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鋼琴中國作品哪個難
鋼琴曲中有很多優秀的中國鋼琴曲,中國作品中難度較大的有黎英海改編的《夕陽簫鼓》、王建中改編的《梅花三弄》、張朝的《皮黃》、儲望華的《新疆隨想曲》等作品。
黎英海先生是中國當代著名的作曲家、理論家,音樂教育家、音樂活動家。
黎先生在中國民族音樂發展歷程中,是一位劃時代的人物。他對我國民族調式和聲的理論研究,進行了富有開拓性的探索與實踐,同時也創作了大量的民族音樂風格的作品,為我國民族音樂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黎英海創造的鋼琴曲《夕陽簫鼓》是在1975年完成的,《夕陽簫鼓》早在很久之前就有了琵琶曲為原型了,黎先生就是在中國的傳統樂曲的中國風格的基礎上與西方的現代美學相結合,創造出有中國特色的作品。20餘年來,這首曲子被鋼琴藝術家們一直都保留在舞台上,也是高校鋼琴曲教學的必備曲目,可以看出它的藝術價值是很高的。
王建中先生 是我國著名的鋼琴音樂作曲家。他根據民族民間樂曲、歌曲旋律、外國樂曲改編和自己創作的鋼琴音樂作品,在中國鋼琴音樂中佔有重要地位。
鋼琴改編曲《梅花三弄》保留了原古琴曲當中的十段式的結構布局,充分利用了鋼琴的豐富表現力,並在此基礎上有了創新性發展。改編之後的鋼琴曲保留了原來曲子的段式結構,同時也塑造了梅花高潔的音樂形象。與以往古琴曲不同,古琴曲中凝重的氣氛經由鋼琴改編之後變得傲然挺拔,王先生利用鋼琴的特點模仿出了古琴音腔的技巧,具有十分高的難度,同時也把民族音樂特色發揮到了極致。
張朝中央民族大學作曲家教授
鋼琴曲《皮黃》在創作中採用了基因作曲法,選取一些適於鋼琴音色表演的唱腔、調性和音樂元素,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音調。並借鑒民族聲樂及器樂音效方面的元素,例如竹笛、古琴,京劇樂隊里的京胡和打擊樂器等等,盡可能的模仿這些樂器聲音特點,在鋼琴上把這些樂器的聲音淋漓盡致表現出來;全曲運用戲曲元素和京劇中的西皮、二黃等板式和同一主題的材料,來替代西方奏鳴曲式中寫法上的規矩。並以東方的美學意境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陰、陽觀念,來取代西方奏鳴框架下的主、副部對比寫法和戲劇性的陳述方式。《皮黃》的作品風格猶如一條中國綵線,把古、今、中、西的文化、風格串在了一起…。
儲望華,旅澳華人作曲家、鋼琴家。著名的《黃河》鋼琴協奏曲主要執筆者之一,並對該曲的鋼琴獨奏部分做出了重大的貢獻。1963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1985年獲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音樂碩士學位,被列入英國劍橋及美國傳記中心的《世界名人錄》。
儲望華《新疆隨想曲》主題來自鄭秋楓的創作歌曲《美麗的孔雀河》,作品在旋律音調、旋律線條、和聲、節奏、節拍上利用和體現了新疆主要少數民族,如,維吾爾、哈薩克、塔吉克等民族基本音樂特徵,並在作品音響所營造的意境中給人對新疆自然景色、舞蹈場景、民族器樂以想像空間。
㈡ 中國那些鋼琴曲是原創的
聖卡羅鋼琴譜就中國第一本原創鋼琴曲
茉莉——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代表,一曲《茉莉花》傳遍五湖四海,深受中外朋友的喜愛。
《含苞茉莉》——則代表著中國當代作曲家,尤其是青年作曲家對中華與世界音樂文化精髓的傳承與超越。
《含苞茉莉》終於燦爛綻放了!
作為「聖卡羅杯」全國(中小型)鋼琴作品徵集評選成果,《「含苞茉莉」中國優秀鋼琴作品選》收編了2007中國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鋼琴作品徵集比賽的全部獲獎作品。一等獎作品《秋山鳴》;二等獎《冶》、《逝》;三等獎《「落水天」主題變奏曲》、《東北風》、《陝西印象五則》、《音詩》、《鋼琴組曲四首》、《民風隨筆》;優秀獎作品《含苞茉莉》、《霧》、《暗月》、《水中雲》、《夔——四手聯彈》、《前奏曲戲樂》等十五首獲獎優秀作品。
近年來,我國的鋼琴音樂教育事業飛速發展,涌現出了一批傑出青年鋼琴演奏家,像郎朗、李雲迪等,讓世界對中國鋼琴家刮目相看。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的原創鋼琴作品太少,優秀作品更是鳳毛麟角。為改變多年來國內高質量鋼琴新作匱乏的狀況、推動鋼琴教育向創新層次的進一步發展。在上海市委領導、上海市文化發展基金會的全程關注下,2007年上海知音琴行和聖卡羅樂器有限公司協同上海音樂家協會聯合舉辦了「聖卡羅杯」全國全國鋼琴作品比賽。
縱觀整個賽事,在全國各地乃至世界華人聚居地掀起了一股投稿熱潮。而參選的作品體裁廣泛、風格及寫作技法多樣,在傳承濃郁民族音樂風韻的基礎上,融入了對「中國音樂風格」的全新演繹,更富鮮明個性和時代精神。當時在全國音樂界引起相當反響,受到海內外華人的高度贊揚。尤其是以劉力等為代表的80後作曲新秀獲獎,更體現出本次比賽所彰顯的「創新」和「銳氣」。
「聖卡羅杯」全國(中小型)鋼琴作品比賽的舉辦,激勵了更多華人作曲家投身於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而《「含苞茉莉」中國優秀鋼琴作品選》的出版問世。將促使國內更多高質量的精品佳作流傳於世,向世界展現中國原創鋼琴音樂的文化特色。
「願中國的鋼琴新作品創作在作曲家們的努力下得到更快的提高和發展!
