風格的作品南北交相輝映成趣。 周代時期民間音樂生活涉及社會生活的十幾個側面,十分活躍。世傳伯牙彈琴,鍾子期知音的故事即始於此時。這反映出演奏技術、作曲技術以及人們欣賞水平的提高。古琴演奏中,琴人還總結出"得之於心,方能應之於器"的演奏心理感受。著名的歌唱樂人秦青的歌唱據記載能夠"聲振林木,響遏飛雲"。更有民間歌女韓娥,歌後"餘音饒梁,三日不絕"。這些都是聲樂技術上的高度成就。 周代音樂文化高度發達的成就還可以一九七八年湖北隨縣出土的戰國曾侯乙墓葬中的古樂器為重要標志。這座可以和埃及金字塔媲美的地下音樂寶庫提供了當時宮廷禮樂制度的模式,這里出土的八種一百二十四件樂器,按照周代的"八音"樂器分類法(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幾乎各類樂器應有盡有。其中最為重要的六十四件編鍾樂器,分上、中、下三層編列,總重量達五千餘公斤,總音域可達五個八度。由於這套編鍾具有商周編鍾一鍾發兩音的特性,其中部音區十二個半音齊備,可以旋宮轉調,從而證實了先秦文獻關於旋宮記載的可靠。曾侯乙墓鍾、磐樂器上還有銘文,內容為各諸侯國之間的樂律理論,反映著周代樂律學的高度成就。在周代,十二律的理論已經確立。五聲階名(宮、商、角、徵、羽)也已經確立。這時,人們已經知道五聲或七聲音階中以宮音為主,宮音位置改變就叫旋宮,這樣就可以達到轉調的效果。律學上突出的成就見於《管子-地員篇》所記載的"三分損益法"。就是以宮音的弦長為基礎,增加三分之一(益一),得到宮音下方的純四度徵音;徵音的弦長減去三分之一(損一),得到徵音上方的純五度商音;以次繼續推算就得到五聲音階各音的弦長。按照此法算全八度內十二個半音(十二律)的弦長,就構成了"三分損益律制"。這種律制由於是以自然的五度音程相生而成,每一次相生而成的音均較十二平均律的五度微高,這樣相生十二次得不到始發律的高八度音,造成所謂"黃鍾不能還原",給旋宮轉調造成不便。 但這種充分體現單音音樂旋律美感的律制一直延續至今。
四、秦、漢時期
秦漢時開始出現"樂府"。它繼承了周代對采風制度,搜集、整理改變民間音樂,業績終了大量樂工在宴享、郊祀、朝賀等場合演奏。這些用作演唱的歌詞,被稱為樂府詩。樂府,後來又被引申為泛指各種入樂或不入樂的歌詞,甚至一些戲曲和氣越也都稱之為樂府。 漢代主要的歌曲形式是相和歌。它從最初的"一人唱,三人和"的清唱,漸次發展為有絲、竹樂器伴奏的"相和大麴",並且具"艷--趨--亂"的曲體結構,它對隋唐時的歌舞大麴由著重要影響。漢代在西北邊疆興起了鼓吹樂。它以不同編制的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構成多種鼓吹形式,如橫吹、騎吹、黃門鼓吹等等。它們或在馬上演奏,或在行進中演奏,用於軍樂禮儀、宮廷宴飲以及民間娛樂。今日尚存的民間吹打樂,當有漢代鼓吹的遺緒。在漢代還有"百戲"出現,它是將歌舞、雜技、角抵(相撲)合在一起表演的節目。漢代律學上的成就是京房以三分損益的方法將八度音程華劃為六十律。這種理論在音樂實踐上雖無意義,但體現了律學思維的精微性。從理論上達到了五十三平均律的效果。
五、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由相和歌發展起來的清商樂在北方得到曹魏政權的重視,設置清商署。兩晉之交的戰亂,使清商樂流入南方,與南方的吳歌、西曲融合。在北魏時,這種南北融合的清商樂又回到北方,從而成為流傳全國的重要樂種。漢代以來,隨著絲綢之路的暢通,西域諸國的歌曲以開始傳入內地。北涼時呂光將在隋唐燕樂中佔有重要位置的龜茲(今新疆庫車)樂帶到內地。由此可見當時各族人民在音樂上的交流已經十分普及了。 這時,傳統音樂文化的代表性樂器古琴趨於成熟,這主要表現為:在漢代已經出現了題解琴曲標題的古琴專著《琴操》。三國時著名的琴家嵇康在其所著《琴操》一書中有"徽以中山之玉"的記載。這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知道古琴上徽位泛音的產生。當時,出現了一大批文人琴家相繼出現,如嵇康、阮籍等,《廣陵散》(《聶政刺秦王》)、《猗蘭操》、《酒狂》等一批著名曲目問世。 南北朝末年還盛行一種有故事情節,有角色和化妝表演,載歌載舞,同時兼有伴唱和管弦伴奏的歌舞戲。這已經是一種小型的雛形戲曲。 這一時期律學上的重要成就,包括晉代荀瑁找到管樂器的"管口校正數"。南朝宋何承天在三分損益法上,以等差迭加的辦法,創立了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他的努力初步解決了三分損益律黃鍾不能還原的難題。
六、隋、唐時期 隋唐兩代,政權統一。
特別是唐代,政治穩定,經濟興旺,統治者奉行開放政策,勇於吸收外城文化,加上魏晉以來已經孕育著的各族音樂文化融合打基礎,終於萌發了以歌舞音樂為主要標志的音樂藝術的全面發展的高峰。 唐代宮廷宴享的音樂,稱作"燕樂"。隋、唐時期的七步樂、九部樂就屬於燕樂。它們分別是各族以及部分外國的民間音樂,主要有清商樂(漢族)、西涼(今甘肅)樂、高昌(今吐魯番)樂、龜茲(今庫車)樂、康國(今俄國薩馬爾漢)樂、安國(今俄國布哈拉)樂、天(今印度)樂、高麗(今朝鮮)樂等。其中龜茲樂、西涼樂更為重要。燕樂還分為坐部伎和立部伎演奏,根據白居易的《立部伎》詩,坐部伎的演奏員水平高於立部伎。 風靡一時的唐代歌舞大麴是燕樂中獨樹一幟的奇葩。它繼承了相和大麴的傳統,融會了九部樂中各族音樂的精華,形成了散序--中序或拍序--破或舞遍的結構形式。見於《教坊錄》著錄的唐大麴曲名共有46個,其中《霓裳羽衣舞》以其為著名的皇帝音樂家唐玄宗所作,又兼有清雅的法曲風格,為世所稱道。著名詩人白居易寫有描繪該大麴演出過程的生動詩篇《霓裳羽衣舞歌》。 唐代音樂文化的繁榮還表現為有一系列音樂教育的機構,如教坊、梨園、大樂署、鼓吹署以及專門教習幼童的梨園別教園。這些機構以嚴密的考績,造就著一批批才華出眾的音樂家。文學史上堪稱一絕的唐詩在當時是可以入樂歌唱的。當時歌伎曾以能歌名家詩為快;詩人也以自己的詩作入樂後流傳之廣來衡量自己的寫作水平。在唐代的樂隊中,琵琶是主要樂器之一。它已經與今日的琵琶形制相差無幾。現在福建南曲和日本的琵琶,在形制上和演奏方法上還保留著唐琵琶的某些特點。 受到龜茲音樂理論的影響,唐代出現了八十四調,燕樂二十八調的樂學理論。唐代曹柔還創立了減字譜的古琴記譜法,一直沿用至近代。
七、宋、金、元時期
宋、金、元時期音樂文化的發展以市民音樂的勃興為重要標志,較隋唐音樂得到更為深入的發展。隨著都市商品經濟的繁榮,適應市民階層文化生活的游藝場"瓦舍"、"勾欄"應運而生。在"瓦舍"、"勾欄"中人們可以聽到叫聲、嘌唱、小唱、唱賺等藝術歌曲的演唱;也可以看到說唱類音樂種類崖詞、陶真、鼓子詞、諸宮調,以及雜劇、院本的表演;可謂爭奇斗艷、百花齊放。這當中唱賺中的纏令、纏達兩種曲式結構對後世戲曲以及器樂的曲式結構有著一定的影響。而鼓子詞則影響到後世的說唱音樂鼓詞。諸宮調是這一時期成熟起來的大型說唱曲種。其中歌唱佔了較重的分量。 承隋唐曲子詞發展的遺緒,宋代詞調音樂獲得了空前的發展。這種長短句的歌唱文學體裁可以分為引、慢、近、拍、令等等詞牌形式。在填詞的手法上已經有了"攤破"、"減字"、"偷聲"等。南宋姜夔是既會作詞,有能依詞度曲的著名詞家、音樂家。他有十七首自度曲和一首減字譜的琴歌《古怨》傳世。這些作品多表達了作者關懷祖國人民的心情,描繪出清幽悲涼的意境,如《揚州慢》、《鬲溪梅令》、《杏花天影》等等。宋代的古琴音樂以郭楚望的代表作《瀟湘水雲》開古琴流派之先河。作品表現了作者愛戀祖國山河的盎然意趣。在弓弦樂器的發展長河中,宋代出現了"馬尾胡琴"的記載。到了元代,民族樂器三弦的出現值得注意。在樂學理論上宋代出現了燕樂音階的記載。同時,早期的工尺譜譜式也在張炎《詞源》和沈括的《夢溪筆談》中出現。近代通行的一種工尺譜直接導源於此時。宋代還是我國戲曲趨於成熟的時代。它的標志是南宋時南戲的出現。南戲又稱溫州雜劇、永嘉雜劇,其音樂豐富而自然。最初時一些民間小調,演唱時可以不受宮調的限制。後來發展為曲牌體戲曲音樂時,還出現了組織不同曲牌的若干樂句構成一種新曲牌的"集曲"形式。南戲在演唱形式上已有獨唱、對唱、合唱等多種。傳世的三種南戲劇本《張協狀元》等見於《永樂大麴》。戲曲藝術在元代出現了以元雜劇為代表的高峰。元雜劇的興盛最初在北方,漸次向南方發展,與南方戲曲發生交融。代表性的元雜劇作家有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另外還有王實甫、喬吉甫,世稱六大家。典型作品如關漢卿的《竇娥冤》,《單刀會》,王實甫的《西廂記》。元雜劇有嚴格的結構,即每部作品由四折(幕)一楔子(序幕或者過場)構成。一折內限用同一宮調,一韻到底,常由一個角色(末或旦)主唱,這些規則,有時也有突破,如王實甫的《西廂記》達五本二十折。元雜劇對南方戲曲的影響,造成南戲(元明之際叫做傳奇)的進一步成熟。出現了一系列典型劇作,如《拜月庭》、《琵琶記》等等。這些劇本經歷代流傳,至今仍在上演。當時南北曲的風格 已經初步確立,以七聲音階為主的北曲沉雄;以五聲音階為主的南曲柔婉。隨著元代戲曲藝術的發展,出現了最早的總結戲曲演唱理論的專著,即燕南之庵的《唱論》,而周德清的《中原音韻》則是北曲最早的韻書,他把北方語言分為十九個韻部,並且把字調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種。這對後世音韻學的研究以及戲曲說唱音樂的發展均有很大的影響。
八、明、清時期
由於明清社會已經具有資本主義經濟因素的萌芽,市民階層日益壯大,音樂文化的發展更具有世俗化的特點明代的民間小曲內容豐富,雖然良莠不齊,但其影響之廣,已經達到"不問男女","人人習之"的程度。由此,私人收集編輯,刊刻小曲成風,而且從民歌小曲到唱本,戲文,琴曲均有私人刊本問世。如馮夢龍編輯的《山歌》,朱權編輯的最早的琴曲《神奇秘譜》等。 明清時期說唱音樂異彩紛呈。其中南方的彈詞,北方的鼓詞,以及牌子曲,琴書,道情類的說唱曲種更為重要。南方秀麗的彈詞以蘇州彈詞影響最大。在清代,蘇州出現了以陳遇乾為代表的蒼涼雄勁的陳調;以馬如飛為代表的爽直酣暢的馬調;以俞秀山為代表的秀麗柔婉的俞調這三個重要流派。以後又繁衍出許多新的流派。北方的鼓詞以山東大鼓,冀中的木板大鼓、西河大鼓、京韻大鼓較為重要。而牌子曲類的說唱有單弦,河南大調曲子等;琴書類說唱有山東琴書,四川揚琴等;道情類說唱有浙江道情,陝西道情,湖北漁鼓等,少數民族也出現了一些說唱曲如蒙古說書、白族的大本曲。 明清時期歌舞音樂在各族人民中有較大的發展,如漢族的各種秧歌,維吾爾族燈木卡姆,藏族的囊瑪,壯族的銅鼓舞,傣族的孔雀舞,彝族的跳月,苗族的蘆笙舞等等。 以聲腔的流布為特點,明清戲曲音樂出現了新的發展高峰。明初四大聲腔有海鹽、餘姚、弋陽、崑山諸腔,其中的崑山腔經由江蘇太倉魏良甫等人的改革,以曲調細膩流暢,發音講究字頭、字腹、字尾而贏得人們的喜愛。崑山腔又經過南北曲的匯流,形成了一時為戲曲之冠的昆劇。最早的昆劇劇目是明梁辰魚的《浣紗記》,其餘重要的劇目如明湯顯祖的《牡丹亭》、清洪升的《長生殿》等。弋陽腔以其靈活多變的特點對各地的方言小戲發生重要影響,使得各地小戲日益增多,如各種高腔戲。明末清初,北方以陝西西秦腔為代表的梆子腔得到很快的發展,它影響到山西的蒲州梆子、陝西的同州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這種高亢、豪爽的梆子腔在北方各省經久不衰。晚清,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曲調構成的皮黃腔,在北京初步形成,由此,產生了影響遍及全國的京劇。 明清時期,器樂的發展表現為民間出現了多種器樂合奏的形式。如北京的智化寺管樂,河北吹歌,江南絲竹,十番鑼鼓等等。明代的《平沙落雁》、清代的《流水》等琴曲以及一批豐富的琴歌《陽關三疊》、《胡茄十八拍》等廣為流傳。琵琶樂曲自元末明初有《海青拿天鵝》以及《十面埋伏》等名曲問世,至清代還出現了華秋萍編輯的最早的《琵琶譜》。明代末葉,著名的樂律學家朱載育計算出十二平均律的相鄰兩個律(半音)間的長度比值,精確到二十五位數字,這一律學上的成就在世界上是首創。
