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民歌知多少」觀後感
解放前,種瓜調一直在利川市城和汪營、柏楊等地廣為流傳,並在歌唱間伴有打擊樂器。湖北利川是《龍船調》的故鄉,1955年春節,利川舉行全縣業餘音樂、舞蹈、戲曲匯演,《種瓜調》受到好評。後經利川縣文化館幹部周敘卿和黃業威收集整理,加工潤色,改為表演唱《龍船調》。《龍船調》以《種瓜調》為基礎,積累了當地勞動人民長期的生活經驗和智慧,字里行間透露出濃濃的生活氣息,經過反復推敲錘煉,詞義更加精煉,旋律更是極其流暢、優美動人,集中而風情萬種地表現了土家么妹兒的嬌羞、嫵媚,秀才的酸腐、挑逗以及駝背艄公的幽默、野性,從而完成了從形式到內容的重大飛躍。1957年利川民間藝人汪國盛、張順堂首次將《龍船調》作為參加全國第二屆音樂舞蹈匯演節目在北京懷仁堂演唱,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武漢歌唱家劉家宜最早將她唱的《龍船調》灌成唱片流行全國,王玉珍又將《龍船調》唱到了日本,還有著名歌唱家王潔實、謝莉斯、魏金棟、李谷一、湯燦等多次傳唱。 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將其唱到了悉尼歌劇院、維也納金色大廳、美國肯尼迪藝術中心,在全球掀起了傳唱《龍船調》的熱潮。
2.茉莉花
①民歌名,在中國及世界廣為傳頌,中國民歌。
起源
「茉莉花」小曲(即民歌)曲名為「鮮花調」,有幾百種鳴唱法,但大同小異,實際就是一種,音樂界稱為「近似音調」。這種曲調廣泛流傳於明、清,主要流行區在江浙。據已故音樂史論家章鳴(原中國藝術研究院民族音樂研究所研究員)等專家考證清代的「鮮花調」是在明代已流行於揚州的「鮮花調」基礎上的發展。揚州清曲,以及從揚州清曲中汲取豐富營養的揚劇,都有「鮮花調」曲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我國音樂源遠流長,但最大遺憾是,長期以來大多數只有曲牌名及歌詞,很少有曲譜記載。現存最早的「鮮花調」(又名「仙花調」)歌詞,見於清乾隆三十九年(1771年)揚州戲曲演出腳本《綴白裘》叢書中《花鼓》一劇的「仙花調」。現在發現最早的曲譜,國外見於由英國人希特納於1804年出版的《中國旅行記》中記載的「小調」(有譜無詞,後被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運用到歌劇《圖蘭朵》中);國內最早記譜為工尺譜,此工尺譜記載在清道光元年(1821年)刊行的《小蕙集》上,由揚州清曲家王萬卿演唱、張中操記譜、武俊達校訂,王萬卿演唱的「鮮花調」更接近當代流行的「茉莉花」;再次為1840年抄本《張菊田琴譜》之古琴曲。
現代首次以簡譜形式面世的「茉莉花」,1957年由前線歌舞團到北京作匯報演出,演唱很成功,後灌制了唱片,在國內外廣為流傳。
80年代中期,按照文化部的部署,揚州大規模採集民歌,所收錄的1000餘首民歌中,就有儀征、江都、興化三種「茉莉花」,詞曲大同小異。90年入選《中國民歌集成.江蘇卷》的揚州民歌達230餘首,「茉莉花」(即「鮮花調」以7種詞曲形式列入該書,第一種即為何仿這一首,在其曲最後注有「佚名唱,何仿整理詞、記譜」。
起源爭議
1942年,新四軍戰士何仿在江蘇六合採風時,記錄了一首當地民間藝人演唱的《鮮花調》。1957年,已在南京前線歌舞團工作的何仿,將其改編成了民歌《茉莉花》參加全國匯演,《茉莉花》被首次標名「江蘇民歌」。但《鮮花調》早在清末就唱遍全國,山東省就有《鮮花調》,假設何仿在臨清記錄了這首民歌,並由山東前衛歌舞團演出,今日豈不成了山東民歌?因此筆者認為,最先「注冊」與它的原產地,是兩碼事。
有文章說,據已故音樂史學家章鳴考證,「清代的《鮮花調》是明代已流行於揚州的《鮮花調》基礎上的發展」,據筆者考證,《鮮花調》之名卻最早見於清乾隆年間。揚州清曲有《鮮花調》,這是不辯的事實。但據中國戲曲音樂、曲藝音樂、民間歌曲等集成記載,全國各地到處都有《鮮花調》,證明《鮮花調》最早出現於揚州清曲中非常牽強,至於傳播到全國的方式,有人提出是通過歌妓的說法也不能讓人信服,至今並沒有發現歷史上有揚州歌妓跑遍全國的記載。還有人提出,英國人希特納於1804年出版的《中國旅行記》中記載的「小調」(即《鮮花調》,有譜無詞,後被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運用到歌劇《圖蘭朵》中),就來自於揚州清曲,同樣也沒有拿出確鑿的證據。[1]
發展和影響
我國地域遼闊,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因此廣泛流傳的民歌小調數量也甚多。它們就像暮春三月花園中的百花,奼紫嫣紅,姿態萬千,芳香四溢。其中有一個品種姿壓群芳,栽培悠久,廣受大眾喜愛,她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民歌小調《茉莉花》。
《茉莉花》自古以來流行全國,有各種各樣的變種,但以流行於江南一帶的一首傳播最廣,最具代表性。她旋律委婉,波動流暢,感情細膩;通過贊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現了男女間淳樸柔美的感情。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出版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中,就刊載了它的歌詞,可見其產生流傳年代的久遠。
