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先鋒音樂人原藝—吉他中國專訪
吉他中國專網站專訪訪著名青年作曲家/音樂人/天堂樂隊—原藝
吉他中國今日對 青年作曲家/音樂人/YZ音樂團隊總經理/天堂樂隊原藝采訪
原藝,著名青年作曲家/音樂製作人/YZ音樂團隊總經理/天堂樂隊製作人兼任鍵盤。自幼學習傳統音樂,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創作了大量的專業領域音樂,其作品類型包括:影視音樂,音樂劇,舞劇音樂,NEWAGE音樂,流行音樂,搖滾樂等。是年輕一代音樂人中的最傑出代表之一。
近日,吉他中國對原藝進行了專訪:
吉他中國:當初進入音樂行業,是怎麼考慮的,是否受到家庭等因素的影響?
原藝:
這個問題說來話長,我從小因為出生在音樂世家,在還沒有出生鋼琴便已經被爺爺買好,可能就註定這輩子要從事音樂吧。按照所有學習音樂的孩子的計劃,我也是一樣的按章行事,3歲開始學習視唱練耳,4歲開始學習鋼琴。但是可能受到基因遺傳的影響,我的固定耳朵在當時省內我敢打保證的說我是絕對的第一,一直到現在也不會太遜色的。如果說真正的開始熱愛上音樂應該是從大概8歲左右,因為那時候音樂已經在腦海中徹底紮根,並且能理解到一些作品的真正的含義,經過多年正統化的學習於1994年考入了吉林音樂學院附中的作曲專業,那時候說實話特別的興奮,因為每天可以和音樂在一起,只要是能做和音樂緊密的息息相關的事情,當時對我來說真的是種幸福。直至後來進入了中央音樂學院,從事了大量的影視音樂以及舞台和流行音樂的專職工作。可能這輩子註定與音樂有著不解之緣吧。
吉他中國:那您平時創作那麼大量的音樂,在創作這些作品時靈感來源於何處呢?
原藝:
靈感其實有很多方面可以讓你從心底去迸發,比如說你曾經的經歷,你現在所看到的一個景象或事物,或者一部影片一部文學作品等等,這個其實說起來挺模糊的。因為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心裡感受也不一樣。但是如果一定要說我的一些靈感來源是什麼,那麼應該是來源於生活和經歷。其實我的一些心理學專家的朋友說我心理年齡大概要超過我的實際年齡10歲左右,這就證明其實在心底我是一個有經歷的人,相比同齡人來講我的經歷可能還真的很少有人會一樣。不過我越來越能領悟到,音樂的成熟度其實是和年齡精密聯系在一起的,一定是到了某個年齡段才會寫出與這個年齡段的成熟度相吻合的音樂。如果偏要去模仿不是屬於自己年齡段的東西,不是不能模仿出來,而是只能模出其形態,而不能模出其魂其精髓。再一方面,僅僅靠靈感來創作音樂是不完全的,因為靈感很多時候是一瞬間的閃光點,首先人不可能無時無刻的迸發出靈感,而是要靈感與理論去結合思考作品,只有這樣作品才經得起推敲。相信有一些搞作曲或製作的朋友都有過同樣的經歷,突然間你迸發出了一個動機,並將它一氣呵成的創作了出來,成為了一個你自己的作品,怎麼唱來唱去都覺得旋律非常好聽,可是到了第二天或者時間過的更久,就會潛意識里發現作品缺少了當初的新鮮感和興奮度。這就證明,完全是感性的來創作而沒有理性的思維和理論的支持是遠遠不夠的。
吉他中國:看您的年齡並不大,您如何在90年代中期決定從傳統作曲轉型到音樂製作領域的?
