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音樂鑒賞
藝術是需要有強烈個性的 ,缺乏個性的藝術總是難能誘人入勝 ,更難感人肺腑的 。 作曲也最忌人雲我雲 ,步人後塵 ,這是模仿性思維所造成 。也是形成一般化 、共性化 、無獨特個性的根本原因 。作曲者應該有抱負 ,一定要寫出與眾不同 ,與前人不同 ,與他人不同 ,與自己曾寫過的不同的作品來 。一定要使自己的作品個性畢露 ,特色明鮮 ,有閃光之處 ,有新奇之點 ,有豐富的內涵 ,使人聽後感到新鮮 ,又有回味 。作曲者應有「 不到黃河心不死 ,不出精品誓不休 」 的決心及信心 。並且在創作構思過程中 ,有鍥而不舍的毅力 ,去探索新的音調 ,新的形式 ,新的表現手法 。一稿不成 ,推翻重寫二稿 ,二稿不成三稿 …… 。這樣試試 ,那樣試試 ,直到滿意為止 。即使今天滿意了 ,可能明天又會不滿意 ,那就需要再修改 ,或另起爐灶 ,推翻重寫 ,數易其稿 ,在所不厭 。故不要急於發表 ,因發表出去之後 ,殊難再收回 。「 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 」 , 還是慎重些好 。
作曲者的知識和修養 ,應是愈豐富越好 ,千萬不能滿足於單旋律的創作 ,而要具備寫多聲部樂曲的才能 。因為過去時代 ,中國的音樂多是單旋律的 ,再加上物質條件的限制 ,音樂教育的落後 ,因而大多仃留在寫單旋律歌曲的范圍內 。故今日,順時而進 ,寫一些多聲部樂曲 ,勢在必行 。由此而促使作曲者 ,去學習一些多聲部樂曲寫作技巧 ,寫出一些「 表現感情甚豐富 ,立體感甚強的多聲部樂曲 ,來豐富人民的文化生活 。這是時代的需要 」 。故隨需隨學 ,專需專學 ,急需急學 ,平時博學 。以及終身受教育 ,這是我們的學習求知的方法 。至於己具備多聲部音樂寫作技法的人 ,也應該不斷學習 ,去學習世界上最新的技巧手法 ,學習最有中國民族特色及時代特色的作品 。在創作時也要注意到與眾不同 ,個性畢露 ,感情深邃 ,意境盎然 ,風味濃郁 ,有新鮮感 ,有閃光之處的嶄新的樂曲來 。並且有聲樂曲 、器樂曲 、有各種體裁 、各種形式 、各種風格 、各種曲趣的 。因為人民的審美情趣是多種多樣的 。
最重要的是創造 ,離開創造 ,必定是 「 似在哪裡聽到過 」的不自覺的一般化、共性化、模仿性之作 。在藝術創作中 ,往往有「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以及「山重水復疑無路,柳喑花明又一處 」的情況,即會自然而然地噴湧出「 靈感 」來。莫輕看靈感 ,靈感是什麼?靈感是你的情感、生活經歷、知識、閱歷、技巧集中於一時的爆發及噴薄 ,「冰凍三尺非一日亡寒「,功夫還在平時。
同時要注意 ,音樂是表現感情的藝術,故又須在「 情之所至,音之所生 」「 因感而作,由情而發 」 規律下噴薄而出 。經久不衰 ,廣泛流傳的樂曲誕生就是這樣產生的 。故不能只印在紙上為滿足 ,共勉之 。
勞動歌,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的專指號子,以與勞動動作相配合的強烈聲音節奏和直接促進勞動的功用為其基本特徵。廣義的包括在勞動中唱的歌,如草原牧歌、採茶歌等。後一類歌,有些也配合勞動動作而歌唱,一般對勞動也能起一定的鼓舞和調節情緒的作用,但無明顯的與勞動動作相配合的強烈聲音節奏。廣義的勞動歌,有時也可歸入生活歌中。
儀禮歌,伴隨民間祈年慶節、賀喜禳災、祭祖吊喪等儀式及日常迎親送友等習俗活動而吟誦演唱。大致有訣術歌、儀式歌、習俗歌三類。訣術歌,是被認為具有法術作用的民間歌訣與咒語,如"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哭夜郎,過路君子吟三遍,一覺睡到大天光"之類。儀式歌,是與節令慶祝、其他祭祀等儀式相結合而誦唱的歌,主要內容為祭神求福、祈保豐收等。如祭灶王爺求福、祭龍王爺求雨所唱的歌。習俗歌,用於婚娶、生子、祝壽、送葬、造房等紅白喜事和迎賓待客的場合,如撒帳歌、哭嫁歌、蓋房歌、敬酒歌等。這是儀禮歌中數量居多、迷信色彩較少、文學價值較高的部分。
時政歌,主要內容是反映人民群眾對某些政治事件、人物的認識和態度的。有相當高的文獻價值。中國古代的時政歌謠,不少以童謠形式出現,其書面記錄,較多見於各朝史書的《五行志》中。時政歌謠大致可分三類:①揭露諷刺統治者的歌謠,這類作品數量最多;②贊揚廉潔、愛國官吏的歌謠;③歷代農民起義的歌謠,這類歌謠,體現農民的覺醒最充分,政治色彩最濃。
生活歌,反映人民一般的社會家庭生活和日常勞動生活的各方面,尤以表現農民和婦女生活的為多。關於農民生活的歌,反映了廣大農民在舊社會所過的非人生活,揭露地主殘酷剝削和貪婪吝嗇的本質。流傳相當普遍的《十二月長工歌》,比較集中地反映了長工與地主的尖銳矛盾。婦女生活歌,大部分出自民間婦女之口。女性從一出生即受歧視的童年,到像貨物一樣被買賣的出嫁;從備受虐待摧殘的小媳婦生涯,到熬成婆後仍無幸福可言的畢生悲慘遭遇,在婦女生活歌中都有所反映。在大量的苦情歌中,又常蘊含著對美滿生活的憧憬。在資本主義興起後的近代歌謠中,常迸發出反抗的時代強音。