十八世紀末年,有個外國人將她的曲調記了下來,歌詞用意譯的英文和漢語拼音並列表示。後來,又有個叫約翰·貝羅的英國人來華,擔任英國第一任駐華大使的秘書。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國游記》。也許在他眼裡《茉莉花》是中國民歌的代表吧,所以在著作中特意把《茉莉花》的歌譜刊載了出來,於是這首歌遂成為以出版物形式傳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國民歌,開始在歐洲和南美等地流傳開來。
1924年,世界著名歌劇大師、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癌症的病患中完成了歌劇《圖蘭多特》的初稿後逝世。該劇以中國元朝為背景,虛構了一位美麗而冷酷的公主圖蘭多特的故事。普契尼把《茉莉花》曲調作為該劇的主要音樂素材之一,將它的原曲改編成女聲合唱,加上劇中的角色全都穿著元朝服飾,這樣就使一個完全由洋人編寫和表演的中國故事,有了中國的色彩和風味。1926年,該劇在義大利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從此,中國民歌《茉莉花》的芳香,隨著這部歌劇經典的流傳而在海外飄得更廣。
據近年來媒體報導,《茉莉花》原名《鮮花調》,本來有三段歌詞,依次歌唱茉莉花、金銀花和玫瑰花。1942年,音樂家何仿到隸屬江蘇省南京市的六合區金牛山地區采風,從當地一位知名的民間藝人那裡,採集到了這首在當地廣為傳唱的民歌,將她的曲調及歌詞一一記錄了下來。1957年,他將原曲原詞作了改編,三段歌詞都用同一曲調,由原來歌唱三種花改成集中歌唱茉莉花,並以悠揚婉轉的拖腔作結束,遂成為現在大家所熟悉的這個樣子。該曲當年由前線歌舞團演唱,後由中國唱片社出了唱片,於是得到進一步的流傳。
本世紀初年,張藝謀在它導執的申奧、申博宣傳片中,都用《茉莉花》作背景音樂。2003年8月3日,2008年奧運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在北京天壇公園祈年殿隆重揭曉。當著名運動員鄧亞萍和著名影星成龍扶著會徽緩緩走上祈年殿時,管弦樂又響起了《茉莉花》的旋律。此時此刻你所聽到的《茉莉花》的樂聲,委婉中帶著剛勁,細膩中含著激情,飄動中蘊含堅定,似乎向世人訴說:《茉莉花》的故鄉——古老的中國正在闊步向前。隨著這些電視片的播放,相信《茉莉花》的芳香,將飄得更遠更廣。
3.康定情歌
《康定情歌》是上個世紀30年代誕生於四川康定的一首民歌,經考據《康定情歌》的作者是四川宣漢的李依若創並於40年代,逐漸流傳開來。40年代中期,就讀於重慶青木關國立音樂學校的福建學生吳文季在從軍的康定人中收集到此歌,然後將此歌轉交給他的老師伍正謙。伍正謙十分喜愛,又請作曲系的江定仙老師配樂伴奏以便演唱。江定仙配好伴奏後,將原名《跑馬溜溜的山上》改名為《康定情歌》,後來伍正謙在學校的一次音樂會上首次演唱了這首歌曲。後來,江定仙又將此歌推薦給了當時走紅的歌唱家喻宜萱,喻宜萱同年在南京舉辦的個人演唱會上公開演唱了此歌,以後便將此歌作為自己的保留節目,從南京唱到了大西北,從國內唱到了國外,使《康定情歌》傳遍了世界。
4.走西口
據說它已經流傳了一兩百年。這首歌不但山西人會唱,山西鄰近的內蒙、陝西,甚至更遠一點的寧夏、青海、甘肅也有許多人會唱。
中國有句老話叫「十里不同音」,說的是民歌有很強的地域性。之所以西北許多地方的人會唱《走西口》,原因大概是,當時有許多山西人曾到過這些地方,他們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唱這首歌,時間長了,當地人也學會了。
山西河曲民歌《走西口》道出了一對新婚夫婦生離死別的悲苦與近代山西人出外謀生的艱辛,它的背後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自然、地理原因。走西口是對命運的挑戰,是對新環境的開拓。走西口固然艱辛,可是勤勞智慧的人們走出了一片新天地,正是他們開啟了「海內最富」的輝煌時代。走西口這一自發行為深刻地改變了山西與蒙古地區的發展進程。
文化背景
清代是中國人口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清初通過康雍乾三世的恢復發展,到乾隆朝全國人口突破三億大關。人地矛盾尖銳,大量內地貧民迫於生活壓力,「走西口」、「闖關東」或「下南洋」,形成近代三股大的移民浪潮。「走西口」是清代以來成千上萬的晉、陝等地老百姓湧入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和鄂爾多斯等地謀生的移民活動。「走西口」這一移民活動,大大改變了口外蒙古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和生活方式。同時,占移民比例極高的山西移民,作為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將山西的晉文化帶到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使當地形成富有濃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晉文化作為農耕文化的一部分,通過人口遷移,與當地的游牧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豐富了中國的文化。