九、近現代時期
這一時期始自清代末葉的鴉片戰爭,在歷經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農民革命,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這一百多年來,音樂文化的發展交織著傳統音樂和歐洲傳入的西洋音樂,但音樂文化的發展是以民主,科學為主要潮流的。 傳統音樂首先以革命民歌的發展為以熱潮,如反映太平天國革命的《洪秀全起義》,抗議沙俄入侵的《迫遷歌》,"五四"時期痛斥軍閥出賣祖國鎮壓百姓的城市小調《堅持到底》,《苦百姓》等,在紅色根據地,邊區,解放區,革命歌曲更具有優秀的傳統,如《天心順》,《綉金匾》等。戲曲音樂中京劇的形成影響及於全國,出現了程長庚、譚鑫培以及後來的梅蘭芳、程硯秋、周信芳等一代名優。各種地方小戲、評劇、越劇、楚劇等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民族器樂則以民間出現各種器樂演奏的社團為特點,如"天韻社","大同樂會"等等。這反映出民族器樂的發展有著深厚的民間活動基礎。這種民族音樂民間活動的特點造就出許多卓越的民間藝人,其中華彥鈞(瞎子阿炳)就是傑出的代表。此外,各種琴譜、琵琶譜的編定、出版也多了起來。 西洋音樂的傳入中國雖可以上溯到元、明時期,但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影響於中國應當是清末民初的學堂民歌運動。當時一些要求效法歐美,富國強兵的維新派知識分子倡導了這一運動,如梁啟超、沈心工、李書同等。學堂樂歌作為學生音樂教材,以宣傳愛國反帝,擁護共和,以及學習歐美科學文明為內容,如《中國男兒》,《體操-兵操》等,這些樂歌又不僅流傳於學校,而且廣泛影響到社會各界。這些樂歌多借用外來曲調填詞,也有少數根據本國曲調填詞,還有少數創作曲調。 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我國開始興起了傳播西洋音樂,改進國樂的音樂活動,並建立了一些音樂社團,如"北大音樂研究社"、"中華美育社"、"國樂改進社"。而專業音樂教育最初就是在這些音樂社團的基礎上建立的。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肖友梅又在上海創建國立音樂院,這是正規專業音樂教育的開始。肖友梅嘔心嚦血,畢生獻給了我國早期專業音樂教育事業。"五四"時期,著名的語言學家、作曲家趙元任是我國早期專業音樂創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注意民族語言音調同歌曲音調的結合,善於吸收傳統音樂中的營養,寫出了《賣布謠》,《教我如何不想他》等流傳至今的作品。民族音樂家劉天華則從學習西洋音樂中探索改進國樂的道路,創辦了"國樂改進社",寫出了《光明行》、《空山鳥語》、《病中吟》等二胡獨奏曲,並且把二胡納入專業音樂教育課程。黎錦暉創作了大量的兒童歌舞劇,如《小小畫家》、《麻雀與小孩》以及歌舞表演劇《可憐的秋香》等,這些作品也是我國新歌劇創作的的早期探索。王光祈作為我國第一代音樂學家,在中國音樂史學以及比較音樂學上具有開創性的貢獻。三十年代著名的音樂教育家,作曲家黃自對專業音樂教育的鞏固和提高做了大量工作。他培養出一批專業音樂工作者如劉雪庵,江定仙,賀綠汀等,他創作的《玫瑰三願》、《南鄉子》等藝術歌曲仍然回響在今天的音樂會舞台上。他還寫出了我國第一部清唱劇《長恨歌》。這一時期,專業音樂的發展以歌曲為主要體裁,器樂曲相對來說較為薄弱。但在器樂作品民族化方面也出現了一些較好的作品,如賀綠汀的鋼琴曲《牧童短笛》,瞿維的鋼琴曲《花鼓》,馬思聰的小提琴曲《內蒙組曲》,馬可的管弦樂曲《陝北組曲》,民族器樂曲如《春江花月夜》,以及華彥鈞的《二泉映月》。
⑶ 中國音樂史
中 國 音 樂 史
您的當前位置:世界藝術網-藝術史-中國音樂史
一、遠古時期
中華民族音樂的蒙昧時期早於華夏族的始祖神軒轅黃帝兩千餘年。據今六千七百年 至七千餘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可能已經可以燒制陶塤,挖制骨哨。這些原始的樂器 無可置疑地告訴人們,當時的人類已經具備對樂音的審美能力。 遠古的音樂文化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具有歌、舞、樂互相結合的特點。葛天氏氏族中的所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的樂舞就是最好的說明。當時,人們所歌詠的內容,諸如"敬天常"、"奮五穀"、"總禽獸之極"反映了先民們對農業、畜牧業以及天地自然規律的認識。這些歌、舞、樂互為一體的原始樂舞還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想聯系。例如黃帝氏族曾以雲為圖騰,他的樂舞就叫做《雲門》。關於原始的歌曲形式,可見《呂氏春秋》所記塗山氏之女所作的"候人歌"。這首歌的歌詞僅只"候人兮猗"一句,而只有"候人"二字有實意。這便是音樂的萌芽,是一種孕而未化的語言。
二、夏、商時期
夏商兩代是奴隸制社會時期。從古典文獻記載來看,這時的樂舞已經漸漸脫離原始氏族樂舞為氏族共有的特點,它們更多地為奴隸主所佔有。從內容上看,它們漸漸離開了原始的圖騰崇拜,轉而為對征服自然的人的頌歌。例如夏禹治水,造福人民,於是便出現了歌頌夏禹的樂舞《大夏》。夏桀無道,商湯伐之,於是便有了歌頌商湯伐桀的樂舞《大蠖》。商代巫風盛行,於是出現了專司祭祀的巫(女巫)和覡(男巫)。他們為奴隸主所豢養,在行祭時舞蹈、歌唱,是最早以音樂為職業的人。奴隸主以樂舞來祭祀天帝、祖先,同時又以樂舞來放縱自身的享受。他們死後還要以樂人殉葬,這種殘酷的殉殺制度一方面暴露了奴隸主的殘酷統治,而在客觀上也反映出生產力較原始時代的進步,從而使音樂文化具備了迅速發展的條件。 據史料記載,在夏代已經有用鱷魚皮蒙制的鼉鼓。商代已經發現有木腔蟒皮鼓和雙鳥饕餮紋銅鼓,以及製作精良的脫胎於石樺犁的石磐。青銅時代影響所及,商代還出現了編鍾、編鐃樂器,它們大多為三枚一組。各類打擊樂器的出現體現了樂器史上擊樂器發展在前的特點。始於公元前五千餘年的體鳴樂器陶塤從當時的單音孔、二音孔發展到五音孔,它已可以發出十二個半音的音列。根據陶塤發音推斷,我國民族音樂思維的基礎五聲音階出現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而七聲至少在商、殷時已經出現。
三、西周、東周時期
西周和東周是奴隸制社會由盛到衰,封建制社會因素日趨增長的歷史時期。西周時期宮廷首先建立了完備的禮樂制度。在宴享娛樂中不同地位的官員規定有不同的地位、舞隊的編制。總結前歷代史詩性質的典章樂舞,可以看到所謂"六代樂舞",即黃帝時的《雲門》,堯時的《咸池》,舜時的《韶》,禹時的《大夏》,商時的《大蠖》,周時的《大武》。周代還有采風制度,,收集民歌,以觀風俗、察民情。賴於此,保留下大量的民歌,經春秋時孔子的刪定,形成了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它收有自西周初到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入樂詩歌一共三百零五篇。《詩經》中最優秀的部分是"風"。它們是流傳於以河南省為中心,包括附近數省的十五國民歌。此外還有文人創作的"大雅"、"小雅",以及史詩性的祭祀歌曲"頌"這幾種體裁。就其流傳下來的的文字分析,《詩經〉中的歌曲以可概括為十種曲式結構。作為歌曲尾部的高潮部分,已有專門的名稱"亂"。在《詩經》成書前後,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根據楚地的祭祀歌曲編成《九歌》,具有濃重的楚文化特徵。至此,兩種不同不同音樂風格的作品南北交相輝映成趣。 周代時期民間音樂生活涉及社會生活的十幾個側面,十分活躍。世傳伯牙彈琴,鍾子期知音的故事即始於此時。這反映出演奏技術、作曲技術以及人們欣賞水平的提高。古琴演奏中,琴人還總結出"得之於心,方能應之於器"的演奏心理感受。著名的歌唱樂人秦青的歌唱據記載能夠"聲振林木,響遏飛雲"。更有民間歌女韓娥,歌後"餘音饒梁,三日不絕"。這些都是聲樂技術上的高度成就。 周代音樂文化高度發達的成就還可以一九七八年湖北隨縣出土的戰國曾侯乙墓葬中的古樂器為重要標志。這座可以和埃及金字塔媲美的地下音樂寶庫提供了當時宮廷禮樂制度的模式,這里出土的八種一百二十四件樂器,按照周代的"八音"樂器分類法(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幾乎各類樂器應有盡有。其中最為重要的六十四件編鍾樂器,分上、中、下三層編列,總重量達五千餘公斤,總音域可達五個八度。由於這套編鍾具有商周編鍾一鍾發兩音的特性,其中部音區十二個半音齊備,可以旋宮轉調,從而證實了先秦文獻關於旋宮記載的可靠。曾侯乙墓鍾、磐樂器上還有銘文,內容為各諸侯國之間的樂律理論,反映著周代樂律學的高度成就。在周代,十二律的理論已經確立。五聲階名(宮、商、角、徵、羽)也已經確立。這時,人們已經知道五聲或七聲音階中以宮音為主,宮音位置改變就叫旋宮,這樣就可以達到轉調的效果。律學上突出的成就見於《管子-地員篇》所記載的"三分損益法"。就是以宮音的弦長為基礎,增加三分之一(益一),得到宮音下方的純四度徵音;徵音的弦長減去三分之一(損一),得到徵音上方的純五度商音;以次繼續推算就得到五聲音階各音的弦長。按照此法算全八度內十二個半音(十二律)的弦長,就構成了"三分損益律制"。這種律制由於是以自然的五度音程相生而成,每一次相生而成的音均較十二平均律的五度微高,這樣相生十二次得不到始發律的高八度音,造成所謂"黃鍾不能還原",給旋宮轉調造成不便。 但這種充分體現單音音樂旋律美感的律制一直延續至今。
四、秦、漢時期
秦漢時開始出現"樂府"。它繼承了周代對采風制度,搜集、整理改變民間音樂,業績終了大量樂工在宴享、郊祀、朝賀等場合演奏。這些用作演唱的歌詞,被稱為樂府詩。樂府,後來又被引申為泛指各種入樂或不入樂的歌詞,甚至一些戲曲和氣越也都稱之為樂府。 漢代主要的歌曲形式是相和歌。它從最初的"一人唱,三人和"的清唱,漸次發展為有絲、竹樂器伴奏的"相和大麴",並且具"艷--趨--亂"的曲體結構,它對隋唐時的歌舞大麴由著重要影響。漢代在西北邊疆興起了鼓吹樂。它以不同編制的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構成多種鼓吹形式,如橫吹、騎吹、黃門鼓吹等等。它們或在馬上演奏,或在行進中演奏,用於軍樂禮儀、宮廷宴飲以及民間娛樂。今日尚存的民間吹打樂,當有漢代鼓吹的遺緒。在漢代還有"百戲"出現,它是將歌舞、雜技、角抵(相撲)合在一起表演的節目。漢代律學上的成就是京房以三分損益的方法將八度音程華劃為六十律。這種理論在音樂實踐上雖無意義,但體現了律學思維的精微性。從理論上達到了五十三平均律的效果。