情歌,據有些學者的看法,大概最早產生於對偶婚與對偶婚從夫居的一夫一妻制的交替時期,是民間歌謠中數量最多,也更加膾炙人口的一種,在歷代勞動人民特別是少數民族人民的愛情生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①傾訴互相愛戀之情和表明選擇愛人標準的,如《絲線牽橋妹敢過》、《金銀不是如意郎》。②抒發離別、想念之情的,如《把你畫在眼睛上》、《和來捏作一個人》。③表達誓不分離的堅貞愛情的,如《情願挨打不丟郎》、《出了衙門手牽手》。④告誡和批評的怨情歌,如:"要學莧菜紅到老,莫學花椒黑了心"、《小妹郎多亂了心》。⑤為數甚多的"家花不如野花香"之類的偷情歌,雖含某些不健康的思想情感,但往往也表現了被剝奪正常愛情生活的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兒歌一詞,中國"五四"以後才普遍使用。古代稱為"孺子歌"、"小兒謠"等。兒歌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的專指由兒童自己創作以及由大人教唱但內容符合兒童生理心理特徵和理解能力的歌。廣義的還包括由媽媽奶奶等教唱、反映舊社會大人特別是婦女生活情感的、但由兒童傳唱開來的歌。具有時政歌謠性質的所謂"童謠",一般非真正的兒歌。兒歌按其功用,大致可分為三類:游戲兒歌、教誨兒歌、訓練語言能力的繞口令等。
中國不僅不同民族和地域,民歌形式往往各異,即使在同一民族和地區中,也常有多種樣式。
句式方面:如漢族民歌,除七言體外,還有三、四、五、六、八言或多達十幾字一句的。納西族民歌和苗族古歌,幾乎都是五言句,水族的歌多為前三言、後四言的特殊復式句。
章段結構方面:四句頭最多。陝南、鄂西以及湖南、安徽、四川等省部分地區流行趕五句。兩句一首的有陝北信天游、內蒙古爬山歌、晉西北的山曲、壯族"師"體歌等。藏族"魯"體歌,多三至五句成章,三章成首,且句子之間講究對應。"諧"體歌多四句一首,也有六或八句成首的。僳僳族民歌,凡兩句兩句唱的,均分為上句與下句,上下句要求對仗。漢族各地流傳的小調歌詞,體例各有格套,如四季調為四段式,五更調為五段式,十送等為十段式,十二月調為十二段式等。西北"花兒"的河湟、洮岷、隴中三派,格式各異。各族民歌中,還有不少章、段、句數是不固定的。
用韻方面:漢族民歌押尾韻的居多,四句一首的多一、二、四句用韻,五句一首的一、二、四、五句用韻,兩句一首的每句有韻。蒙族民歌則多押頭韻,在大多數四行為一章,上、下兩章成一首的民歌中,一般每行都要求押韻。各民族的民歌中,還有押腰韻、腰腳韻、頭腳韻或腰韻、尾韻相互為韻的。壯族的"勒腳歡",西北各族的"花兒",有特殊的押韻法。
表現手法方面:比興、誇張、重疊、諧音等手法,在民歌中多有運用。揭露抨擊性的時政歌謠,常用諧音、隱語。雙關語在情歌中運用較多。擬人化手法,兒歌中較為常見。納西族的相會調,在大量運用諧音同時,通篇以物擬人,如用蜂花、魚水相會,比喻男女間的愛情。 民歌的風格,因地區、民族等不同而異。傣族民歌明麗,赫哲族民歌粗獷。漢族民歌,北方的多偏於豪放,南方的一般比較婉約。但同為南方民歌,吳歌又比楚歌更顯細膩。同是花兒,不同民族或地區,也各有特色。
⑵ 求音樂賞析(500字左右)
名曲賞析---音樂劇「貓」的《回憶》
「貓來了」!2003年3月28日,西洋音樂劇史上最受歡迎的《貓》登陸中國,在上海進行了其在中國的首場演出。與此同時,《貓》劇將在上海和北京連演100多場的氣魄,其聲勢之浩大也是中國演出市場前所未見的。過去22年來,這部紅透全球的音樂劇《貓》,不僅是在英國倫敦和美國百老匯上演時間最長的音樂劇,其在全世界200多個國家演出達9000場的記錄,更是表演藝術界史無前例的傳奇。對於《貓》劇的到訪中國,獨家引進音樂劇劇本版權的上海譯文出版社表示:「《貓》劇征服世界靠的不僅是華麗的舞台、璀璨的服飾,更是用深厚的文化魅力在感染人們。《貓》劇登陸中國舞台作為一個文化注釋,有望為借鑒國外文化產業如何將高雅文化轉為雅俗共賞的大眾文化提供參照」。
《貓》的由來
一般而言,音樂劇的劇本要與音樂相匹配。所以在音樂劇創作之前,劇本作者要與作曲者討論商議,達成一定的默契,然後劇本作者才能開始創作,以期創作後的劇本能給作曲者最大的空間來施展音樂才華。《貓》的誕生則有些與眾不同。《貓》的劇本取材於以長詩《荒原》聞名於世的英國詩人湯瑪斯?史特恩?艾略特(Thomas Sterns Eliot)的詩集《擅長裝扮的老貓精》,這首詩原是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略特為兒童創作的,所以詩句中充滿了想像與童真;詩作完成於1939年10月,而音樂劇《貓》的創作卻開始於1977年,兩者相差了38年。在艾略特1965年逝世時,他一定不會想到他的這首詩作竟會在年後成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音樂劇的劇本。