山西北部土地貧瘠,自然災害頻繁,生存環境的惡劣迫使晉北很多人到口外謀生。「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舊謠充分說明「走西口」者多為自然災害引起的飢民。清光緒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現被稱為「丁戊奇災」的近代最嚴重的旱災,甚至部分地區寸雨未下。自然災害引起的人口流遷,以忻州、雁北等晉北地區最為突出。晉北各州縣貧瘠的土地,惡劣的自然環境迫使大批百姓離開故土。例如「陽高地處北塞,砂磧優甚,高土黃沙,滿目低土,鹼鹵難耕……地瘠民貧,無所厚藏,一遇荒歉,流離不堪。」在貧瘠的土地,寒冷的氣候,無川流灌溉的惡劣自然環境里,晉北人生活困苦。每遇災歉,人們不得不流離失所,奔赴口外謀生。
「走西口」是一部辛酸的移民史,是一部艱苦奮斗的創業史。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離鄉北上口外蒙古,艱苦創業,開發了內蒙古地區。更重要的是,他們給處於落後游牧狀態的內蒙古中西部帶去了先進的農耕文化,使當地的整個文化風貌發生了根本的改變。伴隨著「走西口」移民的進程,口外蒙古地區以傳統單一的游牧社會演變為旗縣雙立,農耕並舉的 多元化社會。在這一演變過程中,作為移民主體的山西移民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由於山西移民在移民中占絕大多數,因而當地的移民文化更多地富有晉文化的特色,也可以說是晉文化在這一地區的擴展。
人口的流動,帶動了文化的傳播,而文化的傳播,又拉近了地區間的距離,增強了它們的認同感。「走西口」這一移民浪潮,大大促進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與內地的交流,進一步增進了蒙漢之間的民族感情,對我們多民族國家的繁榮穩定產生了一定的積極的影響。
還有很多可以查一查,如雲南民歌《小河淌水》,東北民歌《烏蘇里船歌》,陝北民歌《送情郎》都很好聽。
⑵ 如何寫音樂會的觀後感
光線暗了,投向舞台的是一雙雙充滿期待的眼神,四處寂靜,朦朧的聲音叮當響起.......這是在學校的明城堂,一場音樂會拉開序幕。雖然我對樂器並不是太了解,但是聽了這場音樂會,我卻更加明白了為什麼說音樂是相通的沒有任何界限。
出場時,看到他們一個個器宇軒昂,步伐輕盈,渾身都流露出天生音樂家的浪漫氣質。這么多音樂人組成的集體聚集在舞台上,多麼耀眼。親眼目睹交響樂團出現在自己的眼前,是那麼近,那麼真實,同時也令我震撼。兩邊排開的椅子,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樂團。
演
奏開始了,音樂婉轉動聽,我眼球被指揮人余老師那全身心投入的指揮動作吸引,他身體前傾,拿著指揮棒,時而緩慢柔美時而迅速有利地指揮著,更甚則在舞台上
踏著步子、打著節拍。雖然他留給我的只是背影,但我彷彿能夠看到他那專注的眼眸,陶醉的微笑,看他的指揮棒所指揮出的輪廓,與旋律相輔相成、交相輝映。怪
不得說指揮是整個樂團的靈魂。
隨著指揮輕盈得甩動指揮棒,各路樂器競相奏起——小提琴歡快得躍動,那是奔跑在春
天懷抱的精靈;大提琴沉穩得搖擺,那是流出於山澗的小溪;笛子吹出清涼的風,悠悠揚揚,自在飄渺,好似春風拂面,溫柔而又清爽;喇叭唱出快樂的歌,飄飄灑
灑,活潑調皮,好似春的孩子,稚嫩而又天真......
音樂,原來可以這樣風情萬種,美侖美奐。坐在台下,靜靜地聆聽,我彷彿在與音樂女神攜手同游,飄向雲端,又輕輕地落回塵世。又恍若在茫茫大海中蜻蜒點水般
飄然而至,悠哉樂哉。這難道就是所謂
的「羽化而登仙」。
看到如此龐大
的樂團演奏,我才知道原來一首歌,一支曲子,它的每一個音符,每一個節拍都凝聚著作曲家的情感,並非信手拈來,憑空而造的。因此,我明白了為什麼流行音樂
只能流行一時,而經典音樂可以流芳百世。它們是作曲家內心發出的情感,因此它們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一首首樂曲有著一段段他們的故事,有的催人奮進,有的令
人喜悅。最令我感興趣的便是吹嗩吶的演奏者,我想是他多年的用功練習,才能練就成這口技,就如同嗩吶一般,令人震驚。
將近兩小時的演奏,演奏者們絲毫沒有顯現出疲憊之感,彷彿都置身於音樂之中,享受音樂的洗禮。聽了這場音樂會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樂器了,雖然他沒有流行音樂那麼前衛那麼火爆,可是的它的高亢,它的婉轉,它的節奏都無不體現著這個有音樂的國度的悠久歷史和文明。
音樂竟然有如此的感染力,我從沒有想過,我只是覺得這是一種學習,一種心靈的交流。在習慣了流行音樂的嘈雜後,有這樣一段時間靜靜地聆聽,欣賞高雅音樂,無疑是一大享受。在繁忙緊張的學習生活中,我們真應該找點時間來聆聽音樂,欣賞藝術,豐富自我,不是嗎?
