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人能介紹一些中國古典樂器方面的知識么
中國古典樂器
古人在演奏樂器時特別講究氛圍,必定先焚香沐浴,凈心調神,這與佛教文化似出一源,體現了中國樂器的深邃性和高貴不可褻瀆性。
喜歡中國古典樂器,喜歡品賞古典音樂,每每沉浸於那種遠古空靈的境界中而清心寡慾,忘記周遭一切。向來鮮少聽西洋音樂,倒不是因為西洋樂不夠動聽,總覺少了某種內涵韻味,一種深厚的傳統文化沉澱後的韻味。以為西洋樂器表現的形式多是通過聽者的感官來引發其思想和情感的體驗,而中國的古樂器則是透過感官直達心底,在心靈深處迴旋、激盪、屢屢不絕,餘味無窮。
中國樂器的音色歷來注重個性化,強調不可替代性。凡是在歷史上被淘汰或沒有得到長久傳承或普遍使用的樂器,大都是因為其音色與其他樂器相似。如瑟因其音色與箏和箜篌相近而幾乎絕跡,排簫因其與洞簫相近而失傳多時。因而好的樂器都有各自的品性特徵。
古琴--- 大度的高人名士
古琴就象個大度的能包容一切的高人名士。
古人雲:「八音之中,惟弦為最,而琴為之首」,「眾器之中,琴德最優」,這個琴字指的就是古琴。古琴因為長期在文人士大夫手中而積淀了豐厚的文化內涵,又有著優雅詩意的名字,諸如「綠綺」「九霄環佩」「海月清輝」等。雖然唐宋元明清時的古琴早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卻始終是作為活的、有生命力的樂器在使用,而不單是作為文物或工藝品被陳列著。「琴者靠天地之聲」「通神明,驚鬼神」,因而瓠巴鼓琴,飛鳥翔集,淵魚出聽;師曠鼓琴,六馬仰秣,玄鶴延頸.....幾乎所有有關音樂的故事都來自古琴。古琴又有著極為廣闊的藝術表現力,清越、古樸、圓渾而又極富穿透力和質感,所以其表現境域十分寬廣:清微淡遠的《平沙落雁》、質雅清純的《梅花三弄》、悠閑舒緩的《漁樵問答》、剛烈粗厲的《廣陵散》、哀婉沉痛的《長門怨》、 氣勢磅礴的《流水》,幾乎沒有什麼東西是古琴所不能表達的。
箜篌--- 飄逸優雅的上古佳人如果說古琴是高人名士,那末箜篌便是裊裊婷婷、飄逸優雅的上古佳人。
在所有樂器中,箜篌外型是最特別最漂亮的,有著古琴同樣悠久的歷史。其音色更偏向清亮圓潤又內含悠揚之韻,也是唯一可以用左右手同時彈奏出旋律的樂器。《隋書音樂志》中記載它本來自西域,於是更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白樂天形容琵琶「大珠小珠落玉盤」,我卻覺得此句用來形容箜篌之音韻更貼切。它比琵琶輕柔雅緻,有如纖纖佳人長袖起舞。一曲空靈又寫意的《湘妃竹》傳來,曠野上的行雲便頹然為之凝滯,使人遠離喧囂遠離煙塵。
古箏--- 傳統又時尚的女子
古箏又如傳統中帶著現代因素的女子,其音色比較清脆典雅卻不同於古琴的沉穩、箜篌的飄逸,所以更被現代的女孩子大為接受,學習它可以少些古琴所必須的古典文化底蘊。在東漢劉熙《釋名》一書中解釋為:「箏,施弦高急,箏箏然也。」說明箏是由本身發出的「錚、錚」音響而命名的。《春江花月夜》《漁舟唱晚》的意境最適合古箏來詮釋,任何樂器的聲韻都無法做到如此完美。古人曾有「坐客滿筵都不語,一行哀雁十三聲」句形容箏演奏藝術達到令人神弛的境地
