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大班教育活動方案語言《摘蘋果》活動感悟怎麼寫
幼兒體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在體育活動中增強幼兒體質,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觀、樂觀、合作的態度。隨著對《綱要》的不斷學習,我們體會到《綱要》摒棄了以往體育活動中重效果輕過程,過分注重技能訓練的弊端,從知道思想和基本要求方面都體現了以人為本,促進每個孩子一生課持續發展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讓孩子主動學習,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主動性、創造性。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活動中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適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行為。
B. 適合幼兒體操德音樂
初探小班音樂活動和藝術體操的整合 供稿人:許慧芳 單位:市屬聯辦幼兒園 點擊次數:320 發表時間:2006年02月10日 10:43 修改時間:2006年02月10日 10:44 一、問題的提出 音樂教育學科是以音樂藝術為基礎,同時又兼跨音樂美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的綜合性學科。幼兒音樂...教育是在教幼兒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進行的教育工作,它是人一生中最早的音樂教育。在學前教育階段,我們可以通過音樂教育發掘幼兒的潛能,塑造幼兒健康活潑的個性,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 我園是以藝術體操為特色的幼兒園,我園的藝術體操已榮獲全國幼兒體操比賽一等獎等多項大獎,為了把藝術體操在我園普及化我決定嘗試小班音樂活動和藝術體操的整合,利用音樂的娛樂性特點和體操的柔韌性特點引導幼兒在玩中學,,把音樂教育寓於愉快的音樂感受和音樂表現之中,學得愉快,學有所得。,以「樂」作為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以促進幼兒性格活潑開朗,,精神飽滿,德、智、體美等方面同時得到發展。 二、目標 1.幼兒喜歡並願意參加音樂活動 2.願意跟著老師學做簡單的模仿動作和體操韻律活動 3.能跟著音樂做簡單的體操模仿游戲和生活模仿游戲 4.能聽辨明顯的音樂形象,並能用動作表示 三.措施 1教師以自身熱情和飽滿激情帶領幼兒參與活動,激發幼兒活動的積極性。 2活動過程應遵循幼兒年齡和心理特徵,利用各種道具吸引幼兒注意力,鼓勵幼兒達到目標。 3設計活動應從簡單到復雜,以游戲為主線,調動幼兒樂意活動的主觀能動性。 4當幼兒在活動中遇到困難想上放棄時,教師適時的鼓勵和引導,幫助幼兒克服膽怯心裡,增強自信心。 四、活動安排 九月份 律動:幼兒園好、開汽車 體操律動:拍手點頭 十月份 1. 體操音樂活動:一隻小花狗 2. 模仿動作:動物的叫聲 3. 律動:小鳥飛 十一月份 體操音樂游戲:我的小小雞 游戲:小動物出來走走走、玩具兵進行曲 十二月份 體操模仿動作:鴕鳥和大灰狼、小花貓上學校 音樂游戲:碰一碰 一月份 集體舞:新年好 體操律動:拍皮球、小刺蝟背果果 表演游戲:小兔乖乖 五、實踐結果 一、體操和音樂活動的整合,有利於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提高幼兒身體素質 我班是今年剛入園的幼兒,從家訪中了解到,班中隔代養的孩子佔大多數,祖輩們對自己的孫子輩特別溺愛,事事包辦代替的現象很嚴重,由於缺乏一定的鍛煉,班中孩子抵禦外界環境的能力特別弱,氣候稍有變化,孩子們就生病,影響了班中的出勤率。 綱要中指出:學前教育的任務是:構建後續學習及終身發展的基礎,培養健康活潑,好奇探究,文明樂群,勇敢自信,有初步責任感,面向21世紀的兒童。幼兒階段是培養和奠定一個人一生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們教師不僅要構建和創設學習環境,為幼兒最近發展區打下基礎。更應該注意幼兒素質的培養,因為21世紀需要的是知識、能力、交往等各方面健全的復合型人才,而身心健康是實現復合型人才的必備條件。為了改變這種現象,增強幼兒體質,我們不僅在運動活動中滲透體操,並且在音樂活動中根據班中幼兒好動、好模仿的特點,把音樂活動和體操有機的整合。讓幼兒在活動中初步接觸體操的一些基本動作。通過模仿進行練習,開學初期,班中孩子對早操律動特別有興趣,他們喜歡律動「開汽車」,只要音樂響起,孩子們就會隨音樂模仿「轉動方向盤,開車剎車」等動作,於是,我在幼兒喜歡音樂會做小碎步的基礎上增加了體操中的足尖步,讓幼兒練習小碎步和足尖步交替走,已表示小汽車一會兒開得快,一會兒開得慢。在活動中,當我說道:「前面人多,小心開車。」幼兒就會用足尖步走,當我說道:「車上高速公路了。」幼兒就會走小碎步,小碎步和足尖步交替走,不僅使幼兒了解了體操中足尖步走路的特點,增強了活動的情趣性,也讓幼兒體驗了具有一定難度的足尖步走路的挺拔性、愉悅性。