五、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由相和歌發展起來的清商樂在北方得到曹魏政權的重視,設置清商署。兩晉之交的戰亂,使清商樂流入南方,與南方的吳歌、西曲融合。在北魏時,這種南北融合的清商樂又回到北方,從而成為流傳全國的重要樂種。漢代以來,隨著絲綢之路的暢通,西域諸國的歌曲以開始傳入內地。北涼時呂光將在隋唐燕樂中佔有重要位置的龜茲(今新疆庫車)樂帶到內地。由此可見當時各族人民在音樂上的交流已經十分普及了。 這時,傳統音樂文化的代表性樂器古琴趨於成熟,這主要表現為:在漢代已經出現了題解琴曲標題的古琴專著《琴操》。三國時著名的琴家嵇康在其所著《琴操》一書中有"徽以中山之玉"的記載。這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知道古琴上徽位泛音的產生。當時,出現了一大批文人琴家相繼出現,如嵇康、阮籍等,《廣陵散》(《聶政刺秦王》)、《猗蘭操》、《酒狂》等一批著名曲目問世。 南北朝末年還盛行一種有故事情節,有角色和化妝表演,載歌載舞,同時兼有伴唱和管弦伴奏的歌舞戲。這已經是一種小型的雛形戲曲。 這一時期律學上的重要成就,包括晉代荀瑁找到管樂器的"管口校正數"。南朝宋何承天在三分損益法上,以等差迭加的辦法,創立了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他的努力初步解決了三分損益律黃鍾不能還原的難題。
六、隋、唐時期 隋唐兩代,政權統一。
特別是唐代,政治穩定,經濟興旺,統治者奉行開放政策,勇於吸收外城文化,加上魏晉以來已經孕育著的各族音樂文化融合打基礎,終於萌發了以歌舞音樂為主要標志的音樂藝術的全面發展的高峰。 唐代宮廷宴享的音樂,稱作"燕樂"。隋、唐時期的七步樂、九部樂就屬於燕樂。它們分別是各族以及部分外國的民間音樂,主要有清商樂(漢族)、西涼(今甘肅)樂、高昌(今吐魯番)樂、龜茲(今庫車)樂、康國(今俄國薩馬爾漢)樂、安國(今俄國布哈拉)樂、天(今印度)樂、高麗(今朝鮮)樂等。其中龜茲樂、西涼樂更為重要。燕樂還分為坐部伎和立部伎演奏,根據白居易的《立部伎》詩,坐部伎的演奏員水平高於立部伎。 風靡一時的唐代歌舞大麴是燕樂中獨樹一幟的奇葩。它繼承了相和大麴的傳統,融會了九部樂中各族音樂的精華,形成了散序--中序或拍序--破或舞遍的結構形式。見於《教坊錄》著錄的唐大麴曲名共有46個,其中《霓裳羽衣舞》以其為著名的皇帝音樂家唐玄宗所作,又兼有清雅的法曲風格,為世所稱道。著名詩人白居易寫有描繪該大麴演出過程的生動詩篇《霓裳羽衣舞歌》。 唐代音樂文化的繁榮還表現為有一系列音樂教育的機構,如教坊、梨園、大樂署、鼓吹署以及專門教習幼童的梨園別教園。這些機構以嚴密的考績,造就著一批批才華出眾的音樂家。文學史上堪稱一絕的唐詩在當時是可以入樂歌唱的。當時歌伎曾以能歌名家詩為快;詩人也以自己的詩作入樂後流傳之廣來衡量自己的寫作水平。在唐代的樂隊中,琵琶是主要樂器之一。它已經與今日的琵琶形制相差無幾。現在福建南曲和日本的琵琶,在形制上和演奏方法上還保留著唐琵琶的某些特點。 受到龜茲音樂理論的影響,唐代出現了八十四調,燕樂二十八調的樂學理論。唐代曹柔還創立了減字譜的古琴記譜法,一直沿用至近代。
七、宋、金、元時期
宋、金、元時期音樂文化的發展以市民音樂的勃興為重要標志,較隋唐音樂得到更為深入的發展。隨著都市商品經濟的繁榮,適應市民階層文化生活的游藝場"瓦舍"、"勾欄"應運而生。在"瓦舍"、"勾欄"中人們可以聽到叫聲、嘌唱、小唱、唱賺等藝術歌曲的演唱;也可以看到說唱類音樂種類崖詞、陶真、鼓子詞、諸宮調,以及雜劇、院本的表演;可謂爭奇斗艷、百花齊放。這當中唱賺中的纏令、纏達兩種曲式結構對後世戲曲以及器樂的曲式結構有著一定的影響。而鼓子詞則影響到後世的說唱音樂鼓詞。諸宮調是這一時期成熟起來的大型說唱曲種。其中歌唱佔了較重的分量。 承隋唐曲子詞發展的遺緒,宋代詞調音樂獲得了空前的發展。這種長短句的歌唱文學體裁可以分為引、慢、近、拍、令等等詞牌形式。在填詞的手法上已經有了"攤破"、"減字"、"偷聲"等。南宋姜夔是既會作詞,有能依詞度曲的著名詞家、音樂家。他有十七首自度曲和一首減字譜的琴歌《古怨》傳世。這些作品多表達了作者關懷祖國人民的心情,描繪出清幽悲涼的意境,如《揚州慢》、《鬲溪梅令》、《杏花天影》等等。宋代的古琴音樂以郭楚望的代表作《瀟湘水雲》開古琴流派之先河。作品表現了作者愛戀祖國山河的盎然意趣。在弓弦樂器的發展長河中,宋代出現了"馬尾胡琴"的記載。到了元代,民族樂器三弦的出現值得注意。在樂學理論上宋代出現了燕樂音階的記載。同時,早期的工尺譜譜式也在張炎《詞源》和沈括的《夢溪筆談》中出現。近代通行的一種工尺譜直接導源於此時。宋代還是我國戲曲趨於成熟的時代。它的標志是南宋時南戲的出現。南戲又稱溫州雜劇、永嘉雜劇,其音樂豐富而自然。最初時一些民間小調,演唱時可以不受宮調的限制。後來發展為曲牌體戲曲音樂時,還出現了組織不同曲牌的若干樂句構成一種新曲牌的"集曲"形式。南戲在演唱形式上已有獨唱、對唱、合唱等多種。傳世的三種南戲劇本《張協狀元》等見於《永樂大麴》。戲曲藝術在元代出現了以元雜劇為代表的高峰。元雜劇的興盛最初在北方,漸次向南方發展,與南方戲曲發生交融。代表性的元雜劇作家有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另外還有王實甫、喬吉甫,世稱六大家。典型作品如關漢卿的《竇娥冤》,《單刀會》,王實甫的《西廂記》。元雜劇有嚴格的結構,即每部作品由四折(幕)一楔子(序幕或者過場)構成。一折內限用同一宮調,一韻到底,常由一個角色(末或旦)主唱,這些規則,有時也有突破,如王實甫的《西廂記》達五本二十折。元雜劇對南方戲曲的影響,造成南戲(元明之際叫做傳奇)的進一步成熟。出現了一系列典型劇作,如《拜月庭》、《琵琶記》等等。這些劇本經歷代流傳,至今仍在上演。當時南北曲的風格 已經初步確立,以七聲音階為主的北曲沉雄;以五聲音階為主的南曲柔婉。隨著元代戲曲藝術的發展,出現了最早的總結戲曲演唱理論的專著,即燕南之庵的《唱論》,而周德清的《中原音韻》則是北曲最早的韻書,他把北方語言分為十九個韻部,並且把字調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種。這對後世音韻學的研究以及戲曲說唱音樂的發展均有很大的影響。
八、明、清時期
由於明清社會已經具有資本主義經濟因素的萌芽,市民階層日益壯大,音樂文化的發展更具有世俗化的特點明代的民間小曲內容豐富,雖然良莠不齊,但其影響之廣,已經達到"不問男女","人人習之"的程度。由此,私人收集編輯,刊刻小曲成風,而且從民歌小曲到唱本,戲文,琴曲均有私人刊本問世。如馮夢龍編輯的《山歌》,朱權編輯的最早的琴曲《神奇秘譜》等。 明清時期說唱音樂異彩紛呈。其中南方的彈詞,北方的鼓詞,以及牌子曲,琴書,道情類的說唱曲種更為重要。南方秀麗的彈詞以蘇州彈詞影響最大。在清代,蘇州出現了以陳遇乾為代表的蒼涼雄勁的陳調;以馬如飛為代表的爽直酣暢的馬調;以俞秀山為代表的秀麗柔婉的俞調這三個重要流派。以後又繁衍出許多新的流派。北方的鼓詞以山東大鼓,冀中的木板大鼓、西河大鼓、京韻大鼓較為重要。而牌子曲類的說唱有單弦,河南大調曲子等;琴書類說唱有山東琴書,四川揚琴等;道情類說唱有浙江道情,陝西道情,湖北漁鼓等,少數民族也出現了一些說唱曲如蒙古說書、白族的大本曲。 明清時期歌舞音樂在各族人民中有較大的發展,如漢族的各種秧歌,維吾爾族燈木卡姆,藏族的囊瑪,壯族的銅鼓舞,傣族的孔雀舞,彝族的跳月,苗族的蘆笙舞等等。 以聲腔的流布為特點,明清戲曲音樂出現了新的發展高峰。明初四大聲腔有海鹽、餘姚、弋陽、崑山諸腔,其中的崑山腔經由江蘇太倉魏良甫等人的改革,以曲調細膩流暢,發音講究字頭、字腹、字尾而贏得人們的喜愛。崑山腔又經過南北曲的匯流,形成了一時為戲曲之冠的昆劇。最早的昆劇劇目是明梁辰魚的《浣紗記》,其餘重要的劇目如明湯顯祖的《牡丹亭》、清洪升的《長生殿》等。弋陽腔以其靈活多變的特點對各地的方言小戲發生重要影響,使得各地小戲日益增多,如各種高腔戲。明末清初,北方以陝西西秦腔為代表的梆子腔得到很快的發展,它影響到山西的蒲州梆子、陝西的同州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這種高亢、豪爽的梆子腔在北方各省經久不衰。晚清,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曲調構成的皮黃腔,在北京初步形成,由此,產生了影響遍及全國的京劇。 明清時期,器樂的發展表現為民間出現了多種器樂合奏的形式。如北京的智化寺管樂,河北吹歌,江南絲竹,十番鑼鼓等等。明代的《平沙落雁》、清代的《流水》等琴曲以及一批豐富的琴歌《陽關三疊》、《胡茄十八拍》等廣為流傳。琵琶樂曲自元末明初有《海青拿天鵝》以及《十面埋伏》等名曲問世,至清代還出現了華秋萍編輯的最早的《琵琶譜》。明代末葉,著名的樂律學家朱載育計算出十二平均律的相鄰兩個律(半音)間的長度比值,精確到二十五位數字,這一律學上的成就在世界上是首創。
九、近現代時期
這一時期始自清代末葉的鴉片戰爭,在歷經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農民革命,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這一百多年來,音樂文化的發展交織著傳統音樂和歐洲傳入的西洋音樂,但音樂文化的發展是以民主,科學為主要潮流的。 傳統音樂首先以革命民歌的發展為以熱潮,如反映太平天國革命的《洪秀全起義》,抗議沙俄入侵的《迫遷歌》,"五四"時期痛斥軍閥出賣祖國鎮壓百姓的城市小調《堅持到底》,《苦百姓》等,在紅色根據地,邊區,解放區,革命歌曲更具有優秀的傳統,如《天心順》,《綉金匾》等。戲曲音樂中京劇的形成影響及於全國,出現了程長庚、譚鑫培以及後來的梅蘭芳、程硯秋、周信芳等一代名優。各種地方小戲、評劇、越劇、楚劇等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民族器樂則以民間出現各種器樂演奏的社團為特點,如"天韻社","大同樂會"等等。這反映出民族器樂的發展有著深厚的民間活動基礎。這種民族音樂民間活動的特點造就出許多卓越的民間藝人,其中華彥鈞(瞎子阿炳)就是傑出的代表。此外,各種琴譜、琵琶譜的編定、出版也多了起來。 西洋音樂的傳入中國雖可以上溯到元、明時期,但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影響於中國應當是清末民初的學堂民歌運動。當時一些要求效法歐美,富國強兵的維新派知識分子倡導了這一運動,如梁啟超、沈心工、李書同等。學堂樂歌作為學生音樂教材,以宣傳愛國反帝,擁護共和,以及學習歐美科學文明為內容,如《中國男兒》,《體操-兵操》等,這些樂歌又不僅流傳於學校,而且廣泛影響到社會各界。這些樂歌多借用外來曲調填詞,也有少數根據本國曲調填詞,還有少數創作曲調。 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我國開始興起了傳播西洋音樂,改進國樂的音樂活動,並建立了一些音樂社團,如"北大音樂研究社"、"中華美育社"、"國樂改進社"。而專業音樂教育最初就是在這些音樂社團的基礎上建立的。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肖友梅又在上海創建國立音樂院,這是正規專業音樂教育的開始。肖友梅嘔心嚦血,畢生獻給了我國早期專業音樂教育事業。"五四"時期,著名的語言學家、作曲家趙元任是我國早期專業音樂創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注意民族語言音調同歌曲音調的結合,善於吸收傳統音樂中的營養,寫出了《賣布謠》,《教我如何不想他》等流傳至今的作品。民族音樂家劉天華則從學習西洋音樂中探索改進國樂的道路,創辦了"國樂改進社",寫出了《光明行》、《空山鳥語》、《病中吟》等二胡獨奏曲,並且把二胡納入專業音樂教育課程。黎錦暉創作了大量的兒童歌舞劇,如《小小畫家》、《麻雀與小孩》以及歌舞表演劇《可憐的秋香》等,這些作品也是我國新歌劇創作的的早期探索。王光祈作為我國第一代音樂學家,在中國音樂史學以及比較音樂學上具有開創性的貢獻。三十年代著名的音樂教育家,作曲家黃自對專業音樂教育的鞏固和提高做了大量工作。他培養出一批專業音樂工作者如劉雪庵,江定仙,賀綠汀等,他創作的《玫瑰三願》、《南鄉子》等藝術歌曲仍然回響在今天的音樂會舞台上。他還寫出了我國第一部清唱劇《長恨歌》。這一時期,專業音樂的發展以歌曲為主要體裁,器樂曲相對來說較為薄弱。但在器樂作品民族化方面也出現了一些較好的作品,如賀綠汀的鋼琴曲《牧童短笛》,瞿維的鋼琴曲《花鼓》,馬思聰的小提琴曲《內蒙組曲》,馬可的管弦樂曲《陝北組曲》,民族器樂曲如《春江花月夜》,以及華彥鈞的《二泉映月》。