⑶ 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 觀後感300字 加急。。。。
看了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以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看《東方紅》是看歷內史。音樂容舞蹈史詩《東方紅》可貴之處是「歌頌中華民族和中國共產黨艱苦卓絕前赴後繼的戰斗歷程,贊美社會主義祖國的欣欣向榮」。共產黨和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前赴後繼甘灑熱血圖什麼?圖的是「為人民謀幸福」。 除了國歌,在中國大地上,還沒有哪一首歌能像《東方紅》那樣老幼皆知。在演出現場,老藝術家們會在台上親自指揮全場一起合唱那首紅色經典———《東方紅》,震撼人心的旋律是我們對偉人的最好緬懷。一台《東方紅》,再現的是共產黨人天下為公的偉大胸襟,再現的是「人民利益重於泰山」的精神風范,再現的是敢於開拓敢於斗爭敢於勝利的英雄氣慨。可以說,《東方紅》唱出了人民的心聲,奏出了時代強音。
⑷ 音樂讀後感怎麼寫
《音樂教育》一個綜合性音樂刊物,所涉及內容包括音樂教育、音樂理論、音樂作品、音樂史料、音樂技術、音樂評論、學術交流、答疑解惑等多方面的內容。
《音樂教育》中刊登大部分國外音樂教育理論都是在原著發表後不久就被中國音樂學家譯介的,這些文章開闊了我們音樂教育工作者的專業視野,對我的教學工作和教學理念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而刊載的學術研究文章和對某一「主題」所展開的討論性文章,則對我的音樂理論與音樂研究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通過閱讀《中小學音樂教育》,使我對新課程背景下音樂教學論的理論觀點又有了新的認識,同時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也明白了許多,下面談談自己讀後所想到的點滴感悟。
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發展,是素質則其人教育的靈魂。興趣是學習的情感因素,參與是學習的行動因素」。興趣是參與的「向導」,參與是吹遍興趣之花的春風。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把握好興趣和參與這一對孿生的姐妹,其實質就是要確立好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⑸ 中國音樂美學史讀後感
中國美學史讀後感 第一章. 遠古美學嬗變 第一節. 禮:原始整合性與美 在沒有看這本書之前,我原以為美學只是簡單的、單一的。但是在我看過目錄之後,我 知道了美學是復雜的,它不僅嚴格按照朝代順序,把人物、論著一一羅列,而且著重突出古 典美學的發展軌跡,不同時代的審美趣味以及理論特色。這是一門復雜且嚴謹的學科,它要 求人們必須嚴肅且不失美感地來讀它、懂它。就像第一節的題目一樣,它帶著一種原始的美 感。 作者在第一節剛開始就指出,禮,在遠古,是原始儀式。剛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我頓了 一下,有些不解,因為在我的印象中,禮對於我而言,僅僅是一種禮貌的表現方式,而在這 里卻說遠在遠古時期,禮就作為一種儀式而存在。 「儀式」這個詞,使我對「禮」這個字開 始有了好奇。 王國維在《釋禮》中這樣寫,古文字中的「禮」字,下面是個「豆」 ,也就是盛飲食的 器皿。因而作者認為,用飲食器皿作為禮的象形,包含了其下四種意義:首先,中國之禮, 一開始就與飲食有關。這一點讓我尤其想不通, 「禮」是如何與「飲食」聯系在一起的?難 道古人認為最初的禮在飲食方面最先體現出來。還是在飲食上的「禮」表現得更為直接,更 為重要?其次,飲食在中國文化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樣一來,似乎對剛才的論點作了 一些解釋。 《禮記·禮運》說: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 ,這里就不難看出它首先肯定了中國 之禮起源於飲食,而飲食中所涉及到的食物和類型,如農作物、動物、飲料等,都是需要器 皿來盛的。 第三, 講了禮進行中的兩大因素:飲食與舞樂。 看來古人的禮, 還是豐富多彩的, 舞樂與飲食一樣,占據了他們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位置。第四,講了禮的功能: 「致其敬於鬼 神」 。飲食是禮的起源,把最日常的東西作為神聖的東西,現實了中國文化從一開始就具有 實用性。飲食成了與神交往的最重要因素,成了神聖的禮的重要內容。 中國的藝術源遠流長,燦爛輝煌,而從禮的開始上看,中國藝術一開始的輝煌似乎就要 與盛飲食的器皿有關, 而彩陶作為一種日常的生活用品, 同時也是最神聖的禮器而成為遠古 「禮」 的象徵。 之所以稱彩陶是神聖的, 一方面它的圖案是多姿多彩的, 是一種審美的欣賞, 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它本身所可有的一些深邃的思想觀念,僅從這兩方面,又有誰能與彩 陶相提並論呢?從小我們就聽過這樣一句話:民以食為天」人們的生存本性就是與吃有關。 「 , 而在《老子》中更是用烹調來比喻治國---「治大國若烹小鮮」 ,也說明了國家的安定與帝王 的飲食有關。 而從飲食與神的關繫上我們發現飲食在中國文化中佔有世界其他人設文化都無 法相比的重要地位,而這樣的一種力量也不斷的向著各個領域擴張著。 之後作者又談到: 「禮」字的另一部分結構---玉。正像飲食在禮中的重要地位一樣,玉 在禮中也同樣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王國維《釋禮》說: 「象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禮以 玉。 