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的音樂思想
儒家,崇尚音樂,主張禮樂,孔子曾經就「餘音繞梁,三月不知肉味」。儒家音回樂一般庄嚴古樸,是答由其仁禮崇古思想決定的。
道家,反對音樂,《老子》:「五音令人耳聾」,反對享樂。但是,道教曲目比較恬淡,隱逸,幽靜,空靈,這是由道家無為而治,順其自然的思想決定的。
法家,不了解是否支持音樂,但如果有,一定是嚴謹、縝密的樂風,這是由法家崇尚法術勢相結合、苛刑思想決定的。
墨家,也不了解是否支持音樂,但是如果有,一定簡約,短小,質朴,和諧,這是由墨家兼愛非攻的思想決定的。
② 儒道文化對傳統音樂的影響
儒家是入世的哲學,以仁德為生命的依歸,以中庸之道為處世的准則,以禮樂為人格修養和道德教化的方式,這樣的哲學思想在音樂美學的表現上,就形成「中正和平」的大原則。中正和平的主張是指對音樂的聲量、節奏、速度、力度、技巧、旋律變化要求此一原則,如合乎則為雅,反之則為俗。例如孔子對關睢之樂十分欣賞,他說:「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佾)。因為關睢之樂充滿了中正和平、溫柔敦厚之美。另外,孔子對鄭聲似乎相當厭惡,除了說:「惡鄭聲之亂雅樂。」《論語陽貨》;又說:「鄭聲淫」《論語衛靈公》。大概是鄭聲曲調較華麗、節拍、旋律以及高、低音較富變化不合儒家中正和平、溫柔敦厚的審美規范吧!其次,就道家而言,和儒家的積極入世相比,道家是採取一種超世的思想。道家的超世思想講求養生,順應自然,反對一切人為的典章制度及加於自然的各種作為,道家也是以這種「自然無為」的尺度來衡量一切審美活動,這種主張表現音樂美學上就形成了老子"大音希聲″和莊子的"至樂無樂″的音樂觀點。兩人基本上都認為最完美的音樂,在於它完全以自然無為的形態達於天地萬物,這也是一種道的境界,這種境界的音樂恰好是"希聲″的,或是沉默無聲的。這種合乎自然無為本性的音樂才是音樂美的極致,在這樣的音樂思想下表現出來的音樂風格,就成為清虛、恬靜、飄逸為主。
③ 儒家和道家音樂美學思想有何異同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的一個文化大發展的繁榮時期,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內展,文化展現出容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態勢,諸子百家不僅在文學、兵法、天文、地理等諸多領域皆有所開創,而且在音樂,舞蹈等藝術上的造詣更是頗豐。本文旨在通過對春秋戰國時期孔子與老子、莊子關於音樂美學思想的對比分析,來探討儒家與道家關於音樂美學思想之間的異同。
④ 中國傳統音樂如何體現道家哲學思想的
老子曰:「復大方無隅,大器制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其中,大音希聲表明了最美的音樂是無聲之樂,這是音樂的最高境界,需要用心細細地體驗和感受才能領會。《道家思想的核心》講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受道家思想影響,傳統音樂反對人為之樂、有聲之樂,追求含蓄之美,注重意境創造,推崇「淡兮其無味」的音樂風格,倡導自然、清新、無為,可體現道之精神的「大音希聲」。
樂美應該是自然樸素之美,要擺脫禮法的束縛,合乎自然和人的本性。莊子亦從崇尚自然的思想出發,認為音樂美的本質表現為人的自然情性。音樂是心靈的表達,道家音樂反對束縛、追求自由、要求解放、尊重人的主體價值。
我的 公~ 眾、號:傳統文化智慧。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每天分享精粹傳統文化視頻、文章,感恩!
