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观众都是什么人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每年上亿乐迷最期盼的音乐盛宴,也是世界各地政要名流回不答会缺席的跨年盛典。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由久负盛名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在金色大厅敲响新年的合奏。按照惯例,乐团会连演三场,分别安排在12月30日,12月31日晚上和1月1日上午,虽然三场曲目一样,还是场场爆满。观众主要有世界各地的乐迷、政要、名流和贵族等。
2019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迎来,绰号“大熊”的克里斯蒂安·蒂勒曼(Christian Thielemann)执棒指挥。蒂勒曼曾经担任过指挥大师卡拉扬的助理,如今已经成长为指挥家中的佼佼者。他曾担任柏林德意志国家歌剧院和慕尼黑爱乐乐团音乐总监,目前担任德累斯顿国家剧院首席指挥以及萨尔斯堡复活节音乐节艺术总监。他还是世界公认的瓦格纳专家。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现场非常震撼,今年我老板就去听了,因为全球很多人都想去现场,票特别难定,我是提前帮他在iFlyPlus私人飞机App上定的,好不容易抢到了。
Ⅱ 1824年5月,维也纳举行( )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观众轰动了,贝多芬终场后感动得昏过去
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了《D大调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的首场演出,演出异常成功,座无虚席,掌声雷动。当贝多芬出现时,观众们的掌声响了五次,而即使是皇族驾临,习惯上也只是鼓三次掌。交响曲引起一阵狂热。
音乐会后,贝多芬因过于激动而晕了过去。
——我找了好久,绝对可靠,要有分哦!
Ⅲ 为什么每年维也纳音乐会最后的结束曲都是拉德斯基进行曲
没有特别的原因。该曲本身激昂高亢,非常适合掀起一个小高潮。有压轴的效果。
拉德斯基进行曲,管弦乐曲,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48年。是老约翰最著名的代表作,经常作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
约翰·约瑟夫·文策尔·拉德茨基·冯·拉德茨伯爵( 1766.11.02-1858.01.05)是波希米亚贵族和奥地利军事将领,民族英雄。在1850年-1857年,他任伦巴地-威尼斯地区总督,全军上下莫不爱戴,称之为拉德茨基老爹。他以91岁高龄在米兰辞世,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亲自主持葬礼,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哀悼14日。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为他的胜利专门谱写了《拉德斯基进行曲》进行颂扬,成为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节目。
1987年的新年音乐会,也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搬到中国来,向国人直播的那一年,当最后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欢快乐的旋律响起时,听众情不自禁地应和着节拍鼓掌。这时的年度指挥家赫尔伯特·冯·卡拉扬转过身来,示意观众随着音乐的强弱和节奏来鼓掌,其实,这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早已形成的惯例,每当音乐会最后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响起时,这个音乐家与听众水乳交融的鼓掌场面是加演曲目中的保留场景。
Ⅳ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有哪些特点主要演奏哪些音乐作品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Das Neujahrskonzert der Wiener Philharmoniker)是世界音乐生活的一件音乐盛事。于每年的1月1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由维也纳爱乐乐团(Wiener Philharmoniker)演奏。这个音乐会最初宗旨是展示与推广施特劳斯家族的音乐作品,直到今天音乐会的曲目还是以施特劳斯家族成员的作品为主(主要是三位:约翰•施特劳斯,老约翰•施特劳斯,约瑟夫•施特劳斯)虽然也会穿插一些其他作曲家的舞曲或进行曲。
[历史]
1939年12月31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了首届“新年音乐会”,由克来门斯•克劳斯创办。
第2届于1941年1月1日举行,以后除1945年因战争原因停办一届外,其余都是于每年的1月1日定期在金色大厅举行。