」而玉在中國地位更是可以與彩陶相媲美,而玉比起飲食的器皿來說,我覺得玉有一個 更加突出的優點, 就是可以隨身攜帶, 它即在禮器之中, 又在儀式之人的身上。 而另一方面, 眾所周知,玉是一種有靈氣的東西,與性靈有關,因而它又代表了更多涵義。也許這就是古 人選字的妙處所在,兩種奇妙的事物相疊,形成一種更奇妙的感覺。 從古至今,玉一直是中國文化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儒家以玉比德,詩人以玉喻心,俗人 知玉為寶。而我們平時所說的「冰清玉潔」「一片冰心在玉壺」也是它具有影響力的最直接 , 體現。 而更為重要的是, 玉意味著中國人的道德理想和人格理想的純潔性追求, 中國的藝術, 不論是文學,繪畫,還是書法園林 都有一種: 「玉」的韻味在其中。 禮是一種禮儀,這種儀式構成了文化的核心,而且是一種最重要的實踐活動。禮作為一 個完整的整體,它包括四大因素:禮器、行禮之人、行禮地點及行禮過程。作為炎黃子孫, 我們只有理解了禮的整體,才能理解禮的本質,理解禮的中國特色,從而更好地理解中國上 下五千年的文明史。 第二節 文:審美對象的總稱 「文」在這里指的並不是文章,文學之類,而是指原始儀式中的人,而文的本意是文身, 儀式中的人就是在儀式中或為了儀式而文身的人。 現在的人們出席一些重要的儀式時, 會根 據不同的服飾來穿,但是在遠古時期,人們並沒有衣服,於是文身也就起到了衣服的作用, 與現代服飾不同的是,遠古時候文身之人既是人也是神。問,從神的功能來說,是「巫」 , 從其社會角色來說,是「王」 ,從其「形象」來說,是「文」 。因而用文來指儀式之人,表明 中國文化對人在儀式中的重要性的重視和對人的美學外觀的重要性的重視。 作者在書中書寫,文在社會中的普遍化,其實質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文化化。因此文就 有了狹義與廣義兩種含義;狹義的文既儀式的人(文身之人) ;廣義的文一是一種禮的外觀, 二是社會的外觀,這樣文就有了兩條發展之線:一是人之文的發展,一是整個文化之「文」 的發展。 演化的核心和主題, 這就是儀式中的文飾的發展。 而中國式的寬大服飾則以改變人的自然形 體,從以自 文的本意是文身,作為人之文的然形體為主到以非自然形體為主,這是一個 質的改變。 在原始時期,雖然不同的階段之「文」在美學上和意義上有差別,但又有其共同點,這 就是「文」的目的都要使人成為儀式中神,文是為了人的神性華、神秘化、神力化、通過一 種原始觀念和巫術力量來達到文化的現實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不論從電視還是書籍等上面都會看到古代在中國文化中扮演的重要 角色的生錄—龍。不僅在服飾上,就是在書籍上我們也會得知,有著四個面孔的皇帝本身就 是龍,而突出人的力量的夏王朝建設者夏啟則自己乘龍。龍是帝王的象徵。同時象徵方式的 不同使得在作為儀式之人的「文」遠古演變中,有了兩個飛躍:一是由文身到服飾,二是由 神的服飾到王的服飾, 而作為朝廷之王的冕服體系奠定了中國文化服飾的基本文化則和美學 原則。 從文發展的三個階段可以看出中國對人重視的是外觀和修飾的美麗, 而外觀和修飾的美 麗又與社會的秩序和宇宙的象徵緊密相連, 這是中國人體美區別於其他文化的特色。 而儀式 中紋文身之人的發展, 同時就是與人的外觀形式相連的整個儀式外觀的發展, 也是儀式四因 素在美學外觀形式反方面的發展。 文學是最美的語言, 從古至今不同的文人墨客都用文字記錄了不同的事物, 因而我們可 以從他們的文字中見證中國文化的特有的美。如孔子說堯舜「煥乎有文章」 ,贊西周「鬱郁 乎,之哉」 ,而時代的宋濂則說: 「天地之間,萬物有條理而弗紊者,莫非文」···總之, ··· 文成了中國審美對象的總稱,文就是美,而且是一種中國文化特有的美。 而冕服作為中國文化的服飾的表徵, 它服從和體現文化的兩個要求: 一是服飾如何將人 的自然形體轉變為文化的本質, 使人成為高級的人還是低級的人。 二是服飾如何將等級不同, 從而性質不同的人清楚明白地區分開來。 朝廷冕服體系由於要突出這這兩個文化要求, 而具 有了三大美學特徵。首先,服飾本質原則要求服飾能對自然人體進行加工修飾,這就決定了 中國服飾的寬大性,寬大才能產生掩蓋人的自然形體,而具有自由變換的功能,其次符號區 別原則決定了色彩、圖案、佩飾在服飾中的重要性。左後,服飾本質和符號區分都是為突出 等級中的權利。中國服飾潛在的多樣性不靠形體,而靠服飾本身就可以發揮的淋漓盡致。 文在遠古的演變有這樣的三個實質: 一是從原始儀式之文為主的原始美學體繫到朝廷冕 服為主的朝廷美學體系的演變, 二是從原始的圖騰宇宙之美到理性的天下王朝的宇宙之美的 演變;二是原始儀式之巫到朝廷之王的演變。 從中國的文既是美, 可以體現中國美區別於其他文化之美的特色, 而文在中國美學理論 中的整體性,就從一系列的概念表現出來:1、文質,表現了文與內質的關系,文是內質的 外顯。2、文飾,文就是飾,一切文化的外觀都是文化的彰顯,文化中最重要的東西「字」 就成了文字。3、文字,文字之「文」就是強調字的美麗。中國文化對士人的首要要求,就 是成為文人。人要有文,才是一個受人尊敬的士人,而在這一系列文化的關聯中,我們可以 悟到:文體現了中國之美的特色。 中國美學史有著很長的發展歷程, 當我懷著好奇的心理打開它時, 我才發現它是一個多 么美好的東西。到目前為止我僅僅讀了第一章的前兩節,雖然篇幅沒有特別長,但作者優美 的語言和嚴謹的邏輯思維使我對他有了一種敬佩, 美學對我而言再沒有想像中的簡單, 僅從 這兩小節來說, 禮和文就夠每一個人拿來品味很久。 我想這品味的過程也需要豐富的閱歷和 足夠多的文化內涵。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之中有許多的驚艷,許多的燦爛,也有許多的 感動。我想,如果我們想要成為一個合格的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就這兩節的內容而言,我們 要做一個有禮之人,懂得什麼地點行何種之禮,同時更要有厚重的文化修養,做一個有文之 人。 