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研究中國近現代鋼琴音樂發展的目的何在
研究近現代鋼琴音樂發展的目的有很多,但主要是這方面的專家想讓大專家了解到鋼琴,鋼琴屬的構造、音色、動人、魅力,包括樓主說的發展史。
說到鋼琴的發展歷史,那算是一個悠久的歷程了。從大家都知道的著名音樂鋼琴家貝多芬、理查德、李斯特等,直至現代鋼琴中的佼佼者朗朗,因為在舊的社會,我國一直受壓迫,因此人名經濟條件相當貧窮,根本接觸不到鋼琴,也並不了解鋼琴。但現在,21世紀這個科技日益飛掘的世紀,一切都離我們的生活那麼近。鋼琴也被大多數家庭認同,受到不少孩子和家長的追捧,但仍有些家庭條件不好,也對鋼琴有偏見,所以,為了讓大家真正認識鋼琴,了解鋼琴,許多人開始研究中國近現代鋼琴音樂發展史。
B. 中國傳統音樂的發展前景
中國傳統音樂簡介:我們在許多民樂CD中都可看到「國樂」二字,這「國樂」指的是從古代流傳下來,在近代又有所發展的屬於「國粹」的音樂,可見「國樂」的創作時間指的是古代;
「新音樂」指的是那些學習過西方音樂的人所寫的音樂,如學堂樂歌,可見新音樂的創作時間是在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
「中國音樂」則不僅指古代傳承下來的音樂,也指中國人按西方理論創作和改編的音樂。
「中國傳統音樂」是指中國人運用本民族固有方法、採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創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態特徵的音樂,不僅包括在歷史上產生、流傳至今的古代作品,還包括當代作品。可見,傳統音樂包括「國樂」但不包括「新音樂」,但它們都是「中國音樂」。
傳統音樂是我國民族音樂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傳統音樂與新音樂的區別並不在於創作時音的先後,而是在於其表現形式及風格特徵。如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漁舟唱晚》雖是近代音樂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屬中華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傳統音樂。相反,學堂樂歌、鋼琴獨奏曲《牧童短笛》等因其音樂形態特徵借鑒了西方音樂,故不是傳統音樂。
傳統音樂的劃分最早見於中國音樂研究所編寫的《民族音樂概論》,分為五大類:歌曲、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和器樂,但大多院校在教學中把歌舞音樂並入民歌,於是就變成四大類:民歌、民族器樂、曲藝(即「說唱」)音樂、戲曲音樂。
實際上,「民族音樂」、「傳統音樂」和「民間音樂」又是三個不同的概念:「民族音樂」包括傳統音樂和新音樂;而「民間音樂」只是傳統音樂的一個類別。且我國的民族音樂是非常豐富的,除了民間音樂,還包括宮廷音樂、宗教音樂和文人音樂。
杜亞雄先生則將中國傳統音樂分類如下:民間音樂、文人音樂、宗教音樂、宮廷音樂;其中民間音樂包括民間歌曲、民間器樂、民間歌舞、戲曲音樂和說唱音樂;文人音樂包括古琴音樂、詩詞吟誦調、文人自度曲;宗教音樂包括佛教音樂、道教音樂、基督教音樂、伊期蘭教音樂、薩滿教及其它宗教音樂;宮廷音樂包括祭祀樂、朝會樂、導迎及巡幸樂、宴樂。
「戲曲」
戲曲「四大聲腔」
四聲腔,展輝煌,對戲曲,有影響;
崑山腔,經改良,藝術上,有開創。
弋陽腔,節奏強,加滾白,調高亢;
梆子腔,聲響亮,花苦音,巧用上。
皮黃腔,二合一,稱二黃,和西皮;
西皮剛,二黃抑,後發展,成京劇。
聲腔中以崑山腔、弋陽腔、梆子腔、皮黃腔為典型。
C. 鋼琴是怎麼傳入中國的
對中國人而言,鋼琴是典型的「舶來品」。鋼琴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大約在歐洲中古時期,陸續出現不同型制、不同結構的鋼琴雛形,今天統稱為「古鋼琴」。
