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載體 > 什麼是中國音樂之美

什麼是中國音樂之美

發布時間:2021-01-28 00:03:56

1. 中國音樂與美國音樂風格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真正的中國說唱和美國說唱差別很大。 給我感覺,中國說唱押韻很重要,其實在國外的就比較注重節奏與語氣。 中國人沒外國唱的隨意。 而且為什麼中文說唱沒國外有氣候,除了幾點重要的歷史原因,還有就是沒抓到精

2. 什麼是中國傳統音樂之美它又運用了怎樣的方式來表現呢

中國傳統音樂之美是有它的獨特古典意味的方式來表現的。

3. 中國音樂和美國音樂有什麼不同

最多的區別應該在民樂上吧。中國一般都以古元素為主作為樂風,音樂器材上主要運用本國傳統的樂器,比如笛子,古箏,揚琴,二胡等等諸如此類,最具代表性的曲目《喜洋洋》,歡快的曲調表達了人們在新的一年中喜氣洋洋的氣象。
美國著名的鄉村音樂,就不用強調了吧,吉他,這是主要器材,音樂風格多以贊美家鄉為主,樂風朴實。美國在新年之類的音樂,從器材來看區別就很大,風琴,鋼琴,小中大提琴,豎琴等等,樂風則以浪漫唯美平和為主。代表曲目《哈利路亞》。

4. 淺析中國音樂之美

中國音樂之美

藝術與人文課程,希望學生藉著學習過程,建立藝術的人生觀,盼藝術融入生活,體驗藝術的美感與特質,關懷周遭的人文發展,並快樂的學習,進而發揮潛能,創造、共享、貢獻一己之力,讓新時代充滿高度人文藝術的氣息。

由於西方文明的巨大影響,使得我國音樂全盤西化,大家忽視我國傳統音樂的貢獻及發展,導致中國傳統音樂的沒落,從家庭、學校、到社會,接觸的機會甚少,又怎能領略其中之美,更遑論「發展」了!

人類的基本需求相同,不論物質或精神,有著相似的活動原則。從早期的祭天敬鬼,到現代的科學文明,

可以看見人類為[需要]做的努力。我們無須替文化評高下,但值得去細心品味各類文化的風格特色,因為情感的交融是快樂而滿足的。

音樂是人類共同的需要,雖然因各民族地域的不同,音樂展現了不同的形式、內容、曲趣,但人類擁有相同的聽覺及情感,對音樂藝術難以抗拒,甚至感動、追求、模仿、再創、珍藏、共享。

我國音樂,自古來就豐富多采,讓我們一同遊走這條流動不歇的歷史長河,一同踏著這份美,轉揚五湖四海,傳承千秋萬世。

邱文苑

源起與發展

初民以歌舞事神。巫〔女〕覡〔男〕精於歌舞。

占卜祭祀時,他們裝神弄鬼,且步且歌,娛神娛人。

求雨,跳[雩]舞。

驅鬼逐疫,跳[儺]舞。

男女歡愛,跳[萬]舞。

黃帝時,命玄女造[夔鼓],並親作[清角]樂舞,

與蚩尤作戰.聲振千里,令人喪膽.

當時盛傳的民歌,是[彈歌].

(斷竹 續竹 飛土 逐肉)

相傳伏羲作[瑟],神農作[琴],倕作[鍾],無句作[磬],女媧作[生簧],燧作[竽],夷作[鼓].

原始社會的音樂,主要以歌舞方式反映生活,歌功頌德,以樂舞建立社會、政治、經濟、教育的形象,有象徵的意義。
http://163.20.173.1/~t88fh163/wun%20%20%20shian/02.htm

5. 中國鋼琴音樂的美學特點是什麼

典型地代表了當時中國作曲家們追求清晰透明的旋律線條和簡潔明了的曲式結構的創內作特徵。它從來容不出現大段沉重的和弦連接傾向,它的音樂形象能使人聯想到中國畫的那種詩情畫意般的「寫意」手法,真正體現了以簡潔的藝術手法描繪大自然的律動,揭示人類深刻的心靈感受和情趣。它的上下兩個單線條,蜿蜒曲折,相映生輝,貌似簡單,但細膩多姿的小腔潤飾,音色、力度的起伏多變,會使人很自然地聯想到中國水墨畫的淡雅,江南水鄉的清秀,絲綉牙雕的精緻玲瓏,兩個牧童悠然自得地騎在牛背上漫遊於田野,在一高一低兩條清晰透徹的旋律線中,一種特有的東方美豁然呈現於人們的眼前,給人一種心靈上的美化陶冶