著名音樂劇作曲大師安德魯?勞德?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於1977年開始著手為《擅長打扮的老貓精》編寫音樂,他為這首詩寫了好多片段,他這樣做其實是源於小時候讀過這首詩的濃厚興趣。一開始韋伯只打算寫一些在舞台上演出的小品,完全沒有創作音樂劇的念頭。因為這首詩沒有戲劇情節,更沒有戲劇張力,不具備創作為音樂劇的條件。1980年,在愛德蒙頓的音樂節(Edmonton Festival)上,韋伯公演了他寫的好幾個片段,當時艾略特的遺孀瓦雷莉?艾略特(Valerie Eliot)也參加了音樂節,並且帶給韋伯許多艾略特沒有發表的詩稿和故事,於是就因為這一偶然的機遇,意外地給韋伯帶來了創作音樂劇的靈感,他感到「魅力貓」的遭遇正是故事的主題所在,如果加入這些詩稿和故事,就可以構成一部有頭有尾的音樂劇了。
盡管如此,韋伯創作《貓》的念頭還是遭到了絕大多數人的反對,他們認為用詩作來創作音樂劇將是一個致命的錯誤。原因在於音樂劇需要的是情節,用詩作來做劇本無法起到表達劇情的作用,況且詩的作者艾略特和韋伯也不可能事先溝通。而韋伯的態度則是,我這部音樂劇可以不依靠劇情,只要有氣氛,他相信:音樂劇可以不用劇情來打動人。韋伯找來了一批頂尖的導演、舞蹈設計、服裝設計師……,經過這些人的協同努力,1981年5月11日《貓》正式在倫敦登場上演。演出前,正如人們一開始的預計,大家對《貓》的前景並不看好,人們始終認為,上演一部取材於兒童詩作的音樂劇只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甚至直到演出的前一天,劇團也沒有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劇院的老闆心灰意冷,甚至想要違約退出。至於後來的情況誰都清楚,《貓》的首演一炮而紅,成為世人矚目的音樂劇。誰也沒有料到《貓》竟然能成為迄今為止演出時間最長的音樂劇,誰也不會料到一部不以劇情取勝的音樂劇竟然能這樣感人。
永遠的《回憶》
比起其它著名的音樂劇,中國聽眾最熟悉的一定是《貓》。原因不在其它,而在於劇中一首歌的力量,那就是《回憶》。自《貓》誕生以來,《回憶》這首歌就開始傳播四海,那如泣如訴的旋律,一下就能抓住人們的心。大多數人也是聽了《回憶》之後才知……(全文共5007字)
⑶ 中國兒童民間音樂有哪些
唱動物的歌
1.哩樂哩樂
2.火螢蟲
3.亮火子蟲
4.亮火蟲
5.煙波燈
6.斗雞雞
7.鬥鬥蟲
8.鴨羅羅
9.牛兒謠
10.喚螞蟻
11.喚蟻歌
12.喂臭蟻
13.螞蟻短 螞蟻長
14.小青蛙
15.花蛤蟆
16.雁
17.呼蜻蜓
18.蜻蜓蜻蜓莫飛遠
19.撲螞螂
20.貓咪蒸飯灶上坐
21.我是天上梅花朵
22.小鳥啁啾小鳥哭
23.一隻鳥仔
24.蝸蝸牛快犁地
25.貓呀貓
26.小松鼠吃核桃
27.麻利麻利梭
28.禽與獸
29.可憐的兔子
30.小猴在游戲
31.雄鷹
32.仙鶴
33.母狍與羔子
34.狍子的耳朵
35.誇山羊
36.鴿子
37.百鳥飛翔
38.梅鹿咧
39.鯉魚
40.小黑馬
41.黑斑馬
42.駝羔之歌
43.燕子搭窩屋檐邊
44.玩氂牛
45.昨晚媽媽聞乜叫
唱自然美景的歌
46.月亮月亮
47.月亮歌
48.大月亮
49.月亮光光
50.太陽太陽快出來
51.太陽
52.青草小河邊
53.同坐小竹排
54.小水渠
55.諾得爾江邊
56.登苗嶺眺望
57.歌唱美麗的家鄉
58.山茶花開朵朵紅
59.綠色的草原
60.阿吾勒的歌
61.天鵝的翅膀
游戲歌
62.打掌掌
63.點點篤篤
64.同同飛
65.玩耍來
66.種蓮籽 采蓮花
67.拍皮球
68.拍皮球
69.滾鐵環
70.踢毽
71.打話把
72.種蓮籽
73.窖瓜
74.騎馬趕嗚
75.丟草把
76.天螺螺
77.鬥牛歌
78.抓彈子
79.打瓦蛋
80.打鞦韆
81.送別歌
82.阿西里西
83.雞公仔尾婆娑
勞動歌
84.數瓜
85.放牛歌
86.執田螺
87.雞公上嶺尾拖拖
88.一根田堘十八彎
89.摸泥鰍
90.好兒童
91.函函轉 菊花園
92.割草
93.邀邀約約找楊梅
94.植樹造林
95.采菱調
96.喂好我的大黃牛
97.豐收打場歌
98.抓魚歌
99.天鵝鵝 地鵝鵝
100.牧童歌
101.功夫歌
102.耕田歌
103.牧歌
104.刨洋芋
105.滿山遍野好莊稼
106.打酸棗
107.打蕨菜
108.放馬山歌
109.牛角彎彎
110.採茶摸螺歌
111.跑南海
112.羊倌歌
113.道拉基
114.阿米喲
115.小山羊
趣味歌
116.月娘娘
117.月光光
118.娘娘腳
119.數鴨蛋
120.對面山上一隻鵝
121.螃蟹歌
122.唐僧騎馬咚咚咚
123.天烏烏(之一)
124.天烏烏(之二)
125.歡樂曲
126.採菊花
127.簫
128.唱起來
129.出色的歌手
130.分銅錢
131.數星星
132.鋸咀里鋸
數字歌
133.數麻雀
134.數朵朵
135.數蛤蟆
136.老鼠歌
137.螃蟹歌
138.數麻雀
139.對黃蟹
140.對麻雀調
141.數麻雀
142.蟈蟈
143.麻雀打食
144.狸貓抓雀
145.打駱駝
問答歌
146.小放牛
147.牧童謠
148.鹿
149.牛角出來尖對尖
