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細胞生物學 張靜波
你找的張靜波也許是以下的某個醫生。
張靜波,1920年9月,出生於微山縣一貧苦農民家庭。19歲那年,張靜波參加了蘇魯人民抗日義勇總隊,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擔任魯南鐵道大隊第三中隊指導員,魯南八師營副教導員,團政治處副主任、主任,華東軍區第25速成中學副教委,某師政治部副主任,浙江水產學院黨委副書記,1984年4月離職休養。張老一生參加大小戰斗100多次,先後10多次負傷。
張靜波,男,江蘇無錫人。南京大學文化藝術教育中心教授、碩士生導師。1982年1月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音樂系,獲文學學士學位。1999年至2001年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研究生班學習,師從音樂理論家茅原教授和指揮家石中光教授。多年從事大學藝術教育,發表論文30餘篇,著有《民族器樂賞析》、《音樂藝術》等,主持和參與學校及省部級科研項目5項。主授《音樂美學》、《音樂藝術研究》、《中國民族音樂》、《合奏與指揮》等課程。1996年至今擔任南京大學民族樂團藝術指導教師和常任指揮。兩次獲得教育部優秀指導教師獎。曾帶領南京大學民族樂團赴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港澳台地區訪問演出,受到廣泛好評。現為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指揮家學會會員、江蘇省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揚琴學會常務理事、社會藝術考級考官。
張靜波,性別:男 籍貫:遼寧 職業:原創歌手 身高:183 體重:74KG 音樂經歷: 遼寧體院本科畢業,專業跳遠和短跑.獲得過沈陽電視台原創歌曲比賽三等獎 東三省吉他比賽彈唱一等獎 曾為著名演員尚華的專集量身寫過單曲《寂寞飄落》單曲《這支煙滅了以後》獲得第十三屆全球華語榜中榜最佳原創歌曲提名 個人代表作品:《這支煙滅了以後》《點點》《寂寞舞步》《阿門》《江湖》《都市螞蟻》《回憶的聲音》等 自己的宣言:音樂的路很難,但我會一直走下去。他的音樂旋律性非常強,感情真實和動人。靜靜地用心聆聽,你會發現,每首歌曲都是一個故事。
張靜波,天津軍事檢察院檢察長。曾經在軍隊保衛部門當過幹事,1991年開始從事軍事檢察工作。在15年的軍事檢察官生涯中,他主辦或參與辦理的各類案件近百起,為部隊挽回經濟損失數百萬元。今年4月初,張靜波被評為「全軍優秀檢察官」。
張靜波,女,1987年7月畢業於武漢工業學院糧食工程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2001年中央黨校經濟管理專業研究生畢業。高級講師,雲南省第53職業技能鑒定所高級考評員;雲南省糧食行業協會常務理事,雲南省糧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雲南省教育廳中專教師中級職務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雲南省教育廳中專教師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於2002年雲南省教育廳首次進行的中等職業學校省級骨幹專業和學科帶頭人評審中被評為工科類學科帶頭人。
張靜波,副教授,留英學者,外語系副系主任。1984年畢業於雲南師范大學外語系英語語言文學專業,7月份分配到德宏教育學院,現改制為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語系任教至今。二十多年來,一直從事高校英語教育教學工作,在教書育人,英語教學,教學科研等方面都做出了成績,獲得過很多榮譽。 教學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英語語音學、英語語言教學和英語課堂教學實證研究。曾在《德宏教育學報》,《中國高等教育教學研究》,《中國教育研究論叢》,《中國教育發展論壇》《授業筆談》等刊物上發表教學科研論文十餘篇;參編教材、教輔資料各一部,主持省級科研項目一項。編著《英、漢、緬、傣、景頗、載瓦語會話手冊》一部。
張靜波,男,1962年生人。已在《人民文學》、《詩林》、《歲月》、《北大荒文學》、《當代小說》、台灣《秋水詩刊》、加拿大《北美楓》等報刊發表詩歌。詩歌選入《2005東三省詩歌年鑒》《中國詩典1978-2008》等集子。著有詩集《流逝1962》。現居哈爾濱。
張靜波(1922—1995.9),字文山,莒縣嶠山人,性耿直,幼嗜書畫, 1938年入八路軍濱海支隊從事政治工作,為《大眾日報》早期通訊員,刻苦磨練,技藝大進,大量詩詞曲藝作品發表。建國被聘為莒縣第一個博物館館員,莒縣第一位省文史館館員,感於家鄉文化教育之落後,乃長期執教,先後供職於臨沂、沂水、莒縣文教界,被譽為「莒縣六老」。晚年書名蓋過文名,其自成一體的草書藝術享譽國內外。1976年退休後,入莒縣工藝美術廠專攻書法,與著名國畫家宋式雲先生合作書畫近20年,是莒縣唯一長期固定與宋老合作的書家,其合作書畫多為海外各大美術館、博物館收藏,國內許多博物館和國家領導人、書畫家、企業家也有收藏。晚年病魔纏身,仍豁達開朗,筆耕不輟,為後世留下了許多珍貴墨寶,1995年病逝於莒城
張靜波,河北安平縣人。1921年6月生。1938年9月入黨,1938年5月參加革命工作。曾任八路軍125師司令部參謀,晉綏軍區司令部副科長,西北軍區司令部一科科長,西南軍區司令部作戰科長、副處長,昆明軍區司令部作戰處長、部長,13軍參謀長、副軍長、成都軍區司令副參謀長、軍區科學院戰爭理論所黨部部長。1987年6月離休。
張靜波。女 。大連市第三人民醫院(大連市腫瘤醫院)神經內科主任。主任醫師。長期從事神經病學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對腦梗死。 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膜炎。不同性質腦炎。多發性硬化。脊髓炎。多發性肌炎。周圍神經病等神經系統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具有較深造詣;對格林-巴利。癲癇持續狀態。重症腦炎。大面積腦梗死。昏迷等急。危。重疾病的搶救。成功率較高;對腦梗死的溶栓治療經驗頗豐;對神經心理疾病如抑鬱症。焦慮症的診治具有較獨到的見解。
張靜波,女 1968年出生 博士,腎臟內科副教授,副主任醫師。1987- 1992年就讀於瀘州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1995-1998在第三軍醫大學攻讀內科學(腎臟病)碩士,2000.5-2001.5年分別擔任腎內科總住院醫師及全院內科總住醫師。2001-2004年在全軍免疫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從事臨床醫療工作近15年。有較為豐富的臨床經驗。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1項、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資助1項。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及狼瘡腎炎的免疫學發病機制研究及免疫調節治療。 學術任職:中國免疫學會終身會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專家。 專業特長:腎病綜合征及難治性腎病的個體化診治;狼瘡性腎炎、紫癜性腎炎、糖尿病腎病等繼發性腎病的診治;急進性腎炎的鑒別診斷及治療;腎臟病理診斷;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一體化治療;深靜脈置管術、動—靜脈內瘺手術、腹膜透析植管術;血液透析、免疫吸附、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等血液凈化技術。 學術成就:在國際學術期刊、國家核心源期刊發表文章約20餘篇。參編專著1部。參與獲得重慶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及重慶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各1項。[1]