在歌表演「小花狗」的活動中,我在幼兒熟悉歌詞,樂意表演的基礎上,把體操中的橫叉動作穿插在表演中,讓幼兒先欣賞老師的表演,再試著自己練習。初步接觸體操動作,幼兒的積極性、模仿性特別濃厚,當他們橫叉後,神奇的做小花狗兩眼黑黝黝,想吃肉骨頭動作,更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同時,也激發了幼兒表演的積極性,為了讓幼兒對體操有一定的了解,喜歡做,願意做,我間隔一段時間,讓幼兒欣賞大班體操班孩子的表演,以調動孩子練習的積極性,通過這次活動,實踐證明:班中的幼兒體質有所增強,發病率逐月減少,班中孩子的出勤率從開學初的78%上升為期末的95%,充分證明了幼兒鍛煉後的改變。也讓我們老師感到整合課程的魅力所在。 二、根據班中孩子的特點預設整合活動,能挖掘幼兒潛能,發揮幼兒想像創造力 綱要中指出:尊重幼兒的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三方面的個體評價,因材施教,努力使每個幼兒都獲得滿足和成功,我班的特點是男孩多、女孩少,男孩子們比較喜歡模仿打鬥一類的角色,如:奧特曼打怪獸,變形金剛。他們的特點是動作比較有力度,而體操中的一些動作都是柔中帶鋼。比較適合男孩子們模仿,為了轉移幼兒的興趣和注意力,我在預設音樂整合活動時,以游戲情節貫穿在活動之中,吸引調動男孩子參與的積極性,其次,創設環境,促使幼兒大膽表現的慾望。在歌表演「大蘋果」中,我創設了蘋果園的環境,再引導幼兒做開汽車去蘋果園摘蘋果的游戲,在活動中,幼兒邊唱歌邊進行摘蘋果的模仿動作,當唱道:「身體健康真快樂」時,幼兒雙手上舉,挺胸抬頭,練習了體操的基本動作「揚掌位」那挺拔的動作男孩子特別喜歡,班中的沈傑小朋友不僅動作漂亮,還富有想像力,他說:老師,我像不像一棵樹。得到我的肯定和表揚後,孩子做得更有力,更神氣了。音樂的悟性和靈感在孩子身上顯露出來,李冰睿小朋友平時在語言和美工活動中表達表現力很弱,對兒歌、故事的認知和記憶都落後與同伴,但在音樂活動中,孩子的悟性和動作明顯比同伴協調,根據孩子的特長,我經常在音樂活動中,讓同伴模仿她的動作,孩子在活動中發揮了特長,也找回了自信。同時,也是我感覺到:我們教師要善於全方位的看待每一個孩子,不能用一把尺衡量孩子。只有挖掘幼兒的潛在能力,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不歧視孩子。在迎新年活動中,我班展示了體操和音樂活動整合的表演節目,再節目開始前,我先向家長介紹了我園體操和音樂活動的開展情況,讓家長了解我園這一特色,活動開始,在小螺號的音樂聲中,孩子隨著音樂自然的點頭,隨後兩腿交叉盤坐,左右擺動身體,孩子們把左右擺動身體想像為小船開了,接著,又做起雙腳對碰、壓腿、收腿、等動作,每一個動作孩子們都能發揮想像。花仙子是孩子們熟悉又喜歡的音樂,在「嘀嘀嘀、嘀嘀嘀」音樂聲中,孩子們把轉動手腕錶示小花的動作,和體操中精彩的「小滑板」亮相動作相結合進行表現,動作整齊有力。孩子們的精彩一刻給家長留下了難忘的記憶,從孩子的表演中,家長對我園的體操有了初步的印象,他們臉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 體操已成為我園特色的一大亮點,在今後的活動中,我要繼續探索體操和音樂的整合。不斷的追求,不斷的實踐,運用這一特色去挖掘更多孩子體操的潛能,點燃每個孩子的智慧火花。 ■相關鏈接 讓孩子快樂地唱(音樂專題計劃) 在主題活動中讓孩子插上自主的翅膀(續) 藝術體操與音樂的整合 幼兒主動性學習的培養 對培養幼兒音樂興趣的點滴感受 對區角活動的初探 淺
C. 怎樣培養幼兒歌唱的音樂表現力
一、尋找提高幼兒興趣的切入點,增強幼兒的表現力。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幼兒主動學習、積極探討的內在動力。」幼兒如何對音樂課感興趣,在音樂活動中如何積極主動地表現音樂的美呢?」在活動中,我激發,培養幼兒興趣的切入點是多注意觀察幼兒,了解他們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從他們的日常興趣入手,滲透音樂教育。例如: 音樂欣賞活動是所有音樂活動的形式中,教師最難掌握的 ,而孩子最感興趣的是動畫片,游戲,教育家洛克說過:「教育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也都變成一種游戲似的。」將游戲,動畫片放到音樂欣賞的課堂上,可以把索然無味的音樂欣賞教學變成一件幼兒非常喜愛的事情,使他們快快樂樂地學,輕輕鬆鬆地欣賞。如:大班音樂欣賞《水族館》的活動中,如果光聽音樂,進行欣賞,幼兒必然會感覺索然無味,雲山霧罩的,提不起興趣,我根據音樂所表達的內容精心的製作了精美的動畫,讓孩子們視聽結合,欣賞音樂的同時,又能感受音樂所表達的故事。幼兒的活動情緒相當的高漲,個個都很積極的參與活動,在熟悉樂曲旋律後, 了解優美流暢與纖巧輕快的不同音樂性質,根據自身感受音樂所表達的內容,與同伴一起游戲,用身體動作表現各種水草舞動和小魚游動的不同形態,發展創造力和表現力。 二、利用多種表現手段來培養孩子的表現力.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教育手段的新穎多樣是吸引幼兒注意、激發學習興趣、形成學習動機的條件。因此,在音樂活動中,要利用多種表現手段來培養孩子的表現力. (一)情感熏陶 孩子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他們的情感也是豐富的,喜怒哀樂全都在臉上,當這些喜怒哀樂需要抒發,宣洩,與寄託時,這也是音樂課上增強幼兒表現力的最好契機。