這是我們的中國所特有的燦爛文化, 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有義務去用更多的知識武裝自己, 進而做一名合格的文化傳承者。 美學史僅僅是從一方面介紹了我們的文化, 但這總讓我們去 細細地品味一生, 因為這些都是我們值得驕傲和自豪的資本, 都是我們的祖先穿越時空給我 們的饋贈。 國美學史讀後感 在沒有看這本書之前,我原以為美學只是簡單的、單一的。但是在我看過目錄之後,我知道 了美學是復雜的,它不僅嚴格按照朝代順序,把人物、論著一一羅列,而且著重突出古典美 學的發展軌跡,不同時代的審美趣味以及理論特色。這是一門復雜且嚴謹的學科,它要求人 們必須嚴肅且不失美感地來讀它、懂它。就像第一節的題目一樣,它帶著一種原始的美感。 作者在第一節剛開始就指出,禮,在遠古,是原始儀式。剛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我頓了 一下,有些不解,因為在我的印象中,禮對於我而言,僅僅是一種禮貌的表現方式,而在這 里卻說遠在遠古時期,禮就作為一種儀式而存在。 「儀式」這個詞,使我對「禮」這個字開 始有了好奇。 王國維在《釋禮》中這樣寫,古文字中的「禮」字,下面是個「豆」 ,也就是盛飲食的 器皿。因而作者認為,用飲食器皿作為禮的象形,包含了其下四種意義:首先,中國之禮, 一開始就與飲食有關。這一點讓我尤其想不通, 「禮」是如何與「飲食」聯系在一起的?難 道古人認為最初的禮在飲食方面最先體現出來。還是在飲食上的「禮」表現得更為直接,更 為重要?其次,飲食在中國文化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樣一來,似乎對剛才的論點作了 一些解釋。 《禮記?禮運》說: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 ,這里就不難看出它首先肯定了中國之 禮起源於飲食,而飲食中所涉及到的食物和類型,如農作物、動物、飲料等,都是需要器皿 來盛的。第三,講了禮進行中的兩大因素:飲食與舞樂。看來古人的禮,還是豐富多彩的, 舞樂與飲食一樣,占據了他們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位置。第四,講了禮的功能: 「致其敬於鬼 神」 。飲食是禮的起源,把最日常的東西作為神聖的東西,現實了中國文化從一開始就具有 實用性。飲食成了與神交往的最重要因素,成了神聖的禮的重要內容。 中國的藝術源遠流長,燦爛輝煌,而從禮的開始上看,中國藝術一開始的輝煌似乎就要 與盛飲食的器皿有關, 而彩陶作為一種日常的生活用品, 同時也是最神聖的禮器而成為遠古 「禮」 的象徵。 之所以稱彩陶是神聖的, 一方面它的圖案是多姿多彩的, 是一種審美的欣賞, 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它本身所可有的一些深邃的思想觀念,僅從這兩方面,又有誰能與彩 陶相提並論呢?從小我們就聽過這樣一句話:民以食為天」人們的生存本性就是與吃有關。 「 , 而在《老子》中更是用烹調來比喻治國---「治大國若烹小鮮」 ,也說明了國家的安定與帝王 的飲食有關。 而從飲食與神的關繫上我們發現飲食在中國文化中佔有世界其他人設文化都無 法相比的重要地位,而這樣的一種力量也不斷的向著各個領域擴張著。 之後作者又談到: 「禮」字的另一部分結構---玉。正像飲食在禮中的重要地位一樣,玉 在禮中也同樣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王國維《釋禮》說: 「象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禮以 玉。 」而玉在中國地位更是可以與彩陶相媲美,而玉比起飲食的器皿來說,我覺得玉有一個 更加突出的優點, 就是可以隨身攜帶, 它即在禮器之中, 又在儀式之人的身上。 而另一方面, 眾所周知,玉是一種有靈氣的東西,與性靈有關,因而它又代表了更多涵義。也許這就是古 人選字的妙處所在,兩種奇妙的事物相疊,形成一種更奇妙的感覺。 從古至今,玉一直是中國文化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儒家以玉比德,詩人以玉喻心,俗人 知玉為寶。而我們平時所說的「冰清玉潔」「一片冰心在玉壺」也是它具有影響力的最直接 , 體現。 而更為重要的是, 玉意味著中國人的道德理想和人格理想的純潔性追求, 中國的藝術, 不論是文學,繪畫,還是書法園林 都有一種: 「玉」的韻味在其中。 禮是一種禮儀,這種儀式構成了文化的核心,而且是一種最重要的實踐活動。禮作為一個完 整的整體,它包括四大因素:禮器、行禮之人、行禮地點及行禮過程。作為炎黃子孫,我們 只有理解了禮的整體,才能理解禮的本質,理解禮的中國特色,從而更好地理解中國上下五 千年的文明史。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泱泱五千年文明其中蘊含的歷史數不勝數。而中華美學也是一樣,值得 我們細細品味一生。 收藏 分享 評分 回復 引用 訂閱 TOP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⑹ 音樂會觀後感50字
音樂會觀後感
8月12號晚上有幸在廣州星海音樂廳聽了一場音樂會,奧地利經典與民謠——《奧地利威爾頓童聲合唱團音樂會》,這個合唱團是我的最喜歡的童聲合唱團,也是世界著名的合唱團,嚮往已久,當然不能錯過,聽完,果然讓我感動,那些孩子就是上天派來傳播世間最美的音樂的天使,形容成天籟之音一點都不為過。
蒂羅爾州長曾經這樣說過:「作為蒂羅爾州長的我,很高興在茵斯布魯克有《威爾頓合唱團》的存在,它遠近聞名,聽過他們演唱後的觀眾都無不為之喜悅。特別受人尊敬的是《威爾頓合唱團》是在神聖的威爾頓教堂內用動聽的歌聲同上帝說話。」蒂羅爾是音樂之鄉,大多數文化景點不僅具有豐富的歷史和傳統底蘊,並且在民族音樂多個層面中含有古老及現代音樂,自然風光也絕倫無比。《威爾頓合唱團》就含有這樣的風格。他們以出色的演出及特有的音色被譽為蒂羅爾音樂大使。天籟之音,轉換音色,自然的舞台表演是他們顯著的特徵。