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耶穌會教土、學者義大利人利瑪竇(MathieuRicci,1552—1610年)經澳門到中國廣東的肇慶,給肇慶天主教堂——仙花寺帶來了一台古鋼琴。這就是有史記載最早傳人中國內地的古鋼琴之一,為17世紀義大利製造的長方形琴身的哈普希卡古鋼琴。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12月20日,利瑪竇首次踏進北京城。次日,利瑪竇率領數名神父,帶著包括那架古鋼琴在內的貢品進宮覲見明神宗朱翊鈞。在眾多貢品中,中國^喚作「鐵弦琴」,又稱「西琴」、「雅琴」或「七十二弦琴」的古鋼琴最令朱翊鈞驚嘆不已,隨即想聽聽它的聲音,遂命四名太監向與利瑪竇同來的西班牙傳教士龐迪我(Pantoja·Didaco de,1571-1618年)學了一個月彈奏法。太監們演奏自g樂曲由利瑪竇特意編寫配上八首有關倫理和培養良好品行的中文歌詞,並冠以富有中國韻味的標題《西琴曲意八》。清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不僅是我國歷史上少數對西方科技、文化惑興趣的帝王之一,而且還有親身學習西方音樂的實際行動。史料記載,1673年,經人推薦,。葡萄牙傳教徐日升thomas Pereira,1645一1708年)應召擔任康熙帝的音樂教師,教授西方樂理和古鋼琴。1703年,康熙帝尚能在古鋼琴上彈奏中國古琴曲《普奄咒》,足以表明東西方音樂在康熙帝身上融會貫通。
生於義大利北部古城帕多瓦的一名出色的羽管鍵琴製作家巴托洛梅奧-克利斯多佛利(1655—1730年)年近不惑時在總結了古鋼琴的優缺點後,於1709年(一說1711年)在羽管鍵琴上安裝了用槌擊弦的鍵盤機械,奠定了現代鋼琴的基礎,克利斯多佛利也被公認為現代鋼琴的發明人。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後,英商認為中國是個廣大的市場,英國曼切斯特商人運入一批現代鋼琴來到廣州;但是,在當時的中國社會條件下,並不存在想像中的鋼琴市場。19世紀至20世紀之交,中國上海、北京等地辦起教會學校,開始有民間的鋼琴教學活動。鋼琴真正在中國大地站住腳、取得社會性的地位,是在20世紀初的「學堂樂歌」運動當中實現的。我國真正的鋼琴工業是在新中國成立後逐漸發展起來的。1949年6月1目,新中國第一家樂器工廠人民藝術服務社在北京創建。1950年,人民藝術服務社更名為新中國樂器工廠。之後,上海、營口、廣州等地也先後建立了鋼琴生產企業。
D. 中國音樂的起源和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起源
中國音樂,文獻一般追溯到黃帝時代,據考古發現,中國音樂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豐富的音樂文化。中國音樂曾經對中國周邊地區的音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同時從孔子傳六藝到唐代的胡琴再到近代的西方音樂,中國音樂又在吸收外來音樂要素的過程中不斷充實發展。中國素號「禮樂之邦」,古代音樂在人格養成、文化生活和國家禮儀方面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孔子提出「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的學習步驟。
發展歷程
夏、商時代
根據文獻記載,夏商兩代為奴隸制社會早期。從古典文獻記載來看,這時的樂舞已經漸漸脫離原始氏族樂舞為氏族共有的特點,它們更多地為高等階級所佔有。
西周、東周時代
西周是中國奴隸制的成熟時期,東周奴隸制社會由盛到衰,君主統治因素日趨增長的歷史時期。西周時期宮廷首先建立了完備的禮樂制度。
秦、漢時代
秦漢時開始出現"樂府"。它繼承了周代對采風制度,搜集、整理改變民間音樂,業績終了大量樂工在宴享、郊祀、朝賀等場合演奏。這些用作演唱的歌詞,被稱為樂府詩。樂府,後來又被引申為泛指各種入樂或不入樂的歌詞,甚至一些戲曲和器樂也都稱之為樂府。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
由相和歌發展起來的清商樂在北方得到曹魏政權的重視,設置清商署。兩晉之交的戰亂,使清商樂流入南方,與南方的吳歌、西曲融合。在北魏時,這種南北融合的清商樂又回到北方,從而成為流傳全國的重要樂種。
漢代以來,隨著絲綢之路的暢通,西域諸國的歌曲以開始傳入內地。北涼時呂光將在隋唐燕樂中佔有重要位置的龜茲(今新疆庫車)樂帶到內地。由此可見當時各族人民在音樂上的交流已經十分普及了。
隋、唐時代
隋唐兩代,政權統一,特別是唐代,政治穩定,經濟興旺,統治者奉行開放政策,不斷吸收他方文化,加上魏晉以來已經孕育著的各族音樂文化融合打基礎,終於萌發了以歌舞音樂為主要標志的音樂藝術的全面發展的高峰。
宋、金、元時代
宋、金、元時代音樂文化的發展以市民音樂的勃興為重要標志,較隋唐音樂得到更為深入的發展。隨著都市商品經濟的繁榮,適應市民階層文化生活的游藝場"瓦舍"、"勾欄"應運而生。
在"瓦舍"、"勾欄"中人們可以聽到叫聲、嘌唱、小唱、唱賺等藝術歌曲的演唱;也可以看到說唱類音樂種類崖詞、陶真、鼓子詞、諸宮調,以及雜劇、院本的表演;可謂爭奇斗艷、百花齊放。
