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豐富多彩原因
我國的民間音樂既有悠久的歷史,又有無限的生命力。盡管歷代封建統治者對它持鄙視和壓制的態度,使它長期以來處於自生自滅甚至是扭麴生存的狀態,但它一直生生不息,衍化出眾多的品種和豐富多彩的音樂風格。
民間音樂一般是指在民間形成並流傳於民間的各種音樂體裁,例如我國的民間歌曲、民間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和民間器樂。民間音樂在我國傳統音樂中佔有絕對優勢的比重和地位。表現在:首先,我國各個民族、各個地區的民間音樂品種和曲目浩如煙海。據80年代的調查,我國擁有341個說唱曲種、317個戲曲劇種、17636中民間舞蹈,以及不計其數的民間歌曲、民間器樂曲、說唱音樂、戲曲音樂和個無音樂的曲目、劇目。這些音樂真正成為廣大人民所擁有,從山鄉村落到城鎮都市;從林間樵夫到市、農、商、文、官,他們的影響遍及社會的各個層次和各色人等。其次,宮廷音樂、文人音樂和宗教音樂,都與民間音樂有著密切的關系。例如宮廷燕樂取材於民間音樂,宗教音樂吸收了民間音樂的成分,而中國的文人音樂,也多是以民間音樂為基礎發展形成的,並帶有與民間音樂相類似的即興性與鄉土性的特徵。有些文人,甚至直接參與民間音樂的創作和表演。當這種情況在某種民間音樂中表現得非常突出時,這種音樂就帶有了相當多的文人成分,以至於後人很難將這種音樂簡單地劃歸於民間音樂或是文人音樂。
民間音樂追求真摯的感情、鮮明強烈的表情手段和被普通老百姓所認同的自然美好的音樂形勢。因此,它是我國傳統音樂中具有最豐富內涵的音樂種類。
㈡ 中國的傳統音樂中 缺少哪一種因素
中國的傳統音樂缺乏下面哪一項()a旋律b和聲c節奏d音色
正確答案B
㈢ 中國傳統音樂的特點是什麼導致其具備這種特點的文化因素是什麼
動物進化歷程(dongwujinhualicheng)現知全世界約有150多萬種動物,歸納為單細胞的原生動物和多細胞的後生動物兩大類。後生動物的種類超過原生動物的幾十倍,它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動物的細胞僅有不同的分化,如多孔動物(海綿動物);另一類動物的細胞有分工,可組成完全固定的組織和器官系統,除多孔動物以外的多細胞動物均屬此類。此外,多數動物學家,習慣上根據動物體內有無脊椎骨而將整個動物界劃分為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兩大類。如此劃分並不太科學,確切說應將動物區分為無脊索動物和脊索動物兩大類。
現存150多 樓上的有叛國傾向...
雖然中國的音樂我也不喜歡,但能因此判斷它就不好
也許是我們聽不懂的說..但它也有它存在的價值,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我想中國音樂的特點應該是:喜慶和悲傷把
回答者:亞キ彌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6-4 14:16
萬種動物,絕大多數均屬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僅占較小部分,它是脊索動物門的一個亞門。動物學家近年趨向於把無脊椎動物分成31門。國外有人還將西德格雷爾(Grell)教授於1971年建立的扁盤動物門(Placozoa)和近年丹麥克里斯廷森(Kristensen)建立的鎧甲動物門(Loricifera)包括在內,把無脊椎動物分為33門。盡管動物物種千差萬別,一般認為它們都是同一祖型的分支後代,有著一定遠近的親緣關系,是漫長的歷史發展產物。
多數學者一致認為,所有動物既可「區分」為個別物種(體現歷史的間斷),又可「歸納」為大小的類群(體現歷史的連續),二者都是分類學的基本內容。物種是分類的基本單元,是人們認識動物、區分動物的單位;從歷史觀點分析,類群不論大小,必有其從無到有的起源過程和縱橫兩個發展過程,一方面是多樣化(種類數量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復雜化(機體水平的提高)。由於生存條件變化或其他原因,引起一些動物的結構發生復雜化,或產生新器官,或舊器官的結構變得更為復雜;又由於器官的相關變異,一些器官發生變化而引起另一些器官也發生變化。此外,動物過渡到固著生活方式或寄生生活方式,也會出現單向的特化過程,即一些器官發展了,另一些器官卻劇烈地退化。因此,進化過程不單純是動物結構的不斷發展,而是既有進化改變又有退化改變的復雜過程。
現存動物是從古代動物發展來的,它們除具有從共同祖先保留下來的特徵外,還發展了其祖先所沒有的、適應新的生存條件的特徵。不僅在成年動物,而且在其一生的不同時期都可能發生新的進化變異。動物界的各種類群都是從共同祖先單細胞生物演化而來的。一般認為,動物界和植物界均來自共同的祖先。具有色素體的既能自養、又能異養的單細胞生物可能是最原始的動物,而一般以植物或以其他動物為養料的異養型動物則發生較晚。