150.哪樣兒最好看
151.十朵花
152.對花
153.搖船調
154.十對花
155.一根竹棍十二節
156.什麼做窩土裡埋
157.東海岸
158.牛娃對花
159.親愛的媽媽
160.啥個鳥頭上三分白
161.啥鳥飛來節節高
162.盤歌
163.猜調
164.猜迷謠
親情、友情歌
165.行行歌
166.排排坐
167.善走的栗色馬
168.啊衣達衣
169.小喜鵲
170.拍娃娃
171.做個乖娃娃
172.搖籃曲
173.催眠曲
174.媽媽的嬰兒
175.父親的教導
176.打支山歌進了沖
177.結古山歌
178.金把折刀
179.謝娘恩
歷史、風俗歌
180.糖甜甜
181.嗩吶配喇叭
182.鑼鼓歌
183.叔伯新年好
184.柚子龍眼棵棵甜
185.小小森頭修高樓
186.蜘蛛織網車車圓
187.菜籽歌
188.小白菜
189.落水天
190.丟丟銅
191.雪花紛紛往下飄
192.不怕大老虎
193.小松樹
194.康巴尼莎
195.古萊萊
196.童謠
197.溜溜山歌
198.一根竹竿容易彎
199.十二月風俗歌
200.求雨
201.賣葯糖
202.賣估衣
203.走絳州
204.落雨大
205.吃果子不忘種樹人
206.頁里麥
207.漁夫之歌
208.尕姐妹走路風擺柳
209.裕固族姑娘就是我
210.歌唱司崗里
211.念措山歌
212.節日賽跑歌
213.鳳陽花鼓
214.盼紅軍
215.倒酒紅兵哥哥嘗
216.日出東方映紅天
217.三元里抗英
218.專打日本鬼
舞歌
219.愛皮帕
220.豐收的節目
221.其多列
222.哇哈哈
223.月琴之歌
224.樂作歌
225.得波措
226.甩銀鏈
227.跳月歌
228.要說高來藍天高
229.十二月忙
⑷ 中國傳統音樂賞析
小調
(一)定義:
產生在群眾生活種的休息、娛樂、集慶等場合中,流傳最廣泛、普遍、形式較規整、表現手法較多樣,具有曲折、細致特點的民間歌曲。
(二)分類 吟唱調(兒歌 搖兒歌 叫賣歌 吟誦調) 搖曲 時調 舞曲
〈1〉吟唱調
定義:出於日常生活的實際需要而哼唱、實用性較強的民間小調。
特點:處於民歌的萌芽狀態、尚不成熟。
1、兒歌
定義:兒童在游戲、生活中唱的歌調。
內容:關於兒童的游戲、逗趣和在成長中的收獲體會等
特徵:曲調音域較窄、樂匯較單一、結構不很嚴謹、手法不多、但形象生動活潑。
譜例:〈花蛤蟆〉
2、搖兒歌
定義:是大人搖哄嬰兒入睡時哼唱的歌調。
特徵:音樂材料比兒歌多,歌調大多即興哼成,結構較散,唱詞內容簡單,形式自由,常用拖腔。
譜例:〈眠暖調〉上海松江
註:暖 別字 本意應該時小女孩的意思。
3、叫賣調
定義:大多流行城鎮,商販為招攬顧客,吸引人們注意而唱的歌。
特徵:歌調響亮,遠傳,旋律上揚,句末自由延長。
譜例:〈賣菜〉湖南 〈賣茶葉雞蛋〉 湖南
4、吟誦調
定義:是文人在念誦詩詞、古文時用的歌詞。
特點:形式多樣,於方言語音音調結合緊密。
譜例:〈天凈沙秋思〉四川
〈2〉搖曲
定義: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吟唱的小調民歌
特徵:樂段結構完整,篇幅較小,音調節奏接近口語,音域一般不寬,節拍規范,形象表現較單純真實,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分類:長工訴苦歌 女兒訴苦歌 情歌 生活歌曲 嬉遊
譜例:〈長工苦〉上海 〈小白菜〉河北 〈青絲鳥〉浙江
〈綉荷包〉山東 〈打酸棗〉山西 〈懶婆娘罵雞〉河南
〈3〉時調
定義:在民間休息娛樂時唱的小調民歌
特徵:曲式結構規整嚴謹,功能清晰。邏輯性強,旋律音調和節奏變化形態較豐富,表現力強,常加用樂器伴奏。
典型曲調:孟江女調 鮮花調 剪定花調 對花調 無錫景調 綉荷包調
媽媽娘糊塗調
1、孟江女調:
其他稱謂:「春調、梳妝台、十杯酒、尼姑思凡」
流行地域:全國各地
基本旋律形態:zi 調式:四句體樂段,各句篇幅整齊,勻稱,落音分別謂商zi 羽 zi式典型的起承轉合式樂段結構。(孟江女十二月花名)
變體:〈十杯酒〉〈梳妝台〉〈哭七七〉〈綉花燈〉
影響意義:宣傳工具 成為戲曲、曲藝音樂中的曲牌。
2、鮮花調
又稱:茉莉花調
流行地域:遍及南北
基本旋律形態為四句體樂段,落音分別為zi宮羽zi起承轉合結構。
3、剪ding 花調
唱詞:四句為一段,第三四句大多相疊,第二句間與第三句後常又襯詞。
音樂:五句體。第一樂句常分為明顯地兩個相互對應的短句,第二句結構較寬,一般只唱一句唱詞,第三四句唱詞結構較緊,分別唱第二、三句詞,最後十襯腔重復句,每句落音宮 zi zi 宮宮
譜例:〈打西瓜〉河北 〈姑蘇。風光碼頭調〉江蘇蘇州
〈放風箏〉選段 河北 〈小看戲〉東北 〈丟戒指〉黑龍江
無錫景:〈無錫景〉江蘇 〈探清水河〉河北
綉荷包調:〈綉荷包調〉遼寧海域 〈走西口〉河北
銀扭絲調:〈探親家〉河北 〈會親家〉
媽媽娘糊塗調:〈媽媽娘糊塗調〉〈拉駱駝〉
〈4〉舞歌
譜例:〈龍船調〉湖北 〈黃楊扁擔〉四川 〈銅錢歌〉
(三)小調的特徵:
①小調的曲調具有流暢、婉柔、曲折、細膩的藝術特色。
②小調不受外在因素的影響,根據旋律進行本身的內在要求,追求詞曲協調一致的均衡性和表現手段的靈活性。