6. 以下哪一項不屬於中國傳統音樂之美的表現:A對比之美 B線性之美 C級進之美 D漸變之美

對比之美,因為中國韻味一定要研究音腔。就象一個音如同中國書法的一筆,如:「點」,具備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中國的一個音具有腔式特點;換句話說,無論什麼樂器,只要一個音,若帶有腔式,就變成中國韻味。

中國音樂重腔式,有腔式就有語音韻味。中國作曲家們重腔,例如很多中國作品,陳其剛:《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梁祝》小提琴曲,若不帶腔(每個音的腔),就沒有中國韻味。腔與中國語言中的四聲「—、/、∨、\」有關。



(6)什麼是中國音樂之美擴展閱讀:

傳統音樂的劃分最早見於中國音樂研究所編寫的《民族音樂概論》,分為五大類:歌曲、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和器樂,但大多院校在教學中把歌舞音樂並入民歌,於是就變成四大類:民歌、民族器樂、曲藝(即「說唱」)音樂、戲曲音樂。

實際上,「民族音樂」、「傳統音樂」和「民間音樂」又是三個不同的概念:「民族音樂」包括傳統音樂和新音樂;而「民間音樂」只是傳統音樂的一個類別。且我國的民族音樂是非常豐富的,除了民間音樂,還包括宮廷音樂、宗教音樂和文人音樂。

杜亞雄先生則將中國傳統音樂分類如下:民間音樂、文人音樂、宗教音樂、宮廷音樂;其中民間音樂包括民間歌曲、民間器樂、民間歌舞、戲曲音樂和說唱音樂;

文人音樂包括古琴音樂、詩詞吟誦調、文人自度曲;宗教音樂包括佛教音樂、道教音樂、基督教音樂、伊斯蘭教音樂、薩滿教及其它宗教音樂;宮廷音樂包括祭祀樂、朝會樂、導迎及巡幸樂、宴樂。

7. 試論中國音樂中的美

加分也想不出來!

至少中國目前的音樂,想不出來!與政治有關不說為好!