願中國的鋼琴音樂早日在世界樂壇上佔有光榮的一席!」——陸在易(上海音樂家協會主席)
「芬芳美麗滿枝椏」
——讓我們期待,我們的「茉莉花」綻放得更加燦爛。
㈢ 中國鋼琴作品有哪些
中國鋼琴作品在建國後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現在主要有以下幾類作品:回 獨奏作品:按題材答來分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改編自中國古代名曲的鋼琴作品,代表作有黎英海先生改編的《夕陽蕭鼓》《陽關三疊》,王建中先生改編的《梅花三弄》《彩雲追月》等。 二、改編自中國傳統民樂的作品,代表作有陳培勛先生改編的《平湖秋月》《雙飛蝴蝶》,王建中先生改編的《百鳥朝鳳》《二泉映月》,劉福安改編的《採茶撲蝶》等。 三、改編自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的作品,如《烏蘇里船歌》《第一、第二新疆舞曲》《多耶》《雲南民歌五首》《火把節之夜》《桂花開放幸福來》等。 四、中國革命歌曲、近代民樂和新時期民樂。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大路歌》《北風吹》《蘭花花敘事曲》《牧童短笛》《曉風之舞》《舞劇魚美人選曲》《穀粒飛舞》等。 五、現代作品《牧童短笛》等 協奏作品:鋼琴協奏曲《梁祝》《黃河組曲》等。
㈣ 中國著名鋼琴曲有那些
平湖秋月 夕陽蕭鼓 旱天雷 蘭花花 在陽光下 瀏陽河 人參舞 水草舞 珊瑚舞 草帽花舞 婚禮場面群舞 彩雲追月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 採茶撲蝶 東山魁夷畫意組曲 火把節之夜 紅頭繩 新疆舞曲 巴蜀之畫 穀粒飛舞 春舞 快樂的羅嗦 解放區的天 百鳥朝鳳 流水 山泉 八幅水彩畫的回憶 銹金匾 還有好多好多....
㈤ 請列出幾首文革時期的中國鋼琴作品
文革時期中國鋼琴改編曲的藝術特徵作者:徐燕琴字體: 【大 中 小】
從1966年6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的社論《橫掃一切牛鬼蛇神》開始,中國文化藝術領域遭受到新中國成立以後最為嚴重的一場浩劫。文化藝術領域的許多知名教授、專家被莫須有地冠上「反動學術權威」等罪名關進了「牛棚」,或下鄉接受所謂的勞動改造。中國音樂界也毫不例外的受到破壞性的沖擊,在素有「中國鋼琴發源地」和「中國鋼琴家搖籃」之稱的上海,就有近80名音樂學院教職工被打入「牛棚」。而在此後不久,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范繼森、著名指揮家楊嘉仁、上海音樂學院鋼琴教授李翠貞、著名鋼琴演奏家顧聖嬰等等一大批優秀音樂人才含冤屈死,這使中國鋼琴界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中國的鋼琴音樂發展似乎停滯不前了。
與此同時,江青等人為了給自己撈取政治資本,利用一些優秀京劇作品一手炮製出那個年代所特有的文化產物——樣板戲。這些樣板戲主要指的是《智取威虎山》、《海港》、《紅燈記》、《沙家浜》等九出京劇現代戲,它們是「文化大革命」中政治對藝術進行強行干預的典型產物,是極左思潮在藝術上的典型反映。當時在中央樂團任鋼琴獨奏演員的殷承宗嘗試把京劇曲調和鋼琴表現手法結合在一起。在1968年7月1日這一天,他與京劇演員錢浩梁、劉長瑜等合作的鋼琴伴唱《紅燈記》在人民大會堂向毛澤東等中央領導進行了匯報演出,獲得了高度贊賞。次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登了毛澤東等人和殷承宗、錢浩梁、劉長瑜的大幅合影照片。因此殷承宗名聲大振,紅極一時。也正是因為這一次演出,鋼琴伴唱《紅燈記》取得了樣板戲的地位,[1]鋼琴從此獲得了新生,自此在「文革」中被查禁的鋼琴又開始活躍在中國藝術舞台上。
從這時起,一些鋼琴作曲家開始依託中國優秀音樂曲目的旋律大膽進行探索,結合先進的西方音樂作曲技法和鋼琴這一樂器的獨特音色,逐步擺脫西方鋼琴音樂的影響,充分挖掘出中國的民族民間音樂和聲語匯,創作出了具有十足中國味的鋼琴作品,鋼琴改編曲成為文化大革命時期中國藝術舞台上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這一時期的改編曲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大大超過以前的改編曲,尤以器樂曲的改編較為突出。這些作品給我們展示了與以往中國鋼琴作品不同的藝術特徵:
一、改編成為主要的創作形式
鋼琴改編曲,是指創作者對既有的歌曲或器樂曲,在保持原曲相對完整性的情形下,改編為鋼琴曲。在那個思想被禁錮、中國大地每個角落都充斥著樣板戲和語錄歌的特殊時期,任何藝術家的創作作品都不可能有自由創作的意圖,否則就很可能會被冠以各種各樣荒唐的罪名。這一時期鋼琴作品的唯一創作形式就是改編。因此從鋼琴伴唱《紅燈記》開始,作曲家們對一些優秀的傳統古典樂曲、民歌和具有革命思想的當代歌曲進行了改編。在這片有限的天地里,作曲家們充分利用豐富的民族民間音樂資源,結合現代西方和聲技法和變幻多端的鋼琴音色,創造出一批具有很高藝術價值的鋼琴改編曲。