例如:一天中午,孩子們即將起床,忽然一個不速之客猛地從門縫飛進了睡眠室里,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隻小麻雀,當孩子們睜大眼睛躍躍欲試的想親手逮住麻雀玩的同時,突然又飛進來一隻比剛才大一點的麻雀,孩子們立刻明白了:「老師,是麻雀媽媽找孩子來了。」此時的小麻雀已經被嚇得飛進了床下的縫隙間,麻雀媽媽不停地在叫著,似乎在焦急的呼喚著小麻雀的名字。孩子們都爭先恐後的出主意怎麼將小麻雀逮到,但是孩子們最終目的都是一致的想請老師將麻雀逮到後,放飛。當看著麻雀母子在天空中飛翔的時候,孩子們的歡呼雀躍聲傳的很遠,有的孩子還掉出了眼淚,感嘆著麻雀母子的親情。我隨即將《小烏鴉愛媽媽》的課提前到了當天。我以麻雀媽媽焦急的尋找孩子為切入點,喚起了孩子心靈深處最真摯、最純潔的愛。因此,孩子在學習這首歌曲的時候,更深刻的體會到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在理解音樂,演唱歌曲的基礎上達到了情感的共鳴。在演唱歌曲時,哪裡需要唱慢一些,哪裡需要唱柔一些,哪裡要表現的焦急一些,哪裡要加上什麼樣的動作等,孩子們都水到表渠成的表現出來,提高了孩子的表現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唱出來 1.音色 每個人的生理結構不同,致使每個人的聲音音色也各不相同。在音樂活動中可以利用孩子的不同音色進行分角色演唱,會各取所長,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以增強孩子的表現力。 2.音量 歌唱來源於生活,是生活的提煉,與文學、美術、音樂等息息相關,不僅在人的視覺上產生美感,而且給聽覺也帶來享受。《大雨和小雨》是一首非常有趣的歌曲,圍繞著「嘩啦啦和淅瀝瀝」的聲音開展 ,在活動中,我根據幼兒對雨的已有感知經驗,讓幼兒利用聲音大小表現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強弱力度,提高孩子的表現力. 3.表情 音樂是一種具有強烈情感感染力的藝術,而幼兒的特點又是易受感染和喜愛模仿的,要想使幼兒真正學會有表情地演唱,教師自己的歌聲、琴聲、情緒、體態表情和臉部表情要具有高度的情感感染力。每一次活動,每一個環節,力爭自己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人其中,用歌聲、琴聲,表情和語言促進與幼兒、幼兒與歌曲之間的情感交往。愛護小樹苗在唱到」別搖別搖,快別搖」時,表情是十分焦急的,當唱到:好孩子要愛護小樹苗的時候要高興的。表演小樹苗的,挺起了要是很舒服,很精神的表情。這樣孩子也會從模仿老師,到真正的懂得如何用表情表達對歌曲的理解。 (三)說出來 語言是人類進行交流,表達情感的重要工具。在音樂活動教唱歌曲時,我首先讓幼兒感受曲子,理解歌詞,從而啟發幼兒用生動、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例如:教唱歌曲《愛護小樹苗》前,我請幼兒先講述自己焦急,高興,招呼小朋友時的心情及用什麼方式表現的大膽的說出來,在學唱歌曲時利用經驗遷移,孩子就有了豐富的實際感受,會產生相應的形象思維。 (四)敲打出來。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指出: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學習的材料發生興趣。為了讓幼兒利用樂器無障礙地自由表達,我嘗試鼓勵孩子把樂器當作一個好朋友,由此進行更好的交流。例如:在打擊樂活動《和小鈴的對話》中,我手持小鈴,在幼兒面前用小鈴發出的各種不同聲音,表演如何用小鈴和自己對話,並讓幼兒猜:小鈴對我說了什麼?是甜蜜的話還是抱怨的話?是傷心的事還是滑稽的事?用臉部表情表現對小鈴聽說內容的反應,幫助幼兒理解小鈴所說的意思。然後讓幼兒自由嘗試,同時鼓勵幼兒間互相猜想。幼兒在操作嘗試中不僅運用著已掌握的節奏型、還不斷探索發現出新的節奏型,並能想像說出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在對幼兒的不斷肯定中,幼兒有了自信心和表現欲,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始終充滿著非常高的積極性。他們在自主操作的狀態下,與材料、同伴、教師不斷發生互動,表達與表現的潛能也更進一步地被激發出來。 (五)畫出來 音樂是流動的圖畫。美術與音樂相輔相成,能夠很大程度的提高幼兒的表現力。在音樂活動中讓幼兒對歌曲做較充分理解的前提下,引導幼兒遷移經驗,讓幼兒開動腦筋去想像更加美好的事情,再把他們用圖畫的形式記錄下來。例如:《春天在哪裡》這首歌,幼兒通過學習歌曲,創編歌詞,創編動作等充分的理解了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也在心裡充分的體驗了歌曲所表達的美感。在對歌曲做延伸想像時,想像力在老師的引導下變得大膽,開闊。當老師鼓勵幼兒運用畫筆在紙上把關於春天的種種美妙景物用圖畫的形式來展現時,這就給了幼兒一個更充分去感受美和表現美的空間,他們呈現出來的畫面色彩更大膽、內容更豐富。 (六)跳出來 在律動和舞蹈教學中,首先是幼兒欣賞音樂,在欣賞的過程中來感受音樂,並且再用自己的動作表情來表現音樂,在熟悉音樂,理解音樂內容的情況下,才能夠更好地表現音樂,我也堅持做每一個動作,並不是簡單的手動或腳動來表演動作,而是用眼神等面部表情,用優美協調的動作來表達感情。 例如:律動《摘果子》中,在前兩拍中是手伸上去摘蘋果的,讓幼兒想像我摘到了一個最大的蘋果,心裡很開心,就要露出笑容,最後一個八拍我摘到了滿滿的一籃蘋果,舉在頭頂,特別開心,讓幼兒想像要把蘋果送給誰吃,會表揚你,那樣心裡更加開心了。在律動中充分發揮了表現能力。 (七)錄下來。 大的作曲家根據故事而創作改編歌劇,這是需要堅實的藝術功底,強烈的創作慾望,以及豐富的想像力及創作能力。作為幼兒,還不可能具有這種能力。但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想像成一個具體的事物,或是編成一段小情節,一個小故事,是他們能做到且較為喜歡的一種形式。這種形式對幼兒來說,難以完全記錄下來,這時,就需要藉助現代教育媒體的力量,將幼兒的肢體動作、角色語言情節想像等音樂表現進行現場記錄。如在教授歌曲《好娃娃》時,最後一
D. 大班音樂欣賞活動《 蘋果和蛀蟲》里摘蘋果的音樂哪裡能找的到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E2MTgzNDky.html
E. 幼兒園數字7怎麼上課
幼兒園大班教案《數字7》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7」 及正確的發音。
2、能正確書寫「7」的格式,能看圖寫數。
3、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4、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後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數字「7」所代表的具體數量。
教學難點:會用實際相同物體來表示數量「7」。
活動准備
數字歌音樂、神奇的手指歌音樂、若干手偶、多媒體課件、數字7、魔術道具。
活動過程:
一、律動:播放《神奇的手指歌》音樂,師幼共同完成。
二、記憶猶新:播放《數字歌》音樂,復習幼兒在中班認識的數字,從而導入新課《學寫數字7》。
三、教師板書:學寫數字7。
四、激發興趣
1、變魔術;通過教師變數字7,激發幼兒興趣,使幼兒的思維活躍起來,並且讓幼兒觀察老師變的是什麼。
2、幼兒回答正確後,老師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數字7,幼兒拿出小手模仿老師書寫數字7。
3、老師再次表演變魔術,讓幼兒猜一猜老師這次又會變什麼,正確引導幼兒如何在田字格中寫下一個數字7。
4、幼兒回答正確後,老師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數字7。
5、師幼摘蘋果:師幼共同來數一共摘了多少個蘋果。老師再次在田字格中寫數字7,且強調書寫數字7的正確格式。
五、游戲
1、老師拿出手偶,讓幼兒數一數並回答有多少個手偶?
2、師幼共同選出最喜歡的手偶進行找朋友(兩個手偶,激發幼兒尋找自己的好朋友),通過找朋友具體指導數量7及書寫7的正確格式。
六、鞏固練習
1、老師發給幼兒練習題,通過做練習,加強數字7在幼兒記憶中的印象和書寫格式。
教學反思
通過鞏固聯練習,大部分幼兒都能准確的發音,以及數字7的書寫格式都能正確掌握,除個別的民族幼兒發音不準。在今後的教學中不但要教會寫數字7,而且還要教會如何把數字7寫得更漂亮。
小網路:7,阿拉伯數字,是6與8之間的綠色自然數、第四個質數、奇數之一。
F. 如何在日常音樂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音樂表現力
一、尋找提高幼兒興趣的切入點,增強幼兒的表現力。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幼兒主動學習、積極探討的內在動力。」幼兒如何對音樂課感興趣,在音樂活動中如何積極主動地表現音樂的美呢?」在活動中,我激發,培養幼兒興趣的切入點是多注意觀察幼兒,了解他們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從他們的日常興趣入手,滲透音樂教育。例如: 音樂欣賞活動是所有音樂活動的形式中,教師最難掌握的 ,而孩子最感興趣的是動畫片,游戲,教育家洛克說過:「教育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也都變成一種游戲似的。」將游戲,動畫片放到音樂欣賞的課堂上,可以把索然無味的音樂欣賞教學變成一件幼兒非常喜愛的事情,使他們快快樂樂地學,輕輕鬆鬆地欣賞。如:大班音樂欣賞《水族館》的活動中,如果光聽音樂,進行欣賞,幼兒必然會感覺索然無味,雲山霧罩的,提不起興趣,我根據音樂所表達的內容精心的製作了精美的動畫,讓孩子們視聽結合,欣賞音樂的同時,又能感受音樂所表達的故事。幼兒的活動情緒相當的高漲,個個都很積極的參與活動,在熟悉樂曲旋律後, 了解優美流暢與纖巧輕快的不同音樂性質,根據自身感受音樂所表達的內容,與同伴一起游戲,用身體動作表現各種水草舞動和小魚游動的不同形態,發展創造力和表現力。
二、利用多種表現手段來培養孩子的表現力.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教育手段的新穎多樣是吸引幼兒注意、激發學習興趣、形成學習動機的條件。因此,在音樂活動中,要利用多種表現手段來培養孩子的表現力.
