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的音樂家
TOP.1 聶耳 聶耳(1912-1935),原名聶守信,字子義(亦作紫藝),漢族,雲南玉溪人。中國音樂家。聶耳先後寫有《碼頭工人歌》、《畢業歌》、《大路..[詳細介紹] 票數:1150 人氣:3133 投票 TOP.2 冼星海 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1945年10月30日),曾用名黃訓、孔宇,祖籍廣東番禺,出生於澳門,是中國近代作曲家、鋼琴家,於1939年所作的《..[詳細介紹] 票數:1150 人氣:2746 投票 TOP.3 賀綠汀 賀綠汀(1903-1999) ,原名賀楷,當代著名音樂家、教育家,湖南邵陽人。1931年考入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早年參加湖南農民運動和廣州起義。..[詳細介紹] 票數:903 人氣:1809 投票 TOP.4 華彥鈞(阿炳) 華彥鈞,又名阿炳(1893-1950),江蘇無錫人。代表作有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和《寒春風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和《..[詳細介紹] 票數:426 人氣:1287 投票 TOP.5 王洛賓 王洛賓 (1913-1996),著名的西部民歌傳播者,被譽為中國現代歌曲之王。[詳細介紹] 票數:397 人氣:2370 投票 TOP.6 馬可 馬可(1918-1976)江蘇徐州人。一生寫了二百多首(部)音樂作品,其中以歌曲《南泥灣》、《我們是民主青年》、《咱們工人有力量》、《呂梁..[詳細介紹] 票數:283 人氣:819 投票 TOP.7 劉天華 劉天華(1895-1932),中國傑出的民族音樂作曲家、音樂教育家、二胡與琵琶演奏家。江蘇江陰人。劉天華受其影響從小就接觸革新思想。從中學..[詳細介紹] 票數:232 人氣:751 投票 TOP.8 雷振邦 雷振邦 (1916--1997)是我國著名的電影音樂作曲家,國家一級作曲,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電影能夠家協會理事,中國電影音樂協會付..[詳細介紹] 票數:224 人氣:830 投票 TOP.9 谷建芬 歌曲:媽媽的吻、歌聲與微笑、今天是你的生日、祖光里的媽媽、采蘑菇的小姑娘、等等[詳細介紹] 票數:190 人氣:562 投票 TOP.10 俞伯牙 俞伯牙彈奏了樂器帝王瑤琴,一曲《高山流水》遇知音,結識了樵夫鍾子期,演繹了一段佳話。今天知音一詞,就是由此而來。[詳細介紹] 票數:173 人氣:895 投票 TOP.11 張千一 先後和李娜、譚晶等著名歌唱家合作。1976年畢業於沈陽音樂學院管弦系。1977年開始從事作曲工作,1984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自八十..[詳細介紹] 票數:140 人氣:794 投票 TOP.12 陳鋼 陳鋼 (1935-)上海市人。從小跟父親陳歌辛學音樂,十歲起隨匈牙利鋼琴家伐勒學鋼琴。大學四年級時,與何占豪合作寫了蜚聲國內外的小提琴..[詳細介紹] 票數:124 人氣:714 投票 TOP.13 朱載堉 朱載堉,明代王爺,發明音樂的十二等分法,被法國傳教士獲得,帶回歐洲,掀起了歐洲音樂革命,依據這套音樂理論,歐洲發明了鋼琴、小提琴�..[詳細介紹] 票數:86 人氣:616 投票
❷ 國際音樂理事會的中國之行
國際音樂理事會第32屆大會暨第2屆世界音樂論壇2007年在北京開幕。這是國際音樂理事會大會第一次在中國舉辦。來自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國際音樂理事會成員國代表、國際音樂組織代表、音樂界著名人士、專家以及國際音樂理事會全體成員出席了本次會議。會議將選舉執行理事會和國際音樂理事會主席,舉辦由中外知名專家參與的世界音樂論壇,還安排了多姿多彩的中國傳統音樂演出,以使世界各國的音樂家有機會了解中國優秀的音樂。這次會議由國際音樂理事會和中國音樂家協會共同舉辦。 中國音樂家協會在此間宣布,國際音樂理事會第三十二屆大會暨第二屆世界音樂論壇將於2007年月11日至16日在北京舉行。這是國際音樂理事會首次在中國舉辦。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徐沛東說,中國音樂界德高望眾的前輩,諸如呂驥、賀綠汀、劉光亞、李煥之和吳祖強等人都曾先後在國際音理會擔任榮譽會員、副主席和理事等職,中國音樂家協會一直與國際音理會保持密切合作關系。
