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何為音樂產業
1:音樂管理是一門在我國剛剛起步的具有前瞻性的新學科,全國范圍內只有五所版高等院校有能力權開設本專業,它還是一門理論性和應用性結合很強的交叉學科,該專業在國內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隨著我國音樂文化產業的豐富與發展,培養創新型的既具備...
Ⅱ 中國音樂產業占據世界音樂市場的比率
不到百分之一。中國的盜版和非法下載太多。
世界音樂市場份額回(世界計=100%)
1 美國 27%
2 日本 22%
3 英國 10%
4 德國答 9%
5 法國 6%
6 加拿大 2%
* 中國、韓國は共に約1%
2009発行 國際レコード・ビデオ製作者連盟資料より
Ⅲ 國內哪個大學開設了音樂產業專業
音樂產業,商業音樂。(Music instry, Music Business)
指的是以售賣音樂相關的產品以獲取回報的行業。賺取利潤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種,例如售賣唱片、開演唱會等。由於歌星們須具有一定知名度才能得到更多收入,他們很多時出現於不同場合以增加曝光率,從而提高知名度,所以音樂產業亦和娛樂事業息息相關。另外,樂壇是指所有工作與音樂業有關的事物,包括歌手和其他工作者、唱片公司及音樂機構、以及其他相關的事情。樂壇與娛樂圈相類似,不過娛樂圈則包含了影視界相關的事物。由於歌手們為了增加知名度,很多時亦會演戲,所以兩者關系密切。
暫時國內沒有開設這個課程的大學!
Ⅳ 音樂產業到底在中國有沒有前途
據學校某老師透露學這個專業會有驚喜 但具體是什麼他死活不說
但就這個這個行業來說 實在事不景氣 全世界都在走下坡
而中國國情還不太一樣 簡單的說 中國由於過去太不健康了 得到強檔治理的話 還是有很大上升趨勢 人家走下坡也和我們不是一個概念 中國是一個 盜版猖狂 做唱片幾乎沒有吃飽飯可能的國家 所以給你們的發展都來很大局限
這個世界上沒有幾件事是絕對的 誰知道時間後會變成怎樣一個局面
去或不去 只有你自己拿捏
Ⅳ 中國未來會不會出現一個音樂產業集中乃至成為支柱產業的城市
2016年是中國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宏觀經濟總體表現穩定穩定。文化產業增加值首次突破萬億元,對提高國民經濟的質量和效率發揮了重要作用。2016年,音樂產業也實現了平穩較快發展,在國家和省份有一系列產業政策、指導和支持。有沒有這么一個假設,中國未來會不會出現一個音樂產業集中乃至成為支柱產業的城市?
2016年音樂類演出市場快速增長,總體規模達到了160億元。同比增長6.7%。票房總收入約為48.13億元。
這么多數據說明,中國未來很有可能出現一個音樂產業集中乃至成為支柱產業的城市。
Ⅵ 音樂產業產業以後會發展成什麼樣
加入曲投投共享歌曲版權收益
以前音樂行業不行,核心問題在於,大部分從業者版特別是音樂人,錢權只有出沒有進,用戶不為音樂付費,音樂人沒錢賺,那除了為愛發電,當然不願意,也不能專心做歌,那行業能行嗎?之前也說過了,只有音樂付費後,整個行業才能完成閉環,也有利於整體中國音樂市場。
音樂付費這一點無疑是要大力推行的,當然現在開始也並不算晚,只要行業和大眾都能發自真心地去接受、去支持這件事,那麼屬於音樂人和華語樂壇的黃金年代很快就將到來。
Ⅶ 現在中國音樂產業結構是什麼
前期投資 製作 廣電拿允許出版的文書
然後演出 銷售 彩鈴獲得收入
還有什麼要問的?