最原始的原生生物,可能是原始鞭毛蟲(Proflagel-late)。現存原生動物中的鞭毛綱(Flagellate)動物可能是由這種原始鞭毛蟲進化而來,並從它發生出現代原生動物門(Protozoa)的其他各綱。多細胞動物起源於單細胞動物,但單細胞動物如何進化到多細胞動物尚未取得一致意見。有人認為多細胞動物來自原始的多核纖毛蟲,當它們的細胞質進行分裂並包圍每1個核時,便形成了具有纖毛的多細胞實生體;但大部分動物學家認為,多細胞動物是由群體鞭毛蟲進化而成的。原始群體鞭毛蟲雖仍屬原生動物,但細胞間彼此已有了一定的聯系,如現存的團藻,已有營養細胞和生殖細胞的分化,細胞間借原生質橋相聯,群體中的個體已失去獨立生活能力。因此,像團藻那樣的生物被看成是由單細胞動物進化到多細胞動物的過渡形態。
生存在海洋中營寄生生活的微小中生動物(Meso-zoa),是最簡單、實心的原始多細胞動物。由於它細胞核內的DNA含有23%的鳥嘌呤和胞嘧啶,近似於原生動物而低於扁形動物,因此,被認為是最原始的後生動物,是介於原生動物和後生動物之間的類型。
多孔動物門(Porifera)是很古老的類群。由於它具有領細胞,與原生動物門的領鞭毛蟲極為近似。因此人們認為它由原始領鞭毛蟲進化而來。不過它很早就從多細胞動物的主幹上分出;又因它在胚胎發育中有翻轉現象,所以多孔動物便成為動物進化中的1個特殊的盲枝,稱為側生動物(或翻轉動物),而其他所有的多細胞動物,統稱為真多細胞動物或真後生動物(Eu-metazoa)。
真多細胞動物首先發展出輻射對稱的腔腸動物門(Coelenterata)。它是典型具有消化腔的兩胚層動物,可能來自與浮浪幼蟲相似的祖先實球蟲,由它發育成原始水母型,再發育成固著的水螅型和復雜的、自由游泳的水母型。而櫛水母動物門(Ctenophora)是自由浮游的動物,與水母類有相似性,體型基本上仍屬輻射對稱,但兩側輻射對稱已較明顯。從結構上看,它有些特殊,如不具刺細胞,而具有中胚層原基等。近年,多數動物學家主張把它列為獨立的門。
當動物過渡到爬行生活時,便引起頭端的分化和兩側對稱、中胚層的發展。從原始三胚層動物發出來的進化分枝中,原口動物(Protostomia)和後口動物(Deuterostomia)兩枝,在結構與功能上都顯示出許多重要的進步特徵。凡成體的口由原腸胚期的原口(胚孔)發育而來的動物,統稱為原口動物。屬於原口動物的除了扁形動物門、紐形動物門、顎口動物門、輪蟲門、線蟲門、線形蟲門、軟體動物門、環節動物門和節肢動物門等較大的門外,還有一些小的門。
原口動物中的最原始的一門,是無體腔的扁形動物門(Platyhelminthes)。可能是先由浮浪幼蟲祖先進化到最原始的無腸目,而營寄生生活的扁形動物,顯然是由營自由生活的種類,經過共生、外寄生,最後再進化到內寄生(如絛蟲綱)的,因此而引起一系列器官的改變,如消化系統趨於退化(吸蟲綱),甚至完全消失(絛蟲綱)等。數目很少的紐形動物門(Nemertinea)也屬無體腔動物。它不僅具有肛門和發達的頭神經節,而且還具有初級的閉管式循環系統等。此外,它還具有扁形動物門的一些特徵,如具有纖毛上皮、原腎管等,可能是來自營自由生活的扁蟲。1972年建立的顎口動物門(Gnathostomulide)也是無體腔動物。口位於腹面,無肛門;雖然還沒有體腔,但間質已很少,具有單層的纖毛上皮細胞。在進化上,它們與扁形動物和假體腔動物似乎都有親緣關系。
假體腔是由胚胎期的囊胚腔持續到成蟲時形成的,並非由中胚層形成,在體壁與消化管之間無體腔膜包圍。假體腔動物中的7個門(輪蟲門、腹毛動物門、線蟲門、線形蟲門、棘頭動物門、動吻動物門和內肛動物門)不是一個自然類群,各門除都具有假體腔外,其他的差異較大。因此,它們的親緣關系較難確定,僅輪蟲門和腹毛動物門可能同扁形動物門有較密切的關系。假體腔動物在進化上雖比無體腔動物高級,但它們沒有再進一步向前發展,也是進化中的一些盲枝,是介於無體腔動物和真體腔動物之間的類群。
原口動物中的軟體動物門(Mollusca)開始出現真體腔,它的真體腔是以裂腔法形成的,但不發達,僅存在於圍心腔、腎臟和生殖腺腔等處。由於軟體動物為螺旋卵裂,並具有擔輪幼蟲,說明軟體動物可能來自擔輪幼蟲型的祖先。又因擔輪幼蟲在形態上與海產的扁形動物的牟勒氏幼蟲相似,以及最原始的軟體動物還保留有梯狀神經,這都標志著它與扁形動物可能有親緣關系。來源於原口動物原始類型最進化的分枝,是身體分節的環節動物門(Annelides)以及由它發展出來的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低等環節動物也是螺旋卵裂,也具有擔輪幼蟲,這都與軟體動物相似,說明它們具有共同的起源。但環節動物出現了分節現象和附肢,真體腔更為發達。此外,還出現了閉管式循環系統和鏈狀神經,這些特徵都比軟體動物更為進步。環節動物與軟體動物雖起源於共同的祖先,但它們向著不同的方向進化發展。