他表示,此次大會除了將要討論會員事務以外,還將討論很多重要問題,如音樂文化的多樣性、傳統音樂的保護和創新、維護知識產權、發展音樂教育及音樂產業等。這些都是中國音樂領域的重要問題。國際音理會主席理查德·萊茨表示知道中國有著許多與少數民族有關的音樂,其中有些已是瀕危品種。「令人鼓舞的是,中國政府一貫支持採取行動來搶救和振興這些音樂」,此次中國的東道主亦安排豐富的文藝演出來招待與會者。
❸ 中國音樂家協會隸屬於政府的哪一個部門管理或批准成立
中國音樂家抄協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的國際音理會(IMC)的成員之一,呂驥、李煥之曾為該會名譽會員,吳祖強為現任執行委員。
中國音樂家協會是全國性、專業性的音樂家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國各民族音樂家組成的專業性人民團體。
它也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音樂家和音樂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繁榮我國社會主義音樂事業的重要力量,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的國際音理會(IMC)的成員之一。
1949年7月創會,原名為「中華全國音樂工作者協會」,首任主席為音樂家呂驥先生。
(3)中國音樂家理事擴展閱讀
中國音樂家協會實行個人會員與團體會員制,現有34個團體會員(省、自治區音協),10000餘名個人會員(包括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理論評論家、詞作家、音樂教育家、翻譯家、音樂活動組織者),分布在全國各藝術院校、文藝表演團體和研究部門中,從事創作、理論研究、表演和教學等工作。
中國音樂家協會是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團體會員。截至2018年12月,中國音樂家協會為社會藝術水平考級機構。
❹ 廣東省音樂家協會的理事成員
發布時間:2007-03-09
(按姓氏筆畫排序)
權益保障委員會
主 任:劉長安
副主任:張嵐版
委 員:丁紹防、劉權劍鋒、何偉光、張樹
理論創作委員會
主 任:何 平
副主任:杜 鳴
委 員:龍偉華、嚴冬、徐肇基、費鄧洪、黃蒲生
表演藝術委員會
主 任:唐 彪
副主任:崔崢嶸
委 員:王邵玫、李雲迪、李素華、呼德、苗向陽
民族音樂委員會
主 任:余其偉
副主任:姚曉強
委 員:卜燦榮、萬靄端、陳葆坤、陳佐輝、湯凱旋
音樂教育委員會
主 任:唐永葆
副主任:程大兆
委 員:蘇嚴惠、陳述劉、周廣平、楊岩、程建平、
流行音樂委員會
主 任:陳小奇
副主任:陳潔明
委 員:李小兵、楊湘粵、解承強
社會活動委員會
主 任:余其鏗
副主任:陶誠
委 員:王莉、馬國華、趙彥、郭偉生、譚天玄
音樂考級委員會
主 任:但昭義
副主任:張 寧
委 員:王建平、相西源、席偉瀧、黃天東、溫恆泰
❺ 中國現代著名的音樂家是哪幾位
中國現代著名的音樂家有蕭友梅、劉天華、賀綠汀、馬思聰、谷建芬、王立平、譚盾、徐沛東等。具體介紹以下幾位:
1、蕭友梅
蕭友梅(1884年~1940年),字思鶴,又名雪明。中國專業音樂教育的奠基人和開拓者、音樂理論家、作曲家。1884年1月7日生於廣東中山,1940年12月31日卒於上海。蕭友梅是中國第一所正規的專業高等音樂學府——國立音樂院(今上海音樂學院)的創始人之一。
2、劉天華
劉天華(1895年~1932年),中國現代作曲家、演奏家及音樂教育家。1895年生於江蘇江陰澄江鎮西橫街。劉天華選擇二胡作為改革國樂的突破口,借鑒小提琴的技法和西洋器樂的創作手法,並融合琵琶、古琴的演奏技巧,使二胡從樂曲到演奏上都增添了藝術表現力,變成近代專業獨奏樂器。
3、賀綠汀
賀綠汀(1903年~1999年),原名賀楷,湖南邵陽人。當代著名音樂家、教育家。1931年考入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早年參加湖南農民運動和廣州起義。
先後任武昌藝術專科學校教員、明星影片公司音樂科科長、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宣傳隊音樂教員、延安中央管弦樂團團長、華北文工團團長。
4、馬思聰
馬思聰(1912年~1987年),廣東海豐人。中國傑出的作曲家、小提琴家與音樂教育家,被譽為「中國小提琴第一人」。他的小提琴作品在中國近代音樂史上影響力最大,其1937年創作的《思鄉曲》被認為是中國20世紀的音樂經典之一。1987年5月20日於美國費城逝世。
