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本人因才學習傣族舞的基本手位,現在急需傣族舞基本手位伴奏音樂
有具體的歌曲名稱嗎,有的話,可以給你找
❷ 傣族舞手位的名稱叫什麼和傣族舞腳步的名稱叫什麼
傣族舞蹈優美復恬靜制, 感情內在含蓄, 手的動作豐富, 舞姿富於雕塑性, 四肢及軀干各關節都要求彎曲,形成特有的「三道彎」造型。 傣族舞蹈動作與節奏的特點是:重拍向下的均勻顫動, 具有南亞舞蹈的特徵。 傣族舞蹈主要有以下種類: ①模擬性舞蹈。多模擬動物, 如孔雀舞、馬鹿舞、白象舞、蝴蝶舞、魚舞、大鵬鳥舞、鷺鷥舞、竹雀舞、猴子舞等。 ②生活舞蹈。表現傣族人民勞動生活, 如花環舞、篾帽舞、劃船舞、撈魚舞、摘花舞等。 ③自娛性舞蹈。在節日和其他喜慶活動中的集體舞蹈, 如戛光舞、象腳鼓舞、依拉恢等。 ④儀式性舞蹈。如宮廷舞、臘條舞、祭祀舞、扇子舞、兒童舞、戛界等。 ⑤歌舞。如十二馬、戛喃燕等。傣族舞蹈中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舞蹈為孔雀舞和戛光舞,它們概括了傣族舞蹈的風格、韻律、舞姿造型和動作的組合規律,是傣族舞蹈的精華,反映了傣族人民的民族精神和審美特徵
❸ 傣族舞手位如何練習
最常見的手位有掌式手型,還有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嘴式手型,做出來像孔雀的頭的那個,還有一個是另一種嘴式手型,大拇指翹起,食指彎曲,其他手指翹起,這個手型不是很常見,這是關於手的三道彎。 三道彎中,對於腰的要求比較嚴格,其實把腰體現出來的最佳方法是盡最大的努力把臀部翹起來,然後胸腰就自然亮出來了。
❹ 傣族舞蹈中說的三道彎,什麼叫三道彎
指在舞蹈動作中的頭和胸,腰和臀,胯和腿以逆反向度呈S狀的形態。
三道彎可以內追溯到漢代容。漢代的樂舞畫像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尤其在刻畫人物形態上普遍採用誇張手法把舞妓腰部描繪得細如束絲、軟若柔枝。不但顯示出舞者身形的秀美,還將漢代舞蹈「翹袖撅臀」、「纖腰長袖」形成的「三道彎」形態惟妙惟肖地刻畫出來。
比如西漢名舞人趙飛燕,她腰肢纖細、身輕如燕,能夠在方寸之地任意變幻造型,創造出美輪美奐的「三道彎」舞姿。在中國舞蹈發展過程中,舞者的身體形態都是豐乳、細腰、沖身、出胯、歪頭的「三道彎」。
(4)中國舞傣族舞手位音樂擴展閱讀
三道彎的幾本手型:
1、掌型、曲掌型、冠形(模仿孔雀頭)、
2、嘴型(模仿孔雀嘴)、
3、爪型(模仿孔雀爪)。
練習三道彎的注意事項:
1、舞姿造型上的「三道彎」即是模仿棲息在樹樁上的孔雀,那長長的尾翅垂下來的自然的三道彎形態三道彎是傣族舞的精髓。
2、基本的手位腳位動作可以想像自己是一隻俏麗的孔雀,用自己的身體來感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道彎
❺ 傣族8個基本手點陣圖解
需要注意的是,傣族舞基本手位只有七種,分別為:一位手、二位手、三位手、四位手、五回位手、六位手和答七位手。
一位手圖解如下:
在做動作時氣息需要保持下沉,肩膀放鬆,脖子拉長。所有動作出手時走最大路線,收手時走最近路線。
(5)中國舞傣族舞手位音樂擴展閱讀:
傣族舞基本腳位:
1、正步。兩腿直立並攏,雙腳緊靠,正對12點鍾方向。
2、八字步。兩腳跟靠緊,左右腳尖分別對准11點和1點鍾方向,兩眼平視前方。還有大八字步,腳跟不靠緊,其他保持不變。
3、丁字步。分左、右丁字步,均以動作時腳放置的位置命名。一隻腳的腳跟靠著另一隻腳的腳踝為丁字步。
傣族舞蹈坐姿體態:
雙膝並攏,臀部輕輕坐在腳跟上,注意不能把重心完全放鬆。上身直立,下巴磕微微內收,眼睛直視前方,目光柔和。
傣族舞的基本舞步: 走步、原地踏步、踏掂步、抖肩吸墊步、退掂步。
❻ 傣族舞包含哪些基本的手位與腳位
傣族舞的基本手位有七種:一位手、二位手、三位手、四位手、五位手、六位手、七位手。基本腳位分正步、八字步、丁字步。
基本手位:
1、一位手:雙手掌形,置於兩邊胯旁,指尖正對身體,保持胳膊肘、手腕的彎曲,指尖上翹,呈三彎。
2、二位手:在一位的基礎上,保持手形,置於胸前,兩手手背相對,保持胳膊肘與手腕的彎曲,指尖上翹。注意肩膀不能聳起。
3、三位手:在二位的基礎上,雙手置於頭頂,注意肩膀放鬆,手腕相對,靠攏。
4、四位手:在三位的基礎上,保持右手在頭頂的位置不動,左手放置於二位,同樣保持領腕。
5、五位手:一隻手放置於三位,另一隻手向旁伸直,手背對前方,胳膊肘和手腕的彎曲不變。
6、六位手:一隻手放置於二位,另一隻手在五位的基礎上,手心上翻,手肘和手腕呈三彎。
7、七位手:雙手向兩邊打開,手背對前方,胳膊肘和手腕的彎曲不變。
基本腳位:
1、正步
兩腿直立並攏,雙腳緊靠,正對12點鍾方向。
2、八字步
兩腳跟靠緊,左右腳尖分別對准11點和1點鍾方向,兩眼平視前方。還有大八字步,腳跟不靠緊,其他保持不變。
3、丁字步
分左、右丁字步,均以動作時腳放置的位置命名。一隻腳的腳跟靠著另一隻腳的腳踝為丁字步。
(6)中國舞傣族舞手位音樂擴展閱讀:
傣族舞基本動作:
1、正面起伏
重拍向下沉,慢慢地沉,向下走要均勻,脊椎要垂直;蹲的時候不能前傾也不能後仰,脊椎對著腳後跟下沉;向上提的時候要緩慢,和下垂時一樣。
2、旁邊起伏:
下沉的時候出右胯,雙膝向下彎,左膝叉住右腳的膝蓋,上身向左,頭向右看;反方向動作,出左胯,右腳點地向左腿壓,這個時候左腿是主力腿,重心都在左腿上,出胯的時候上身不能前傾後仰,保持正直,頂出右腰,頭往左看。
3、腳部的正步起伏:
當身體下沉的時候,都有個抬腿動作,勾回來的時候膝蓋不能向前頂,一定要垂直向後踢腿,而且是勾腳,每當踢起時都要迅速,動作要干凈,還要配合呼吸;
當腿向後踢的時候上身有點左右起伏,不能垂直起伏;當起左腿的時候,出右胯,起右腿的時候出左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