由於附肢分節並進一步復雜化,動物體的結構水平提高很多,結果產生出種類最多和適應范圍最廣的節肢動物門。節肢動物門是原口動物進化發展的頂點,身體分節並具有外骨骼保護;分節的附肢、發達的肌肉和鏈狀神經等,使得結構靈活有力。它們無疑是來自環節動物,但起源是單源還是多源,動物學家都還持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已滅絕的三葉蟲最原始,由它分出1枝進化到有螯亞門,1枝進化到甲殼綱;另有一些相似於現生的原始節肢動物如櫛蠶(Peripatus),由它們分出1枝進化到多足綱,另1枝進化到昆蟲綱。但有人認為,環節動物門的不同類群是節肢動物的祖先,節肢動物門的不同類群是沿著3個主要方向即三葉蟲亞門、有螯亞門(劍尾目和蛛形綱)和有顎亞門(甲殼綱、多足綱和昆蟲綱)進化而來的。由此而認為,節肢動物是多源起源的。3個分枝的發展沿著同律分節變為異律分節的途徑進行,不但形態上發生改變,而且有的生活方式也由水生過渡到陸生。昆蟲綱無疑是節肢動物門的高級代表。
螠蟲門(Echiuridea)與星蟲門(Sipuncalida)很相似,如螺旋卵裂、具有擔輪幼蟲、無體節、體腔不分隔、後腎管同時具有生殖管的作用等。不同的是,星蟲的翻吻(introvent)與螠蟲的吻並非同源,星蟲無剛毛和分節的痕跡。曳鰓動物門(Priapulida)具有真體腔,幼蟲期相似於成蟲期。有關它的進化地位,尚有待進一步研究確定。附肢具有爪的有爪動物門(Onychophora),體型微小不超過1毫米的緩步動物門(Tardigrada)和營寄生生活的五口動物門(Pentastomida),是由環節動物的祖先很早就分出的3枝,但在進化水平上都已超出了環節動物門。它們都屬於節枝動物的近親。從原始三胚層動物還產生3個不同類型的小分枝,它們從寒武紀就已出現,如肛門開口在觸手冠之外的外肛動物門(Ectoprocta)、腕足動物門(Brachiopoda)和帚蟲門(Phoronida)。3個類群都營固著生活,具有真體腔、後腎和觸手冠。但在進化上彼此間有無直接的親緣關系,尚未能完全確定,僅一致承認它們是位於原口動物和後口動物之間的類型。過去曾把內肛動物門與外肛動物門合並為苔蘚動物門(Bryozoa),但前者為假體腔動物,後者為真體腔動物,現今多數動物學家都認為兩者應獨立成為兩個門。
凡原腸胚期的原口成為成體的肛門,而與原口相對的一端,重新開口成為成體的口的動物,統稱為後口動物。它們以腸腔法形成中胚層,具有由中胚層形成的內骨骼;神經系統呈索狀或管狀;具有真體腔。後口動物包括毛顎動物門、棘皮動物門、須腕動物門、半索動物門和脊索動物門。毛顎動物門(Chaetognatha)的體壁結構、消化道和無體腔膜等特徵都與原口動物相似,是後口動物中的1個特殊分枝。其餘後口動物是由與現存的棘皮動物幼蟲相似的羽腕幼蟲祖先發展而來的。棘皮動物門(Echinodermata)的多數代表動物是輻射對稱的(次生現象,幼體是兩側對稱),這與過渡到固著或很少活動有關,在進一步的進化發展中,有些動物又重新形成了兩側對稱。須腕動物門(Pogonophora)過去曾一直被認為是無脊椎動物中最高等的後口動物,但自1970年發現有分節並具有剛毛的尾節種類後,有人認為它們與環節動物門的多毛綱有關。因此,須腕動物門的進化位置尚有爭議。由於半索動物(如柱頭蟲)僅有雛形的脊索(口索),雖有1條不完善的背神經管和鰓裂,但尚有腹神經管,其幼蟲又與棘皮動物海星的幼蟲極為相似。因此,目前未將它放在脊索動物,處於無脊椎動物和脊索動物之間的位置。從無脊椎動物的進化歷程中可以看到,它們的結構和功能的變化,由簡單的單細胞到復雜的多細胞;由兩胚層到三胚層;由輻射對稱到兩側對稱;身體由不分節到有體節;由無附肢到有附肢,再到分節附肢;體腔由無體腔到假體腔,再到真體腔等,這一切演變都有利於動物能更好地適應各種不同的水陸生活條件,各類動物之間都有著或近或遠的親緣關系。雖然原口動物在演化中佔有重要地位,但後口動物是整個無脊椎動物的主幹,由它進化到更高級的脊索動物。
多數動物學家認為脊索動物門(Chordata)起源於棘皮動物。至於脊索動物的祖先可能是原始無頭類,它特化為2個分枝,即營固著生活的尾索動物(如海鞘)和趨向於水底生活的頭索動物(如文昌魚)。文昌魚體內具有1條脊索、中空的背神經管和鰓裂。由原始無頭類的主幹演化出原始有頭類,即脊椎動物的祖先。高等動物的脊索和鰓裂只存在於胚胎期。脊索動物門包括尾索動物亞門、頭索動物亞門和脊椎動物亞門。脊索動物的進化歷程是,從原始無頭類演變成原始有頭類;由無頜類(化石甲胄魚、圓口類)演變成有頜類(魚類祖先);從水生生活到陸生生活;從無羊膜類到有羊膜類;從變溫動物到恆溫動物。淡水水域中出現了最早的脊椎動物(甲胄魚),古生代的志留紀和泥盆紀被稱為「魚類時代」。盾皮魚類、軟骨魚類和硬骨魚類從志留紀起,就先後出現,但盾皮魚在泥盆紀末期就已絕滅,而軟骨魚和硬骨魚至今仍繁生在各種水域中。兩棲類在泥盆紀時出現,在古生代晚期的石炭紀為極盛時期。石炭紀末期,由原始的兩棲類進化發展出爬行類。到了中生代,整個自然界幾乎被爬行類所佔據,所以常稱中生代是「爬行類時代」。當前,一般認為爬行類很可能起源於兩棲動物迷齒類中的石炭螈類,特別是該類中的蜥螈形類。