原藝:
這點說來話長,前面說過我從小就學習古典音樂。在吉林音樂學院上到初二的時候,開玩笑的說是青春期萌動,突然喜歡上流行音樂並且開始玩樂隊,當時可以說幾乎合作過吉林所有省內比較出名的樂隊和音樂人,並且在那時候的圈裡已經小有名氣了。可能所有孩子在那個年代都有著一個叛逆的時期,不過到現在我也一樣認為,我非常感謝那時期帶給我的學校里學不到的那些知識。因為,一個搞作曲的人如果沒有自己多元化和個性化,甚至在學習期間沒有自己的叛逆感是不會寫出有張力和有自己獨特個性的好作品的。不過回頭說來,畢竟父母是正統從事專業文藝事業的工作者,於是父母經過協商決定,既然我不單一的把注意力放在傳統音樂方面,乾脆讓我從事音樂製作(那時候大家統稱MIDI),就這樣,我的第一個工作室就誕生了,當時說心裡話還真沒有什麼准備。因為那時候的設備和現在相比還沒有那麼發達的科技,根本沒有什麼軟音源,軟效果器等等,完全靠硬體的支持,很多人都說那時候真是一個燒錢的時代,想要新的音色就要不停的添置硬體音源和合成器等昂貴的設備才能滿足音樂製作的需要。說到這點我發自內心的感謝我的父母家人和我的第一個音樂製作老師(長春的著名製作人任紅軍和孫大峰老師)給予了我最好的條件和最大的支持。那時候很多人都羨慕我的工作室設備,直到現在很多老的設備我依然將它們陳列在我工作室一個區域,因為那是鑒證我最初從事這個行業的標識。從那時我走上了製作和創作並存的音樂道路。後來我工作到了武警天津文工團創作室,專業從事了作曲和音樂製作,記得沒錯的話應該是16歲。不過那個時期在音樂方面對我來說真的是豐收時期,是僅僅靠學習而得不到的,因為在團里我開始了真正的從事音樂工作和發展。在天津武警文工團期間我創作和製作了近百場的晚會音樂,近千首歌曲以及舞蹈音樂的創作和製作。這個階段是我在音樂上道路上邁向成熟的一個重要階段,也為後來打下了堅實的實踐基礎。再後來結識了中國電子音樂第一人張小夫教授,考入了中央音樂學院電子音樂中心,繼續身造學習。這一說來我的每個階段太過繁瑣了。
吉他中國:您在中央音樂學院獲得的是雙學位,電子音樂作曲和音樂錄音,從中得到最大的收獲是 什麼呢。
原藝:
其實說到收獲,那時一部分是在課堂上學習的專業化的課程知識,這是直觀的。再有一方面最大的收獲就是和眾多國內知名作曲家老師們的合作,這點最為關鍵,這是課堂上所學習不到的,比如:蘇聰 張麗達 張小夫 劉湲 徐之彤 劉思軍 秦文琛 陳丹布等等這些國內外的一線知名作曲家,和他們已經合作了多年的影視音樂,舞台劇音樂。每次在與他們合作的創作與製作過程中,我都能學習到很多不同角度的作曲手法和理念,以及一種全新的作曲意識形態。和這些老師的合作不僅僅是在音樂上,在一些人文的思想理念上也是具有著很大的幫助的。我真的很感謝他們。我們不僅在音樂上市合作夥伴,更是親密的摯友。
吉他中國:能否簡單介紹幾個您的代表作品。談談創作這些作品時候的思想。
原藝:做過了太多的作品,其實每個說起來都有說不完的話,就列舉幾個吧,
1 與蘇聰,徐之彤老師合作的舞劇《紅樓夢》:這是一部中國最大的舞台劇目。在這台舞劇裡面不僅僅有中國化的交響,同時溶入了民族音樂與電子音樂的元素,使得這個傳統的民族舞劇更具現代氣息和多元化,在這個90分鍾的舞劇里,緊扣「紅樓」詩情、詩性、詩魂的舞蹈表達方式,以優美柔和的「夢境」展現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寶玉、黛玉、寶釵、王熙鳳、賈母、賈政、劉姥姥等中心人物以嫻熟的技巧和音樂緊密的結合,舞出處境、命運和情感。