改編的類型主要為古器樂曲改編和民族聲樂曲改編兩種。比如《百鳥朝鳳》是對魯西北嗩吶曲的完美改編,又如《陝北民歌主題變奏曲》就是典型的民族聲樂曲改編。這一時期的改編曲數目之多超出了以往任何時期,填補了文革期間中國鋼琴作品的空白,也使中國鋼琴改編曲的創作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其主要創作曲目有:由京劇改編的有儲望華的《甘灑熱血寫春秋》[2]、趙曉生的《家住安源》、劉詩昆等人的《戰台風》、朱工一等人的《南海八女》。由器樂曲改編的有黎英海的《夕陽簫鼓》、儲望華的《二泉映月》、陳培勛的《平湖秋月》、殷承宗等人的《十面埋伏》、王建中的《梅花三弄》、《百鳥朝鳳》和《彩雲追月》等。由民歌和革命歌曲改編的有儲望華[2]的《紅星閃閃放光彩》、王建中《陝北民族鋼琴獨奏四首》和《瀏陽河》、崔世光[2]的《松花江上》、儲望華的《南海小哨兵》、周廣仁[2]的《陝北民歌主題交奏曲》和《台灣同胞我骨肉兄弟》、殷承宗[2]的《北風吹》、崔世光《夫妻識字》和《就義歌》等等。鋼琴改編曲突破創作形式的單一化,極大限度的增加了改編的類型,成為文革時期鋼琴創作的重要特徵之一。
二、具有鮮明形象和象徵意義的音樂標題
音樂作品中的標題是「通過語義信息使人們對特定音樂信息作有約定的有意定向聯想,從而間接表達具象、概念和情節內容。標題和語言文字的提示是其主要形式之一。」[3]如前所列,「文革」時期的作品基本上採用原曲的標題,較清晰地指明了音樂所要表現的內涵和思想感情。具有鮮明形象和象徵意義的樂曲標題一方面對於啟迪演奏者的樂思、誘發欣賞者的聯想起著重要的作用,使人民群眾容易理解接受;另一方面,也利於鋼琴曲順利通過「四人幫」殘酷而荒謬的文藝審查「法網」。
著名的鋼琴協奏曲《黃河》,共分四個樂段: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憤、保衛黃河。這四個標題與樂曲的旋律走向緊密結合在一起,使每個樂章都變得性格鮮明,大大激起了欣賞者的情感共鳴。並圍繞著「黃河」襯托出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非常振奮人心。《百鳥朝鳳》這個標題則十分簡單明了,就是要通過對各種鳥鳴聲的模仿和對生活場面的塑造來抒發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愛。而二胡曲《二泉映月》是一首家喻戶曉的經典作品,大家對它的創作者、創作背景,甚至音樂旋律都非常的熟悉。這足以給聽眾們提供一個聯想的空間。
這些音樂標題要麼側重寫景,要麼側重寫情,都被賦予了一定的深意,並且與作品的內容緊密相連。同無標題音樂相比,具有鮮明形象和象徵意義的標題音樂更具有啟發性和聯想作用,因此整個作品也更易於理解,使聽眾能更好地與作品進行交流和溝通。
三、中西結合的音樂旋律
旋律是音樂的基本要素,音樂的內容、風格、體裁、民族特徵等都首先從旋律中表現出來。《辭海》是這樣定義旋律的:旋律——亦稱曲調,指若干樂音的有組織進行。其中各音的時值和強弱不同形成節奏;各音的高低不同形成旋律線,並往往體現出調式特徵,表現一定的音樂意義。線性旋律在我國傳統音樂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很高的發展水平,這也是中國音樂作品的一大特徵。其根源是中國的語言對其的影響——音樂是語速、語音、語調甚至句歇等語言因素的抽象。[4]因此中國音樂的旋律具備了語言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特點。
在如何體現中國樂曲的旋律風格特色這個問題上,作曲家們並不拘束於傳統的西方鋼琴技巧和和聲手法,而是根據中國作品的需要進行新的改進,大膽的將民族音樂元素吸納進鋼琴音樂中,從而更好地襯托出旋律部分。從這些改編曲中可以明顯看出,作曲家基本採用原曲旋律和曲式結構,他們努力的去尋求最好的創作方式,探索最適合改編曲目的和聲語匯。其中以器樂改編曲尤為突出。
眾所周知,《二泉映月》是一首傳統二胡曲,為民間藝人阿炳(華彥鈞)在街頭賣藝時拉的樂曲。曲調時而低聲哀怨、時而悠揚婉轉、時而熱情奔放,具有勾魂攝魄的魅力,深深的烙在廣大聽眾的心裡,是二胡曲中最傑出的作品之一。將它改編成鋼琴曲,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可能喪失了二胡獨特的音響效果。但是在儲望華的鋼琴改編曲《二泉映月》中,鋼琴那寬廣的音域、優美的音色、大幅度的力度變化,以及由美妙的和聲構成的豐滿的鋼琴織體,都對旋律作了最有力的烘托。並通過和聲色彩的細致變化,細膩而准確的表達了原創者的思想感情:一種處於社會最底層的勞動人民的那種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和他們對罪惡社會的控訴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這些情感不僅都在改編曲中得到充分體現,並且旋律的感情色彩更為強烈和明顯。這一點明顯是二胡原曲所不能及的,這也不是單音音色所能體現的藝術魅力。對於這首改編曲,魏廷格給出了這樣的評價:「那豐滿的和聲、深情的復調,將單聲陳述中言猶未盡的滿腹思緒——那種難言的凄苦,對人生深切的感觸,傾訴了出來」。[5]