8. 蔣勛中國文學之美 背景音樂是什麼

隱藏《在北京》 播放 歌手:群星 語言:國語 所屬專輯:龍門陣Ⅰ
如果覺得答案解決了你的問題,請採納,有問題可繼續追問

9. 中國古典音樂之美

中國古代樂舞藝術之美

中國古代樂舞藝術是很發達的。具體包括:早期的東夷樂舞、儺舞、《韶》舞、《武》舞,雅樂與俗樂,以及樂器製作等。
中國先民的早期藝術可分為兩種「集合體」,即以聲音、節奏為主體的音樂、歌詩、舞蹈藝術和以線條、彩、造型為主體的繪畫、雕塑、建築等藝術。人類早期曾有過音樂、歌詩、舞蹈「三位一體」的時代,三者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而音樂則為其母體。音樂本來就是人類抒情而發的聲音。例如舞蹈,即使是最簡單的舞蹈,也離不開音樂節奏和動作造型。口耳相傳的歌詩,也同樣離不開聲音、節奏。音樂除了由口腔、咽喉發出種種不同的聲音,以表示喜怒哀樂之情之外,人類還逐漸藉助於其他物器,諸如夔「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太皞伏犧氏發明陶塤和五十弦的瑟、少皞「立建鼓,制浮磬」之類。在中國考古發現的黑陶吹奏樂器陶號角、陶鼓、陶塤、陶鈴等,這些都具有樂器質。宮商齊奏、八音克諧的音樂體系,從傳世的青銅器來看,應完備於周代,至秋戰國,又有所發展。中國音樂在文獻典籍記載方面,《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又《論語八佾》:「子謂韶,盡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矣,未盡善也。」雖然「韶」樂和「武」樂這兩種樂曲是什麼樣子,今天已無從得知,但孔子既然聽過,又如此贊嘆,就足以說明,「韶」樂在當時已經具有了—定的規模、已是相當復雜的音樂活動了。
一、中國早期樂舞藝術之}中國早期樂舞主要是先齊樂舞,即東夷樂舞。熱愛生命、追求好和諧社會生活的東夷民族是一個酷愛音樂、擅長歌舞的民族。他們愛好可以調節生活情調的妙音樂,並且在發明、創造樂器和樂曲的製作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東夷之人」虞舜在音樂舞蹈方面具有非凡的藝術才華。《世本》載:「簫,舜所造,其形參差象鳳翼,十管,長二尺。」《韓非子外儲說》載:「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呂氏秋古樂篇》曰,舜將其父瞽叟的十五弦之瑟,改造為二十三弦之瑟。先齊之夷樂對後世影響之大,莫過於舜時製作的《韶》樂了。《莊子天下》曰:「舜有《大韶》。」《漢書禮樂志》載:「舜作《韶》。」《說文》音部:「《韶》舜樂也。」足證《韶》樂為舜時之作。《韶》樂是一部非常優的舞樂。《是夏本紀》曰:「舜德大明,於是夔行樂,祖考至,群後相讓,鳥獸翔舞,《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百獸率舞,百信諧。」足見舜時樂舞表演之盛況。
儺舞是古代「儺祭」儀式中的一種舞蹈;儺祭淵源於原始社會的圖騰崇拜,到商代形成了一種固定的用以驅鬼逐疫的祭祀儀式,到周代叫做儺。儺祭的核心人物是「方相氏」,在舉行儺祭的時候,身上蒙著熊皮,戴著有四隻眼睛的面具,一手執戈,一手揚盾,率領戴面具、披毛頂角的「十二獸」,或尊稱為「十二神」及大隊「□子」(由少年兒童扮演)到宮室各處跳躍呼號,合唱充滿巫術咒語味道的祭歌,以驅逐「疫鬼」。《論語鄉黨》》載,孔子每年在家鄉舉辦「鄉人儺」時,也恭恭敬敬穿起朝服去參加。這個「儺」,就是每年年三十所舉行的逐鬼除疫的儀式。 舜之《韶》樂在夏禹之後,傳之夏啟。《竹書》有「夏後啟舞《九招》」的記載。後又傳至商湯立國之時,湯「事成功立,無大後患,因先王之樂,又自作樂,命曰《濩》,又修《九韶》之樂」(1)。r舜樂《大韶》,簡稱《韶》,是六樂中最著名的一部,孔子在秋末年還曾見過。傳說這個樂舞是由一隻腳的怪獸「夔」所創制的,其內容為歌頌舜帝繼承、發揚、光大堯的功德,而其表現形式則是「擊石拊石」,「鳳凰來儀,百獸率舞」,可見它原來也是氏族社會中的原始舞蹈。 周樂《大武》,是武王伐紂勝利後由周公創編的,其內容為表現武王克商的豐功偉業。據秋時孔子所見,這個樂舞的開始,有一段很長的鼓聲作引子,舞者(戰士)持兵器屹立待命。接著是六段舞蹈:第一段舞是描寫出兵的情形;第二段表現用武力滅了商朝;第三段繼續向南進軍;第四段表現平定南部邊疆;第五段舞隊分列,表示周公、召公的分疆治理;第六段舞隊重新集合,列隊向武王致敬。舞蹈雖然是用象徵手法,並不象舞劇那樣描繪人物和矛盾過程,但這無疑是一部表現當時重大事件的敘事舞蹈作品。《論語八佾》詳細載錄了孔子對文舞的代表作《大韶》和武舞的代表作《大武》的評論。他認為,《韶》舞「盡也,又盡善也」;而《武》舞「盡也,未盡善也。」