http://www.allworldarts.net/wxys/yss/yys.htm
⑷ 中國古典音樂的發展歷程
音樂是人類不能缺少的語言,也是人類靈魂的升華。從原始人不斷抗拒自然界的威脅以及漫長的艱苦勞動中提煉出最早的音樂,到現今世界各國豐富多彩的音樂體系,不能不說是一個文明的奇跡。
在五千年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國的文明史展現了極其輝煌燦爛的一頁。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國之一,音樂也同樣源遠流長。早在文字發明之前,當我們的祖先由類人猿進化為人,為了使生命個體能夠存在和種族能夠延續,在人類必須從事的兩項最基本的生產活動:勞動和生殖中,隨同工具的使用和語言的產生,就孕育了音樂。事實上,人的左、右腳行走,心臟和脈搏的跳動,就是最簡單的節奏;而原始人單調的語言只要有高低的語調變化,也就蘊含了旋律的因素。在春秋時期,華夏大地百家爭鳴的浪潮碰撞出璀璨的火花,而同時代歐洲正處於一片荒蠻之中,中國音樂在迎接黎明曙光的時候,歐洲音樂還在漫漫長夜裡徘徊。
在周朝時,政府部門設立了由「大司樂」總管的音樂機構。教學的課程主要有樂德、樂語、樂舞。所謂的樂德,就是「中和、祗庸、孝友」等倫理道德觀念;樂語就是「興道、諷誦、言語」等禮教行為規范;樂舞則包括大舞、小舞等音樂理論、音樂詩篇的唱誦、舞蹈以及六代樂舞的表演。
六代樂舞據傳是歷代留傳下來的六部史詩性樂舞,包括黃帝時的《雲門大卷》,堯時的《咸池》,舜時的《大韶》,禹時的《大夏》,商湯時的《大闈》,以及演述周武王伐紂戰爭活動全過程的《大武》。它們在周代被用於宮廷祭祀天地、山川、祖宗等重大典禮活動。其中特別是《大武》和被認為歌頌文德為主題的《大韻》,更被經常演出於天子大祭、禮學、養老等典儀中。象「羽舞」、「皇舞」、旌舞」等,是宮廷中的娛樂性小舞。
周代宮廷除樂舞之外,宮廷中另有用於天子祭祖、大射、視學及兩君相見等重要典禮的大典樂歌,如頌、雅;以及後妃們在內宮侍宴時唱的房中樂,不用鍾、磬,只用琴、瑟伴奏。這都體現了音樂已從原始的樂舞中分化了出來。周代宮廷中還有秦、楚、吳、越等地的四夷之樂的表演,說明了當時各民族風俗性的歌舞已有一定的交流。
從上述文獻可以得知,周秦音樂文化是中國音樂高度發展的重要坐標。這一系列成就,還在於從理論上奠定了我國古代樂律學的基礎。
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的秦王朝作為一個中央集權國家,為適應政治上大一統和文化管理上一體化的需要,曾設有專門管理音樂的官署——樂府。劉邦建立的西漢政權,也擴大了樂府的機構和職能。當時政府非常重視民間俗樂,令樂府四齣收集「趙、代、秦、楚之謳」,兼收並蓄西域、北狄等邊遠民族的音樂。在廣泛收集各地民歌的基礎上,以音樂家李延年為協律都尉,舉司馬相如等數十人,對此進行整理、加工、填詞改編,以供宮中祭祀、宴樂之用。據《漢書?藝文志》記載,當時收集的民歌計134首,另有可能附有樂譜的「周謠歌詩聲曲折」及「河南周歌詩聲曲折」各75篇。
在漢魏時期,宮廷引進了不少民間歌舞和百戲。其中有漢高祖命樂工向?人學來的以「猛銳」見稱的《巴渝舞》;最初表演鴻門宴上「項庄舞劍,項伯以衣袖鬲之」保護漢高祖的故事,後演變成舞時用巾象徵項伯衣袖的「巾舞」;由女性穿白色?布舞衣以長袖為舞的「白?舞」;以及手執?鼓,且歌且舞的「?舞」;舞者在盤鼓上及旁邊歌舞的「盤舞」等等。百戲則是各種雜耍技藝的總稱,包括了如同現在舞龍燈等的「魚龍曼延」,以及種種雜技魔術。
兩晉南北朝期間,戰亂頻繁,朝代更迭,隨同社會的動盪變異、民族遷移的交往擴大,外族、外域的音樂文化同中原音樂文化產生了廣泛交流,在音樂史上成為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時期。其中清商樂是秦漢傳統音樂的余脈,曹魏政權始設清商署,實為樂府變體。晉室東渡後,這些「中原舊曲」與南方音樂互為交流,使清商樂成為包括前朝傳下來的相和歌、鼓吹曲,以及江南吳歌、荊楚西聲的總稱,是當時南方樂府民歌的代表。北朝民歌的歌詞多保存在樂府詩集的《梁鼓角橫吹曲》中,題材遠比南方民歌廣泛,大多反映戰爭及人民的苦難,為北方的蕪、鮮卑及漢族人創作。《木蘭辭》是北方民歌中最傑出的作品,熱情歌唱了代父從軍的女英雄花木蘭。北魏時鮮卑族統治者在宮中常命宮女歌唱「真人代歌」,又稱「北歌」。「上述祖宗開墓之所由,下及群臣廢興之跡,凡一百五十章,晨昏歌之」(《魏書?樂志》)。這種類似民族史詩的民歌用絲竹伴奏,也有用簫鼓的,是鼓吹樂的一種,梁陳時流行於南方,稱之為「代北」。
隋唐時南北重新統一,社會安定及經濟的繁榮,為音樂藝術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唐代統治者在文化上較少保守思想,廣泛吸收外來音樂文化,兼容並蓄,更使音樂達到了一個發展高峰。 在這一歷史時期內,詩歌被入樂演唱的著名歌曲中,文學與音樂的融合成為中國古典音樂發展的一個特徵。李白的《關山月》、杜甫的《清明》、劉禹錫的《竹枝歌》、王之煥的《涼州詞》、王維的《陽關曲》、《隴頭吟》、柳宗元的《漁翁》等。有的作為民歌在民間長期流傳,有的則被琴家所吸收,以琴歌形式被保存了下來。其中尤以王維為送一位西出陽關服役的友人而作的七言絕句《陽關曲》,因以情景交融手法抒寫了依依惜別的哀怨情緒,成為當時及以後人們送別朋友經常演唱的一首歌曲。
宋代,都市經濟逐漸繁榮,市民階層日益擴大。社會音樂活動的重心由宮廷走向世俗。北宋已出現了市民音樂活動場所「勾欄」、「游棚」。適合於市民和文人趣味的諸如詞調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得到了尤為迅速的發展。
宋代同樣是我國音樂與文學交融的重要歷史階段。宋代是詞體歌曲創作的黃金時代,人們常用詞調多達八百多首,其曲調一部分來源於傳統及當代流行的民歌、小曲,如《憶江南》、《柳青娘》等;另一部分來自唐代歌舞大麴的部分段落,如《陽關引》、《傾杯序》、《水調歌頭》、《聲聲慢》、《調笑令》等;以及少數民族和外來音樂,像《菩薩蠻》、《蘇幕遮》等。宋代文人創作的詞曲不僅數量眾多,而且按題材風格可大致分為婉約派與豪放派兩類。婉約派的詞內容多為男女相思離別之情的抒發,風格纖弱柔婉,講究音律與曲調的配合,以與音樂關系密切的詞人柳永、周邦彥為代表。豪放派詞曲開拓了詞的表現內容,打破了過於嚴格的音律束縛,風格雄健粗獷,發軔於北宋的蘇軾,繼之以靖康之難之後的一批南宋愛國詞人如辛棄疾、陳亮、張壽祥、岳飛等。宋人俞之豹在《吹劍錄》中曾將兩派詞風作了形象比較:「柳郎中(柳永)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蘇軾)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宋代有一部分懂得音樂的詞人也常自己創作新的詞牌曲調,這種新創的歌曲稱為「自度曲」。南宋的姜夔是自度曲最有代表性的作者。他作有自度曲《揚州慢》、《杏花天影》等十四首,載於《白石道人歌曲》,並注有「俗字譜」(古工尺譜),是宋代詞調音樂的珍貴遺產。姜夔的自度曲詞樂渾然一體,風格委婉抒情、清新典雅;在旋法、結構、調式、轉調等技巧處理上精緻細膩;他的作品多用七聲音階,四度與七度音佔有重要的地位,並常引用升高的商、徵或宮等變化音。從而使曲調賦予一種獨特而又深遠的意韻。
明清時期,隨手工業及商品經濟的突出發展,市民音樂逐漸成為音樂藝術的主要成份。自娛性的民歌小曲、民間歌舞音樂,以及帶有商品性質的說唱、戲曲音樂,都在這一期間獲得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藝術成就。
明代的卓柯月更將當時的民歌小曲同唐詩、宋詞、元曲相提並論,稱其「為我明一絕耳」(陳宏諸《寒夜錄》)。正由於文人提高了對民間文藝的認識,收集民歌的風氣也逐漸形成,如明代的馮夢龍就曾編訂出版了《桂枝兒》和《山歌》兩本民歌集子,搜集歌詞800餘首;清代先後刊出的民歌集子更達萬余種,其中李調元所集的《粵風》還包括了南方少數民族的民歌。
明清的民間歌舞也十分豐富,漢族的民間歌舞較為普遍的就有秧歌、花鼓、採茶、花燈、打連響、跑旱船、竹馬燈等;少數民族的民間歌舞中則有維吾爾族的木卡姆;藏族的鍋庄、囊瑪;苗族的跳月;侗族的玩山等繁多的種類。
在明清時期,京劇曲藝的發展也呈現了輝煌的歷史階段。
明代中葉以後長期爭逐於傳奇劇壇的,為弋、昆兩腔。起源於江西弋陽的弋陽腔高亢挺拔,稱高腔。它不用管弦,只以鑼鼓伴奏,並採用民間常見的幫腔形式,為描寫和渲染舞台環境氣氛,加助人物內心活動的刻劃等發揮了獨特的戲劇性效果,而且因唱詞通俗易解,唱腔自由靈活而經久不衰。崑山腔發源於江蘇崑山,明嘉靖年前流傳不廣,後經魏良輔、張野塘等人改進,在原崑山腔的基礎上,廣泛吸取北曲及南戲諸腔的長處,形成了「細膩水磨,一字數轉,清柔婉折,圓潤流暢」的新腔,新崑山腔在演唱上細膩抒緩,轉音若絲;在節奏上採用「贈板」,使一板三眼的曲調放慢一倍,具有「曼聲徐度」的特點;旋律創作要求「依字行腔」,講究曲調與字調的諧和;在伴奏方面形成了以笛為主的笙、簫、琵琶、三弦、月琴、鼓板等多種樂器配合的樂隊。改革後的崑山腔成為「四方歌曲必宗吳門」的全國性劇種,涌現了如湯顯祖的《牡丹亭》和清代洪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眾多名作。清代的徐大椿的《樂府傳聲》對崑腔演唱成就進行了總結,是當時一部重要的戲曲聲樂論著。清初以後,崑山腔因唱詞過分雕鑿,音樂典雅淡和,日益疏於群眾而由盛趨衰,到嘉慶之後逐漸為亂彈所替代。
亂彈自明末已廣泛流行於秦地,其聲腔以陝、甘一帶的秦腔為最早,因用梆子擊拍,故又稱「梆子腔」。梆子音樂創作板腔組合體系;曲調高昂激越,強烈急促,並有表現不同情緒的「歡音」和「苦音」,唱白通俗,尤擅刻劃人物性格和表現戲劇性沖突;而且引用了以二弦、胡呼拉弦樂器為主,梆笛、月琴及鑼鼓等打擊樂器組成的伴奏樂隊,劇目多為歷史故事,因此很快得到傳播。至清末,各地已產生了唱腔體制大致相同的梆子劇種,如山西梆子(現晉劇)、河南梆子(現豫劇)、河北梆子、山東梆子、四川梆子(即彈戲)、紹興大班(或稱亂彈)等。
其後的皮黃腔為亂彈的又一重要聲腔。皮黃腔包括西皮和二黃兩種腔調。前者起於湖北,是秦腔與當地漢調結合的產物,音調激越蒼涼;後者產生於安徽,由當地吹腔發展而成,音調委婉溫厚。清代中葉四大徽班進京後,同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廣泛吸收崑腔、秦腔等聲腔的劇目、曲調、表演方法,並容納民間曲調,創造了以西皮、二黃為主的新腔——皮黃腔,初步確立了京劇的格局。京劇劇目以歷史題材為主,後陸續編演了《打漁殺家》、《李陵碑》等具有反封建、民主性和愛國主義傾向、更接近群眾生活、適合時代要求的新劇目;皮黃音樂的曲調高亢朴實,不僅在板腔化結構上進一步得到發展完善,而且解決了男女分腔問題,使各個行當在唱腔上各自都能得到較好的戲劇性發揮;同時,在伴奏上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體制,既有胡琴弦管等構成的「文場」,鼓板鑼鈸等構成的「武場」,也有兩者組合相輔相成的「場面」,緊密配合演員的唱念做打。正因如此,京劇至清末已一躍而成為全國最大的劇種。皮黃腔也並列於梆子腔、高腔、崑腔,成為我國近現代新興戲曲音樂的代表性聲腔。
