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從盜版猖獗到正版普及,如何評價中國音樂市場的蛻變之旅
過去盜版猖獗是因為大家都沒錢,都不願意拿羞澀的錢囊為自己的精神消費買單,是因為大家都習慣了免費和集體主義,習慣了沒有正版的觀念。可是現在,中國人開始有錢了,至少大家都開始能消費得起正版的音樂了,也願意為出唱片專輯的歌手一些支持了,也知道要正視他人的付出,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了。所以,中國的音樂市場開始好轉了,開始凈化了,開始生機勃勃了。
試問在那樣那個連飯都吃不飽,衣服還要一家子輪著穿的時代,哪兒有多少人能夠有消費正版的實力。但是沒有音樂又是不可以的,因為別人都有了,為什麼我們就不能有。於是,盜版市場就開始活躍並且迅速滲透進了我們的生活。不是我們就喜歡盜版,而是我們過去窮怕了,不敢買,沒錢買啊!
誰就願意每天聽著山寨,拿著假冒偽劣。中國人是好面子的,是講究人活一張臉的,是為了自己的尊嚴活著的。當身邊大家都是聽盜版的時候,沒有什麼感覺,反正大家都一樣。但是如果我們身邊的人都開始聽正版了,都開始花錢購買音樂了,自己還在聽著盜版的,會讓自己都看不起自己。這就是自尊心,這就是潮流之所以形成潮流的原因。因為身邊的人這樣做了,所以我也要這樣做。
正版音樂回歸大陸,一是大家都有錢了,有了購買正版的能力了;二是身邊的人都開始買正版花錢了,形成一種風尚了,自然大家就都開始花錢聽正版音樂了。有錢了,自然正版就比盜版好了,沒錢,再好的正版也不如免費的盜版好。
『貳』 為什麼現在的好多音樂人都說不賺錢你對目前中國的音樂市場有何看法
題主說一塌糊塗,本質了。現在的年輕歌手確實是這樣,媒體,尤其是國內媒體,以某男CP和「最會唱歌的少數群體人物」為代表,存在感刷新到突破天際,炒作手段卻low 到被幾十年前的前輩完爆。但是我們能怎麼樣呢,我們稍微說一點他們的問題所在,就要被大批的粉絲群起攻之。
「你知道他們有多努力嗎」
Ans:不好意思,優秀的人都很努力
「你知道他們多有才華嗎,自己創作歌曲,別的歌手剛出道有這么厲害嗎」
Ans:18首冠單17首自己編詞作曲(那一首是翻唱)的Mariah Carey了解一下
「他們才剛出道就有B榜top40已經很不容易了」
Ans:Mariah Carey出道同名專四首冠單,Madonna主流商業第一專Like A Virgin滾石五星謝謝
「我才不管那麼多我就是喜歡」
Ans::對,喜歡他們是公民的義務,不能說他們的缺點也是公民的義務
「歌好聽就得了唄說什麼高質量不高質量的」
Ans:同樣好聽,同樣年輕歌手,Melodrama樂評炸裂,提名格萊美年專,60屆年專提名唯一的白人,還是女。
「你說他們不好那你上啊」
Ans:是是是,我不行,我認輸。
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當年一片祥和的歐美音樂圈如今竟然戾氣這么重撕逼這么多,尤其集中於少數幾個歌手身上。我就納悶了,每個年代都有過大火歌手,怎麼人家就安安靜靜做音樂,你們的愛豆不琢磨樂評只會耍帥炒作混社媒然後還有一群反復給自己加戲的腦殘粉。而且好像許多人格外地狂妄無知,認識一個歌手,聽過幾首歌就敢大言不慚地捧殺自己愛豆天下第一,更不懂得去分析音樂的優秀之處,分析歌手的藝術人格,分析音樂所要表達的思想與價值觀,一切全憑「洗腦」「好聽」「舒服」作為評判音樂質量的標准。張口就是一個「唱功好」,一個「神專」。怎麼,現在的人底線都這么低了嗎?
