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钢琴顶尖人物的童年是学过打击乐和指挥的吗
打击乐:李飚
李飚作为世界音乐舞台上为数不多的全职打击乐音乐会独奏家,以他对打击乐独奏的特别悟性和独特的演奏风格,被国际舆论认为是“当代最优秀的打击乐独奏家之一”。
他出生在中国南京,五岁开始学习音乐。童年时,便显示出对音乐的特别才能及兴趣,1982年进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打击乐器。1988年毕业时,作为中国第一位公派打击乐学生,被中国文化部选送到前苏联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国立音乐学院随斯留基业夫教授学习。毕业时,获俄罗斯国家一级音乐硕士文凭。1995年,获德国国家文化基金会奖学金来到德国,在慕尼黑国立音乐学院彼得•萨德罗教授指导下完成大师文凭。
在他的学生时期,他曾在许多音乐比赛上获奖,其中包括在1993年获“第一届国际达布雷申打击乐比赛银奖”,和1995年“国际阿拉玛现代音乐节”上获特等奖,他是第一位在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奖的华人打击乐演奏家。
作为音乐会独奏家,李飚的演奏曲目范围及所演奏的打击乐器十分广泛。从不同时期的打击乐作品到打击乐协奏曲,曲目包括许多作曲家在他的演奏启发下,为他创作的打击乐作品。李飚演奏的打击乐器包罗万象,从马林巴琴到拉丁、亚洲、非洲等打击乐器。在音乐会上,他常常演奏多达五、六十件乐器的组合作品,展现给观众一个全新的音乐空间。他在许多著名音乐节上有过独奏演出,如施莱式维科-霍因式坦音乐节、爱维安音乐节、多瑙阿特姆音乐节、巴德夫理斯霍锋音乐节、巴德-基辛根音乐节、日本富士山音乐节、萨格勒布现代音乐节、米凯兰基利音乐节、柏林爱乐大厅2002打击乐之夜等。作为独奏家,他还同世界上许多乐团有过成功的合作和巡回演出,如柏林爱乐乐团、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丹麦广播交响乐团、保加利亚国家交响乐团、捷克国家交响乐团、德国国际爱乐乐团、波兰国家交响乐团、日本东京室内乐团、伦敦铜管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中国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香港中乐团等,演出的足迹踏遍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他多次在德国电视二台全欧洲最有影响的古典音乐专栏“重视古典音乐”中演奏打击乐协奏曲,并为欧洲许多大型广播电台录制打击乐独奏作品,百代(EMI)、华钠泰尔德斯(Teldec)、德意志维勒唱片公司录制了他的唱片,同时李飚在欧洲、美国、日本的许多音乐学院里进行讲学、大师班活动,并多次担任国际打击乐比赛的评委。
为加快打击乐在中国的发展,受中央音乐学院邀请,2003年成为该校打击乐教授,2006年被柏林汉斯-埃斯勒国立音乐学院聘为打击乐教授,成为第一位在世界顶级音乐学府担任教授的华人打击乐家。
在2008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李飚应邀进行表演和闭幕式的音乐前期录音。2008年和2009年,李飚带领他的打击乐团在奔驰汽车赞助下成功完成了中国12个城市的巡回演出。所到之处,均掀起当地对打击乐的热爱浪潮。2009年4月至5月,李飚在欧洲的8个国家演出了22场音乐会,成为了一次跨时代的巡回演出。
2008年,李飚荣获奔驰汽车-AMG-生活杂志颁发的“国家精神创造者荣誉奖”,2009年又获得《芭莎男士》评选出的“2009中国品位成功年度人物”。
近期李飚的主要音乐会包括他担任音乐总监的世界打击乐盛会——2010年中国国家大剧院举办的首届国际打击乐节、在欧洲和亚洲的巡演和计划中的同世界指挥大师艾森巴赫的世界巡演。
双钢琴:摩娜•巴德与莉卡•巴德
摩娜•巴德与莉卡•巴德毕业于德国曼海姆和吕贝克城的音乐学院,曾参加过众多世界著名音乐节, 以独奏、重奏形式活跃在舞台上,被喻为欧洲年轻一代最优秀的双钢琴姐妹花。
国内及国际获奖记录:2001年国际室内乐金棕榈奖、2002年德国音乐大赛奖、2003年德国音乐学院大赛奖、国际双钢琴“二十手指”演奏奖、布鲁诺赫尔曼-帕拉丁音乐协会奖,以及荣获了“玛丽路易丝因布施”基金会奖学金。
由于她们的出色的演奏技巧,数量众多的演出邀请纷至沓来,使得摩娜和莉卡•巴德不得不经常奔波于德国、意大利、波兰和美国之间。在包括梅克伦堡•前波莫瑞音乐节、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音乐节、乌泽多姆音乐节、中东音乐时刻、勃拉姆斯节、芝加哥钢琴二重奏音乐节等地都留下了她们演出的身影。曾经与她们合作过的乐团有: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国立爱乐乐团、Gürzenich室内乐团、曼海姆国家剧院乐团、Kurpfälzische室内乐团、杜伊斯堡爱乐乐团。她们的演出被多家电台录制播放,并于2008年推出自己首张CD,记录下了她们的卓越才能。除了与交响乐团合作,姐妹俩还擅长与打击乐合作演出四重奏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