張靜波,男,分管工作:負責物價監督檢查工作,主抓物價監督檢查所工作。 工作簡歷:1986年7月在邯鄲市人民警察學校畢業;1986年10月分配到峰峰礦務局公安處工作;1993年12月調入峰峰礦區廣播電視局;2002年12月任峰峰礦區廣播電視局副局長;2005年4月調任峰峰礦區物價局副局長
張靜波,男,副主任醫師,研究生,講師,在創傷、脊柱、關節方面尤其擅長,尤其是經脊柱前後路治療脊柱骨折,對腰腿痛、頸椎病、腰椎滑脫的診斷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開展了膝關節、髖關節人工關節置換,參與多項新技術應用、分別獲江蘇省、徐州市和我院新技術引進成果獎多項,參與完成、省、市、局科研課題2項,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10篇。
張靜波:1959年生,北京人,首都師范大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講師,社會學博士。曾長期從事記者、編輯工作。1991年赴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新聞研究所任客員研究員,1993年考入東京都立大學社會學系,師從日本城市社會學會會長、城市科學研究所所長倉澤進教授,獲碩士、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城市社會學、地域社會學、社區理論。主要關注城市地域結構變遷與社會整合;社區建設與社區工作;城市空間國際比較研究等。目前主要講授城市社會學、社會學演習、社區工作概論、青少年社會工作等課程。
張靜波,男,36歲,中共黨員副主任醫師,1970年2月23日生於吉林省四平市,曾就讀於吉林省四平市地直街小學,第十七中學,第一中學,長春市白求恩醫科大學,臨床醫學七年制首都醫科大學研究生院。師從我國著名神經外科專家吳中學教授,學習中樞神經系統血管性疾病的血管內治療技術,如球囊再塑形支架結合彈簧圈栓塞術液體栓塞等復雜技術,2002年獲醫學博士學位,2003年參加法美加共同舉辦的神經介入國際碩士培訓班學習,現就職於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神經介入科。主要從事應用血管內技術治療腦脊髓血管性疾病(包括動脈瘤血管畸形動靜脈瘺等)在各類核心期刊發表文章十餘篇參與編譯《顱腦手術學》先後承擔北京市衛生局基金課題首都醫科大學基金課題北京市科干局基金課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研究 2002年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2002年入選組織部優秀人才培養計劃2005年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張靜波,現任濟源市市腫瘤醫院副院長、黨支部書記。從醫20年來,張靜波不斷鑽研業務知識,學習新理論。他在國家級醫學刊物上發表論文十餘篇,在省級醫學刊物上發表論文20篇,主持開展了多項臨床課題研究,其中獲省級科研成果獎一項,獲地市級科研成果獎一項。此外,他還系統學習了肝動脈、門靜脈術中插管等新技術,並將其運用在臨床上,先後為20例肝癌患者實施了葯泵植入化療手術,有效延長了中晚期肝病患者的生命
張靜波,男,祖籍山東魚台,1974年生於河北邢台,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本科畢業,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碩士,曾任北京天壇醫院副院長,現任北京胸科醫院副院長,中國醫療前沿雜志主編,中國醫院協會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維權委員會委員,第十屆全國青聯委員。
❷ 寫無錫民族音樂博物館的作文
在我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學習生活都不一樣,小學時,我不喜歡學習,只喜歡玩,每次只是按照老師的安排,被動地完成一些作業,
我的學習生活。有時候看看課外書,也只是自己的興趣罷了。小時候也從來不知道去安排時間,想玩的時候就玩,向學習的時候就學習。
到了初中階段,開始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希望自己能夠考上一所理想的高中。於是學習壓力就開始加重了,課程的設置也越來越多了,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測試和做不完的作業。那時候,我就開始制定學習計劃,每天都要求自己完成自己定下的計劃,
生活雖然忙碌,但也充實。我每天有計劃地背單詞,練習寫作,積累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進步了不少,於是心裡也會有一種小小的滿足感。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一到了假期,我的學習動力好像完全消失了。比如放十一長假,我一回到家,我就放下所有的一切,先計劃去那裡玩。到了最後的幾天長假,我又靜不下心來去做作業,但是同時自己又有一種負罪感。所以一般在長假的最後幾天中,我往往是在矛盾的心理狀態中度過的。
到了高中階段,學習更加忙碌了,因為自己最終將面臨高考,要想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自己必須加倍努力。那時候自己根本沒有空餘時間,每天的學習計劃,早已由老師給你安排的滿滿的,根本不用你制定學習計劃,因此,為了學習,為了高考,我的許多興趣愛好就在那個時候被埋沒了。雙休日沒了,假期也縮短了,連休息的時間都不夠,根本不用說玩的時間了。一到寒暑假,爸媽早已給我報好補習班,讓我在暑假期間好好的把薄弱的課程補上。那我發現這種填鴨式的學習方法並沒有使我學習得到進步,反而讓我失去了信心。
那時候我每天嚮往著自由,想著自己早點結束這種生活,可當自由真正來臨的時候,我們卻感到無端的恐慌。上了大學的人多半有這種感受。大學是個自覺學習的地方。要想在大學真正學到知識,我們必須具有很強的自製力。因為沒有那些條條框框,沒人管沒人督促,那自由的生活會就會讓我們變得懶散,空閑的時間多的讓我們覺得空虛。
發呆,閑逛,閑混,日子就這么過著,可心裡充滿了罪惡感。
❸ 無錫新區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啊
如果想玩酒吧,小茶樓一類,可以去南長街古運河街區,現又新出來一個榮巷歷史文化街區。如果想玩國家AAAAA級或這類的風景點,有黿頭渚公園,錫惠公園,蠡園,梅園算是有集自風光,歷史內涵一體的公園,如果想去免費的公園,建議沿太湖百米高噴為中心兩邊都有很多景點,那一帶有很多景點,如漁夫島,渤公島,管社山莊等等。還有長廣溪濕地公園蠡湖公園,蠡湖中央公園都是相當不錯的。市中心有名的商業步行街,集購物,美食為一體可以去南禪寺,崇安寺。下面也列了很多免費景點供你參考。
目 錄
001--禮舍古村
002--禮舍古街
003--孫冶方故居紀念館
004--薛暮橋故居
005--薛佛影故居
006--秦古柳故居
007--九十九間半
008--玉祁老街
009--西塘廣惠公園
010--梁韻苑
011--紅星橋橋頭公園
012--城中公園(公花園)