在距今1.4億多年前的晚侏羅紀,出現了最早的鳥類。鳥類起源於爬行類。到新生代第三紀,鳥類的種類顯著增多,主要由於具有恆定體溫,減少對環境的依賴性,又由於適應飛翔的生活方式,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引起了特化,逐漸發展成現代的鳥類。哺乳類(獸類)也起源於爬行類(獸孔類)。到了7000萬年前,即新生代的開始,哺乳類由於在長期歷史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出現一系列進步性特徵,因此,哺乳類便取代了爬行類而在動物界佔了優勢地位,所以常稱新生代第三紀為「哺乳動物時代」。
動物學家把現代生存的動物,根據它們的進化的歷史,人為地構成1個系統樹。系統樹下部的分枝代表古老動物;它們保持固有的原始結構。系統樹末端的分枝,是在不同歷史發展階段從主幹上分出來的。當構建動物界的系統樹時,不僅要考慮到現代成年動物和化石成年動物的結構,以及它們周圍的環境條件,而且還要考慮到它們個體發育的特點。只有這樣全面考慮,才能使系統樹更接近於實際情況。
㈣ 簡述中國傳統音樂的分類並分析民間音樂的傳承特徵
中國傳統文化
開放分類: 文化、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很濃的網站 <A href="http://www.sygtx.com">www.sygtx.com
以中國傳統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為基礎的哲學文化,借用了現代科學上的發現,把宇宙的本質、宇宙的形成、發展變化、成熟、衰老與死亡,宇宙的歸宿;人的本質,人的過去與未來,人從那裡來,到那裡去,人生的目的和意義,應當怎麼做人;我是什麼?我是誰?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運動中扮演的角色;人類社會的本質,人類社會的歸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訴給人類。把以上內容告訴給人類,是讓人們明白我們做人的權力、責任和義務,讓人們都知道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
中華傳統文化總述
[編輯本段]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成語等;傳統節日(均按農歷)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歷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等;包括傳統歷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中國文化主要可以歸納為三種:1.宗法文化 2.農業文化 3.血緣文化.
這三種文化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並且隨著歷史的演變它們之間相互滲透作用越來越緊密.例如:在封建社會的大家庭裡面,血緣關系十分重要,特別強調輩分和地位的等級差距,因此十分重視家族家規,它們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國家的一些制度更具有凝聚力和威信,在魯迅先生的小說里我們常常可以看見宗法文化對封建統治和人們思想產生的影響;我國自古以來直至今日還是一個農業大國,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以農業為主的經濟形態必然會產生與之相適應的文化制度。
簡要的說就是:
中國傳統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
它有四種形式的文化內容: 物質、行為、制度、精神(四種文化形式的具體表現)
中華傳統文化細品__
[編輯本段]
與一般的宗教相比較,中國傳統文化的優勢在於它從哲學、科學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會、人生的本質和意義的,既是充分說理的,又可以讓人進行實證,這些內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隨便解釋得了的。所以,它與一般的宗教是不同的,它的魅力在於比一般的宗教更具有說服力的。一般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礎上的,只有通過虔誠地相信,才能感到神的存在,不能問、不要問為什麼,是什麼道理。