吐槽完畢。下面來說正題。
現在的音樂市場就是流媒稱王,整體萎縮。專輯賣個五六百萬都是頂級年銷;越來越多的歌手跑去出單曲,標配都是當紅rap小生或者EDM那幫所謂潮人。流水線生產一樣的trap或者electro pop(後者還自恃正統電音盒盒)。然後粉絲嘛我就不再多說了,就上面那德行。至於單曲銷量,五十步笑百步吧。而新生代一線幾乎全線式微,要麼搞副業要麼康敏蘇,倒霉一點的像Katy Perry還會撲街。論敬業還得說是老一輩歌手,瞅瞅人家Britney天天星巴克都出了新磚
『叄』 互聯網音樂市場現在發展得好嗎特別是原創音樂人,版權可以得到有效保障了嗎
都是持續的居高不下。與之相對應的卻是流行音樂的一蹶不振。一邊是鑼鼓喧天,熱鬧非凡,一邊是苟延殘喘,無力回天。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怪至極的現象。
其實,原創流行音樂的衰敗已經成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前幾年還有諸多互聯網巨頭和音樂圈大佬利用原創音樂這塊遮羞布奮起直呼,隨著時間的推移,原創音樂逐漸的越來越淡出人們的視野。而音樂產業也體無完膚的赤裸裸的躺在地上,無力爬起。其實一直以來原創匱乏一直只是中國原創流行音樂的一塊遮羞布而已,今年歌曲《董小姐》《我在人民廣場吃炸雞》的爆火則讓這塊破的不能再破的遮羞布灰飛煙滅。事實證明,原創並不匱乏,好的原創更是數不勝數。既然原創並不匱乏,那麼究竟是什麼拖了中國流行音樂的後腿呢看
1、巨大的經濟利益讓所有平台改道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里,眾所周知,酒香也怕巷子深。任何產品想要接近大眾,推廣平台很重要。同樣,音樂產業也是一樣。可是再看看我們的現狀,電視台要收視率,有收視率廣告商才會投錢,網站要點擊量,有點擊量金主才會買單。與其用新歌手和新歌去嘗試,不如拿著大腕和老歌改編穩穩的賺錢。錢是一切平台賴以存活的唯一原動力。至於音樂行業的死活,貌似感覺真的和他們無關。就連打著拯救音樂行業,完成音樂夢想旗號的音樂類選秀節目,也很少能聽到真正新的原創歌曲,放眼看去,遍地的老歌和一群號稱逗選秀專業戶地的選手們。我們的音樂夢想似乎只剩下露臉了。而這一切,歸根結底,只是為了錢。
每一檔選秀節目都會往自己身上大包大攬一些行業責任:拯救音樂、發掘新人、鼓勵原創力量。十年過去了,音樂行業卻一天天走向夕陽。真正由選秀輸送的逗排得上號地的歌手,數來數去只是李宇春和張靚穎。真正由這些拯救音樂而推出的新原創歌則為零。可能老百姓不是太清楚,許多選秀類節目對選手選歌上有嚴格的規定。甚至於大部分會列出具體的歌單供歌手選擇。既然是一個自由比賽的節目,為什麼選歌如此的不自由呢看欄目組早早的從音著協手裡買過一些老歌的翻唱權,改編權,然後給所有的選手唱,這么做的目的,第一是可以省錢,從音著協手裡每首隻需花費一千五元就能在電視上公然翻唱,而一首全新的原創至少得到五千到一萬元。第二是可以賺錢,畢竟老歌比新歌更有保障一些,穩穩的改編,然後穩穩的拿到中國移動,聯通,電信三大巨頭的彩鈴下載分成,每一首至少是以百萬元起步的。小投資穩拿大回報的面前,沒有人會選有風險且收益不保證的回報。
實際上,不管是電視平台還是互聯網平台,所有依附在音樂產業上的相關系統都是在努力的做著殺雞取卵的事情。當有一天整個音樂產業徹底完蛋了,再沒有人寫歌了,那麼這些節目或系統還會存在嗎看實際上,選秀節目的興盛並沒有帶來的音樂行業的繁榮,反而是徹底扼殺了原創音樂的生產力。其實這也是為什麼時下那麼多的歌手被稱為網路歌手的原因,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所謂的網路歌曲看因為他們的歌曲就根本沒有別的平台願意接受。除非一首歌火到全民傳唱,否則任何平台都不會冒著少賺錢的危險來推廣的。
2、版權的不規范助長了音樂市場的混亂
如果說錢是原創音樂倒退的根源,那麼版權的不規范操作則是流行音樂市場混亂的添加劑。規范的版權法可以讓那些醉心於音樂創作的人們衣食無憂的生活。國外就不說了,就拿港台舉例,一個音樂人只要有好的原創作品至少可以拿到五十年的版稅,只要有任何一次試聽或者點唱都能拿到相應的費用。以知名詞人林夕舉例,每年他分到的版稅至少千萬以上。而在內地,寫一首歌最多賣個一萬到三萬元就了不起了。