013--蠡湖公園
014--蠡湖大橋公園
015--宜民山莊
016--唯瓊農庄
017--九龍灣鄉村家園
018--古竹生態旅遊村
019--大浮村
020--亮河灣
021--仙蠡墩
022--崇安寺
023--錫劇博物館
024--體育公園
025--張聞天舊居 026--錢鍾書故居
027--顧毓琇紀念館
028--尚書灣明代秦金墓
029--尚書灣農業旅遊休閑中心
030--南禪寺
031--和平村
032--寨門晨東綠色休閑農庄
033--無錫縣學宮建築(無錫碑刻陳列館)
034--綠羊溫泉農場
035--嚴家橋古鎮
036--水墩上
037--新四軍六師師部舊址紀念館
038--秦邦憲故居
039--寶界雙虹
040--蠡湖之光(百米高噴)
041--渤公島
042--漁父島
043--鷗鷺島
044--卧石醉波
045--寶界公園
046--寶界山林公園
047--蠡湖中央公園
048--惠山古鎮
049--薛福辰祠堂(薛中丞祠堂)
050--留耕草堂
051--人傑地靈牌坊
052--江助教祠堂(江祠)
053--楊忠襄公祠
054--徐孺子先生祠(徐祠)
055--寶善橋
056--惠山園
057--永寧橋
058--惠麓鍾靈牌坊
059--孝友傳家牌坊
060--溪山第一樓
061--迎神橋
062--高忠憲公祠
063--井水盟心牌坊
064--馬貞女坊
065--龍頭河御碼頭
066--張中丞廟
067--顧光旭「詩冢」
068--五里香塍牌坊
069--顧可久祠
070--王恩綬祠
071--陸宣公祠
072--楊藕芳祠
073--錫惠名勝區入口公園
074--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
075--清名橋
076--大公橋
077--老跨塘橋
078--新跨塘橋
079--陽春橋
080--寶塔橋
081--南長橋
082--望湖門
083--首藩方岳坊
084--定勝橋
085--張氏禮讓鄰里碑
086--張氏嘉樂堂
087--南長街
088--胡氏務本堂
089--伯瀆港
090--伯瀆橋
091--耕讀橋
092--榮巷歷史文化街區
093--榮巷老街
094--晴雨操場
095--榮巷善文化展示區
096--小婁巷
097--少宰第藏書樓
098--秦氏佚園
099--盪口古鎮
100--金匱公園
101--管社山莊
102--十八灣
103--楊灣
104--無錫楊灣太湖治理科技館
105--范仲淹祠堂
106--倪雲林祠堂
107--無錫博物院
108--太湖廣場
109--中日友好園
110--無錫市圖書館
111--無錫縣立圖書館(無錫市圖書館老館)
112--無錫青少年活動中心
113--無錫市檔案館
114--阿炳祖居
115--華藏寺
116--水上十八灣
117--二灣
118--貢湖灣濕地
119--無錫中國民族工商業博物館
120--中國鄉鎮企業博物館
121--玉祁文昌公園
122--唐平湖濕地
123--南泉古鎮
124--惠泉酒坊
125--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
126--葛埭橋村
127--周新鎮
128--大坊橋村
129--西倉村
130--璜土塘村
131--甘露鎮
132--黃埠墩
133--運河公園
134--江南油畫雕塑院
135--何振梁與奧林匹克陳列館
136--中國民族音樂博物館
137--程及美術館
138--西施庄
139--中國無錫工業博覽園(工博園)
140--中國現代農業博覽園(農博園)
141--中國徐霞客旅遊博覽園(旅博園)
142--中國陽羨茶文化博覽園(茶博園)
143--中國陽山桃文化博覽園(桃博園)
144--中國吳文化博覽園(吳博園)
145--中國太湖生態博覽園(湖博園)
146--中國佛教文化博覽園(佛博園)
147--羊腰灣
148--陶沙巷
149--日暉巷
150--前蔡家弄
151--吳橋
152--江尖公園
153--三里橋(米市)
154--民主街(天主教堂)
155--蓮蓉橋(錢碼頭、絲碼頭)
156--西水墩
157--無錫老地圖石刻
158--工運橋
159--黿頭渚(犢山)十里芳徑
160--金城灣公園
161--吳都闔閭城遺址公園
162--吳王避暑宮遺址
163--尚賢河濕地公園
164--市民中心
165--市民廣場(地鐵1號線、4號線車站)
166--南大港(吳都路景觀帶)
167--趙菊泉舊居(張謇讀書處)
168--錢松岩故居
169--中山路
170--聖公會十字堂
171--無錫市書畫院
172--許叔微故居
173--梅里古鎮
174--馮其庸學術館
175--唐文治故居
176--陸定一祖居
177--陸定一故居
178--東大池
179--迎龍橋
180--梁鴻濕地公園
181--揚名大橋
182--保安寺(無梁殿)
183--接官亭、接官亭弄
184--徐巷農民俱樂部舊址(徐夢影故居)
185--開源機器廠舊址
186--陽春巷
187--南水仙廟(水仙道院)
188--無錫書畫博物館
189--大窯路
190--鴨子灘
191--坎宮救熄會
192--南下塘
193--運河文化藝術館
194--海寧救熄會
195--鎮塘庵
196--無錫市新工人文化宮(新文化宮)
197--無錫市新體育中心
198--無錫太湖國際博覽中心
199--無錫大劇院
200--烏龍潭古渡(清名古渡)
201--高子水居苑(高攀龍紀念館)
202--陸墟橋
203--梁溪苑
204--中國泥人博物館
205--靖海公園
206--永興寺
207--河埒休閑廣場
208--無錫將軍書畫藝術館
209--崇安區圖書館(新館)
210--靜慧寺
211--長泰禪寺
212--龍頭灣野外運動場
213--萬豐禪林山莊
214--無錫國土資源博物館
215--鴻山生態農業展示館
216--雁門漁庄
217--勝子嶺
218--馬山革命烈士陵園
219--梅梁公園
220--冠嶂峰
221--繆公館
222--王禹卿舊宅(梁溪飯店內)
223--薛匯東住宅
224--無錫市革命烈士陵園
225--文昌軒
226--宜興龍背山森林公園
227--宜興宜園
228--江陰黃山湖公園
229--江陰沈鵬藝術館
230--「無錫縣解放會師地」紀念碑
231--清揚公園
232--許舍古村
233--馬山耿灣
234--蘇南運河無錫段景觀走廊
235--王選事跡陳列館
236--安鎮和澤公園
237--錢橋曉星公園
238--曹俊藝術館(無錫玉祁)
239--新區科技交流中心
240--無錫雕塑公園(暫名)
241--錫北革命歷史紀念館
242--董欣賓故居
243--斗山
244--錫北革命烈士陵園
245--承先橋
246--水墩庵與「中華生態保護第一碑」
247--舜帝殿
248--無錫市老年綜合服務中心
249--得一堂民間藝術品博物館
250--北倉門蠶絲倉庫(北倉門文化創意產業園)
251--新區圖書館
252--陸小明彩瓷雕塑博物館
253--宜興天一度假村
254--江陰市學政文化旅遊區
255--江蘇(江陰)學政衙署遺址
256--江陰興國園
257--江陰劉氏三兄弟故居
258--江陰光明園
259--江陰文廟
260--江陰胡汀鷺故居(要塞司令部舊址)
261--江陰長江公路大橋
262--濱湖展示館
263--濱湖規劃館
264--無錫民間藍印花布博物館
265--無錫帥元紫砂博物館
266--無錫市民族工商業檔案館
267--無錫佛教文化旅遊度假區
268--無錫休閑農業旅遊度假區
269--無錫高新科技旅遊度假區
270--尚德低碳理念館
271--感知中國博覽中心
272--江蘇(無錫)動漫玩具博物館
273--江陰寶壺齋茶具博物館
274--華夏民俗文化史料陳列館
275--江南大學漢民族民間服飾傳習館
276--江陰談祥興「新石器文物博物館」
277--梁湖生態園
278--漁趣園
279--蠡溪公園西苑
280--蠡溪公園東苑
281--宜興范保文藝術館
282--宜興尹瘦石藝術館
283--點將台
284--吳俊傑錫派盆景藝術工作室
285--江陰顧山古塘免費游泳池
286--逸勝乒乓館
287--無錫市文物交流中心
288--雲薖園
289--錦園
290--豬文化館
291--胡埭大橋