這當中唱賺中的纏令、纏達兩種曲式結構對後世戲曲以及器樂的曲式結構有著一定的影響。而鼓子詞則影響到後世的說唱音樂鼓詞。諸宮調是這一時期成熟起來的大型說唱曲種。其中歌唱佔了較重的分量。
明、清時代
由於明清社會已經具有資本主義經濟因素的萌芽,市民階層日益壯大,音樂文化的發展更具有世俗化的特點明代的民間小曲內容豐富,雖然良莠不齊,但其影響之廣,已經達到"不問男女","人人習之"的程度。
由此,私人收集編輯,刊刻小曲成風,而且從民歌小曲到唱本,戲文,琴曲均有私人刊本問世。如馮夢龍編輯的《山歌》,朱權編輯的最早的琴曲《神奇秘譜》等。
朱載堉他的《樂律全書》對古代文化的最大貢獻是他創建了十二平均律。這是音樂學和音樂物理學的一大革命,也是世界科學史上的一大發明。
近現代音樂
16世紀晚明時期,西洋音樂通過傳教士傳到中國。在利瑪竇進京呈現給萬曆皇帝的禮品單中,有西琴一張,據考這是一張古鋼琴。清初,傳教士徐日升教授康熙皇帝西方樂理,並著有《律呂纂要》一書。
五線譜也在這個時候傳入中國。乾隆皇帝的時候,在宮中還組建了一支西洋樂隊,樂器有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木管樂器、豎笛、木琴、風琴、古琴,演奏時戴西洋假發。
中共革命音樂
在北伐戰爭時期,中國的音樂家配合革命,作了大量的革命歌曲,在國民革命軍中廣為傳唱,有的是用國外通俗歌曲旋律直接配以革命歌詞。
當代音樂
大陸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流行歌曲除革命歌曲之後,又加入翻譯成中文的蘇聯流行歌曲。各地開始建立交響曲團,演奏西方古典音樂,和中國作曲家的新作。東歐的樂團曾多次到中國表演,中國樂團也參加了許多國際表演會。
中國音樂家也嘗試用西方的樂器方法寫作具有中國風味的音樂,比較成功的有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採納了越劇的部分旋律。
和第三世界的國家交往也不斷增加,為此成立了東方歌舞團,專門學習、演唱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各民族的民歌樂曲,在中國廣受歡迎,從此發展中國家的音樂開始對中國音樂產生影響。中國民族樂隊的配器、合奏方式也基本定型,產生了不少成功的民族器樂交響曲。
中國的民族音樂開始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每年春節,都會到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行中國新年音樂會,並座無虛席。
大陸文革音樂
文化大革命是大陸歷史的一個特殊階段。在這個時期,也出現了一批文革特色的歌曲和戲曲,影響了那個時期整個一代青年。其中,一部分成為了膾炙人口的軍歌,在當今解放軍中廣泛流傳,較為著名的有胡寶善演唱的《我愛這藍色的海洋》。
港台
五六十年代,港台延續了老上海燈紅酒綠風格。隨著日本經濟的起飛,日本現代流行音樂開始對港台產生影響。歐陽菲菲、翁倩玉、鄧麗君等港台歌手演唱了大量的日本歌曲。
八十年代,新一代音樂家在港台崛起,眼界更為開闊,把歐美流行形式與中國音樂相結合,開創了港台流行音樂新局面,並對大陸產生重大影響。
在台灣的校園歌曲和鄧麗君開創的演唱方式,使中國通俗音樂發展到一個高峰,具有中國音樂獨特的風格和魅力,鄧麗君在美國開演唱會時,吸引得許多舞台劇務美國人在後台全程欣賞,雖然他們聽不懂中文唱詞。
(4)鋼琴音樂在中國的發展擴展閱讀
種類
漢族傳統音樂
(國樂)
中國民族音樂,簡稱民族音樂、民樂,又稱國樂,即中國傳統音樂,也是中國主體民族漢族音樂。
中國少數民族音樂
中國的少數民族音樂有著豐富多樣的樣式和內容,如藏族音樂、蒙古族音樂等。
藏族音樂
藏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的歌曲旋律優美遼闊、婉轉動聽。藏族音樂大體上可以分為佛教音樂和民間音樂。佛教音樂中最著名的是喇嘛唱的無詞的歌頌曲調。
藏族民歌高亢嘹亮,聽起來就有高原藍天遼闊的氣象,曲調悠揚,但也是以五聲為主。歌舞形式有「果諧」、「果卓」(鍋庄)等。藏族音樂的一些元素被漢族和西方音樂所吸收。
有一些漢族歌曲作者模仿藏族音樂的特點創作了一些諸如《逛新城》、《青藏高原》一類的歌曲。西藏的藏族歌曲也融入了其它音樂的元素。著名的藏族歌手除了才旦卓瑪和主要演唱漢語歌曲的韓紅外,還有容中爾甲、亞東、瓊雪卓瑪等大量在藏區知名度很高的歌手。
正規戲劇方面,已經挖掘整理演出了藏族傳統歌劇《格薩爾王》。
蒙古族音樂