在光緒年間已進入盛期的京劇,至清末面臨著被封建統治者攫奪和壟斷的危機,逐漸脫離人民和現實生活。清末民初,富有創新精神的「海派」京劇在上海崛起。其最早的代表人物汪笑儂出於對清政府昏庸腐敗、屈辱媚外的不滿,自編自演了《黨人碑》、《哭祖廟》、《罵閻羅》等新戲,藉此抨擊時政,宣傳愛國,寄寓了深切的憂國憂民之情,並根據自己嗓音,吸取汪桂芬和孫菊仙二派之長,另創蒼勁悲壯、吐字有力的新腔。辛亥革命後,他還曾主持二戲劇改良社,開展戲曲改良運動。在戲曲改良運動及「文明戲」的啟示下,上海的夏月珊、夏月潤和潘月樵等也編演了《潘烈士投海》、《黑奴籲天錄》等愛國反帝、鼓吹革命的新戲,使海派京劇進一步成型。民國初年的戲曲改良活動,對戲曲藝術同社會現實和人民生活聯系起了促進作用;不少新劇目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的黑暗,表現了人民要求擺脫封建枷鎖的願望;在唱腔、表演、舞台裝置、服裝等方面都進行了一些有益的革新。繼後的周信芳發揚「海派京劇」銳意改革的精神,於「五四」前後編演了《宋教仁》等時裝新戲。
「五四」前後,梅蘭芳等人對京劇的創新和改革的成績也十分突出。梅蘭芳曾同王瑤卿等人,融青衣、花旦、刀馬旦所長,聚唱、做、念、打於一身,別創「花衫」行當,使京劇旦角藝術臻於完美。他在辛亥革命時即編演了《一縷麻》、《鄧霞姑》等具有民主傾向的時裝京劇,及《天女散花》、《洛神》等古裝新戲;三十年代又先後編演了《木蘭從軍》、《生死恨》、《抗金兵》等贊頌民族氣節,充滿愛國熱情的新戲;在唱腔上他也進行了新的發展創造,運腔演唱凝重流暢,脆亮甜潤,寬圓兼備,具有雍容華貴的風格,世稱「梅派」;此外他對京劇旦角的身段表演、伴奏樂隊也進行了有益的改革,並在1928年、1935年分別赴美國、蘇聯演出,是使京劇贏得國際聲譽的第一人。梅蘭芳無愧於繼譚鑫培之後把京劇藝術推向更高峰的大師,他的代表作還有《宇宙鋒》、《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等。 在傳統五聲音階的基礎上,七聲音階的體系也在逐漸形成和發展
中國古代的七聲音階:宮、商、角、變微、徽、羽、變宮,也即現代音樂中的C、D、E、F、G、A、B。在周朝已有七聲音階和十二律。公元前6世紀時,周景王(公元前544-52O年)問樂官伶州鳩什麼是七聲音階,什麼是十二律。伶州鳩在回答問題中,歷舉了宮、商、角、變微、微、羽、變宮的階名,並且說明了各音階與十二律的關系;又將七聲音階的出現推前到周武王代紂的時候(公元前1O66年)。
我國的七聲音階,主要是以雅樂和燕樂為載體。
雅樂一般泛指宮廷的祭祀活動和朝會儀禮中所用的音樂。起源於周代的禮樂度,用於郊社[祭祀天地]、宗廟[祭祀祖先]、宮廷禮儀[朝會、燕饗、賓客等]、射鄉[統治者宴享士庶代表人物]以及軍事上的大典等。後世祀奉先賢的活動[如祭泰伯、祭孔]也模仿、應用郊社、宗廟之樂。周代的禮樂制度對上述不同場合中的儀式和曲目都有嚴格的等級規定。相傳為黃帝至周武王各代所制的六樂,用於天子和少數王侯親自主持的祭祀大典和重大的宴享活動,後世的儒家把它奉為雅樂的最高典範。
雅樂的音階:(又稱古音階、舊音階或傳統音階)
1 2 3 4 5 6 7
宮商角變徵徵羽變宮
⑸ 清末民初中國最著名的二胡家是誰
當然是劉天華,請看有關介紹:
劉天華(1895年2月4日-1932年6月8日),江蘇回江陰南沙鎮馬答橋村殷家埭(今屬蘇州市張家港市)人,中國近代作曲家、演奏家及音樂教育家,清末秀才劉寶珊之子,詩人劉半農之弟,音樂家劉北茂之兄。劉天華擅長中、西樂,並深入了解中國傳統音樂,因此他在國樂的創造改進上,能夠奠基於中國音樂之上有不凡的成績。他改革二胡制式、創作10首獨奏曲以及建立有系統的二胡教學法,豐富二胡音樂的內涵,使之成為獨奏樂器,改變中外人士對二胡的觀念,也因此進入高等音樂教育之中,從此在中國音樂中的重要性大為提升。1932年6月8日病逝於北京
他共創作有7首二胡樂曲,47首二胡練習曲,3首琵琶樂曲,15首琵琶練習曲。他將二胡這件中國最普及的民族樂器從伴奏地位上升到獨奏地位。並且將這件樂器納入高等院校教學之中,設立二胡專業,為二胡在我國民族器樂中的地位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他的二胡曲有《病中吟》、《月夜》、《悲歌》、《良宵》、(又名《除夜小唱》)、《閑居吟》、《空山鳥語》、《江明行》、《燭影搖紅》、《苦悶之謳》等
⑹ 中國音樂史分哪幾個階段
中 國 音 樂 史
一、遠古時期
中華民族音樂的蒙昧時期早於華夏族的始祖神軒轅黃帝兩千餘年。據今六千七百年 至七千餘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可能已經可以燒制陶塤,挖制骨哨。這些原始的樂器 無可置疑地告訴人們,當時的人類已經具備對樂音的審美能力。 遠古的音樂文化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具有歌、舞、樂互相結合的特點。葛天氏氏族中的所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的樂舞就是最好的說明。當時,人們所歌詠的內容,諸如"敬天常"、"奮五穀"、"總禽獸之極"反映了先民們對農業、畜牧業以及天地自然規律的認識。這些歌、舞、樂互為一體的原始樂舞還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想聯系。例如黃帝氏族曾以雲為圖騰,他的樂舞就叫做《雲門》。關於原始的歌曲形式,可見《呂氏春秋》所記塗山氏之女所作的"候人歌"。這首歌的歌詞僅只"候人兮猗"一句,而只有"候人"二字有實意。這便是音樂的萌芽,是一種孕而未化的語言。
二、夏、商時期
夏商兩代是奴隸制社會時期。從古典文獻記載來看,這時的樂舞已經漸漸脫離原始氏族樂舞為氏族共有的特點,它們更多地為奴隸主所佔有。從內容上看,它們漸漸離開了原始的圖騰崇拜,轉而為對征服自然的人的頌歌。例如夏禹治水,造福人民,於是便出現了歌頌夏禹的樂舞《大夏》。夏桀無道,商湯伐之,於是便有了歌頌商湯伐桀的樂舞《大蠖》。商代巫風盛行,於是出現了專司祭祀的巫(女巫)和覡(男巫)。他們為奴隸主所豢養,在行祭時舞蹈、歌唱,是最早以音樂為職業的人。奴隸主以樂舞來祭祀天帝、祖先,同時又以樂舞來放縱自身的享受。他們死後還要以樂人殉葬,這種殘酷的殉殺制度一方面暴露了奴隸主的殘酷統治,而在客觀上也反映出生產力較原始時代的進步,從而使音樂文化具備了迅速發展的條件。 據史料記載,在夏代已經有用鱷魚皮蒙制的鼉鼓。商代已經發現有木腔蟒皮鼓和雙鳥饕餮紋銅鼓,以及製作精良的脫胎於石樺犁的石磐。青銅時代影響所及,商代還出現了編鍾、編鐃樂器,它們大多為三枚一組。各類打擊樂器的出現體現了樂器史上擊樂器發展在前的特點。始於公元前五千餘年的體鳴樂器陶塤從當時的單音孔、二音孔發展到五音孔,它已可以發出十二個半音的音列。根據陶塤發音推斷,我國民族音樂思維的基礎五聲音階出現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而七聲至少在商、殷時已經出現。
三、西周、東周時期
西周和東周是奴隸制社會由盛到衰,封建制社會因素日趨增長的歷史時期。西周時期宮廷首先建立了完備的禮樂制度。在宴享娛樂中不同地位的官員規定有不同的地位、舞隊的編制。總結前歷代史詩性質的典章樂舞,可以看到所謂"六代樂舞",即黃帝時的《雲門》,堯時的《咸池》,舜時的《韶》,禹時的《大夏》,商時的《大蠖》,周時的《大武》。周代還有采風制度,,收集民歌,以觀風俗、察民情。賴於此,保留下大量的民歌,經春秋時孔子的刪定,形成了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它收有自西周初到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入樂詩歌一共三百零五篇。《詩經》中最優秀的部分是"風"。它們是流傳於以河南省為中心,包括附近數省的十五國民歌。此外還有文人創作的"大雅"、"小雅",以及史詩性的祭祀歌曲"頌"這幾種體裁。就其流傳下來的的文字分析,《詩經〉中的歌曲以可概括為十種曲式結構。作為歌曲尾部的高潮部分,已有專門的名稱"亂"。在《詩經》成書前後,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根據楚地的祭祀歌曲編成《九歌》,具有濃重的楚文化特徵。至此,兩種不同不同音樂風格的作品南北交相輝映成趣。 周代時期民間音樂生活涉及社會生活的十幾個側面,十分活躍。世傳伯牙彈琴,鍾子期知音的故事即始於此時。這反映出演奏技術、作曲技術以及人們欣賞水平的提高。古琴演奏中,琴人還總結出"得之於心,方能應之於器"的演奏心理感受。著名的歌唱樂人秦青的歌唱據記載能夠"聲振林木,響遏飛雲"。更有民間歌女韓娥,歌後"餘音饒梁,三日不絕"。這些都是聲樂技術上的高度成就。 周代音樂文化高度發達的成就還可以一九七八年湖北隨縣出土的戰國曾侯乙墓葬中的古樂器為重要標志。這座可以和埃及金字塔媲美的地下音樂寶庫提供了當時宮廷禮樂制度的模式,這里出土的八種一百二十四件樂器,按照周代的"八音"樂器分類法(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幾乎各類樂器應有盡有。其中最為重要的六十四件編鍾樂器,分上、中、下三層編列,總重量達五千餘公斤,總音域可達五個八度。由於這套編鍾具有商周編鍾一鍾發兩音的特性,其中部音區十二個半音齊備,可以旋宮轉調,從而證實了先秦文獻關於旋宮記載的可靠。曾侯乙墓鍾、磐樂器上還有銘文,內容為各諸侯國之間的樂律理論,反映著周代樂律學的高度成就。在周代,十二律的理論已經確立。五聲階名(宮、商、角、徵、羽)也已經確立。這時,人們已經知道五聲或七聲音階中以宮音為主,宮音位置改變就叫旋宮,這樣就可以達到轉調的效果。律學上突出的成就見於《管子-地員篇》所記載的"三分損益法"。就是以宮音的弦長為基礎,增加三分之一(益一),得到宮音下方的純四度徵音;徵音的弦長減去三分之一(損一),得到徵音上方的純五度商音;以次繼續推算就得到五聲音階各音的弦長。按照此法算全八度內十二個半音(十二律)的弦長,就構成了"三分損益律制"。這種律制由於是以自然的五度音程相生而成,每一次相生而成的音均較十二平均律的五度微高,這樣相生十二次得不到始發律的高八度音,造成所謂"黃鍾不能還原",給旋宮轉調造成不便。 但這種充分體現單音音樂旋律美感的律制一直延續至今。
四、秦、漢時期
秦漢時開始出現"樂府"。它繼承了周代對采風制度,搜集、整理改變民間音樂,業績終了大量樂工在宴享、郊祀、朝賀等場合演奏。這些用作演唱的歌詞,被稱為樂府詩。樂府,後來又被引申為泛指各種入樂或不入樂的歌詞,甚至一些戲曲和氣越也都稱之為樂府。 漢代主要的歌曲形式是相和歌。它從最初的"一人唱,三人和"的清唱,漸次發展為有絲、竹樂器伴奏的"相和大麴",並且具"艷--趨--亂"的曲體結構,它對隋唐時的歌舞大麴由著重要影響。漢代在西北邊疆興起了鼓吹樂。它以不同編制的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構成多種鼓吹形式,如橫吹、騎吹、黃門鼓吹等等。它們或在馬上演奏,或在行進中演奏,用於軍樂禮儀、宮廷宴飲以及民間娛樂。今日尚存的民間吹打樂,當有漢代鼓吹的遺緒。在漢代還有"百戲"出現,它是將歌舞、雜技、角抵(相撲)合在一起表演的節目。漢代律學上的成就是京房以三分損益的方法將八度音程華劃為六十律。這種理論在音樂實踐上雖無意義,但體現了律學思維的精微性。從理論上達到了五十三平均律的效果。