292--補廬
293--宜興東氿市民廣場
294--丁氏景廬
295--郁家大院
296--姚灣無名牌坊
297--河庄木行
298--李金庸故居
299--西漳天主教堂
300--飛虹橋
301--唐巷Y型雙曲拱橋
302--蔣巷「潛廬」
303--敦睦中學舊址
304--楊氐慎修堂
305--劉塘橋
306--禮舍高三房
307--程氏德潤堂
308--樂稼橋
309--甘露薛家商號
310--盪口徐氏義庄
311--無錫縣農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舊址
312--無錫縣抗日民主政府駐地
313--中共甘盪支部委員會舊址
314--江南抗日義勇軍司令部駐地舊址
315--查橋英模紀念館
316--查橋革命烈士紀念碑
317--無錫中央車站
318--京滬高鐵無錫東站
319--宜興市張渚紅色文化展示館
320--江陰市革命烈士陵園(江陰市渡江戰役紀念館)
321--惠山新城中央公園
322--錫北運河濕地公園
323--惠山濕地公園
324--古竹度假村
325--徐誡一雕塑工作室
326--門樓下事件紀念碑
327--無錫旅遊集散中心
328--江陰「長江之星」濕地生態園
329--江陰市華西新市村(江陰十大美麗村莊之一)
330--江陰市長江村(江陰十大美麗村莊之二)
331--江陰市徐霞客村(江陰十大美麗村莊之三)
332--江陰市山泉村(江陰十大美麗村莊之四)
333--江陰市圩里村(江陰十大美麗村莊之五)
334--江陰市雙涇村(江陰十大美麗村莊之六)
335--江陰市悟空村(江陰十大美麗村莊之七)
336--江陰市紅豆村(江陰十大美麗村莊之八)
337--江陰市花山村(江陰十大美麗村莊之九)
338--江陰市南苑村(江陰十大美麗村莊之十)
339--美湖社區民俗文化展示館
340--萬豐村
341--古竹村
342--麗安村
343--七房橋村
344--山聯村
345--金匱大橋運河東匝道游園
346--太湖大道塘南路口小游園
347--金匱大橋運河西路匝道游園
348--興昌路風雷立交匝道游園
349--興昌路人民路匝道游園
350--高浪路機場路互通匝道游園
351--高浪路金城路互通匝道游園
352--太湖大道興竹立交匝道游園
353--洪口墩遺址
354--橫山草堂舊址
355--許舍老街
356--堯歌里(無錫最美的鄉村之一)
357--弘文美術館
358--劉達江藝術館
359--薛春梅大師藝術館
360--巡塘古鎮
361--桃紅柳綠園(環太湖景觀林帶濱湖區段)
362--玉蘭園(環太湖景觀林帶濱湖區段)
363--合歡園(環太湖景觀林帶濱湖區段)
364--香樟園(環太湖景觀林帶濱湖區段)
365--植物園(環太湖景觀林帶濱湖區段)
366--銀杏園(環太湖景觀林帶濱湖區段)
367--貢湖蘆葦盪(環太湖景觀林帶濱湖區段)
368--昭嗣堂(香楠廳)
369--凝禧寺
370--善卷村 (宜興十大幸福村之一)
371--都山村 (宜興十大幸福村之二)
372--義庄村 (宜興十大幸福村之三)
373--高塍村 (宜興十大幸福村之四)
374--梅家瀆村(宜興十大幸福村之五)
375--南漕村 (宜興十大幸福村之六)
376--查林村 (宜興十大幸福村之七)
377--大東村 (宜興十大幸福村之八)
378--張陽村 (宜興十大幸福村之九)
379--南園村 (宜興十大幸福村之十)
380--錫東科技展示館
381--雪浪鄉土文化展覽館
382--無錫蘇珈美術館
383--吳文化公園
384--鎮巷唐氏老洋房
385--玉祁魏氏宗祠
386--胡埭休閑步行街
387--映月湖中央公園
388--中國陶都陶瓷藝術國際博覽中心無錫藝術館
389--九里河濕地公園
390--宛山盪濕地公園
391--碩放文化(睦鄰)中心
392--後宅大坊橋基督教堂
393--春雷造船廠原址(省級文保單位)
394--徐偃王紀念館
395--畢光天微雕館
396--江陰私立尚仁初級商科職業學校舊址(省級文保單位)
397--宜興張澤橋(省級文保單位)
398--梅村二胡文化園
399--蔡鴻生舊居(省級文保單位)
400--江陰廣濟古泉(省級文保單位)
401--中山公益圖書館
402--小婁巷百歲牡丹
403--泰伯圖書館(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
404--無錫市防震減災科普館
405--榮氏紗廠老煙囪觀光塔
406--榮毅仁紀念館
407--錢穆、錢偉長故居
408--無錫方誌館
409--左舍里馬燈收藏館
401--大偉家庭展覽館
411--保健村
412--金匱橋西南堍小公園
413--清揚路東寶小公園
414--京梁合小公園
415--薛春梅大師玉雕藝術館(惠山古鎮)
416--江陰雲亭防災減災館
417--南星苑二社區低碳環保教育館
418--無錫歷史文獻館
419--無錫軍分區軍史館
420--旺庄街道文體中心
421--江南大學戶外網球場
422--無錫市病媒生物標本展示館(「害蟲博物館」)
423--軟通動力數字圖書館
424--錫鐵巷丁家大院
425--宜興吳冠中藝術館
426--宜興吳冠中故居
427--濱湖區法治建設展示館
428--村前村吳氏建築群
429--無錫中醫葯科普館
430--無錫南長區法治數字影院
431--錫東新城展示館
❹ 誰知道一些民族音樂
抒情中國系列 4CD
中文名稱:抒情中國系列-東方美人
系列名稱: 抒情中國系列
製作人: 王俊雄
專輯介紹
隨專輯附贈—東方畫姬「德珍」音樂繪本,訴說著一段凄美的愛戀和等待…東方畫姬—德珍的慧心巧手,將李清照婉約非凡的氣質,描摩得活魂入神!橫古的音樂旋律,跨今的現代節奏;動人的樂器表情,炫目的美麗畫作,交織出「東方美人」豐富的生命,演活了李清照多情乖變的一生。激盪起沉睡了九百年的詞魂,讓她再度重現人間!視覺的驚艷,聽覺的享宴,從未曾有的完美結合,值得一再回味,永久典藏!柔美迷人的葫蘆絲,撩撥著一位遠古才女的心靈與豐采;會說話傳情的把烏,歡情地吟吹出她心中的愛戀和等待;哀怨沉寂的二胡,也泣訴了悲劇時代里憂愁感傷的情懷。橫古的音樂旋律,跨今的現代節奏;動人的樂器表情,炫目的美麗畫作…交織出「東方美人」豐富的生命,演活了李清照多情乖變的一生。
01.東方美人
02.花下醉賞
03.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04.怎一個愁字了得
05.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06.四迭陽關唱到千千遍
07.人間天上誰堪寄
08.應是綠肥紅瘦
09.載不動許多愁
10.人比黃花瘦
11.月移花影約重來
抒情中國系列-煙雨江南
制 作 人: 王俊雄
專輯介紹
江南美景,晴時清亮怡人,是一幅塗滿詩情的畫;雨時朦朧迷人,是一首寫盡畫意的詩;更是一曲曲詩情畫意、風姿撩人的音樂。可謂萬扮皆巧、宜古宜今,數百年來教人千縈夢回,至今不能忘懷…
01.太湖漁唱
02.盪舟烏鎮
03.夜到上海
04.蘇堤柳翠
05.龍井茶園
06.煙雨江南
07.西湖畫舫
08.南風田園
09.雨中蠡園
10.夢江南
11.周庄雙撟
抒情中國系列-紅樓夢
制 作 人: 王俊雄
專輯介紹
抒情中國,以紅樓夢為起點,將讀者怦然的悸動,化成跳躍的音符,讓我們欣賞這部千古佳作時,有了更多維的空間與更豐富的感受,為您揭開中國情最唯美細膩的一面。抒情中國,用音韻,讓您聆賞中國情的「含蓄之美」。
01.十二金釵
02.鵲橋會
03.大觀園
04.蝴蝶谷
05.憶夢恬
06.花月吻
07.流水情幽
08.大千界
抒情中國系列-彩雲南天
制 作 人: 王俊雄
專輯介紹
雲南風光神奇美麗, 彷佛一個脫離凡間的神秘國度, 遠離塵囂的雲間仙境。 具有神遠的歷史文化和絢麗多彩的民族風情, 其獨特的魅力蠱惑中外! 囊括熱帶到寒帶的所有氣候,濃縮世界上主要地形特徵, 具足各種自然景觀類型,「雲南」是亞洲最激動人心的自然博物館。
01.麗江春曉
02.彩雲南天
03.春城飛花
04.觀瀑
05.梨園春暖
06.油菜花開
07.古城遐思
08.料峭春風迎面送
09.玉龍雪山
10.蒼山洱海迎嘉賓
11.西雙版納
12.筇竹思古
❺ 無錫免費的展覽館有哪些有哪幾個是值得一去的啊求推薦!