蒙古族民歌分「長調民歌」和「短調民歌」。 「長調」有許多無意義的諧音字拉長唱腔,有草原空闊的風格。蒙古常用的樂器是馬頭琴、火不思、四胡、三弦、蒙古箏、蒙古琵琶、胡笳、興隆笙以及笛子等。蒙古器樂的特點是柔和、安靜。
上述最有特色的樂器是馬頭琴,它是一種拉弦樂器,由於琴柱上一般都雕刻一個馬頭裝飾,所以由此命名。它的音色低沉柔美,音量不大,表現力豐富。除了為民歌與說唱伴奏外,還常用於獨奏與合奏;不僅演奏旋律,而且適宜於表現馬匹的奔跑與嘶叫。蒙古的器樂曲多半是民歌旋律的器樂化。
傣族音樂
傣族音樂和南亞地區緬甸、泰國的音樂風格類似,曲調婉轉柔美,典型的樂器是葫蘆絲和象腳鼓,葫蘆絲獨特的音色一演奏就是傣族的音樂風格。
傣族音樂分為聲樂和器樂兩種基本形式。它主要包括民歌、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民歌從內容和體裁上分為山歌、敘事歌、悲歌、宗教歌曲等。
納西古樂
納西古樂是在雲南麗江納西族老人中間演奏的音樂,據說是從明朝時中原地區傳入的,由於當地原來交通不便,和外界交往不多,始終原汁原味地流傳下來,現在只有一批老人樂隊可以演奏,正在培養接班人,是中國14世紀音樂的活化石,受到音樂界的廣泛關注。
侗族音樂
侗族「大歌」是中國唯一採用和聲的民歌系統,基本為女聲無伴奏合唱,由各聲部嗓音的和聲配合非常和諧,曾在國際引起轟動,並多次獲獎。
維吾爾族音樂
維吾爾族音樂基本是阿拉伯音樂風格,非常注重節奏,用手鼓可以打出多達幾十種不同的節奏,樂器主要是都塔爾和熱瓦甫,最大的是彈布爾。維吾爾族的古典音樂《十二木卡姆》包羅萬象,是許多民間音樂的源頭。
塔吉克族音樂
塔吉克族音樂屬於阿拉伯音樂風格,和漢族音樂有較大的區別,善於運用半音,旋律婉轉多變,如同山鷹高鳴,最典型的是作曲家雷振邦為電影《冰山上的來客》配的歌曲,完全運用了塔吉克民歌的旋律。
朝鮮族音樂
朝鮮族音樂和朝鮮、韓國的音樂基本相同,主要樂器有長鼓和伽倻琴伽倻琴類似中國古代的箏,比現代的箏小,彈法也不一樣,是放到盤坐的膝蓋上彈。音樂旋律有其獨特的風格。
戲曲音樂
中國的戲曲曲藝是在中國很受歡迎也較為普及的藝術之一,廣大地區都有自己的地方戲曲。最具代性的是發展於北京的京劇。中國戲曲音樂通常以高調的唱腔為主,並以笛、皮鼓、梆子、鑼和京胡等弦樂器伴奏。
其他的戲曲音樂代表有:河北梆子、豫劇、評劇、越劇、粵劇、崑曲、秦腔、黃梅戲、潮劇、高甲戲和儺戲等。全中國共有600多個地方戲劇品種。崑曲被聯合國列為世界口頭文化遺產保護目錄。
搖滾音樂
提到香港的搖滾樂,就不能不提BEYOND。因為中國搖滾樂最初的萌芽就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的香港和台灣。受西方影響,香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出現了一些地下搖滾樂隊,除了BEYOND樂隊,其它真正具備公眾影響力的卻很少。
中國改革開放之後,西方現代音樂通過各種途徑傳入中國。音樂青年或多或少的接觸到搖滾音樂,並開始組建樂隊,進行模仿與創作。
宗教音樂
中國的宗教音樂可分為道教音樂、漢傳佛教音樂、藏傳佛教音樂以及其它宗教音樂。
E. 鋼琴在中國歷史
鋼琴的前身是撥弦古鋼琴,也稱作羽管琴鍵。它與鋼琴的內部原理大致相同,都是在琴體內部裝有音板和許多拉緊並列的琴弦。不同的是鋼琴的弦槌擊弦發音,撥弦古鋼琴用羽管制的撥子撥弦發音。此外,還有一種與它們同一血統的鍵盤樂器--擊弦古鋼琴,它同樣是一種裝有擊弦裝置的樂器,用銅制的 形槌擊弦發音;它的應用范圍不如撥弦古鋼琴廣泛,主要用在當時的貴族家庭中演奏。
17世紀到18世紀間,撥弦古鋼琴在當時的音樂生活中有著相當顯赫的位置,可以說是它的全盛時代。至18世紀初,歐洲大陸音樂迅速發展,音量弱小的撥弦古鋼琴已不能滿足當時音樂家們的需要,因而逐漸被音量洪大的鋼琴所取代。 在西方已有三百年歷史的鋼琴,傳到我們中國,也有百年了。百年,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世紀。然而,中國鋼琴的百年,卻不是一個完整的記憶,它是斷續的,甚至是破碎的。
百年前的中國,在今人的眼裡是部沉澱得潑黃的影集。在老舊照片可以暢銷的今天,很方便就能找見那些比較洋氣的沿海城市街景中的洋樓畫面。洋樓最早與我們的城市的關系肯定是格格不入的,但是,它很霸氣地迸出自身的凜然來:各種柱式與門庭怪模怪樣地切割著光線,切割著城市,也切割著市民的心。在這種切割中,國人的心受到的切割是最耐人尋味的。由洋樓而及鋼琴,大概不會沒有相似之處吧。
尋找鋼琴傳入的軌跡,不能不提到1840年,鴉片戰爭使我們堅固的國門被西方列強撕開。一旦撕開個口子,就是大面積的擴展,從東南沿海直至長江中下游許多口岸,作為通商口岸的最初開放,總不免伴隨著撕裂般的痛楚:強迫性的擠壓中湧入了大批外國商人和傳教士,就是他們帶來了現代鋼琴。