5、王立平
王立平,男,1941年8月5日出生,滿族,吉林省長春市人。大學本科學歷,從事知識產權工作16年。國家一級作曲,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中國電影樂團藝術指導,愛好音樂、文學、攝影;主要作品有:《潛海姑娘》、《鴿子》、《海港之歌》等。
6、譚盾
譚盾,1957年8月出生於湖南長沙茅沖,中國音樂人、作曲、指揮。中央音樂學院碩士畢業,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畢業。
1979年,創作了第一部交響樂作品《離騷》,1983年以交響曲《風雅頌》贏得國際作曲大獎。
❻ 中國音樂家
冼星海(1905-1945) 中國近現代著名的音樂家,原籍廣東番禺,生於澳門一個貧苦船工的家庭。1918年入嶺南大學附中學小提琴,1926年入北大音樂傳習所、國立藝專音樂系學習。1928年進上海國立音專學小提琴和鋼琴,並發表了著名的音樂短論《普遍的音樂》。1929年去巴黎勤工儉學,從師於著名提琴家帕尼·奧別多菲爾和著名作曲家保羅·杜卡。1931年考入巴黎音樂院在肖拉·康托魯姆作曲班學習。留法期間,創作了《風》、《遊子吟》、《d小調小提琴奏鳴曲》等十餘首作品,1935年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創作了大量戰斗性的群眾歌曲,並為進步影片《壯志凌雲》、《青年進行曲》,話劇《復活》、《大雷雨》等譜寫音樂。抗戰開始後參加上海救亡演劇二隊,後去武漢與張曙一起負責開展救亡歌詠運動。1935年至1938年間,創作了《救國軍歌》、《只怕不抵抗》、《游擊軍歌》、《路是我們開》、《茫茫的西伯利亞》、《祖國的孩子們》、《到敵人後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種類型的聲樂作品。1938年任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並在「女大」兼課。教學之餘,創作了不朽名作《黃河大合唱》和《生產大合唱》等作品。1940年去蘇聯學習、工作,1945年病逝於莫斯科。此間,寫有交響曲《民族解放》、《神聖之戰》,管弦樂組曲《滿江紅》,管弦樂《中國狂想曲》以及小提琴曲《郭治爾-比戴》等,現已收集到他的作品近三百件。此外還寫了《聶耳——中國新興音樂的創造者》、《論中國音樂的民族形式》等大量音樂論文,已發表的有三十五篇。由於他對發展我國革命音樂所作的巨大貢獻,贏得了「人民音樂家」的光榮稱號。
王洛賓 (1913-1996),著名的西部民歌傳播者,被譽為中國現代歌曲之王。王洛賓1913年1月生於北京,他父親是油漆匠,會演奏多種民族樂器,而且十分愛唱京劇和崑曲。在家庭的熏陶下,王洛賓自幼就喜愛上音樂,並且對音樂有著很好的感受力和記憶力。
1919年,王洛賓入小學讀書,這時正值「新文化運動」,王洛賓因此學會了許多學堂樂歌,同時開始接觸到一些西方和日本的曲調。1924年,王洛賓入通縣潞河一所教會興辦的中學讀書,在唱詩班裡他接觸到西洋和聲,並且對和弦有了初步的了解。1931年,王洛賓考入北平師范學校藝科,隨俄籍老師霍爾瓦特夫人學習聲樂和鋼琴,開始接受系統的音樂教育。
「九·一八」事變以後,王洛賓希望能用音樂來喚起民眾的愛國熱忱,便為蕭軍的小說《八月的鄉村》創作了一首插曲《奴隸之愛》,這首曲子也是王洛賓的處女作。次年,由於家庭生活日漸困難,王洛賓不得不輟學,到一所中學擔任音樂老師。
1937年,王洛賓參加了由著名作家丁玲領導的西北戰地服務團,並隨團出入槍林彈雨。在這個時期的戰斗生活中,王洛賓還創作了《洗衣歌》、《老鄉上戰場》、《風陵渡的歌聲》等歌曲。1938年春,西北戰地服務團奉上級指示,派出作家蕭軍、詩人塞克、音樂家王洛賓和朱南星等人赴新疆開展工作,在六盤山途中的一個車馬店裡,王洛賓一行巧遇一名綽號叫「五朵梅」的民歌手,她是該店的店主。在大家的邀請下,民歌手為他們演唱了兩首民歌,「五朵梅」演唱時那種豐富情感、意境,加上那抒情動聽的旋律,令王洛賓沉醉在這優美的歌聲中。
為了他深愛的西部民歌,王洛賓拜訪了來往蘭州、新疆的兄弟民族司機。有一位維吾爾族的司機給他唱了一首吐魯番民歌《達坂城》,王洛賓一下子就被樸素優美、活潑明快的旋律迷住,立即記下了這曲調,並請人翻譯了歌詞,同時將其進行重新改編並定名為《馬車夫之歌》改編後的這首歌曲,旋律更加流暢動聽,情調詼諧幽默。這是王洛賓創作生涯上的一個轉折點,也是他搜集整理的第一首少數民族歌曲。