③小調的結構大多以單曲體為基礎,講究結構內部的規整性和勻稱性。
④小調中的襯詞、襯腔定型化和規整化。
山歌(地區局限性大)
(一)定義:節奏自由、聲調高亢、具有自由抒發感情特點的民歌
(二)一般山歌
1、信天游
譜例:〈藍花花〉 〈橫山裡下來些游擊隊〉 〈腳夫調〉
2、爬山調 也稱酸曲(內蒙西部 山西西北部 陝北北部)
譜例:〈陽婆里抱柴嘹哥哥〉內蒙
〈三天里路程兩天到〉山西
〈想親親想在心眼上〉山西
〈毛葫蘆眼眼該叫哥哥怎〉山西
3、花兒
4、浙江山歌 流行地域:蘇南、浙江
譜例:〈對鳥〉浙江樂清
〈救命恩人共產黨〉
5、西南地區山歌
譜例:〈槐花幾時開〉四川
〈彌渡山歌〉雲南
〈趕馬調〉雲南
〈小河淌水〉雲南
6、〈1〉客家山歌
譜例:〈奧嗨〉廣東梅縣
〈新打梭鏢〉福建
〈打只山歌過橫排〉江西興國山歌
〈2〉放牧山歌
1、呼牛調
譜例:〈放牛呼聲〉浙江 〈江門牛歌〉廣東
2、遙唱山歌
譜例:
〈放馬山歌〉雲南
〈太陽出來喜洋洋〉四川
〈牽牛歌〉浙江金華
3、對山歌
譜例:〈牛歌對唱〉安徽
4、田歌 譜例:〈趕牛〉上海
〈3〉田秧山歌
1、江浙田山歌
2、巢湖秧歌
(三)山歌的音樂特徵:
1、坦率、直露的表現方法和熱情奔放的音樂性格
2、自由悠長的節奏節拍
3、高亢的曲調
4、曲式結構單純
⑸ 幼兒園音樂欣賞活動的教育內容有哪些
(一)音樂欣賞活動的選材考慮。 音樂欣賞是指懷著由衷的欣喜熱愛之情,自動追求從音樂中獲得自我滿足和自我實踐過程。開 展欣賞活動應該讓幼兒有美、有愉悅的感受。因此,音樂欣賞材料的選擇顯得至關重要。在選擇音 樂欣賞材料時應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 1、選材時應考慮到材料是否符合教育的要求。 選擇的音樂作品的內容、形式、風格是否豐富、多樣,比例結構是否合理,都直接影響到音樂 欣賞活動的教育效果。因此我們選材時必須始終以其教育價值出發,選擇符合教育要求的音樂材 料。如我們可以選用一些中、大班將要學唱的歌曲作為小班的欣賞材料,也可以選用一些少兒歌曲 作為中、大班的欣賞材料。 2、選材時應考慮到幼兒感知、理解音樂的實際能力水平。 許多音樂作品都很優美,但往往因為某些原因無論在長度上還是結構上都無法為幼兒所接受而 很難成為幼兒音樂欣賞的材料,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認真分析與思考,根據幼兒的實際能力水平進行 選擇及節選,如可把作品中比較常的樂段或節奏變化比較明顯的樂段進行整理提煉:《梁祝》是大 家所熟知的樂曲,它的幾個樂段分別講述了不同的故事情節,將"化蝶"一段提出來,便可以讓小班 幼兒通過觀摩教具"蝴蝶"的翩翩起舞結合樂曲優美、緩舒的旋律展開想像和模仿,既滿足了幼兒欣 賞的需求,又符合幼兒善於模仿的特點,從動靜交替中達到教學目標。 3、選材時應考慮到幼兒的興趣需要。 美國現代心理學家布魯姆指出:"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發生興趣。"這說明興趣 是學習的基礎,幼兒園音樂欣賞活動也不例外。作為幼兒園一線教師,我們更應該關注到這一點, 在平日里多觀察、多指導,及時發現及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充分發揮其教育價值。如平日里幼兒很 喜歡玩滑滑梯,我就安排他們欣賞短小活潑的鋼琴曲《滑梯》,讓幼兒在欣賞的過程中再次體驗滑 滑梯的樂趣;在角色游戲中,幼兒總喜歡扮演爸爸、媽媽,可見他們對這兩個角色充滿了興趣,於 是,我就讓他們一邊抱著娃娃一邊欣賞《搖籃曲》,讓幼兒真正地沉浸到音樂中去。 (二)音樂欣賞活動的教師因素。 任何一個教學活動都需要教師進行組織,當然,音樂欣賞活動也不例外。教師在活動中的作用 至關重要。那麼,在音樂欣賞活動中,我們應該做何努力呢? 1、努力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 音樂欣賞不只含括了音樂知識,還包括了對歌唱能力方面的要求以及豐富的舞蹈動作。教師只 有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才能夠對音樂作品進行細致的分析與理解,才能夠通過協調的動作、優美 的歌唱以及精彩的表現來展示音樂的魅力,從而感染音樂中的幼兒,使他們沉浸在音樂的感受中, 並從教師的引導中提高自身的音樂欣賞能力。 2、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1)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為欣賞作品打好基礎。 音樂是反映人們現實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欣賞音樂需要一定的藝術修養和生活經驗。生活經驗 是感受音樂作品的基礎。教師在開展欣賞活動前,應事先了解幼兒的經驗基礎,及時為幼兒豐富欣 賞作品時必需的生活經驗。