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隋唐時期宮廷音樂的發展與表現
隋唐時期的音樂機構是為適應宮廷燕樂的高度發展而建立的,與歷代社會發展、政治制度相適應,與宮廷、民間社會音樂活動的繁榮昌盛相適應。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其體制的不斷地完善,促進了音樂教育活動的蓬勃發展,培養了諸多的音樂人才,在教育、表演、組織、管理等方面,為後世積累了豐富的可供借鑒的歷史經驗。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5/view-3756299.htm
首談燕樂起源及其發展
隋唐時期的音樂機構是適應宮廷燕樂的高度發展而建立的,燕樂即宮廷燕樂,燕樂專指天子以及諸侯宴請賓客時用的音樂,它來源於漢族傳統音樂的不斷積累和漢魏以來外族音樂大規模的輸入,實質上是我國封建社會音樂文化的精華在長期的沉澱基礎上以及一定的政治、經濟社會條件催化下的必然產物。宮廷燕樂沿用隋朝九部樂,到了唐太宗時增為十部。「始開皇初定令,置七部樂:一曰國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麗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國伎,六曰龜茲伎,七曰文康伎。」隋煬帝時,又增加了康國、疏勒兩個樂部,這就是隋代「九部樂」的宮廷燕樂體制。
唐代宮廷燕樂起初完全承襲隋代燕樂體制,「高太祖登極之後,享宴因隋舊制,用九部之樂。」至唐太宗貞觀十一年(637年),廢除「禮畢」,十四年,又將「燕樂」列為首部,於是形成了唐代的「九部樂」。
唐代「九部樂」中的「燕樂」,不同於廣義宮廷燕樂的含義,而是一個具體的樂部名稱。貞觀年間,「景雲現,河水清」,協律郎張文收集製作了《景雲河清歌》,名為「燕樂」。這是一部宣揚帝王的功績、歌頌太平盛世的樂舞,一般用於莊重場合表演。哲學上有句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那麼音樂作為一種藝術、一種文化,也必須建立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上,如果連飯都吃不上,連生存問題都解決不了,大家想想還會有人創造音樂、從事音樂教育嗎?所以說呢,唐代音樂首先也是基於社會發展背景有社會的發展,所以音樂才能有更好的進步。
隋唐音樂機構的發展和建立
提到唐代的音樂機構,不得不提起太常寺,太常寺是唐代掌管禮樂的最高行政機關,由太常卿主管,規模甚為龐大。古書上是這樣記載的:「唐之盛時,凡樂人,音聲人、太常雜戶子弟,隸太常及鼓吹暑,皆番上,總號音聲人,至數萬人」。當時唐朝全國人口也只有5000萬人,光太長寺就有數萬人,可以想想,這樣的比例在封建社會絕對是空前的。太常寺下面有兩個機構,第一是大樂署。大樂署主管對音樂藝人的訓練和考核,它既管《雅樂》,又管《燕樂》,內部有若干位樂師擔任教學。當時政府對於音樂藝人的訓練與成績考核有著相當嚴格的制度。第二個鼓吹署,顧名思義,鼓吹署即管理鼓吹樂的單位,主管用在儀仗活動與宮廷禮儀活動中的鼓吹樂,兼管百戲(古代對諸種戲、樂舞的總稱)。
教坊是管理樂工、領導藝人演出的機構。唐高祖建國之初,便設立了內教坊,教坊是歸太常寺管轄,屬於宮廷內部專門設計的音樂教育部門,目的是為皇帝提供娛樂性歌舞表演。據《教坊記》上記載,教坊的成員有男有女,還有兒童,總人數能達一萬人以上。唐玄宗時,特別重視教坊這一專業的音樂教育機構,大大拓展了教坊的規模。