兩者雖都是的,但顯然他對武舞的思想內容在「善」與「盡善」的差別上,是持保留態度的。因為武王伐紂,雖屬正義之師,但宣揚的畢竟是武力,這在主張仁義、禮治的儒家看來,就不合「盡善」的政治理念。孔子之後,「盡善盡」就成了儒家學派對樂舞等各種藝術的最高審理想。這一追求貫穿於儒學始終,後世為此作了大量理論闡述,在樂舞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影響。周初立國之時,周公興六代之樂,將《韶》樂作為宗廟之樂章。「自卿大夫師瞽以下,皆選有道德之人,朝月習業,以教國子,學歌九德」。可見《韶》樂深受夏、商、周歷代君王所重視,久傳不衰。g秋時代,隨著周王朝日漸衰微,「禮崩樂壞」,周禮周樂散見於諸侯各國。作為周公之後的封土魯國,六代之樂齊備。《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載,吳國公子季札到魯國觀樂舞,當見到舞《韶箾》時,便發出由衷的贊嘆:「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並且說:「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從吳公子季札抖韶》樂贊賞不已的評價中,既可以看到《韶》樂在魯國由於歷代傳唱增飾而不斷完善的情狀,又能看出它對當時音樂的影響之大。
《韶》樂在齊國,一直廣為流傳,延至秋,不斷加以豐富、發展與完善,並且直接影響了齊國音樂的發展。這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韶》樂在舜之後裔的封土陳國流傳,使之成為普及民間、家喻戶曉的樂曲。陳公子完在齊桓公末年奔齊,《韶》樂當於此時傳入齊國;二是魯國樂師「太師摯適齊」(2),他將《韶》樂由魯傳入齊,這也是很自然的。《韶》樂在齊國不斷發展完善,並流傳下來。因此,後來當孔子在齊聞《韶》,為之陶醉不已,「三月不知肉味」,並感嘆說:「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3)孔子還大加贊賞說:「《韶》,盡矣,又盡善也」(4)。由此反映出齊文化抖韶》樂發展的促進作用,同時也表明《韶》樂一直被齊人所重視,因而也對齊國音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二、中國雅樂與俗樂中國雅樂是相對民間俗樂而言的方音樂。雅樂是用於宗廟祭祀、秋饗射及朝廷各種盛典儀式上樂舞。其音樂旋律,和諧舒緩、莊重肅穆;其樂舞表演,整齊劃一;所使用的樂器,雖也有絲竹之樂,但主要配器是以鍾、罄為主的金石之樂。\(一)、秋時代以禮樂為主體的魯國樂舞
禮樂本來起源於巫術歌舞為本位的「巫文化」,後逐漸衍變為「史文化」。到了秋時代,又經過人文加工以後,演變為以人本為中心的禮樂文化。由於魯國處在周王朝的禮樂文化中心的地位,因而能夠得天獨厚地集天下詩、樂、舞之精粹,全面集中的展現於魯國的禮樂舞台。吳國公子季札訪問魯國,請求觀賞僅存於魯國的周朝各種禮樂,當時的演出盛況空前,吳公子季札觀後感慨萬千,贊嘆不已。為之歌《齊》,曰:「哉!泱泱乎,大風也哉!表東海者,其大公乎?國未可量也。」為之歌《頌》,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五聲和,八風平,節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見舞《大武》者,曰:「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見舞《韶濩》者,曰:「聖人之弘也,而猶有慚德,聖人之難也。」見舞《大夏》者,曰:「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誰能修之?」見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以上樂舞,既有史採集於各諸侯國不同風格的國風,又有用於廟堂祭祀的《雅》、《頌》之樂,還有為先王歌功頌德的《大武》、《大夏》、《韶箾》等古老的傳統樂舞,詩、樂、舞,眾彩紛呈。由此可見當時魯國樂風之盛,舞姿之。Q在魯國舞樂中,還有將羽舞和干舞結合在一起表演的萬舞。據《詩經魯頌閟宮》:「萬舞洋洋,孝孫有慶。」可以想見當時魯國宗廟祭祀時以干舞和羽舞相配合及其表演規模之盛大、場面氣氛之庄嚴。(二)、戰國時代以俗樂為主流的齊國樂舞
