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風音樂類型有哪些代表人物
元老級的周傑倫,後來的胡彥斌,現在的河圖,許嵩,以及我最喜歡的李玉剛。周傑倫的古樸,胡彥斌的纏綿,河圖的滄涼,許嵩的清新,李玉剛的唯美。
㈡ 古典音樂流派及代表人物
1、巴洛克流派:巴洛克時期音樂的發展為古典時期音樂產生重要影響,這個時期的音樂以復調音樂為主,華麗且復雜。雖然巴洛克音樂已經突破了宗教音樂完全的秩序和純真的表現,變得更加豐富了,但是在整個古典音樂的發展中,這個時期的音樂仍然受著很多宗教音樂的影響,透露出一種嚴謹的氣息。
如果說文藝復興時代(以及後來的古典時代)代表著井然的秩序和澄澈的表現,那麼巴洛克時代(及後來的浪漫時代)就是代表著騷動、不安和疑慮。
代表人物:亨德爾、維瓦爾第、巴赫、浦賽爾、斯卡拉蒂、塔替尼、裴高賴西等。
2、古典主義流派:這個時期的音樂繼承了歐洲傳統的復調音樂和主調音樂成就,確立了奏鳴曲、協奏曲、交響曲等重要的音樂形式,並且室內樂也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對之後音樂的發展起到很重要的影響。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嚴謹的,繼承了巴洛克時代的理性,但是卻更多的融入了人們的情感,在兩者之中達到了統一。
代表人物: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等。
3、浪漫主義流派:這一時期的音樂形式更為豐富,是古典藝術巔峰時期中離現代最近的,現在最能夠被接受的古典音樂大多出自於這個時期。浪漫主義音樂已經更加註重人的精神境界和主觀的情感表達,對於自然景物的表現更加突出了,對於民族和民間的音樂利用也更加頻繁,可以說是真正趨向大眾化,創作上對民族和民間音樂的利用更加重視與頻繁。
代表人物:帕格尼尼、羅西尼、多尼采蒂、威爾第、韋伯、麥亞白爾、肖邦、李斯特等。
(2)中國古典宮廷音樂代表人物擴展閱讀:
古典音樂 (音樂類型):
古典音樂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是指那些從西方中世紀開始至今的、在歐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創作的西方古典音樂,主要因其復雜多樣的創作技術和所能承載的厚重內涵而有別於通俗音樂和民間音樂。
狹義指古典主義時期,1750年(J·S·巴赫去世)至1827年(貝多芬去世),這一時期為古典主義音樂時期,它包含了兩大時間段:「前古典時期」和「維也納古典時期」。「最為著名的維也納樂派也是在「維也納古典時期」興起,其代表作曲家有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被後世稱為「維也納三傑」。
㈢ 中國古代宮廷樂的代表曲目(急需)
霓裳羽衣曲
秦王破陣樂
廣陵散(已散失)
鳳求凰
註:其實很多現在的經典古琴內/古箏曲,都是過去容的宮廷音樂。
http://..com/question/93266890.html?si=1
這個是現代的:http://..com/question/60086700.html?si=3
㈣ 古典音樂流派及代表人簡介
古典音樂流派是指那些從西方中世紀開始至今的、在歐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創作的西方古典音樂,主要因其復雜多樣的創作技術和所能承載的厚重內涵而有別於通俗音樂和民間音樂。
代表人:
1、巴赫(1685~1750)德國作曲家,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演奏家。
2、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於德國波恩,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
3、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1810年—1849年),19世紀波蘭作曲家、鋼琴家。
(4)中國古典宮廷音樂代表人物擴展閱讀