(一)情感熏陶
孩子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他們的情感也是豐富的,喜怒哀樂全都在臉上,當這些喜怒哀樂需要抒發,宣洩,與寄託時,這也是音樂課上增強幼兒表現力的最好契機。例如:一天中午,孩子們即將起床,忽然一個不速之客猛地從門縫飛進了睡眠室里,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隻小麻雀,當孩子們睜大眼睛躍躍欲試的想親手逮住麻雀玩的同時,突然又飛進來一隻比剛才大一點的麻雀,孩子們立刻明白了:「老師,是麻雀媽媽找孩子來了。」此時的小麻雀已經被嚇得飛進了床下的縫隙間,麻雀媽媽不停地在叫著,似乎在焦急的呼喚著小麻雀的名字。孩子們都爭先恐後的出主意怎麼將小麻雀逮到,但是孩子們最終目的都是一致的想請老師將麻雀逮到後,放飛。當看著麻雀母子在天空中飛翔的時候,孩子們的歡呼雀躍聲傳的很遠,有的孩子還掉出了眼淚,感嘆著麻雀母子的親情。我隨即將《小烏鴉愛媽媽》的課提前到了當天。我以麻雀媽媽焦急的尋找孩子為切入點,喚起了孩子心靈深處最真摯、最純潔的愛。因此,孩子在學習這首歌曲的時候,更深刻的體會到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在理解音樂,演唱歌曲的基礎上達到了情感的共鳴。在演唱歌曲時,哪裡需要唱慢一些,哪裡需要唱柔一些,哪裡要表現的焦急一些,哪裡要加上什麼樣的動作等,孩子們都水到表渠成的表現出來,提高了孩子的表現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唱出來
1.音色
每個人的生理結構不同,致使每個人的聲音音色也各不相同。在音樂活動中可以利用孩子的不同音色進行分角色演唱,會各取所長,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以增強孩子的表現力。
2.音量
歌唱來源於生活,是生活的提煉,與文學、美術、音樂等息息相關,不僅在人的視覺上產生美感,而且給聽覺也帶來享受。《大雨和小雨》是一首非常有趣的歌曲,圍繞著「嘩啦啦和淅瀝瀝」的聲音開展 ,在活動中,我根據幼兒對雨的已有感知經驗,讓幼兒利用聲音大小表現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強弱力度,提高孩子的表現力.
3.表情
音樂是一種具有強烈情感感染力的藝術,而幼兒的特點又是易受感染和喜愛模仿的,要想使幼兒真正學會有表情地演唱,教師自己的歌聲、琴聲、情緒、體態表情和臉部表情要具有高度的情感感染力。每一次活動,每一個環節,力爭自己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人其中,用歌聲、琴聲,表情和語言促進與幼兒、幼兒與歌曲之間的情感交往。愛護小樹苗在唱到」別搖別搖,快別搖」時,表情是十分焦急的,當唱到:好孩子要愛護小樹苗的時候要高興的。表演小樹苗的,挺起了要是很舒服,很精神的表情。這樣孩子也會從模仿老師,到真正的懂得如何用表情表達對歌曲的理解。
(三)說出來
語言是人類進行交流,表達情感的重要工具。在音樂活動教唱歌曲時,我首先讓幼兒感受曲子,理解歌詞,從而啟發幼兒用生動、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例如:教唱歌曲《愛護小樹苗》前,我請幼兒先講述自己焦急,高興,招呼小朋友時的心情及用什麼方式表現的大膽的說出來,在學唱歌曲時利用經驗遷移,孩子就有了豐富的實際感受,會產生相應的形象思維。
(四)敲打出來。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指出: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學習的材料發生興趣。為了讓幼兒利用樂器無障礙地自由表達,我嘗試鼓勵孩子把樂器當作一個好朋友,由此進行更好的交流。例如:在打擊樂活動《和小鈴的對話》中,我手持小鈴,在幼兒面前用小鈴發出的各種不同聲音,表演如何用小鈴和自己對話,並讓幼兒猜:小鈴對我說了什麼?是甜蜜的話還是抱怨的話?是傷心的事還是滑稽的事?用臉部表情表現對小鈴聽說內容的反應,幫助幼兒理解小鈴所說的意思。然後讓幼兒自由嘗試,同時鼓勵幼兒間互相猜想。幼兒在操作嘗試中不僅運用著已掌握的節奏型、還不斷探索發現出新的節奏型,並能想像說出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在對幼兒的不斷肯定中,幼兒有了自信心和表現欲,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始終充滿著非常高的積極性。他們在自主操作的狀態下,與材料、同伴、教師不斷發生互動,表達與表現的潛能也更進一步地被激發出來。
(五)畫出來
音樂是流動的圖畫。美術與音樂相輔相成,能夠很大程度的提高幼兒的表現力。在音樂活動中讓幼兒對歌曲做較充分理解的前提下,引導幼兒遷移經驗,讓幼兒開動腦筋去想像更加美好的事情,再把他們用圖畫的形式記錄下來。例如:《春天在哪裡》這首歌,幼兒通過學習歌曲,創編歌詞,創編動作等充分的理解了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也在心裡充分的體驗了歌曲所表達的美感。在對歌曲做延伸想像時,想像力在老師的引導下變得大膽,開闊。當老師鼓勵幼兒運用畫筆在紙上把關於春天的種種美妙景物用圖畫的形式來展現時,這就給了幼兒一個更充分去感受美和表現美的空間,他們呈現出來的畫面色彩更大膽、內容更豐富。
(六)跳出來