教坊的設立,客觀上為俗樂的不斷發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條件,促進了音樂分工,培養了一大批宮廷音樂家,音樂技能逐漸流傳入民間,促進了民間音樂的發展。
梨園因設於禁苑附近之梨園而得名。「開元二年,以上天下無事,聽政之暇,於梨園自教法曲,必盡其妙,謂皇帝梨園弟子。」梨園是宮廷中培養歌舞人才和器樂表演人才的地方,由皇帝親自組建並經常由皇帝親自組織排練,梨園中音樂教育內容多數是法曲,也有一些器樂的合奏,唐玄宗的創作也多半交給梨園表演。可以說,它是宮廷音樂藝術精華最集中的地方。
總體看,較完善的音樂形式與內容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高水平的音樂人才;高度繁榮的音樂文化是音樂人才培養成果顯著的標志和最好的說明。因此,音樂教育為唐代音樂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和有利條件,不僅推動唐代的音樂繁榮,並對以後的音樂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敘述隋唐時期音樂教育的特點
隋唐時期是中國音樂發展的一個黃金時期,統治階級實行對外開放的政策,促使了音樂文化的交流和發展,並使中國音樂走向了世界。在新世紀的今天,地球村現象的出現,世界各國的交流更加頻繁,我們在繼承和發展祖先們留下的寶貴音樂文化遺產的同時,吸收和借鑒外國的優秀文化,不斷融合後形成新的文化,使中國的音樂在世界的舞台上再放光芒。
第一,交流廣泛:南北、中外音樂得到廣泛交流的機會。正如前面所講的——「唐代不僅與天竺、高麗等鄰國保持著密切聯系,而且與中亞、波斯灣、阿拉伯國家也開展了廣泛的經濟文化交流。」
第二,具有社會性:社會音樂活動廣泛開展,無論是在宮廷內還是在社會上,音樂教育活動都有很大發展。《涼州行》中「城頭山雞鳴角角,洛陽家家學胡樂」就是對當時音樂教育普及程度的真實描繪。此外,在唐玄宗的親自倡導下形成的「六么水調家家唱,白雪梅花處處吹」的愛樂局面。
第三,音樂教育活動非常發達,官辦音樂教育活動逐漸完備,培養了大量的音樂人才。
隋唐時期音樂機構的建立和音樂教育對後世的影響深刻,這種專業化、體系化的音樂教育機構可與當今的音樂學院相媲美,即使對於今天的國民音樂教育的發展,仍有很大的啟發和借鑒意義。
❷ 音樂史 隋唐時期有哪些重要的樂律學家和樂學理論
祖孝孫
中國隋唐間樂律學家。河北范陽祖氏家族律歷算數學的傳人之一。隋初開皇(581~600)年間任協律郎,參定雅樂,曾奉命向陳山陽太守毛爽學習「京房律法」,亦曾建言用「三百六十律」,未被採納。入唐後,歷任著作郎、吏部郎、太常少卿等職。
武德九年(626)唐高祖「詔太常少卿祖孝孫,協律郎竇等定樂」,至貞觀二年(628)樂成。按隋代宮廷中鍾樂的十二律,「其五鍾設而不擊,謂之啞鍾」。經祖氏家學的律學理論與張文收的「耳決之明」相結合,才在實踐中真正解決了調律和十二律旋宮的問題,自此成為唐以後歷代樂律志中的千古美談。
貞觀十四年(640),張文收繼祖孝孫業績,再次定樂而受頒賜之時,孝孫已故,除有關《音樂志》、《禮樂志》載有他的學說之大要外,他的所有律學著述都沒能傳下來。
隋唐宮廷燕樂:天子及諸侯宴飲賓客時所用音樂。(隋代:七部樂、九部樂。
❸ 秦漢到隋唐音樂史的論文1500字
秦漢時開始出現「樂府」。它繼承了周代的采風制度,搜集、整理改變民間音樂,也集中了大量樂工在宴享、郊祀、朝賀等場合演奏。這些用作演唱的歌詞,被稱為樂府詩。樂府,後來又被引申為泛指各種入樂或不入樂的歌詞,甚至一些戲曲和器樂也都稱之為樂府。漢代主要的歌曲形式是相和歌。它從最初的「一人唱,三人和」的清唱,漸次發展為有絲、竹樂器伴奏的「相和大麴」,並且具「艷——趨——亂」的曲體結構,它對隋唐時的歌舞大麴有著重要影響。