無錫「締業全景」為您解答。無錫博物館、無錫惠山古鎮有許多祠堂展館、蠡湖展示館、長廣溪專濕地科普館屬、程及美術館、高攀龍紀念館、何振梁與奧林匹克展示館、無錫城市規劃展示館、無錫民族工商業展示館、錫商館、高鐵商務區規劃展示館等等,反正還是蠻多的,主要是看你平時喜歡什麼類型,想了解歷史知識的話就去無錫博物館裡面東西很多,市政府也花了很大代價建設,規模比較大,惠山古鎮里有許多祠堂都是經過精心策劃布置的,都可以去看看,我建議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計劃一下都去看看。
❻ 蘇州古鎮多,還是無錫古鎮多
推薦人氣價格
景點主題:
不限
古鎮(5)
城市風光(2)
盪口古鎮
[江蘇 • 無錫 • 錫山區]
熱度 3.5/5熱度:
地址: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鵝湖鎮蘅芳璐地圖
物華天寶、鍾靈毓秀、名人輩出、歷史名鎮。
¥60 起
6.3折 原價:95
查看景點 »
月銷量:36
黃山炮台
[江蘇 • 無錫 • 江陰市]
熱度 3.5/5熱度:
地址:江蘇省無錫江陰市公園路北端地圖
每當中秋時節,江潮洶涌,甚為壯觀。
免費
查看景點 »
<img data-original="http://img1.qunarzz.com/sight/p0/201303/11/20a4b1cbca81c5bac8d65eac.jpg_280x200_0a9700ed.jpg?" alt="榮巷古鎮" class="img_opacity load" "onerror="this.src='http://source.qunar.com/piao/images/loading_camel_gray.gif'" src="http://img1.qunarzz.com/sight/p0/201303/11/20a4b1cbca81c5bac8d65eac.jpg_280x200_0a9700ed.jpg?"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inherit; font-size: inherit; font-style: inherit; font-variant: inherit; font-weight: inherit; line-height: inherit; vertical-align: baseline; opacity: 1; -webkit-transition: all 0.8s ease-out; transition: all 0.8s ease-out; width: 280px; height: 200px;">
榮巷古鎮
[江蘇 • 無錫 • 濱湖區]
熱度 3.5/5熱度:
地址: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榮巷街地圖
冷寂多年的榮巷,在無錫大規模的老城拆遷中再度受「寵」。在這條屋舊檐漏的老巷裡,深烙著中國民族工業先驅留下的足跡。世紀之交
查看景點 »
該景區內有 2 個相關景點:
晴雨操場西浜信船石柱
展開查看
同里古鎮
5A景區[江蘇 • 蘇州 • 吳江市]
熱度 4/5熱度: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市同里鎮地圖
江南六大古鎮,有東方小威尼斯之稱
¥44 起
8.8折 原價:50
查看景點 »
月銷量:1324
該景區內有 2 個相關景點:
飄邈音樂之旅《水墨同里新珍珠塔傳奇》大型室內水鄉情景演出
展開查看
錦溪古鎮
4A景區[江蘇 • 蘇州 • 崑山市]
熱度 3.6/5熱度:
地址:江蘇省蘇州崑山市錦溪鎮文昌路地圖
湖盪密布,古橋聯袂,文人騷客薈翠之地。
¥29 起
4.4折 原價:65
查看景點 »
月銷量:756
七里山塘
4A景區[江蘇 • 蘇州 • 金閶區]
熱度 3.7/5熱度: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金閶區廣濟路218號地圖
七里山塘是蘇州古代的金粉地、鬧市區
¥25 起
4.5折 原價:55
查看景點 »
月銷量:136
千燈古鎮
4A景區[江蘇 • 蘇州 • 崑山市]
熱度 3.6/5熱度:
地址:江蘇省崑山市千燈鎮秦峰路1788號(近秦峰中路)地圖
著名的歷史文化古鎮,歷史悠久。
¥50 起
8.3折 原價:60
查看景點 »
月銷量:18
該景區內有 9 個相關景點:
千藝陶工坊玉卧佛顧炎武故居少卿苑三橋邀月秦峰塔顧堅紀念館秦望山石板街
展開查看
恬庄古街
[江蘇 • 蘇州 • 張家港市]
熱度 3.5/5熱度: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鳳凰鎮恬庄古街地圖
張家港市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
¥19 起
6.3折 原價:30
查看景點 »
月銷量:2
震澤古鎮
3A景區[江蘇 • 蘇州 • 吳江市]
熱度 3.5/5熱度: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市震澤鎮地圖
歷史悠久的江南名鎮,著名的蠶絲之鄉。
¥42 起
5.6折 原價:75
查看景點 »
月銷量:42
該景區內有 3 個相關景點:
慈雲寺塔師儉堂文昌閣
展開查看
平江歷史文化街區
4A景區[江蘇 • 蘇州 • 平江區]
熱度 3.5/5熱度:
地址:蘇州市平江區平江路地圖
小橋流水、粉牆黛瓦。
免費
查看景點 »
該景區內有 1 個相關景點:
蘭芽曲苑劇場
展開查看
沙溪古鎮
[江蘇 • 蘇州 • 太倉市]
熱度 3.5/5熱度:
地址:江蘇蘇州太倉市沙溪古鎮白雲路地圖
人物花卉,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44 起
8.8折 原價:50
查看景點 »
月銷量:67
周庄萬三水上財道遊船
[江蘇 • 蘇州 • 周庄]
熱度 3.5/5熱度: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周庄鎮萬三財道碼頭(古戲台邊)地圖
秘萬三生財奧妙,謁拜財神,納福聚財。
¥185 起
8.4折 原價:220
查看景點 »
月銷量:93
該景區在周莊主景區內前往主景區
姑蘇十二娘風情園
[江蘇 • 蘇州]
熱度 3.5/5熱度: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木瀆古鎮嚴家花園斜對面地圖
融民宿體驗、餐飲、茶館、文化展示於一體
查看景點 »
楓橋古鎮
[江蘇 • 蘇州 • 楓橋]
熱度 3.5/5熱度: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金閶區楓橋景區地圖
保持古鎮精緻風貌,觀光休憩的好去處。
查看景點 »
該景區在楓橋主景區內前往主景區
正儀古鎮
[江蘇 • 蘇州 • 崑山市]
熱度 3.5/5熱度:
地址:江蘇省蘇州崑山市正儀鎮地圖
人傑地靈,文化氣息濃厚,書法名家輩出。
查看景點 »
蘇州古鎮的確很多,但作為一個無錫人么,還是希望你去無錫的,理由如下:
每一段歷史,都有其不可復制的傳奇,不管時光如何流轉,人世間的某些東西依然能夠穿透歲月長河。一如古鎮,他們沉默無言,但卻帶著歷史的榮光矗立在城市的深處,把祖先的光榮與夢想傳遞給我們這個時代。
無錫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也擁有許多久遠的古鎮,這些古鎮有的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景點,而有的,依然帶著歷史的風霜,矗立在不為大眾所知的角落裡。走近它們,你會發現,它們樸素的外表下蘊含著令人驚訝的萬千氣象,隔著歲月長河,依然能感受到這片土地過往的光榮與驕傲!