以俗樂為主流的齊國樂舞包括民間俗樂和俗化了的樂。俗樂是指流行的世俗之樂、民間樂舞。齊國民間有許多俗樂歌手,諸如「善謳」的王豹、「善歌」的綿勁喜唱哭調的韓娥等。齊人褐,「齊右善歌」,齊國的民間樂舞娛樂活動豐富多彩。《戰國策齊策》、《是蘇秦列傳》均迂錄:「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鼎、走犬、六博、蹴踘者。」這表明當時齊都城中各種器樂演奏、各類伎藝表演的普遍和廣泛開展的情景。g齊國歷代君王中多有喜愛民間俗樂者。齊威王喜音樂,善彈琴,《是田敬仲完世家》載有「鼓琴取相」之佳話。齊宣公欣賞音樂不僅喜愛俗樂,而謙開提出摒棄禮樂,提倡俗樂。他曾直言不諱地對孟子說:「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5)。這位喜愛俗樂的國君,曾有一支「吹竽必三百人」宮廷樂隊,流行一時,而東郭處士「濫竽充數」的故事卻流傳至今。齊閔王依然喜愛俗樂,喜歡聽竽的獨奏而不願聽竽的合奏,致使濫竽於樂隊中的東郭處士混不下去,只好逃之夭夭。(6)F齊國卿相也多喜愛俗樂。齊相國孟嘗君是一位俗樂愛好者,其門下士人中就有所謂「擊鋏歌唱」的馮諼(7);除了鄒忌「鼓琴取相」之外,還有善於鼓琴的雍門周以樂教琴歌相於齊(8),等等。
正是由於齊國從市井平民到上層君臣的音樂審情趣趨於俗樂,喜愛俗樂,提倡俗樂,因此齊國的俗樂能夠得到迅速發展和不斷地完善。
齊國樂是相對民間俗樂而言的方雅樂,包括禮樂、燕樂等,主要用於郊廟祭祀、秋饗射及朝廷典禮儀式等,其音樂莊重肅穆,旋律舒緩,樂舞表演,整齊劃一。所配樂器,以鍾、罄金石之樂為主,也有絲竹之樂相佐。齊國的樂禮樂有「三代之遺聲」,但又不完全拘泥於先王之樂的傳統模式。齊國禮樂在發展中,由於不斷地受到齊國俗樂和少數民族音樂的熏染、影響而逐漸被俗化、被改造。因而大大地增強了音樂藝術感染力,使之更適合於娛樂,更具有欣賞。這些都充分地反映出齊國樂舞更富有人情意味的自然特徵。;三、中國樂器
評價衡量一個國家或民族某一歷史時期的音樂文化成就,通常是以其樂器製作工藝的發展水平作為衡量的標准。因為樂器製作工藝水平,更能夠比較集中地將音樂藝術各個領域物質的、理論的與實踐的成果融為一體,並表現為各種復雜的音樂思維。
據文獻典籍與考古資料表明,中國樂器製作的原料包括:金、石、絲、竹、匏、土、革、木。中國製作的樂器有:鼓、鍾、罄、琴、瑟、築、篪、笙、簫、管、竽、柷、缶、塤等,均已見於考古資料與文獻典籍中。由鍾所派生出的鉦、鐸、鐃之屬,《周禮》等文獻中有記載,中國考古也有發現。傳世的古琴均為七弦。五弦琴只是在文獻中說過,舜援五弦之琴以歌《南風》。看來最初就是五弦,發展加倍為十弦,實際上有三根弦用不到,才省為七弦。曾侯乙墓的兩琴也為我們提出考慮絲樂發展的思路。傳世七弦琴的彈奏方法,是七弦十三徽。左手按徽位,右手撥弦彈奏。計有彈、抹、勿、剔、輪指、過弦、泛聲等基本手法。可見其音響之復雜。五弦、十弦琴譜不傳,但可以類推,這也是很復雜的,即此一端,即可看出當時音樂水平之高。考古工作者先後在山東莒縣陵陽河大汶口文化層、山東濰坊姚庄和日照東海峪等龍山文化層,發現了造型奇特的泥質黑陶吹奏樂器「笛柄杯」、陶號角、陶鼓、陶塤、陶鈴等等。1截至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國出土的先秦青銅古樂器,包括銅鈴、銅鍾、鐃、編鐃、鐸、鉦、錞於、鎛、編鎛、編鍾,近四百枚;中國出土的先秦罄樂器,包括罄、編磬,百餘枚;中國出土的先秦陶塤,包括鳥形塤、陶塤、石塤、韶塤、太石塤,二十餘枚。(9)2000年,在濟南章丘洛庄漢墓中深埋了兩千一百多年的百餘件西漢齊國古樂器面世:出土編鍾一套十九枚,為完整的雙音鍾;出土編磬及錞於(銅制樂器)六套一百零七枚。另外還有一些鉦、鐸等古樂器出土。專家現場測試了編鍾、編磬等古樂器的音、音準,並用其試奏了《蘇武牧羊》、《江月》等古樂曲,編鍾的聲音古樸明亮,編磬的聲音清脆悅耳,令世人驚嘆不已。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中國音樂之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圍牆歌詞 瀏覽:230
道奇酷威廣告背景音樂 瀏覽:106
比喻輕音樂之美的文字 瀏覽:542
小號音樂下載 瀏覽:578
歌曲專輯圖下載地址 瀏覽:867
財神駕到歌曲mp3下載 瀏覽:734
琴歌指彈海闊天空吉他譜 瀏覽:355
下載mp4格式的音樂 瀏覽:352
電腦聽音樂用什麼 瀏覽:512
最好酷狗音樂播放器 瀏覽:502
信樂團隊的假如簡譜 瀏覽:243
平安酷狗音樂 瀏覽:760
佳人輕撫桃花mp3下載 瀏覽:453
infinite網易雲音樂 瀏覽:844
歲月趙忠祥背景音樂 瀏覽:980
如何將電腦的歌體添加到蘋果音樂 瀏覽:672
fade鋼琴mp3 瀏覽: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樂 瀏覽:806
成都彩虹小學音樂老師 瀏覽:496
鳳凰傳奇星光歌曲點評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