漢代在西北邊疆興起了鼓吹樂。它以不同編制的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構成多種鼓吹形式,如橫吹、騎吹、黃門鼓吹等等。它們或在馬上演奏,或在行進中演奏,用於軍樂禮儀、宮廷宴飲以及民間娛樂。今日尚存的民間吹打樂,當有漢代鼓吹的遺緒。在漢代還有「百戲」出現,它是將歌舞、雜技、角抵(相撲)合在一起表演的節目。漢代律學上的成就是京房以三分損益的方法將八度音程劃為六十律。這種理論在音樂實踐上雖無意義,但體現了律學思維的精微性。從理論上達到了五十三平均律的效果。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由相和歌發展起來的清商樂在北方得到曹魏政權的重視,設置清商署。兩晉之交的戰亂使清商樂流入南方,與南方的吳歌、西曲融合。在北魏時,這種南北融合的清商樂又回到北方,從而成為流傳全國的重要樂種。漢代以來,隨著絲綢之路的暢通,西域諸國的歌曲已開始傳入內地。北涼時呂光將在隋唐燕樂中佔有重要位置的龜茲(今新疆庫車)樂帶到內地。由此可見當時各族人民在音樂上的交流已經十分普及了。這時,傳統音樂文化的代表性樂器古琴趨於成熟,這主要表現為:在漢代已經出現了題解琴曲標題的古琴專著《琴操》。三國時著名的琴家嵇康在其所著《琴操》一書中有「徽以中山之玉」的記載。這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知道古琴上徽位泛音的產生。
當時,出現了一大批文人琴家相繼出現,如嵇康、阮籍等,《廣陵散》(《荊軻刺秦王》)、《猗蘭操》、《酒狂》等一批著名曲目問世。南北朝末年還盛行一種有故事情節,有角色和化妝表演,載歌載舞,同時兼有伴唱和管弦伴奏的歌舞戲。這已經是一種小型的雛形戲曲。這一時期律學上的重要成就,包括晉代荀瑁找到管樂器的「管口校正數」。南朝宋何承天在三分損益法上,以等差迭加的辦法,創立了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他的努力初步解決了三分損益律黃鍾不能還原的難題。
隋、唐時期
隋唐兩代,政權統一。特別是唐代,政治穩定,經濟興旺,統治者奉行開放政策,勇於吸收外域文化,加上魏晉以來已經孕育著的各族音樂文化融合打基礎,終於萌發了以歌舞音樂為主要標志的音樂藝術的全面發展的高峰。
唐代宮廷宴享的音樂,稱作「燕樂」。隋、唐時期的七部樂、九部樂就屬於燕樂。它們分別是各族以及部分外國的民間音樂,主要有清商樂(漢族)、西涼(今甘肅)樂、高昌(今吐魯番)樂、龜茲(今庫車)樂、康國(今俄國薩馬爾漢)樂、安國(今俄國布哈拉)樂、天(今印度)樂、高麗(今朝鮮)樂等。其中龜茲樂、西涼樂更為重要。燕樂還分為坐部伎和立部伎演奏,根據白居易的《立部伎》詩,坐部伎的演奏員水平高於立部伎。風靡一時的唐代歌舞大麴是燕樂中獨樹一幟的奇葩。它繼承了相和大麴的傳統,融會了九部樂中各族音樂的精華,形成了散序——中序或拍序——破或舞遍的結構形式。見於《教坊錄》著錄的唐大麴曲名共有46個,其中《霓裳羽衣舞》以其為著名的皇帝音樂家唐玄宗所作,又兼有清雅的法曲風格,為世所稱道。著名詩人白居易寫有描繪該大麴演出過程的生動詩篇《霓裳羽衣舞歌》。
唐代音樂文化的繁榮還表現為有一系列音樂教育的機構,如教坊、梨園、大樂署、鼓吹署以及專門教習幼童的梨園別教園。這些機構以嚴密的考績,造就著一批批才華出眾的音樂家。文學史上堪稱一絕的唐詩在當時是可以入樂歌唱的。當時歌伎曾以能歌名家詩為快;詩人也以自己的詩作入樂後流傳之廣來衡量自己的寫作水平。在唐代的樂隊中,琵琶是主要樂器之一。它已經與今日的琵琶形制相差無幾。現在福建南曲和日本的琵琶,在形制上和演奏方法上還保留著唐琵琶的某些特點。受到龜茲音樂理論的影響,唐代出現了八十四調,燕樂二十八調的樂學理論。唐代曹柔還創立了減字譜的古琴記譜法,一直沿用至近代。