一、江南祠堂 惠山古鎮
無錫惠山古鎮地處無錫市西、錫山與惠山的東北坡麓,距市中心僅2.5公里,京杭大運河緊靠其北流經。它以地理位置獨特、自然環境優美、古祠堂群密集分布為特色,是無錫老街坊風貌保存完好的唯一街區。
惠山古鎮風光
無錫的惠山,不僅集靈秀與古韻於一身,也是無錫的文物薈萃之地,其中,位於惠山寺周圍的祠堂建築群,堪稱中國祠堂建築的博物館。2006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公布惠山古鎮祠堂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惠山祠堂中的華孝子祠、至德祠、尤文簡公祠、錢武肅王祠、淮湘昭忠祠、留耕草堂、顧洞陽祠、王武愍公祠、陸宣公祠、楊藕芳祠等10座祠堂為全國文物保護重點祠堂建築。塵封隱跡半個多世紀的「拜石山房記」、「東壁碑」、「西壁碑」、「浴日泉」一大批等珍貴石刻文物、古跡也在修復中得到保護和恢復。除重點祠堂外,惠山古鎮還對57座祠堂進行了修復和恢復。恢復牌坊16座,牌樓一座。增建綉嶂閣一座。康熙「山色溪光」景觀牆一座。
惠山古鎮入口廣場已基本修繕,並增加了西神廣場、關刀河、牌坊群、錫山余脈延伸等旅遊景觀看點。廣場正中,建有大型標志性建築照壁一座。正面鑲有集朱熹墨寶而成的「惠山古鎮」四個大字,每字1.6米見方,字體剛毅雄特、沉深古雅。其中一氣呵成的「惠」字,細觀竟有「十里連心」的含義,從中反映出古代儒家中庸、和諧的思想意境。照壁的反面,貼有出自《惠山古今考》卷首的「九龍山勝跡圖」。此圖畫於明萬曆年間,線描手法,將惠山及古鎮山色景物表現的淋漓盡致。在復原的關刀河南側,堆壘了一座與錫山相連的土山,從而使錫山余脈延伸到錫山大橋下的古華山路邊,土山上種植大批林木修竹,使古鎮景觀與錫山龍光塔影交相輝映,更加優美。而關刀河經過改造,其上側已先期恢復了清代建築和碑廊。不久還將恢復「詩冢」和碑刻,再現顧光旭寫詩、愛詩、迷詩的佳話。
惠山古鎮風光
惠山古鎮保護范圍為東西長1.7公里,以黃埠墩和惠山寺為界,南北位於錫山大橋和通惠西路之間,寬0.8公里,總面積約103公頃。其中惠山寺至寶善橋之間為核心保護區,面積25公頃,錫惠路以東78公頃為古鎮配套發展區及風貌協調區。其規劃布局由古運河惠山浜水街、五里香塍祠堂街(直街)兩條水陸風景為軸線,通向千年古剎惠山寺與天下第二泉的景觀核心。
惠山古鎮風貌區主體在惠山橫街、直街至寶善橋以東惠山浜一帶,面積約15萬平方米。通過對該區域內各類建築的重新整合和環境治理,以惠山古祠堂群為依託,恢復原惠山古鎮的傳統風貌,形成惠山浜沿岸的兩條傳統古街市、兩條夾巷內街和惠山浜水上旅遊通道,從而建成從寄暢園東側延伸至黃埠墩的惠山古貌風貌區。
修復後的惠山直街,另一亮點就是印證惠山古鎮悠久歷史文化的照壁、牌坊。現有11座牌坊,牌坊形制有大有小,其中關刀河處恢復牌坊6座,這些照壁與牌坊,不僅美化、豐富了惠山古鎮的景觀,還為遊人了解惠山古鎮悠久歷史和祠堂文化提供了方便。古鎮的惠山老街立於惠山直街東端。街口豎立一塊石碑橫額。正面磚刻「五里香塍」四字,晚清竇承焯書;反面篆書「九峰翠嶂」。系邵寶八世族孫涵初所書。碑立於清咸豐六年。五里香塍,原為無錫西門至惠山的一條大道。1976年,京杭運河無錫段改道,五里香塍已被湮廢,近惠山一段建成林蔭大道,稱惠山直街,街上保持著江南民居老屋,經銷惠山泥人的店鋪林立,龍頭下有惠山泥人博物館,寶善橋有惠山泥人廠,街上有張巡廟。
惠山古鎮歷史悠久,古跡眾多,文化底蘊豐厚,號稱無錫歷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館。上自新石器時代,下至近現代,文化遺存及歷史性建築比比皆是,並有國家、省級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5處。惠山古鎮已發現ll8處歷代祠堂建築和重要遺跡,匯集了自唐代至民國時期的80個姓氏,180個歷史名人。其數量之多、密度之高、類別之全、風貌之古樸,為國內所罕見。引起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和參與興趣感,今後是探勝訪跡、尋根文化體驗互動、憑吊先賢道德哲理、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豐富內涵之源。
二、中國民族工業的搖籃 榮巷古鎮
隨著歲月的流逝,大多數人似乎已經忘記了當年榮巷的繁榮。又因為它處在喧囂的城市邊緣,所以幾輪城鎮大開發的浪潮都沒有波及到它。可以說,榮巷被拋在了城市和鄉村之間,它一直是以一種自然的狀態演變著。
榮巷老街上的房子石腳都外往突出,希望本族子孫後代可以「出人頭地」。
有著近600年歷史的榮巷古鎮,位於無錫西郊、濱湖區的河埒地區,南臨梁青路,北跨梁溪路,東至洪橋路,西到梁湖路,面積不到一平方公里。如今老街舊巷格局猶存,晚清民初建築保存基本完好。榮巷古鎮的歷史價值十分特殊和重要的。因為那裡不僅是我國著名愛國實業家榮宗敬、榮德生兄弟的故里、原國家副主席榮毅仁的出生地。而且,也是我國近代開風氣之先、崛起大批民族工商業家的搖籃地之一。
明朝初年,榮氏始祖榮清帶著3個兒子從湖北遷到南京金陵,然後又從金陵在明朝初年十五世紀初遷到無錫,榮清來時已經80多歲了。經過十幾代人的發展,這3個兒子居住的地方逐漸形成了上榮、中榮和下榮。大概在十九世紀中期,榮巷這一帶就非常發達了,到二十世紀民國初年,就正式建了榮巷鎮。
清末到民國年間,由於榮氏家庭在民族工商界的崛起,給榮巷帶來前所未有的繁榮,他們紛紛在自己的家鄉建新宅,造祠堂,同時也為鎮上興辦公益事業,修橋梁,鋪道路,辦學校,開醫院,建立公共圖書館,從而使榮巷成為無錫西郊最大最有影響的水鄉集鎮。
榮巷中心小學內的晴雨操場,兩層鋼筋混凝土建築,底層為禮堂,也可兼作操場使用。上層純為操場。
至今,榮巷還保存著一條長約380米具有近代風貌的老街和157座具有時代烙印及地方特色的近代建築群。這些建築不僅數量多,形式各異,而且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絕大多數都屬榮姓,這種聚族而居,群起而發的現象,在江南乃至更大一些范圍內都是少見的。
榮巷的老建築大致分為三類,一個就是傳統的中式,磚木結構,粉牆黛瓦,馬頭牆高聳,磚雕門樓精緻;第二就是中西合璧,半古半今,外牆一般是清水做法,西式造型,而裡面則保留著磚雕門樓;第三類就是比較西化的,建築全部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這三類建築都體現了當時的民族工商業者的審美情趣。
榮巷之所以能產生各種各樣的近代建築形式,與榮氏家族多種產業不無關系。榮氏在一百多年的發展中,涉及了眾多的工商業部門,產生了諸如「紡織大王」、「麵粉大王」、「顏料大王」等等,更有從事電訊、洋行、錢庄、葯材、鐵號等行業的,由於各家情趣不同,所以建的房子也就不一樣了。