可是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在各種色象的誘惑下,很多人是經不起引誘的,他們都會對自己的信仰發生動搖的。特別是一些宗教不能正確科學地解釋自身,而且往往與科學思想是有抵觸的(這不是說科學是正確的,科學也是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而科學的道理又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它認識的是物質,是事物直觀的可見的表象。在科學日益發達的今天,宇宙飛船上天,原子彈爆炸,互聯網技術,生物技術上的成就,科學觀念是很易被人們接受的。由於以上原因,人們對信仰發生動搖也是很正常的,這也正是這種原因,有些基督教的牧師、天主教的神甫都背判了自己的信仰,成為上帝的罪人。更頭甚者,有些神甫和牧師還染上了艾滋病,有媒體報道,他們之所以染上艾滋病是由於不正當的性行為造成的,這說明他們已經遠離自己的信仰,淪為上帝的罪人了。但是我們應當承認,天主教、基督教的大部分教徒的人格還是高尚的,但是從發展的趨勢看,基督教和天主教、依斯蘭教,都沒有發展前途,因為它們都不能為科學思想所接受,最終會被人們所拋棄。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學發達,人們的文化水準提高,認識能力增強的情況下,越是有利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在人們沒有文化愚昧的情況下,中國傳統文化是不易推廣與傳播的,因為它不具備傳播這種文化的軟體與硬化。在中國歷史上,無論什麼時候,哪一個封建王朝都沒有真正徹底的貫徹中國傳統文化,所以,中國的傳統文化從來都沒有象《聖經》文化和《古蘭經》文化那樣,左右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的命運。現在最有利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徹底貫徹,而這種貫徹是民主的、自由的,人們自覺自願地接受的,不願接受馬上就可以反對,而不是象歐洲中世紀歷史上的《聖經》文化,和現在《古蘭經》文,是強迫的。
用現代語言把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表達出來,使人們真正的理解中國傳統文化,這並不是我有什麼能耐,而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本來就包涵的本質。再者,這也是人類歷史發展到今天的必然的產物,因為大家都有文化了,語言也表述能力也加強了;第三、科學已經很發達了,我可以藉助科學上的發現和科學語言,對其理論體系進行系統細致地表述,這樣就更有說服力與感染力。以上各點,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優勢所在。中國傳統文化,還有語言和文字上的優勢,這在以前的帖子中都談到了,在這里就不贅述了。
㈤ 為什麼要注重傳統音樂
首先你要了解什麼是傳統音樂:
一、 傳統音樂中所包含的音樂種類與范圍
在當今的中國音樂中,不僅有著豐富的歷史資源,同時也有著豐富的民間傳統資源。這些資源是活著的傳統,它們吸引著中外學者們的興趣。根據中國傳統音樂理論,中國的民族民間音樂可劃分成五個類別。
1、器樂音樂
中國的器樂音樂可以劃分成兩個類別:獨奏和合奏。獨奏音樂中再次劃分成弓弦、彈撥、吹管、打擊等類別。
同樣,合奏類音樂也可進一步劃分成弦索樂、絲竹樂、吹管樂、鼓吹樂和吹打樂。這五種合奏樂構成了中國傳統音樂中的精髓。
2、戲曲音樂
中國有三百多種地方戲曲劇種。這些劇種根據音樂的不同可劃分成四個類別:(1)皮黃腔;(2)梆子腔:(3)崑腔;(4)高腔。京劇屬於皮黃腔。
3、說唱音樂
中國被認為是一個說唱音樂很豐富的國家。說唱就是指曲藝中所含的音樂成分。這類音樂的主要特點是在演唱中往往要敘述故事情節。根據初步的調查,全國有三百多種地方說唱曲種,它們可以劃分成八個類別:(1)鼓詞;(2)琴書;(3)彈詞);(4)漁鼓);5(牌子曲;(6)走唱;(7)雜曲);(8)板詠。
4、民歌
民歌是各類民間音樂的基礎。在中國,由於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存有豐富多彩的民歌。一般來說,中國民歌可以劃分成三大類別:(1)山歌;(2)小調;(3)勞動歌曲。
5、民間舞蹈音樂
中國的民間舞蹈也是種類繁多,風格各異。其中最流行的有(1)秧歌;(2)腰鼓;(3)跑旱船;(4)花燈;(5)採茶;等等。
什麼是中國民族傳統音樂,中國民族傳統音樂的特點是什麼,包括那些內容,主要作品有哪些,怎樣弘揚中國民族
中國民族傳統音樂的組成部分主要有佛教音樂、道教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民間音樂.