❹ 唐代什麼是隋唐音樂的典型代表
隋唐音樂是中國音樂發展史上輝煌的時期,尤其在唐朝。唐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版引人遐思的時代權,那時經濟與文化空前繁榮。統治者奉行開放政策,敢於吸收外域文化,同時融合魏晉以來的音樂典範,最終形成了以「歌舞音樂」微主要標志的音樂藝術形式。
唐朝宮廷宴席的音樂,稱為「燕樂」。當時主要形成了「十部樂」這歌頌統治者豐功偉績的大型宮廷音樂演奏形式。其中《霓裳羽衣曲》最為世人稱道。
民間主要形成「曲子」這種音樂形式。曲調清新、節奏歡快、歌詞通俗易懂,在民間流傳很廣。杜甫的「歧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寫的就是音樂家——李龜年。他是唐朝時期著名的音樂家,善歌,通音律,能作曲,代表作《渭川曲》。史書載,「安史之亂」後,李龜年流浪四方,每逢良辰美景便會演唱幾曲,常令聽者愴然而泣下。
❺ 簡述隋唐音樂文化的交流
隋唐時期中國音樂的傳播
隋唐時期,中外音樂文化的交流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程度。當時,我國與西域各國、日本、朝鮮都有著頻繁的文化交流。
1、與日本的音樂交流
中國與日本的文化交流較早,在漢代儒家思想盛行的時候,日本就已經引進儒家禮樂回國。自隋朝到唐玄宗時期,日本先後派出了22批遣隋使、遣唐使進入中原學習文化,在歸國時帶回如方響、古琴等樂器以及音樂理論書籍。至今,日本還保存著《琵琶諸調子品》《秦王破陣樂》等書籍和樂譜。
2、與朝鮮的音樂交流
朝鮮傳統音樂分為鄉樂和唐樂,其中唐樂就是指從中國傳入的音樂,朝鮮當時稱為高麗,唐朝統一高麗後,他們不僅學習中國唐朝的俗樂,而且還請唐朝樂師直接到高麗國教授唐樂,並用書籍記錄流傳,如《樂學軌范》就是一本對雅樂、唐樂、鄉樂的樂曲、樂譜、樂舞、樂器、樂隊組織等進行詳細記載的書籍。
(5)中國音樂史隋唐擴展閱讀
隋唐時期中國音樂的發展
唐代音樂豐富,社會上各階層都有不同方式的音樂活動。民間有供欣賞娛樂的說唱藝術,自娛自樂的小曲;宮廷有各種宴樂、典禮、祭祀音樂,甚至寺院也有相當精彩的音樂活動,音樂在這一時期空前繁榮。
同時,音樂理論的交流與傳播讓更多人學習音樂,統治階級設立音樂機構開展音樂教育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音樂藝術的發展。
1、歌舞音樂
「燕樂」起源於周代的宮廷音樂。據《周禮·春官·大宗伯》載:「凡祭祀饗食奏燕樂」。廣義的燕樂是指統治階級在宴會中使用的音樂,其藝術水平較高,表演形式也很多樣,既有歌唱、器樂演奏,又有民間歌舞以及散樂、少數民族音樂和外來音樂;而狹義的音樂是指唐代的九部樂、十部樂中的第一部,在唐代受西域少數民族音樂影響的。
隋代的多部樂是隋朝建立後不久,就以法令的形式頒布了「七部樂」的燕樂體制,起初是隋煬帝按照宮廷樂隊所演奏音樂的不同來源,如國內不同民族,國外不同國家,將其分為七部「國伎、清商伎、高麗伎、天竺伎、龜茲伎、安國伎、文康伎」。
後隋湯帝增加了康國、疏勒兩個樂部,發展為「九部樂」。唐初承襲了隋代的九部樂,《舊唐書·音樂志》載:「高祖登基之後,享宴因隋舊制,用九部之樂。」至唐太宗貞觀十四年,將「燕樂」列為諸樂之首,從而發展為唐代的十部樂「燕樂、清商伎、西涼伎、龜茲伎、疏勒伎、康國伎、安國伎、天竺伎、高麗伎、高昌伎」。
據《唐六典》記載,「凡有大宴會即設十部樂於宮殿之庭。奏樂前三日太樂令於庭設置樂懸,到時則率樂工入宮,由協律郎舉「麾」為號依次演奏各樂部。」
2、器樂
隋唐時期外來樂器盛行,《隋唐.音樂志》載:「龜茲者,其樂器有豎箜篌、琵琶、五弦、笙、篳篥、蕭、羯鼓等十五種,為一部,工二十人。」
