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少年中國說》配樂
《秋水悠悠》
是一張將禪畫詩曲集於一體的佛曲專輯,禪意十足。本專輯與較前出版的《空山寂寂》是姐妹篇,皆是巫娜、侯長青、曹楊等一些年輕有為的作曲家和演奏家改編或創作的作品,仍以古琴和簫為主。
2.《英雄的黎明》
曲子開章以氣吞山河的氣勢,點出音樂的背景,圓號的開場,把人帶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遙遠的三國時期,歷史雖已久遠,但聲音卻揮之不去,隨後的男生吟唱,更是對恢弘歷史的再現,不僅有氣壯山河的氣勢,也有不能言喻的英雄男兒的柔情,或許還有一種悲壯的感情參乎其中,配之大提琴的低吟,更是加重了對歷史文化沉澱的理解,讓人無限的回味。
3.《沉思》
為馬思涅的歌劇《泰伊思》第二幕第一場與第二場中間所奏的間奏曲,故又稱為"泰伊思冥想曲",常被單獨演奏,成為小提琴獨奏曲中經久不衰的名篇,也是馬思涅的代表作品。
4.《大漠敦煌》
大漠敦煌是吳險峰演唱的歌曲。想要知道你背後的蒼涼, 可是那鳴沙山久遠的回響; 想要知道你心中的惆悵, 可是那月牙泉抹去的憂傷;想要知道你思念的夢鄉, 可是那飛天女留戀的琴房; 想要知道你世紀的念想, 可是那胡楊林詩歌的樂章。
5.《紅旗頌》
這是一部史詩般的巨作,本場以一曲《紅旗頌》開場,頌歌般的旋律響起,給人遐想,無數先烈染紅的旗幟,第一面五星紅旗升起時的景象,心潮澎湃思緒萬千,思緒萬千,多少坎坷多少苦難。
少年中國說
少年中國說是清朝末年梁啟超(1873—1929)所作的散文,寫於戊戌變法失敗後的1900年,文中極力歌頌少年的朝氣蓬勃,指出封建統治下的中國是「老大帝國」,熱切希望出現「少年中國」,振奮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強烈的鼓勵性。具有強烈的進取精神,寄託了作者對少年中國的熱愛和期望。
㈡ 少年中國說 配樂
The mass.一首很振撼的音樂
㈢ 孫悅斌 少年中國說的背景音樂叫什麼
歌曲名字叫做《英雄的黎明》。
《英雄的黎明》是沒有歌詞的純音樂,由橫山菁兒作曲,橫山菁兒譜曲,橫山菁兒演奏的一首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三國志・第一部~英雄たちの夜明け》中,由NECアベニュー唱片公司發行於1992年7月21日。音樂中的中國民樂樂器有二胡、古箏、琵琶等。
(3)中國少年說的音樂擴展閱讀:
《英雄的黎明》其它版本:
1、鳳簫和鳴版《英雄的黎明》是沒有歌詞的純音樂,由鳳簫和鳴演奏的一首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鳳簫和鳴的日常吹1》中,發行於2017年8月15日。
2、陶笛雲光版《英雄的黎明》是沒有歌詞的純音樂,由陶笛雲光演奏的一首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抖音陶笛音樂》中,發行於2019年1月21日。
3、笛司版《英雄的黎明》是沒有歌詞的純音樂,由笛司演奏的一首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笛司-陶笛》中,發行於2020年1月19日。
㈣ 恰同學少年中少年中國說的背景音樂
恰同學少年
年少 - 許飛恰許同學年少
恰同學少年 湖南第一師范歌校
第一師范孔昭綬校長明恥大會演講 恰同學少年
美哉瀟湘偉少年 恰同學少年 主題曲
恰同學少年片尾曲 美哉瀟湘偉少年
電視劇 恰同學少年 片尾曲
恰同學少年 劉紅軒 美哉中華偉少年
不知道是哪個
㈤ 振奮人心少年中國說朗誦背景音樂
這個很多首剪輯出來的,x寶上有這個音樂的,搜:振奮人心少年中國說 就有
㈥ 朗誦《中國少年說》背景音樂有什麼
英雄的黎明
《三國志-英雄たちの夜明け》(又名《英雄的黎明》)是日本著名音樂人橫山菁兒之作,為長達7小時的卡通電影《三國志》的開篇曲,也是日本自己精細的合成器配合以中國民樂樂器的一次結合展現發揮。音樂中的中國民樂樂器有二胡、古箏、琵琶等等,日方為了製作精細特意從大陸請演奏員去日本全程參加錄制,包括電影的所有風格都是尊重了中國風格,那配樂的主旋律一直是由二胡演奏出來,從主題曲的間奏,到各個主要配樂段落都是。音樂作為電影開場實為引導觀眾情緒的主要因素,可以說是由音樂把我們帶到那二千年前的戰國爭亂世界。
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㈦ 振奮人心的少年中國說(朗誦).配樂是什麼
振奮人心的少年中國說(朗誦).配樂
網頁鏈接
㈧ 朗誦《少年中國說》用什麼背景音樂好
朗誦《少年中國說》的背景音樂用《鋼鐵洪流進行曲》好。
《鋼鐵洪流進行曲》是李旭昊作曲的純音樂。武警北京總隊戰士男聲合唱團。2019年10月1日,舉行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中,新中國閱兵史上最大規模軍樂團以完美的音樂演繹與過硬的戰斗作風,成為天安門廣場上引人注目的一道風景線。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合軍樂團專門創作《致敬號角》《分列式號角》等音樂,突出儀式感、庄嚴感。在裝備方隊和空中梯隊通過時,根據不同裝備模塊,有針對性新創作《鋼鐵洪流進行曲》《沖上雲霄》等7首軍樂交響作品,展現改革強軍巨大成就,增強視聽效果。
(8)中國少年說的音樂擴展閱讀:
《少年中國說》創作背景:
八國聯軍侵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少年中國說》寫於1900年,正在戊戌變法後,作者梁啟超流亡日本之時。那年是庚子年,當時由於帝國主義的侵略,中國爆發了義和團愛國運動。帝國主義聯合起來,組成八國聯軍,勾結清政府,鎮壓義和團運動,攻陷了天津和北京等地。
當時八國聯軍製造輿論,污衊中國是「老大帝國」,是「東亞病夫」,是「一盤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強共管或瓜分。而中國人中,有一些無知昏庸者,也跟著叫嚷「中國不亡是無天理」「任何列強三日內就可以滅亡中國」,散布悲觀情緒,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戊戌變法失敗迫使梁啟超逃亡日本,但他並沒有就此放棄變法圖強的努力,到日本的當年就創辦了《清議報》,通過媒介竭力推動維新運動的繼續。當時帝國主義製造輿論,污衊中國是「老大帝國」。
為了駁斥帝國主義分子的無恥濫言,也糾正國內一些人自暴自棄、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喚起人民的愛國熱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啟超適時地寫出這篇《少年中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