中國民族音樂(在中國大陸又稱作民樂,台灣地區稱作國樂,港澳地區、新馬及海外地區稱作華樂)是指中國傳統各種音樂為及以其為基礎發展出來的種種音樂。其樂種包括各種中國民族樂器的獨奏曲協奏曲、傳統中國的各種器樂合奏、近代發展出來的民族管弦樂大合奏曲(國樂團合奏)及小合奏曲、以交響樂團演奏的中國民族風格樂曲、以及中國民族聲樂等。
據考古發現,中國民族音樂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古代文獻一般追溯到黃帝。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無論從形式上還是意境上都無比豐富的民族音樂文化。它講究藝術表現的中和、簡約、適度、含蓄、空靈。以五聲音階為主。與西方傳統藝術注重立體感不同,它更著重於表現線形態。20世紀以來,隨著西方音樂的大量傳入,加上思想領域內的「歐洲中心論」以及國人缺乏對民族音樂文化的深層認識,使得中國民族音樂漸受冷落。民國時期的上海產生了不少優秀的中國流行音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民族音樂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挖掘與研究,曾一度欲建立「中國樂派」。隨著改革開放的加深,民族音樂受到了港台流行音樂等諸方面的沖擊與挑戰。近年來,不少音樂人提出了「新民樂」或「民族音樂交響化」的概念,並進行了相關的音樂創作,但也受到了很大的爭議。
中國民族音樂的三大來源
中國傳統音樂是在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的中原音樂和四域音樂以及外國音樂的交流融合之中形成發展起來的。因此可以說,中原音樂、四域音樂、外國音樂是中國傳統音樂的三大來源。
中原音樂指的是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發展起來的音樂。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黃河流域音樂文化。其中,殷商和西周時期的音樂文化具有代表意義。除六代樂舞及其他多種樂舞的發展和整理,禮樂制度的階級化和等級化,大司樂機構的設置,三分損益律的運用等有重要影響之外,尤其在"八音"樂器分類中"琴"(七弦琴)及其音樂的出現,奠定了中國傳統樂器與器樂的基本模式。
四域音樂指的是除中原華夏族為主所創造的黃河流域音樂文化以外的中華大地各民族的音樂文化。其中,長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區,與黃河流域同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發祥地。長江中游的楚文化中的音樂文化,色彩繽紛,獨樹一幟,同中原音樂並為上古中國傳統音樂的表率,相互輝映,相互兌爭、交融,進而衍生,發展。珠江流域的粵文化,西南各少數民族的音樂文化,西北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經由路途對多處音樂文化傳播、交融的作用,以及東北各少數民族的音樂文化,都為中國傳統音樂的形成、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其中,在樂器方面,作為漢族音樂文化與少數民族音樂文化交融的代表實例,可以舉出由奚琴到胡琴類各種拉弦樂器的形式。
中國音樂與外國音樂的交流,由來已久。據《穆天子傳》記載,相傳西周初,周穆王曾經帶著規模頗大的樂隊到西方各國旅行,並進行音樂交流。此後,在漢代,伴隨著佛教的傳入,印度教音樂和天竺樂也入傳中國;隋唐時期,大量外國音樂的輸入,不僅帶來外國樂曲,而且引進樂器、樂律、音階。作為外國樂器傳入中國,後又被改造為中國傳統樂器的琵琶是頗具代表意義的樂器之一。 中國民樂發展的三個時期
1. 中國傳統音樂的形成期(約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3世紀)
這時期包括從夏、商、西周到春秋、戰國、奏漢。在音樂體裁方面,經歷了由原始樂舞到宮廷樂舞的進化。在旋律音調、音階形式方面,經歷了由原始間樂重視小三度音程的音調,到春秋戰國強調宮、商、徵、羽的上下方大3度的"(甫頁)、曾"體系,以"三分損益法"相生五音、七聲、十二律,初步確立了中國傳統音樂旋法的五聲性特點。在音樂美學思想方面,先秦諸子百家的論爭,奠定了此後各自學說的理論端點。這一時期中,最具代表性意義的音樂藝術形式是鍾鼓樂隊。
2. 中國傳統音樂的新生期(約公元4世紀至10世紀)
這一時期包括了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動盪和北方人民南遷、少數民族的內移,構成對中國傳統音樂的沖擊:一是玄學對儒學的沖擊,引起音樂思想的變化;二是少數民族音樂和外國音樂的傳入,引進樂器、樂律、樂曲和音樂理論方面的新因素。其沖擊的結果,是使中國的傳統音樂為之一變,開創了音樂國際化的一代新樂風。一方面是世界音樂的中國化,包括外來樂曲的中國化,外來樂器的運用,外來樂調的傳入,外來樂隊的民族化,以及外來樂人為發展中國音樂所作出的貢獻。另一方面是中國音樂的世界化,即:中國音樂以其輝煌的成就給世界許多國家(尤其是周邊各國,如朝鮮、日本等)以重要的影響。
3. 中國傳統音樂整理期(約公元10世紀至19世紀)
包括遼、宋、金、明、清。其政治上的特點是:從紛亂和分裂到相對的統一,又從南北對立到多民族國家統一政權的建立,及其在相當長時期內的相對穩定。音樂文化方面則具有世俗性和社會性的特點。所謂世俗性,就是與普通的平民階層保持著密切的關聯。此時期的傳統音樂,無論在演出人員和觀眾、聽眾對象方面,都已具有更為廣泛的社會基礎。在音樂理論方面,表現出對前一時期的繼承和清理的傾向。音樂形態特點已逐漸趨於凝固定型化。其代表性音樂藝術形式是戲曲藝術及其音樂。這一藝術形式,上承前代,下接後世,並廣泛吸收當代音樂新成果,成為集古今音樂大成的音樂寶庫。
傳統音樂是我國民族音樂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傳統音樂與新音樂的區別並不在於創作時音的先後,而是在於其表現形式及風格特徵。如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漁舟唱晚》雖是近代音樂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屬中華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傳統音樂。
我們拋開技巧性、技術性把中國民族音樂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層面來審視時,我們就會發現民族音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面鏡子,它折射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畫面,透視出中華民族獨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所以,我們只有了解中國民族音樂才能真正了解中國文化精神。
還有一寫材料好象對你幫助不大,只能找到這么多,..