2《瘋狂的石頭》:是我創作的一部大眾所熟知的影片,這部影片里我的音樂創作方向可以說是一個結合體,影片是個本土化的黑色幽默,所以在音樂上的理念採取了詼諧與矛盾的創作理念,採用了ROCK 室內樂 電子音樂,以及交響樂和民樂。還記得當時我與寧浩一起研究創作方向的時候,寧浩就告訴我,從表面上看這是一部喜劇,但是要從下一個層面來體現我們生活中被忽視的民間社會心理,和一種小市民化的草根文化。所以音樂上我們採取了土洋結合,在樂器上矛盾掙扎中的自我戲虐等手法,使矛盾更加矛盾,直接變為不和諧,這點從配器手法和音樂語句上觀眾可以明顯感受到。
3電影《完美新娘》:兩年前上映的一部片子, 阿猛導演的一部都市題材的影片,在音樂主題上我對經典名曲《獻給愛麗絲》進行了變形和改編來表達女主人公不同時期不同狀態下的內心變化,這部片中的音樂從創作理念來講是突出一個新的概念,不局限於某種風格的限制,在交響化和實驗電子音樂的結合下,繼續加註流行音樂的元素,完全是要突出新古典主義的理念。
4 2010上海世博會《西門子》球幕影片:這部影片是一個敘事性的段落,從遠古至現在,整片分為5個PART來表現西門子的整個歷程,在音樂上各時期的表現手法都是不同的,裡面運用了室內樂, NEWAGE音樂,交響樂與合唱的結合來描寫每個時期的不同發展歷程。這個在音樂完成後當時我們大家用了趙本山和宋丹丹老師的一句名言可稱為:那是相當壯觀。哈哈。
吉他中國:您認為中國音樂的發展現狀如何?與國外的差距在哪裡?應該如何繼續努力
原藝:
中國的音樂的發展比較前幾年來講已經是飛速發展的,相比前些年的發展,無論從設備上還是軟體上都已與國際上接軌,很多次我和國外的著名製作人交流都紛紛表示甚至中國的很多工作室和錄音棚都是國際水準。但是在理念上我們還有著很多的差距,畢竟新潮先鋒音樂的發展始於國外,所以一些理念上我們還要有待於提高。但是我們的優勢是我們具有著東方獨有的音樂氣質,這是我們最大的財富,因為一味的模仿是永遠跟隨在別人的後面,關鍵是在於如何取長補短,將自己的優勢與人家的優點合理的結合,創造出有自己特色。開句玩笑話說就是:走出東方社會主義特色的全新音樂創作理念 。
吉他中國:您從事了多年的專業領域音樂,但是您的流行現代作品也不少,那您認為如何將專業音樂與流行音樂中如何巧妙融合?
原藝:
傳統音樂是音樂的根基,其和聲,復調,曲式,配器法等方面都與現代音樂息息相關。即便是再現代音樂也與傳統的理論分不開,所以如果想做好現代音樂或者電子音樂,傳統作曲的理論還是相當重要的。其實在近些年中國的音樂上已經明顯體現傳統音樂與現代電子音樂的結合,但是很多音樂人將這種結合的概念認定為傳統音樂與MIDI編程音樂的一種結合,在除傳統音樂以外的電子化的部分基本採用現成的音源音色以及LOOP採用MIDI技術編程結合,而並非獨立創作電子化聲音的。我個人認為,若想使當代的音樂具有自己獨立的個性,首先是要將傳統的根基寫好,其次就是創造出具有自己特質的電子化音色與其完美的結合,使兩者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而不是在傳統音樂的基礎上隨便加入幾個傳統樂器做不出來的音色。之所以很多人問我,為什麼那麼喜歡一些高端的稀奇古怪的純模擬合成器,我的回答就是因為這些聲音是我用合成法製造出來應用,它們是獨一無二的。
吉他中國:大家熟知,您在國內的老牌樂隊天堂樂隊中擔任製作以及鍵盤,是樂隊中的核心靈魂。那麼您對國內的樂隊以及樂手有一些怎樣的理解呢。同時在您的音樂世界裡,搖滾樂是一個怎樣的位置?