歌手越來越多,歌曲越來越差。這似乎成為了業內巨頭指責音樂的一大理由。而究竟怎麼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看就是上文提到,越來越多的創作者不想只拿一點點可憐的詞曲買斷費,都跑出來自己唱歌了。沒有專業的團隊幫忙打理其它事宜的創作者們逐漸的也很難安心的創作下去。專業的人不做專業的事情,唱歌的改主持,寫歌的改歌手。於是乎,這樣也就成了一個很難解脫的惡性循環。歌手、歌曲越來越多,能靠原創歌曲養家的卻越來越少。天娛公司總經理龍丹妮侃侃而談發展計劃,強調逗重點是做偶像地:逗藝人的盈利還是主要來自於演出市場還有代言這兩塊,音樂版權在中國是不賺錢的,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地
3、選秀節目的翻唱和改編加速音樂產業的荒涼
這個夏天光數得上的名號的大型選秀節目就達到至少20個,每一個都說自己是逗音樂夢想的舞台地。當選手真正上台以後才驀然發覺,音樂沒了,只剩下夢想了,而夢想又和音樂無關,只與成名有關。
選秀節目從來都不只是唱歌,這是製作方早就認識到的。《中國最強音》節目總監夏青在談到賽制設置時最強調的是逗戲劇化地。讓她得到靈感的是好萊塢逗編劇教父地羅伯特·麥基的戲劇理論:逗麥基告訴我們,首先不要讓你的主人公過上好日子。地逗戲劇化地的追求來自觀眾的需要,他們不是閉著眼睛在聽歌,需要觀看過程,抒發情感。去年《中國好聲音》里有一大把煽情故事,逗為了某某親人而歌唱地的選手屢見不鮮,徐海星搬出去世的父親,贏得了粉絲也遭受了圍攻。今年逗快男地最早受關注的兩位選手,一個是唱《董小姐》獻給女朋友的左立,一個是主打親情唱《姐姐》的小強。在觀察者眼中,這兩位和徐海星並無本質區別。
台灣音樂人黃舒駿提出了一個嚴峻的問題:逗這么多選秀節目,事實上並沒有新歌和真正的原創歌手。地逗為什麼選秀紅火,音樂產業荒涼看地這樣的討論在選秀季重復進行,在黃舒駿眼裡這是因果倒置:逗選秀之所以能夠傳到全國,是因為音樂行業衰敗,或者說瓦解了。地他的邏輯是:音樂行業蓬勃,新人會直接被唱片公司吸收、出道成為歌星;而在音樂產業被盜版下載摧毀的現在,行業幾乎不存在了,喜歡音樂的年輕人只能求助於電視選秀混個臉熟。而電視選秀為了收視率的保證卻一直在重復著逗新瓶裝老歌地的工作。
其實,好的原創音樂一直並不匱乏,拯救樂壇也只需要做到三件事,一,媒體平台,二,版權健全。三、推廣原創歌曲。時下,圈內一部分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浙江衛視即將推出的《中國好歌曲》就是一檔造麯不造星的全新欄目。而《快樂男聲》也推出了像《董小姐》這樣的原創。其實不管時代怎麼變幻,老百姓認得也只有好的音樂。就拿近期火爆原創新歌《因為愛著你》舉例,在改編翻唱原著歌曲盤踞各大網路音樂排行榜的前五十名的今天,短短不到半個月就沖到了網路新歌榜的十八位,這也側面說明了老百姓對於好音樂的渴望和認可。小編、希望中國原創流行音樂能早日擺脫時下的窘境,如同電影屆一般達到真正的百花爭鳴的境界。
『肆』 目前中國最新的音樂行業發展趨勢如何
據《2017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音樂產業總規模約為3253.22億元,同比增長率為7.79%,同比增速高於同期GDP增速1.09%。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移動音樂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去年移動音樂平台市場規模達86.8億元人民幣,保持了50%以上的增速,其中付費收聽和下載成為其高速增長的重要推動因素。對比國外平台30-50%的付費比例,中國音樂產業平台的付費率不到5%。
業內認為,付費模式空間非常大,有望成為音樂變現的未來主流。在線移動音樂平台發展至今早已經不是單一的播放工具,而是集社交、原創、吸引粉絲經濟為一體的互聯網平台。
如今各大音樂平台的商業模式越來越趨於多元化,除了傳統的廣告收入、音樂付費、會員增值服務以外,數字專輯、周邊產品、演出O2O等新興商業模式也逐漸興起。
『伍』 現在最大的華語音樂市場,是在哪裡
就目前最大的華語音樂市場在中國-太合音樂集團。我們對於音樂總是充滿著熱情和喜愛。省吃儉用買收音機到我們買磁帶,買cd光碟,再到我們付費去下載音樂。可以說音樂讓我們產生了期待,讓我們對這個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