據載,外國使者曾將鋼琴作為禮物贈送給清朝宮廷。末代皇帝溥儀就曾彈過一架三角鋼琴,這架鋼琴還曾在故宮展出過。這很有意味。不過,更有意味的是在他們愛新覺羅家族中,最早接觸鋼琴的人是康熙皇帝。他學彈過一架古鋼琴--"西洋鐵絲琴"。我想,康熙肯定不會喜歡這種玩藝,他只不過是閑著沒事玩玩而已,否則,中國人接受鋼琴的歷史將會提早一個世紀還多。
隨著傳教活動在中國的合法化,許多沿海城市開設了教堂,教會每到星期日都要作禮拜的儀式,對於愛湊熱鬧愛圍觀的人們而言,不僅新鮮而且神秘。圍觀的人肯定越來越多,而從教堂里邊傳出的鋼琴聲音和伴唱的聖詩,則更具吸引力。這大概就是我們本世紀最早的鋼琴教育場所。鋼琴真正走進我們還不是在教堂,而是在課堂:一些教會學校專門開設了鋼琴課,讓中國學生課外選學。上海中西女中就有這樣的鋼琴課堂,鋼琴老師由傳教士擔任。這些傳教士的鋼琴水平並不高,他們多數只會彈些聖詩和淺顯簡易的小曲,他們缺乏正確系統的彈奏方法訓練,所以,他們是不能真正培養出鋼琴人才的。不過,作為普及鋼琴,他們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
本世紀初的上海最值得記憶的鋼琴人物是來自義大利的梅.帕契。他是鋼琴大師李斯特的再傳弟子。他帶著李斯特的耀眼光環走進上海德僑俱樂部,他在這里舉行了鋼琴獨奏音樂會。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鋼琴音樂會。十四年後,他又一次來到上海演奏,也許是天意,一場意外的大病把他留在了上海,從此,上海擁有了一位真正的鋼琴家,而上海工部局的管弦樂隊也有了真正的指揮。這個中國大地上的第一個洋樂隊因為有了梅.帕奇的操練,名聲大噪,被譽為"遠東第一"交響樂隊。這位李斯特的再傳弟子還從事鋼琴教學。他強調手指的獨立性和對堅實的指尖的訓練,對中國鋼琴家產生了重大影響。他不但教出了老一輩的中國鋼琴家俞便民和張雋偉,接下來更有名氣的朱工一、周廣仁、傅聰都曾跟他學過琴,由此,這位義大利人的名字將永遠載入我們的鋼琴史。
應該載入鋼琴史的外國人還有查哈羅夫。他因婚變而來上海,由此看來他與上海還是有緣份的。蕭友梅這位中國第一個獨立建制的音樂學院的第一任院長高薪聘用了查哈羅夫,於是,中國鋼琴的真正教學由此開始邁步。蕭友梅是位非常高尚的人,就從他把政府專門撥給他買小轎車,專門供他個人使用的經費用來買了一台"IBACH"牌大三角琴這件事上,就永遠值得我們敬重。我覺得他那尊安放在上音院內的半身塑像小了點,應該再塑一個大些的放到上海的大廣場上,上海人近年來不是喜歡在廣場上搞鋼琴演奏嗎?那更應該讓蕭友梅到那裡聽聽。這才是真正的文化景觀。
查哈羅夫被稱作中國第一代鋼琴家的宗師,經他教出的中國第一代鋼琴家可以列出李獻敏、丁善德、吳樂懿,還有能背出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的傑出的李翠貞。中國的鋼琴教學因此有了質的飛躍,於當時的世界水平基本拉齊。丁善德在上海新亞大酒店舉行了鋼琴獨奏音樂會,他榮幸地成為中國鋼琴史上第一個舉辦鋼琴獨奏會的中國鋼琴家。那是30年代的上海,出現了百年鋼琴的第一次輝煌。 其實,不該稱作"輝煌",換作"希望"一詞恐怕更准確。百年鋼琴的第一次輝煌出現在50年代。
首先應該提到的是17歲的上海青年金石,他在上海蘭心劇場舉辦了鋼琴獨奏會。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場鋼琴獨奏會。47年後,當頭發稀疏的滿面滄桑的金石教授將當年的那場演出後的照片呈現在我的面前時,令我驚嘆的絕不僅僅是那幅才華橫溢的躇躊滿志的青春面孔。 比金石更有天才的是一位來自普通中學的女高中生。她居然被素有"遠東第一交響樂團"之稱的上海樂團吸收為鋼琴獨奏演員。顧聖嬰--這位當時最有才華的鋼琴演奏家創造了50年代的奇跡。顧聖嬰還曾多次走向世界舞台,她先後獲得過"第六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聯歡節"鋼琴比賽一等獎、第十四屆瑞士國際鋼琴比賽二等獎(無一等獎)、還有60年代的第十六屆布魯塞爾伊麗莎白皇太後國際鋼琴比賽比賽獎.可惜,一場文革破碎了中國人的鋼琴夢。
輝煌過後,留下的是毀滅般的記憶,而鋼琴廢墟上還能夠再現輝煌嗎?
進入80年代,中國鋼琴復甦了。這是一次大規模的復甦,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潮汐,不可思議地奔騰咆嘯,於是,我們驚呼:中國暴發了一場世界罕見的鋼琴狂熱,日甚一日地搖撼著江河大地。從未有過的狂熱,從未有過的激情,成千上萬人去搶購鋼琴。鋼琴價格強烈刺激著人們的消費心理,幾千元到幾萬元的升級,國產到進口的轉換,似乎都在轉瞬間迅速完成,然而,由粗俗到高貴的過程也可以縮短嗎?