㈥ 中國人寫的最早的鋼琴音樂作品
趙元任1915年寫的《和平進行曲》
㈦ 中國音樂家的名字及代表作
1、聶耳-《國際歌》、《義勇軍進行曲》。
《義勇軍進行曲》在銀幕上首次響起時,不內幸正逢聶耳去世,容但這支歌作為民族革命的號角響徹了中華大地,還享譽全球。在反法西斯戰爭中,英、美、印等許多國家電台經常播放此歌。
2、冼星海-《救國軍歌》《青年進行曲》《保衛盧溝橋》和《到敵人後方去》。
《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響最大的一部代表作。作於1939年3月,並於1941年在蘇聯重新整理加工。
3、李德倫-《山林之歌》。
中國交響樂團顧問,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原中央樂團(中國交響樂團前身)藝術指導,常任指揮。北京交響樂團顧問。
4、傅庚辰-《星光啊,星光》。
在職將軍級別、中國著名資深作曲家、音樂教育家,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先後為《雷鋒》、《打擊侵略者》、《地道戰》、《閃閃的紅星》、《走在戰爭前面》、《挺進中原》等多部影片作曲,並創作了歌劇《星光啊,星光》。
5、殷承宗-《黃河》。
一位傳奇鋼琴家,中國最優秀的鋼琴家之一,也是鋼琴協奏曲《黃河》創作的主持者和作者之一、權威詮釋者。其對樂曲理解透徹,技巧卓越,感情豐富細膩,獲得世界各地樂迷的熱烈歡迎。
㈧ 談中國近代鋼琴音樂的發展史
鋼琴傳入中國不過百餘年,相當於晚浪漫主義時期。中國鋼琴音樂的發展是一個艱難的歷程。1949 年前,中國鋼琴曲創作數量很少。現代音樂流派非常多,1949 年到1966 年,基本上是浪漫主義的「民歌加和聲」的思維模式,1966 年到1978 年,只有由「樣板戲」旋律改編而成的鋼琴曲才能生存,直到80 年代,中國鋼琴創作的風格才真正開始走向多樣化。
1.西方的鋼琴來到陌生的東方古國
公元1601 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北京朝見明朝皇帝,在他貢獻的禮物中,有一件樂器,中國史書上稱為「七十二弦琴」,實際上就是鋼琴的前身,古鋼琴的一種,根據對它的形狀和發音原理的記載,應當是古鋼琴中的擊弦古鋼琴。皇帝想聽聽,於是命四名太監向與利瑪竇同來的西班牙傳教士學了一個月的彈奏法,這四名太監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古鋼琴學生。
到了清代,康熙皇帝不僅是我國歷史上少數對西方科技、文化感興趣的帝王之一,而且還有親身學習西方音樂的實際行動。1673 年,經人推薦,葡萄牙傳教士徐日升應召,擔任康熙的音樂教師,教授皇帝西方樂理和古鋼琴。皇帝學習的具體情況不得而知,但史料記載,1703 年,也就是師從徐日升的30 年後,他還能在古鋼琴上演奏中國古琴曲《普奄咒》,將中國樂曲在西方鍵盤樂器上再現出來,這表明他相當水平的彈奏技巧。康熙在位的時間是1662—1722 年,相當於歐洲巴洛克音樂靠後的時期。康熙個人愛好西方音樂,但並未頒布御旨廣泛推進,普及巴洛克音樂。
有確切記載的鋼琴(不是古鋼琴的傳入),是1842 年(已經是肖邦的時代)中英簽了《南京條約》後,英國商人認為中國是個廣大市場,一個鋼琴商行運來大批鋼琴到中國,但是,在當時社會條件下,實際並不存在他們想像的鋼琴市場,這批鋼琴後來也就下落不明了。
到了19 世紀、20 世紀之交,也就是歐洲浪漫音樂進入末期之時,上海、北京等地出現了教會學校,才開始有民間的鋼琴教學活動,但仍然人數較少,影響力也不大。
鋼琴真正在中國大地站住腳,取得社會性的地位,是在本世紀初的「學堂樂歌」運動當中實現的。「學堂樂歌」是將某些日本、歐美歌曲的曲調,填上具有反封建思想、要求富國強兵內容歌詞的歌曲。這些與傳統音樂大有差別的新音調、新的音調,中國固有的樂器難以為它伴奏,於是鋼琴、風琴參加進來。這說明一種樂器、一種藝術形式,只有當它符合某種社會性的需要時,才能在這個社會里存活下來。
2.中國人的鋼琴演奏才能
新的樂器來了,首先要學會使用它,鋼琴教學活動也同時出現了。最初的教會學校已經有了最早的鋼琴教學。到了1919 後,北京、上海相繼成立了許多音樂社團,其中大都有鋼琴教學。與此同時,在一些高等院校內也有了更系統、更正規的鋼琴教學,如「北大音樂傳習所」、「北京女高師音樂科」、「北京藝專音樂科」等。
1927 年在上海成立了我國第一所高等專業音樂教育機構———上海國立音樂學院,中國的鋼琴教育進入了更專業化的高水平時期。