從此以後,王洛賓每到一個地方就尋找一切機會搜集民歌,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王洛賓搜集、整理並記下了眾多優美動聽、有學術價值的各兄弟民族民歌,如維吾爾族《掀起你的蓋頭來》、《喀什噶爾舞曲》、《青春舞曲》、《阿拉木汗》、《半個月亮爬上來》、《依拉拉》、哈薩克民歌《流浪之歌》、《我等你到明天》、《羊群里躺著想念你的人》、《瑪依拉》、《黃昏里的炊煙》、《都他爾和瑪麗亞》、《暮色蒼茫》等。這些旋律流暢、曲調清新的歌曲直到今天仍然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在搜集整理民歌的基礎上,王洛賓還改編了許多民歌,如久唱不衰的《在那遙遠的地方》這首經典之作,就是王洛賓根據哈薩克民歌《潔白的前額》(又名《羊群里躺著想念你的信》改編的。《在那遙遠的地方》這首歌曲首先在甘肅和青海一帶傳開,不久便流傳到全國各地,數十年來,一直深受大眾的喜愛。
1996年3月14日,這位蜚聲海外,影響過幾代人的一代西部歌王,在烏魯木齊與世長辭。
任光(1900-1941) 浙江嵊縣人。從小喜愛民間音樂,會拉琴、吹號、彈風琴。1919年到法國勤工儉學,當過鋼琴修理工人,同時學習音樂。1927年回國後,參加左翼劇聯音樂小組及歌曲作者協會。1934年創作了著名的《漁光曲》(同名進步影片插曲,周璇主演並主唱)而一舉成名。以後還創作了《月光光》、《新蓮花落》、《大地行軍曲》等電影插曲和一些救亡歌曲,如《打回老家去》(署名前發)、《高粱紅了》等著名歌曲。此外,還創作過歌劇《台兒庄》(《洪波曲》)的音樂。1940年起在新四軍軍部工作,皖南事變時不幸犧牲。
聶耳(1912-1935) 原名聶守信,字子義,一作紫藝。筆名曾用過黑天使、噪森、浣玉、王達平等。雲南玉溪人,生於昆明。自幼喜愛花燈、滇劇等民間音樂,會演奏多種民間樂器。
大革命時期曾參加進步學生運動,十八歲到上海,翌年考進「明月歌舞團」,向黎錦暉學習作曲。因不滿劇團的方針,於1932年退出,去北平與李元慶等開展革命音樂活動。後回上海參加劇聯音樂小組,發起組織了中國新興音樂研究會。並在聯華影業公司、百代唱片公司工作,為左翼進步電影、話劇、舞台劇作曲。1933年在創作上初試鋒芒,創作了《開礦歌》、《賣報歌》、使人耳目一新。1934年是他的「音樂年」,《大路歌》、《開路先鋒》、《畢業歌》、《新女性》、《碼頭工人歌》、《前進歌》、《打長江》等歌曲以及《金蛇狂舞》、《翠湖春曉》等民族器樂曲,都是這一年完成的。1935年,寫下了《梅娘曲》、《慰勞歌》、《塞外村女》、《自衛歌》、《鐵蹄下的歌女》以及建國後定為國歌的《義勇軍進行曲》。他從事音樂創作時間只有兩年左右,卻為八部電影、三部話劇、一部舞台劇寫了二十首主題歌或插曲,加上其他歌曲十五首和根據民間音樂整理改編的民族器樂合奏四首、口琴曲兩首,共創作了四十一首音樂作品。此外還發表了《黎錦暉的「芭蕉葉上詩」》、《中國歌舞短論》等十五篇戰斗性的音樂論文和《時代青年》等三部電影劇本(生前未出版)。
1935年到日本,准備經歐洲去蘇聯求學,不幸於游泳時溺死於藤澤市鵠沼海中。他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徵和時代精神,第一次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國無產階級的光輝形象,是我國當之無愧的革命音樂的開路先鋒。
馬可(1918-1976) 江蘇徐州人。曾在河南大學化學系學習,後在冼星海的感召和引導下,參加河南抗敵後援會巡迴演劇第三隊。1939年抵延安,在魯迅藝術學院音樂工作團工作、學習,得到冼星海、呂驥等人的指導,記錄、整理過大量民族資料。後在東北解放區從事音樂活動,解放後任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一生寫了二百多首(部)音樂作品,其中以歌曲《南泥灣》、《我們是民主青年》、《咱們工人有力量》、《呂梁山大合唱》,秧歌劇《夫妻識字》歌劇《周子山》(與張魯、劉熾合作)、《白毛女》(與瞿維、張魯、向隅等合作)、《小二黑結婚》,管弦樂《陝北組曲》等流傳最為廣泛。
在音樂理論研究上,除了對冼星海作專題研究,著有《冼星海傳》外,還涉及到新歌劇的發展、戲曲音樂改革、革命音樂傳統和群眾音樂生活等各方面的問題,並著有《中國民間音樂講話》、《時代歌聲漫議》等書和二百餘篇論文。他在歌曲創作、歌劇創作、音樂理論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為人們留下了豐富的遺產。1978年他的部分歌曲被編入《馬可歌曲選》出版。以他為首集體創作的《哀樂》是現在國內最正式的儐儀用曲。