整場音樂會的過程,都讓我很感動,每一首作品的演繹都無不讓我贊嘆,現場都響起了熱烈而激動的掌聲,完美的音色,和聲,舞台表演,配上特有民俗風情的音樂作品,每個作品都被演繹得淋漓盡致,簡直就是美的化身。合唱團里每個孩子都有獨立表演的能力,不僅會唱,還會樂器表演,這點是最讓我佩服的。在他們的歌聲里感受不到一點社會的雜質,純凈而優美,聲音氣息運用自由,音色圓潤而通透,表現力極強……
1/2
他們今天的音樂成就,是怎麼獲得的,是我最感興趣,我猜想應該有如下幾個原因:1、好的藝術指導;2、正確的音樂教育理念,或許在他們看來,音樂不是用來練習的,是用來玩和享受的;3、生活的的環境氛圍,奧地利有過太多的著名音樂家,維也納是世界的音樂之都,音樂文化深入人心,已經跟他們的生活密不可分,音樂不是音樂工作者的專利,是一種普及的大眾文化,生活中無處不洋溢著音樂的美。4、政府的重視,奧地利不僅重視文化教育和普及,而且特別注意把自己的優勢文化推向世界。5、還有最重要的遺傳基因。6、他們的語言習慣,他們的語言發聲方法,就是最好的歌唱狀態。
想想在我們中國,音樂在校園中也是成了一種快餐文化,比如要參加一個合唱比賽了,才趕緊組團,進行簡單的發生練習後直接進入作品排練,在隊員中的水平摻差不齊,包括演唱能力和音樂素養,沒有比賽,音樂就是一個閑置的課程,可能有好作品嗎?作為一名普通的音樂的老師,這么好的教育資源被浪費,實在惋惜和難受,音樂是最能美化和提高人的素養的一門藝術,而且入門容易。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好的能沉澱下來的音樂作品是越來越少了,音樂逐漸只成了音樂家門獲取經濟利益的手段了,真的是一種恥辱和罪過。可能我這樣的想法比較偏激,但我真的沒有看到什麼音樂教育的希望,音樂只成了城裡孩子的專利,特別是在農村,這里的孩子很淳樸,更加需要音樂的滋潤,音樂可以讓他們更健康快樂地成長。這種現狀何時能改善?!
天籟之音,讓我沉醉!期待我們的國家能音樂之聲遍地流淌!
⑺ 誰又音樂方面的讀後感啊
西方音樂史讀後感
西方音樂史人類重要的文化現象,歷經了漫長的歲月,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西方音樂也在不斷的法杖變化著,當人們面對這樣一個復雜龐大的歷史性文化現象時,總會讓我們產生許多思索。我國許多音樂學家投入到這一文化的探索和研究,其結果造就了一篇篇、一部部的音樂史巨著。
本書共分十六章,一至四章分別論述了古代和中世紀音樂的主要現象,包括古希臘和羅馬的音樂;中世紀宗教與世俗音樂;復調的誕生和發展,以及14世紀"新藝術"蓬勃興起。五至七章,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論述了勃艮弟樂派、弗蘭德樂派、以及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的各種音樂。八至十章,涉及巴羅克時期,重點在於歌劇的誕生和早期發展、器樂的狀況和晚期巴羅克的兩位音樂巨人----巴赫與亨德爾。十一至十二章,論述了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首先對古典前期有所論述,然後分別討論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三位大師,特別是貝多芬給予了較多的篇幅。十三至十六章,對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進行了比較細致的討論,不僅涉及了眾多的音樂大師,也對重要的音樂體裁的發展線索進行了梳理。勿需質疑,這本音樂史概述全面而詳細。
回顧西方音樂史學的發展過程,可以知道它是由資料收集和故事記錄開始的。從對西方音樂史的相關資料我知道,許多音樂史都史以故事的形式記載音樂起源、發展以及偉大的作曲家。萌芽狀態的音樂史學最早在德國出現初形,到18世紀時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史學。19世紀音樂史研究進入成熟時期,這時期中世紀的音樂成為研究的重點,作曲家的傳記也更加完善。20世紀後音樂史開始有了獨立的研究方法,研究領域的擴展和多樣性都是20世紀的音樂史的特點。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音樂史的研究有了新的進展,史料規模空前龐大,音樂史和相關學科有了更多的交流與融合。 這就是音樂史的一個發展過程。當我們現在來回顧西方音樂史學時,明顯可以感受到這項工程的浩大和艱難。
整本書注重風格研究這一音樂發展中的重要因素,把音樂風格演變作為音樂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過程,描述西方從古代文明到20世紀這一過程中,不同時期出現的不同音樂現象,把風格作為重要話題。誦讀這本書,對於理解不同時期的風格及演變,乃至更多地去理解西方音樂,有很大的幫助。作者已闡述了自己編史的目的是為了力求在闡明作品意味前提下,概要的勾畫出西方音樂史的過程。作者在描述西方音樂的同時,也告訴大家一定要重視音樂作品風格在音樂歷史發展這一歷程的重要作用。
看西方音樂史必須從音樂的起源看起,而音樂史至今也是一個撲朔迷離的問題,早期音樂史料少,且不能提供一個有效的研究基礎,只能憑極少量的記載,輔以一些雕刻、建築來追溯古代音樂,當然這是難以令人信服的。西方音樂經過多年的研究,書中把它劃分為七個時期:古代時期、中世紀時期、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古典時期、浪漫主義時期、20世紀現代時期。這樣劃分,對於把握每一時期的音樂家和音樂家作品,有很大的幫助。