在中國人學習鋼琴的早期,很自然地主要由外國人擔任教師。但中國優秀學生掌握鋼琴技巧的能力卻是出乎他們的意料的。例如,在上海「國立音樂學院」任教的薩哈羅夫,原來是彼得堡音樂學院的教授,在歐洲也是一流的演奏家,當著名的中國音樂教育家蕭友梅請他留在上海任教時,他曾表示,在中國有什麼可教的呢?只是在蕭友梅一再挽留下,才抱著試試看的心理開始了他的授課。當他全身心投入工作後,就立刻喜歡上了聰明的中國青年,直到去世也沒有離開中國。我國第一代鋼琴家李獻敏、李翠貞、丁善德等,都是他的學生。還有義大利人梅百業也教鋼琴,著名鋼琴家朱工一、傅聰等人就是他的學生。
50 年代,原蘇聯及東歐一些國家的鋼琴家、鋼琴教授與中國鋼琴界往來頻繁,對提高中國的鋼琴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後中國鋼琴水平迅速提高,僅1951—1964 年間,就有13 名我國鋼琴家在20 次不同的國際比賽中獲獎,其中包括傅聰、顧聖英、劉詩昆、殷承宗、李名強等人。而我國的鋼琴教授丁善德、朱工一、周廣仁、吳樂懿、李其芳等又都應聘擔任過各種國際鋼琴比賽的評委。
「WG」過後,特別是80 年代,在中外音樂的廣泛交流中,新一代鋼琴家成長起來。例如李堅、韋丹文、許裴平、孔祥東等等,都在重大比賽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同時,在普及方面,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鋼琴進入千千萬萬個普通家庭之中,全國所有大中城市,幾乎都捲入到了「鋼琴熱」之中。
3.中國的鋼琴曲
當今,中國人不僅能彈好鋼琴,而且還能製造達到相當水平的鋼琴。然而,鋼琴來到中國的最重要的意義還不限於此,而是由此產生出來的中國的鋼琴曲的創作,這段歷史已有90 年之久。
20 世紀最初的20 年裡,中國鋼琴曲的創作可以以趙元任為代表。趙元任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和作曲家,大約1913年,他還在美國康乃爾大學讀書時,曾為風琴改變一首樂曲《花八板與湘江浪》。
鋼琴是立體、多聲的樂器,當我們在鋼琴上彈出一條中國曲調時,立刻就遇到一個如何處理多聲結合的問題,中國傳統音樂思維主要是單聲的,歐洲雖然已經有了多聲音樂的系統技術體系,但卻往往不適合中國的曲調。本世紀初的20 年間,中國作曲家都在探索如何克服這一難題。1915 年趙元任又寫了一首《和平進行曲》,這是正式發表的第一首中國鋼琴曲。30 年代,對中國鋼琴曲創作來說,一件大事是「徵求中國風味鋼琴曲」的創作比賽。1934 年,游歷中國的美籍俄羅斯作曲家、鋼琴家齊爾品深深地迷上了中國音樂。為了在世界各地演奏中國音樂,由他發起、出資,上海音專協助,組織了這次比賽。獲得這次比賽第一名的作品就是著名中國作曲家、當年上海音專學生賀綠汀的《牧童短笛》。除此之外,他還在30 年代寫了《晚會》《懷念》《小曲》。這些鋼琴曲都有鮮明的中國風格和精緻的筆法,其中《晚會》是經常被演奏的曲目之一。
40 年代,丁善德教授最負盛名。他自幼學習民間音樂,1928 年入上海國立音樂學院學習琵琶,後改學鋼琴,師從薩哈羅夫。1935 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同年錄制了第一張唱片。後在天津、北京、上海從事教學、演奏活動。1945 年寫出了他的第一部鋼琴曲《春之旅》組曲。1947 年赴法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在巴黎寫了兩部鋼琴曲《序曲三首》和《中國民歌主題變奏曲》。此外比較有名的還有瞿維的《花鼓》,江文的《小奏鳴曲》、《鋼琴敘事詩「潯陽月夜」》和《第四鋼琴奏鳴曲「狂歡日」》。
50 年代及60 年代,丁善德創作了《第一新疆舞曲》、《兒童組曲「快樂的節日」》,陳培勛寫了四首以廣東民間音樂為主體的鋼琴曲:《賣雜貨》、《思春》、《旱天雷》和《「雙飛蝴蝶」主題變奏曲》,桑桐創作了《內蒙鋼琴曲》等等。
70 年代末,杜鳴心改編的舞劇《紅色娘子軍組曲》、周廣仁改編的《台灣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儲望華改編的《二泉映月》都產生了很大影響。
80 年代,隨著WG結束,改編曲一統天下的局面也漸趨完結,中國鋼琴曲創作進入一個新時期,最重要特點就是多樣化。汪立三1982 年發表《東山魁夷畫藝》,還有《他山集》。80 年代是一個多產的時期。
4、中國鋼琴作品
解放後,鋼琴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在建國初期的十幾年裡,鋼琴作品的創作出現了一個高潮。這一階段創作的鋼琴作品,有這樣幾個特點,首先是追求鮮明的民族風格和生動的音樂形象,大都具有明朗的意境和蓬勃的生氣。其次在和聲、復調方面都用得比較大膽。第三,留學生的作品受俄羅斯———蘇聯樂派的影響,在技巧上比較工整,結構上比較嚴謹。