榮巷老街全長約380米,呈「∽」狀,當地人說是「龍」形。
在這條屋舊檐漏的老巷裡,深烙著中國民族工業先驅留下的足跡。榮巷的彎彎小巷已被城西大片高樓所包圍,昔日巷前有條小河名梁溪,為無錫古稱,如今已被車輪滾滾的公路所替代。巷內平房見多,院牆高高,露出飽經風雨的青磚。庭園不大,仍留有老井或假山。巷內多數人家屬「梁溪榮氏大家族」。
從梁溪路拐進榮巷老街,遠遠看去,只見昔日的小巷已經被周圍大片的居民樓包圍。但一進入巷口,你就感覺彷彿到了上個世紀。那狹窄的路面,斑駁的民國舊門樓,木結構的裾板……好像時時在向人們訴說著歷史的滄桑。
榮巷老街的建築近百年沒有太大的變化,街道兩旁的房子大體還保留著原來的樣子,只是多了一些改建的新樓房,而且已繁華不再。我們現在所在的這條榮巷街,最繁榮的時候有近百家店鋪,是方圓幾十里的一個商業中心。但隨著時代的變遷,街上眾多的店鋪,或遷移,或改行,或者歇業,現在依舊開著的已經沒有多少了。與昔日的熱鬧相比,如今的榮巷倒多了幾分古樸和安寧。這里已經沒有了行色匆匆的人群,沒有了混亂嘈雜的車輛,沒有了此起彼伏的叫賣,沒有了琳琅滿目的商品……有的是深厚凝重的歷史,有的是默然無語的建築群,有的是寂寞悠長的深巷……
大公圖書館開館於1916年10月10日。今門飾已改,與舊時不同。
榮巷中心小學前身是「榮氏公益學堂」,是由民族工商業家榮宗敬、榮德生為首的榮氏家族於1906年創辦的,至今已有101年的歷史。在榮巷中心小學里有一個獨特的建築,那就是晴雨操場。晴雨操場顧名思義,就是晴天和雨天都能開展活動的操場。它建於1915年,佔地約400平方米,操場為獨特的兩層鋼筋混凝土建築,底層為禮堂,也可兼作操場使用,上層純為操場。由於榮氏家族財力雄厚,建築的時候選用的都是上乘材料,水泥、鋼筋和馬口鐵都是進口的,所以經過90多年的風風雨雨,建築基本保持完好。
在榮巷,還有一個地方特別值得一看,那就是榮德生先生創辦的大公圖書館原址。大公圖書館1915年開工建設,1916年建成開館。它是一幢兩層的方方正正的建築,看上去有點中西合璧。現在牆是白色的,柱子是灰色的。榮德生與其兄長為辦圖書館投入了巨額資金。據統計,兩人為辦公益學堂和大公圖書館兩項事業投資共達一百萬銀元,並以茂新麵粉廠下腳料麥灰收入捐作常年經費。大公圖書館成為當時無錫地區最具規模、最有影響、且管理也最完善的私人圖書館。1921年編制出版「藏書目錄」時,藏書已有11萬7千1百多卷,其中有很多是善本。1952年榮德生去世。遵照他的遺囑,其家屬將大公圖書館的全部藏書捐贈給無錫市圖書館,大大充實了圖書館的館藏。
當無錫城市建設不斷改變著老城面孔的時候,一些過去歲月的痕跡奇跡般地保存了下來,榮巷算是一個例子。榮巷古鎮是華東地區保存較為完整,價值較為豐富的近代建築群落,在如此小的范圍內,聚集如此多的同姓建築單體,實為罕見,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其開發價值優於烏鎮、優於周庄。
三、江南第一古鎮 梅村
梅村位於無錫市東南方,距無錫市中心12公里,梅村古名梅里,乃商末周太王長子泰伯因讓王位從陝西岐山奔吳至此建勾吳國時的都城。公元3200多年前,周太王有三個兒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歷,周太王非常喜歡季歷的兒子姬昌,想將來讓姬昌繼承王位。泰伯為了成全父親的這個願望,就三讓王位帶著弟弟仲雍,從中原到了現無錫市郊的梅村(也稱梅里),開發了廣大的江南地區,建立了吳國,因此梅村也被譽為「江南第一古鎮」、「至德名邦」。以後姬昌繼承了王位,就是赫有名的周文王,中國從此進入了長達八百年的周朝。
江南第一古鎮
泰伯到梅村時,這里還是荊蠻之地,泰伯把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和耕種技術傳授給當地的人們,並帶領人們開挖了我國第一條人工運河泰伯港,以後經歷代加寬。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這條運河還是當地主要的交通渠道。泰伯開發了江南地區後,建立了吳國,以後這里的人民就以國為姓,延續到現在已有120代。現在全國有吳姓居民2400萬,海外400多萬,他們的祖先就在梅村,有許多人到這里尋根祭祖,紀念和學習他們的祖先泰伯「三讓」王位的高尚品德。他們還組織了一些人在泰伯廟中編寫吳氏宗譜,也有許多人到這里續家譜。
梅村古稱「蠻村」,因泰伯性喜梅花,曾帶領群眾廣植梅樹,陶怡心情,為了紀念泰伯開發「蠻村」的功績,於是改為梅村。並將鎮上伯瀆河向南的一條支流稱為「梅花港」,港上的橋叫作「梅花橋」,梅花港邊的一條街道也叫「梅花街」。
梅村
在生活上,泰伯教化鄉民改「半生為食」為全熟全食,使人們的體質得到了不斷增強。居住條件也有改善,改「搭棚為窩」為建村立巷,把分散的土著居民適當集中起來,建立了著名的江南第一村——荊村,江南第一巷——蠻巷,這對教育群眾,組織生產甚為有利。直至現在那裡兩個村巷。仍以「荊村」、「蠻巷」為名。
在傳播和發展文化、娛樂方面,泰伯和當地蠻民一起,採用了「以石為紙、以炭為筆、以歌為教」的方法。聚居在岐山之下、渭水之濱的周族,是一個善歌的族群,他們創作的《公劉》、《七月》等著名詩歌成為《詩經》中重要部分。泰伯到無錫定居終生,這些詩歌首先對無錫產生直接影響。泰伯把周族的詩歌和當地原有的蠻歌、土謠結合起來,後人稱之謂:吳歌。六朝《陳書》雲:「謳歌所往……自求於泰伯者矣」。傳說,梅里北九華里的里山坡的「歌午墩」,就是泰伯在那裡常唱吳歌的地方。
梅村風光
為紀念泰伯開發江南,宣揚他三讓王位的「至德」,歌頌他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偉大功績,從漢代起,人們分別在泰伯建吳和開拓的梅村鎮,以宅為祠和廟,在鐵山上建造了泰伯的墓——皇墳,在惠山建了泰伯殿。泰伯廟始建於東漢永興二年(公元154年),是漢桓帝劉志敕令即宅為祠,現存主殿、建於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清代也有修建。1983年至 1986年進行整修,並復泰伯塑像一尊,吳國歷代帝王、名人塑像30尊。泰伯墓始建於東漢永興二年,由吳群太守糜豹督辦建造,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重修,1983—1984年無錫縣整修。泰伯殿建於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3年),為無錫知縣吳鉞籌建。至於泰伯墓、廟的碑記、碑文也很多,自漢至清,代代皆立,有文字記載的達21塊,現在保存的尚有12塊。