1946年,正式命名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55年起,音乐会由博斯科夫斯基指挥,直至1979年。
1980年起,音乐会每年更换指挥
【传统】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于1959年开始第一次进行电视转播,不久便成了欧洲文化的盛事。电视转播中,维也纳歌剧院芭蕾舞团还为新年音乐会配上了古典的维也纳舞蹈,这一传统一直保留至今。在中国,由中央电视台进行的电视转播于1987年开始。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每年通过电视向全球40多个国家进行直播,估计观众人数超过10亿。音乐会已经形成了一些传统,包括3个加演曲目,其中最后两个永远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以及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在加演曲目的最后一首《拉德斯基进行曲》,观众也会加入到演奏中,在特定的段落跟着节拍拍手,而指挥家这时也会转过身来指挥观众的节拍。另一个传统则是指挥家的新年致词。
1987年的新年音乐会上,当《拉德茨基进行曲》响起时,观众忍不住开始鼓掌打节拍,卡拉扬转身指挥观众。以后每年如此,而2005年的新年音乐会上,为悼念印度洋海啸的遇难者而取消了这一曲目。
1989年的新年音乐会上,当《蓝色多瑙河》响起时,观众的掌声打断了艺术家们的演奏。克莱伯面向观众,发表新年祝词。此后的某些年,还有指挥说“新年好”(最近一次是2005年的洛林•马泽尔)。
Ⅳ 求 历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观众根据音乐节奏鼓掌,指挥家转身指挥观众的指挥家,请标注年份和指挥家名字~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指挥家可以分成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从1939年~1986年。在这些年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指挥是常任的。第二时期是从1987年至今,这个时期的指挥是由维也纳爱乐乐团评选出的年度指挥家担任的。历代指挥家年表如下:
克莱门斯·克劳斯(1939, 1941~1944, 1948~1954)
约瑟夫·克里普斯(1946, 1947)
威利·博斯科夫斯基(1955~1979)
洛林·马泽尔(1980~1986, 1994, 1996, 1999, 2005)
赫尔伯特·冯·卡拉扬(1987)
克劳迪奥·阿巴多(1988,1991)
卡洛斯·克莱伯(1989,1992)
祖宾·梅塔(1990,1995,1998,2007)
里卡尔多·穆蒂(1993,1997,2000,2004)
尼克劳斯·哈农库特(2001,2003)
小泽征尔(2002)
马里斯·杨松斯(2006,2012)
乔治·普莱特(2008,2010)
丹尼尔·巴伦博伊姆(2009)
弗朗茨·维尔瑟-莫斯特(2011,2013)
Ⅵ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那首观众拍手的歌叫什么啊
老约翰
施特劳斯
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压轴曲目,蓝色多瑙河排在拉德的前面。好像拍手是从1987年开始的。
Ⅶ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的《拉德斯基进行曲》从哪年开始和剧场观众互动的
早在波斯科夫斯基的1974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拉德茨基进行曲就有了鼓掌的习惯,可以从网上查一下1974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完整版一看便知。
卡拉扬的1987年是央视第一次直播维新,所以给大多数中国观众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但绝对不是那一年才有的种互动。不信的话不防再查阅一下1984和198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网上有下半场的完整版,虽然录像很渣,但足以看清楚马泽尔与观众在拉德茨基进行曲上的互动。
但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互动习惯?我想可以追溯到波斯科夫斯基及以前更早的克莱门斯时代,甚至可以说1939年第一届维新就有了这种习惯也未必,但那时没有录像资料,所以无从稽考。。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1987年维也纳爱乐不再设常任指挥,所以卡拉扬的到来为维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Ⅷ 每年的维也纳音乐会在哪个音乐厅举行
金色大厅———世界首席音乐厅