我曾經組織過一次音樂欣賞活動《瑤族舞曲》,由於事先沒有給幼兒以 知識准備,幼兒對瑤族沒有感性上的認識,不知道瑤族人民的生活習慣以及瑤族與其他民族有什麼 不同的民族特徵,導致整個活動的教學效果不理想;而在欣賞歌曲《雪花》前,考慮到泉州這一地 區多年未下雪,班上大部分幼兒沒有見過雪,我結合常識課,通過讓幼兒觀看雪花圖片讓他們認識 雪花,了解雪花的形狀、顏色等有關知識,而後進行欣賞教學,幼兒的內心情感得到了升華,想像 力也充分發揮,就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創設良好的音樂氛圍,讓欣賞環境"活"起來。 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創造一個與作品相適應的音樂欣賞環境能有效提高幼兒對欣賞 活動的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根據作品的內容創設相應的情景,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觸動幼兒的心靈,讓幼兒真正的參與進來。例如,在欣賞音樂作品《秋天》時,我在活動室牆面上 布置了許多表現秋天的圖畫,在地上灑滿了落葉,使幼兒能夠感受到濃濃的秋意,欣賞時自然就更 加投入了。又如在欣賞音樂作品《快樂的小廚師》時,我在活動室內布置了許多食物的圖片,又准 備了許多炊具、廚師的服裝等,讓幼兒感受到廚師的工作,欣賞時也就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了。 (3)適時適度的介入引導,讓幼兒真正自主地參與活動。 在許多的教學活動中,常常存在著教師指導語過多、提問頻繁、直接指導等問題,幼兒常常失 去了思考、創造的時間與機會。要讓幼兒真正自主地參與到活動中來,教師就必須改變指導策略, 從中心退向邊緣,從控制者的"前台"走向引導者的"後台",適時、適度地介入引導。例如,在音樂 欣賞《瑤族舞曲》時,我在開始部分運用配樂詩引導幼兒欣賞,此時教師是主導者;下一環節運用 色塊圖把美術欣賞與音樂欣賞相結合,教師則是引導者;最後則讓幼兒跟隨音樂自己舞蹈,教師更 應是欣賞者,在旁鼓勵幼兒大膽自由表現,為下一活動做好經驗准備。 (三)音樂欣賞活動的多手段參與。 幼兒欣賞音樂應是一種積極的活動,而不是消極的、被動的感受,應使整個欣賞音樂的過程都能 引起幼兒的興趣,使其想像活躍,情感有所觸動。因此,我們必須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多種形式參 與滲透,讓幼兒多通道地參與到活動中來。 1、運用語言材料,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 語言材料在這里特指含有藝術形象的有聲文學材料,如故事、散文、詩歌、童謠等。在音樂欣 賞中適當地運用語言材料能把抽象的音樂變得形象化,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與表現音樂作品。例 如,在欣賞《瑤族舞曲》時,我運用配樂詩對音樂進行完整欣賞,配樂詩的內容與樂曲的結構、曲 調、意境相融,較好地幫助了幼兒熟悉樂曲並幫助幼兒感受樂曲所表達的音樂形象。又如在欣賞歌 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時,通過講故事,讓幼兒了解了王二小的英雄事跡,從而知道了歌曲表達的 內容。 2、運用動作材料,幫助幼兒更好地表現音樂作品。 高爾基說過:"在聽音樂時,得用自己的經驗、印象和知識去補充。"幼兒的生活經驗有限,但 是幼兒感受音樂的能力並不差,且他們都有較強的表現慾望。當音樂響起時,也許他們會情不自禁 地手舞足蹈起來。運用肢體語言與音樂相滲透被視為一種有價值的欣賞形式。例如,在欣賞《運動 員進行曲》時,可讓幼兒隨樂曲打節奏。又如在欣賞《搖籃曲》時,讓幼兒用輕柔的動作哄寶寶睡 覺。 3、運用視覺材料,幫助幼兒更好地欣賞音樂作品。 視覺材料形象具體,即可是在時空中靜止的(如圖畫、雕塑等),又可是在時空中流動的(如 錄相、可活動的教具操作等)。音樂是流動的,稍縱即逝。我們可以通用提供形象具體的視覺材料 幫助幼兒"留"住那一瞬間,讓幼兒不斷地欣賞、感受。例如,在欣賞《瑤族舞曲》時,引導幼兒用 顏色(色塊圖)來表現樂曲
⑹ 關於賞析音樂的書籍
《音樂導讀》
書名:<<音樂鑒賞>>
圖書編號:1221407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定價:16.0
ISBN:731302470
作者:高宗仁
出版日期:2002-03-01
版次:1
開本:32開
簡介:
本書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分析介紹了音樂欣賞必需的基礎知識、音樂史上各歷史時期的背景情況及各時期主要的音樂家、音樂作品,以及中國民族音樂。本書內容豐富、知識性、趣味性強。本書可供高校學生作為「音樂欣賞」選修課的教材,也可供一般音樂愛好者閱讀。
麻煩採納,謝謝!