原藝:
其實天堂樂隊是我02年來到北京時的第一支樂隊,大家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在這里我最想提到的是「成熟」這個詞語。天堂樂隊是我在很小時候就聽的一支樂隊,這支樂隊我覺得在音樂上有自己獨特一種風格,這個拿語言還真不好描繪出來。每次在給他們做製作的時候要考慮的問題很多,即便在我看來很簡單,但是在簡單的音樂里要融入專業的東西卻比在專業的音樂里尋求專業更難。天堂樂隊近幾年的專輯中我擔任了大量的製作,也嘗試了很多從前沒有過的東西。將更多的元素融合進了這支樂隊。因為樂隊的年代和風格等局限了很多,許多東西已經成為了這支樂隊的固定模式,那麼在製作方面我是在保留他們原先的精髓,除此之外使得樂隊整體變得更加專業化。如果有朋友仔細分析一下天堂的音樂就會從中發現,聽起來似乎簡單沒有什麼的音樂,如果裡面少去一個音符或者加上一些什麼的化,所有聲部都會變得支離破碎,其實做到這點挺難的。另外在天堂樂隊中我運用了大量的交響樂化和民樂化的基因,這就迫使整個樂隊要完美的和這些元素去整合,而不是簡單的將一種元素加入了天堂樂隊。
說道中國的搖滾樂以及樂手,我覺得時代真的實在飛速發展,現在的樂手們都在飛速的進步,好多朋友幾年前還在初學,現在都成了圈裡的腕。這樣的大環境非常的不錯。但是我個人認為,還是應該沉下心來去創作自我好的東西比,真正的從心靈深處去來詮釋你的音樂,而不是盲目的COPY國外。
吉他中國:看了您很多場的演出,你的琴技非常出色,每次在台上都會成為大家的焦點,請問彈了大概多少年的琴,如何練成今天這樣的琴技?
原藝:
如果從小算起,現在已經彈了大概25年的琴了,從小吃了好多的苦,其實練琴我自我的體會是不能盲目的去追求技術,而是要從心裡去體會作品,只有這樣彈出的作品才能有情感,而不是呆板的音符。我挺喜歡現場的,就是很多創作和製作方面的事情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有時候天堂的現場我去不了,也只能叫哥幾個放我錄制好的東東了。
吉他中國:你的YZ音樂團隊和工作室成立了已經有很多年,大概介紹一下
原藝:
YZ音樂團隊是我和摯友青年作曲家趙繼昀先生共同創立的,成立於2003年,成員均為國內專業音樂院校比較突出的人才,他們分別來自中央音樂學院 中國音樂學院 中國傳媒大學 首都師范學院 天津音樂學院等等。從最初的五六個人擴展到近二十人。團隊中每個成員都有著自己最擅長的專業領域,我們根據不同音樂種類不同分工,可謂術業有專攻吧。團隊所有成員在一起特別融洽,我們就像個大家庭,最開心的時刻就是大家在工作室瘋狂的工作狀態,可以用幸福來形容吧。
吉他中國:近期在忙什麼新作,可否透露一下
原藝:
近期剛忙完一個影片和一個電視劇的音樂,昨天剛剛錄制完一個新銳組合的EP,過一陣大家就能看到了,這里先不和大家透露了,留個小玄機。
問:好的感謝您在白忙之中和我們聊了這么多,希望您多出新作。
原藝:也很高興接受您的采訪,也祝所有的喜愛音樂的朋友在音樂世界能取得更大的成績。
原藝簡介:
主要創作與製作代表作品:
電視劇類:
《白鷺謠》 《愛的禮物》 《撞車》 《萬卷樓》 《勇士的最後秘密》
《傾城之戀》 《派出所的故事》 《夫妻一場》 《人生》
《咱爸咱媽六十年》 《雪豹》 《陽新鞋匠》 《京城四少》
《能人馮天貴》 《大商城》 《螳螂》
等近40部電視作品
電影類:
《手機》 《瘋狂的石頭》 《敏感字開》 《白銀帝國》
《諜海風雲》 《完美新娘》 《南茜的早晨》 《馬小跳》
等近30部影視作品
舞台劇類作品:
大型舞劇《紅樓夢》 音樂舞台劇《鄭和下西洋》
大型舞蹈史詩《敦煌詩篇》 大型舞劇《新梁山伯與祝英台》
2008中國《農運會》開幕式與閉幕式 2008中國醫葯博覽會開幕式 嘉興《端午城市文化大巡遊系列》 大型歌舞劇《新延安頌》
等近20部舞劇及音樂劇
電視節目類作品:
2011西藏《藏歷年》大型春晚 中央CCTV15音樂頻道全部LOGO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2011新版全部LOGO CCTV《音畫時尚》
CCTV《流金歲月》 CCTV《同一首歌》
等近百場晚會以及節目音樂
流行音樂以及專輯作品:
亞洲汽車拉力賽主題曲《飛翔》 嘉興市市歌《紅船向未來》
2008奧運火炬傳遞主題曲《一起歌唱》 澳門行政區歌曲《澳門早晨》
中國第一首低碳公益歌曲《愛的呼喚》
發燒天碟《迷霧》《寂靜山嶺》《水姻》《念海》《吟江水》專輯
等近百首歌曲以及近50張專輯
電子音樂類作品:
《裂變》—純粹電子音樂作品 《夢回那迦》—純粹電子音樂作品
《遁》—為多媒體與電子音樂而作 《風聲水韻》—為板胡/琵琶與電子音樂而作
《紫蟬》—為長笛與電子音樂而作 等近20部電子音樂作品
吉他中國歡迎您~
買吉他請登陸琴國樂器商城
學吉他請登陸龍琴音樂培訓
『貳』 中國電子音樂代表人物有哪些
按照質量排序我都會高於有贊同數的答案,其實好幾個答案會比我接下來寫的有干貨有內容的多,原因也是我從來不正面評價國內製作人和廠牌好壞的原因,就是你對任何人的推薦和反駁都會被質疑點反對,因為這些製作人就在國內,給所有樂迷的感覺就是同胞要比老外感覺更近更會肆意去評價一些。
『叄』 中國新時代十大先鋒人物後選人
中國新時代先鋒人物組委會證實,,王在榮和袁隆平、董明珠、吳敬璉、馬雲、任正非、張瑞敏、柳傳志、鍾南山、郞平等作為中國新時代十大先鋒人物候選人。
『肆』 中國先鋒music 在哪裡能找到這個
中國先鋒Music 18439392929
http://tieba..com/p/4197125173
『伍』 中國流行歌壇十大作曲人排行榜
小 蟲
也許會有人不知道小蟲原名陳煥昌,但沒有人沒聽過他寫的歌:從鄭怡《小雨來得正是時候》到任賢齊《心太軟》,從鍾鎮濤《只要你過得比我好》到黃鶯鶯《葬心》,從林憶蓮《玫瑰香》到杜德偉《拯救地球》,從李麗芬《愛江山更愛美人》到梅艷芳《親密愛人》到陳淑樺、張國榮《當真就好》……排行榜上、電台節目中、口耳相傳之間,小蟲無所不在。
小蟲不追求歌詞的深刻、尖銳,只給人最舒服的旋律和最好聽的歌,並以此尋找一個與人們心靈最佳的契合點:有時是深深的感慨,有時是溫暖的情愛,沒有驚天動地,沒有悲悲切切,有的只是優雅舒展、平和超然的聽覺上、感覺上的享受。小蟲的音樂中充溢著愛,這種愛是善待萬物與自己的平常心,是超越人世喜怒哀樂的、溫潤和平的喜悅,能讓人沐浴在細細的愛意中,一片寧靜。
作為一個痴愛音樂、頗有才華的作曲者,小蟲永遠不會成為詩人、鬥士或思想家。
李泰祥
常常用遠離流行旋律的空靈樂韻譜寫詩篇,李泰祥的歌曲有一種很文學、很古典的意味深長。當齊豫這樣優秀的歌手加上李泰祥獨到的大氣,帶來的是巴洛克式的華美與典雅。
「我決心從嚴肅的音樂工作崗位走入群眾,寫出有風格、能表現我們現在大眾生活最動人、精緻的感情,寫出眾人的歡喜悲哀和對時代的感受,並融合文學,透過大眾歌曲的形式,帶給群眾,走向生活。」對照李泰祥的音樂野心,他做得並不好——雖然他是公認的傑出音樂大師,但除了與齊豫、唐曉詩的合作,他的作品很罕見。作品風格也相當學院派,和「走向生活」的嚮往背道而馳。
可李泰祥的價值不容忽略:他不但為當時大同小異的民謠注入強烈、清新的個人風格,也以古典樂的訓練來寫歌,用繁復的管弦樂作為風格,開拓了人們的視野,使流行音樂有機會嘗試更多的形式。另一方面,因為對詩的迷戀,他致力於尋求音樂與文學的和諧。
他的音樂難度高,除了《橄欖樹》,幾乎都不適合用來傳唱。但,李泰祥絕對是流行音樂史上的一位宗師。
陳 揚
在日益風花雪月的歌壇,陳揚的激昂與深沉像一座聳出太平洋底的山脈,有著大地的母性與厚度。
陳揚一向不屑於糾纏瑣碎的悲歡,而是大手筆、大氣魄地尋找著人心的共振點和人性的共鳴。他為曾淑勤製作的《一個人游游盪盪》,就已經超越了小人物的自憐,在敘述所有普通人的故事的間隙里,流動著人文的色彩、人性的溫暖和人情的幽微。
他善於用戲劇感很強的音樂營造氛圍,所以有了出類拔萃的成就:作為最傑出的電影音樂人之一,《桂花巷》、《魯冰花》、《油麻菜籽》、《客途秋恨》等等電影音樂與主題曲一再為他帶來各種榮譽。
而陳揚從來沒有滿足過,一再做新的嘗試,從個人演唱專輯,到兒歌作品——不管是否成功,他滿足於不重復昨天的自己。
顧嘉輝
所有的人在第一次聽到《萬里長城永不倒》的時候,幾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世界上居然還有這樣的歌曲?他怎能把這樣宏大的題材表現得這樣流暢好聽,卻又深沉悲壯?