㈥ 1、什麼是中國傳統音樂中國傳統音樂由哪些部分組成
「中國傳統音樂」是指中國人運用本民族固有方法、採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創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態特徵的音樂。
中國傳統音樂由民間音樂、文人音樂、宗教音樂、宮廷音樂組成。
其中民間音樂包括民間歌曲、民間器樂、民間歌舞、戲曲音樂和說唱音樂;文人音樂包括古琴音樂、詩詞吟誦調、文人自度曲;
宗教音樂包括佛教音樂、道教音樂、基督教音樂、伊斯蘭教音樂、薩滿教及其它宗教音樂;宮廷音樂包括祭祀樂、朝會樂、導迎及巡幸樂、宴樂。
(6)中國傳統音樂的因素擴展閱讀:
傳統音樂的劃分最早見於中國音樂研究所編寫的《民族音樂概論》,分為五大類:歌曲、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和器樂,但大多院校在教學中把歌舞音樂並入民歌,於是就變成四大類:民歌、民族器樂、曲藝(即「說唱」)音樂、戲曲音樂。
實際上,「民族音樂」、「傳統音樂」和「民間音樂」又是三個不同的概念:「民族音樂」包括傳統音樂和新音樂;而「民間音樂」只是傳統音樂的一個類別。且我國的民族音樂是非常豐富的,除了民間音樂,還包括宮廷音樂、宗教音樂和文人音樂。
㈦ 關於中國傳統音樂的問題
巫術內容和圖騰信仰的印記不可避免地烙在了民族舞蹈之中。早期舞蹈的基本內核諸如舞蹈動作、舞蹈結構、舞蹈表情方式等的儀式性因素通過各種途徑被積淀下來,成為後來舞蹈製作的基本基因和材料被消化和滲透。如舞蹈藝術中帶有普遍意義的動作的虛擬性、情節結構的程式化、抒情方式的象徵性等特徵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中國早期舞蹈儀式性內容的影響,可以視為早期舞蹈儀式因素在舞蹈方面的積淀。從這一意義說,儀式性不僅僅是中國早期舞蹈的根本屬性,也是整個舞蹈藝術的根本屬性
㈧ 中國民歌風格特徵及形成原因
由於民歌是勞動人民的歌,勞動人民在封建社會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是被人看不起的,他們的歌也就遭受到同樣的命運。甚至在元、明、清三代屢遭帝令禁唱。有關它的歷史很少有文字記載。從出土文物考察,有關古代樂器的較多,而歌唱活動的較少。青海大通縣出土的那個有歌舞圖像的陶盆實在非常寶貴,它顯示的是六千年前母系社會的圖騰崇拜歌舞活動。在原始時期歌與舞是結合在一起的。直至今天在許多少數民族地區仍然保持歌舞不分的古老傳統。古代有文字記載的《淮南子》這本書上,曾提到古人抬木頭時唱著勞動號子,可見早期民歌與勞動緊密相連。從兄弟民族來看,如陰山岩畫上的歌舞圖像、瑤族的《盤王歌》、苗族的《古歌》、滿族的《薩滿調》等,又可看出原始民歌與巫等原始宗教活動有關。
有關古代的民歌,實際音響已不可能再現,只有它的歌詞,從古代文學著作中可見到一些。至於曲譜是沒有的,因為民歌一直是口頭傳唱,就是有了記譜法以後,勞動人民也不用它。宜到19世紀末才有民俗學家用工尺譜記錄幾首民歌。全面、有計劃的搜集、整理、記錄、出版民歌只有在新中國才成為現實。從歷史上看民歌歷來有許多不同的稱謂,如小曲、俚曲、小令、俗曲、時詞以及明、清時代常以山歌泛指各種民歌。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民歌詞集,它匯集了從西周到春秋中葉(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6世紀)五百年間流行於北方黃河流域的十五個諸侯國的民歌,它的鮮明特點是運用現實主義的藝術手法,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階級矛盾以及勞動人民多方面的生活。在形式與語言的整齊劃一上,不難看出這是經過選擇、加工整理過的。到了公元前四世紀出現了另一部長江流域的民歌集《楚辭》,這是一部在長江中游古代巫歌的基礎上經過偉大詩人屈原整理加工的歌詞集。它的突出特點是充滿了古代的神話、傳說,富於想像,它開始運用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並且把《詩經》的四言體民歌發展成一種句式自由,韻腳多變的「騷」體歌,而且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到了漢魂六朝時期(公元前206年——公元420年)的民歌,大部分保存在樂府里,漢《樂府》民歌實際是淮河流域、長江下游、黃河中下游各地民歌的匯合。這時已經有了故事歌,如《孔雀東南飛》、《本蘭從軍》等故事歌,其內容大多反映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疾苦,以及封建禮教下的家庭悲劇。這樣的故事從公元初流傳至今,幾乎家喻戶曉。不但有民歌形式演唱,而且成為戲曲的著名劇目,可見其影響之深。樂府民歌的突出特點是不僅文字部分經過整理,而且在音樂方面得到當時漢代著名音樂家李延年的加工,配上絲竹樂器伴奏,稱之為相和歌。