三、華語樂壇的“沒落”整個華語音樂並沒有沒落,而是市場現在正在逐步的擴大。正在變得更適應眾多聽眾的喜歡和愛好。目前占據最大的是太合音樂集團,它擁有上千萬手的曲庫。成為了國內最大的服務商。已然形成了一個產業的整體布局。太合音樂的CEO曾經說過他們要做音樂的播種者。在目前這個音樂高速發展的時代也遇到了一些瓶頸,在它的發展上也遇到了一些問題的梳理,需要整合,需要創新,這在太合音樂集團做到了很好的相容性,開拓了自己的思路,所以目前來看,在整個華語樂壇里邊兒,最大的華語市場應該是太合音樂集團,它擁有最完善的服務體系以及整個產業鏈的布局。
不管是大的服務商還是小的經銷商,他們都秉著用戶至上的服務理念。重要的核心就是服務對於音樂來說是如此,對於各個行業來說目前也是如此,所以中國的最大的音樂市場也會逐步健康的走下去,保護音樂創作人的版權也是整個華語音樂市場能夠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資產。
『陸』 國內互聯網音樂行業屬於什麼市場結構
國內互聯網音樂行業基本屬於壟斷型市場,騰訊音樂擁有絕大部分音樂作品的版權。
『柒』 為什麼說在國內流媒體音樂市場中,網易雲音樂是唯一一款能夠與騰訊音樂抗衡的產品
網易雲音樂是移動應用市場音樂應用中一個亮眼的產品。在用戶口碑方面,尤為出色。上線時間雖然不長,但獲得眾多粉絲力薦。
網易雲音樂曾經獲得過「我最喜愛的軟體」、「優秀視覺設計」、「十佳應用」、「用戶增長最快」等諸多稱號,其擁有的粉絲忠誠度也是其他軟體很難比擬的。那麼這款音樂APP軟體到底啊好在哪裡,會讓如此之多的粉絲為之著迷呢。
向左轉|向右轉
其實一個APP軟體在用戶的使用過程終會有很多因素會影響用戶的體驗,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方面,所謂《蝴蝶效應》就是這個意思,網易雲音樂之所以廣大用戶所喜歡就是因為他很多細節都處理的非常好。
『捌』 中國音樂產業發展現狀如何會越來越好嗎
音樂產業應用場景廣泛 全場景、全鏈條競爭發展
音樂作為我國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相較於影視教育等行業,處於發展相對薄弱的環節,為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政府出台相應措施進行扶持。2017年5月,在《綱要》中首次將「音樂產業發展」列入到「重大文化產業工程」,從國家頂層設計上明確了音樂產業作為新興戰略文化產業的重要地位。並具體提出音樂產業未來發展的三個主要任務:第一,釋放音樂創作活力,二,建設綜合性現代音樂產業體系,三,加強音樂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為音樂產業未來發展指明了目標和方向。
中國音樂產業市場規模預測分析
在政策扶持和資本青睞下,傳統音樂產業與新興音樂產業加快融合,不斷重構產業鏈條、創新商業模式、激發消費活力,推動中國音樂產業在經濟新常態下正式進入快速增長的「新時代」。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移動音樂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音樂產業總規模約為3253.22億元,比較2015年增長了7.79%,同比增速高於同期GDP增速1.09%。2012-2016年全國音樂產業市場規模不斷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2017年全國音樂產業市場規模將超過3500億元,達到了3509.9億元,預計到2018年增速仍保持7%左右,音樂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760.15億元。
中國在線音樂用戶規模預測
截至2017年6月,網路音樂用戶規模達到5.24億,較去年底增加2101萬,占網民總體的69.8%。其中手機網路音樂用戶規模達到4.89億,較去年底增加2138萬,占手機網民的67.6%。2017年中國在線音樂用戶規模達到5.8億人,增長率達到18%,隨著智能手機的推廣和普及,手機網民數量持續增長,預計在線音樂用戶規模將進一步增長,預計2018年在線音樂用戶規模將達到6.7億人。
中國在線音樂市場規模分析預測