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金色大厅”曾令全世界多少音乐爱好者神往,也正是“金色大厅”孕育了维也纳爱乐之声。说起来,这座大厅也有一百几十年的历史了。它落成于1870年,正式的名称应该叫作音乐协会大厅,由建筑大师奥菲尔·汉森设计。大厅内共有1654个座位和大约300个站位,金碧辉煌的建筑风格和华丽璀灿的音响效果使其无愧于金色的美称。在每年的新年音乐会的电视转播中,全世界的爱乐者都可以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一睹“金色大厅”的风采。自大厅落成那天起,维也纳爱乐乐团就在这里“安营扎寨”。
“金色大厅”与维也纳爱乐之声相得益彰,“世界第一乐团”与“世界首席音乐厅”交相辉映。
金色大厅是维也纳最古老、最现代化的音乐厅。是每年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法定场所。
同阿姆斯特丹的音乐大会堂和纽约的卡内基音乐厅相比,这个“长方形鞋盒”的确是狭长了些,然而它的声音流动性特别好,在这里弦乐器和木管乐器的平衡达到了巧妙无比的境界。也正因如此,每一年的新年音乐会才带给全世界音乐爱好者难以忘怀的视听享受。
金色大厅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外墙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维也纳交响乐团每季度至少在此举办12场音乐会。1870年1月6日,音乐厅的金色大演奏厅举行首场演出。1872年到1875年间著名音乐家勃拉姆斯曾负责组织音乐厅的演奏会。1939年开始,每年1月1日在此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后因战争一度中断,1959年又重新恢复。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蜚声世界,1993年新年音乐会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电视卫星收看实况广播,收看人数达10亿以上。厅内有收藏馆,馆分两室。一间是展览,定期举行收藏品展览,供人参观。一间是档案室,一边的书架上放满大量历代手写的、木刻的、铅印的音乐书籍和乐谱;另一边是一排铁箱,藏有音乐大师的乐稿、书信和其他手迹,其中有莫扎特的乐稿:《最后一个交响曲》、舒伯特的手稿:《未完成交响曲》等。屋子中间是一长排桌子,供研究者查阅资料之用。档案室原为勃拉姆斯的办公室,他临终前一再嘱咐,要把他珍藏的几千册音乐书籍和乐谱全部捐献给档案室。
音乐厅属于奥地利音乐之友协会,该协会拥有会员 7000多人,据说是世界上历史最久、人数最多的音乐组织。1870年的首场演出,就是由协会同仁担任演奏的。
【新年专题--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新年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节日。人们庆祝新年的方式有各种各样,但世界各大城市都不约而同地会有一场高水准的音乐会,在轻松美妙的音乐中宣告新的一年的开始。
新年举行音乐会的传统源自维也纳。时至今日,每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仍是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年度音乐盛会,全球绝大部分电视台和电台都进行现场直播,听众数以千万。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票都要提前几年预订,音乐会的CD和录像资料的发行权都是各唱片公司争夺的焦点,因为它意味着崇高的声誉和丰厚的商业利润。中国中央电视台也于1987年开始派专题摄制组去维也纳现场录播直播音乐会,使国人对维也纳和新年音乐会有了更多的了解。
每年的1月1日上午,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维也纳爱乐之友协会”大厅——富丽堂皇的维也纳金色大厅被鲜花装点得分外秀丽,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全球的瞩目下举行,演出的曲目还是被称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及其家族的音乐作品,由世界历史最悠久、素质最高超的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新年音乐会展示的是人类最文明、最欢快、最明亮的侧面,高雅、轻松、豪华、热烈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最大特点。
作为世界最古老和最著名的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对他们要演奏的音乐作品的品位要求极高。
Ⅸ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为什么互动最好的是拉德斯基进行曲
这个传统始于1987年,也就是鼎鼎大名的卡拉扬第一次登上金色大厅指挥新年音乐会那一年。
1987年的新年音乐会,当最后的《拉德茨基进行曲》欢快乐的旋律响起时,听众情不自禁地应和着节拍鼓掌。这时指挥赫伯特·冯·卡拉扬很有想象力地转过身来,示意观众随着音乐的强弱和节奏来鼓掌,从此以后,每当音乐会最后的《拉德茨基进行曲》响起时,这个音乐家与听众水乳交融的鼓掌场面就成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节目。