葫蘆絲--- 簡朴無憂的少女
葫蘆絲的外形毫無修飾,簡單樸素得象十七八歲純真無憂的鄰家少女,給人純美愉悅的感覺。但它節奏感卻特別強,音色親切動人。它能傳達男女間的純潔的情愛,可以是雲南美麗山水的聲音,也可以是孔雀美麗的多姿的羽屏,只是它沒有大氣空闊的意象。《月光下的鳳尾竹》是甜甜脆脆的小家碧玉式的低吟,《一個美麗的地方》是婀娜清麗的浣沙女兒式的淺唱。這樣浪漫迷人的音律當作清雅場所的背景倒是最好不過了。
琵琶---- 霸氣的勇士
琵琶的線條和形態很柔美,嫻靜地擺在那裡猶如一個性感的女人。可它的品性卻是剛烈的,一如霸氣的勇士。所以它最能演繹《霸王卸甲》和《十面埋伏》,因為它的密度和強度及嘈嘈切切的聲音總不免綳緊人的神經,隨時擔心著弦會斷裂。一般場合心境是不大適宜聽這樣的曲子的。
洞簫--- 隱者僧人
而洞簫更象隱者僧人,總在月色下在松林中在幽澗邊超然忘我.其實今日洞簫之源就是漢代的羌笛,王之煥的「羌笛何須怨楊柳」的情感基調正也說明了前代羌笛和今日洞簫所善於表達的情緒。洞簫與竹笛外形相似又同是吹奏的樂器,但笛音色粗獷、高昂、嘹亮,大異洞簫。微微惆悵的《鳳凰台上憶吹簫》低低說著簫史與弄玉的動人傳說,竹笛是無法摹擬的。同時它又蘊含著禪味,《寒山僧蹤》《深山禪林》是最適合它的,幽深渺遠的聲音綿長不絕,讓人恍惚中悟到回歸和出世之高深.
二胡--- 飽經滄桑的老人
二胡是位飽經滄桑的老人,或許就說是瞎子阿炳更貼切。\阿炳其實也擅長琵琶、瑟、笙、鼓等多種樂器,他是天才的音樂家。可他卻只因為二胡而被推崇,他的經歷背景和二胡的品性多麼相似!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與二胡融合為一體,這個帶著悲劇性的樂器根本就是他本人。他只開始調弦,你便感覺到了那種凄慘和悲涼。《漢宮秋月》中宮女孤伶的幽怨、《二泉映月》里命運的劫厄,都是清冷黑暗的長夜裡對人生的控訴。只是《二泉映月》這文雅的曲名偏和曲子本身營造的意境是多麼不和諧,彷彿是故意為之的諷刺。
陶塤--- 一個幽靈
塤是所有樂器中最無法言喻的東西,它的成質是泥土,發出的聲音也是泥土的嗚咽,彷彿沉埋千年後的殉葬品,有永遠訴不盡的傷感。只能說它象個幽靈,不屬於塵寰不屬於白天也不屬於人類,你也根本無法分辨它的聲音來自何處,若遠若近那麼飄渺迷茫。《哀郢》的曠古、凄厲,《楚歌》的古樸、低沉表現了塤的極度荒涼不著邊際之感。塤是一件沉思的樂器、懷古的樂器 ,《樂書》說:「塤之為器,立秋之音也」,塤的聲音是立秋西風中的蕭索,異常冷靜的,是另人深思的,也許人們受不了那種沉沉的哀怨,所以很少有人去「感受」--我以為塤的嗚咽聲不能只用「聽」字
中國的古典樂器還有好多,每種樂器都駕奴著演奏者傾聽者的思維神經,安靜地感受它們,你會被那種無形的網糾纏著感染著,那是著了魔的狀態,直到曲終時才能緩緩找回自己
2. 「我了解到你對中國古典音樂很感興趣」中譯英拜託了各位 謝謝
I understand t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請採納!!