在律動和舞蹈教學中,首先是幼兒欣賞音樂,在欣賞的過程中來感受音樂,並且再用自己的動作表情來表現音樂,在熟悉音樂,理解音樂內容的情況下,才能夠更好地表現音樂,我也堅持做每一個動作,並不是簡單的手動或腳動來表演動作,而是用眼神等面部表情,用優美協調的動作來表達感情。
例如:律動《摘果子》中,在前兩拍中是手伸上去摘蘋果的,讓幼兒想像我摘到了一個最大的蘋果,心裡很開心,就要露出笑容,最後一個八拍我摘到了滿滿的一籃蘋果,舉在頭頂,特別開心,讓幼兒想像要把蘋果送給誰吃,會表揚你,那樣心裡更加開心了。在律動中充分發揮了表現能力。
(七)錄下來。
大的作曲家根據故事而創作改編歌劇,這是需要堅實的藝術功底,強烈的創作慾望,以及豐富的想像力及創作能力。作為幼兒,還不可能具有這種能力。但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想像成一個具體的事物,或是編成一段小情節,一個小故事,是他們能做到且較為喜歡的一種形式。這種形式對幼兒來說,難以完全記錄下來,這時,就需要藉助現代教育媒體的力量,將幼兒的肢體動作、角色語言情節想像等音樂表現進行現場記錄。如在教授歌曲《好娃娃》時,最後一個環節,我將孩子邊唱邊表演的情節錄下來,請孩子當小小評委,看誰表演的最好,孩子在電視上看到自己都高興的又蹦又跳,在一整天的教學過程中孩子都非常興奮。通過這樣的方式,一方面可以留下較多的音樂活動資料,以備幼兒今後的學習、模仿和再創造;另一方面,當幼兒看到自己的形象出現在「電視」中,心中會涌現強烈的自豪感,也會激發幼兒進一步學習創造與表現音樂、豐富自己的音樂經驗的強烈願望,從而使幼兒的音樂潛能得到多元化的發展與表現。
(八)演出來。
經常給孩子提供表演的機會,例如在創編活動—拉拉隊之舞時 ,我和孩子共同編的舞蹈,孩子們跳起來非常好看,可是也只能表演給本班孩子看,孩子們覺得精心的編排沒有得到最大的發揮,感到非常遺憾。有的孩子就提出能不能和園長商量,在運動會上表演給全園的小朋友看。得到園長的支持與鼓勵後,孩子們的表演慾望強烈,更在每次排練的過程中,尋找不足,當全園小朋友給予熱烈的掌聲後,孩子們那種快樂、幸福,自信溢於行表,通過這次活動更發展了幼兒的音樂表現力。
(九)學一學
綱要中的藝術領域敏銳的抓住了藝術教育最基本的特點「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教師應該緊緊抓住孩子這一特點,讓孩子在模仿的過程中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例如:在春天在哪裡的動作創編一課中,每個幼兒感受春天美的事物不同,當孩子們在表現各自的美的同時,教師要引導幼兒及時發現哪個小朋友表現的動作最美,並模仿那個小朋友的動作,進一步引導幼兒如何能將自己所要表達的事物表現的更美。
(十)各種表現手段有機結合。
前面的教育手段並不是獨立存在,而是相輔相成的。例如唱歌與律動相結合,欣賞與畫畫,表述相結合等.
三、創設各種環境,提供各種材料,提高幼兒表現力
(一)創設開放的音樂角。
為了滿足幼兒的唱、跳、演奏、欣賞、表現、創造的慾望,我為他們創設了一個音樂角,並和幼兒一起為之配備了相應的表演工具,如各種打擊樂器、錄音機、磁帶、自製表演服裝、麥克風等。孩子們在區域活動的時候,首先討論,今天要做什麼?是排練舞蹈,還是表演話劇?或是整體節目演出……,然後再相應的節目單上,進行填寫,然後根據計劃自由結伴去那裡開展自發的表演游戲。從而為那些有表演慾望的幼兒提供了一個表演的空間。
(二)做足充分的准備,包括物質准備,精神准備。
物質准備:如各種打擊樂器、錄音機、磁帶、自製表演服裝、麥克風等。
精神准備:為幼兒提供寬松自主的活動氛圍,並引導幼兒提煉生活、表演等過程中的藝術經驗,為每次活動做准備。
(三)為幼兒創設音樂環境,將音樂滲透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
幼兒年齡小,接受能力卻強,可以說,每個孩子都有一雙音樂的耳朵,因此,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在每個環節播放不同的音樂,不僅建立了生活常規,更讓幼兒的一日活動充滿音樂。例如,在用餐之前,我為幼兒播放優美、抒情的輕音樂,讓幼兒在安靜、舒適的音樂中等待用餐;在幼兒午睡時,我為他們播放催眠曲,讓他們更快的進入夢鄉--- ---;戶外活動時,選擇《郊遊》,和幼兒聽著歡快的音樂一起排隊去戶外游戲。另外選取音樂教材時,必須注意既有教育意義又有趣味性,才能吸引幼兒,而且要經常換音樂,一面幼兒審美疲勞。
(四)進行即興的表演。
即興表演是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創造情境中,在沒有預先准備和排練狀態下的兒童表演活動。訓練幼兒運用已掌握的音樂藝術表現手段,表達自己的情感,提高思維的快捷反應、臨場發揮、靈活多變的能力。在盡興的、自主的活動當中孩子們可以感受到即興創造的快樂和獲得成功後的喜悅感。
四、充分利用民間自然資源,給孩子提供更多的表演空間,發展孩子的表現力。