五、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由相和歌發展起來的清商樂在北方得到曹魏政權的重視,設置清商署。兩晉之交的戰亂,使清商樂流入南方,與南方的吳歌、西曲融合。在北魏時,這種南北融合的清商樂又回到北方,從而成為流傳全國的重要樂種。漢代以來,隨著絲綢之路的暢通,西域諸國的歌曲以開始傳入內地。北涼時呂光將在隋唐燕樂中佔有重要位置的龜茲(今新疆庫車)樂帶到內地。由此可見當時各族人民在音樂上的交流已經十分普及了。 這時,傳統音樂文化的代表性樂器古琴趨於成熟,這主要表現為:在漢代已經出現了題解琴曲標題的古琴專著《琴操》。三國時著名的琴家嵇康在其所著《琴操》一書中有"徽以中山之玉"的記載。這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知道古琴上徽位泛音的產生。當時,出現了一大批文人琴家相繼出現,如嵇康、阮籍等,《廣陵散》(《聶政刺秦王》)、《猗蘭操》、《酒狂》等一批著名曲目問世。 南北朝末年還盛行一種有故事情節,有角色和化妝表演,載歌載舞,同時兼有伴唱和管弦伴奏的歌舞戲。這已經是一種小型的雛形戲曲。 這一時期律學上的重要成就,包括晉代荀瑁找到管樂器的"管口校正數"。南朝宋何承天在三分損益法上,以等差迭加的辦法,創立了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他的努力初步解決了三分損益律黃鍾不能還原的難題。
六、隋、唐時期 隋唐兩代,政權統一。
特別是唐代,政治穩定,經濟興旺,統治者奉行開放政策,勇於吸收外城文化,加上魏晉以來已經孕育著的各族音樂文化融合打基礎,終於萌發了以歌舞音樂為主要標志的音樂藝術的全面發展的高峰。 唐代宮廷宴享的音樂,稱作"燕樂"。隋、唐時期的七步樂、九部樂就屬於燕樂。它們分別是各族以及部分外國的民間音樂,主要有清商樂(漢族)、西涼(今甘肅)樂、高昌(今吐魯番)樂、龜茲(今庫車)樂、康國(今俄國薩馬爾漢)樂、安國(今俄國布哈拉)樂、天(今印度)樂、高麗(今朝鮮)樂等。其中龜茲樂、西涼樂更為重要。燕樂還分為坐部伎和立部伎演奏,根據白居易的《立部伎》詩,坐部伎的演奏員水平高於立部伎。 風靡一時的唐代歌舞大麴是燕樂中獨樹一幟的奇葩。它繼承了相和大麴的傳統,融會了九部樂中各族音樂的精華,形成了散序--中序或拍序--破或舞遍的結構形式。見於《教坊錄》著錄的唐大麴曲名共有46個,其中《霓裳羽衣舞》以其為著名的皇帝音樂家唐玄宗所作,又兼有清雅的法曲風格,為世所稱道。著名詩人白居易寫有描繪該大麴演出過程的生動詩篇《霓裳羽衣舞歌》。 唐代音樂文化的繁榮還表現為有一系列音樂教育的機構,如教坊、梨園、大樂署、鼓吹署以及專門教習幼童的梨園別教園。這些機構以嚴密的考績,造就著一批批才華出眾的音樂家。文學史上堪稱一絕的唐詩在當時是可以入樂歌唱的。當時歌伎曾以能歌名家詩為快;詩人也以自己的詩作入樂後流傳之廣來衡量自己的寫作水平。在唐代的樂隊中,琵琶是主要樂器之一。它已經與今日的琵琶形制相差無幾。現在福建南曲和日本的琵琶,在形制上和演奏方法上還保留著唐琵琶的某些特點。 受到龜茲音樂理論的影響,唐代出現了八十四調,燕樂二十八調的樂學理論。唐代曹柔還創立了減字譜的古琴記譜法,一直沿用至近代。
七、宋、金、元時期
宋、金、元時期音樂文化的發展以市民音樂的勃興為重要標志,較隋唐音樂得到更為深入的發展。隨著都市商品經濟的繁榮,適應市民階層文化生活的游藝場"瓦舍"、"勾欄"應運而生。在"瓦舍"、"勾欄"中人們可以聽到叫聲、嘌唱、小唱、唱賺等藝術歌曲的演唱;也可以看到說唱類音樂種類崖詞、陶真、鼓子詞、諸宮調,以及雜劇、院本的表演;可謂爭奇斗艷、百花齊放。這當中唱賺中的纏令、纏達兩種曲式結構對後世戲曲以及器樂的曲式結構有著一定的影響。而鼓子詞則影響到後世的說唱音樂鼓詞。諸宮調是這一時期成熟起來的大型說唱曲種。其中歌唱佔了較重的分量。 承隋唐曲子詞發展的遺緒,宋代詞調音樂獲得了空前的發展。這種長短句的歌唱文學體裁可以分為引、慢、近、拍、令等等詞牌形式。在填詞的手法上已經有了"攤破"、"減字"、"偷聲"等。南宋姜夔是既會作詞,有能依詞度曲的著名詞家、音樂家。他有十七首自度曲和一首減字譜的琴歌《古怨》傳世。這些作品多表達了作者關懷祖國人民的心情,描繪出清幽悲涼的意境,如《揚州慢》、《鬲溪梅令》、《杏花天影》等等。宋代的古琴音樂以郭楚望的代表作《瀟湘水雲》開古琴流派之先河。作品表現了作者愛戀祖國山河的盎然意趣。在弓弦樂器的發展長河中,宋代出現了"馬尾胡琴"的記載。到了元代,民族樂器三弦的出現值得注意。在樂學理論上宋代出現了燕樂音階的記載。同時,早期的工尺譜譜式也在張炎《詞源》和沈括的《夢溪筆談》中出現。近代通行的一種工尺譜直接導源於此時。宋代還是我國戲曲趨於成熟的時代。它的標志是南宋時南戲的出現。南戲又稱溫州雜劇、永嘉雜劇,其音樂豐富而自然。最初時一些民間小調,演唱時可以不受宮調的限制。後來發展為曲牌體戲曲音樂時,還出現了組織不同曲牌的若干樂句構成一種新曲牌的"集曲"形式。南戲在演唱形式上已有獨唱、對唱、合唱等多種。傳世的三種南戲劇本《張協狀元》等見於《永樂大麴》。戲曲藝術在元代出現了以元雜劇為代表的高峰。元雜劇的興盛最初在北方,漸次向南方發展,與南方戲曲發生交融。代表性的元雜劇作家有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另外還有王實甫、喬吉甫,世稱六大家。典型作品如關漢卿的《竇娥冤》,《單刀會》,王實甫的《西廂記》。元雜劇有嚴格的結構,即每部作品由四折(幕)一楔子(序幕或者過場)構成。一折內限用同一宮調,一韻到底,常由一個角色(末或旦)主唱,這些規則,有時也有突破,如王實甫的《西廂記》達五本二十折。元雜劇對南方戲曲的影響,造成南戲(元明之際叫做傳奇)的進一步成熟。出現了一系列典型劇作,如《拜月庭》、《琵琶記》等等。這些劇本經歷代流傳,至今仍在上演。當時南北曲的風格 已經初步確立,以七聲音階為主的北曲沉雄;以五聲音階為主的南曲柔婉。隨著元代戲曲藝術的發展,出現了最早的總結戲曲演唱理論的專著,即燕南之庵的《唱論》,而周德清的《中原音韻》則是北曲最早的韻書,他把北方語言分為十九個韻部,並且把字調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種。這對後世音韻學的研究以及戲曲說唱音樂的發展均有很大的影響。
八、明、清時期
由於明清社會已經具有資本主義經濟因素的萌芽,市民階層日益壯大,音樂文化的發展更具有世俗化的特點明代的民間小曲內容豐富,雖然良莠不齊,但其影響之廣,已經達到"不問男女","人人習之"的程度。由此,私人收集編輯,刊刻小曲成風,而且從民歌小曲到唱本,戲文,琴曲均有私人刊本問世。如馮夢龍編輯的《山歌》,朱權編輯的最早的琴曲《神奇秘譜》等。 明清時期說唱音樂異彩紛呈。其中南方的彈詞,北方的鼓詞,以及牌子曲,琴書,道情類的說唱曲種更為重要。南方秀麗的彈詞以蘇州彈詞影響最大。在清代,蘇州出現了以陳遇乾為代表的蒼涼雄勁的陳調;以馬如飛為代表的爽直酣暢的馬調;以俞秀山為代表的秀麗柔婉的俞調這三個重要流派。以後又繁衍出許多新的流派。北方的鼓詞以山東大鼓,冀中的木板大鼓、西河大鼓、京韻大鼓較為重要。而牌子曲類的說唱有單弦,河南大調曲子等;琴書類說唱有山東琴書,四川揚琴等;道情類說唱有浙江道情,陝西道情,湖北漁鼓等,少數民族也出現了一些說唱曲如蒙古說書、白族的大本曲。 明清時期歌舞音樂在各族人民中有較大的發展,如漢族的各種秧歌,維吾爾族燈木卡姆,藏族的囊瑪,壯族的銅鼓舞,傣族的孔雀舞,彝族的跳月,苗族的蘆笙舞等等。 以聲腔的流布為特點,明清戲曲音樂出現了新的發展高峰。明初四大聲腔有海鹽、餘姚、弋陽、崑山諸腔,其中的崑山腔經由江蘇太倉魏良甫等人的改革,以曲調細膩流暢,發音講究字頭、字腹、字尾而贏得人們的喜愛。崑山腔又經過南北曲的匯流,形成了一時為戲曲之冠的昆劇。最早的昆劇劇目是明梁辰魚的《浣紗記》,其餘重要的劇目如明湯顯祖的《牡丹亭》、清洪升的《長生殿》等。弋陽腔以其靈活多變的特點對各地的方言小戲發生重要影響,使得各地小戲日益增多,如各種高腔戲。明末清初,北方以陝西西秦腔為代表的梆子腔得到很快的發展,它影響到山西的蒲州梆子、陝西的同州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這種高亢、豪爽的梆子腔在北方各省經久不衰。晚清,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曲調構成的皮黃腔,在北京初步形成,由此,產生了影響遍及全國的京劇。 明清時期,器樂的發展表現為民間出現了多種器樂合奏的形式。如北京的智化寺管樂,河北吹歌,江南絲竹,十番鑼鼓等等。明代的《平沙落雁》、清代的《流水》等琴曲以及一批豐富的琴歌《陽關三疊》、《胡茄十八拍》等廣為流傳。琵琶樂曲自元末明初有《海青拿天鵝》以及《十面埋伏》等名曲問世,至清代還出現了華秋萍編輯的最早的《琵琶譜》。明代末葉,著名的樂律學家朱載育計算出十二平均律的相鄰兩個律(半音)間的長度比值,精確到二十五位數字,這一律學上的成就在世界上是首創。
九、近現代時期
這一時期始自清代末葉的鴉片戰爭,在歷經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農民革命,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這一百多年來,音樂文化的發展交織著傳統音樂和歐洲傳入的西洋音樂,但音樂文化的發展是以民主,科學為主要潮流的。 傳統音樂首先以革命民歌的發展為以熱潮,如反映太平天國革命的《洪秀全起義》,抗議沙俄入侵的《迫遷歌》,"五四"時期痛斥軍閥出賣祖國鎮壓百姓的城市小調《堅持到底》,《苦百姓》等,在紅色根據地,邊區,解放區,革命歌曲更具有優秀的傳統,如《天心順》,《綉金匾》等。戲曲音樂中京劇的形成影響及於全國,出現了程長庚、譚鑫培以及後來的梅蘭芳、程硯秋、周信芳等一代名優。各種地方小戲、評劇、越劇、楚劇等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民族器樂則以民間出現各種器樂演奏的社團為特點,如"天韻社","大同樂會"等等。這反映出民族器樂的發展有著深厚的民間活動基礎。這種民族音樂民間活動的特點造就出許多卓越的民間藝人,其中華彥鈞(瞎子阿炳)就是傑出的代表。此外,各種琴譜、琵琶譜的編定、出版也多了起來。 西洋音樂的傳入中國雖可以上溯到元、明時期,但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影響於中國應當是清末民初的學堂民歌運動。當時一些要求效法歐美,富國強兵的維新派知識分子倡導了這一運動,如梁啟超、沈心工、李書同等。學堂樂歌作為學生音樂教材,以宣傳愛國反帝,擁護共和,以及學習歐美科學文明為內容,如《中國男兒》,《體操-兵操》等,這些樂歌又不僅流傳於學校,而且廣泛影響到社會各界。這些樂歌多借用外來曲調填詞,也有少數根據本國曲調填詞,還有少數創作曲調。 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我國開始興起了傳播西洋音樂,改進國樂的音樂活動,並建立了一些音樂社團,如"北大音樂研究社"、"中華美育社"、"國樂改進社"。而專業音樂教育最初就是在這些音樂社團的基礎上建立的。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肖友梅又在上海創建國立音樂院,這是正規專業音樂教育的開始。肖友梅嘔心嚦血,畢生獻給了我國早期專業音樂教育事業。"五四"時期,著名的語言學家、作曲家趙元任是我國早期專業音樂創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注意民族語言音調同歌曲音調的結合,善於吸收傳統音樂中的營養,寫出了《賣布謠》,《教我如何不想他》等流傳至今的作品。民族音樂家劉天華則從學習西洋音樂中探索改進國樂的道路,創辦了"國樂改進社",寫出了《光明行》、《空山鳥語》、《病中吟》等二胡獨奏曲,並且把二胡納入專業音樂教育課程。黎錦暉創作了大量的兒童歌舞劇,如《小小畫家》、《麻雀與小孩》以及歌舞表演劇《可憐的秋香》等,這些作品也是我國新歌劇創作的的早期探索。王光祈作為我國第一代音樂學家,在中國音樂史學以及比較音樂學上具有開創性的貢獻。三十年代著名的音樂教育家,作曲家黃自對專業音樂教育的鞏固和提高做了大量工作。他培養出一批專業音樂工作者如劉雪庵,江定仙,賀綠汀等,他創作的《玫瑰三願》、《南鄉子》等藝術歌曲仍然回響在今天的音樂會舞台上。他還寫出了我國第一部清唱劇《長恨歌》。這一時期,專業音樂的發展以歌曲為主要體裁,器樂曲相對來說較為薄弱。但在器樂作品民族化方面也出現了一些較好的作品,如賀綠汀的鋼琴曲《牧童短笛》,瞿維的鋼琴曲《花鼓》,馬思聰的小提琴曲《內蒙組曲》,馬可的管弦樂曲《陝北組曲》,民族器樂曲如《春江花月夜》,以及華彥鈞的《二泉映月》。