箜篌源於突厥,是一種以譯音來命名的樂器,唐朝時期出現的箜篌按形制可分為卧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舊唐書.音樂志》載「舊說亦依琴制。
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彈撥之如琵琶。」箜篌是從天竺一帶傳入我國的,《隋書.音樂志》記載:「今曲項琵琶、豎頭箜篌之徒,並出自西域,非華夏之樂器。」
在唐朝,因歌舞音樂的繁榮和對外來音樂的包容吸收,箜篌音樂活動受到歡迎,並在甘肅敦煌盛行,至今還有許多關於箜篌的敦煌壁畫。
琵琶又稱「批把」,最早見於史載的是漢代劉熙《釋樂器》:「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南北朝時,通過絲綢之路與西域進行文化交流,曲項琵琶由波斯經今新疆傳入我國。
隋唐時期,琵琶藝術已經達到很高的程度,在民間音樂和宮廷音樂中,琵琶都是非常盛行的樂器,在樂隊也處於領奏的地位。此時不僅出現了用專門記譜法傳抄的琵琶譜,還出現了許多技藝高超的琵琶演奏家,如康昆侖。同時,還有許多琵琶譜流行,如《綠腰》《涼州》。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是唐朝詩人王之渙所作,羌笛是一種吹奏樂器。《長笛賦》中「近世雙笛從羌起」,羌笛常見於隋唐的詩文中,用以表達邊關將士思念故鄉的情感。
這些樂器的傳播和發展為隋唐時期音樂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也反映了這一時期音樂文化水平高度發展以及與外來音樂文化的交流。
❻ 簡述隋唐時期的外來音樂及其歷史影響
外來音樂:
立部伎的《太平樂》就包含有天竺樂舞因素。《太平樂》也稱《五方獅子舞》。獅子原出於「天竺、獅子等國」。獅子國即今斯里蘭卡。舞蹈表演時,馴獅人「作昆侖象」,即化妝成黑皮膚的人。「百四十人歌《太平樂》,舞抃以從之」。古代泛稱東南亞諸島為昆侖。
唐代有許多著名的藝人和宮廷樂師來自中亞。如「舞胡」安叱奴來自安國;琵琶名手曹善才、曹綱來自曹國,曹國故地在今中亞撒馬爾罕的北方;米嘉榮、米和郎來自米國,米國在撒馬爾罕的西南方。唐代的教坊吸收了一些中亞、印度以及更遠地區的樂舞。如《柘枝》源出於石國,石國即今中亞的塔什干;《婆羅門》出於印度;《拂林》出於東羅馬帝國或其東方屬地,等等。
隋朝宮廷燕樂《天竺樂》中有《天曲》,《天曲》就是佛曲。當時有些佛曲已經在社會上流行,其中有代表性的被選入燕樂中。到了唐代,佛教音樂在中國有很大發展。有些佛曲經過改編,有些為民間樂曲或傳統樂曲所代替。中國僧人也創作佛曲。但總有一部分佛曲或多或少帶些印度或西域的音樂因素,有宗教意味。寺院也起了傳播西域和印度樂舞的作用。
其他國家,還有「室利佛逝」國於七、八世紀之間,曾派遣使臣帶領藝人到長安。室利佛逝即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唐代宗大歷十二年(777),渤海國的使臣送日本舞女十一人到長安。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驃國(今緬甸)派遣龐大的樂團攜帶樂器十九種三十二件,到達長安。演奏的樂曲有十二首。這些國家的樂舞對唐朝的樂舞都有影響。
歷史影響:
由於民族關系密切及中外文化交流,當時中原地區的音樂、舞蹈中融合了大量來自少數民族和外國的成份。隋煬帝時曾定九部樂,唐太宗時又增為十部樂,即燕樂、清商樂、西涼樂、天竺樂、高麗樂、龜茲樂、安國樂、疏勒樂、康國樂、高昌樂,其中大多數來自少數民族和外國。音樂家們吸取少數民族和國外音樂的精華,創作新樂,逐漸形成坐部伎和立部伎。