劉天華 (1895-1932) 著名作曲家、民族樂器演奏家、音樂教育家。江蘇省江陰縣人。出生於知識分子家庭,是文學家劉半農之弟。1909年入常州中學,開始學習西洋管樂器。1911年因學校停辦而輟學,參加「反滿青年團」軍樂隊。1912年赴上海參加「開明劇社」樂隊。1914年返回家鄉,先後在江陰、常州的中學里教音樂。其間曾向江南民間音樂家周少梅、沈肇州學習二胡、琵琶;專程赴河南學琴;向僧、道和民間藝人學習多種民間樂器;記錄民間樂譜,並開始音樂創作。1922年受聘赴北京,任教於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同年秋又兼任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音樂體育專科教師。1926年任教於北京藝術專門學校音樂系和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音樂系,直至去世。任教期間,先後學習了三弦拉戲、崑曲、小提琴、和聲學、理論作曲等,在廣泛學習中國民間音樂和西洋音樂的基礎上。創作了二胡獨奏曲《病中吟》、《月夜》、《苦悶之謳》、《悲歌》、《良宵》、《親居吟》、《空山鳥語》、《光明行》、《獨弦操》、《燭影搖紅》,琵琶獨奏曲《歌舞引》、《改進操》、《虛籟》和器樂合奏曲《變體新水令》。1927年創辦「國樂改進社」。同年,編輯出版《音樂雜志》,參與發起「愛美樂社」。曾用五線譜和工尺譜准確地記錄梅蘭芳的唱腔(《梅蘭芳歌曲譜》1930)。搜集《安次縣吵子會樂譜》、《佛曲譜》。一生中總共編寫了四十七首二胡練習曲,十一首琵琶練習曲。奠定了二胡專業創作和演奏的基礎。
李煥之 (1919-) 原籍福建晉江,生於香港。1936年入上海國產音專從師於蕭友梅。抗戰爆發後,在廈門、香港等地從事革命歌曲創作。1938年就讀於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結業後留校任教,並主編《民族音樂》。解放戰爭時期,任華北聯大文藝學院音樂系主任。建國後,一直活躍在音樂戰線,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四十餘年來,創作了大量音樂作品,除了傳唱一時的《民主建國進行曲》、《新中國青年進行曲》、《社會主義好》等歌曲外,主要有管弦樂《春節組曲》、《第一交響樂——英雄海島》,古琴弦歌合唱《蘇武》,古箏協奏曲《汨羅江幻想曲》,獨幕歌劇《異國之秋》等,還編有《作曲教程》,並撰寫了三百餘篇論文,部分收入《音樂創作散論》一書。
❼ 北京音樂家協會的理事成員
名譽主席:杜鳴來心
顧 問:源
王安國 方堃 朱廣星
李湘林 陳天戈 姚思源
主 席: 譚利華
副主席:
王次炤 王黎光 宋祖英
張維良 楊青 孟新洋
駐會副主席:陳衛東
理事:
馬秋華 尹鐵良 王寧
王華 王吉樂 王慶泉
王次炤 王英民 王宣德
王瑞璞 王黎光 關序
劉明 劉國超 安瑞
祁德淵 佟征 吳迎
宋青松 宋祖英 張朝
張勤 張大龍 張開誠
張伯瑜 張維良 李民
李剛 李小峰 李方方
杜曉十 楊青 沈一民
蘇貞 陳光 陳軍
陳衛東 孟新洋 金兆鈞
修駿 趙方 徐昌俊
海倩雯 郭建欣 常明
曹德維 黃河 董華
謝嘉幸 譚利華
❽ 中國著名的音樂家有哪些注意:不要古代,只要現代.
賀綠汀(1903-1997)湖南邵陽縣人。1923年入長沙岳雲學校藝術專修科,隨陳嘯空等學習音樂。大革命期間曾參加湖南農民運動、廣州起義。
1928年創作的《暴動歌》曾在海陸豐一帶流傳。1931年入上海國立音專,從著名音樂家黃自學習理論作曲,從查哈羅夫、阿克薩可夫學習鋼琴。1934年所作鋼琴曲《牧童短笛》和《搖籃曲》在亞歷山大·齊爾品舉辦的「徵求中國風味的鋼琴曲」評選中獲第一獎。此後進入電影界,參加歌曲作者協會,為左翼進步影片《風雲兒女》、《十字街頭》、《馬路天使》等寫音樂,其中《春天裡》、《天涯歌女》等插曲廣為傳唱。「八·一三」事件後,參加上海救亡演劇一隊,後到重慶,任教於育才學校音樂組。這時創作了《游擊隊歌》、《墾春泥》、《嘉陵江上》等風格清新的歌曲。1941年去新四軍,1943年到延安,創建了中央管弦樂隊。解放戰爭期間,繼續教學和創作。合唱《新世界的前奏》,秧歌劇《劉德順歸隊》,管弦樂小品《森吉德瑪》、《晚會》等都是這一時期的產物。解放後,賀綠汀任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和中國音協副主席,主要從事培養人才,但仍堅持創作,寫有大量聲樂作品和電影音樂。
半個世紀以來,賀綠汀共創作了三部大合唱、二十四首合唱、近百首歌曲、六首鋼琴曲、六首管弦樂曲、十多部電影音樂以及一些秧歌劇音樂和器樂獨奏曲,並著有《賀綠汀音樂論文選集》
華彥鈞