3. 人們對於古典音樂的態度
你先去看看我這個回答,應該對你的問題有幫助:
http://..com/question/551969725877318212.html?oldq=1
古典音樂不是單純以「好聽」或者「不好聽」來評判的。按照我的理解,古典音樂最大的魅力在於其豐富性,用最簡單的話說,就是在於「好聽與不好聽的對比沖突」,不是單純「好聽」這一個方面。古典音樂首先不是依附於其他東西存在的,並不像背景配樂是專門為了配合某些東西而創作的,古典音樂是單純為了欣賞而創作的,一般預期人們在放鬆的情況下專門欣賞音樂,不會同時做其他很勞神的事。怎麼樣才能讓人專門聽音樂都不感到無聊?就要讓音樂極大豐富,段落發展多,對比明顯。古典音樂總體來說,不可能像流行音樂一樣從頭到尾一兩個好聽的旋律貫穿始終,因為如果那樣,雖然一上來確實覺得好聽,但是專門聽很快就會產生審美疲勞。另外,如果一段好聽的旋律過後,來了一段很不好聽的作為對比,最後慢慢地又回到好聽的旋律上,這種感覺絕對比僅僅一條好聽的旋律從頭到尾要好得多,甚至可以引發你的很多思考和感動。
如果樓主覺得你聽過的所有古典音樂都好聽,那說明你對古典音樂還不夠了解。比如,你如果只聽超級通俗作品:《藍色多瑙河》《致愛麗絲》《G弦之歌》……這些肯定全都很好聽,沒有我說的那些復雜的對比。但是這些不是古典音樂的主幹核心,《藍色多瑙河》之類的維也納圓舞曲算是當時的「輕音樂」,和現在的流行音樂功用差不多;《致愛麗絲》之類的是小品,僅僅是作曲家一時興起創作的簡短曲子,就像飯後的水果拼盤一樣,吃著很不錯,但不是主食;《G弦之歌》之類的屬於節選的東西,並不是作品的全部,它是巴赫的第3管弦樂組曲當中的一首,你要是聽完整作品,會有很多風格不同的小曲、段落。
至於為什麼很多人不喜歡,我已經在上面網址那個回答的第3條說了。
4. 問兩個關於古典音樂旋律的問題
你的問題挺深的,詳細回答都可以寫好幾本書了。西方古典音樂和中國古典音樂首先演奏的樂器都不一樣,背後的美學與哲學也不一樣,普通人真的很難闡釋。
我是只聽西方古典音樂的,不過感覺中國古典音樂更加悠揚和淡泊一點,比較「寫意」,也有一種美,所以現在不僅學鋼琴,也學古琴。中國的音樂怎麼不注重音準了,他是怎麼說的,中國樂器也是要調音的呀... 或許有些中國樂器的譜子記錄的表情符號沒有五線譜詳細吧... ... ... 你朋友的觀點只是個人喜好,居然要去影響別人,這太~
其實我也不懂,建議你去查一下學術資料。不過能不能看懂又是一回事兒了,況且有些作者免不了賣弄辭藻,或帶點文字游戲。我隨便查了點,你參考下。
西方音樂的深度主要表現為「深刻」,中國音樂則表現為「深邃」。這兩者雖都屬於樂思的深度,但其內容和效果均很不相同。西樂的深刻主要是指音樂思維中所體現出的一種思想、一種觀念、一種情感,是就音樂所表現的主題而言的;中樂的深邃則主要是指音樂思維中所體現出的一種體驗、一種感受、一種領悟,是就音樂所特有的韻味而言。西樂的「深刻」是靜態的、固定的、明晰的,是可以訴諸理性觀念的;中樂的「深遂」則是動態的、游移不定的、含蓄神秘的,它不可以訴諸理性觀念,而只能藉助於悟性直覺,它是主題之外的一種審美特質。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是深刻的,其深刻來自樂曲中所表現的革命斗爭形象和英雄主題,來自作者對那個革命時代的敏銳把握和強有力的表現;而中國的《梅花三弄》是深邃的,其深邃是來自作者對梅花那高潔的內在氣質的理解和感受,並用簡潔、從容的旋律,清脆、晶瑩的音色將其表現出來。《第三交響曲》的深刻主要通過聽者的感官來引發他的想像、思考和情感的體驗,而《梅花三弄》的深邃則是透過感官直達心底,在你心的深處迴旋、激盪,使你覺得好象有一股正氣在你的心胸升起,縷縷不絕,韻味無窮。