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大自然、大社會是活教材。」幼兒園不是孩子唯一的活動場所,充分利用民間自然資源,共同為幼兒的表演創設一個有利的機會,也是提高幼兒表演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城市裡,每天都會在不同的角落裡上演著精彩的表演節目:店慶時,爺爺,奶奶們歡快的秧歌;晚上,法制公園里瀟灑飛揚的雙人舞;早上,人們打著太極……幼兒即使沒有參加表演,在耳熏目染中也會聽著音樂走幾步秧歌,跳幾個舞步等,這些人文自然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幼兒的表演能力也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我鼓勵家長帶著孩子外出,多看、多聽,給孩子積累更多的生活經驗與表演素材,找會扭秧歌,打太極……的人去請教,在學習中不僅愉悅身心,增進親情,更能讓幼兒增強表演的樂趣,積累表演的素材,從而能精彩的表演。我們還讓家長來幼兒園進行交流,既可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的表演能力,又可滿足每個幼兒表演的願望。同時,教師還能掌握每個幼兒表演能力的信息,了解不同層次的幼兒表演活動中的能力體現。
作為最富於創造性的藝術,音樂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具有音樂表演能力使孩子充滿自信,感受喜悅。我們從孩子的興趣出發,採用多種有效教育手段,充分利用身邊的各種資源優勢,積累豐富的表演素材,激發表演的興趣與慾望,從而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G. 幼兒園大班摘蘋果怎麼上這節課
你好
這個先介紹蘋果
接著講課文
後面進行討論
希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如果滿意請點擊採納
H. 幼兒最強烈願望得到滿足嗎
一、尋找提高幼兒興趣的切入點,增強幼兒的表現力。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幼兒主動學習、積極探討的內在動力。」幼兒如何對音樂課感興趣,在音樂活動中如何積極主動地表現音樂的美呢?」在活動中,我激發,培養幼兒興趣的切入點是多注意觀察幼兒,了解他們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從他們的日常興趣入手,滲透音樂教育。例如: 音樂欣賞活動是所有音樂活動的形式中,教師最難掌握的 ,而孩子最感興趣的是動畫片,游戲,教育家洛克說過:「教育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也都變成一種游戲似的。」將游戲,動畫片放到音樂欣賞的課堂上,可以把索然無味的音樂欣賞教學變成一件幼兒非常喜愛的事情,使他們快快樂樂地學,輕輕鬆鬆地欣賞。如:大班音樂欣賞《水族館》的活動中,如果光聽音樂,進行欣賞,幼兒必然會感覺索然無味,雲山霧罩的,提不起興趣,我根據音樂所表達的內容精心的製作了精美的動畫,讓孩子們視聽結合,欣賞音樂的同時,又能感受音樂所表達的故事。幼兒的活動情緒相當的高漲,個個都很積極的參與活動,在熟悉樂曲旋律後, 了解優美流暢與纖巧輕快的不同音樂性質,根據自身感受音樂所表達的內容,與同伴一起游戲,用身體動作表現各種水草舞動和小魚游動的不同形態,發展創造力和表現力。
二、利用多種表現手段來培養孩子的表現力.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教育手段的新穎多樣是吸引幼兒注意、激發學習興趣、形成學習動機的條件。因此,在音樂活動中,要利用多種表現手段來培養孩子的表現力.
(一)情感熏陶
孩子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他們的情感也是豐富的,喜怒哀樂全都在臉上,當這些喜怒哀樂需要抒發,宣洩,與寄託時,這也是音樂課上增強幼兒表現力的最好契機。例如:一天中午,孩子們即將起床,忽然一個不速之客猛地從門縫飛進了睡眠室里,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隻小麻雀,當孩子們睜大眼睛躍躍欲試的想親手逮住麻雀玩的同時,突然又飛進來一隻比剛才大一點的麻雀,孩子們立刻明白了:「老師,是麻雀媽媽找孩子來了。」此時的小麻雀已經被嚇得飛進了床下的縫隙間,麻雀媽媽不停地在叫著,似乎在焦急的呼喚著小麻雀的名字。孩子們都爭先恐後的出主意怎麼將小麻雀逮到,但是孩子們最終目的都是一致的想請老師將麻雀逮到後,放飛。當看著麻雀母子在天空中飛翔的時候,孩子們的歡呼雀躍聲傳的很遠,有的孩子還掉出了眼淚,感嘆著麻雀母子的親情。我隨即將《小烏鴉愛媽媽》的課提前到了當天。我以麻雀媽媽焦急的尋找孩子為切入點,喚起了孩子心靈深處最真摯、最純潔的愛。因此,孩子在學習這首歌曲的時候,更深刻的體會到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在理解音樂,演唱歌曲的基礎上達到了情感的共鳴。在演唱歌曲時,哪裡需要唱慢一些,哪裡需要唱柔一些,哪裡要表現的焦急一些,哪裡要加上什麼樣的動作等,孩子們都水到表渠成的表現出來,提高了孩子的表現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唱出來
1.音色
每個人的生理結構不同,致使每個人的聲音音色也各不相同。在音樂活動中可以利用孩子的不同音色進行分角色演唱,會各取所長,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以增強孩子的表現力。
2.音量
歌唱來源於生活,是生活的提煉,與文學、美術、音樂等息息相關,不僅在人的視覺上產生美感,而且給聽覺也帶來享受。《大雨和小雨》是一首非常有趣的歌曲,圍繞著「嘩啦啦和淅瀝瀝」的聲音開展 ,在活動中,我根據幼兒對雨的已有感知經驗,讓幼兒利用聲音大小表現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強弱力度,提高孩子的表現力.