2015年政府大力打擊盜版,推動了我國正版音樂的發展,憑借著資本的追捧和技術的進步,在線音樂行業發展態勢良好。2015年國內在線音樂付費市場規模為10.5億元,同比增長121.8%,預計未來三年國內數字音樂用戶付費市場規模有望保持年均45%的高速增長。縱觀2014-2016年中國在線音樂產業市場規模情況,三年市場規模增速保持在50%左右。初步估算2017年中國在線音樂市場規模為85億元,同比增速略有放緩。預計到2018年中國在線音樂市場規模將突破100億元。
中國在線音樂平台競爭格局分析
在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合並後,在線音樂儼然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一方是騰訊為首的QQ音樂,一方是阿里為首的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另一方就是酷我、酷狗和海洋音樂成立的新公司。除此之外,網路、網易雲及A8旗下的多米等音樂平台也各據一方。
2017年在線音樂APP用戶滲透率排行榜中,QQ音樂最受大眾的喜愛,滲透率為69.9%;其次為酷狗音樂滲透率68%,酷我音樂位列第三。
「作品荒」危機尚存,多方積極打造原創音樂人扶持計劃激發優質原創音樂內容生產
歸根到底音樂產業是文化產業,音樂產業蓬勃發展的大好形勢卻難掩其根子上的危機,這個危機就是作品荒。原創性內容的生產與消費對於音樂產業產業鏈的良性循環起到決定性作用。
獨立音樂人開始走進大家視野,應該是從素人音樂選秀節目那些選手唱火的民謠開始,比如馬頔的《南山南》等作品迅速火遍大江南北,也讓獨立音樂人進入大眾關注的視野。
如果說2014是獨立音樂井噴的一年,那麼到2016年,獨立音樂人的力量已具備撬動音樂市場部分消費群體的能力,並且受到各大數字音樂平台的重視與扶持。
2016年以來各方紛紛推出「扶持原創音樂人」發展的平台計劃,聚焦於打造數字音樂時代原創音樂、獨立音樂人的成功孵化和培養,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各園區均對原創音樂內容的生產加大資金投入與項目扶持,為原創音樂提供製作、宣傳、發行、營銷、渠道、平台等產業化服務和資金服務。
音樂產業應用場景廣泛,音樂產業下半場是全場景、全鏈條競爭
今年2月,國家版權局發文稱,騰訊音樂(包括QQ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已在近期,就網路音樂版權合作事宜達成一致:「二者將相互授權音樂作品,達到各自獨家音樂作品數量的99%以上,並商定進行音樂版權長期合作,同時積極向其他網路音樂平台開放音樂作品授權」。自2015年7月國家版權局出台《關於責令網路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轉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之後,這次雙方的合作,也標志著音樂市場的版權問題或將得到初步解決。
拋開版權問題之外,音樂產業接下來的發展將要面臨的是全場景、全鏈條的競爭。音樂的應用場景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無孔不入,是生活的一種剛需。它關聯性更強,可以滲透、融合到任何一個產業,比如說電影、游戲、演出行業、廣播、電視等。從迷你KTV的火爆,到各地音樂特色小鎮的逐漸興起,音樂產業的應用場景范圍更廣,形式也更加多樣。
因此,以打通音樂創作、錄制、出版、復制、發行、傳播、進出口、版權交易、演出、教育培訓、音樂衍生產品等縱向產業鏈;連接音樂與廣播、影視、動漫、游戲、網路、硬體播放設備、樂器生產、旅遊等橫向產業鏈;形成上下游相互呼應、各環節要素相互支撐的音樂產業綜合體系為目標,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建立的全國首個「音樂資產託管平台」,將是「文化+金融」在音樂產業領域的全新實踐。
『玖』 中國音樂市場在發生怎樣的蛻變
近日,國際唱片協會IFPI發布了2017《全球音樂報告》。2016年全球音樂市場增長了5.9%,創下自1997年國際唱片業協會開始跟蹤市場以來的最高漲幅。不同類型的音樂收入中,數字收入佔比已達到50%,實體和下載收入則分別降低7.6%和20.5%,全球音樂均已進入名副其實的數字音樂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