誠然,在我們遼闊的國土上,輸送鋼琴的路未必都是坑坑窪窪,但是,鋼琴路上輸送出的沉重、艱澀、辛酸和苦楚卻是大同小異,從而導致了許多家庭許多孩子的心靈的失衡。沉重的鋼琴似乎本來就需要人們付出沉重的代價,只是中國人何以這樣自覺自願爭先恐後? 本世紀80年代的中國鋼琴進入了最普及的時代。普及得就像一場人民戰爭。平民百姓心甘情願地勒緊褲帶進行著西方的奢侈的游戲或曰追求,那一片叢林倒伏般的凝聚著幾代農民血脈的手臂顫顫地伸開來,撰緊著拳頭使血管暴凸,接受著傾斜懸垂的貴族吊瓶,數著淚珠狀的血液,一滴一滴墜入鋼琴之夢…… 在我們為期百年的鋼琴經歷中,最值得去寫的,還是本世紀最後這二十年。這二十年的步子邁得最大,最迅速,無論從規模和水平,都是前80年所不可比擬的。因此,我在這個系列長卷中,重點書寫了世紀末這20年的事情.我一直覺得這是個令人激動的名字。世紀末的中國鋼琴與世紀初世紀中相比,都發生著驚人的變化,我們的鋼琴家成批出現,我們在美國在歐洲在世界各地都有鋼琴人才,在任何世界級比賽中,都能夠看到我們中國人的面孔。我們擁有了許忠、許斐平、郎朗、陳薩這樣一批鋼琴家,他們比前輩在鋼琴上更有才華,他們的條件更好,他們與世界
F. 音樂的道路在中國的發展現狀
一、民族音樂教育的現狀及產生的原因 我國音樂教育的發展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傳統民間音樂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就像我們的母親河每年斷流一樣,民間音樂中的許多品種也出現了斷流,瀕臨絕滅。流行音樂充斥著中小學音樂課堂,民族音樂教育被忽視。專業藝術院校招生和業余器樂考級中,報考西洋樂器和報考民族樂器的人數驚人的懸殊。更令人痛心的是多數學生都不會欣賞民族音樂的美,甚至對教材中的民族音樂持排斥態度。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有很多,用歷史追朔法分析這些現象不難發現: (一)近二十年來受外來文化、市場經濟的影響,各種媒體播放民族音樂的比例較少,流行音樂所佔比例較大,加上港台流行音樂的推波助瀾,使得很大一部分學生趨之若鶩。致使我們成長起來的青年一代追星族與歌迷越來越多,而民族音樂的愛好者卻越來越少。青年學生只知道四大天王、超級女生,對民族音樂知識可以說了解甚少,說不出幾種民族樂器的名稱、叫不出幾位中國民族音樂家的姓名; (二)應試教育長期不重視音樂教育,音樂課的情況無人問津、無人監督、無人指導音樂教學。致使音樂教育無法執行教學大綱,更無法完成規定的內容。音樂教學科研不足,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模式沒有改變,致使學生對音樂課喪失興趣。二、發展民族音樂教育的具體措施 長此以往,沒有青少年對民族音樂的喜愛和發揚光大,民族音樂將會失去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因此,「發展民族音樂教育,提高民族音樂素養」顯得尤為重要。學校責無旁貸地成了弘揚民族音樂文化、振興民族音樂的主要陣地。在教學中發揮民族音樂教育的優勢,陶冶學生情操,增強民族意識,讓絢麗璀璨的民族音樂自立於世界之林,乃是當前音樂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怎樣落實呢我認為應主要從以下幾點抓起:(一)以情感教育為主線,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的深厚感情。通過學習一些帶有典型民族風味的歌曲,在掌握和灌輸民族音樂知識的同時,讓學生明白音樂離不開民歌,民歌是一切音樂創作的源泉的道理,使學生從心理上崇拜民族音樂,提高學生對民族音樂的感情。我國民歌浩若煙海,內蒙民歌的豪放、遼闊,江南民歌的婉轉、秀麗,陝北民歌的高亢、奔放,雲南民歌的明麗、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潑、歡快,無不給人以美的享受,從中得到豐富的體驗,體味到各民族的風俗民情和鮮明的地域色彩。學生對這些民歌創作根源的追溯,會對民族音樂產生由衷的熱愛之情。有了這樣美好的感情,就會對學習民族音樂產生濃郁的興趣,為學校進一步實施民族音樂教育打下濃厚的情感基礎。 (二)以民族音樂的欣賞為契機,增強學生的體驗能力,體驗民族音樂所塑造的意境,開拓學生的藝術視野,提高學生的藝術感受力、鑒賞力和創造力,以學生自我感受為基礎,啟發學生展開形象的翅膀,令學生將民樂與自我的情感認識不斷協調起來,使民樂的欣賞成為學生情感體驗的活動,在此活動中令學生自我振奮、自我感動。教師有意識地選擇欣賞曲目,做到有淺到深、由表及裡地對學生實施教育。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懷著由衷的喜悅去吸收民族音樂的營養,接受民族音樂文化的熏陶。 中國民族音樂走向世界很有市場前景,關鍵是要有好的作品和市場運作。我認為,當前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存在著創作和市場兩個問題,需要下大功夫解決。「中國民族音樂的作品不夠豐富制約了其自身的發展。由於民族管弦樂的樂器和編制的特性,你不能用西洋的配器方式來寫中國民樂作品,而當代作曲家的作品有許多卻還是從西洋樂團的配器移植過來的,這樣的作品並不適合民族樂團演奏。民族音樂的市場開發問題也十分明顯,從我們在歐洲和美國的演出看,實際上民族音樂有市場,但國內缺少推廣民族音樂的機制,沒有專門的人才和經紀公司向世界各地推廣中國民族音樂。」 參考資料: http://www.15150.com/notehtml/20061129/55671.shtml