華彥鈞 (1893-1950)民間音樂家。小名阿炳,江蘇無錫東亭人,當地雷尊殿道士華清和之子。華清和號雪海,擅長演奏各種民間樂器,尤精於琵琶。華彥鈞自幼從其父學習音樂。他四歲喪母,二十一歲患眼病,三十五歲時雙目失明。在無錫市以沿街賣唱和演奏各種樂器為生,飽嘗人間的苦難。阿炳的器樂演奏深為群眾歡迎,其超群技藝,早在十八歲時就已被當地的道教音樂界看好。他曾廣泛學習各種民間音樂,能超脫狹隘的師承和模仿,根據自己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創作、演奏各種器樂曲。但他一生中的大部分作品,由於種種原因未能流傳於世。僅有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龍船》等得以保存下來,並成為中國民族音樂殿堂中的瑰寶。1950年,他所演奏的六首樂曲曾被錄音,並由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將其記錄整理,編成《阿炳曲集》(音樂出版社1956年出版
雷振邦 (1916--1997)是我國著名的電影音樂作曲家,國家一級作曲,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電影能夠家協會理事,中國電影音樂協會付會長、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1916年5月,雷振邦出生於北京,滿族人。由於家庭生活比較優裕的,使他很小就接觸到京戲。七八歲時,便能哼唱京劇小段,還能用胡琴拉京戲以及一些歌曲。
1928年9月,雷振邦來到沈陽奉天公立學校讀小學,後入南滿中學。在音 樂老師的熏陶下,雷振邦學會吹得一口動聽的口琴,加入學校口琴隊,並成為該隊的指揮。他常把一些歌曲改成口琴合奏,並指揮演出。
1939年1月雷振邦去日本求學。在東京,他進了日本高等音樂學校作曲系預科。不到半年的時光,雷振邦便完成了預科專業,校長允許他跳級,轉年便成為作曲系本科學生。
1943年雷振邦回到祖國,先後在北平女子中學和惠中女子中學做音樂教員。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他在課余組織起一個五十多人的業余交響樂團。
雷振邦曾把中國古曲《悲歌》改編成管弦樂的曲子,供業余交響樂團演出,這是公開演出的雷振邦的第一部作品。
1949年6月雷振邦來到中國電影樂團從事專業作曲,,從此踏入影壇。
1955年4月雷振邦被調到長春電影製片廠任作曲,此後他的創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30多年間,他譜寫的電影歌曲一百餘首。他堅持深入生活,向民間藝人學習,創作了大量的形象鮮明,優美抒情,具有強烈的民族地方色彩和散發著撲鼻的生活芬芳的音樂作品,形成他作品獨特的藝術風格。如他為反映少數民族生活的影片《五朵金花》、《劉三姐》、《冰山上的來客》、《景頗姑娘》、《蘆笙戀歌》等譜寫的樂曲,都具有上述音樂特點。
1960年在第二屆百花獎中,他為影片《劉三姐》的譜曲,榮獲最佳音樂獎。以後他為影片《冰山上的來客》、《吉鴻昌》和《小字輩》譜寫的樂曲,也分別在1964年和1980年長春電影製片廠舉辦的第一、二屆「小百花獎」中獲最佳作曲獎。
幾十年來,雷振邦創作的故事影片音樂主要有:《董存瑞》、《馬蘭花開》、《蘆笙戀歌》、《花好月圓》、《五朵金花》、《金玉姬》、《達吉和他的父親》、《劉三姐》、《萬木春》、《冰山上來客》、《景頗姑娘》、《戰洪圖》、《鋼鐵巨人》、《暗礁》、《吉鴻昌》、《小字輩》、《幽谷戀歌》、《明天回答你》、《精變》《赤橙黃綠青藍紫》、《東方大魔王》……還有82集電視連續劇《四世同堂》等。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曾經風靡全國,廣為傳唱,成為人們喜愛的經典音樂作品,他不愧為是我國影壇深受觀眾歡迎的著名電影作曲家。
李煥之 (1919-)原籍福建晉江,生於香港。1936年入上海國產音專從師於蕭友梅。抗戰爆發後,在廈門、香港等地從事革命歌曲創作。1938年就讀於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結業後留校任教,並主編《民族音樂》。解放戰爭時期,任華北聯大文藝學院音樂系主任。建國後,一直活躍在音樂戰線,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四十餘年來,創作了大量音樂作品,除了傳唱一時的《民主建國進行曲》、《新中國青年進行曲》、《社會主義好》等歌曲外,主要有管弦樂《春節組曲》、《第一交響樂——英雄海島》,古琴弦歌合唱《蘇武》,古箏協奏曲《汨羅江幻想曲》,獨幕歌劇《異國之秋》等,還編有《作曲教程》,並撰寫了三百餘篇論文,部分收入《音樂創作散論》一書。
聶耳(1912-1935)原名聶守信,字子義,一作紫藝。筆名曾用過黑天使、噪森、浣玉、王達平等。雲南玉溪人,生於昆明。自幼喜愛花燈、滇劇等民間音樂,會演奏多種民間樂器。