現狀是慘淡的 基本唱片銷售忽略不計
靠演出和彩鈴
Ⅷ 目前中國最新的音樂行業發展趨勢如何
據《2017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音樂產業總規模約為3253.22億元,同比增長率為7.79%,同比增速高於同期GDP增速1.09%。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移動音樂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去年移動音樂平台市場規模達86.8億元人民幣,保持了50%以上的增速,其中付費收聽和下載成為其高速增長的重要推動因素。對比國外平台30-50%的付費比例,中國音樂產業平台的付費率不到5%。
業內認為,付費模式空間非常大,有望成為音樂變現的未來主流。在線移動音樂平台發展至今早已經不是單一的播放工具,而是集社交、原創、吸引粉絲經濟為一體的互聯網平台。
如今各大音樂平台的商業模式越來越趨於多元化,除了傳統的廣告收入、音樂付費、會員增值服務以外,數字專輯、周邊產品、演出O2O等新興商業模式也逐漸興起。
Ⅸ 目前的流行音樂的產業主要大致可以分為哪幾類公司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流行音樂產業發展已經初具規模回,取得可人成績,在我國文化答產業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既有效帶動了我國文化產業的整體發展,也引發了人們對版權、商業模式、社會問題等方面的深思。因此,研究中國流行音樂產業的發展突進,促進我國流行音樂產業健康長足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Ⅹ 中國音樂產業發展現狀如何會越來越好嗎
音樂產業應用場景廣泛 全場景、全鏈條競爭發展
音樂作為我國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相較於影視教育等行業,處於發展相對薄弱的環節,為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政府出台相應措施進行扶持。2017年5月,在《綱要》中首次將「音樂產業發展」列入到「重大文化產業工程」,從國家頂層設計上明確了音樂產業作為新興戰略文化產業的重要地位。並具體提出音樂產業未來發展的三個主要任務:第一,釋放音樂創作活力,二,建設綜合性現代音樂產業體系,三,加強音樂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為音樂產業未來發展指明了目標和方向。
中國音樂產業市場規模預測分析
在政策扶持和資本青睞下,傳統音樂產業與新興音樂產業加快融合,不斷重構產業鏈條、創新商業模式、激發消費活力,推動中國音樂產業在經濟新常態下正式進入快速增長的「新時代」。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移動音樂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音樂產業總規模約為3253.22億元,比較2015年增長了7.79%,同比增速高於同期GDP增速1.09%。2012-2016年全國音樂產業市場規模不斷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2017年全國音樂產業市場規模將超過3500億元,達到了3509.9億元,預計到2018年增速仍保持7%左右,音樂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760.15億元。
中國在線音樂用戶規模預測
截至2017年6月,網路音樂用戶規模達到5.24億,較去年底增加2101萬,占網民總體的69.8%。其中手機網路音樂用戶規模達到4.89億,較去年底增加2138萬,占手機網民的67.6%。2017年中國在線音樂用戶規模達到5.8億人,增長率達到18%,隨著智能手機的推廣和普及,手機網民數量持續增長,預計在線音樂用戶規模將進一步增長,預計2018年在線音樂用戶規模將達到6.7億人。
中國在線音樂市場規模分析預測
2015年政府大力打擊盜版,推動了我國正版音樂的發展,憑借著資本的追捧和技術的進步,在線音樂行業發展態勢良好。2015年國內在線音樂付費市場規模為10.5億元,同比增長121.8%,預計未來三年國內數字音樂用戶付費市場規模有望保持年均45%的高速增長。縱觀2014-2016年中國在線音樂產業市場規模情況,三年市場規模增速保持在50%左右。初步估算2017年中國在線音樂市場規模為85億元,同比增速略有放緩。預計到2018年中國在線音樂市場規模將突破100億元。
中國在線音樂平台競爭格局分析
在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合並後,在線音樂儼然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一方是騰訊為首的QQ音樂,一方是阿里為首的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另一方就是酷我、酷狗和海洋音樂成立的新公司。除此之外,網路、網易雲及A8旗下的多米等音樂平台也各據一方。
2017年在線音樂APP用戶滲透率排行榜中,QQ音樂最受大眾的喜愛,滲透率為69.9%;其次為酷狗音樂滲透率68%,酷我音樂位列第三。
「作品荒」危機尚存,多方積極打造原創音樂人扶持計劃激發優質原創音樂內容生產
歸根到底音樂產業是文化產業,音樂產業蓬勃發展的大好形勢卻難掩其根子上的危機,這個危機就是作品荒。原創性內容的生產與消費對於音樂產業產業鏈的良性循環起到決定性作用。
獨立音樂人開始走進大家視野,應該是從素人音樂選秀節目那些選手唱火的民謠開始,比如馬頔的《南山南》等作品迅速火遍大江南北,也讓獨立音樂人進入大眾關注的視野。
如果說2014是獨立音樂井噴的一年,那麼到2016年,獨立音樂人的力量已具備撬動音樂市場部分消費群體的能力,並且受到各大數字音樂平台的重視與扶持。
2016年以來各方紛紛推出「扶持原創音樂人」發展的平台計劃,聚焦於打造數字音樂時代原創音樂、獨立音樂人的成功孵化和培養,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各園區均對原創音樂內容的生產加大資金投入與項目扶持,為原創音樂提供製作、宣傳、發行、營銷、渠道、平台等產業化服務和資金服務。
音樂產業應用場景廣泛,音樂產業下半場是全場景、全鏈條競爭
今年2月,國家版權局發文稱,騰訊音樂(包括QQ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已在近期,就網路音樂版權合作事宜達成一致:「二者將相互授權音樂作品,達到各自獨家音樂作品數量的99%以上,並商定進行音樂版權長期合作,同時積極向其他網路音樂平台開放音樂作品授權」。自2015年7月國家版權局出台《關於責令網路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轉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之後,這次雙方的合作,也標志著音樂市場的版權問題或將得到初步解決。
拋開版權問題之外,音樂產業接下來的發展將要面臨的是全場景、全鏈條的競爭。音樂的應用場景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無孔不入,是生活的一種剛需。它關聯性更強,可以滲透、融合到任何一個產業,比如說電影、游戲、演出行業、廣播、電視等。從迷你KTV的火爆,到各地音樂特色小鎮的逐漸興起,音樂產業的應用場景范圍更廣,形式也更加多樣。
因此,以打通音樂創作、錄制、出版、復制、發行、傳播、進出口、版權交易、演出、教育培訓、音樂衍生產品等縱向產業鏈;連接音樂與廣播、影視、動漫、游戲、網路、硬體播放設備、樂器生產、旅遊等橫向產業鏈;形成上下游相互呼應、各環節要素相互支撐的音樂產業綜合體系為目標,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建立的全國首個「音樂資產託管平台」,將是「文化+金融」在音樂產業領域的全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