西樂以強度勝,中樂以深度勝。中樂與西樂都有自己的「力度」,但造成這力度的方式和內含卻很不相同。西樂的「力度」是由強度而來,是「強而有力」,中樂則是由深度而來,是「深而有力」,前者是一種陽剛之力,後者屬於陰柔之力。從音響上說,西方音樂特別追求音響的厚實、豐滿和立體感,追求一種對人心的震撼力,所以,在樂曲的織體上,它不太使用復調音樂,而多用主調式的結構,追求旋律進行時的縱橫交叉網狀鋪疊的立體效果;在音色上不追求樂器的獨特音色,而重視樂器音色上有較好的滲透力和融和性,使樂曲的音響更為綿密厚實;在配器與樂隊組成上,也不太喜歡採用小型樂隊,而是多為大型的交響樂、奏鳴曲、協奏曲等,在合奏中,也很少有由單個樂器獨奏的機會,而總是以合奏中的強弱來表達特別的情緒需要。中國音樂則不同。中國音樂不僅並不追求音響的立體效果,不追求合奏中的音響的厚實、豐滿,而且還盡量地避免它。所以,中國音樂的織體不是縱橫交叉、網狀鋪疊的,而是作橫向線型的延伸、展開,其旋律的抑揚起伏,如同一條蜿蜒而行的蛇,它能無聲無息地就進入你心的底部,能達到立體狀的西方音樂所達不到的地方,起到西方音樂所無法起到的效果。同時,中國音樂也就特別重視每一種樂器的獨特音色,並注意在樂隊中予以適當而又充分的發揮。所以中國音樂的演奏很少用大型樂隊,最常用的是獨奏和幾樣樂器相搭配的小型合奏。在這種合奏中,也很少作西樂那樣的齊奏,而是在齊奏中留出更多的機會讓特色樂器獨奏或領奏,以發揮該樂器的獨特音色。單個樂器在音響 效果上顯然不以強度勝,但從感覺上仍有力度,這力度即來自獨奏中音色的單純和旋律的線型展開,即來自由單純的音響和線型旋律所帶來的深邃感。所以說,這是由深度而顯出力度。
因為西方音樂以強度勝,中國音樂以深度勝,故而其美感體驗的方式亦很不相同。西方音樂的魅力在於它那強烈的震撼力和裹脅力。聆聽西方音樂,受到震動的不僅是心靈,而且還有自己的全部感官,整個身體。聽著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你就會感到有一股生力頓時灌注你的全身,使你產生身體上作出某種姿態的傾向。即使是非常優美柔和的輕音樂,它也傾向於使你動作起來。例如,斯特勞斯的圓舞曲《藍色多瑙河》,其旋律的輕柔優美和諧,不是使你沉靜下去,而是使你頓然產生翩翩欲舞的沖動。所以說,西方音樂的感染力作用於身、心兩個方面。中國音樂則不是這樣。中國音樂的力度因為來自其深度,故中國音樂的魅力在於它只給你深心的陶醉,而很少會給你付諸形體動作的沖動。西方音樂是作用於聽覺器官然後帶及心靈作出共鳴震動,中國音樂則是「穿過」,或者說是「超越」感官(聽覺器官)而直接作用於你的心靈,而且是心靈的最底層、最深處,故它的美感狀態完全是內在的陶醉,封閉的玩味。清代大詩論家葉燮在論詩時說:「詩之至處,妙在含蓄元垠,思考微渺,泯端倪而離形象,絕議論而窮思維,引人於冥漠恍惚之境」。[1]吳調公認為所謂「思致微渺」,實質上就是「心靈的『穿透力』」。有這種穿透力,才會有意境的深邃,才會有作品的神韻。用他的話來說,「__形而得『神』是穿透,寫出味外之味而得『韻』,也還是穿透。」[2]而「離形象」,「窮思維」,「冥漠恍惚」等,也正是我們所強調的「內在的陶醉」和「封閉的玩味」。實際上,在中國,詩中如此,音樂中也無不如此。《春江花月夜》、《月兒高》以及《梅花三弄》等經典名曲,無不具有這樣的審美品格;即使是用來伴舞的《月兒高》,聽時也絕不會使你產生翩翩起舞的慾念或沖動,它只會讓你靜靜地去欣賞,去品