⑤ 古代道家學派對當時的音樂有著什麼樣的觀點
以老、庄為代表的道家也反對音樂。老子音樂思想的核心是「大音希聲」。老子把音樂分為「道」的音樂(自然的音樂)和世俗的音樂(人為的音樂)兩類,「道」的音樂是音樂的最高境界,它聽之不聞其聲,卻又無所不在,無所不容,是一切有聲音樂之源,而世俗的音樂雖然能打動人,卻會「令人耳聾」,因此不予提倡。老子的音樂思想雖有其追求自然、強調精神修養的一面,但他主張取消耳目的享受,廢除包括「五音」(有聲音樂)在內的一切文化則不利於音樂的存在和發展,在後世的音樂美學領域也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莊子在音樂上發展了老子「大音希聲」的觀點,把聲音分為「天籟」、「地籟」、「人籟」三種,即宇宙間的聲音、自然界的聲音、人為的聲音。他最欣賞「聽之不聞其聲,視之不見其形,充滿天地,苞裹六極」的「天籟」。但莊子並沒有完全否定有聲之樂,而是提出「中純實而反乎情,樂也」的命題,希望不拘於人為的禮法,用音樂來表達人的自然情性。
老莊學派是當時一部分沒落貴族知識分子的代表,他們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和藝術審美能力,之所以持「非樂」觀點,並非認識不到音樂的美感作用,而是崇尚音樂的自然之美,這是與束縛人性、違反自然的儒家禮樂思想針鋒相對的。但他們對音樂精神層面的片面強調和對音樂聲音層面的消極反對無疑是不利於音樂發展的。
⑥ 簡要介紹先秦時期道家音樂思想及代表作。。
道家是中國春秋時期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學派之一。道家思想起始於春秋末期的老子,但秦時期並沒有道家這一名稱。用「道」一詞來概括由老子開創的這個學派由漢初開始的。這時,道家也被稱為德家。道家學說是春秋戰國時期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人們所提出的哲學思想。道家思想是一種哲學學派,道教是一種宗教信仰。道家思想成形於先秦時期,直到東漢末「黃老」一詞才與 神仙 崇拜這樣的概念結合起來。其主張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老子(約公元前571--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是春秋時期頗有聲望的思想家、哲學家,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曾問禮於老子,並稱他像龍一樣高深莫測。他所著的《道德經》一書言簡意賅,博大精深。兩千多年來,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科學家乃至普通平民,紛紛從中汲取智慧。是中華民族和全世界人民的寶貴文化遺產。老子的音樂美學思想是「大音希聲」,即最大最美的聲音乃是無聲之音。老子認為最美的音樂是自然無聲之樂,而非人為的部分之美。老子之後,莊子的「至樂無樂」反映了《莊子》「無為」、「心齋」、「坐忘」等的音樂美學思想與其十分相似。 莊子(約公元前369--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是我國古代思想大解放、學術大發展的戰國時期集大成的人物。他是繼老子之後最偉大的道家思想的構建者、發展者與代表。他特別善於運用文學性的語言,通過寓言、比喻、象徵等方式表達深刻的哲理,思想恢弘。其代表作《莊子》(即《南華經》)闡述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包含著樸素辨證法因素,並成為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的哲學流派。莊子一生貧窮困頓,但卻鄙棄榮華富貴、權勢名利,力圖在亂世保持獨立的人格追求逍遙無待的精神自由。莊子以崇尚自然的思想出發,認為音樂美的本質表現為人的自然情性。音樂美的准則是自然而不造作,具有樸素的美感。音樂擺脫禮的束縛,合乎自然、合乎人的本性。莊子認為聲音有三種:"人籟" (人為的樂音)、"地籟"(風吹草動的聲音)、"天籟"(完全自然的音響),這種音樂「聽不聞其聲,視之不見其形,充滿天地,苞裹六極。" 