3.表情
音樂是一種具有強烈情感感染力的藝術,而幼兒的特點又是易受感染和喜愛模仿的,要想使幼兒真正學會有表情地演唱,教師自己的歌聲、琴聲、情緒、體態表情和臉部表情要具有高度的情感感染力。每一次活動,每一個環節,力爭自己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人其中,用歌聲、琴聲,表情和語言促進與幼兒、幼兒與歌曲之間的情感交往。愛護小樹苗在唱到」別搖別搖,快別搖」時,表情是十分焦急的,當唱到:好孩子要愛護小樹苗的時候要高興的。表演小樹苗的,挺起了要是很舒服,很精神的表情。這樣孩子也會從模仿老師,到真正的懂得如何用表情表達對歌曲的理解。
(三)說出來
語言是人類進行交流,表達情感的重要工具。在音樂活動教唱歌曲時,我首先讓幼兒感受曲子,理解歌詞,從而啟發幼兒用生動、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例如:教唱歌曲《愛護小樹苗》前,我請幼兒先講述自己焦急,高興,招呼小朋友時的心情及用什麼方式表現的大膽的說出來,在學唱歌曲時利用經驗遷移,孩子就有了豐富的實際感受,會產生相應的形象思維。
(四)敲打出來。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指出: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學習的材料發生興趣。為了讓幼兒利用樂器無障礙地自由表達,我嘗試鼓勵孩子把樂器當作一個好朋友,由此進行更好的交流。例如:在打擊樂活動《和小鈴的對話》中,我手持小鈴,在幼兒面前用小鈴發出的各種不同聲音,表演如何用小鈴和自己對話,並讓幼兒猜:小鈴對我說了什麼?是甜蜜的話還是抱怨的話?是傷心的事還是滑稽的事?用臉部表情表現對小鈴聽說內容的反應,幫助幼兒理解小鈴所說的意思。然後讓幼兒自由嘗試,同時鼓勵幼兒間互相猜想。幼兒在操作嘗試中不僅運用著已掌握的節奏型、還不斷探索發現出新的節奏型,並能想像說出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在對幼兒的不斷肯定中,幼兒有了自信心和表現欲,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始終充滿著非常高的積極性。他們在自主操作的狀態下,與材料、同伴、教師不斷發生互動,表達與表現的潛能也更進一步地被激發出來。
(五)畫出來
音樂是流動的圖畫。美術與音樂相輔相成,能夠很大程度的提高幼兒的表現力。在音樂活動中讓幼兒對歌曲做較充分理解的前提下,引導幼兒遷移經驗,讓幼兒開動腦筋去想像更加美好的事情,再把他們用圖畫的形式記錄下來。例如:《春天在哪裡》這首歌,幼兒通過學習歌曲,創編歌詞,創編動作等充分的理解了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也在心裡充分的體驗了歌曲所表達的美感。在對歌曲做延伸想像時,想像力在老師的引導下變得大膽,開闊。當老師鼓勵幼兒運用畫筆在紙上把關於春天的種種美妙景物用圖畫的形式來展現時,這就給了幼兒一個更充分去感受美和表現美的空間,他們呈現出來的畫面色彩更大膽、內容更豐富。
(六)跳出來
在律動和舞蹈教學中,首先是幼兒欣賞音樂,在欣賞的過程中來感受音樂,並且再用自己的動作表情來表現音樂,在熟悉音樂,理解音樂內容的情況下,才能夠更好地表現音樂,我也堅持做每一個動作,並不是簡單的手動或腳動來表演動作,而是用眼神等面部表情,用優美協調的動作來表達感情。
例如:律動《摘果子》中,在前兩拍中是手伸上去摘蘋果的,讓幼兒想像我摘到了一個最大的蘋果,心裡很開心,就要露出笑容,最後一個八拍我摘到了滿滿的一籃蘋果,舉在頭頂,特別開心,讓幼兒想像要把蘋果送給誰吃,會表揚你,那樣心裡更加開心了。在律動中充分發揮了表現能力。
(七)錄下來。
大的作曲家根據故事而創作改編歌劇,這是需要堅實的藝術功底,強烈的創作慾望,以及豐富的想像力及創作能力。作為幼兒,還不可能具有這種能力。但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想像成一個具體的事物,或是編成一段小情節,一個小故事,是他們能做到且較為喜歡的一種形式。這種形式對幼兒來說,難以完全記錄下來,這時,就需要藉助現代教育媒體的力量,將幼兒的肢體動作、角色語言情節想像等音樂表現進
I.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摘蘋果活動反思
活動意圖: 秋天到了,葉子由綠而黃,由黃而枯,由枯而落。 秋天也是蘋果成熟的季節。果實褪去了青澀,不在乍狂和張揚,在枝頭顯出了沉甸甸的豐滿和成熟。中班音樂活動《摘蘋果》符合中班年齡特點。音樂是一種藝術形象,通過音樂活動,可以增強幼兒的記憶力、想像力、創造力,提高幼兒的聽覺辨別能力和敏感性。激發出他們巨大的創新思維潛能。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摘蘋果》,初步掌握踵趾步的動作要領,能跟音樂較合拍地做摘果子及踵趾步的動作。 2、在唱唱跳跳中表現秋收的愉快心情。 活動准備: 1、《摘果子》的音樂。 2、前期經驗准備:熟悉歌曲《摘蘋果》。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聽音樂排座、練聲。 2、聽音樂《摘蘋果》,體驗歌曲旋律,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導入語: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音樂,請小朋友聽一聽,拍一拍。這段音樂聽上去感覺怎樣?(歡快) 這段音樂告訴我們一件高興的事情,秋天到了,小朋友在果園里歡快地摘果子呢!誰知道果子是怎麼摘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