現在的梅村古鎮周圍有三華里左右,即上古泰伯城的內城,為江南最早的古城。可惜古城的遺址、遺跡,由於年代久遠,早已埋沒盪盡,徒有「故吳墟」之稱了。
梅村泰伯廟1957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省人民政府撥款整修。再整修好的泰伯廟仍保持明清兩代建築風格,四周黃石圍牆。廟前有照池,池上架單孔拱形石橋,名「香花」,為明代原物,製作古樸。橋北立有一座高大的石碑坊,上鐫「至德名邦」四字。石坊北為頭山門,立有六根石柱,系青石質地,都是兩截鑲裝而成,每根都是高6米。中間兩根飾有雲龍紋,兩旁的柱上飾有仙鶴雲彩,此種古建築目前國內罕見。泰伯殿高大雄偉,單檐歇山頂木結構,屋頂曲線自然流暢,出檐奔放,周有檐廊。全殿檐柱全用石料製成。殿內有14根楠木柱,上飾朱漆,下立於復盆石礎目。古樸威嚴,令人肅然起敬。殿內上懸「至德高風」、「至德莫名」匾額。
四、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盪口古鎮
盪口鎮位於錫山市東部、地處錫山、吳縣、常熟三市交界處,距無錫市25公里,境內水資源豐富,水陸交通方便。盪口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華蘅芳、華君武、王莘等名人的故鄉。古鎮的教育尤為發達,錢穆、錢偉長、錢臨照等名人學者少年時代曾在此求學。相傳南宋初年,在現今盪口楊安橋一帶,聚居著以漁、農為主的丁氏家族,這是盪口集鎮的最早雛形,故盪口鎮原名為「丁村」。至元朝末年,富紳華征固、華溪碧父子定居盪口,在鎮上營造鐵木作坊,開設飯鋪、茶樓,交易農副產品等。
盪口古鎮
明嘉靖年間,華氏後裔華察官居翰林院大學土,盪口華氏也因此門庭顯赫,陸續在鎮上火興土木,蓋建「牌樓牆門」、「御賜牆門」等高宅深院。加之據傳「丁氏」家族為「二十四孝」中丁蘭後裔,深得朝廷器重,故盪口鎮—時盛況空前,街市繁華,商賈雲集。其時,街鎮南北長5百餘米,街中小河流過,兩旁大小商店百餘家,集鎮巳初具規模。由於鎮區周圍河網交錯,水路暢通,地理環境得天獨厚,至清末民初,盪口鎮巳逐步發展成為當時錫東地區的一大商埠,有「小蘇州、銀盪口」之譽。
盪口古鎮
盪口鎮歷來名人輩出,明代首創銅活字印刷的華燧,第一個用工尺符號記錄大量琵琶曲譜、《十面埋伏》琵琶曲編寫者、清末民族音樂演奏家華秋蘋,引進西方科技、開創我國兵工、造船、機械等工業,並與徐壽合作造出中國第一艘蒸汽輪「黃鵠號」的華蘅芳和同為數學天才的其弟華世芳,首創亂針刺綉法的民國刺綉藝術家華圖珊,民族實業家華繹之,當代漫畫家華料武,作曲家王莘等都出自盪口。此外,國學大師錢穆、錢偉長叔侄,中科院院士錢臨照、錢臨希兄弟,著名音樂家劉天華,以及教育家顧毓秀等都曾與盪口結下過不解之緣。
北倉河、人民橋和沿岸民居。
盪口又是無錫100多個古鎮中歷史古跡最多和古鎮風貌保存唯一完好的。義盛河兩岸,保存著成片的明清古建築群。華蘅芳、華世芳弟故居、江南第—義庄、華氏始遷祖祠楠木廳、三公祠等建築古樸厚重;幽深綿長的青磚小巷記錄了千年歷史的滄桑;更有植福寺戲樓、果育鴻模小學,蔡鴻聲故居,中山中學思泉亭……
一個個歷史文物點向人們昭示著盪口古鎮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五、三面環水的江南水鄉 巡塘古鎮
巡塘古鎮坐落在無錫太湖新城,與太湖國際博覽中心隔著一條和風路。「巡塘鎮」始建於1913年,坐落於巡塘河畔、三面環水。古鎮上的建築,十足的傳統江南水鄉味道。舊時的巡塘鎮百業興旺,煙酒雜貨、布帛、鐵鋪、繭行、豬市、飯館、麵店、茶館、老虎灶(供應開水的鋪子)、魚肉菜攤、郵政、葯材、診療所等,一應俱全。特別在每天早晨到上午十時這段時間內,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最為熱鬧。位於巡塘老街盡頭處的一座石拱橋。兩側的橋欄已經失去,但橋身基本完好。據查證,這座巡塘橋始建於1819年到1821年間,甚至可能更早,目前看到的這座橋則是光緒十四年(1888年)秋重建的。橋上兩樑上刻有「重建古巡塘橋」六個字,至今已有120年。
❼ 音樂家的資料
永遠的貝多芬
德國之聲廣播電台中文台
貝多芬一生坎坷,他的音樂和人格力量在175年後的德國、歐洲和全世界仍然佔有不朽的地位。
作為超級巨星的貝多芬
雖然貝多芬逝世已經175周年了,可他仍然是音樂排行榜上的熱門人物。根據著名唱片公司EMI的統計,貝多芬一直是排在古典音樂作曲家排行榜的前五位。他的音樂和他的人格早已成為德國和歐洲文化的組成部分,他的交響樂每年新年時刻響徹世界許多地方,他的「第九交響曲」主旋律甚至成為了人們所鍾愛的手機鈴聲。即使是在遙遠的日本,每年至少要演奏上百次的「歡樂頌」,並配有上千人的德語合唱。
人人都喜愛貝多芬,但是這位音樂大師本人卻是一個抑鬱寡歡的人。位於波恩的貝多芬故居紀念館館長烏爾里克.佛斯玻謝爾說:「我們還沒有見過一幅畫像,上面的貝多芬哪怕僅僅作是微笑狀。」貝多芬故居每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九萬多名「貝迷」前來參觀,這一數字說明貝多芬不輸某些當代流行歌星。
他的音樂主題簡明精確,他的作品形式完美,他的音樂精神與啟蒙時代的天才思想相一致,他的帶有神話色彩的人生經歷使他作為一個人在人們的心目中不朽。貝多芬逝世於175年前,即1827年3月26日。
天才和瘋狂
貝多芬於1770年12月16或17日出生於波恩。他的童年充滿了艱辛。他的父親是個嗜酒者,希望他的兒子能象莫扎特那樣成為音樂童星。少年的貝多芬就開始了獨立的生活,他刻苦學習音樂並取得優異成績。不過,他沒有上過幾天普通學校,這使他一輩子都算術不好,直到晚年還在計算節拍時有障礙。不過這些缺陷並沒有妨礙他在早期就創作出具有天才邏輯結構的作品。
他很早時就找到了贊助人,因此得以到音樂之都維也納去潛心完成他的音樂教育。雖然性格火暴,貝多芬仍然成為了維也納上流社會沙龍里的貴賓,歌德稱貝多芬是個「桀傲不馴」的人物。他作為作曲家很快就享譽整個中歐。
在他的思想啟蒙運動的朋友的影響下,貝多芬形成了把音樂視為「純粹精神」的音樂觀。他認為音樂作為啟蒙理想的載體應該能開啟更高知識世界的大門,他本人也要把整個生命奉獻給藝術。這一信念使他陷入近乎瘋狂的情結中不能自拔:只有通過個人的受苦受難和犧牲才能創造出完美的音樂。
事實也的確是這樣,貝多芬的私生活充滿了掙紮起落。他的愛常常得不到回應;他聽力失聰的症狀越來越嚴重,為此他感到恥辱並長年試圖隱瞞。雖然對許多人來說他是個長相醜陋的怪人,不過他還是有不少知心朋友。175年前的今天,貝多芬在病痛中去世於維也納。
參考資料:http://mjcxx.e.sh.cn/pfweb/yinyue/doc/zhongwaiyinyuejia/waiguo.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