70 年代以來,中國音樂創作在藝術風格和技巧上開始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不少作曲家對如何將民間歌曲及傳統的或現代的民族器樂進行鋼琴化的處理,並取得很大成就。 本論文範文來源於專業提供教育論文發表等服務的中國畢業論文網,如有業務需求請咨詢網站客服人員!------分隔線---------------------------- 上一篇:基於聲譜圖相似度淺析波形音樂檢索 下一篇:沒有了 最新論文發表 淺談中國的鋼琴音樂 基於聲譜圖相似度淺析波形音樂檢索 淺析我國現代音樂流派的分類方法 探析基於內容的中文音樂自動分類技術 小論音樂課程改革在農村教育中的應用 論文分類 文學、新聞、藝術類論文發表 科技、計算機、工程、建築類論文發表 法律、社科類論文發表 經濟、管理、會計、金融類論文發表 醫學類論文發表 教育、教學類論文發表 農業、交通等其它類論文發表 學報類論文發表 代寫畢業論文 代寫職稱論文 代寫教育論文 代寫醫學論文 代寫碩士論文 代寫論文格式 代寫論文範文 代寫論文提綱 推薦內容 淺談中國的鋼琴音樂 一、鋼琴的構造、原理及發展史 1、鋼琴的構造、發音原理 鋼琴,是1709 年在義大利的佛...基於聲譜圖相似度淺析波形音樂檢索 l 引言 隨著計算機的廣泛普及和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數字音樂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傳播四。...淺析我國現代音樂流派的分類方法 在自動流派分類系統中,需要判定一酋歌曲的流派特徵。針對這個問題,許多系統將一首歌...探析基於內容的中文音樂自動分類技術 多媒體技術及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大量 音樂 數據可以在網上流通,多媒體資料庫中的...小論音樂課程改革在農村教育中的應用 目前,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全國全面實施,這其中也包括音樂課程改革。 有些地方...鋼琴傳入中國不過百餘年,相當於晚浪漫主義時期。中國鋼琴音樂的發展是一個艱難的歷程。1949 年前,中國鋼琴曲創作數量很少。現代音樂流派非常多,1949 年到1966 年,基本上是浪漫主義的「民歌加和聲」的思維模式,1966 年到1978 年,只有由「樣板戲」旋律改編而成的鋼琴曲才能生存,直到80 年代,中國鋼琴創作的風格才真正開始走向多樣化。
1.西方的鋼琴來到陌生的東方古國
公元1601 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北京朝見明朝皇帝,在他貢獻的禮物中,有一件樂器,中國史書上稱為「七十二弦琴」,實際上就是鋼琴的前身,古鋼琴的一種,根據對它的形狀和發音原理的記載,應當是古鋼琴中的擊弦古鋼琴。皇帝想聽聽,於是命四名太監向與利瑪竇同來的西班牙傳教士學了一個月的彈奏法,這四名太監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古鋼琴學生。
到了清代,康熙皇帝不僅是我國歷史上少數對西方科技、文化感興趣的帝王之一,而且還有親身學習西方音樂的實際行動。1673 年,經人推薦,葡萄牙傳教士徐日升應召,擔任康熙的音樂教師,教授皇帝西方樂理和古鋼琴。皇帝學習的具體情況不得而知,但史料記載,1703 年,也就是師從徐日升的30 年後,他還能在古鋼琴上演奏中國古琴曲《普奄咒》,將中國樂曲在西方鍵盤樂器上再現出來,這表明他相當水平的彈奏技巧。康熙在位的時間是1662—1722 年,相當於歐洲巴洛克音樂靠後的時期。康熙個人愛好西方音樂,但並未頒布御旨廣泛推進,普及巴洛克音樂。
有確切記載的鋼琴(不是古鋼琴的傳入),是1842 年(已經是肖邦的時代)中英簽了《南京條約》後,英國商人認為中國是個廣大市場,一個鋼琴商行運來大批鋼琴到中國,但是,在當時社會條件下,實際並不存在他們想像的鋼琴市場,這批鋼琴後來也就下落不明了。
到了19 世紀、20 世紀之交,也就是歐洲浪漫音樂進入末期之時,上海、北京等地出現了教會學校,才開始有民間的鋼琴教學活動,但仍然人數較少,影響力也不大。
鋼琴真正在中國大地站住腳,取得社會性的地位,是在本世紀初的「學堂樂歌」運動當中實現的。「學堂樂歌」是將某些日本、歐美歌曲的曲調,填上具有反封建思想、要求富國強兵內容歌詞的歌曲。這些與傳統音樂大有差別的新音調、新的音調,中國固有的樂器難以為它伴奏,於是鋼琴、風琴參加進來。這說明一種樂器、一種藝術形式,只有當它符合某種社會性的需要時,才能在這個社會里存活下來。
2.中國人的鋼琴演奏才能
新的樂器來了,首先要學會使用它,鋼琴教學活動也同時出現了。最初的教會學校已經有了最早的鋼琴教學。到了1919 後,北京、上海相繼成立了許多音樂社團,其中大都有鋼琴教學。與此同時,在一些高等院校內也有了更系統、更正規的鋼琴教學,如「北大音樂傳習所」、「北京女高師音樂科」、「北京藝專音樂科」等。