《莊子》繼承了《老子》的自然觀,主張「法天貴真」,即效法自然,珍貴本真,反對一切違反自然本性的「人為」,反對束縛人性、違反自然的儒家禮樂思想。 細觀《莊子》(南華經)一書,書中多次提到老聃,的確談無為無己之論,但是更多的是談論孔子,是將儒家學說加以發揮,與道家加以結合,從而成就了真正的庄學。莊子的學說是從人的角度出發的,所以人人讀來都會感到親切,都會受益,所以才能成為知識分子的崇拜偶像。他的許多觀點和見解,尤其是對待外物的智慧態度,完全超越了時空限制,對於我們今天的人來說,照樣可以借鑒效法。縱觀《莊子》里的所有理論、寓言有一奧秘:大道合乎自然。在道家理論中:人以大地為法,地以蒼天為法,天以道為法,而道法自然。可以說,世間萬象,合乎規律為最好,也就是說,每一個人在世間,每一件事之間的比較,沒有單純技巧高下之分,只有境界優劣之辯,那麼境界取自於什麼?只有一個標准:大道合乎自然!莊子認為,世間所有的道理法規都應該是人們心中最自然的本真,而用不著任何外在的形式。 在《莊子》哲學中,「真」、「善」、「美」是統一的,它們都是統一於精神自由的審美境界上。並且以「美」為最高。而「真」必須是「順性命之情」的。所以,《莊子》的「求真」也是為了「求美」,無「美」也就無所謂「真」,「求真」是追求一種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莊子》認為,個體人格的自由的實現不僅是「大美」,而且是最高的「德」、「善」,其「善」是包含在其最高的「美」(大美)之中的。「何思何慮則知道,何處何服則安道,何從何道則得道?」《莊子·知北游》中知對道的迷惑,問了無為謂和狂屈,最後黃帝答道「無思無慮則知道,無處無服則安道,無從無德則得道。」即不思考你就會知道道了,不要考慮怎樣去處世,怎樣去安身立命都不思考時你就安於這個大道了,什麼都不要去問,你就真正合乎道法了。也就是說當我們忘卻了所有其它參照,真正洞明自己內心時,就會把握住人生獨一無二的自己,也就有了自己獨一無二的美。 「法天貴真」反映了《莊子》音樂美學思想中積極的一面,它崇尚自然,認為音樂美的本質是表現「民之常性」,音樂美的准則是自然、樸素,音樂美的功用是抒發情性,娛樂人心——這就是《莊子》發展、改造了的道家音樂美學思想。 與其它學派想比,莊子更關注主體的精神自由。《莊子》以自由為美、音樂可自由表達感情的思想後被嵇康、李贄等人發展,提倡音樂要成為人們抒發心聲的藝術,而不是封建統治的工具,這對中國的音樂美學觀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了解莊周先生多一點,便知他絕非不食人間煙火的道行家,也非逃離現實生活的烏托邦理想人。他的聲音聽似空谷足音,悠揚而遙遠,可以陶冶人、愉悅人、教化人。他的形象已經和他深愛的大自然和諧地融為一體,如天地般有大美而不言。
⑦ 簡介先秦時期儒家、道家、墨家的音樂思想。
1、儒家:荀子認為音樂在動盪年代可以鼓舞前方將士英勇善戰,而在和平環境內中又能使人們以禮相代容。在音樂內容與藝術形式上,儒家的音樂理論把內容的"善"、"和"放在第一位,而藝術形式的美,則放在第二位。
2、道家:老子的《道德經》"大音希聲"是中國古代音樂理論的一個著名論點。他認為,最美好的音樂是應使人內心和諧平靜,而這種平靜又能夠使人在不知不覺中得到陶冶,得到升華。
3、墨家:與儒家的音樂思想相對立的樂派,墨子在音樂上竭力反對儒家"以禮樂治天下"的主張,處世態度過於消極,只力求滿足最低的生活要求。
(7)道家思想中國音樂擴展閱讀:
儒家的音樂家美學思想的代表著作《樂記》,其論述了音樂是由間組成,其根源是由於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激動,"物動心態",是原始唯物主義反映論的觀點。
《樂記》提出了與音樂藝術相關的許多問題如:音樂的成因和特徵、音樂與國家政治的關系、音樂與現實生活的關系、音樂的審美作用、音樂的教育作用、音樂的社會功能等。
⑧ 求靜心的道家音樂
我很喜歡的一首,很清新,樓主可以試聽下,是輕音樂,沒有歌詞的。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tAqOdY96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