⑺ 如何為兒童音樂欣賞選擇好的音樂作品
音樂欣賞是幼兒園藝術教育的內容之一,它是指以具體的音樂作品為對象,通過聆聽的方式及其他輔助手段,感受、理解、鑒賞和品評音樂藝術作品的真諦,從而得到精神愉悅的一種審美活動。選擇恰當的作品是幼兒進行音樂欣賞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究竟該如何為幼兒選擇音樂欣賞作品呢?
一、有賴於音樂作品本身的特點
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和藝術水平。音樂是沒有國界的,它具有以情動人、以情感人的藝術魅力,通過情感的抒發和表達來打動人、感染人。幼兒年齡小,好想像,愛幻想,因此生動形象、富於變化的音樂旋律與節奏能激發幼兒的想像;同時,兒童情感外露,富有情緒感染力的音樂不僅能喚起兒童的內心感受,還能使他們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因此,為幼兒選擇的音樂作品必須具有較強的思想性、藝術性,具有鮮明的風格特徵,這樣音樂所表達的內容、形象、情感,就會被幼兒所喜愛、理解、接受,並能喚起他們的興趣。
具有豐富多樣性。適合幼兒欣賞的音樂作品主要有:優秀的中外少年兒童歌曲,由歌曲改編的器樂曲,專門為兒童創作的簡單的器樂曲,專門為兒童創作的音樂童話片段,中外著名音樂作品或其中的片段。可見,幼兒音樂欣賞作品的內容、形式、風格是多種多樣的,從內容上看,它有反映社會生活、自然界的作品,也有反映兒童生活和內心世界的作品;從形式上看,它有不同形式的歌曲、器樂曲等;從風格上看,它有進行曲、搖籃曲、圓舞曲等,同時還包含了不同時代的中外優秀作品和優秀的民間音樂。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而富有藝術美的音樂欣賞作品,能擴大兒童的藝術視野,豐富他們音樂欣賞的知識與經驗。
結構應當工整。在為幼兒選擇音樂欣賞活動的作品時,我們還要考慮到該作品的比例結構是否合理。一般而言,形式簡單、結構工整,且長度適中的音樂作品比較適於幼兒欣賞。而我們在選擇作品的過程中經常發現,一些優秀的中外著名作品,或是為幼兒專門創作的音樂童話,在結構或長度上有時很難符合這些要求,這就需要教師將作品與幼兒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認真分析和節選,選擇作品中比較常見的樂段或節奏變化明顯的音樂進行提煉,使之符合或接近幼兒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如大班音樂欣賞活動《金蛇狂舞》,它原本的結構是「引子一A―B―A―B―A」,經過教師的思考和節選,將作品壓縮成了一個「引子一A―B―A」的單純的三部曲的結構,這樣既尊重了作品本身,又符合了教育要求。 二、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
小班幼兒音樂作品的選擇。3~4歲的小班幼兒受其生理、心理發展水平的影響,他們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十分有限,他們往往會對「傾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會十分樂意地、自發地傾聽周圍環境中的各種聲音,並主動分辨這些聲音。「傾聽」是幼兒必須具備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本技能,是對幼兒實施音樂教育的基本出發點,也是開展音樂欣賞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教師可以更多地為小班幼兒選擇一些傾聽的素材,為今後中、大班的音樂欣賞活動打下良好而堅實的基礎。如小班音樂欣賞活動《小朋友散步》,讓幼兒隨著音樂中不同的音響變化,理解睡覺、起床、散步、聽雷聲、看天氣、刮大風、下大雨、跑回家等一系列活動,讓幼兒創造性地表現和表演。 同時,教師還可以為他們選擇一些結構單一、形象鮮明、篇幅短小的音樂元素進行欣賞。如,音樂作品《小兔跳》以歡快的跳音和優美的快節奏旋律來表現小兔跳躍的畫面;《小熊吹喇叭》通過低沉、緩慢的音樂表現手法,展現出小熊憨態可掬的形象;《小燕子》舒緩、優美、流暢,讓孩子們感受到燕子自由愜意地在天空飛翔,等等。小班幼兒雖然還不能用語言較好地表達對作品的感受,但他們會通過對這些音樂的欣賞,用身體去進行模仿、去創造性地表現,來獲得身心的愉悅,以達到欣賞的目的,為今後欣賞更豐富、更多元化的音樂作品做好鋪墊。
中班幼兒音樂作品的選擇。幼兒到了4~5歲,他們欣賞音樂的聽辨能力有所提高,逐漸能辨別聲音的不同變化,具體表現在傾聽能力、感受能力、聽辨能力的進一步增強。此時的他們能夠感受一些不同題材、風格鮮明、結構短小的歌曲、樂曲。因此,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風格鮮明的音樂作品,如圓舞曲、進行曲、搖籃曲等,同時也可選擇一些樂句、樂段之間有重復的音樂作品,比如一些AB結構的樂曲和一些簡單的ABA結構的三段體的作品。