1927 年在上海成立了我國第一所高等專業音樂教育機構———上海國立音樂學院,中國的鋼琴教育進入了更專業化的高水平時期。
在中國人學習鋼琴的早期,很自然地主要由外國人擔任教師。但中國優秀學生掌握鋼琴技巧的能力卻是出乎他們的意料的。例如,在上海「國立音樂學院」任教的薩哈羅夫,原來是彼得堡音樂學院的教授,在歐洲也是一流的演奏家,當著名的中國音樂教育家蕭友梅請他留在上海任教時,他曾表示,在中國有什麼可教的呢?只是在蕭友梅一再挽留下,才抱著試試看的心理開始了他的授課。當他全身心投入工作後,就立刻喜歡上了聰明的中國青年,直到去世也沒有離開中國。我國第一代鋼琴家李獻敏、李翠貞、丁善德等,都是他的學生。還有義大利人梅百業也教鋼琴,著名鋼琴家朱工一、傅聰等人就是他的學生。
50 年代,原蘇聯及東歐一些國家的鋼琴家、鋼琴教授與中國鋼琴界往來頻繁,對提高中國的鋼琴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後中國鋼琴水平迅速提高,僅1951—1964 年間,就有13 名我國鋼琴家在20 次不同的國際比賽中獲獎,其中包括傅聰、顧聖英、劉詩昆、殷承宗、李名強等人。而我國的鋼琴教授丁善德、朱工一、周廣仁、吳樂懿、李其芳等又都應聘擔任過各種國際鋼琴比賽的評委。
「WG」過後,特別是80 年代,在中外音樂的廣泛交流中,新一代鋼琴家成長起來。例如李堅、韋丹文、許裴平、孔祥東等等,都在重大比賽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同時,在普及方面,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鋼琴進入千千萬萬個普通家庭之中,全國所有大中城市,幾乎都捲入到了「鋼琴熱」之中。
3.中國的鋼琴曲
當今,中國人不僅能彈好鋼琴,而且還能製造達到相當水平的鋼琴。然而,鋼琴來到中國的最重要的意義還不限於此,而是由此產生出來的中國的鋼琴曲的創作,這段歷史已有90 年之久。
20 世紀最初的20 年裡,中國鋼琴曲的創作可以以趙元任為代表。趙元任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和作曲家,大約1913年,他還在美國康乃爾大學讀書時,曾為風琴改變一首樂曲《花八板與湘江浪》。
鋼琴是立體、多聲的樂器,當我們在鋼琴上彈出一條中國曲調時,立刻就遇到一個如何處理多聲結合的問題,中國傳統音樂思維主要是單聲的,歐洲雖然已經有了多聲音樂的系統技術體系,但卻往往不適合中國的曲調。本世紀初的20 年間,中國作曲家都在探索如何克服這一難題。1915 年趙元任又寫了一首《和平進行曲》,這是正式發表的第一首中國鋼琴曲。30 年代,對中國鋼琴曲創作來說,一件大事是「徵求中國風味鋼琴曲」的創作比賽。1934 年,游歷中國的美籍俄羅斯作曲家、鋼琴家齊爾品深深地迷上了中國音樂。為了在世界各地演奏中國音樂,由他發起、出資,上海音專協助,組織了這次比賽。獲得這次比賽第一名的作品就是著名中國作曲家、當年上海音專學生賀綠汀的《牧童短笛》。除此之外,他還在30 年代寫了《晚會》《懷念》《小曲》。這些鋼琴曲都有鮮明的中國風格和精緻的筆法,其中《晚會》是經常被演奏的曲目之一。
40 年代,丁善德教授最負盛名。他自幼學習民間音樂,1928 年入上海國立音樂學院學習琵琶,後改學鋼琴,師從薩哈羅夫。1935 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同年錄制了第一張唱片。後在天津、北京、上海從事教學、演奏活動。1945 年寫出了他的第一部鋼琴曲《春之旅》組曲。1947 年赴法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在巴黎寫了兩部鋼琴曲《序曲三首》和《中國民歌主題變奏曲》。此外比較有名的還有瞿維的《花鼓》,江文的《小奏鳴曲》、《鋼琴敘事詩「潯陽月夜」》和《第四鋼琴奏鳴曲「狂歡日」》。
50 年代及60 年代,丁善德創作了《第一新疆舞曲》、《兒童組曲「快樂的節日」》,陳培勛寫了四首以廣東民間音樂為主體的鋼琴曲:《賣雜貨》、《思春》、《旱天雷》和《「雙飛蝴蝶」主題變奏曲》,桑桐創作了《內蒙鋼琴曲》等等。
70 年代末,杜鳴心改編的舞劇《紅色娘子軍組曲》、周廣仁改編的《台灣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儲望華改編的《二泉映月》都產生了很大影響。
80 年代,隨著WG結束,改編曲一統天下的局面也漸趨完結,中國鋼琴曲創作進入一個新時期,最重要特點就是多樣化。汪立三1982 年發表《東山魁夷畫藝》,還有《他山集》。80 年代是一個多產的時期。
4、中國鋼琴作品
解放後,鋼琴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在建國初期的十幾年裡,鋼琴作品的創作出現了一個高潮。這一階段創作的鋼琴作品,有這樣幾個特點,首先是追求鮮明的民族風格和生動的音樂形象,大都具有明朗的意境和蓬勃的生氣。其次在和聲、復調方面都用得比較大膽。第三,留學生的作品受俄羅斯———蘇聯樂派的影響,在技巧上比較工整,結構上比較嚴謹。