5. 中國古樂器明明可以合奏出很多很有氣勢很好聽的曲調,為何還那麼多人喜歡流行
我是彈電吉他的,我就用吉他舉個例子吧。
吉他是比鋼琴還古老的樂器,專這么多年來一屬直在不斷發展更新,從難得要命的古典吉他到更容易上手的民謠吉他,再到完完全全是現代技術的電吉他。吉他一直在不斷地發展以適應不同時期的音樂。
再看中國所謂的古典樂器,從來TMD就沒有想過要改變和發展,以為幾百上千年前的東西可以一直到天荒地老,再加上中國人的思想就是怕改變,把這些老掉牙的樂器神化了,我就拿古箏來說吧,什麼一定要練多少年多少年啊,學費又是多麼多麼貴啊,聽著我就惡心。
我告訴那些吉他菜鳥:要是想泡個妹子什麼的,幾百塊錢買把民謠,一個月就可以了,吉他就是這樣入門容易,當然成為大師不容易,我們有幾個想過成大師,音樂是拿來調節生活的,不是供著的。
總之,我喜歡西方的樂器(包括吉他、鋼琴、貝司、架子鼓)就是因為它們平易近人,真正「為人民服務」的樂器,我討厭中國的古典樂器就是因為它們不思進取,拿著幾百年前的成就要我們現在供著。(為什麼我想到了政治……)
純手打,不指望採納,只是說說看法而已
6. 中國古典音樂」用英語怎麼說 聽說你對中國古典音樂很感興趣」用英語怎麼寫
Classic
7. 關於中西方古典音樂的問題
你的問題挺深的,詳細回答都可以寫好幾本書了。西方古典音樂和中國古典音樂首先演奏的樂器都不一樣,背後的美學與哲學也不一樣,普通人真的很難闡釋。
我是只聽西方古典音樂的,不過感覺中國古典音樂更加悠揚和淡泊一點,比較「寫意」,也有一種美,所以現在不僅學鋼琴,也學古琴。中國的音樂怎麼不注重音準了,他是怎麼說的,中國樂器也是要調音的呀... 或許有些中國樂器的譜子記錄的表情符號沒有五線譜詳細吧... ... ... 你朋友的觀點只是個人喜好,居然要去影響別人,這太~
其實我也不懂,建議你去查一下學術資料。不過能不能看懂又是一回事兒了,況且有些作者免不了賣弄辭藻,或帶點文字游戲。我隨便查了點,你參考下。
西方音樂的深度主要表現為「深刻」,中國音樂則表現為「深邃」。這兩者雖都屬於樂思的深度,但其內容和效果均很不相同。西樂的深刻主要是指音樂思維中所體現出的一種思想、一種觀念、一種情感,是就音樂所表現的主題而言的;中樂的深邃則主要是指音樂思維中所體現出的一種體驗、一種感受、一種領悟,是就音樂所特有的韻味而言。西樂的「深刻」是靜態的、固定的、明晰的,是可以訴諸理性觀念的;中樂的「深遂」則是動態的、游移不定的、含蓄神秘的,它不可以訴諸理性觀念,而只能藉助於悟性直覺,它是主題之外的一種審美特質。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是深刻的,其深刻來自樂曲中所表現的革命斗爭形象和英雄主題,來自作者對那個革命時代的敏銳把握和強有力的表現;而中國的《梅花三弄》是深邃的,其深邃是來自作者對梅花那高潔的內在氣質的理解和感受,並用簡潔、從容的旋律,清脆、晶瑩的音色將其表現出來。《第三交響曲》的深刻主要通過聽者的感官來引發他的想像、思考和情感的體驗,而《梅花三弄》的深邃則是透過感官直達心底,在你心的深處迴旋、激盪,使你覺得好象有一股正氣在你的心胸升起,縷縷不絕,韻味無窮。