羅文、甄妮《射鵰三部曲》、梅艷芳《交出我的心》(警花出更)、汪明荃《萬水千山總是情》和《京華春夢》、鄭少秋《陸小鳳》、仙杜拉《啼笑姻緣》……這些歌曲都在告訴我們,家國情、民族恨、英雄淚是顧嘉輝最擅長表現的題材,因為在他漫長的創作歌曲名單上,幾乎全部是電視連續劇的主題曲,而香港七十年代的粵語電視劇幾乎全是這一類題材。說顧嘉輝一個人撐起了香港七十年代娛樂界的半邊天,這絕對不是溢美之詞。
因為有顧嘉輝,香港的電視連續劇主題曲找到了非常地方特質的風格,也定下了香港樂壇十數年流行樂主流的基調。
陳志遠
如果留心看一下,會發現陳志遠這個名字對台灣很重要:他曾經是《明天會更好》的編曲,是羅大佑《青春舞曲》演唱會的樂隊成員,是《曉夢蝴蝶》這樣唯美而凄涼的歌曲的作者。同時,他寫過《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明天我是否真的一無所有》這樣在排行榜上大熱門的歌曲,也為各色偶像派、各種流行歌手寫過無數首誰也不可能完全記住名字的歌曲。
用伍佰的話說:「像陳志遠這樣十分鍾可以寫一首歌、坐在錄音室里即興就可以編曲的前輩音樂人我們真的很敬佩,因為他在技術上是最好的。」
問題就在這里:作為他那個時代的專業音樂人,陳志遠對樂器、人聲的把握也許是全台灣最好的,但是他只關心聲音的魅力,從來不對歌曲的其他方面多作考慮。因為對作品的取向和態度,不管身後留下多少經典作品和垃圾,陳志遠本身總是精彩的,可是向他學習的陳大力之流就走火入魔了。
譚健常
有太多詞境深沉悲壯或清新明快,音樂雄渾大氣或流暢上口的歌曲都是譚健常曲、小軒詞——人們也許不知道《牽引》的首唱是鄧妙華、《故鄉的雲》的首唱是文章,也許不知道《夢駝鈴》、《誰說我不在乎》是譚氏夫婦的大作,但大多會哼唱這些歌。它們曾伴隨著一代人成長。
《三月里的小雨》是濕漉漉的歡欣,《夢駝鈴》是乾燥的悲壯,《365里路》是遊子的沉重,《心靈之約》是相思的空靈,而文章的《古月照今塵》沉鬱飛揚。
譚健常的歌曲最大的優點就是不失新意之餘,非常地貼近市場。經典作品很多,但大都屬於已經逝去的悠遠年代,他身上也有那個時代的全部動人之處:憂國憂民、穩健大氣、開朗坦誠。他自己也明白這一切,並努力走入90年代。