70 年代以來,中國音樂創作在藝術風格和技巧上開始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不少作曲家對如何將民間歌曲及傳統的或現代的民族器樂進行鋼琴化的處理,並取得很大成就。
㈨ 中國著名音樂作品都有哪些
1.幻想交響曲之「女巫安息日夜會之夢」
2.幻想交響曲之「赴弄刑進行曲」
3.幻想交響曲之內「田野景容色」
4.幻想交響曲之「舞會」
5.幻想交響曲之「夢幻、熱情」
6.即興幻想曲
7.美麗的夢幻者
8.升C小調第4即興曲「幻想..即興作品」
9.B大調奏鳴曲
10.《華樂斯坦》奏鳴曲第一樂章
11.古鋼琴奏鳴曲
12.奏鳴曲第一樂章
13.鋼琴奏鳴曲
14.小奏鳴曲第一樂章
15.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
16.大提琴鳴曲第一樂章
17.鋼琴奏鳴曲第樂章
18.《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
19.哈利路亞合唱團
20.我們的上帝是堅固的堡壘
21.英雄凱旋歸 22.無論你走到哪裡
23.有一個嬰孩為我們誕生
24.個板
25.杜鵑與夜鶯
26.小抒情曲
27.G小調賦格
28.醒來吧,沉睡的人們
29.羊兒可以安祥地吃草
30.G弦上的詠嘆調
㈩ 鋼琴名曲精選100首的作品目錄
一、中外兒童歌曲(25首)
1.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2.小小的船
3.我愛北京天安門
4.紅星歌(電影《閃閃的紅星》主題曲)
5.啊,蘇珊娜
6.我是草原小牧民
7.小燕子
8.小機靈的歌
9.我們多麼幸福
10.花仙子之歌
11.小螺號
12.小小少年(聯邦德國影片《英俊少年》插曲)
13.快樂的節日
14.讀書郎一、中外兒童歌曲(25首)
1.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2.小小的船
3.我愛北京天安門
4.紅星歌(電影《閃閃的紅星》主題曲)
5.啊,蘇珊娜
6.我是草原小牧民
7.小燕子
8.小機靈的歌
9.我們多麼幸福
10.花仙子之歌
11.小螺號
12.小小少年(聯邦德國影片《英俊少年》插曲)
13.快樂的節日
14.讀書郎
15.每當贛走過老師的窗前
16.少年,少年,祖國的春天
17.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18.七子之歌
19.可愛的藍精靈
20.嘀哩嘀哩
21.歌聲與微笑
22.鈴兒響。丁當
23.孤獨的牧羊人
24.種太陽
25.魯冰花
二、經園歌曲(11首)
26.蝸牛與黃鸝鳥
27.光陽的故事
28.媽媽的吻
29.綠島小夜曲
30.外波的澎湖灣
31.童年
32.小城故事
33.鼓浪嶼之{皮
34.龍的傳人
35.蘭花草
36.橄欖樹
三、中國民歌(22首)
37.我的家鄉日喀則
38.快樂的哆嗦
39.紫竹調
40.賣湯圓
41.頌祖國
42.茉莉花
43.可愛的一朵玫瑰花
44.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45.綉荷包
46.猜調
47.阿里山的姑娘
48.康定情歌
49.瑪依拉
50.小河淌水
51.步步高
52.敖包相會
53.虹彩妹妹
54.阿拉木汗
55.花兒與少年
56.采檳榔
57.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58.贊歌
四、外國民歌(20首)
59.剪羊毛
60.深深的海洋
61.月亮河
62.搖籃曲
63.小路
64.四季歌
65.喀秋莎
66.哎喲,媽媽
67.山楂樹
68.紅河谷
69.友誼地久天長
70.梭羅河
71.北國之春
72.鴿子
73.保爾的母雞
74.紡織姑娘
75.當我們年輕時
76.三套車
77.紅莓花兒開
78.海濱之歌
五、流行歌曲(22首)
79.同一首歌
8D.難忘今宵
81.我愛你,中國(電影《海外赤子》插曲)
82.我和我的祖國
83.隱形的翅膀
84.嶄新的世界(電影《阿拉丁》主題曲)
85.千尋的固舞曲(《千與千尋》插曲)
86.美女與野獸(電影《美女與野獸》主題曲)
87.千與千尋的神隱(《千與千尋》主題曲)
88.今夜你能否感覺愛(電影《獅子王》主題曲)
89.風之彩(電影《風中奇緣》主題曲)
90.超級瑪利奧一代
91.倒影(電影《花木蘭》主題曲)
92.女人花
93.千里之外
94.彎彎的月亮
95.斗琴
96.菊花台
97.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訶
98.夏天(日本電影《菊次郎的夏天》主題曲)
99.北京歡迎你
100.我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