與小班幼兒相比,中班幼兒在音樂欣賞過程中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在不斷發展,對音樂創造性的表現能力也在不斷增強。這一時期的幼兒基本上能夠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情緒和情感,並由此產生一定的想像、聯想,再用外部動作加以反映。因此,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情感豐富、有情節的音樂作品讓幼兒去欣賞,讓他們初步學習運用不同的藝術表演形式來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如語言文學、美術繪畫、韻律動作和舞蹈等。
大班幼兒音樂作品的選擇。大班幼兒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又有了更大的進步,隨著他們音樂經驗的不斷豐富和積累,他們能夠感受和辨別較為復雜的音樂作品,並能區別作品結構、情緒和風格上的細微差別,同時也能夠對音樂形象鮮明的同類音樂作品進行分析和歸類。他們用語言表達音樂感受的能力增強了,並能在音樂變化的過程中大膽想像,因此為他們選擇音樂作品時,教師可以更多地選擇一些中外著名的優秀樂曲,以及專門為幼兒創作的器樂曲、兒童音樂劇、童話劇等,如《四小天鵝舞曲》、《夢幻曲》、《彼得和狼》、《牧童短笛》等。 三、貼近幼兒的生活,符合幼兒的興趣
音樂欣賞作品選擇恰當與否,是幼兒感受、表現和創造的前提,因此為幼兒選擇音樂作品時,應當考慮到他們的興趣愛好,並善於把孩子生活中熟悉的內容引入音樂活動,以便讓幼兒聯系實際生活加以想像並用動作進行表現。當幼兒有了切身的體驗,他們才能對音樂產生表現的慾望。 如《勤快人和懶惰人》的音樂作品講的是廚房勞動,是幼兒比較熟悉的,結合幼兒實際生活和「娃娃家」的經驗,為欣賞活動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活動中教師適當的啟發和引導,可以喚起每位幼兒參與欣賞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自然而然地聯想和感受到:有的音樂好像是媽媽在洗菜、擇菜,有的音樂好像是媽媽在切菜,還有的音樂好像是媽媽在炒菜,等等。漸漸地,孩子們在濃郁的興趣中,愉快地欣賞了音樂,同時將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和與之相符合的音樂形象結合,起到了真正欣賞音樂的目的。
我們也不難發現,生活中很多孩子對一些流行音樂非常感興趣,經常能隨口哼唱幾句。從幼兒的生活和興趣出發,成人世界的流行音樂同樣可以作為幼兒音樂欣賞的一個題材,但需要教師結合幼兒的認知水平,經過認真的思考、推敲、提取和升華,對作品進行篩選和過濾。如前一段時間非常流行的歌曲《老鼠愛大米》、《兩只蝴蝶》,孩子們特別喜歡,因此,可以將歌曲中成人化的歌詞進行幼兒化的理解,將歌曲中描寫愛情的情感轉化為友情的情感,這樣經過升華後的作品更適合幼兒欣賞,也更容易被幼兒理解和接受,走出了「流行音樂不適合幼兒欣賞」的誤區。 四、緊密聯系主題活動,做到點面結合
目前,主題教學活動在各級幼兒園開展廣泛。在主題活動中,孩子們可以在老師的引領下對某一主題進行深入的學習和探究,在選擇音樂欣賞作品時,我們也可以根據主題背景下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選擇具有典型代表的作品來進行欣賞。如在大班主題《中國娃》之《多彩的民族風情》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幼兒對民族特色鮮明的蒙古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特別是在參觀了「內蒙風情園」後,他們探索蒙古族的興趣更加濃厚,美麗的大草原、熱鬧的那達慕大會、激烈的賽馬比賽都是他們近期關注的話題。因此,結合主題活動的經驗及幼兒對賽馬這一民族風俗保持的興趣,我們選擇了《賽馬》這首具有典型蒙古風情的二胡獨奏曲,通過欣賞作品,讓幼兒初步了解二胡的音色及表現力,感受樂曲所表現的蒙古族熱烈、歡騰的賽馬場面,培養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力。這樣,單一的幼兒音樂欣賞活動緊密融入到主題活動之中,做到了點面結合。
每一部欣賞作品都是一個用聲音編織起來的藝術品,讓我們帶著孩子用心去聆聽,用情感去體驗,努力實現素質教育的藝術教育目標,讓音樂成為孩子人生中最大的快樂。
⑻ 在你看來華語樂壇能稱得上藝術品的音樂作品有哪些
青花瓷,傳奇,斷橋殘雪,旅行,
羽泉有一首塵埃,當時製作的不太好,但詞曲真的很喜歡。還有一個人不得不提,劉珂矣,我覺得每一首歌都值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