大革命時期曾參加進步學生運動,十八歲到上海,翌年考進「明月歌舞團」,向黎錦暉學習作曲。因不滿劇團的方針,於1932年退出,去北平與李元慶等開展革命音樂活動。後回上海參加劇聯音樂小組,發起組織了中國新興音樂研究會。並在聯華影業公司、百代唱片公司工作,為左翼進步電影、話劇、舞台劇作曲。1933年在創作上初試鋒芒,創作了《開礦歌》、《賣報歌》、使人耳目一新。1934年是他的「音樂年」,《大路歌》、《開路先鋒》、《畢業歌》、《新女性》、《碼頭工人歌》、《前進歌》、《打長江》等歌曲以及《金蛇狂舞》、《翠湖春曉》等民族器樂曲,都是這一年完成的。1935年,寫下了《梅娘曲》、《慰勞歌》、《塞外村女》、《自衛歌》、《鐵蹄下的歌女》以及建國後定為國歌的《義勇軍進行曲》。他從事音樂創作時間只有兩年左右,卻為八部電影、三部話劇、一部舞台劇寫了二十首主題歌或插曲,加上其他歌曲十五首和根據民間音樂整理改編的民族器樂合奏四首、口琴曲兩首,共創作了四十一首音樂作品。此外還發表了《黎錦暉的「芭蕉葉上詩」》、《中國歌舞短論》等十五篇戰斗性的音樂論文和《時代青年》等三部電影劇本(生前未出版)。
1935年到日本,准備經歐洲去蘇聯求學,不幸於游泳時溺死於藤澤市鵠沼海中。他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徵和時代精神,第一次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國無產階級的光輝形象,是我國當之無愧的革命音樂的開路先鋒。
王洛賓 (1913-1996),著名的西部民歌傳播者,被譽為中國現代歌曲之王。王洛賓1913年1月生於北京,他父親是油漆匠,會演奏多種民族樂器,而且十分愛唱京劇和崑曲。在家庭的熏陶下,王洛賓自幼就喜愛上音樂,並且對音樂有著很好的感受力和記憶力。
1919年,王洛賓入小學讀書,這時正值「新文化運動」,王洛賓因此學會了許多學堂樂歌,同時開始接觸到一些西方和日本的曲調。1924年,王洛賓入通縣潞河一所教會興辦的中學讀書,在唱詩班裡他接觸到西洋和聲,並且對和弦有了初步的了解。1931年,王洛賓考入北平師范學校藝科,隨俄籍老師霍爾瓦特夫人學習聲樂和鋼琴,開始接受系統的音樂教育。
「九·一八」事變以後,王洛賓希望能用音樂來喚起民眾的愛國熱忱,便為蕭軍的小說《八月的鄉村》創作了一首插曲《奴隸之愛》,這首曲子也是王洛賓的處女作。次年,由於家庭生活日漸困難,王洛賓不得不輟學,到一所中學擔任音樂老師。
1937年,王洛賓參加了由著名作家丁玲領導的西北戰地服務團,並隨團出入槍林彈雨。在這個時期的戰斗生活中,王洛賓還創作了《洗衣歌》、《老鄉上戰場》、《風陵渡的歌聲》等歌曲。1938年春,西北戰地服務團奉上級指示,派出作家蕭軍、詩人塞克、音樂家王洛賓和朱南星等人赴新疆開展工作,在六盤山途中的一個車馬店裡,王洛賓一行巧遇一名綽號叫「五朵梅」的民歌手,她是該店的店主。在大家的邀請下,民歌手為他們演唱了兩首民歌,「五朵梅」演唱時那種豐富情感、意境,加上那抒情動聽的旋律,令王洛賓沉醉在這優美的歌聲中。
為了他深愛的西部民歌,王洛賓拜訪了來往蘭州、新疆的兄弟民族司機。有一位維吾爾族的司機給他唱了一首吐魯番民歌《達坂城》,王洛賓一下子就被樸素優美、活潑明快的旋律迷住,立即記下了這曲調,並請人翻譯了歌詞,同時將其進行重新改編並定名為《馬車夫之歌》改編後的這首歌曲,旋律更加流暢動聽,情調詼諧幽默。這是王洛賓創作生涯上的一個轉折點,也是他搜集整理的第一首少數民族歌曲。
從此以後,王洛賓每到一個地方就尋找一切機會搜集民歌,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王洛賓搜集、整理並記下了眾多優美動聽、有學術價值的各兄弟民族民歌,如維吾爾族《掀起你的蓋頭來》、《喀什噶爾舞曲》、《青春舞曲》、《阿拉木汗》、《半個月亮爬上來》、《依拉拉》、哈薩克民歌《流浪之歌》、《我等你到明天》、《羊群里躺著想念你的人》、《瑪依拉》、《黃昏里的炊煙》、《都他爾和瑪麗亞》、《暮色蒼茫》等。這些旋律流暢、曲調清新的歌曲直到今天仍然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在搜集整理民歌的基礎上,王洛賓還改編了許多民歌,如久唱不衰的《在那遙遠的地方》這首經典之作,就是王洛賓根據哈薩克民歌《潔白的前額》(又名《羊群里躺著想念你的信》改編的。《在那遙遠的地方》這首歌曲首先在甘肅和青海一帶傳開,不久便流傳到全國各地,數十年來,一直深受大眾的喜愛。
1996年3月14日,這位蜚聲海外,影響過幾代人的一代西部歌王,在烏魯木齊與世長辭。