西樂以強度勝,中樂以深度勝。中樂與西樂都有自己的「力度」,但造成這力度的方式和內含卻很不相同。西樂的「力度」是由強度而來,是「強而有力」,中樂則是由深度而來,是「深而有力」,前者是一種陽剛之力,後者屬於陰柔之力。從音響上說,西方音樂特別追求音響的厚實、豐滿和立體感,追求一種對人心的震撼力,所以,在樂曲的織體上,它不太使用復調音樂,而多用主調式的結構,追求旋律進行時的縱橫交叉網狀鋪疊的立體效果;在音色上不追求樂器的獨特音色,而重視樂器音色上有較好的滲透力和融和性,使樂曲的音響更為綿密厚實;在配器與樂隊組成上,也不太喜歡採用小型樂隊,而是多為大型的交響樂、奏鳴曲、協奏曲等,在合奏中,也很少有由單個樂器獨奏的機會,而總是以合奏中的強弱來表達特別的情緒需要。中國音樂則不同。中國音樂不僅並不追求音響的立體效果,不追求合奏中的音響的厚實、豐滿,而且還盡量地避免它。所以,中國音樂的織體不是縱橫交叉、網狀鋪疊的,而是作橫向線型的延伸、展開,其旋律的抑揚起伏,如同一條蜿蜒而行的蛇,它能無聲無息地就進入你心的底部,能達到立體狀的西方音樂所達不到的地方,起到西方音樂所無法起到的效果。同時,中國音樂也就特別重視每一種樂器的獨特音色,並注意在樂隊中予以適當而又充分的發揮。所以中國音樂的演奏很少用大型樂隊,最常用的是獨奏和幾樣樂器相搭配的小型合奏。在這種合奏中,也很少作西樂那樣的齊奏,而是在齊奏中留出更多的機會讓特色樂器獨奏或領奏,以發揮該樂器的獨特音色。單個樂器在音響 效果上顯然不以強度勝,但從感覺上仍有力度,這力度即來自獨奏中音色的單純和旋律的線型展開,即來自由單純的音響和線型旋律所帶來的深邃感。所以說,這是由深度而顯出力度。
因為西方音樂以強度勝,中國音樂以深度勝,故而其美感體驗的方式亦很不相同。西方音樂的魅力在於它那強烈的震撼力和裹脅力。聆聽西方音樂,受到震動的不僅是心靈,而且還有自己的全部感官,整個身體。聽著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你就會感到有一股生力頓時灌注你的全身,使你產生身體上作出某種姿態的傾向。即使是非常優美柔和的輕音樂,它也傾向於使你動作起來。例如,斯特勞斯的圓舞曲《藍色多瑙河》,其旋律的輕柔優美和諧,不是使你沉靜下去,而是使你頓然產生翩翩欲舞的沖動。所以說,西方音樂的感染力作用於身、心兩個方面。中國音樂則不是這樣。中國音樂的力度因為來自其深度,故中國音樂的魅力在於它只給你深心的陶醉,而很少會給你付諸形體動作的沖動。西方音樂是作用於聽覺器官然後帶及心靈作出共鳴震動,中國音樂則是「穿過」,或者說是「超越」感官(聽覺器官)而直接作用於你的心靈,而且是心靈的最底層、最深處,故它的美感狀態完全是內在的陶醉,封閉的玩味。清代大詩論家葉燮在論詩時說:「詩之至處,妙在含蓄元垠,思考微渺,泯端倪而離形象,絕議論而窮思維,引人於冥漠恍惚之境」。[1]吳調公認為所謂「思致微渺」,實質上就是「心靈的『穿透力』」。有這種穿透力,才會有意境的深邃,才會有作品的神韻。用他的話來說,「__形而得『神』是穿透,寫出味外之味而得『韻』,也還是穿透。」[2]而「離形象」,「窮思維」,「冥漠恍惚」等,也正是我們所強調的「內在的陶醉」和「封閉的玩味」。實際上,在中國,詩中如此,音樂中也無不如此。《春江花月夜》、《月兒高》以及《梅花三弄》等經典名曲,無不具有這樣的審美品格;即使是用來伴舞的《月兒高》,聽時也絕不會使你產生翩翩起舞的慾念或沖動,它只會讓你靜靜地去欣賞,去品味,去領悟。
……