隋唐時代,中國樂舞也不斷地向四周各國傳播。例如,當時最流行的樂器之一「篳篥」即出於龜茲。語言學家岑麒祥先生說,古龜茲語稱篳篥為「巴勒喀」(vallaki),「喀」是詞尾,是微小的意思。按漢語篳篥當是龜茲語的音譯。現在維吾爾語稱篳篥為「皮皮」,有的地方也稱「巴勒滿」,其形狀和名稱都和vallaki有繼承關系。篳篥流傳到各鄰國,或稱為篳篥,如朝鮮、日本;或稱為篳,如越南、泰國。流傳到伊朗後,波斯語稱為「巴勒般」,當是巴勒滿的音變。
在歷史上,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的音樂文化交流,不僅豐富了各自的文化內容,提高了各自的音樂藝術,而且加深了人民之間的了解,增進了友誼。
❼ 隋唐時期的音樂家及其代表作
隋、唐時期,音樂不斷取得發展,在之前朝代的音樂成果的基礎上,不斷加以改善與以新的因素融合產生了更為豐富的形式與品種。特別是在唐朝時期,政治制度開明,經濟發展迅速,農業手工業等迅速發展,出現了許多著名的商業城市,為音樂的繁榮與發展早就了良好的條件。 而在這段時間里,涌現出來的音樂家與音樂作品數不勝數,唯獨有一個人的作品不可不提,他就是在開元年間到安史之亂年間開創開元盛世的唐玄宗,重要作品:《霓裳羽衣曲》。《霓裳羽衣曲》描寫唐玄宗嚮往神仙而去月宮見到仙女的神話,其舞、其樂、其服飾都著力描繪虛無縹緲的仙境和舞姿婆娑的仙女形象,給人以身臨其境的藝術感受。白居易有《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詩,對此曲的結構和舞姿作了細致的描繪:全曲共三十六段,分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曲破(十二段)三部份,融歌、舞、器樂演奏為一體。全曲36段,表現了中國道教的神仙故事。 參考文獻: http://ke..com/view/543239.htm?fr=ala0_1_1
❽ 中國的音樂發展史上,隋唐興起的曲子在宋朝稱為什麼
詞調
❾ 隋唐時期有哪些主要的音樂論著
《燕樂》、《長壽樂》、 《天授樂》、《鳥歌萬歲樂》、《龍池樂》和《小破陣樂》;立部伎有《安樂》、《太平樂》、 《破陣樂》、《慶善樂》、《大定樂》、《上元樂》、《聖壽樂》和《光聖樂》
隋、唐時的多部樂,起初是隋煬帝按照宮廷樂隊所演奏音樂的不同來源,如國內不同民族,國外不同國家,將其分為若幹部。隋為七部樂、九部樂,唐在隋的基礎上,根據當時的情況刪補調整為九部樂、十部樂。唐書•音樂志)載:"高祖登基之後,享宴因隋舊制,用九部之樂。"多部樂雖形成於隋、唐,但其中的大多樂部產生於南北朝時期,是當時大規模文化交流的產物。唐玄宗時將十部樂改為坐部伎、立部伎兩部。
大麴。隋唐大麴,也稱燕樂大麴。它是綜合器樂、聲樂、舞蹈於一個整體中,連續表演的一種大型藝術形式。在形式和規模上較清商大麴有更大發展。燕樂大麴進一步吸收外來音調和藝術形式,豐富和發展了這種曲式結構復雜,規模龐大,音樂節奏、速度、力度富於變化,樂器組合多樣的集歌舞樂於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代表了我國歌舞音樂發展的高度水平。大麴的結構分樂(散序)——歌(中序)——舞(舞遍)三大部分,同"相和大麴"的艷—趨—亂之間具有某些傳承聯系。唐大麴主要曲目有:《綠腰》(《六么》)、《樂世》、《涼州》、《薄媚》、《雨霖鈴》、《渾脫》、《劍器》、《破陣樂》、《霓裳羽衣》、《玉樹後庭花》等。遺憾的是唐大麴沒有樂譜傳世,在上述曲目中,只有《破陣樂》(亦作《秦王破陣樂》)在武則天時期,由日本遣唐使粟田真人將該曲帶回日本,現日本保存這首樂曲有九種遺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