冼星海(1905-1945)中國近現代著名的音樂家,原籍廣東番禺,生於澳門一個貧苦船工的家庭。1918年入嶺南大學附中學小提琴,1926年入北大音樂傳習所、國立藝專音樂系學習。1928年進上海國立音專學小提琴和鋼琴,並發表了著名的音樂短論《普遍的音樂》。1929年去巴黎勤工儉學,從師於著名提琴家帕尼·奧別多菲爾和著名作曲家保羅·杜卡。1931年考入巴黎音樂院在肖拉·康托魯姆作曲班學習。留法期間,創作了《風》、《遊子吟》、《d小調小提琴奏鳴曲》等十餘首作品,1935年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創作了大量戰斗性的群眾歌曲,並為進步影片《壯志凌雲》、《青年進行曲》,話劇《復活》、《大雷雨》等譜寫音樂。抗戰開始後參加上海救亡演劇二隊,後去武漢與張曙一起負責開展救亡歌詠運動。1935年至1938年間,創作了《救國軍歌》、《只怕不抵抗》、《游擊軍歌》、《路是我們開》、《茫茫的西伯利亞》、《祖國的孩子們》、《到敵人後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種類型的聲樂作品。1938年任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並在「女大」兼課。教學之餘,創作了不朽名作《黃河大合唱》和《生產大合唱》等作品。1940年去蘇聯學習、工作,1945年病逝於莫斯科。此間,寫有交響曲《民族解放》、《神聖之戰》,管弦樂組曲《滿江紅》,管弦樂《中國狂想曲》以及小提琴曲《郭治爾-比戴》等,現已收集到他的作品近三百件。此外還寫了《聶耳——中國新興音樂的創造者》、《論中國音樂的民族形式》等大量音樂論文,已發表的有三十五篇。由於他對發展我國革命音樂所作的巨大貢獻,贏得了「人民音樂家」的光榮稱號。
❾ 中國著名音樂家
伯牙:古代傳說人物,生於春秋戰國時代,相傳琴曲《水仙操》、《高山流水》是他的作品。
師曠:春秋時代晉國音樂家,相傳《陽春》、《白雪》、《玄默》三操是他的作品。
嵇康:三國魏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單樂家,以所彈《廣陵散》知名。
雷海青:唐代著名宮廷藝人,精通琵琶,因反對安祿山被支解示眾。
李龜年:唐代宮廷樂師,作《渭州曲》。
董庭蘭:唐代古琴家,以善彈《胡茄十八拍》的兩種傳譜著稱。
姜夔:南宋著名詞人、音樂家,有《律呂新書》等音樂著作。
朱權:明代戲曲理論家、劇作家和古琴家。論著有《神奇秘譜》、《太和正音譜》等數十種。
王玉峰:清末民間盲藝人,以「三弦彈戲」模仿譚鑫培、龔雲甫等京劇名演員唱腔知名。
華彥鈞:現代民間音樂家,人稱「瞎子阿炳」。所作《聽松》、《二泉映月》、《寒春風曲》等二胡曲最為依妙。
劉天華:現代作曲家、民族樂器演奏家,所作《良宵》、《光明行》、《空山鳥語》等二胡曲發展了二胡的表現手法。
聶耳:我國無產階級革命音樂奠基者,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作有歌曲《義勇軍進行曲》、《開路先鋒》、《大路歌》、《前進歌》、《鐵蹄下的歌女》等三十餘首及歌劇《揚子江暴風雨》。
冼星海:現代作曲家、人民音樂家。作品有大合唱《黃河》、《生產》等,歌曲有《到敵人後方去》、《在太行山上》等,交響曲《民族解放》、《神聖之戰》、交響組曲《滿江紅》等。
張曙:現代作曲家,作品有《保衛國土》、《洪波曲》等二百餘首。
麥新:現代作曲家,作品《大刀進行曲》、《游擊隊歌》,在群眾中廣泛流傳。
------------------------
離我們比較近的,鋼琴家殷承宗,傅聰,小提琴家俞麗拿(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最權威的演奏者)
新生代:李雲迪,肖邦第十四屆國際肖邦鋼琴比賽第一名.(肖邦鋼琴比賽可以說是世界影響最大的鋼琴比賽,在李雲迪之前幾屆,第一名連續空缺,因為比賽評委非常苛刻嚴謹,寧可讓第一名空缺,也不讓平庸者得第一名!足見李雲迪的優秀!!)
郎朗:郎朗是第一位與柏林、維也納、美國五大等所有一流樂團長期合作,在全世界所有的著名的音樂廳舉辦個人獨奏會的中國鋼琴家。年僅22歲的他,已成為繼霍洛維茲和魯賓斯坦之後世界鋼琴界的又一位領軍人物。郎朗的音樂才華以及熱情奔放的性情相得益彰,使他成為古典音樂最理想的詮釋者和年輕人心中的偶像。
❿ 中國音樂文學學會的理事成員
2007年中國音樂文學抄學會第七屆會員代襲表大會選舉結果:
主席:喬羽。
榮譽主席:閻肅、張藜。
副主席:
王立平、王曉嶺、葉旭全、石順義、劉麟、任衛新、宋小明、陳小奇、曉光、賀東久、胡宏偉、曹勇、謝安慶、虞文琴、瞿琮。
秘書長:王玉民。
副秘書長:李昌明、宋青松、喬方、蘇柳、楊啟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