中國音樂即使在表現一個實在的主題,這個主題也往往不是樂曲的真正核心,也就是說,樂曲的魅力主要不是來自主題本身,而是在表現主題的旋律進行中所生發出的特殊韻味。在中國文化中,其主導精神與西方正好相反,不是追求實有,而是追求虛無。中國佛教的宗旨可用一個字概括:「空」,中國道教的宗旨是一個字:「無」,中國儒教的宗旨亦為一個字:「仁」。「空」與「無」明顯地體現了中國人對人生自然宇宙的總看法:一切均為虛無,一切均無絕對意義,一切均無絕對差別,總之,一切均是混沌為一的。這樣既消除了這個主體與自然萬物這個客體的界線,同時也消除了自然宇宙、萬事萬物的實有性。儒家的「仁」表面上看與「空」、「無」截然不同,但它同樣也是務虛,而不是務實,其目的也是消除人我的界限,達到天下大同,萬物為一。中國文化中的這種致虛、求同,表現在音樂上,就有了「空靈」。中國人對自然不是理解為一個獨立的實體,更不是不可企及的「彼在」,而就是「此在」,就是與人自己息息相通,並全息著人的全部精神特徵的第二自我。自然是中國人最終結的感情歸宿和精神寄託,只有在自然的懷抱中,在自然的境界中,中國人的心靈才能安寧,才能感受到和諧,才能使人生輕松自如,自由自在。莊子所說的「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禪宗所說的「如桶底子脫」,都是對人生中這一境界的描繪。中國音樂中的「空靈」,雖然不一定有「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的效果,然而確實能夠產生擴大自己的胸襟、洗清心頭的雜念、使自我的心靈與宇宙的心靈融合為一的感覺。「盪胸滌腑」既是「空靈」的條件,同時也是「空靈」的結果。
節選自 劉承華:中西音樂美感特徵的比較
8. 假如你是李華,你的網友對中國古典音樂很感興趣,在他十八歲的生日上,你給他買了一張阿炳的《二泉眏月》
生日送《二泉眏月》.....18歲應該是和我一樣的90後吧
90喜歡專純音樂的少 喜歡那種悲到底的純屬音樂的更少
在快節奏的時代中90後聽純音樂是調節心理的一種表現 不同的人對純音樂有不同的看法
中國古典音樂也一樣 看他自己的性格喜歡什麼在做決定 不能因為經典就亂送
假如你喜歡經典中文歌我在你生日那天送一張很悲的經典 不好吧
9. 假如你叫李華,你的網友Mike對中國古典音樂很感興趣,在他10歲生日之際,你買了一張阿炳的「二泉映月」CD
My name is li hua, I of the net friend of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Mike is very interested in, in his 18 years old birthday, I bought a two springs reflecting the moon "CD as a gift to send it to him, and according to the CD cover on the bing is simply introced. Content as follows: Bing: China folk musician 34 at the blind, a street artists; Representative of the springs of the moon is well known in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