G. 跪求各位大佬告訴我:中外鋼琴音樂發展的階段(4個階段)各自特點
鋼琴樂器在中國的傳播
據《元史・列傳》中記載,公元1601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北京拜見明朝皇帝時,進獻了一台擊弦古鋼琴,據清乾隆12年(公元1747年)官修、紀昀校訂的《續文獻通考》(第110卷)中記載:「明萬曆28年(公元1600年),西洋人利瑪竇來獻其音樂。其琴縱三尺,橫五尺,藏櫝中弦七十二,以金銀或鏈鐵為之。弦各有柱,端通於外,鼓其端而自應。」這台古鋼琴一進宮就引起了皇帝的興趣,便命四名太監向與利瑪竇同來的西班牙傳教士龐迪俄學習彈奏方法。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四名太監學會了一首中文名叫《西琴曲意》的樂曲,並配上贊美之詞,令皇帝大悅。這四名太監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古鋼琴學生,而旁迪俄則是中國最早的外籍古鋼琴教師。到了清代,康熙皇帝不僅是我國歷史上少數的對西方科技文化感興趣的皇帝之一,他還聘請了精通音樂的葡萄牙傳教士徐日升來宮內為其教授或演奏撥弦古鋼琴,還親身學習過西方音樂理論和古鋼琴。據傳,他能在古鋼琴上彈奏中國古琴曲《普庵咒》,可見具有相當的彈奏技巧甚,至有人還將康熙皇帝學習撥弦古鋼琴的情景繪成圖畫在宮內傳閱。清朝中葉,在外國傳教士的推廣和傳播下,使西方鋼琴藝術在中國的上層社會中開始流行起來。早期的傳教士試圖藉助鋼琴為載體,希望打開中國音樂藝術之門,然而鋼琴這件以採用多聲音樂思維為原則的鍵盤樂器與中國傳統以線性思維單音體系的音樂審美觀念之間存在著難以契合的矛盾,因此,這種傳播在當時只能是沒有結果的「單相思」。正是這種初始的傳播才緣起了中國鋼琴教育的實踐活動,並在小范圍內啟蒙了中國鋼琴教育的思維理念。隨著清朝末年的鴉片戰爭和維新變法等一系列政治事件,使中國封建思想觀念受到了強制改變,推動了當時的教育體制改革,也促使中國鋼琴教育真正有了發展契機。鋼琴真正在中國取得社會性地位,是在20世紀初的「學堂樂歌」運動中實現的。「學堂樂歌」在中國音樂史上市前所未有的音樂潮流,以學校為中心,影響擴大到整個社會。鋼琴作為理想的伴奏樂器,乘著「學堂樂歌」的翅膀,在古老中國的大地上深深的紮下了根。此後,北京、上海相繼成立了許多音樂社團,其中大多有鋼琴教學。在這基礎上,一些高等院校也開設了更系統、更規范的鋼琴課教學。如「天津中西女中」、「北京西什庫音樂專科學校」、「北京藝專音樂科」等等在這些新式教育機構中都設置了鋼琴課程。這些教會學校和新式學校都積極開展了鋼琴教學活動,它們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上完全是西方的移植,由此構成了中國鋼琴教學的最早經驗。這個時期的鋼琴教學活動作為一門音樂教育的重要課程獲得了重視,並在「學堂樂歌」的音樂教育實踐中發揮了作用。這個階段的鋼琴教師主要是由外國傳教士擔任,而一些國外留學歸來的中國人和外籍教師也積極參與了早期的鋼琴教學活動,他們把一系列歐美的鋼琴基礎教程引進了中國,為鋼琴樂器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做出了重要貢獻。春舞郎朗-DragonSongs
03
中國鋼琴音樂的歷史
鋼琴音樂在歐洲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盡管我國長期存在著鋼琴藝術現象,但真正的嚴格意義上的鋼琴藝術只不過八十幾年。對中國鋼琴音樂的研究,最近幾年才有所重視,我們回顧中國當代鋼琴音樂,會驚喜地發現,鋼琴音樂在中國音樂創作中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甚至突破了歐洲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主義的創作形式,吸納了民族音樂的創作技法,採用了民間傳統的音樂素材,豐富了鋼琴音樂的表現形態。經過近幾十年和幾代人的思索和探討,中國鋼琴音樂的斷代劃分已達成一致的共識,按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成熟程度、創作技法、風格氣質特點劃分,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即:萌芽時期、成熟時期、繁榮時期。當然,這樣劃分目的是為了便於研究中國鋼琴音樂的發展,並不排斥起止時間分歧的爭論。