在1827年貝多芬逝世後,結束了嚴謹的古典主義時期。當時的歐洲正在接受浪漫主義的洗禮,當時的作曲家把作曲當作抒發內心情感的手段,對音樂的審美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產生了炫技等音樂表現手法。
如當時的帕格尼尼,李斯特等就是那時紅極一時的演奏家。
音樂表現,風格也日趨豐富,出現了一些以民族音樂語言進行創作的民族作曲家,如芬蘭的西貝柳斯,挪威的格里格,俄羅斯的五人強力集團等,都是民族樂派的偉大作曲家。
在浪漫主義後期,也就是歐洲調性體系發展到了最輝煌也是最後的時期,不得不提到拉赫馬尼諾夫,馬勒等作曲家,他們把歐洲傳統作曲法發展到了極致,當然也包括新的嘗試,出現了像馬勒第八交響曲《千人合唱》這樣的宏大的作品。
再者,就是斯特拉文斯基,他的新古典主義崇尚復調和對位法,採用多調性,為以後的傳統作曲法到先鋒音樂的過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㈤ 古典時期音樂的代表人物有誰呢
18世紀的歐洲正在開展一種名為「啟蒙運動」的思想革命。受啟蒙運動的影響,音樂方面也出現了一些重大的變革。巴洛克時期的復音音樂在18世紀後一轉為主調音樂,我們稱之為「古典時期」的音樂,而代表人物呢,正是偉大的海頓、莫扎特與貝多芬3人。
㈥ 中國古代有哪幾個音樂名人
有:俞伯牙、師曠、李延年、李龜年、姜夔等。
1、俞伯牙
伯牙,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雖為楚人,卻任職晉國上大夫,且精通琴藝。伯牙撫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親回國途中發生的故事。
這個故事最早是從民間口頭流傳下來的,歷史上並無確切記載。在古籍中,最早見於戰國鄭人列禦寇著《列子》一書中有關於伯牙撫琴的故事。
伯牙是當時著名的琴師,善彈七弦琴,技藝高超。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為「琴仙」。最早見於《列子·湯問》篇。《荀子·勸學篇》亦曾講「伯牙鼓琴而六馬仰斜」,可見他彈琴技術之高超。
《呂氏春秋·本味篇》記有伯牙鼓琴遇知音,鍾子期領會琴曲志在高山、流水的故事。《琴操》記載:伯牙學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師成連把他帶到東海蓬萊山去聽海水澎湃、群鳥悲鳴之音,於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
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傳說中伯牙的作品。後人以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為題材還創作了琴歌《伯牙吊子期》。
2、師曠
師曠,字子野,今河北省南和縣迓祜村人(《莊子·駢拇》陸德明釋文),春秋時著名樂師、道家。他生而無目,故自稱盲臣、瞑臣。為晉大夫,亦稱晉野,博學多才,尤精音樂,善彈琴,辨音力極強。以「師曠之聰」聞名於後世。
《說苑·君道篇》載師曠言雲:「人君之道,清凈無為,務在博愛,趨在任賢,廣開耳目,以察萬方,不固溺於流欲,不拘系於左右,廓然遠見,踔然獨立,屢省考績,以臨臣下。
此人君之操也。」他藝術造詣極高,民間附會出許多師曠奏樂的神異故事。洪洞縣曲亭鎮師村師曠墓遺址。
3、李延年
李延年,西漢音樂家,生年不詳,前112年春天為武帝所用。漢武帝寵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家世代為倡,李延年與其妹李夫人皆出自倡門,能歌善舞,容貌喜人。
李延年原本因犯法而受到腐刑,負責飼養宮中的狗,後因擅長音律,故頗得武帝寵愛。一日為武帝獻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李延年的妹妹由此得幸,後來封為李夫人,漢武死後李夫人被追封為漢武皇後。
後李夫人生下了昌邑王劉髆,產後不久病逝。李延年也得以被封「協律都尉」,負責管理皇宮的樂器,極得武帝幸愛,「與上卧起,甚貴幸,埒如韓嫣」,成為漢武帝的男寵。
李延年對後世音律作詞起著深刻的影響。禮教不分家,他的音樂著述無一不為了封建王朝的統治。在文化上,他的代表作《佳人曲》對五言詩起著一個開端的作用 。
4、李龜年
李龜年(696年-762年),邢州柏仁(今河北隆堯縣西部)人,李景伯之子,唐朝音樂家。李龜年善歌,還擅吹篳篥,擅奏羯鼓,也長於作曲等。和李彭年、李鶴年兄弟創作的《渭川曲》特別受到唐玄宗的賞識。