從《詩經》民歌到漢樂府民歌,可以說是中國民歌的古代早期,其內容之豐富,表現力之強烈,已相當完美,可以想像到在此之前,民歌還有一個相當長的原始時代。在原始時代音樂文化無專業可言,到奴隸社會,奴隸主有了專為他們享樂的樂奴,才開始有了分化。真正劃分為專業音樂與民間音樂兩個范疇還是到了封建社會,有了專為帝王、貴族的祭祀、儀禮、宴會、娛樂等演奏、演唱的人員,尤其是有了記譜法與專業作曲人員,才逐漸形成了明顯的文野界限。在我國從漢代逐浙有了專業與民間音樂之分,漢代以後,也就很少再有由官方組織編纂的民歌集了。早期民歌的音調是否今天仍然存在很難確認,但是如今流傳在湖北秭歸縣紀念屈原的劃龍船歌(包括《起槳》、《游江》、《競渡》)以及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的古老船歌(包括《搖櫓號》、《拉纖號》等)的音調恐怕都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吧!也許就是千古遺音。
從漢代到隋、唐當中有一個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589年),在歷史上這是我國各民族大融合時期,民歌明顯的分為南朝民歌(南方民歌)與北朝民歌(北方民歌)兩大部分。這一時期民歌的顯著特點是多民族音樂文化的交流、融合。不論北方民歌的粗獷、豪放;還是南方民歌的清新、活潑,都不是單一民族風格色彩。這種南北民歌的不同風格,在今天現存的南北民歌中仍然能分辨出其深遠的影響。
唐代(公元615——967),宋代(公元960——1279)是中國封建時代文化興盛時期,尤其是盛唐時期,邊疆民族的歌舞藝術大量傳入中原,對於中原的音樂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顯然內外文化交流對音樂的發展起著促進作用,唐代的專業音樂有了很高的成就。唐、宋以宋民間音樂中的說唱與戲曲逐浙形成。有關唐代的民歌,我們從敦煌所藏曲子中可以找到一些,如《五更囀》之類。另從當時流傳的《竹枝歌》也可了解一、二,竹枝歌是興起於長江中上游巴渝一帶的一種自由吟唱抒情山歌,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白居易都吸收過這種民歌因素,寫過一些文人創作的《竹枝歌》。直至今天在湖北西部、四川東部的田歌中還能找到《竹枝歌》的曲式結構痕跡。宋代的「曲詞」很盛行,當時這是一種來自民間的新型演唱形式。元代(公元1221——1368)以「小令」聞名,「小令」是民歌的一種,現今西北地區的民歌仍有以「令」命名的山歌。元代的小令流傳後世的很少,元代統治者對民間帶有不滿與諷刺時事為內容的民歌,視如洪水猛獸,嚴禁傳唱。
明代(公元1368——1684),清代(公元1641——1911)是封建社會的末期,新興的資本主義經濟開始萌芽,中、小城鎮市民階層興起,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銳,在這種歷史背景下人民思想異常活躍,民歌特別興盛,其數量之多,人民性之強烈都是前所未有的。這時已有半職業藝人演唱民歌小曲。到清代晚年(1848年以後)中國進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反封建,反抗外來侵略為主題成了近代民歌的時代特點。這個時期出現了不少文學家搜集編輯的民歌歌詞集,如黃遵憲的《客家山歌》、馮夢龍的《吳歌》、李調元的《粵謳》以及華廣生的《白雪遺音》等。由於個人的偏愛,這些民歌集在品種上大都偏重於民間抒情民歌。其中不少民歌今天仍在民間傳唱。更值得提出的是清代著名民間文學家浦松齡的《聊齋俚曲》,選用了明末清初民間流行的五十幾種民歌曲牌。其中有一些一直為民間藝人傳唱至今,使我們能夠聽到三、四百年之久的民歌曲調,甚為珍貴。
20世紀以來,經歷了1911年辛亥革命,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民歌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反帝、反封建的民歌達到了高潮。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隨著廣大農、牧民的覺醒,民歌得到了振興。這個時期民歌的顯著標志是,大量的內地新民歌向東部沿海地區傳播,部分邊疆兄弟民族的民歌也向中原地區傳播,反映人民革命和團結一致抵抗外來侵略題材的新民歌,空前繁榮。此外,如爭取婚姻自由、勇女平等、反對煙毒的民歌也為數不少。五四前後,李家瑞編《北平俗曲集》問世,已經有了民歌的曲譜記錄。更值得一提的是1942年以後在延安興起的向民間音樂學習的運動起到了劃時代的意義,揭開了現代音樂史新的一頁。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勞動人民才真正得到尊重,中國民歌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反映人民新生活的民歌如春筍般的大量涌現出來,不但題材新穎,而旦音樂格調更加活發、熱烈、開朗、明快,充滿了向上的激情合樂觀主義精神,由於各個民族以往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有不少民族甚至尚無文字,民歌仍然是他們的主要藝術形式,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大都保留著「詩、歌、舞」相結合的形式。相比之下,漢族由於戲曲、說唱的迅猛發展,民歌演唱活動不如兄弟民族活躍,沿海不如內陸地區傳唱的民歌多。這也是新的歷史時期民歌的一個顯著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