他是一個時代的背影。那個時代比如今更沉穩、更宏大、更美好,但已一去不返。
C. Y. KONG
因為給王菲寫的《迷路》成為熱門流行歌曲,作為雷頌德在英國組樂隊的夥伴,C. Y. KONG很快建立了自己的知名度。
C. Y. KONG比較擅長寫凄迷的慢歌,悠揚的旋律中奇幻新潮的感覺撲面而來,有的時候可以找到早年達明一派的風范。也許,都是從英倫的電子樂得到的靈感吧!
作為擅長表現歌手平靜內心底下躁動情緒的音樂人,C. Y. KONG寫的歌曲非常有特色:比如他給張國榮寫的《紅》、《偷情》,雖然初聽是柔媚的情歌,但是獨特的節奏性中不經意滲出輕揚冷峻的味道,陰郁和艷麗兼而有之。因為香港歌手一向翻唱全世界的熱門歌曲,人們都已經習慣接受他這種前衛而詭異的音樂風格。
倫永亮
同樣以電子樂風格見長,早十幾年就已經成名的倫永亮曾經是一片翻唱歌聲的香港樂壇中少數幾個堅持創作的人。學古典鋼琴出身的他樂於表現典雅的風格,可是香港也許更需要舞曲,所以他寫了好些這一類風格的歌曲:林憶蓮《都市觸覺》系列中的《燒》、《傾斜》,幫助梅艷芳建立個人形象的《烈焰紅唇》也使他得享大名。在這些舞曲中,機械冰冷的打擊樂器和細碎的音效結合得非常干凈,充分體現了他時髦的那一面。
但是只要有機會,他還是願意用心愛的鋼琴伴奏,寫一些舒緩、優雅的歌曲,像杜德偉的《不要重播》,像他和梅艷芳合唱的《心仍是冷》。所以,當他自己出演唱專輯的時候,朋友林振強把主打歌曲的名字定為《鋼琴後的人》。
梁弘志
有一次在電台里聽見,《半夢半醒之間》、《驛動的心》等歌曲的作者梁弘志先生居然不再以寫歌為主要職業,而是改行主持某個廣播節目,那檔節目的主要內容是說一些黃色笑話。除了好笑以外,還感到深深的震驚——怎麼會這樣?
也許周治平當年受到的打擊可以證明他的輝煌:周約會某熱愛民謠的女孩,當他驕傲地唱著歌見到夢中人,她只冷冷一笑:「哪天你能勝過梁弘志?」
從民歌時代以來,梁弘志就已經成了優美歌曲的代名詞。他曾經寫下過無數首動人心弦的好歌,他那清淡的韻味、流暢的樂句如今已經成為台灣主流歌曲的樣板,他的名字一向是華語歌壇必不可少的元素。
盧冠廷
從蘇芮、姜育恆、李翊君先後演唱的一曲《再回首》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見盧冠廷的風格:憂傷而不失大家氣度的情緒,柔美溫情的主旋律,反復吟唱、但是激情在平靜中漸漸凝聚的獨特風格。
作為香港僅有的「夫唱婦隨」的創作人,有太太王書權可以幫忙填詞,盧冠廷一向覺得自己好福氣。
如果說張國榮的《你在何地》表現了他作品流行的潛力,林憶蓮的《無憾》讓人感受到細微的情緒牽動,與李宗盛合作的《如風往事》讓他有機會展示抱負和專業的嫻熟技巧,那麼專輯《1989》中的《漆黑不再面對》等歌曲就是我們記住他的理由:作為一個浮沉在商業浪潮中的音樂人,他從來沒有放棄過作為一個人的熱血與良知。
『陸』 中國歌手有誰是電子音樂的
尚雯婕
『柒』 中國電子音樂使用的第一人
國內懂電子音樂的人少,也沒個真正的排行榜,很開玩笑的是,CCTV風雲音樂的很多背景音樂都製作的很不錯,你要能知道後面的那個團隊就知道中國電子音樂的高手了!這是職業電子音樂製作人,商業一點的,我知道的也就是DJKK網站的那幾個原創人物,王澤龍就是一個例子,總之國內民眾對電子音樂的了解不多,可以說很陌生!
『捌』 中國有哪些知名的音樂製作人
如果你真喜歡音樂,國內聽聽李志輝、林海、黃俊雄等的作品。國外神秘園、班得瑞等。
『玖』 中國流行樂壇十大音樂人還有誰
不好意思你說的都不是
你說的只是目前紅的發紫的
但真正的中國流行樂壇十大音樂人
我還是告訴你吧是:
《中國流行樂壇十大音樂人》
一。陳小奇
二。李廣平
三。浮克
四。撈仔
五。覃元隆
六。張亞東
七。三寶
八。小柯
九。許巍
十。高曉松
不信你可以問NN多人如果我說錯了我不要你的分
我是按題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