⑺ 中國音樂從奴隸社會至今發展史
遠古時期
中華民族音樂的啟蒙時期早於華夏族的始祖神軒轅黃帝兩千餘年。距今六千七百年至七千餘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可能已經可以燒制陶塤,挖制骨哨。這些原始的樂器無可置疑地告訴人們,當時的人類已經具備對樂音的審美能力。
遠古的音樂文化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具有歌、舞、樂互相結合的特點。葛天氏氏族中的所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的樂舞就是最好的說明。當時,人們所歌詠的內容,諸如「敬天常」、「奮五穀」、「總禽獸之極」反映了先民們對農業、畜牧業以及天地自然規律的認識。這些歌、舞、樂互為一體的原始樂舞還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相聯系。例如黃帝氏族曾以雲為圖騰,他的樂舞就叫做《雲門》。關於原始的歌曲形式,可見《呂氏春秋》所記塗山氏之女所作的「候人歌」。這首歌的歌詞僅只「候人兮猗」一句,而只有「候人」二字有實意。這便是音樂的萌芽,是一種孕而未化的語言。
夏、商時期
夏商兩代是奴隸制社會時期。從古典文獻記載來看,這時的樂舞已經漸漸脫離原始氏族樂舞為氏族共有的特點,它們更多地為奴隸主所佔有。從內容上看,它們漸漸離開了原始的圖騰崇拜,轉而為對征服自然的人的頌歌。例如夏禹治水,造福人民,於是便出現了歌頌夏禹的樂舞《大夏》。夏桀無道,商湯伐之,於是便有了歌頌商湯伐桀的樂舞《大蠖》。商代巫風盛行,於是出現了專司祭祀的巫(女巫)和覡(男巫)。他們為奴隸主所豢養,在行祭時舞蹈、歌唱,是最早以音樂為職業的人。奴隸主以樂舞來祭祀天帝、祖先,同時又以樂舞來放縱自身的享受。他們死後還要以樂人殉葬,這種殘酷的殉殺制度一方面暴露了奴隸主的殘酷統治,而在客觀上也反映出生產力較原始時代的進步,從而使音樂文化具備了迅速發展的條件。
據史料記載,在夏代已經有用鱷魚皮蒙制的鼉鼓。商代已經發現有木腔蟒皮鼓和雙鳥饕餮紋銅鼓,以及製作精良的脫胎於石樺犁的石磐。青銅時代影響所及,商代還出現了編鍾、編鐃樂器,它們大多為三枚一組。各類打擊樂器的出現體現了樂器史上打擊樂器發展在前的特點。始於公元前五千餘年的體鳴樂器陶塤從當時的單音孔、二音孔發展到五音孔,它已可以發出十二個半音的音列。根據陶塤發音推斷,我國民族音樂思維的基礎五聲音階出現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而七聲至少在商、殷時已經出現。
西周、東周時期
西周和東周是奴隸制社會由盛到衰,封建制社會因素日趨增長的歷史時期。西周時期宮廷首先建立了完備的禮樂制度。在宴享娛樂中不同地位的官員規定有不同的地位、舞隊的編制。總結前歷代史詩性質的典章樂舞,可以看到所謂「六代樂舞」,即黃帝時的《雲門》,堯時的《咸池》,舜時的《韶》,禹時的《大夏》,商時的《大蠖》,周時的《大武》。周代還有采風制度,收集民歌,以觀風俗、察民情。賴於此,保留下大量的民歌,經春秋時孔子的刪定,形成了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它收有自西周初到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入樂詩歌一共三百零五篇。
《詩經》中最優秀的部分是「風」。它們是流傳於以河南省為中心,包括附近數省的十五國民歌。此外還有文人創作的「大雅」、「小雅」,以及史詩性的祭祀歌曲「頌」這幾種體裁。就其流傳下來的的文字分析,《詩經》中的歌曲可概括為十種曲式結構。作為歌曲尾部的高潮部分,已有專門的名稱「亂」。在《詩經》成書前後,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根據楚地的祭祀歌曲編成《九歌》,具有濃重的楚文化特徵。至此,兩種不同音樂風格的作品南北交相輝映成趣。
周代時期民間音樂生活涉及社會生活的十幾個側面,十分活躍。世傳伯牙彈琴,鍾子期知音的故事即始於此時。這反映出演奏技術、作曲技術以及人們欣賞水平的提高。古琴演奏中,琴人還總結出「得之於心,方能應之於器」的演奏心理感受。著名的歌唱樂人秦青的歌唱據記載能夠「聲振林木,響遏飛雲」。更有民間歌女韓娥,歌後「餘音繞梁,三日不絕」。這些都是聲樂技術上的高度成就。
周代音樂文化高度發達的成就還可以1978年湖北隨縣出土的戰國曾侯乙墓葬中的古樂器為重要標志。這座可以和埃及金字塔媲美的地下音樂寶庫提供了當時宮廷禮樂制度的模式,這里出土的八種124件樂器,按照周代的「八音」樂器分類法(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幾乎各類樂器應有盡有。其中最為重要的64件編鍾樂器,分上、中、下三層編列,總重量達五千餘公斤,總音域可達五個八度。由於這套編鍾具有商周編鍾一鍾發兩音的特性,其中部音區十二個半音齊備,可以旋宮轉調,從而證實了先秦文獻關於旋宮記載的可靠。曾侯乙墓鍾、磐樂器上還有銘文,內容為各諸侯國之間的樂律理論,反映著周代樂律學的高度成就。
在周代,十二律的理論已經確立。五聲階名(宮、商、角、徵、羽)也已經確立。這時,人們已經知道五聲或七聲音階中以宮音為主,宮音位置改變就叫旋宮,這樣就可以達到轉調的效果。律學上突出的成就見於《管子——地員篇》所記載的「三分損益法」。就是以宮音的弦長為基礎,增加三分之一(益一),得到宮音下方的純四度徵音;徵音的弦長減去三分之一(損一),得到徵音上方的純五度商音;以次繼續推算就得到五聲音階各音的弦長。按照此法算全八度內十二個半音(十二律)的弦長,就構成了「三分損益律制」。這種律制由於是以自然的五度音程相生而成,每一次相生而成的音均較十二平均律的五度微高,這樣相生十二次得不到始發律的高八度音,造成所謂「黃鍾不能還原」,給旋宮轉調造成不便。但這種充分體現單音音樂旋律美感的律制一直延續至今。
秦、漢時期
秦漢時開始出現「樂府」。它繼承了周代的采風制度,搜集、整理改變民間音樂,也集中了大量樂工在宴享、郊祀、朝賀等場合演奏。這些用作演唱的歌詞,被稱為樂府詩。樂府,後來又被引申為泛指各種入樂或不入樂的歌詞,甚至一些戲曲和器樂也都稱之為樂府。漢代主要的歌曲形式是相和歌。它從最初的「一人唱,三人和」的清唱,漸次發展為有絲、竹樂器伴奏的「相和大麴」,並且具「艷——趨——亂」的曲體結構,它對隋唐時的歌舞大麴有著重要影響。
漢代在西北邊疆興起了鼓吹樂。它以不同編制的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構成多種鼓吹形式,如橫吹、騎吹、黃門鼓吹等等。它們或在馬上演奏,或在行進中演奏,用於軍樂禮儀、宮廷宴飲以及民間娛樂。今日尚存的民間吹打樂,當有漢代鼓吹的遺緒。在漢代還有「百戲」出現,它是將歌舞、雜技、角抵(相撲)合在一起表演的節目。漢代律學上的成就是京房以三分損益的方法將八度音程劃為六十律。這種理論在音樂實踐上雖無意義,但體現了律學思維的精微性。從理論上達到了五十三平均律的效果。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由相和歌發展起來的清商樂在北方得到曹魏政權的重視,設置清商署。兩晉之交的戰亂使清商樂流入南方,與南方的吳歌、西曲融合。在北魏時,這種南北融合的清商樂又回到北方,從而成為流傳全國的重要樂種。漢代以來,隨著絲綢之路的暢通,西域諸國的歌曲已開始傳入內地。北涼時呂光將在隋唐燕樂中佔有重要位置的龜茲(今新疆庫車)樂帶到內地。由此可見當時各族人民在音樂上的交流已經十分普及了。這時,傳統音樂文化的代表性樂器古琴趨於成熟,這主要表現為:在漢代已經出現了題解琴曲標題的古琴專著《琴操》。三國時著名的琴家嵇康在其所著《琴操》一書中有「徽以中山之玉」的記載。這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知道古琴上徽位泛音的產生。
當時,出現了一大批文人琴家相繼出現,如嵇康、阮籍等,《廣陵散》(《荊軻刺秦王》)、《猗蘭操》、《酒狂》等一批著名曲目問世。南北朝末年還盛行一種有故事情節,有角色和化妝表演,載歌載舞,同時兼有伴唱和管弦伴奏的歌舞戲。這已經是一種小型的雛形戲曲。這一時期律學上的重要成就,包括晉代荀瑁找到管樂器的「管口校正數」。南朝宋何承天在三分損益法上,以等差迭加的辦法,創立了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他的努力初步解決了三分損益律黃鍾不能還原的難題。
隋、唐時期
隋唐兩代,政權統一。特別是唐代,政治穩定,經濟興旺,統治者奉行開放政策,勇於吸收外域文化,加上魏晉以來已經孕育著的各族音樂文化融合打基礎,終於萌發了以歌舞音樂為主要標志的音樂藝術的全面發展的高峰。
唐代宮廷宴享的音樂,稱作「燕樂」。隋、唐時期的七部樂、九部樂就屬於燕樂。它們分別是各族以及部分外國的民間音樂,主要有清商樂(漢族)、西涼(今甘肅)樂、高昌(今吐魯番)樂、龜茲(今庫車)樂、康國(今俄國薩馬爾漢)樂、安國(今俄國布哈拉)樂、天(今印度)樂、高麗(今朝鮮)樂等。其中龜茲樂、西涼樂更為重要。燕樂還分為坐部伎和立部伎演奏,根據白居易的《立部伎》詩,坐部伎的演奏員水平高於立部伎。風靡一時的唐代歌舞大麴是燕樂中獨樹一幟的奇葩。它繼承了相和大麴的傳統,融會了九部樂中各族音樂的精華,形成了散序——中序或拍序——破或舞遍的結構形式。見於《教坊錄》著錄的唐大麴曲名共有46個,其中《霓裳羽衣舞》以其為著名的皇帝音樂家唐玄宗所作,又兼有清雅的法曲風格,為世所稱道。著名詩人白居易寫有描繪該大麴演出過程的生動詩篇《霓裳羽衣舞歌》。
唐代音樂文化的繁榮還表現為有一系列音樂教育的機構,如教坊、梨園、大樂署、鼓吹署以及專門教習幼童的梨園別教園。這些機構以嚴密的考績,造就著一批批才華出眾的音樂家。文學史上堪稱一絕的唐詩在當時是可以入樂歌唱的。當時歌伎曾以能歌名家詩為快;詩人也以自己的詩作入樂後流傳之廣來衡量自己的寫作水平。在唐代的樂隊中,琵琶是主要樂器之一。它已經與今日的琵琶形制相差無幾。現在福建南曲和日本的琵琶,在形制上和演奏方法上還保留著唐琵琶的某些特點。受到龜茲音樂理論的影響,唐代出現了八十四調,燕樂二十八調的樂學理論。唐代曹柔還創立了減字譜的古琴記譜法,一直沿用至近代。