(一)萌芽時期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是趙元任,他於1913年根據民間音樂曲調創編了風琴曲《花八板與湘江浪》,並於1914年5月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的風琴彈奏會上公演,預示著我國鍵盤音樂創作的啟蒙。1915年趙元任又創作了鋼琴曲《和平進行曲》,這首樂曲是一首風格全面西化的鋼琴小品,音樂形象鮮明,富有活力,結構嚴謹,這種帶有模仿歐洲傳統技法的痕跡,在早期音樂創作中是很有價值的,同時可以看出,中西文化融合在20世紀初就已經很明顯了。隨後,蕭友梅1923年創作的鋼琴曲《新霓裳羽衣舞》是篇幅較大、較專業化的鋼琴作品,青主的《大江東去》、黃自的《玫瑰三願》、蕭友梅的《問》、趙元任的《賣布謠》等作品以歐洲作曲技術為指導,創作帶有民族音調的旋律,尋找具有民族特色的和聲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探討了中國鋼琴音樂的創作、教學、教材等重要問題,他們在中國鋼琴音樂研究方面邁出了最初的步伐,為後來的中國鋼琴音樂創作提供了寶貴經驗。(二)成熟時期中國鋼琴音樂在30年代取得了重要的發展。1934年,賀綠汀創作了帶有中國風格的鋼琴曲《牧童短笛》,標志著中國鋼琴音樂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這是一首標題性的再現三步曲式結構,採用歐洲對比復調技術與我國民間支聲復調因素相結合的創作手法,描寫了中國30年代的農村風光,音調帶有濃郁的中國特色,被公認為是中國鋼琴音樂成熟時期的起點,對其後中國鋼琴音樂和其他多聲音樂創作有重要的啟迪意義。在這段時期,中國鋼琴音樂無論在質量上還是數量上都得到空前發展,作曲家的創作技法也從單純模仿新古典主義、印象派等技法中去尋求一種適合中國鋼琴音樂創作的新技法,代表作品還可見瞿維的《花鼓》、趙志誠的《牧童之樂》、丁善德的《春之旅》、桑桐的《在那遙遠的地方》、江定仙的《搖籃曲》、俞便民的《c小調變奏曲》、陸華柏的《潯陽古調》、《農作舞變奏曲》、旅居日本的江文也創作了《十六首斷章小品》和《五首素描》等。其中《花鼓》是40年代描寫人民新生活的鋼琴音樂代表作,樂曲結構嚴謹,曲調流暢,生活氣息濃厚,民間音樂風格鮮明;《在那遙遠的地方》是迄今為止見諸資料中我國最早的無調性現代鋼琴曲;《十六首斷章小品》和《五首素描》曾在威尼斯第四屆國際作曲家比賽中獲獎,這是我國鋼琴音樂作品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三)繁榮時期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非常重視音樂教育,也使得鋼琴音樂創作有了根植的土地,在毛主席「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音樂方針指導下,用西洋樂器表現中華民族的風格與特點成為廣大作曲家和鋼琴家探索的方向,一批青年作曲家、演奏家迅速成長起來,老一輩作曲家也表現出巨大的創作熱情,他們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十幾年裡,創作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新作品:如馬思聰的《三首舞曲》、江文也的《漁夫舷歌》、陳培勛創作了《賣雜貨》和《雙飛蝴蝶主題變奏曲》、杜鳴心的《練習曲》、汪立三的《藍花花》、《小奏鳴曲》,王建中的《雲南民歌五首》、《變奏曲》,朱工一的《序曲三首》,廖勝京的《火把節之夜》,黎英海的《民歌小曲五十首》,蔣祖馨的《廟會》,石夫創作的《塔吉克舞曲》等等,這一時期的作曲家在鋼琴音樂創作中,大都引用現成的民間曲調,配以簡易的織體、多變的節奏型,用對位法、對比法和模仿式復調二聲部寫作手法改變而成,賦予傳統民歌新的藝術生命力,是中國鋼琴音樂創作的基本體現。
H. 鋼琴音樂發展過程中,中國涌現出了哪些傑出的關鍵人物,舉例說說他們的代表音樂
1969年殷承宗、儲抄望華、襲劉庄、盛禮洪、石叔誠和許斐星六人改編鋼琴協奏曲《黃河》,1970年元旦,由殷承宗擔任鋼琴獨奏,李德倫指揮中央樂團在北京首演
丁善德《第一新疆舞曲》,寫於1950年。早在丁善德赴法留學前,曾看到過戴愛蓮表演的舞蹈《馬車夫之歌》,對其音樂留下很深的印象。《馬車夫之歌》是戴愛蓮根據新疆維吾爾族民間歌舞創編的。丁善德將其主要旋律用作鋼琴曲第一段及再現部分的主題,中間段落則為作曲家獨立創作。
《水草舞》由吳祖強、杜鳴心作於1959年,芭蕾舞劇《魚美人》選曲。
牧童短笛原名《牧童之笛》,是馳名世界的中國優秀鋼琴作品之一。在1934年,中國著名作曲家賀綠汀在上海國立音專求學,當時歐洲著名作曲家、鋼琴家亞歷山大·齊爾品來中國徵集「國風味的鋼琴作品」,在國立音專的招貼欄貼出公告,如果誰獲優勝將能得到免費出國求學資格,並獲獎金100元,賀綠汀知道後,就夜以繼日地創作,最後以《牧童短笛》、《搖籃曲》和《往日思》三首作品參加比賽。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