安史之亂後,李龜年流落到江南(此處指唐朝的江南,唐朝的江南在今湖南省;唐朝的江左在今江南地區),每遇良辰美景便演唱幾曲,常令聽者泫然而泣。李龜年作為梨園弟子,多年受到唐玄宗的恩寵,與玄宗的感情非常人能及。
唱了王維的一首《伊川歌》:「清風明月苦相思,盪子從戎十載余。徵人去日殷勤囑,歸雁來時數附書。」表達了希望唐玄宗南幸的心願。唱完後他突然昏倒,四天後李龜年又蘇醒過來,最後憂郁而死。
5、姜夔
姜夔(kuí) (1154-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
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姜夔詞題材廣泛,有感時、抒懷、詠物、戀情、寫景、記游、節序、交遊、酬贈等。他在詞中抒發了自己雖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國的感時傷世的思想,描寫了自己漂泊的羈旅生活,抒發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場失意的苦悶心情,以及超凡脫俗、飄然不群,有如孤雲野鶴般的個性。
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馬塍。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
㈦ 中國古代宮廷有哪些樂曲
宮廷音樂
如果你感興趣的話
去鄭州博物館二樓有編鍾
兩首音樂
屬於標准宮廷音樂
其實古代音樂很多
你喜歡什麼類型的
呵呵
自己找找吧
我給你說幾個好聽的吧!不一定宮廷的吧。個人感覺不錯的陽關三疊
流水(古琴)
鳳求凰
憶故人
廣陵散
高山流水(古箏)
出水蓮
梅花三弄
㈧ 中國古代宮廷音樂是什麼
音樂簡史之中國古代音樂
黃帝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君王,他在五千年前就創造了歷法和文字。當時,除了前述的伶倫之外,還有一位名叫「伏羲」的音樂家。據說伏羲是人首蛇身,曾在母胎中孕育了十二年。他彈奏的琴本來有五十根弦,但由於音調過於悲傷,黃帝把他的琴斷去一半,改為二十五弦。
在黃帝時代的傳說中,還有一位名叫神農的音樂家,據說他是牛首蛇身。神農曾教人耕作五穀,曾遍嘗百草而發現醫葯,還曾經創造了五弦琴。因此可以理所當然地設想,當時的音樂用的是五聲音階。
在中國古代,有關音樂方面的書籍不下三百種。孔子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教育家,同時又是一位音樂家,他曾寫過許多論述音樂的隨筆,我們可以在論語中看到他對音樂的一些評論。孔子在古琴方面的造詣很高,他能自己作曲,並把悲哀與歡樂付諸琴韻之中。孔子把琴藝親自傳授給弟子,在他的三千弟子中,通六藝者就達七十二人。他的教學內容,可稱為「詩、書、禮、樂」。「禮」是謂理天地陰陽之秩序,「樂」即取得和諧。在孔子的哲學中,道德與音樂居於同等地位,他提倡的是以音樂來提高品德。另一方面,中國古代的宮廷音樂多為舞樂,即融詩、舞、音樂於一體,與今天的舞蹈是完全不同的。
㈨ 明清宮廷音樂代表作品
代表作有:《弦索備考》、《浣紗記》、《胡笳十八拍》、《楚漢》(這首《楚漢》就是至今仍在流傳的琵琶曲《十面埋伏》的前身)等。
明清兩代(至鴉片戰爭之前)是封建制度漸趨衰落的時期,明中葉資本主義因素的萌芽成了社會發展的一個新的催化劑。雜劇和南戲在明代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這就是雜劇的漸趨衰微和南戲的轉趨興盛。
由於南戲(傳奇)主要流行在中國南方,在流傳當中,不斷與各地民間音樂相結合,並根據各地語言音調的不同,而不斷派生出多種南方的戲曲聲腔如:「海鹽腔」(浙江)、「餘姚腔」(浙江)、「弋陽腔」(江西)、「崑山腔」(江蘇)等。其中出現較早的是「海鹽腔」,而在明初流傳最廣的則是「弋陽腔」。
它不僅流行於江西、福建和安徽各地,而且還遠及於雲南、貴州兩省。「弋陽腔」是高腔一類戲曲聲腔中最早出現的一種,運用幫腔和滾調是它的特色。明代的「樂平腔」、「青陽腔」,以及清代盛行的「京腔」等多種高腔劇種,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