宋、金、元時期
宋、金、元時期音樂文化的發展以市民音樂的勃興為重要標志,較隋唐音樂得到更為深入的發展。隨著都市商品經濟的繁榮,適應市民階層文化生活的游藝場 「瓦舍」、「勾欄」應運而生。在「瓦舍」、「勾欄」中人們可以聽到叫聲、嘌唱、小唱、唱賺等藝術歌曲的演唱;也可以看到說唱類音樂種類崖詞、陶真、鼓子詞、諸宮調,以及雜劇、院本的表演;可謂爭奇斗艷、百花齊放。這當中唱賺中的纏令、纏達兩種曲式結構對後世戲曲以及器樂的曲式結構有著一定的影響。而鼓子詞則影響到後世的說唱音樂鼓詞。諸宮調是這一時期成熟起來的大型說唱曲種。其中歌唱佔了較重的分量。
承隋唐曲子詞發展的遺緒,宋代詞調音樂獲得了空前的發展。這種長短句的歌唱文學體裁可以分為引、慢、近、拍、令等等詞牌形式。在填詞的手法上已經有了「攤破」、「減字」、「偷聲」等。南宋姜夔是既會作詞,又能依詞度曲的著名詞家、音樂家。他有十七首自度曲和一首減字譜的琴歌《古怨》傳世。這些作品多表達了作者關懷祖國人民的心情,描繪出清幽悲涼的意境,如《揚州慢》、《鬲溪梅令》、《杏花天影》等等。宋代的古琴音樂以郭楚望的代表作《瀟湘水雲》開古琴流派之先河。作品表現了作者愛戀祖國山河的盎然意趣。在弓弦樂器的發展長河中,宋代出現了「馬尾胡琴」的記載。到了元代,民族樂器三弦的出現值得注意。在樂學理論上宋代出現了燕樂音階的記載。同時,早期的工尺譜譜式也在張炎《詞源》和沈括的《夢溪筆談》中出現。近代通行的一種工尺譜直接導源於此時。
宋代還是我國戲曲趨於成熟的時代。它的標志是南宋時南戲的出現。南戲又稱溫州雜劇、永嘉雜劇,其音樂豐富而自然。最初是一些民間小調,演唱時可以不受宮調的限制。後來發展為曲牌體戲曲音樂時,還出現了組織不同曲牌的若干樂句構成一種新曲牌的「集曲」形式。南戲在演唱形式上已有獨唱、對唱、合唱等多種。傳世的三種南戲劇本《張協狀元》等見於《永樂大麴》。
戲曲藝術在元代出現了以元雜劇為代表的高峰。元雜劇的興盛最初在北方,漸次向南方發展,與南方戲曲發生交融。代表性的元雜劇作家有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另外還有王實甫、喬吉甫,世稱六大家。典型作品如關漢卿的《竇娥冤》,《單刀會》,王實甫的《西廂記》。元雜劇有嚴格的結構,即每部作品由四折(幕)一楔子(序幕或者過場)構成。一折內限用同一宮調,一韻到底,常由一個角色(末或旦)主唱,這些規則,有時也有突破,如王實甫的《西廂記》達五本二十折。元雜劇對南方戲曲的影響,造成南戲(元明之際叫做傳奇)的進一步成熟。出現了一系列典型劇作,如《拜月庭》、《琵琶記》等等。這些劇本經歷代流傳,至今仍在上演。當時南北曲的風格已經初步確立,以七聲音階為主的北曲沉雄;以五聲音階為主的南曲柔婉。隨著元代戲曲藝術的發展,出現了最早的總結戲曲演唱理論的專著,即燕南之庵的《唱論》,而周德清的《中原音韻》則是北曲最早的韻書,他把北方語言分為十九個韻部,並且把字調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種。這對後世音韻學的研究以及戲曲說唱音樂的發展均有很大的影響。
明、清時期
由於明清社會已經具有資本主義經濟因素的萌芽,市民階層日益壯大,音樂文化的發展更具有世俗化的特點。明代的民間小曲內容豐富,雖然良莠不齊,但其影響之廣,已經達到「不問男女」,「人人習之」的程度。由此,私人收集編輯,刊刻小曲成風,而且從民歌小曲到唱本,戲文,琴曲均有私人刊本問世。如馮夢龍編輯的《山歌》,朱權編輯的最早的琴曲《神奇秘譜》等。明清時期說唱音樂異彩紛呈。其中南方的彈詞,北方的鼓詞,以及牌子曲,琴書,道情類的說唱曲種更為重要。南方秀麗的彈詞以蘇州彈詞影響最大。
在清代,蘇州出現了以陳遇乾為代表的蒼涼雄勁的陳調;以馬如飛為代表的爽直酣暢的馬調;以俞秀山為代表的秀麗柔婉的俞調這三個重要流派。以後又繁衍出許多新的流派。北方的鼓詞以山東大鼓,冀中的木板大鼓、西河大鼓、京韻大鼓較為重要。而牌子曲類的說唱有單弦,河南大調曲子等;琴書類說唱有山東琴書,四川揚琴等;道情類說唱有浙江道情,陝西道情,湖北漁鼓等,少數民族也出現了一些說唱曲如蒙古說書、白族的大本曲。
明清時期歌舞音樂在各族人民中有較大的發展,如漢族的各種秧歌,維吾爾族的木卡姆,藏族的囊瑪,壯族的銅鼓舞,傣族的孔雀舞,彝族的跳月,苗族的蘆笙舞等等。以聲腔的流布為特點,明清戲曲音樂出現了新的發展高峰。明初四大聲腔有海鹽、餘姚、弋陽、崑山諸腔,其中的崑山腔經由江蘇太倉魏良甫等人的改革,以曲調細膩流暢,發音講究字頭、字腹、字尾而贏得人們的喜愛。崑山腔又經過南北曲的匯流,形成了一時為戲曲之冠的昆劇。最早的昆劇劇目是明梁辰魚的《浣紗記》,其餘重要的劇目如明湯顯祖的《牡丹亭》、清洪升的《長生殿》等。弋陽腔以其靈活多變的特點對各地的方言小戲發生重要影響,使得各地小戲日益增多,如各種高腔戲。
明末清初,北方以陝西西秦腔為代表的梆子腔得到很快的發展,它影響到山西的蒲州梆子、陝西的同州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這種高亢、豪爽的梆子腔在北方各省經久不衰。晚清,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曲調構成的皮黃腔,在北京初步形成,由此,產生了影響遍及全國的京劇。
明清時期,器樂的發展表現為民間出現了多種器樂合奏的形式。如北京的智化寺管樂,河北吹歌,江南絲竹,十番鑼鼓等等。明代的《平沙落雁》、清代的《流水》等琴曲以及一批豐富的琴歌《陽關三疊》、《胡茄十八拍》等廣為流傳。琵琶樂曲自元末明初有《海青拿天鵝》以及《十面埋伏》等名曲問世,至清代還出現了華秋萍編輯的最早的《琵琶譜》。明代末葉,著名的樂律學家朱載育計算出十二平均律的相鄰兩個律(半音)間的長度比值,精確到二十五位數字,這一律學上的成就在世界上是首創。
近現代時期
這一時期始自清代末葉的鴉片戰爭,在歷經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農民革命,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這一百多年來,音樂文化的發展交織著傳統音樂和歐洲傳入的西洋音樂,但音樂文化的發展是以民主,科學為主要潮流的。
傳統音樂首先以革命民歌的發展為以熱潮,如反映太平天國革命的《洪秀全起義》,抗議沙俄入侵的《迫遷歌》,「五四」時期痛斥軍閥出賣祖國鎮壓百姓的城市小調《堅持到底》,《苦百姓》等,在紅色根據地,邊區,解放區,革命歌曲更具有優秀的傳統,如《天心順》,《綉金匾》等。戲曲音樂中京劇的形成影響及於全國,出現了程長庚、譚鑫培以及後來的梅蘭芳、程硯秋、周信芳等一代名優。各種地方小戲、評劇、越劇、楚劇等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民族器樂則以民間出現各種器樂演奏的社團為特點,如「天韻社」,「大同樂會」等等。這反映出民族器樂的發展有著深厚的民間活動基礎。這種民族音樂民間活動的特點造就出許多卓越的民間藝人,其中華彥鈞(瞎子阿炳)就是傑出的代表。此外,各種琴譜、琵琶譜的編定、出版也多了起來。
西洋音樂的傳入中國雖可以上溯到元、明時期,但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影響於中國應當是清末民初的學堂民歌運動。當時一些要求效法歐美,富國強兵的維新派知識分子倡導了這一運動,如梁啟超、沈心工、李書同等。學堂樂歌作為學生音樂教材,以宣傳愛國反帝,擁護共和,以及學習歐美科學文明為內容,如《中國男兒》,《體操——兵操》等,這些樂歌不僅流傳於學校,而且廣泛影響到社會各界。這些樂歌多借用外來曲調填詞,也有少數根據本國曲調填詞,還有少數創作曲調。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我國開始興起了傳播西洋音樂,改進國樂的音樂活動,並建立了一些音樂社團,如「北大音樂研究社」、「中華美育社」、「國樂改進社」。
而專業音樂教育最初就是在這些音樂社團的基礎上建立的。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肖友梅又在上海創建國立音樂院,這是正規專業音樂教育的開始。肖友梅嘔心嚦血,畢生獻給了我國早期專業音樂教育事業。「五四」時期,著名的語言學家、作曲家趙元任是我國早期專業音樂創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注意民族語言音調同歌曲音調的結合,善於吸收傳統音樂中的營養,寫出了《賣布謠》,《教我如何不想他》等流傳至今的作品。民族音樂家劉天華則從學習西洋音樂中探索改進國樂的道路,創辦了「國樂改進社」,寫出了《光明行》、《空山鳥語》、《病中吟》等二胡獨奏曲,並且把二胡納入專業音樂教育課程。黎錦暉創作了大量的兒童歌舞劇,如《小小畫家》、《麻雀與小孩》以及歌舞表演劇《可憐的秋香》等,這些作品也是我國新歌劇創作的的早期探索。
⑻ 中國音樂的歷史
中國音樂,文獻一般追溯到黃帝時代,據考古發現,中國音樂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豐富的音樂文化。
中國音樂曾經對中國周邊地區的音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從孔子傳六藝到唐代的胡琴再到近代的西方音樂,中國音樂又在吸收外來音樂要素的過程中不斷充實發展。
中國素號「禮樂之邦」,古代音樂在人格養成、文化生活和國家禮儀方面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孔子提出「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的學習步驟。
(8)試述清末民初中國音樂擴展閱讀:
中國音樂從很早已經掌握七聲音階,但一直偏好比較和諧的五聲音階,重點在五聲中發展音樂,同時將中心放在追求旋律、節奏變化,輕視和聲的作用。中國音樂的發展方向和西方音樂不同,西方音樂從古希臘的五聲音階,逐漸發展到七聲音階,直到十二平均律。
從單聲部發展到運用和聲。所以西方音樂如果說像一堵厚重的牆壁,上面輪廓如同旋律,磚石如同牆體,即使輪廓平直只要有和聲也是牆,正像亨德爾的某些作品。
中國音樂則不同,好像用線條畫出的中國畫,如果沒有輪廓(旋律)則不成其為音樂,但和聲是可有可無的。所以從未接觸中國音樂的西方人聽中國音樂「如同飄在空中的線」,而從未接觸西方音樂的中國人則覺得西方音樂如同「混雜的雜訊」。
⑼ 中國音樂發展史
非常多'從朝代來說'先秦由於自太久遠'只能從史料和出土文物研究'我國早期是歌舞樂三位一體'到夏商時期夏商出現銅質樂器'樂舞有大夏等'西周春秋戰國'有了完善禮樂制度'有專門音樂機構'因為樂器發展到當時種類繁多'有了八音分類法'有了三分損益法'有了師乙這種音樂家'有了儒墨法等不同音樂思想'秦漢時期'有了記譜法和更多音樂理論'有了樂府'和宮廷音樂'鼓吹曲'魏晉南北朝'出現了新的音樂理論和記譜法'隋唐五代'宮廷音樂十部樂'西域樂器傳入'霓裳羽衣舞這種大麴還有教坊梨園誕生'產生一批優秀音樂家'如萬寶常'中外音樂大交流'宋遼金元時期'說唱音樂產生'雜劇和南戲發展為戲曲形成打基礎'音樂理論有蔡元定十八律'文人音樂姜夔'明清時期戲曲誕生'民族器樂西安鼓樂'福建南音'說唱發展鼓子詞等''清末民初'西方音樂傳入'學堂樂歌興起'近代音樂刊物'音樂理論著作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