書中對浪漫主義時期音樂進行深入的描述。浪漫主義對於對音樂史來說是一個嶄新的時期,它伴著政治、社會的巨大動盪而產生發展。浪漫主義音樂的一個重要特徵既發掘民間藝術。許多國家的作曲家對民族的歷史文化及民間音樂產生強烈的興趣,把豐富的民間音樂作為寫作素材。但各路學者對浪漫主義音樂史的研究說法不一。因此此問題尚存爭議。
在書中,我們可以深刻感受到隨著社會不斷向前發展,西方音樂也隨之進入20世紀的大潮中。20世紀對科學技術對創作工具、音樂表現手段、傳播方式等方式產生極大的影響,音樂發展與科學技術緊密聯系。20世紀音樂對古典音樂的一種反叛。社會上普遍存在一種意識形態,把20世紀音樂作為一種腐朽沒落的現象來看待。這種思潮也不可避免地反應到專業音樂界中。把20世紀音樂作為一個專門的章節來闡述,這代表了我國對西方音樂觀念的一種進步,從不接受到接受的一個過程,是漸漸以一種正確的觀念來看待20世紀的結果。
西方音樂作為人類特有的文化現象,它的藝術的美決定了它的價值之所在,這種價值是可以使全人類接受的。當然也可以為中國人接受,因此西方音樂史研究必將在中國長期開展下去。也對我們中國音樂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⑻ 西方音樂史讀後感
西方音樂史讀後感
西方音樂史人類重要的文化現象,歷經了漫長的歲月,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 西方音樂也在不斷的發展變化著, 當人們面對這樣一個復雜龐大的歷史性文化現象時,總會讓我們產生許多思索。我國許多音樂學家投入到這一文化的探索和研究,其結果造就了一篇篇、一部部的音樂史巨著。
本書共分十六章,一至四章分別論述了古代和中世紀音樂的主要現象,包括古希臘和羅馬的音樂;中世紀宗教與世俗音樂;復調的誕生和發展,以及14 世 紀"新藝術"蓬勃興起。五至七章,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論述了勃艮弟樂派、弗蘭德樂派、以及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的各種音樂。 八至十章,涉及巴羅克時期,重點在於歌劇的誕生和早期發展、器樂的狀況和晚期巴羅克的兩位音樂巨人---巴赫與亨德爾。十一至十二章,論述了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首先對古典前期有所論述,然後分別討論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三位大師,特別是貝多芬給予了較多的篇幅。十三至十六章,對 19 世紀浪漫主義音樂進行了比較細致的討論,不僅涉及了眾多的音樂大師,也對重要的音樂體裁的發展線索進行了梳理。勿需質疑,這本音樂史概述全面而詳細。
回顧西方音樂史學的發展過程, 可以知道它是由資料收集和故事記錄開始的。從對西方音樂史的相關資料我知道,許多音樂史都史以故事的形式記載音樂起源、發展以及偉大的作曲家。萌芽狀態的音樂史學最早在德國出現初形,到18 世紀時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史學。19 世紀音樂史研究進入成熟時期,這時期中世紀的音樂成為研究的重點,作曲家的傳記也更加完善。20 世紀後音樂史開始 有了獨立的研究方法,研究領域的擴展和多樣性都是 20 世紀的音樂史的特點。 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音樂史的研究有了新的進展,史料規模空前龐大,音樂史 和相關學科有了更多的交流與融合。 這就是音樂史的一個發展過程。當我們現 在來回顧西方音樂史學時,明顯可以感受到這項工程的浩大和艱難。
整本書注重風格研究這一音樂發展中的重要因素,把音樂風格演變作為音樂 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過程,描述西方從古代文明到 20 世紀這一過程中,不同時期 出現的不同音樂現象,把風格作為重要話題。誦讀這本書,對於理解不同時期的 風格及演變,乃至更多地去理解西方音樂,有很大的幫助。作者已闡述了自己編 史的目的是為了力求在闡明作品意味前提下,概要的勾畫出西方音樂史的過程。 作者在描述西方音樂的同時, 也告訴大家一定要重視音樂作品風格在音樂歷史發 展這一歷程的重要作用。
看西方音樂史必須從音樂的起源看起,而音樂史至今也是一個撲朔迷離的問 題,早期音樂史料少,且不能提供一個有效的研究基礎,只能憑極少量的記載, 輔以一些雕刻、建築來追溯古代音樂,當然這是難以令人信服的。西方音樂經過 多年的研究, 書中把它劃分為七個時期: 古代時期、 中世紀時期、 文藝復興時期、 巴洛克時期、古典時期、浪漫主義時期、20 世紀現代時期。這樣劃分,對於把 握每一時期的音樂家和音樂家作品,有很大的幫助。
書中對浪漫主義時期音樂進行深入的描述。浪漫主義對於對音樂史來說是一 個嶄新的時期,它伴著政治、社會的巨大動盪而產生發展。浪漫主義音樂的一個 重要特徵既發掘民間藝術。 許多國家的作曲家對民族的歷史文化及民間音樂產生 強烈的興趣,把豐富的民間音樂作為寫作素材。但各路學者對浪漫主義音樂史的 研究說法不一。因此此問題尚存爭議。
在書中,我們可以深刻感受到隨著社會不斷向前發展,西方音樂也隨之進入 20 世紀的大潮中。20 世紀對科學技術對創作工具、音樂表現手段、傳播方式等方 式產生極大的影響,音樂發展與科學技術緊密聯系。20 世紀音樂對古典音樂的 一種反叛。社會上普遍存在一種意識形態,把 20 世紀音樂作為一種腐朽沒落的 現象來看待。這種思潮也不可避免地反應到專業音樂界中。把 20 世紀音樂作為 一個專門的章節來闡述,這代表了我國對西方音樂觀念的一種進步,從不接受到 接受的一個過程,是漸漸以一種正確的觀念來看待 20 世紀的結果。
西方音樂作為人類特有的文化現象,它的藝術的美決定了它的價值之所在,這種 價值是可以使全人類接受的。當然也可以為中國人接受,因此西方音樂史研究必 將在中國長期開展下去。也對我們中國音樂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